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诗词中的审美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诗词中的审美教育范文1
关键词:古诗词 留白 意象 结构 审美意义
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
留白在艺术创作中应用很广,留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与留白艺术
所谓的‘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的意思是计白当黑,可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效果,能够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与西洋绘画中最大的不同的是,中国画不会画满,而在尺幅上留下大量的空白,让人留下想像的空间。诗歌和其他文学式样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空白’的艺术创造,这和书画创作极其相似。在我国传统艺术中,诗和画总是作为姊妹艺术如影相随的,诗情与画意就像同枚硬币的两个面,绘画与诗词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往往相通。很多诗词歌赋都借鉴了绘画的许多的留白手法,取得了有效的审美效果。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把意境美、音韵美以及哲理美融合为一体,产生了特殊的审美效果,学生可以从这种艺术中受到美的熏陶。古典诗词艺术中非常讲究‘留白’,追求‘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韵外之志’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空灵、激荡的艺术境界。这是对诗歌留白理论最为精辟的论述,他强调了诗的语言必须特别精警、含蓄,力求少写甚至不写,让人在艺术空白中作丰富的想象并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即作者通过‘不着一字’的特殊艺术手段,给读者留下可以浮想联翩的‘留白’,把创作与欣赏,读者与作者联结起来,共同创造了‘尽得风流’的诗歌特殊形象――那种余味无穷的深邃意境。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的留白特征
(一)意象留白
留白艺术与我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密切相关。从口耳相传的民歌开始,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所写之景物,就是客观的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就是主观之意。在意象的空白中,读者要借助联想、想象把握诗歌意象,就领悟诗歌的主旨,进入了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谓意象的结构,就是指一首诗中的许多意象,或因为类似而相属、或因为相反而对照,或因为联想而相应,此呼彼答、有机发展,成为一系统。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是最讲究意象之美的,意象的创造最需要诗人丰富的想象。如何利用诗的意象空白,来激发学生进行广泛的联想和再创造是最好的留白手法。诗歌意象通常是为诗歌的意境服务的。《离骚》作为我国浪漫主义的创始之作,正是与求女这一部分的写作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楚国那一带地势潮湿,人们相信鬼神,诗人在离骚之中大胆的使用神话和传说为作品增加了浪漫诡谲的神秘色彩。所以,作者正是利用了意象的巧妙安排,营造出诗歌朴朔迷离的美妙的意境。这个看似无意的安排实则是诗人的独具匠心之处。有了求王与求女的形象,对于我们来理解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生的理想以及他的理想破灭后的痛苦是大有裨益的。而我们在对求女意象的挖掘在却得益于刘先生的文章。而刘先生的结论又来自与他对商代社会婚姻特殊功用的考察,因而为我们很好的解读离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道德理论支撑,令人信服。可见,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挖掘诗的意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这其实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因为它是建立在我们对历史真实考察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只有这样去做,意象挖掘才会具有真正的实际意义。
(二)结构上的留白
诗词在视觉上的‘留白’就如同在电影中的‘空镜头’,例如汉乐府写秦罗敷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就完全避开了‘柳眉杏眼’‘樱桃小口’之类的正面的描写,而作出巧妙的布‘白’。秦罗敷的身材面貌究竟是怎样的呢?是胖,还是瘦的?是娇小,还是修长呢?是柳叶眉,或长的丹凤眼?是瓜子脸,还是桃花面呢?作者一句也没有写。可这里的妙就妙在作者的不写不说,让人尽情地去领略那‘不著一字’的特殊风味。
三、中学生留白审美实践的意义
(一)领略我国古代诗词的审美特征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其含蓄精练的语言,优美的形式,和谐的韵律和深沉炽热的感情,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而留白可调动欣赏者经验和感受、知识和体验,乃至整个心灵投入,窥斑知豹,叶落知秋;留白处给人丰富联想,让人“无”中生“有”,“虚”处见“实”,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使诗词更显空灵,因此使学生审美意识也得到很好发挥和满足,为审美思维提供了空间,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领略我国古代诗词的审美特征。
(二)提高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审美修养
古诗词中的审美教育范文2
[关键词] 古诗词; 教学; 美育
语文课标在教学目标中指出,学生要诵读诗文,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并背诵之。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感情朗读,领略优美的韵律美
传统的教诗方法以“读”为本,借助诵读来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古诗所蕴含的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韵味和境界,从而,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对于低年级学生初学古诗时,应着重指导学生放声朗读。同时,注意指导语言和语速的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古诗合辙压韵的音乐美。如教学《咏鹅》这首古诗时,让初入学的儿童一字一句大声朗读,学生读得响亮,读得认真,无论《鹅》诗的字句描写还是层次结构,学生都能读、易记,无须教师生硬的解释和翻译诗句,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自悟自得。
当学生初步理解古诗大概意思之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轻诵低吟,仔细体味,反复品析。如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指导学生轻诵低吟,边读边想,进入意境。学生在吟诵“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会有各种不同的体验,教师应设法让诗句描写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再现,从而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再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和“直下”读得凝重有力,使人感觉到瀑布喷涌而出的水势之猛、流速之快、落差之大,渲染出庐山雄伟非凡的气势。
“感情是诗的灵魂”。有感情地去诵读古诗,如高山流水,节奏起伏跌宕,促使情感的潮水随着诗人的感情而奔放,真正读出古诗的情感美,并时时配乐诵读,让学生在欢快优美或激越高昂的旋律中深深地体会诗意,与诗情产生共鸣而步入诗的意境。如教学《游园不值》这首古诗,前两句应读得语速平缓,透出情感,声音以柔和为佳。“久不开”应有较长的停顿,以蓄势待发,为读好后两句做准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读时应语速轻快,声音以洪亮为妙而又不失稳健。这样读,可以传出诗人的情感变化,由“扫兴”而转化为“高兴”,可谓一波三折,诗情叠起,让学生感受到“景中有情,情中有人”。
二、细细玩味,欣赏精炼的语言美
古诗词的语言精练、含蓄、优美,是学生学国语言的范本。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诗词特点,适当组织学生通过比较辨析、品味推敲、反复吟诵等方法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凝炼性、音乐美、色彩美等。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教学时,我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多媒体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彩。
三、动之以情,感受动人的情感美
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动之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
1、由景引情。在古诗中,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诗,看似写景,实为抒情,情景交融,达到无由分解的境界。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啼鸟”、“风雨”、“落花”等景物的,再引导学生体会诗中“不觉”、“知多少”等字词的情感色彩,从而把握诗人爱春、惜春的深情。
2、由曲引情。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我教古诗,常常用歌曲、音响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咏柳》一诗,要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我首先播放一段乐曲―――《春芽》。学生一听乐曲,便置身于优美的春景之中,美好、愉悦、向上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这时,再学古诗,学生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笔下美丽多姿的新柳,便能很快唤起学生的共鸣。学完全诗后,我再让学生一边聆听乐曲,一边展开想象。此刻,学生伴随着二胡、琵琶、提琴齐奏所发出的柔美的音响,浮想连翩……
3、由读引情。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因此,我教古诗,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如教学《枫桥夜泊》,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后,就要强化朗读,反复吟诵,细细品味,真切感受。读着想着,一幅带看淡淡哀愁的江南秋夜图仿佛就在眼前,低沉缓慢的声调传递看客居他乡的游子满怀的乡思愁绪,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情、亲情,给人以凄美的遐思。这种沁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是任何繁冗、机械的讲解分析所不能达到的。
四、启发想象,体会多彩的意境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教学古诗词,应该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使诗歌塑造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图画,从而进入诗的意境,得到美的陶冶。
1、画面展示意境法。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那么教学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色彩、形象、动作等等,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
2、音乐感受意境法。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首送别诗,我选用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作背景音乐。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一直伫立江边,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
3、表演再现意境法。诗的语言及表达的意思都是比较抽象的,通过表演,把抽象的语言还原成具体的动作场面,可减缓理解的坡度,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想象之门,步入诗的意境。如《赠汪伦》一诗,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启发学生想象:汪伦是怎样用脚踏地打拍子唱歌的?李白见到汪伦来送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两人如何道别?等等。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一个当汪伦,一个当李白,合作表演。学生经过商量、合作,不仅表现出了整首诗所描写的情节,还将踏歌的节奏美、送别时的情感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晓之以理,领悟深邃的哲理美
很多诗在形象中寄寓了深刻的哲理。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以领悟诗中蕴含的深邃的哲理美,并按学生自己的鉴赏心理对诗歌进行再认识,再评价。脍灸人口的《悯农》,在教学中教师应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把学生们那纯真的思想感情,带到赤日炎炎的田间,启发他们衣食住行来之不易的道理,仿佛亲眼见到挥汗如雨的乡亲们,使他们慢慢悟出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古诗词中的审美教育范文3
关键词: 情感教学 初中语文 教学 古诗词
伴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这些新要求正是情感教育发展的内在推动力。而作为语言艺术集大成者的古诗词,一方面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养分,另一方面通过精美又凝练的语言,表达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如何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巩固情感教育,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真正走进古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一、反复吟诵,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朱自清说:“吟诵是欣赏的必然步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诵读等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渐渐理解整篇诗词的大意,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古诗词的意境中,为进一步体会诗词中的情感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诗词中富有情感和艺术性的语言,在真情实感的朗读中体会和升华学生的情感。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这首古诗时,可以让学生在多种朗读形式的有效采用中,体会和感悟诗歌蕴含的丰富意象。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关注语言中的叠词现象,如文章最后的两组叠词“盈盈”、“脉脉”,从叠词声音与节奏的角度,朗读起来本身就有一种隐秘的哀痛之感,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可以初步体会出织女的相思之愁。而“盈盈”指水波清澈透明,“脉脉”又从人物描写角度将织女凝视河水思念牛郎的模样刻画得入木三分。学生在朗读中,不自觉地就进入织女的形象世界,感受她的哀伤与思念,最终升华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推敲字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本质上讲,古诗词是对文字和语言的高度凝练,以表现出最为深邃的情感。在古诗词教学环节中对诗词中的句子或者字词的推敲,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深入诗词丰富的意蕴中。
有人说,古诗词常因为一字使用精妙而神采顿现。在抓住某个字或词进行推敲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替换法,通过换一个意思相近的字词,让学生体会原字词的传神之处,从而与作者的情感达成共鸣。如在学习辛弃疾《破阵子》一词时,学生对词人渴望重返战场、杀敌报国的情感是较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更深入地体会“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情绪,这种情绪才是词人更深沉与真实的情感表达。在“醉里挑灯看剑”一句中“挑”字就很需要推敲。首先在字音上它是一个多音字,这里应该是第一声还是第三声?结合意思这里应是把蜡挑一下,使其更明亮,而非用肩膀挑着烛灯。在学生理解“挑”字的意思的基础上,可以使用替换字词的方法,体会“挑”字与“拿”、“举”等意思相近的字的比较。在这句词中,抒情主人公喝得酩酊大醉,但是他并没有休息,深夜来到书房小心翼翼地挑拨着烛火,为的是再看一眼曾陪他征战沙场的宝剑。“挑”这个字结合“醉”、“看剑”这一系列的动作,更生动、贴切地表现主人公郁郁寡欢、壮志未酬的形象。而如果换成“拿”、“举”等字,虽然从意思上是相近的,但是从情感上讲,远没有“挑”字来得生动形象和情真意切。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提高其审美能力已经成为新的教学理念。而情感教育正是旨在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进而发挥行之有效的审美教育功能。因此,基于两者的共通与联系,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初中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途径。
所谓情境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引导学生从古诗词表面描绘的景物进行观赏,继而站在作者的角度,寄情于景,对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进行更有深度和内涵的感受。
以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为例,诗中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经典的写景诗句。洞庭湖水把东南两地分裂成吴国与楚国,天地万物都随着波涛起伏飘荡。这一句诗在描写湖水这个客观景物时,极言其波澜壮阔的气势。如何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杜甫所感受到的画面?这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诗句大意,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话将这幅景色描写出来,使其丰富、充实。学生在想象中,仿佛化身为诗人,在贴近诗中意象的同时,渐渐感受到作者隐藏在景物之中的更深的情愫。而要真切地感受寓于景物之中的深情,就必须了解诗人当时所处的境地。为了更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可结合关于此诗的写作背景介绍:杜甫创作这首诗时“左臂偏枯,右耳已聋,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漂泊”。学生在了解作者处境的同时,也能更全面、真切地进入诗人的内心感受。浩瀚的洞庭水此时有了更深的含义,世界如此广阔,诗人却在一叶扁舟上漂泊无依,大与小的对照,更凸显诗人的凄凉落寞。这是对于自身处境的一种私情,而此诗更想言说的是对国家与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的哀痛与不甘。李渔在《窥词管见》写道:“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说情。”通过对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进行欣赏,教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不断挖掘诗词中的意境之美,实现诗歌感情的深层次鉴赏,也就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
参考文献:
[1]吕运理.初中语文古诗词浅析.学周刊,2015,01.
[2]沈建红.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学术研究(教学动态),2015,05.
古诗词中的审美教育范文4
针对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强调记忆与默写,忽视整体感知、情感体验和人文内涵的挖掘的现状,提出了注重挖掘古诗词中的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爱国教育功能,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爱国教育
1审美教育
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自觉养成和锻炼发现美的能力。关注并挖掘古典诗歌中的美学成分,使学生充分感知其中醇厚的美学气息,使古诗教学成为审美教育的一块芳草地。第一,自然美。古诗词中具有大量自然景物的佳作,特别是山水诗是用诗的语言组建的自然风景画,它是画面斑斓的语言艺术,给人以美的感觉,美的享受,美的陶冶。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展开了一幅春天的画卷,带来了春光之美。第二,生活美。田园诗大多是描绘农家风光和田间生活的,它的情感基调一般是欢快的、温馨的、朴实的。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孟浩然《过故人庄》)”在当今网络化、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感悟古人和谐的生活画面更具教育意义。第三,哲理美。这类诗重在明理,通过一件事、一处景触发作者哲理的思索,从而道出一个千古不破的真理。如《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巧妙地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及换位思考的道理。《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提示着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往往会遇到扑朔迷离,出路何在的困惑之感。但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第四,文字美。语言的高度凝练是古诗词的一个重要内涵特征,关键字的使用是不少古诗的点睛之笔。如白居易《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并没有直接对花草山水描写,而是通过“红”和“绿”两个字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生机勃勃、迷人醉人。
2情感教育
诗词是古人抒感,表达理想的平台,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词中的情感教育是学生去除浮躁、感受宁静,认知生命价值、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第一,亲情教育。感恩父母是人性的基本情感,在教授《游子吟》这首诗时,可以借助多媒体配乐播放,使学生产生共鸣,学生在感悟音乐的同时,也感悟了诗歌的内涵,领悟了诗人的情感。学生入诗境,动真情,想到母亲的辛苦与操劳。第二,友情教育。孔子也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无论是送别还是相遇,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交情。李白的《赠汪伦》、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这些诗词表现了诗人和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或是对远行者的慰藉、或是对相隔万里的朋友间真情问候、亦或是老友相遇时的人生感慨。现代社会独生子女普遍情感缺失的情况下,友情的教育弥足珍贵。第三,乡情教育。乡情流淌在古诗中是一种对家乡永恒的依恋,古人由于交通的不便、路途的遥远,长期在外无法与亲人相见,思乡之情往往油然而生。如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
3爱国教育
拿破仑曾说过,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仅是作者的情怀以及思想的体现,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是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第一,保家卫国教育。在学习《十月十四日风雨大作》、《示儿》时,引导学生感受诗人陆游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被外族占领的中原领土,热切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的爱国情怀是何等执着、强烈、真挚。王昌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展现出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豪迈气概。第二,热爱国家教育。古诗词中有不少在描写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在学习这些古诗时应挖掘其中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充分领略古诗中表现的祖国山河的壮美,并升华到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如李白《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一方面描写了自然风光的雄伟,另一方面叶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小结
小学古诗词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对自然的欣赏、人文情感的丰富和对家国情怀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4-9.
[2]施丽.古诗词教学的审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5,(8):81-83.
[3]张敏.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体验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2,(3):76-77.
[4]李生明.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青海教育,2014,(9):51.
[5]姚忠保.古典诗词中爱国主义主题思想的教育研究[J].语文建设,2014,(8):10-11.
古诗词中的审美教育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
课标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一)应试环境下忽视古诗的深度剖析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不计其数的华丽辞藻和优美篇章,这是无数文人墨客思想的结晶。教师的教学也是需要着一定的知识背景和诗歌背景的,而且这种要求更高。在应试环境下,教师为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知识点,很容易忽视对古诗词的深度剖析,忽视被划分在非重点学习范围的古诗词。介绍古诗词时,由于受教师知识背景的限制,不能把古诗词作者丰富立体、多方面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教师古诗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1.注重内容理解,忽视自我表达
在古诗词讲解时,往往依据注释将文章用现代汉语翻译一遍,让学生了解诗词大意,在重点诗词上让学生熟练背诵。这种方法是当下教师普遍采用的,但是却忽视学生的自我表达。“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练习说、写,大胆表达自己所观、所感,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方法。
2.重视一时学习,忽视长远积累
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如果不带领学生反复咀嚼,很容易造成学生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只学习一时的古诗大意和创作背景,不深入引导学生学会创作和使用。虽然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词知识,但是缺乏对古诗词创作技巧的把握,不能很好的在写作和表达中有效运用。
二、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一)传播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经典
语文教育不仅是国民基本素质的培养手段,更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古诗词,一定是经过时代检验的,具有一定流传和保存价值的文化瑰宝。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作为初中生有必要了解我国的文明发展过程和优秀的大国文化。在古诗词中深切体会某一朝代的人文特色、时代特征、诗人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初中生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塑造良好性格
“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灵秀。”初中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表现为有种种心理矛盾冲突,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是可塑性很强的阶段,因此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引导。除了常规德育引导外,在古诗词学习中,也能以古代文人为榜样,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在优秀篇章中汲取文化营养,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塑造良好品格。
(三)培养学生想象力,塑造生活情趣
古诗词中,作者很少将自己的情感直接表达出来,会隐晦的借助一定的事物来表现。所以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时,培养想象力,大胆想象。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经历多少年沉淀下来,学生要细心体会其中一字一句的运用,不断积累培养自己想象力。诗词并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隐含生活哲学的文化传播,在诗词中陶冶情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有效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一)反复吟诵代替反复背诵
古诗词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若是一味强调背诵,则容易打破诗词中的意境美,引起学生反感。因此在吟诵过程中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一定感情基调基础上细细揣摩,在反复吟诵过程中发挥自己想象力,提升对诗词的理解。在吟诵时要注意轻重缓急、停顿和作者感情的变化,配合一定的想象,反复推敲,体会作者字词使用的妙处。
(二)以情景鉴赏代替内容理解
古诗词中都有一定的意境美、结构美、音乐美和韵律美。教师教授课文之初,运用配有音乐或画面的多媒体技术,把古诗词的背景用动态画面展示给学生,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能调动多种感官带人古诗词的意境中。
(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代替单一呆板的学习形式
古诗词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过去简单的背诵学习,学生也不满足单一的古诗词的学习模式,例如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将古诗词的人物和情景创造性的演绎出来,模仿古人、古景,感悟诗词中的人物特征、创作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感彩。多种方法的教学,大胆让学生做主,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古诗词中的审美教育范文6
【关键词】诵读教学 古诗词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的教材基本都是古诗词,且这些诗词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之作,感情丰富,非常具有阅读、欣赏和审美价值,极具有教育意义。而传统意义的古诗词教学却出现一些教学误区,过于专注课文内容、音韵音律,忽略了古诗词的诵读。古诗词的诵读也是一种能力,是感受艺术的方式之一。新课标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诵读能力都有明确的要求,不能局限于能书面表达的浅显层次,所以,研究古诗词的诵读教学,对中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一、诵读教学的定位与思考
1.诵读教学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学习过程
古诗词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特别是古诗词的诵读,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学生作为诵读的主题,对于课文中的内容,反应是多元化的。诵读是品味古诗词的一个过程,是诵读者独特的审美体验,所以在诵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参与进来。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总是过分注重诗词中的艺术特色、分析其修辞手法,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诵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融入古诗词中,体验作者的情感,整体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我们可以从如下案例进行分析,比如在学习《望江南》这首词时,(1)班老师自己不带任何感情和语调的诵读这首词,然后介绍作者以及流派。老师让学生讲述《望江南》整体内容的理解,作者的情感,这直接关系到老师对该诗词的拓展,此时学生对作者情感把握不到位。(2)班老师饱富深情的诵读《望江南》,之后,请几个同学深情的朗读,师生一起讨论词中的内容,之后再请学生表达词中的情感,此时,学生基本能够准确表达。但这是一首饱含思念之情的词,在这种活跃的氛围之下,很多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3)班教师首先播放《望江南》的录音,让学生跟读,学生被现场气氛所感染,自觉融入到词中体验作者情感,最后进行课文内容的分析,学生也就自然全面的把握了这首诗词。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富有感彩的诵读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把握作者情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体验诗词。
2.诵读教学体验了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丰富自身知识和修养的一个过程,语言是用来交际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可以说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是社会化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而古诗词更是中国的一种特色文化的积淀,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诵读古诗词也是学习和传承传统中华文化的途径之一,在反复的诵读中,我们的思想和思维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王昌龄的《出塞》中有这样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作者巧借古代名将来讽刺边疆将领的无能,情感深沉、语意含蓄,满怀爱国之情。又如《南园》中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就表现了了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
诵读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习古诗词,领略汉语的文字魅力,更是了解古人和中国历史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诵读古诗词,也是学生情感和志向内化的过程,有益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诵读在现在的教学中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二、诵读教学的依据
我国古诗词都非常具有音律性,它们的发展总是伴随着音乐和歌舞。从李白的《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李益的《塞下曲》中的“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等等,都体现了诗歌中蕴含的音律美,音乐美。
因此,通过诵读的有效教学手段,全面的理解和鉴赏诗词,不只是学习汉语的语言艺术,还能品味其音乐美、意向美、融入到作者深沉的情感之中。诵读诗词可以从其音调、韵律、节奏等方面入手,体会诗词的音乐美,加深学生对文义的理解。对诗词意象和情感的体验,需要读者自身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自身情感修养的累积,在这一过程中,诵读仍然是有效途径之一。诵读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而在学生诵读时,能够有效调动思维,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意向,快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体味其情感。
如两汉诗歌《行行重行行》中的“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写出东汉末年动乱时代的相思、离乱之情。它就需要读者在诵读时,深刻理解“远”、“缓”、“老”、“晚”这些词眼所表达的情感,从而能够理解诗人在战乱动荡时期的一种凄苦、无助、漂泊之感。
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诵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古人的情感和事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诵读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加深对诗词的影响,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和学习古诗词。
【参考文献】
[1] 周娜.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之我见[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 (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