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造价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造价认识

工程造价认识范文1

关键词:矿山项目建设;工程造价认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014-02

一、前言

矿山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工作,是矿山建设项目管理和控制的末端,是各专业按照工程类别在经济上的汇总体现。矿山建设项目主体工艺流程特点,决定其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给工程造价控制增加了难度。为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精准化这一目标,必须要在矿山工程进行的各阶段采取一些有效造价控制措施。

要想做好矿山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工作,就必须先了解矿山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独有的特点。整体上矿山建设项目工程投资,按费用内容构成有井巷及剥离工程费用,地上下建筑工程费用、设备及安装工程费用等。项目特点为:投资规模大;建设工期长;建设环境复杂等。与一般工业项目行业相比,工程造价有着显著的特征:(1)项目工程造价具有独特性:没有任何两个矿山建设项目是大致相同的,就连投资分布也不是完全吻合的。因此,不可能像一般工业项目那样设计出一套普遍适用而又行之有效的投资成本管理模式及手段;(2)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标准的不确定性:与一般工业项目不同,就采选联合的矿山建设项目每个子项目而言,它与生产规模、工艺流程、施工模式等密切相关,这个标准,是一个变化的标准环境,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条件下,按照不一样标准去完成,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就给成本控制标准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带来非常高的要求;(3)工程造价项目多而复杂:一个矿山建设项目采选工程,如果投资超过亿元以上,一般会有若干个单项工程,会有300~500个单位工程项目或者更多;(4)工程造价项目实施区域大:与一般工业项目相比,矿山建设项目工程的实施区域非常大。尤其有外部工程的介入,包括像输水管线、供电线路及外部联络铁路、道路,少则有十公里,多则有数十、上百公里。这使得工程量十分巨大;(5)项目工程造价施工期间特点:为更加合理地使用施工资源,与一般工业项目相比,资源在不同的施工子项目之间的交叉使用十分普遍。如劳动力、施工机械往往承担多个工种的工作或者参与很多项目;材料经常在各施工子项目之间流动,这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挑战。还有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特点决定项目要接受地质、水文、气象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约束,往往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反复调整与修改,以适应不断发现的新情况。这对造价控制而言,就要求造价管理系统有足够的弹性,能够及时进行调整,始终保持与实际情况相一致。

二、矿山工程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一)基建项目决策、设计阶段矿山工程造价控制

我们把这两阶段统称为高阶段。投资项目决策阶段对整个决策的建设而言至关重要,业内人士认为,其决定性影响矿山建设项目的成本程度最高。所以项目决策的正确有否,直接关系到未来一系列工程的建设和之后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工作程序是通过方案比选的工作,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建设方案,做好决策阶段的基础工作;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大量已完工的工程数据与指标,结合项目当地市场,正确选择估算方法估算投资成本,使其在项目中能够真正起到控制矿山工程总投资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经济评价,从而用来分析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以便为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准确、详细的技术经济结论。

决策阶段之后的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据专业资料介绍,设计阶段的费用成本对矿山工程造价的影响却达到75%以上。要有效地控制设计阶段的造价,这是所有阶段最基础的造价控制环节,设计阶段概、预算把握得越好,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就越有效果。本阶段有其一定设计深度要求,要对此前工程设计核实,对不完善、不确定的地方及时调整、改正,尽量将存在的问题减少到最低甚至剔除;这阶段由于专业的介入与深度,必须做出有别于估算指标的单位工程概算,把含有各专业详尽的井巷、剥离、建筑、设备及安装造价单位工程概算单独成册形成概算说明书,其重点在于计算及分析投资成本,真正优选出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必要时还应编制初步设计修正总概算,并根据具体和详细的施工图,做出施工图预算。所以说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人为肢解,力求概、预算要有衔接,无特定条件,工程造价不要有明显变化,应控制在合理幅度范围内。必须要合理地运用技术、规范和经济相结合的方法完成设计阶段的重要造价控制。

(二)工程招投标阶段矿山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投标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前期工作。首先要掌握准确的工程信息,了解项目业主的机构职责、队伍状况、资质信誉等基本情况;掌握工程项目的性质,弄清工程投资渠道和融资情况;掌握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一旦承担业主委托的工程招投标工作,就要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和业主的要求,准确计算工程量,了解当地的所有材料价格、设备价格,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完成该工程施工所需的人力、材料、设备、水、电、安装、机械费、管理费、利润及税金等所有的成本,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清单标底或拦标价、做好招投标工作。综合分析各参加招投标单位情况,要注意选择资质高、同行业名誉好、施工能力强和设备新的投标单位作为中标单位,这样才能既保证矿山工程造价控制,也能确保达到工程质量要求。

(三)施工阶段矿山工程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把矿山工程设计变成实体项目的过程时期,在这一阶段中,从施工图纸到最后矿山工程实体的建设完成,中间变化也相对最大,必须要综合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做到不破坏当地珍贵的自然资源,如若遇到不合理的设计,需要及时改正再加以重新技术设计;本阶段也是最复杂的执行过程,要克服各种环境条件的限制,向着矿山工程设计的总目标前进。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本阶段所耗费的工程造价成本,比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情况,做到用尽可能准确的工程造价换取最安全、可靠、标准的矿山工程;还需要加强现场费用控制的工作,与监理工作紧密配合,随时了解矿山工程施工中由于质量瑕疵和纰漏而使造价增加的费用。再有随着国家对矿山项目安全的日益要求,有可能此阶段安全风险费用会额外增加,这是设计阶段考虑不到或不足所造成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完善工程造价;造价人员也要深入现场了解矿山工程完成动态情况,及时掌握;当出现任何故障时,要与有关各部门配合协同制定解决问题的原则,以免导致认识层面局限性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四)竣工阶段矿山工程造价控制

竣工阶段的结、决算要根据施工时期完成工程量的实际进度,进行每个环节的逐一结、决算。在核对工程量时,造价从业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职业道德感、责任感和较高的技术水平,还必须要对整个图纸和设计的总体目标、方向有个清楚的认识,熟悉施工项目计划与方案,对整个工程的外观、结构、材料和质量有个全面整体认识。对合同、签证及变更应尽早掌握,以便核对补正与施工图预算的不同,解决在施工阶段发现并且突出的不合理问题,对每一项目,根据子项清单认真进行汇总,对子项清单费用进行认真的投资比对,对项目费用每一步的细节控制都要做到有理有序。在去除不合理环节外,还要重新、反复审核计算出工程总造价,最终确保工程总造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当然同时要加强对矿山工程造价的主动控制,强化全过程的动态管理,配合业主所有部门完成结、决算监管工作的顺利完成。

工程造价认识范文2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控制;认识

1 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合同,它明确企业在工程承包中的权利和义务,将工程招投标、工程款的拨付方式、索赔方式、材料的购置、竣工结算方式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企业组织施工、进行项目经营的法律依据。由于建筑产品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涉及原材料种类多、过程工序复杂、质量要求严格和受地理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要与设计单位、政府主管部门等取得联系,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施工合同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当前的建筑市场形成严重倾斜的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被迫以压低造价、缩短工期、垫资施工,甚至满足建设单位的无理要求等诸多让步来争取到施工合同,也会造成工程造价管理上的隐患。因此,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的利润,首先要从施工合同管理入手,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

加强合同管理首先应树立合同意识,不管是企业的决策层、执行层,还是合同管理人员都应重视合同管理,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掌握业务知识,在制定施工企业合同时应认真把关;第二,加强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同的管理办法,明确相关人员的责、权、利,制定出既保护企业自身利益又满足业主要求和投标承诺的施工合同条款;第三,实行合同会签制度、合同评议制度,合同签订后,认真进行交底,施工人员特别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合同,明确合同规定的施工范围及甲乙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

2 现场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即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 一般在施工阶段承包合同价已确定下来,造价控制的目标已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人的作用,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对工程成本管理对工程造价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积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不断完善项目内部的岗位责任。从项目内部管理看,项目经理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容易造成资金流失。同时,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因此,积极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不断完善项目内部的岗位责任制,建立一套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对于加强成本、降低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项目经理,把工程成本控制与项目经理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充分调动项目经理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对施工人员,则应搞好生产进度,严格按图纸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对施工过程耗用的工、料和其他费用认真把关,对增减或更改项目要做好现场签证;同时,应把好质量数量验收关;对预算人员,应深入现场,掌握实际施工情况。此外,作为预算人员,应认真研究施工合同,熟悉相关定额,按照合同规定的结算方式和有关计价依据进行计算,为竣工结算做好准备。

2.2 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视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

2.3 抓好机械与材料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因此在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作为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而且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需求计划。在施工中做好旬、月计划,要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机械的进退场,特别要注意材料的保管,以免出现如水泥在保管中因违规堆放出现受潮及底层结块、钢筋未垫好而出现锈蚀导致不能使用等现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保管制度,建立材料价格信息中心和材料价格监管机制,提高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购买材料,减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2.4 加强过程控制,抓好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建筑产品的最基本要求,在工程施工中把好质量关,可控制和降低工程的质量成本。如果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则需要进行返修甚至返工,由此而造成的返修损失、废品损失、事故处理费等或是在工程交付使用后因对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所需的一切费用,这些都将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意识到这些,做好施工前准备,加强过程控制,严格监控施工过程就能够抓好工程质量。当然,那种在施工过程中片面追求工程质量,不惜代价多耗费材料和人工,置成本于不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施工单位应精心组织、合理施工,在满足合同的条件下努力降低成本。

2.5 考虑周围环境对工程的影响。建筑工程与周边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施工单位在进入工地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对工程的影响,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特别是原材料采购方面,根据不同的场地情况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6 做好现场的签证工作。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和设计深度、质量等方面原因,经常会出现工程量、地质、进度的变化,工程承、发包双方在执行合同中需要修改变动的部分,须经双方同意,并采用书面形式予以记录。

3 竣工结算

建设工程竣工结算是施工企业所承包的工程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所规定的施工内容全部完工交付使用后,向发包单位办理工程竣工后工程价款结算的文件。 竣工结算编制的主要依据为: ①施工承包合同补充协议,开、竣工报告书;② 设计施工图及竣工图;③ 设计变更通知书;④现场签证记录;⑤甲、乙方供料手续或有关规定;⑥采用有关的工程定额、专用定额与工期相应的市场材料价格以及有关预结算文件等。

施工单位在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内容、经验收符合合同要求后,应根据以上原则组织专业人员编制完整的结算,并及时报送建设单位。 还要根据施工合同做好工程的索赔工作,索赔工作应是全部竣工结算的内容之一。 工程施工中,出现合同内容之外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引起工程发生事故或拖延工期等,施工单位应及时收集文字依据,认真分析,提出索赔报告,追补损失。因此,加强管理,加强合同意识,提高索赔的管理水平,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工程造价认识范文3

误区之一:在原有制度上“改良”就等于“改革”。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应是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约束最大、影响最深的一项经济管理。80年代以前,没有把建筑产品视为商品,在建筑产品或工程造价的确定上,只能是国家给企业定价,而没有必要给商品定价。其管理制度就是“定额+费用+文件规定”、政府主管部门审价、统一集中管理、建筑产品价格与投资费用合二为一的管理模式。

进入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引入竞争机制,投资渠道多元化,建筑材料市场的开放,建设市场初步形成,打破了计划经济传统的管理模式,社会迫切要求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工程造价计价办法和管理制度,这就对工程造价管理提出了改革的任务。

“改革”究竟要改什么。要“改革”干什么?一言以敝之,“改革”的一切,都是为了“改”变社会的落后的现状,“革”除社会原有的不公,从而降低、再降低人类在社会生存、发展的“成本”,进而使人们一步一步走向美好、富有的社会。不“改革”就是“自杀”。回头看看我们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十多年来,依然保持着原有传统的管理模式,工程造价计价方式还是原来的那一套不变,“改革”还是停留在争论“方向”、“指导思想”上。尽管各地广大工程造价工作者经过不断的努力,也对原有传统的制度作出了冲击,然而,还是摆脱不了旧体制、旧观念、旧思维、旧理论的制约,大多是在原有的框架基础上作一些“改良”而已。更有甚者,有的是自己不干又不让别人干,别人干了,诸多指责;有的大谈市场经济,而所采取的措施则是比计划经济的那一套还统得更厉害。

事到如今,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已无别的选择,只有靠我们自己下决心,去认真学习,研究国情和地区情,研究市场和国际惯例,不断改革,不断进取。必须彻底抛弃“不读书只看报,人云我亦云”、“想当然”的恶习,回到“改革”的原意上来,别在“改良”的误区里踏步了。要有准备付出代价的精神,要知道环球世界绝对没有嗟来之食!

误区之二:“完全放开价格,由市场形成价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应当完全放开,还定价权给企业,让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这是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绝对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最终目标的实现应是有阶段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改革”内容。并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思想、方法去处理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正处于由计划经济过渡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或者说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处于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是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受到旧观念和旧体制的阻碍而严重滞后于商品市场的发展,使市场体系的结构不对称,功能不健全;二是市场主体发展缓慢而且不成熟,尚未完全进入市场,还不是合格的市场主体;三是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政策时松时紧,对市场的管理忽宽忽严,潜伏着诱发通货膨胀的危险。此外,就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挥其调节功能的三大链条(即合格的企业机制、完善的市场体系、灵活的价格信号)的整体观察,我们目前不仅价格存在扭曲,企业机制由于自主权未完全解放也导致企业行为存在扭曲,而市场体系尚未完全配置组合,反映出发育不全,操作未能规范。这又说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仅是改革的目标,并不是现实,推进市场经济不能仅凭一般理论,更需要扎实的、长期的、艰巨的研讨和具体的构建工作才能建立起来。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思路,应该是逐步建立市场竞争形成工程价格机制。鉴于目前建设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尚未形成,各种腐败现象严重存在,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还不具备完全开放、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条件,只能是“放管调”结合,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当前的改革目标应是:改革传统的计价依据和计价办法,尽快与国际通用的计价模式接轨。

误区之三:定额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必须取消。

我国在五十年代初从原苏联引进定额管理制度,一直使用至今。搞市场经济以来,要不要定额问题的争论从没有停止过,只不过视形势发展而有激烈与缓和之分。

现在是该给“定额”正名的时候了!

定额的意思:“定”就是规定,“额”就是数量,即是规定在生产中各种和要劳动的消耗量(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标准额度,所以,定额是一种标准,是衡量经济效果的尺度。建筑工程定额,是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消耗定额,是指在工程建设中,消耗在单位产品上、人工、材料、机械、资金和工期的规定额度。这种量的规定,反映了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建设工程中的某项产品与各种生产消费之间的特定的数量关系。工程建设额是一个综合概念,是多种类、多层次单位产品生产消耗数量标准的总和,是一种技术经济标准。

定额伴随着管理科学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定额是企业管理科学化的产物,也是科学管理企业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在西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中一直占着重要地位。尽管管理科学发展到现在的高度,但是它仍然离不开定额。因为如果没有定额提供的可靠的基本管理数据,即使用电子计算机也是不能取得什么结果的。所以定额虽然是管理科学发展初期的产物,但是它在企业管理中一直占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研究工作中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很重视工作时间和操作方法的研究,都很重视定额的制定。定额是企业管理科学化的产物,也是科学管理企业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定额也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更不是中国的特产和专利。我们可以这样说,工程定额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需要,它将永远存在,并将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之更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进步。

我国的“预算定额”是指在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国家投资而且又是国家的施工队伍施工的工程,为便于国家定价而制定的按分部分项工程确定的工料机消耗数量,也就是制定工程单价的法定依据。

50年代建立起来的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尽管曾在历史上对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经济开放的扩大,这一制度的弊病越来越明显,这是人们共识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工程造价模式,改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只有取消了束缚建筑业竞争手脚的法定性的死的“预算定额”制度,建立新的能指导企业定价的“预算定额”,把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工作搞活,真正开展建筑市场的竞争,建筑技术才会有提高,建筑业才会有发展,工程造价才有可能真正合理。这是我们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者应不断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千万不要再在“要不要定额”的误区里转圈子了,而应在“要什么样的定额”和“如何丰富完善定额”的大道上迈进。

误区之四:实施招标投标法,标底可以不要了。

招标投标法是规范我国招标投标行为的基本法,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市场经济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时出台的法律,难得可贵。

建设工程招标与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两大重要管理环节。如果我们把造价管理喻为工程建设经济管理领域中的经济线,而招投标管理则为政治线,这是目前我国建设市场从原有的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时期的工程建设管理特征。

建筑工程施工实行招标投标办法在我国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的,工程招标投标这一科学的承包方式发展到今天,所出现的问题已不是该制度本身的问题,不是经济活动范畴,而是社会问题,腐败问题,不是一部《招标投标法》能解决得了,而是在更深层次方面解决的问题。

一谈到招标投标活动的腐败现象,很容易就会联想到标底、标价、评标等漏洞上来了。也就很容易提出为防止腐败,应该取消“标底”;搞市场经济,价格放开,由市场通过竞争定价,不应有“标底”了。这样一来,“无标底”招标就应运而生,甚至有的地方已考虑“立法”或“立规”。

至于有“标底”是产生腐败的土壤与否,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问题在于“标底”的作用,如何确定中标价,政府主管部门如何监管市场价格。

标底是我国工程招标中的一个特有概念,是工程造价的表现形式之一。标底是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是招标人对招标工程所需费用的自我测算和控制,也是判断投标报价合理性的依据。设立标底的做法是针对我国目前建筑市场发育状况和国情而采取的措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招标投标制度的一个具体体现。

关于“标底”,《招标投标法》并没有给予强制性规定,只是采取一种“淡化”的方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标底的存在还有其积极作用。首先,它保护了特定历史时期大中型施工企业的利益,避免过度竞争,维护了建设市场秩序。二是在建设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主体不成熟的情况下,为政府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三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应打破原来固有模式,改进评定标办法,赋予标底新的含义和内容,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标底”含义中的“底”字,以标底成本价作为衡量最低限的依据,控制低于成本的投标报价。

由于标底成本价是社会平均成本,它与投标人的个别成本不同,出于竞争的需要,投标人可以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以低于社会平均成本的价格报价。一般情况下应鼓励以低于平均成本的报价竞标,避免恶性竞争,但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措施的投标除外。对于低于标底成本价的投标报价,如果在投标文件中未说明降低成本的原因,将视为是低于成本价的投标,而作为废标处理,这时的标底成本价就是最底限价的指标标准。

这样,重新定义的标底,打破了原来设置的中标范围的框框,为衡量中标标准、投标最低限等提供了依据。

笼统地提出取消“标底”,在没有找出衡量标价是否合理的方法前不要“标底”,只能增加市场的矛盾和混乱,助长不正之风和腐败滋生,此举也不符合国际的通常做法。“取消标底”这个陷阱千万不要进去,否则难以自拔。

误区之五:造价站搞多种经营,一套人员两块牌子。

在五年前的一次全国会议上,决策层的领导则号召造价站应开展多种经营,搞好有偿的造价咨询服务工作,可以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的形式,并指出这是“发展方向”。“圣旨”一出“站司合一”就风行全国。

“站司合一”或“一套人员两块牌子”,其实质是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变种,借具有政府管理职能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权威和长期以来积聚的技术力量,垄断社会造价咨询市场。所设立的咨询公司以造价站为靠山、庇护伞和业务源,成为行政部门或事业单位的人员安置所和“小金库”的来源。更有甚者,将政府授予的行政职能转化为有偿的社会中介服务,行政权力直接渗透到咨询公司内部,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

转贴于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业发展艰难,行业难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理解,咨询机构的生存处于危机状态,地下操作盛行等,与上述“站司合一”垄断市场有关。造价站是具行政职能、制定计价依据、监督标准执行的机构,试想它办个咨询公司,社会的咨询机构能跟它竞争吗!长此下去,不利于中介服务市场的发展。1999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其中规定中介机构必须与部门和企业在“人事、财务、职能、名称”四脱钩,以维护中介机构的“独立、客观、公正”的行业特性。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其作用的发挥,甚至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如不及时加以整改,必将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由此看来,“站司合一”、“一套人员两块牌”的形式应该休矣!我们不要再在这些问题上争论,而应把着眼点放在工程造价管理与改革的正业上来。这个“误区”千万不能进去,进去了要尽早脱出,同时,我们要警惕“明脱暗靠”、“藕断丝连”的现象发生。否则,一害造价咨询行业发展,二害造价管理机构自身发展和有损政府形象。相反,我们必须加大对社会造价咨询机构的扶持、培育、监督的力度,建立自主经营的合伙人制、股份制、有限责任制等多种组织形式;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服务的综合性工程项目咨询顾问公司,尽快摆脱只满足于编审工程预结算的单一作业,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确定和控制及参与工程管理;为造价咨询机构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参与编制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编制,价格信息和造价指数,为全面放开价格,过渡到以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作好准备;苦练基本功,提高竞争能力,迎接我国加入WTO后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和服务市场,国外咨询机构进入我国市场的挑战。

误区之六:机构改革将会把工程造价管理职能取消。

现在,有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怀疑,感到困惑。最主要的因素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与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职能如何确定,工作局面如何打开。经过风风雨雨的二十年改革开放历程,仍然找不到如何适应新时期管理办法,面对出现不少的问题及社会现象,感到无所适从,必然会对生存与未来发展担忧。

应指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市场,它自身也有自发性、盲目性和调节的事后性等缺陷,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弊端。市场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纯粹的市场经济,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是难以存在的,市场不是万能的,迫使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不敢轻率地实行自由放任的价格政策。相反,总是非常关注价格的控制。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对价格是绝对放开的,都程度不同地采取不同手段和方式管理。“没有规则,不要管理的市场是一种灾难!”这是世界上公认的真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价格管理要有放、有管、有调,“放管调”相结合,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放开价格、管理价格、调控价格的结合,着眼点放在理顺价格形成机制上。建立“企业自主定价,市场形成价格,政府间接调控,社会全面监督”等四位一体不可缺一的体系。放开价格、管理价格、调控价格的结合,加上政府管理价格职能的转变,这就是现阶段我国管理价格的基本原则。

必须看到,当前建筑市场出现很多问题和弊端:工程造价不正当竞争现象非常严重,造价确定的非经济、人为的因素影响很大,工程造价扭曲更加明显,工程造价失控现象较计划经济时期更为严重,造价审查职能和业务的部门“争夺战”越演越烈,工程造价的法规很不健全、很不完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正是处在建筑市场构建环境中,面对种种不规范和腐败现象的干扰,这是很容易迷失方向,影响生存的环境。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根据新时期的客观要求,对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重新定位,明确和强化造价管理部门的职能,以适应政府机构职能转换的需要。概括起来,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职能应是:执法、监督、指导、管理、调处、服务。

执法职能就是贯彻执行国家和地区有关建设工程造价的法规、法律,以及有关的实施办法,规范市场计价行为。

监督职能就是检查工程造价确定的计价依据执行情况,监督检查造价确定是否合理,制止不正当的价格竞争。

指导职能就是对社会的造价咨询服务机构和计价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建筑材料和设备价格信息、各类工程造价指数、技术经济指标、国内外建筑市场有关信息等,以指导地区市场正常运作。

管理职能就是参与计价依据和计价办法的编制、修订、解释以及实施全面管理;实施对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资质和计价人员资格的管理,专业培训等。

调处职能就是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调解和处理合同中的造价纠纷,协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仲裁机构和司法机关解决有关工程造价问题以及经济案件。

服务职能就是为建设项目宏观决策和提高投资效益,为确保工程质量提供服务,为建筑市场正常运转提供服务等。

以上所述的六大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代行政府的微观经济管理,这个方向是对的。市场经济不是无序经济,商品价格需要监督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就是履行这方面的职责和义务,发挥其几十年来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威信和经验,协助配合政府管好建设市场。我们不要受“职能取消”的误区困扰,反之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进取,迎接新的挑战。

误区之七:“加入WTO就等于立即全面开放市场,产品价格应和国际价格并轨”。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成定局,全国欢欣,人心所向。但是,对加入WTO在认识上的确存在不少误解,或者说走进了“误区”。

认为“加入WTO就等于立即全面开放市场,就等于中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中国的产品价格均应与国际价格并轨”。应是多种认识上误区之首。我认为,这些顾虑主要是对WTO不了解所造成的,不可避免地影响工程造价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认识。其实,中国“入世”并不等于实行完全的自由经济,因为并不是全面开放市场,如果实行彻底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国制造的产品的价格均应和国际价格并轨。但是,我国在谈判过程中,从没有谈价格并轨问题。相反要求WTO成员承诺允许中国保留对涉及国计民生的产品实行国家指定价格,所以不存在价格并轨的问题,不必为此担忧。

在加入WTO中,我国建设领域所作的承诺有:

——在市场准入方面:除城市总体规划不对外开放、高档房地产项目(包括高档宾馆、高档公寓、高档写字楼)不允许外商独资外,建设事业所属其它领域均对外开放,按照各个行业的具体情况,在3年内或5年内,在技术可行的条件下,允许国外企业或个人以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的4种提供服务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向我国提供服务。

——在国民待遇方面:基本享受国民待遇。

——在其他方面不作承诺。

中国建筑市场的对外开放始于80年代初,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建筑市场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就国际惯例来看,一般世贸成员国只允许成立合资的建筑企业,并且许多发展中国家规定外方股权不能超过49%,允许从事特定许可经营服务的高级管理人员、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的自由移动。因此,就目前的“入世”谈判进程来看,我国将允许设立中外合资的建筑企业,外方股权不超过49%,允许外方高级管理人员、专家、专业技术人员自由移动。实际上,这些承诺并未超过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

由此看来,我国加入WTO后,将坚持有限度地开放建筑市场的政策。逐步扩大我国建筑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是必然趋势,但是,在我国建筑市场尚不成熟,各种规范建筑市场的规章、制度尚不完备,尤其是在我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还很弱小的情况下,过快和无条件地开放我国建筑市场将导致境外建筑承包公司垄断总包市场,挤垮我国民族建筑业的局面。所以应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实施多边协议与协定中允许的保护性措施,运用合乎惯例的合法手段保护我国的建筑业,为我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争取尽可能长的时间。开放建筑市场不是出让建筑市场,而是通过开放市场培育我国建筑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国建筑业能以更强的实力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并分享自由贸易的好处。所以我国政府应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引导我国建筑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有效地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国外资金并通过国外企业使我国的建筑企业同国际市场更紧密地联结起来,促进我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工程造价认识范文4

【关键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是一项涉及技术、经济、组织和合同等方面的综合性管理工作,需要在共同的造价管理目标下,由参建各方共同努力完成,只有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及工程结算,才能提高

投资效益。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指合理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可预见的事项,仅靠投资(成本)的控制是很难能做好的,需要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全要素进行系统的计划与控制。工程造价控制主要分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结算五个阶段。

一、投资决策阶段如何做好管理

投资决策是项目建设的最初阶段,是最主要和最容易忽视的阶段。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在项目建设各大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70%-90%。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和投资效果的好坏。投资决策受到项目的规模、建设地区和建设地点、建设标准、工艺和设备选用等因素的影响,它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投资效益。

因此,投资人或项目管理者必须对项目的决策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要根据单位发展战略和项目开发的需要,组织专家或委托咨询机构,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证拟建项目的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工程技术和财务经济评价等的真实性、客观性、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价,作出投资决策,以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二要力求编制投资估算尽可能全面、充分地考虑项目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二、在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是进行全过程控制还必须突出重点。当项目投资决策确定以后,设计阶段就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由于施工阶段只是按图施工,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投资控制并不是控制工程成本,而是控制施工中可能增加的新的工程费用,实际决定工程项目投资多少,在设计阶段就己确定。所以无论从造价管理系统环节看,还是从投资利用、投资控制方面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很重要。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投资的目的。因此在设计一开始就应将控制投资的思想根植于设计人员的头脑中,保证选择恰当的设计标准和合理的功能水平。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设计阶段的造价(估算、概算、预算)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共同组成工程造价的控制系统。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方法有:(1)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或优化设计;(2)推广限额设计和标准化设计;(3)加强对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管理和审查,提高设计质量。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虽然不轻松,但它确真正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的,只有当业主(建设单位)真正把控制造价的关键阶段确立在设计阶段时,才能收到投资省、进度快、质量好的效果。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中。

三、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是实现建设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在实践中把施工阶段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业主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付款控制、工程变更费用控制、预防并处理好费用索赔、挖掘节约工程造价潜力,来实现实际发生费用不超过计划投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工作内容包括:组织、经济、技术、合同等。其工程造价管理措施有:(1)根据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将工程投资控制总目标进行分解,形成项目成本控制分目标值,编制工程项目资金年度、季度或月度使用计划,在施工中定期(每月)分析投资实际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偏差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保证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2)认真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采用经济技术比较方法进行综合评审,防止施工单位利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来突破投标书及合同中的约定,埋下的伏笔一旦批准,就成为结算的依据。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各种不合理施工措施增加的费用,防止各种索赔事件的诱因,督促承包

商在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尽量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造价;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和降低造价的目的。(3)加强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管理。(4)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5)加强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对材料、设备的定价、采购时,应坚持三人同行比三家,对材料、设备的价格组成、品质差别进行深入的分析,与供应商进行洽谈,争取到最低的价格,力求质优价廉。尽量采取招标方式,减少材料采购人员的劳动强度和采购人员对市场了解不够的缺陷,同时减少人为的材料采购价格的出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采购成本。(6)严格控制工程进度款的支付。

四、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竣工结算超施工图预算是造价管理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于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应认真做好以下工作:核对合同条款,审核竣工内容是否符合合同要求、验收是否合格,审核结算方法、计价方法、优惠条款是否

符合合同;审核竣工结算编制范围,编制范围是指编制工程竣工结算的工程内容及费用范围;按竣工图审核工程量,在审核中,应根据竣工图、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按照国家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核对。该阶段应加强竣工图的审核管理,确保竣工图是现场施工的真实反映;严格执行计价依据与计价方法;严格审查设计变更签证,加强对取消项目变更审查;检查取费标准,不同地区的税率、价格指数可能不同。

工程造价认识范文5

工程造价专业目前可以说是属于新兴的黄金行业,就业面相当广泛。但初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当前就业形势并不乐观,通过大量调查走访,发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专业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应届毕业生的能力结构不达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社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目前社会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是否具有识图算量计价的能力。2)是否具有独立编制招投标文件的能力。3)是否具有对施工项目进行成本分析与控制的能力。4)是否具有与建设主体沟通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社会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延伸能力要求:1)是否具有编制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及工程结算的能力。2)是否具有项目全过程跟踪控制、精细化管理的能力。3)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道德操守和商业道德。4)是否具有服务意识,是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和处理问题。针对以上所出现的应届大学生能力结构出现短板及素质能力不达标问题,急需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目标及内容

摒弃原来以课堂为中心,以老师为主的满常讲、满常灌、满常问的“三满”陈旧教学方法。核心课程采用“项目法”“案例法”教学,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校期间除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外,还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具备团队的合作能力,具备遇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与他人沟通协调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就业能力,使毕业学生与用人单位快速对接,力争达到无缝对接,同时也缩减了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培训成本,力争达到用人单位对学校对专业的认可的目的。改革具体措施:1)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虽然工程造价专业老师多数为企业具有丰富工程经验或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但大多数老师目前还不符合教育部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2)要努力尽快转变工程造价专业老师的观念,不断完善专业老师的知识体系,争取每位专业老师都能以项目法、案例法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鉴于目前拥有的工程造价广联达综合实训室,一则需要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实训室现有的功能。二则需要增加广联达软件的其他功能,比如工程审计功能、项目招投标功能、工程项目管理功能等。4)建立工程造价专业资料阅览室。比如招标企业的已经开过标的招标文件、投标文件、预算文件等;往届毕业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计量规范、与工程造价有关的设计概算定额、工程消耗量定额等资料。建立专业资料阅览室,一则便于老师查阅学习,有利于老师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二则便于学生的主观学习,对于理论上抽象的知识可以通过现有的文件资料得到直观的认识学习。5)加强校企合作。随着建设工程信息化逐步的深入和发展,建筑企(事)业对工程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这样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更高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具有就业综合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决这一课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学校与企业联手合作,使校企双方达到共赢。合作意向:a.共建实训室;b.课程、教材开发与建设;c.订单培养,特色办班;d.顶岗实习实训基地;e.老师培训企业员工、企业资深人士做兼职老师;f.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g.与企业联手开展专业技能竞赛;h.做好企业所需人才推荐;i.共同开发科研项目。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从事多方面的工作,如工程预算、施工成本核算、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资料整理归档以及工程审计等工作。下面我以工程预算岗位作为典型岗位为例,来分解解剖该工作任务及流程,并分析胜任本工作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知识。要做好工程预算工作,应具备的能力:1)应具有识图读图能力:拿到施工图纸,首先要完整准确地掌握图纸上所给出的工程信息,要将图纸信息完整无误地转化为我们的最终产品---工程造价成果。2)应具有熟悉工程预算流程的能力。要做好工程预算工作,必须要熟悉工程预算工作的完整工作流程。3)应具有熟悉工程量清单的能力。目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时代,要做好工程预算,必须熟悉工程量清单编制。4)应具有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能力。要按规定的计算规则完整无误地将工程量计算出来。5)应具有熟悉消耗量定额的能力。在进行综合单价组价时要按招标文件规定的相关定额组好综合单价。6)应具有熟练应用算量及计价软件。7)应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的能力。

3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技术路线和所需教学条件

3.1培养技术路线分析

从核心课程入手,加大实训课程的开设,如建筑识图制图实训、工程计量计价实训、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训等。对于这样核心课程的开设,学习完成需要达到即定的目标。

3.2所需教学条件及解决措施

工程造价认识范文6

关键字:工程造价;工程设计;造价意识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工程项目策划阶段的造价,许多业主有着错误的认识,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认为造价越低就越好;二、忽视建设项目前期阶段的投资控制,而往往把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审核施工图预算和施工结算上。根据国外对不同建设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分析结果,影响工程造价最大的是技术设计以前的工作,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项目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当项目决策确定后,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前期设计阶段,即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阶段。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合理确定和控制造价对项目方向的准确定位、建设方案优化有指导性作用。

设计单位一般将工程设计和预算分给两个部门或两批人去完成,这样以来,设计工程师只考虑结构和安全等方面,而工程造价全部交给了造价工程师,彼此缺少必要的沟通,无法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再则即使在做预算过程中发现某些设计不经济,也会因修改设计既费时又费事而不了了之,既起不到优化设计的作用,也起不到控制造价的作用。所以应该让设计人员和精通设计的概预算人员同步工作,加强横向联系,在设计过程中随时进行不同方案的经济比选,确保设计成果是最合理、最经济的。

因此,提高设计人员的造价意识,成为了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一大关键。以下从几个角度谈谈提高设计人员造价意识的一些体会。

1、树立造价意识,进行多方案的技术和经济比较,敲定最终方案

公路建设一般先确定公路的等级和公路起讫点,然后在起讫点之间选定贯穿路线的主要控制点,比如说与其它道路的交叉口、沿线桥梁的控制高程以及沿线的村庄等等,根据公路技术标准选择几种路线方案进行比选,比如在进行线性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道拆迁工作量和农田占用问题,在保证路线平顺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此方面的造价;进行纵断面设计时,则应该剔除深挖高填的方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最终经过比选确定一种最为合理的方案。这项工作比较费时费力,但却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因为路线方案一旦确定,其路基路面工程量和桥涵数量就基本确定,虽然施工方案可能不同,但是工程的造价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设计工程师与造价工程师应该一起进行方案设计,必须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前提下进行论证, 淘汰不经济的设计,最后拿出经济合理的方案。

2、采用限额设计的方法,增加对工程造价方面的考虑

工程设计也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建设单位根据自己能够筹集到资金额度进行项目建设,这样做就限定了方案比选的范围,要求设计人员以往偏重技术性忽略经济性之观念,在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双控下尽可能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多进行技术论证和试验分析,在不违背技术规范的情况下,比选出经济实用,质量可靠的工程设计方案。这样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深挖工程师的技术潜能,也不失为一种不得己的策略。

3、做好勘测工作,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每一个项目建设都会发生设计变更,有些是由于设计文件的笔误或因交点、水准点等控制点丢失而发生相应补测等引起的变更,类似此类变更很难杜绝。但有些设计变更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例如,隧道开挖工程,为省时省事往往根据一点或几点地质预报资料进行了支护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地质构造与设计不符,就会发生设计变更。我们知道在隧道开挖中,不同的支护类型之间,每延米造价相差几千甚至数万元之多,一旦发生变更,总造价就会大幅度的发生改变.再如在路基的防护工程中,由于对路线两侧的山体的岩层没有足够的了解就进行了设计,等到施工开始以后才发现防护工程设计的不合理性,临时修改设计误时误工,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所以如果在勘测时能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多收集些地质资料,多挖几处探孔,多进行勘测资料综合计算分析,多投入些时间精力必定会避免此类设计变更。如果设计工程师在一定的设计周期内将这些因素考虑周全,大幅度造价的变更就会得到控制,避免国家资金流失,同时改变设计跟着施工走的被动局面,从使项目建设全过程有条不紊,使项目投资得到最好的落实,获得最大的回报。

4、多收集现场资料,确保设计资料的指导性

设计前对现场应该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合理性,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比如南方地区潮湿多雨,路基土石方工程中经常遇到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地质情况,由于在图纸中并没有体现,施工单位准备并不充分,等到土石机械进场后,才发现要等到地基处理完毕以后才可以开工,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而这些都是缺乏造价观念的体现。

5、建立并完善有效的控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