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教育;中职学生浸润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从古代社会活动以及演变中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同样也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民族特征以及精神文化,是作为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财富。在经过长时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它占有重要的位置,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带来了益处。自从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下,特别是在当今的发展形势下,中职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也为我国培养了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同文化的入侵对中国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
1 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表现
1.1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常识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有人情世故,内包文、史、哲、艺术、民俗、宗教等,需要大学阶段进行一个或几个领域的专门学习,才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中职院校往往过于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强调校企合作,不蛑厥尤宋慕逃课程的设置。加之在校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很多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结束时就已经签到就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了,甚至一部分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加入了某企业的订单班进行有针对性的订单课程学习,几乎再不会接受任何文化思想方面的教育,就连一些最基本的传统文化常识都完全不知晓。
1.2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修养缺失
“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言以蔽之,礼仪即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尊重人”。令人遗憾的是,当今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基本素养较差,礼仪知识的缺乏,表现在日常生活、学习、做人处事的各个方面,如目无师长、缺失诚信、不遵守公共秩序、随意损坏公共财物、动辄吵架、自私自利、举止轻浮、不会穿戴、甚至故意伤人、违纪违法等。
2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的浸润作用
2.1 塑造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特质
目前,中职学生从出生、出现在上世纪,而这时候的时期是一个充满道德滑坡的阶段,这样会在某种程度上致使他们会没有过多的道德意识,很容易失去自我,没有较强的责任感以及感恩的心态,骄傲自大,没有上进心、自私自利等品性较差的特点,实际上还是由于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道德意识不强等。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下对道德品质培养浸润的品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但要具备熟练的技能,而且还应当拥有高尚的情操以及人格魅力。一个人即使有着很多的知识,扎实的技能,倘若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那么他就不会愿意将自身的知识回报社会,对人类做出善事。人格是一种较高的文化素养,人格的优劣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2.2 提升了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和谐处事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思想,同时强调“术业有专攻”、“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专心于专业岗位建设,培养其爱岗敬业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的刻苦钻研精神,中职学生如果能够继承这些文化传统,个人修养和职业素养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就业机会将会大大增多,创业能力也一定会大大增强。
3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浸润教育的方法
3.1 课程设置的适当倾斜
高职教育特别注重给予学生某种生存技能的训中职学生练,难免将精力过多地放在教学质量和技能水平中职学生、中职学生就中职学生业率的提升上,欠缺对学生的健康人格塑成教育中职学生。中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的比较少,而且基本上是零星的一些选修课程。很多学校就连《大学语文》中职学生这类基础课程也不能保证每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因此,应该对课程设置进行适当倾斜。一方面应该要求大学一年级所有专业学生必修《大学语文》课程;另一方面应当使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变为学生的必修课,课程范围应扩大到文学、哲学、道德、教育等领域,同时在考核时将该课程成绩计入学生学期总成绩,而非仅仅修够一个学分。
3.2 网络平台的有效利用
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下,中职学生具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往往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现代化设备的影响,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主要的构成环节。而中职院校应当恰当的掌握网络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在第一时间转变教学模式,紧跟时代的潮流,将教学水平加以提升。学院应当积极设置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平台上进行沟通,亦或是在学院主页中开设专门的“绿色通道”进行大力的宣传,还有就是在网站上设置一些经典文化栏目的链接,采取不同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可以更直接的触摸到传统文化,进而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式的教育模式。
3.3 教育工作者的表率带动
潜移默化的影响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教学手段,好像“润物细无声”的好雨。而中职院校的相关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人格魅力等都属于传播媒介。作为中职学院的相关教育人员,不管是领导、还是教师,都应当将自身的文化素养加以提高,主动热情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的言谈举止加以重视,从而实现表率的目的。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大致意思是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这大概就是对教育人员文化素养提升的最好标准。“腹有诗书气自华”呈现出我国优秀的文化底蕴,建设一支积极进取的队伍,一定要推动校园文化气氛变得更加的浓烈,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学生一定会深深的体会到文化浸润而愉快的成长,从而变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在中职院校中,加大对学生传统培养的力度,采取各种手段呈现出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使中职学生可以在校园中无时无刻不深深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所呈现出来的魅力,产生浓烈的爱国意识。相关教育人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都能够成为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张晓慧.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机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6).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范文2
【关键词】大学 英语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前言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已经在课堂教学中见怪不怪,这不但影响了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还降低了学生的文化交流水平,因此在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渗透,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文化交流水平,进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与继承。
一、中国传统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降低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使学生在文化交流时,时常出现文化性的错误。因此在最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的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文化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促进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在最新推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试要求中,也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性质是以语言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学习方法策略、跨文化交际能力共同组成的教学体系,因此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只有构建以教学理论为基础,多种教学模式混合的教学手段,才能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而这一要求也无疑的反应出了文化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只有以更开放的姿态,将中国文化融入到国际社会中,才能进一步扩大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程度,进而落实“引进来走出去”的科学战略,在大力传播当代中国文化的同时,打入国际化主流市场,同时充分的利用市场经济手段与新型的传播方式,使中国文化形象,面向全球化国际文化中心,这就是在最新的四中全会中,国家提出的这一阶段的战略方针,因此高校最为国家人才的建设基地,也应该从社会的环境入手,转变教育趋势,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
1.在阅读导入中渗透传统文化。英语阅读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而掌握文章中的词汇、语法知识,以及分析理解文章的应用技巧。而在这种以文字为主的教学过程中,是教师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途径,只是能否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在于教师导入环节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parents这节课文教学内容时,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有关国外经典爱情故事的人物介绍,如《Romeo and Juliet》这个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在或者《Jane Eyre》这种坚持自我,获得幸福的自由之爱,对此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Various kinds of love,让学生畅谈一下关于中国爱情人物的代表信息,也许学生就会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这些经典古代爱情神话故事,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中国古代爱情神话,进行英文译写,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古典文化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应用能力,通过这种文化导入渗透,理解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相同点与异同点。
2.积极探索中外文化的比较学习。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地位缺失,致使英语教材和课堂教学都很少有对中国历史以及现代文化建设的渗入,而这就造成了文化流通过程中的比例失衡,因此在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采用比对的教学手法,适时的对中华文化知识进行输入,才能为学生建立两者文化之间的差异现象,进而用一种直观地方式,让学生批判性学习,才能让学生发现两种文化之中的共通性与个性,这不但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避免学生发生一些文化常识错误。在这种对比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西方人注重理性思考,擅长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注重悟性思考,擅长于形象思维,而这也就造成了中西方语言表达上的不同。在这里笔者以数字为例,这中国人心中,“六”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因此中国人过六十大寿,也喜欢“六六大顺”并且把亲属关系也归结为“六亲”,可是对于外国人而言“six”就是一个糟糕的数字,他们会说at sixs and senens也就是比较糟乱的意思,而这种现象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因此教师只有采用比对的教学方式,才能加深学生对于文化的洞悉能力。
3.文化活动,培养学生文化交流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博大精深,因此在课堂渗透过程中,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为了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文化渗透机会,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展开丰富的文化活动。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活动方式,是教师可以采取的,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定期观看介绍展现中国文化的英文电影,如《孔子》、《霸王别姬》等,或者观看CCTV-9的英语文化节目,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开设更多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英语演讲竞赛活动,在或者根据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现象进行英语点评,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使学生在文化意识的前提下,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与西方文化的纽带。
三、总结
语言学习是一项双向交流过程,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才能使英语教育的核心不会发生偏移,在汲取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文化在国际交往中得到更好的传播,而这也正是当代高校英语教师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范文3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应用;实践
社会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需要以文化知识为核心,具备一定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1]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以满足社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
一、应用人才的特点与现状
应用人才,顾名思义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改进技术,创造出新产品,体现出超强的智慧能量。这类人才有一定的挑战精神和创造能力,具备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和自主意识,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用。应用人才是难得的人才,具有超凡的人际交往和融合能力,会同他人吸收外界信息,使信息转化成经济效益。应用人才是人民生活水准提升需要的人才,他们高屋建瓴能把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使知识转化成经济,推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应用技术人才可谓是社会经济建设的灵魂和中坚力量。因此,推动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尤其需要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然而,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却极端缺乏。究其原因,大学遵循的仍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缺乏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毕业的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后,表现为口头理论强,应用能力差,会说不会做,严重制约了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其所学的文化知识难以转化为产品,无形中阻碍了文化经济产业的发展。具体到课堂教学,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课,一是老师的教学手段保守、传统,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上课讲到下课,老师累得不轻,学生无动于衷。期末考查学生就抄笔记,从网上下载等。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觉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无用,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课周一学时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的边缘化,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得到传播,严重违背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二是学生重工业专业课,轻人文文化课。工业院校的学生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认为是必修课;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选修课,并且一周一节,无形中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忽略了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有的学生课堂上手机不离手,沉溺于手机网络,被老师们称作低头族。试想,大学生不读中外名著、哲学历史,不读唐诗宋词等,长期以往必然导致人文知识匮乏,制约了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人文知识匮乏,影响书面文字表达和人际交往。事实正如此,在校工科学生有的甚至连简单的启事和实验报告就表达不清楚,毕业论文错别字、病句不时出现。同时,大学生接触社会机会少,社会常识也少,不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难以与人交往。这样的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怎样洽谈业务,怎样制造新产品?这样不会做人何谈做事,事做不好,就称不上人才。针对这种现状,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亟待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传播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著名学者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精神,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传统,没有文化精神,则不打自垮。”[2]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是人文知识的传授,它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与其所学的工科专业对接起来,更有利于培养社会经济建设的应用人才。
1.发扬传统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既是古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强的观念基因,又是中国文化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的精神基础,并且是中国文化影响力呈发散状扩大的原因之一。”[3]它可以提升人的品格,催人奋进。教学时应抓契机,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及时传授,促使学生接受知识,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但这些知识理论性强,对于三本的学生来说,不好接受,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和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入手,以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如讲“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联系人遇到惊讶的事情会怎么说,男生女生谈恋爱发誓会怎么说,最后告诉学生“天人合一”早已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人在不同的时期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就应负不同的责任,具体到学生,处于为人子的地位,怎样才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通过讲授与讨论,学生认识到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好成绩,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的尽孝,在学习和讨论中培养了学生孝亲品德,树立了刚健有为不断进取的向上精神。
2.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的内涵建设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教学重在应用。首先要明确工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次应结合所学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结合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探讨。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有激情,好奇,好学,经常坐在教室听、记,一下子让他们动起手来,很兴奋,也很乐意,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学生在动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应用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要渗进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如讲礼仪文化,让学生亲自迎送宾客,培养学生站姿、坐姿;同时鼓励学生为宴桌排座位等。这一切都是人文知识的运用和实践,学生在接受人文知识中动手,在提高人文素质中实践,遵循了工业院校培养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3.把握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十五中全会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使大学生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教学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源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给人带来新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成果,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产物。创造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关联,是多种思维活动的统一,有专家认为创造性思维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应用型人才一方面能应用,另一方面会创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首要是鼓励学生走新路。笔者在讲文字文化时,讲到了“舟”字,舟就是先民在对木头观察中发现了木头的浮力,然后将一根木头两头掏空发明的。然后,引用鲁迅先生《故乡》中的一句话:“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启发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不料学生结合自家药材生意———一家好做,多家不好做,提出:“走的人多了便没有路。”教师鼓励学生想解决的办法。在课堂教学上,学生发难不是坏事,是思维在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发难、发问,在发难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4.借鉴传统的处事方式,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古人云:“世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将来要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与人交往,懂得人情事理,才能在社会交往中游刃有余,利于自己的工作,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有人说,学校的真正宗旨不在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思想,而是教会学生懂事、教会人情事理与公民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别人。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多数为90后,受父母的宠爱,造就了他们个人利益为重,人际交往礼仪欠缺,不懂得关心别人。作为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懂得人情事理。中国传统文化不但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蕴含着一定的人情事理、待人处事的方法。如恭、宽、敏、惠、仁,不但对传统社会先民有用,而且对今人仍有借鉴意义,它教人以谦虚、谨慎、宽厚、爱人态度和品德,这对学生待人处事非常重要,笔者一方面传授知识,一方面让学生谈在班级与同学如何相处、在寝室与室友如何相处的情况,遇到问题是怎样解决的。问的是生活中的事,解决的是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谈各自的处事方法和不足时,老师结合传统优秀处事方法引导,教学生以人际交往。“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它的欲望。”[4]由此,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不但是基础文明教育、感恩教育,更是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应用人才的教育,课堂教学尤为重要。
三、结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活着的生命,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无时不在影响着今人的行为准则,对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用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现实性和时效性。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应结合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自强品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1994,(4).
[3]任剑涛.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儒家伦理及其现代处境[M].东方出版社,2003:155-157.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范文4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传统文化
TS974
前言:在艺术设计当中,人物形象设计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总会有各自的特点出现。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艺术表现方式,例如日本的能面,英国的骑士文化,意大利的面具狂欢节等,这些文化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以符号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促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丰富,而能否将传统文化符号以现代艺术设计的手法表现出来,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一、人物形象设计概述
人物形象设计指的是在深入分析表个人外形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特点展开设计。这一设计现阶段可以将个性化和特殊化的服务提供给社会各阶层人士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对人物的妆容、衣着以及发型等进行设计,设计师会根据客户的个人具体特征,在考虑客户个人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促使客户同出出席的场合以及环境呈现出和谐的状态,为其量身打造可以选用的最优解。在符合社会常识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强调客户的个人外貌形象和气质主张。
现阶段,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整个行业距离成熟化和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但这并不能作为国内人物形象设计行业一味迎合国外审美品位,缺乏本民族文化传统底蕴,不重视本民族文化元素应用的借口,须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目前,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有效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以及艺术精华进行充分的融入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设计出来的人物形象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传统韵味和文化内涵。
二、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产生以及发展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人物形象设计这一服务行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人物形象设计活动,可为不同的阶层人士提供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设计服务。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外在形象设计来满足岗位需求,同时还要合理地设计以及搭配服饰色彩、发型等。我国形象设计在充分吸收了国外精华的基础上,增加了本土文化元素,使得设计技巧及其熟练程度不断提升。然而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活动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人物形象设计起步是比较晚的,基础也比较薄弱;第二,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很难形成本民族的风格。随着全球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不断推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理念结合起来,可以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获得,闪烁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特征。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化妆中的应用
经过5000年的历史文化洗礼,历朝历代的女子都有各自不同的化妆风格和妆容造型特点,而这本身就是一笔伟大的财富,近些年,我国的艺术家和造型设计师也在开始试图以古代中国美人的装束来应用到现代人物艺术造型之中,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设计师活用中国敦煌画壁上美人舞蹈的装束,将现代人物设计成古代丝绸之路地区的风格,与舞蹈演员的精湛演出和灯光舞美的设计互相融合,带给观众穿越时空的舞台错觉,让世界各国观众感受到了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伟大魅力,这是一次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大胆尝试,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作为我国古代文明最具标志的载体,我国古代服饰多以图案和颜色来显示身份和地位,而一些经典的图形例如祥云、龙纹、凤纹、山水等,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符号。如果将其与西方设计文化理念进行整理与融合,再加上象征中华文化的金色、红色等颜色元素合理搭配,很容易便能够得到世界文化设计界的认同与追捧。事实上这样创作方式并不乏成功的案例,比如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林志玲身着一款青花瓷旗袍,将十我国古代文明的色彩体系与现代时尚潮流融为一炉,让世界各地的观众对中国瓷器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发型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妇女的发式种类繁多,从远古的披发到之后发展成梳辫、盘髻,其中髻式变化最多,也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妇女特有的柔美和内敛的气质,同时中国无论哪个朝代,女子对头发的重视如同自己的生命一样,因此,各朝各代女子对于发型的设计都极为重视的重视。尤其是古代女子,发型变化种类极其繁多,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再加上中国传统女性多喜好在发型上装饰各类材质的饰品,例如金银等贵金属、珍珠等贵重物品,发饰的造型进一步推进了女子发型的复杂程度与美感。而由于我国唐朝时期国力强盛,唐朝妇女常用的鸾风髻,抛云髻,反绾髻,交心髻等等发型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现代先进艺术设计理念的推动下进一步的走向了世界,成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一张名片。例如参加戛纳电影节的范冰冰、威尼斯电影节的李小璐、章子怡等明显,他们有的是反绾髻,有的是堕马髻,在加上设计师用心搭配的合理装饰,使人物整体造型凸显中国传统文化之余,又与当下最流行的潮流相匹配,设计师巧妙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经典,给人中西合璧的美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人物形象设计之问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我国文化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以其典型的文化特征显示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物质状态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水平和审美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积极加强了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研究,希望对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红霞.探析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2]熊娟.谈传统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上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6(07).
[3]刘晓阳,许阳.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J].戏剧之家,2015(12).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范文5
[关键词]发展,制约,意志
引言
动画的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时至今日,动画已是一种世界性的视觉叙事形式。在“动画”前冠以“中国”必然是一种界定和区别:即界定这一动画形式的范围及区别于其他动画形式的存在标志。
“动画”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迄今为止也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确切定义。一般情况下,动画至少要符合以下两点要求:其一,有逐格的拍摄并连续播放的技术基础・其二,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事物看起来像有生命一样运动的表现形式。基于这两点特质,使动画区别干其他视觉叙事形式而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门类,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视觉艺术或时间艺术的有效成分,动画不但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并且是一门高度综合地表现性极强的人类通用语言。
很显然,对一个不存在的或将来也未必有的东西或事物冠名是没有意义的。一般来说,只要当这个事物出现或即将出现且需要区别于其他的东西时,才需要这个名称的。并且,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冠名才可能发生。这是一个平常且普通到使人很容易忽略的不太起眼儿的人文现象,但其中却包含了一个并不太平常的道理――存在的意义只有在独立独特时才有意义。如果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动画的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现象的存在。
一、没有发展就谈不上制约
中国最初是没有“动画”这一概念的,对于这一艺术作品形式统称之为“美术片”。如果分析一下这一冠名的文化内因,则无疑对理解中国动画的早期发展提供了一个线索。中国有句成语――顾名思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所以,只要稍稍了解一下美术的定义或内涵,则可探知中国人对“美术片”的文化定位和诠释方向。
自中国动画诞生以来,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如果简单回顾一下中国的动画史,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首先是模仿期。模仿是一切学习的必经之路,且是学习的重要手段。中国动画的发展也不能例外。从万氏兄弟的《大闹画室》及《铁扇公主》等作品可看出欧美早期动画的痕迹。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56年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获大奖的中国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这部动画片是中国动画首次在国际上获奖,可是评委却误以为它是一部前苏联动画作品。这个不是玩笑的玩笑让中国早期的动画人警醒且开始反思……
创造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但对此时刻的中国动画来说,没有创造的存在是无意义的存在。尤其是威尼斯儿童电影节更让中国动画人认识到独创性对中国动画发展的必要性:“动画这种舶来品只有输入本民族的血液,发展自己的民族风格,才能彻底摆脱西方影响,在世界动画电影长廊中占一席之地”。自此,中国动画逐渐摸索出了一套中国独有的且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动画艺术类型。以特伟及万氏兄弟为代表的动画艺术家创作的《骄傲的将军》《金猴降妖》《猪八戒吃西瓜》《聪明的鸭子》等动画作品,分别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及民间艺术的手法,开创出一条令人耳目一新且符合民族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的中国动画片形式。尤其是拍摄于20世纪60年代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更以它鲜明独特的中国风格震惊了国际动画界。以后推出的水墨动画片《牧笛》,无论从制作技术或艺术风格或配乐配器等综合因素都堪称世界动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闹天官》。该片不仅在造型、布置、用色等方面成功地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及民间美术的特色,同时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完美融合其中,显现出独立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影响广泛深远。可以说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中国动画发展的一个辉煌期。制作了一大批优秀的风格鲜明的动画片,并以这种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动画艺术形式,形成了世界动画史中的一个著名流派――“中国动画学派”。然而在90年代左右,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世界动画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滑坡,并在日、美动画的冲击下跌入谷底。
二、没有制约的发展则不能发展
历史产物的发展总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往往是按照螺旋式的上升或波浪式的前进。如果这句话没有错的话,那么理解中国动画的衰落就是一件很自然且容易的事(其中必定隐含了比较复杂的社会文化原因等因素,这里不作分析叙述)。不过唯一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前进的波浪线似乎有些太过曲折,突兀得有些刺目,让人有些不易接受。但无论人们怎样想,也不管人们是否能够接受,中国动画的发展现状至今已是一个铁的事实摆出来,堵在人们面前,躲避不了,回避不开。
如果仅以目前的情形或现象来看,中国的动画艺术已经堕落得一塌糊涂,让热爱动画的人感慨唏嘘。但退后一大步站得稍远一些反观这个现象,情况似乎应该好一些:假如再进一步分析理解,则不难心有释然。在这里,有必要重新了解一下“制约”的含义,对这个词的含义的分析理解,有助于对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走向看得清楚一些。
“制约”是一个复合动词,其中包含了一种“力”的维度,如果缺乏或没有这种“力”的度,则。制约”就没有意义。同时,这个“力”其中又有内和外的两个向度,如“制”有限制,制裁的意思,包含并带有倾向于外来的意味-而“约”则有约束、束缚的意思,具有较明显的内向的倾向。当然,这两种“力”并非截然分开或明显对立的关系和表现,否则就不能组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概念。
就“制约”的两种力来看,倾向于“外来”的力在一定范围内是一个相对恒定的力,它不可能大干被制约者的应受力,否则就不能称为“制约”。于是,“制约”中的“内向”的力才是决定“制约”程度和最终效果的“力”。同时,制约的力度和制约的可能最终取决于被制约者的应受力是否反应或有多大反应。
按照一般的常识,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因素,两者缺一不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是事物的存在本质和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而发展是一个正在有或即将有的量。这个量也包含了两个部分,即“常量”和“变量”。“常量”是发展的一个相对恒定的量,决定了发展的动势。而“变量”是一个相对不恒定的量,并通过常量起作用,决定了发展的方向,亦即发展的外在表现。当发展遇到制约时,则可知制约的两种力可能作用于发展的“变量”,并且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成正比,即制约的力度越大则发展的“变量”的反应亦越明显。反之,制约的力度越小则发展的“变量”亦越少。或者说:没有了“制约”就无法体现发展。
三、被制约住的发展不可能是发展
从前文论述的发展的内外因的关系可知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那么中国动画的发展内因到底是什么就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这个问题乍一听似乎很不简单,但反证一下,则其实是一个极明了的问题。假如中国动画照搬或模仿西方或其他动画的形式内容,那么制作出来的东西必定还是西方的或其他的国家的动画,因为它具备了西方或其他动画的一切特点,尽管它是中国人制作的,但它依然还是别人的东西,并不能称之为中国动画,并且,它没有存在的必要和意义,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就是一个明证。同时,在当下西风东盛的语境中,这个极简单的道理却变得很不简单或显得极不清楚。
当时间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历史的某些慢性作用下,经过近百年的向西方借鉴学习,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正是现在中国人的亲身经验,并且是独特的现代中国经验,即“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在现代中国形成的双重权威”。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影响现在几乎是人人耳熟能详的事体和感同身受的经验。但是所谓的中国传统思想,却几乎只能在图书馆或文档库里存在。就鲜活的人和生动的社会来说,权威似乎也仅仅剩下一个,而中国动画白80年代后的发展正是这个几乎惟一思想的形象表述。有关近二十余年的中国动画发展现象的资料随手可拾,这里不再复述。最后,借用杨念群先生的一句话对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结果作一个总结:时至今日,中国人已经“习惯从西方现代的镜中照出自己的一脸无奈。在这种观镜的对象化体验中,至少中国知识人已经被训练成各种各样西方现念的代言人”。当然,中国的动画家似乎也难排除此范围之外。
人类的文化发展至今,主要有三个大的类型。其各自都有坚不可移的中坚思想,中国文化也不例外。中国动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图像模式当然也不能例外。因为这是文化存在的前提。各文化间的争融不是本文要论述过的内容,本文的重点是在对中国动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现象的考察之后需要进行的文化阐释。就动画的本体论而言,本文无所增益,但就一文化现象来说,中国动画必须面临这一文化的阐释。因为这一文化的阐释是中国动画这一文化现象存在和发展的理论依据。
在对中国动画现象的发展至今的考察结果中,就文化发展的合理性来说,中国动画很矛盾,因为其并非东西文化的交流或借鉴,而是东西文化之取代,就文化存在的合理性而言,中国当代动画发展缺乏其存在的合理依据,因为其没有独立的文化个性;就文化的生命力而言,中国动画只能是一个文化的现象,因为其内在的原则就仅是一社会风气的反应原则,而后者缺乏理性。有随时被制止的可能。而事实上,中国动画之所以成为中国动画,正因为其特质就是无论从形式或内容上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图像表现。这个文化的独一无二就决定了表现这个文化的动画独一无二,这才是中国动画区别于世界其他动画艺术而存在和发展且能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其一,缺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动画不能称其为中国动画,反过来说,中国动画不能不表现中国传统文化。
其二,中国动画的存在发展必须是表现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因为这是中国动画存在和发展的唯一的动力源泉和合理解释。
其三,制约中国动画的发展至此可理解为是制约中国动画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连绵不断的历史现实存在,没有办法制约,亦即既定事实无法更改一样,所以无所谓制约。
因此,制约中国动画发展的实质只能落实在如何减少中国动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表现上面。而这种挖掘和表现,最终即为人的意志或意愿。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范文6
关键词:礼 道 器 中庸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什么是先秦儒学?以及其本质何在?
本文认为,只有完整而准确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才有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客观而公正的评判,才有可能做到讲好一部儒学;同时,也才有可能谈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则,其结果不是五花八门,不着边际,便是语焉不详,不知所云。既不能使人信服,又无法说服自己。北宋大思想家王安石有云:“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他所说的,恐怕就是这样一种情形;而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孟子亦云:“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1]——而他所讲的,大概也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今天看来,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总体上,已似乎可以被归结为一个“道”字。而且在本文看来,这个“道”大概可以说就是以老子为代表的原始道家之所谓“道德”的“道”,亦可以说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之所谓“中庸之道”的“道”。而曾在1980年代的中国哲学思想世界异常活跃、名噪一时的“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李泽厚先生,则更独出心裁、别具匠心地习惯于将其具体定义为“度”,并且认为,这个“度”就是“掌握分寸,恰到好处”、就是“中庸”、就是“过犹不及”、就是“中国的辩证法”,“是难以言说却可掌握的实用真理”;而所谓“中庸之道”,在他看来,就是所谓“度的艺术”[2]——这一说法,从表面上看来,盖本无可厚非;但究其实,本文则认为,却无疑于李氏本人所曾讲到的“制造概念,提供视角,以省察现象”[3]——这是因为,在本文看来,就先秦儒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或本质而言,一个“道”字便已是足够的了,似“不必舍此而别求所谓新说也”;与此同时,这里之所谓“道”与李氏之所谓“度”,又是貌合而神离,在根本上,又并不是同一个东西。例如,在李泽厚先生看来,这个“度”,“就是技术或艺术(ART),即技进乎道”。一方面,它“关乎人类存在的本体性质,非常明显而确定”;而在另一方面,它又“随着人类的生存、存在而不断调整、变化、扩大、更改”,“是活生生的永远动态的存在”[4]。由此可见,这一认识本身,便是自相矛盾;或者说是含混不清的——既“非常明显”而又不明显,既不变而又可变,既“确定”而又不确定。然而,若从一般逻辑学的角度上看,这又如何可能呢?那么,此何物也?
而本文之所谓“道”与李氏之所谓“度”在本质上的关键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与李氏之所谓“技术或艺术(ART)”之间既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又不完全等同于其所谓“技术或艺术(ART)”本身。于是乎,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说这个“道”是“形而上”的(metaphysical)、不变的话,那么其中所谓“技术或艺术”大概便可以说是“形而下”的,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一个变量——对此,端不可整齐划一,一概而论;当然,亦不可望文生义,指鹿为马。
孔子尝有言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5]由此可见,其中,所谓“道”、“德”、“仁”、“艺”,似乎便应当说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四个相对独立的思想理念——其中,所谓“艺”,本文认为,大概便可以说是李氏之所谓“技术或艺术”;而其中所谓“道”,在本文看来,却又并非李氏之所谓的那个“度”或者其它别的什么神秘主义的东西——这个“道”,在金岳霖先生看来,它乃是“不道之道,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景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才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6]——这一认识,今天看来,应当说是极为深刻的。
但问题却依然是:“道”是什么——这一问题,常令古圣先贤们浩叹不已。为此,我们恐怕也还得从先秦儒学那里具体说起。
然而,关于先秦儒学及其核心或者本质问题,目前思想学术界的看法和认识似乎却并不统一——其中,有的认为有一个,而有的则认为是两个(但常识却告诉我们,所谓核心或者本质,一般地说,它是唯一的,不可能存在着两个;当然,更不可能是两个以上);具体地说,有的认为是“仁”、有的认为是“礼”、有的认为是“仁礼”、有的认为是“时与仁义”,还有的则认为是“中和”等等等等,诸如此类,形形、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无所适从。然则《礼记》中不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7]乎?不曰“行修言道,礼之质也”[8]乎?《汉书》中不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9]乎?
对此,本文则明确认为,所谓先秦儒学,从总的理念上说,就是“礼学”;但若就其核心或者本质而言,一言以蔽之,不过就是先秦儒家的“中庸之道”而已。其中,“中”可以说是“礼”的本质,而“礼”则可以说便是“中”的标准和化身。那么,“道”者何谓也?曰:“中即道也”[10],“道无不中”[11]。如果我们用北宋初年思想家石介的话说,就是“道乎所道也……道于仁义而仁义隆,道于礼乐而礼乐备,道之谓也。”[12]也就是说,所谓“仁义礼乐”者,究其实,不过乃是“道之具也”,是“道乎所道”的具体能指及对象之所在;而所谓“道”、“中”或者说“中道”者,则却乃是“仁义礼乐”的所指、本质与核心,或于其上,或处其中,或在其外——其中,如果说前者是能指、是存在和肉体的话,那么后者则便是所指、是灵魂与精神。若离开了前者,则后者便恍兮惚兮、无所附丽,难以被全面认知、正确解读和准确把握;与此同时,若离开了后者,则前者无疑亦将成为陈旧腐朽、了无生气的东西——这是因为,“中”虽可谓之曰“道”,但“仁义礼乐”,则亦同样不是其他别的什么特殊的东西,而是“道乎所道”之所在;或者我们可以更具体而形象地说,它们乃是所谓“道之器也”或“道之具也”。
《周易系辞上》中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果说这里的“道”就是上面的“中”而这里的“器”就是上面的“具”的话,那么在这里,我们大概就可以说,“形而上者谓之中”,“形而下者谓之具”;换句话说,“中”是“形而上者”,而“仁义礼乐”则是“形而下者”。“道”不离“器”正如“中”不离“具”,因而“形而上者”与“形而下者”便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紧密联系、融于一体。“中”就是“道”,合而言之,即为“中道”;同时,“器”则就是“具”,合而言之,即为“器具”。“形而上者”谓之“中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具”。如果说前者是方式或方法,那么后者则便是概念或理念;如果说前者是思想、理论和世界观,那么后者则便是方法、实践和方法论。
然而,所谓“道”,在先秦儒家看来,又无疑乃是其中至为重要的东西。难怪乎,孔子本人对此要极而言之曰:“朝闻道,夕死可也。”[13]其实,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换句话说,“有道斯有器”;反之亦然。由此而构成为先秦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核心。
注 释:
[1]《孟子尽心下》。
[2]参见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8、151、187页,三联书店,2003年版。
[3]同上书,156页。另据笔者考察,这一想法本系“舶来之物”,并非为李氏所首出。
[4]同上书,8-10页。
[5]《论语述而》。
[6]金岳霖《论道》16页,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7]《礼记乐记》。
[8]《礼记曲礼上》。
[9]《汉书董仲舒传》。
[10]《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中庸章句序》。
[11]参见陈荣捷《西方对朱熹的研究》《中国哲学》5辑,208页,三联书店,1981年版及《朱子之创新》《朱子学新论》21-22页,三联书店,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