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文化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文化差异范文1
关键词:文化差异;拒绝言语行为;合作原则;面子理论
[中图分类号] H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10-080-07
引 言
在整个世界愈来愈融合的背景下,各国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了解不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差异是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社会各阶层之间、各个国家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中国自古崇尚和为贵,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应友善做事,礼貌待人。顺应他人的意志、锦上添花是交往的姣好状态,但委婉拒绝对方的请求也是人生的一种常态,没有应和对方而能把关系处理得很和顺则是交往的至高境界。
拒绝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拒绝是人生处世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拒绝是对建议、邀请、给予和请求的否定回应,意味着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因此拒绝行为本身是伤害对方感受的言语行为。为了降低伤害对方感受的程度,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人们会主动采取一定的策略。同一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拒绝策略的认识有共同的理解,但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拒绝方法和措施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中国和美国是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风格迥异的两个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个人信仰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都有很大的差别。如何做到在拒绝别人的同时而又委婉地不伤害对方,如何回应别人的拒绝,中国人和美国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文化内涵。本文对英汉拒绝策略所体现的文化差异以及交往中的语用失误作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在跨文化交往中避免语用失误的建议,使读者在实际交往中更加了解英汉文化的异同。
一、文献综述
许多学者通过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拒绝言语行为进行了研究,例如,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1962)、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1969)、Grice的合作原则(1975)、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论(1978)以及Leech的礼貌理论(1983),不同的理论都有其支撑背景。不论从哪方面来探究,拒绝都是一种威胁说话者面子的言语行为。提到面子,人们通常会想到西方语言学家Brown and Levinson的面子理论,他们根据Goffman(1967)的面子概念把面子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即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同或赞许;另一类是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不愿被对方反驳或阻止的希望。Brown & Levinson还指出,有些言语行为,如请求与拒绝,在本质上是和交际者的面子相悖,被称为“威胁面子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简称FATs)[1]。虽然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遭到诸多质疑,但其提供的实验操作框架是得到一致肯定的。
他们提出的理论主要是以英美文化为基础,这种理论是否适用于其他文化,许多学者根据本国的情况进行了研究。不少学者还实施了跨文化的言语行为研究,拒绝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研究主要有Takahashi & Beebe (1986)对日本和美国的拒绝语用策略进行的调查和Liao & Bresnahan对美国和中国台湾大学生进行的拒绝策略对比研究。比起西方国家,中国人似乎更加看重面子。如顾曰国(1990)和Liao Chao-chih对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汉语拒绝语的研究,他们认为西方学者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适合汉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事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3]。
二、英汉拒绝语中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社会历史的沉淀,是民族特质的凝聚。不同的民族文化体现了不同的价值体系,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风格迥异,其本质区别在于两大不同的价值系统――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和美国文化的个体主义。中国是个典型的注重集体(collectivism-oriented)的国家,美国则是个注重个体感受(individualism-oriented)的国家。对两国拒绝语的研究需要性对中西文化价值观念差异的分析入手,不同价值观念的人对有同一事件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习惯于中庸之道的中国人,在拒绝别人时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障碍,不善于拒绝别人的请求或邀请,实际交往中往往心很累,事后常常后悔不迭。中国人在拒绝别人时总要考虑对方的面子,这种观念来自于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在过去,中国的经济主要是以农业为基础,人们以田地为生,很少迁移,这样就形成了以村落为单位的宗族或家族。在社会上,人们以群体的形式面对外面的世界,而不是个体。人们很重视和谐,只有和谐,民族才能团结,国家才能统一,集体主义成为国家统治者用来笼络民心,巩固统治的工具。因此,集体主义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国式的礼貌原则体现了集体主义的诸多特征,拒绝语也不例外。中国人拒绝别人时会充分考虑到要维护对方和自己的“脸面”,通过采取避免相互的面对面冲突而达到拒绝的目的,给对方留面子、给自己留后路是很必要的。社会交往的一条原则是礼尚往来的互惠性,所以只有当对方的面子得到维护,自己的面子才能得到维护。
美国历史较短,美国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挑战,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的同时,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1776年,美国政府颁布了“独立宣言”,使得个体主义成为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在美国文化中,个体主义是被高度推崇的一种价值观念,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以及个人独立。何兆雄(1995)曾说过,这一价值观念可能与人们冲破欧洲大陆教会的束缚和开发大西洋西岸新天地有关[6]。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应该被承认并得到尊重。美国人的拒绝言语同样体现了个体主义价值观。怎样拒绝、怎样维护面子是个人自己的事,并不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意义。一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行事,考虑自己感受的同时尊重别人的自由和权利。
言语行为一旦进入不同的文化中就会带有鲜明的文化色彩。Brown & Levinson对面子的分类是基于西方文化的,他们认为个人有充分的行为自由,并应该得到社会承认、尊重;而中国模式则希望个人的需求不要超越社会所给与个人的身份地位。根据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论,几乎所有的言语行为都是威胁面子行为,甚至连说“对不起”“请原谅”等也不例外。但在中国文化里,这些词语本身就是礼貌语词,并没有伤害“面子”或“脸”,无需其他礼貌语词来修饰以减轻威胁面子行为的程度。
三、实证调查
对跨文化拒绝语策略的研究,主要有Takahashi和Beebe对美日拒绝语的调查研究,Liao Chao-chih和Bresnahan对中美拒绝语策略的实证对比研究[4],还有Nelson等对埃及阿拉伯语和美国英语拒绝策略的使用情况的研究等。Liao & Bresnahan的调查是基于台湾地区的,为了进一步研究美国和中国大陆对拒绝语策略使用的异同,作者对中国大陆120名大学生进行了试卷调查,并在美国朋友的帮助下,取得了美国大学师生的试卷调查资料,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获得了一些新发现。
(一)调查对象
美国的调查对象来自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的100名师生,中国大陆的120名师生来自河北师范大学和石家庄经济学院,调查对象要回答全部情景的问题。美国有效调查问卷93份,中国有效调查问卷111份。
(二)调查方法
笔者设计了六种关于拒绝的情景调查问卷。根据调查对象和请求者的关系,六个情景被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拒绝与调查对象地位平等的人(情景一、二、三);第二类是拒绝地位高的人(情景四、五);第三类是拒绝地位低的人(情景六)。
本项调查采用试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卡方(Chi-square test)来分析每一情景下的两组数据的显著性差异,并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计算两国受试者采用策略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策略数的计算是以Liao (1994,1996)归纳总结的24种拒绝策略为依据的。
(三)数据分析
笔者现只举其中一例来说明分析过程。
1.异性请吃饭
别人请吃饭应该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也有因某种原因不想去或去不了的情况。异性同学请吃饭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如果不想去,如何拒绝会直接影响朋友关系。中美两国有着不同历史背景和民族风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拒绝方式。
2.拒绝与不拒绝
在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方面,美国要比中国开放的多,即使在不十分熟悉的情况下,对方邀请吃饭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作者对两国受试者是否接受邀请进行了对比发现,对于异性邀请吃饭的接受与否,两国首受试者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表1)。这说明美国人对于被邀请吃饭方面表现得很开放,充分说明了美国人崇尚自由的精神,接受与否完全是被邀请人的自由,接受邀请并不说明对对方有意思,即使是和对方不熟悉,但自己乐意就不会再考虑其他的因素。中国人在这方面表现得比较慎重,没有附加条件而是直接接受的美国人的比例比中国人高11.35%,中国人直接接受邀请的人数很少,只有4人直接接受了邀请,其中女生只有1名。这与中国传统的“面子”观念极为符合,在做事情时总要为对方着想,极力减少对对方面子的伤害,即使自己不想去,但如果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也会答应对方的请求。美国人考虑自身的因素比较多,不拒绝的人数达到38.71%,只要对自己没有害处,时间允许,就可能考虑去。下面是几个直接接受邀请的例子(C代表Chinese,A代表American, m代表male, f代表female):
C1m: 好的。(原因:她又没说喜欢你,吃顿饭没什么吧,等到那步再委婉拒绝就OK了)。
A1m: Sure, sounds like a good idea to meet someone new.
A2m: Yes, I’m in grad school, I’m insane to turn down free food.
表1:对邀请吃饭的拒绝与否的情况对比
美 中 总数
拒绝 57(61.29%) 106(95.49%) 163(79.90%)
不拒绝 36(38.71%) 5(4.51%) 41(20.10%)
总数 93 111 204
卡方值(Chi-Square value)=36.87, 概值P-value
中国受试者拒绝邀请的人数比例占到中国受试总数的95.49%,而相对来说,拒绝邀请的美国人的比例就比较小,只占美国受试者总数的61.29%。中国受试者大都采用说明理由间接拒绝的方式,以便把由于拒绝而对对方面子的损害降到最低,极为符合中国传统的“和为贵”的观念,即便是拒绝也要委婉拒绝,不伤和气。
在有条件地接受邀请方面,中国人比美国人的比例要低许多,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接受邀请大多是出于面子,不会再附加什么条件,如果加条件的话似乎就是对对方面子的损伤,如是这样就不如委婉拒绝的好。有条件接受的中国受试者只有一名男生,且提出的条件也是为对方着想的,而且比较含蓄。
C2m: 好吧,A-A制吧,不然多不好啊!
美国受试者考虑自身的因素比较多,而且会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不会让对方产生误会或者让对方捉摸不透,例如:
A3f: I’m not interested in anything other than a dinner.
A4f: yes, I’ll go but only as friends.
A5m: I really don’t feel comfortable going alone, but get a group together and we can all hang out.
美国人提出的附加条件是从自身因素考虑的,如果只是想吃饭而不想交异性朋友,美国人会直接表达出来,或者直接说对吃饭以外的事情不感兴趣,或者叫其他人到场,不给对方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对方也就会明白你的意思,知趣的话就会知难而退,也许还可以做朋友。中国学生在被拒绝后心理上会受到打击,可能会消极一段时间,因为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比较重,自己的事情经常是会得到满足的。如果得不到满足,心理上就会不平衡,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
3.拒绝时说明原因
拒绝时说明原因理由,尽可能地维持礼貌原则,从语用学的角度看是遵守了合作原则,但因为拒绝对方在本质上是不礼貌的,人们通常会使用延缓语、提供拒绝理由等策略。如果想拒绝对方的请求,又不想伤及对方的面子,那么委婉地说明原因会使对方心理上较容易接受。中国人受中庸之道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会考虑对方的面子,尽量找一些理由来化解拒绝造成的伤害,使双方的面子都能得到保全,特别是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关系,心理上会更加敏感。由于中国人对待异性邀请一般都很谨慎,考虑的因素比较多,虽然心理觉得没什么,但人言可畏,大多数中国人还是认为拒绝是比较好的选择,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女生会对此很敏感,在调查中有91.38%的中国女生拒绝时说明了各种各样的原因。例如:
C3f:不巧,今天正好有同学来找我,下次吧。
C4f:我们现在都是学生,纯消费者,爸妈挣钱不容易,我们要珍惜,不能出去破费。
C5f:很抱歉,我最近不能吃太多,胃不太好,所以不想去。
中国的男生拒绝时说明原因的人数比例虽然比女生少一点,但也占到男生总人数的84.91%。男生的原因似乎更多样化,也更直接。例如:
C6m:不好意思,我正在做一项研究,恐怕没有时间,并且这项研究很重要,时间也很紧。
C7m:我晚上已经约了别人了,这个也要讲个先后吧,我就去不了。
中国人认为请吃饭不会仅仅单纯是吃饭,可能会有其他一些事情,即使没有别的事情,自己总会觉得欠了“人情债”。美国人则不会考虑这么多,吃饭就是吃饭,如果谈到其他事情,不愿意一般就直接告诉对方并说明原因,不说明原因也无所谓,对方也不强求。即使吃了饭又没有答应对方的要求也不会认为欠了“人情债”。 表2对比了中美男女生拒绝时说明原因的情况,显示了中美男女生在拒绝别人时是否给出原因存在着显著差异。中国人百分之八九十都会给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美国人拒绝时说明原因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多,比中国人要少得多。
表2:中美男女生拒绝时说明原因的情况对比
美 中 总数
女 13(32.5 %) 53(54.08 %) 66(47.83 %)
男 27( 67.5%) 45( 45.92%) 72( 52.17%)
总数 40 98 138
卡方值(Chi-Square value)= 5.302, 概值P-value
在英美文化社会中,人们崇尚个性自由,尊重个人的独立活动空间,“自身”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概念,人们不愿意受他人的意愿支配。从婴儿夜晚就独处一室睡觉,学校里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到之后走上社会对工作的选择自由,谈恋爱的自由权利和家庭环境的个性布置等,都能表现出个体主义的痕迹。中国传统的世俗伦理观念强烈地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发展,强调和为贵,拒绝对方的要求意味着使对方的正面面子受损,因而他们会尽可能地用间接委婉的方式来拒绝对方。英美人在遇到别人邀请时第一反应是自身的自由受到限制,而不是对方的正面面子需要照顾,因此在拒绝对方的时候他们会首先考虑自己的负面面子,同时也会兼顾对方的正面面子,他们的原因说明相对要直接一些,相对主观一些。例如:
A6m: No, thanks. But I don’t want to go with you.
A7m: I am sorry I do not feel that way about you.
A8f: I have some appointment with my friends.
A9f: No, I have to wash my hair tonight.
4.不同性别的拒绝情况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受封建主义的影响,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处理感情问题的方法有偏见,特别是涉及到男生和女生单独相约吃饭时,女性应该委婉含蓄,不应太开放,男性则相对随意一些。现在的中国人比以前要开放许多,有人会说朋友之间吃个饭没什么,但和英美国家比起来,异性朋友请吃饭还是显得比较谨慎。中国人受中国传统风俗的影响,直接接受的人很少(只占3.6%),其中女生只有一名(占女生总数的1.72%),她答应对方不是真正的出于主观原因,而是“给他个面子,盛情难却,还是去吧”。男生比女生要开放一些,有三名男生直接接受了邀请,其中两名附加说明了原因,一名说:“她又没说喜欢你,吃顿饭没什么吧,得到了那步再委婉拒绝就OK了”;另一名说:“吃饭又不是吃人,不做情侣可以做朋友”。他们说的原因很符合常理,不过鉴于中国的传统风俗,人们还是很在意别人看到后的议论。本次调查只有一轮问答,如果男生执着而女生对男生也没有厌恶感的话也许女生的拒绝就会演变成一次礼仪性拒绝,最终导致接受,或有条件接受。
美国人对异性邀请的看法和中国人有着很大的不同。直接接受邀请的美国受试者的比例比中国受试者接受邀请的比例要多很多(占15.05%);其中女生无条件接受的人数占女生总数的9.37%。女生接受时不会象中国女生那样考虑太多,只要自己方便就可以,例如:
A10f: Sure, I would love to.
A11f: Sure, why not? I think that would be fun.
而男生直接接受的比例为16.39%,接受时似乎更主动一些。有名美国男生对女生的邀请很是高兴,因为这样可以节省饭费: “ Yes, I’m in grad school, I’m insane to turn down free food.”他们考虑的是自身的情况,很少考虑世俗观念,这与中国大相径庭。
美国人对异性邀请的拒绝也多是出于自身因素的考虑,主观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例如例句A6―A11, 个体主义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如果不想去可以直接告诉对方“No, I prefer not”,不用再佐以原因。美国男生直接拒绝的比例比中国男生的比例要高,占21.31%,而中国男生直接拒绝的比例为7.55%。美国女生直接拒绝的比例为12.5%,中国女生直接拒绝的比例为6.9%。美国男生拒绝的比例比美国女生高,说明美国男生比女生更直接,女生则委婉一些,毕竟被邀请吃饭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即使拒绝也不要使对方太尴尬,这很符合女性的性格。中国男女生直接拒绝的比例相似,比美国受试者都低一些,中国受试者深受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对男女生的交往很慎重,对于拒绝这类对面子损伤程度很深的语言现象更是慎之又慎的。所以中国受试者中女生直接拒绝后都会给出原因,以缓和拒绝对对方正面面子带来的损伤。男性受试者中有两名直接用了“不去”且没有给出原因,其他人都给出了原因,说明中国人还是很注重面子,即使拒绝也要给对方一个理由。美国人则崇尚自由,给出理由是人际关系交往的剂,是对对方面子的维护,不给理由则是个体主义的体现,对方有保持自己隐秘的权利。得不到对方的理由,美国人不会太在意,一个人做事总有他的道理,有他的个人原因,别人是无权干涉的。但相对来说,美国女性比男性更婉约一些,一般也都会给出理由,以示礼貌,不会让对方太尴尬。
5.道歉情况
被邀请吃饭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如果不能去是应该要道歉的。美国受试者和中国受试者在不能接受时是否使用道歉语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受试者使用道歉语的人数比例(48.65%)比美国人的比例(10.75%)要高许多。美国的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与中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外面吃饭的几率比中国人高,请客吃饭也是常事。被邀请吃饭时不能去,说明原因即可,没有做错事就没必要道歉,但如果对方是异性,也会考虑道歉。中国人对请吃饭是比较谨慎的,如果是很熟的人,答应还是不答应都无所谓的,但如果不太熟而且是异性,是要慎重行事的。不能接受邀请时中国人一般会道歉,这样会使对方容易接受,在这方面美国人比中国人要随意的多。有一次,刚到中国不久的美国外教提到了他在校园里碰上了他的一名中国学生,学生向他打招呼,“hello, Mr. Carter, Have you had your lunch?”外教微笑着答道,“Not yet.”然后他似乎在等着接下来学生可能会请他吃饭,但学生笑着就转身而去,外教很纳闷儿,后来才了解到,问候吃饭的话题只是中国人打招呼的一种形式。礼节上的邀请与礼节上的拒绝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不懂这方面文化内涵的外国人会摸不着头脑,这是因为中美在饮食文化礼仪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6.拒绝朋友邀请吃饭时采用策略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平均数(Mean)与标准差(SD)是用来检测策略数的多少和离散程度的。策略数是根据Liao提出的24种拒绝策略计算的,这里举一例来说明:
C8m: 对不起,我一会儿有急事,不能帮你买东西了,你让别人帮你买吧。这个句子里含有4个策略:(1)道歉,(2)解释原因,(3)委婉拒绝,(4)提供别的办法。
在计算总结了中美受试者拒绝朋友邀请吃饭时采用策略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后,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受试者采用的策略数比美国受试者多(见表3),说明中国人对异性邀请这个话题上还是很谨慎的。邀请是好事,拒绝自然就会伤及对方的正面面子,所以会尽量多地使用策略以减缓对对方面子的损伤程度,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不会感到尴尬或沮丧。美国人在这个话题上表现得很开放,请人吃饭或被请吃饭都是很平常的事,即使是异性也很常见。如果不能去,肯定有自己的理由,说明理由是不想伤害对方的面子,不说则是对自己隐私的维护。这也充分体现了美国人注重个性展示,个人的自由不愿受他人的制约。
表3:中美受试者拒绝朋友邀请吃饭时采用策略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美国: 平均数: 1.6344 中国: 平均数: 2.5315
男(N=61) 女(N=32) 男 (N= 53) 女(N=58)
平均数: 1.4918 平均数: 1.9063 平均数: 2.3019 平均数: 2.7414
标准差: 0.6173 标准差: 0.6782 标准差: 0.8374 标准差: 0.8213
结束语
在一起交往共事是一种缘分,多进行换位思考,多了解彼此的生活习俗差异,多为他人着想,宽容待人是促成和睦人际关系的基石,也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前提。英汉拒绝语的策略异同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体现,文化差异是影响成功交际的重要因素,了解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及礼貌语用准则是保证顺利交际避免语用失误的重要条件。本文部分证实了Brown和Levinson的假定“言语行为越详细越礼貌”,但不是所有较长的言语行为都是礼貌的,有些不礼貌的言语行为虽删去了礼貌成分,但加入了粗鲁无礼的言辞而显得较长,而且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分析言语行为必须考虑其具体情境和社会文化语境。
中美受试者拒绝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采取的拒绝策略有所差异。中国受试者习惯采用间接拒绝策略,而美国受试者则喜欢采用直接拒绝策略,这符合西方学者Grice(1975)提出的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在拒绝地位高的人时,中国受试者使用道歉语的比例高于美国受试者,显示了中国礼仪之邦的文化内涵;在拒绝同辈时,如果要求不高中国人通常给予帮助,不能帮助时通常是要道歉的,不仅给对方留面子,也给自己留后路,这对美国人来说,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似乎无须道歉。拒绝地位较低的人时,虽然不用像对地位高的人那样使用道歉语,但经常会提供一些其他的解决方法,中国受试者提供其他解决方法的人数比例比美国受试者高。这符合Wolfson提出的社会距离与礼貌之间的关系是倒U型的论断(即在关系不稳固的同事、熟人或朋友之间的言语比关系固定的亲戚、密友或陌生人之间的言语礼貌)。
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和美国文化的个体主义在本文中得到验证。中国人较含蓄,较多使用间接拒绝策略,符合顾曰国(1990)提出的尊重、谦逊、态度热情和文雅等汉文化礼貌特征,美国人则外向直接,注重个性。美国人在拒绝时采取的策略变化多样,通常有各自不同的理由;而中国人拒绝时采取的策略相对集中,这种现象与孔子的中庸之道相吻合。中国人采取的策略数比美国人多,其中女性居多。拒绝是危及对方面子的言语行为,实际生活中不可或缺,所以在跨文化交往中需要始终保持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指数,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Brown and Levinson.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 in Language Usage [M]. New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 Chen, X., Ye, L., & Zhang, Y. Refusing in Chinese [A]. In G. Kasper (ed.), Pragmatics of Chinese as a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 [C]. Hono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5(119-163).
[3] GuYue-guo,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No.2:237-257,1990.
[4] Liao, Chao-chi and Mary I. Bresnahan. A Contrastive Pragmatic Study on American English and Mandarin Refusal Strategies [J]. Language
Science,1996(18):703-727.
[5]韩宝成. 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何兆熊. Study of Polit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J].外国语. 1995(5).
[7]刘红艳. 接受及谢绝的过渡语语用调查 [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9).
[8]马月兰. 从语篇表层谈中美拒绝策略 [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1997(4).
[9]王孝玲. 教育统计学(修订二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0]姚 俊. 从英汉拒绝策略的语用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 [J] .山东外语教学.2003(1).
[11]张新红. 汉语拒绝语的语用顺应性研究(The Pragmatics of Chinese Refusal: An Adaptation-based Approach) [D] .2000.
社会文化差异范文2
关键词:满族文化;清初遗民;文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344-01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统治时间最长、最后划定了中国疆土的具有时代意义的全国统一的政权。她的建立者――满族,统治整个封建中国整整二百六七十余年中,其民族主体意识的崛起不断彰显出其本民族的特色,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也是在不断在挣扎与修整中重新塑造自我。
对于异民族统治整个社会,它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民族意识上升到国家意识中,在朝代的承接过程中,若想掌控一个政权必,就必须从精神层面来控制它的国民,那么明遗民在清初就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遗民”一词,首见于《左传》和《孟子》。《左转・闵公二年》云:“卫之遗民男女有七百三十人。”又《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有“陶唐氏之遗民”一语。可见,“遗民”作为概念,其原始义乃至国亡而遗留于新朝之民―强调的是时间属性。后来,“遗民”在概念的延展中,由“国亡而遗留于新朝之民”而兼容“隐而不出”之意。所以对于清初移民,即明遗民,既是一个时间概念,指向的是明清鼎革之际,有故国与新朝的跨越;又是一品味上的词语,指称的是人的内在质地。而正是这些遗民代表着汉文化与满族中央政权的文化相持衡着。但是这些遗民的身份还是有一定的规范的。其一,作为遗民必须是前朝出生,且与前朝故国有着政治、身世或者感情上的种种牵连;至于他们在仕途、财富、功名等方面是否受益于前朝,活在逊朝是否享有富足的生活待遇,则并不重要。其二,明遗民蕴含了两个主要元素。一是,指的是士大夫阶层,而主要值得是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力的上层士大夫。而非普通士群。这是士大夫的两个不同的层次,他们之间除了在知识的拥有方面存在差异,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也有大异其趣。二是,上述差异又必然影响他们的人生选择,具体到对新朝的态度亦如此。换言之,作为遗民,必须是明亡后仍追念故国旧君,而且易代后不再入仕,对新朝采取回避或者抵抗的政治态度。此乃明遗民的核心元素,是明遗民之所以为遗民的最本质的人格要素。简言之,在此讨论与满文化相交融的所代表的清初遗民,乃指活跃于顺治元年至康熙二十年的故明遗老遗少中的不仕新朝者。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从宋代开始,“半游牧”的满族的先人女真族就与中原腹地的“农耕民族”的汉族开始了争夺与反争夺、控制与反控制的冲突和斗争,开始了思想文化、意识观念的交锋,有仇恨也有和睦甚至和亲,中华民族的血脉就这样杂交、优选地生论整理存着和发展着。明代末年,当满洲上层阶级祭出“七大恨”、披坚执锐地以旋风之势征服大江南北、情绪高涨的南下,当八旗取得对中国这片土地的统治时,古老灿烂但积弱不振、低迷徘徊的“农耕”汉文化必然地与有进取意识的满洲“游牧”满文化发生尖锐冲突。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满汉文文化进入全方位的直面交锋和冲突。就整个清初历史来看,顺治时期,是清朝为实现全国统一而进行军事征服、民族矛盾凸显的时期,因而也是满汉文化剧烈冲突的时期。清世祖对遗民士人实行了一系列以限制与压抑为主,辅以羁縻笼络的两手策略,以笼络人心,结果适得其反,清廷与遗民人士的矛盾进一步恶化。当抗清形势转入低潮,复明的希望变得渺茫,特别是顺治十六年(1659)“己亥之役”的败绩,遗民们对复明已不抱乐观期望,壮志不遂之下遁入山林,转入文化思想领域,以笔为枪在文化思想领域掀起一股社会批判思潮,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层面进行全面检讨、反思和批判,在文化上与清廷相抗衡。
社会文化差异范文3
[关键词] 英语教学;文化差异;教学实效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间交往的频繁、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对于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更加迫切。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这就要求职专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断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明晰中外文化因素差异,提高英语教学实效。
一、英语教学中的缺陷及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正是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咋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才会出现歧义和误解。
例如:
A: Your English is pretty good!
B:No,my English not good.
A:Why?Don't you think so?
B:No,I don't.
应该说中国学生所说的句子并无语法错误,但却不符合英语习惯,所以造成了交际的失败。其实,学生只须回到:Thank you.实践证明,仅仅学点英语语法规则和词汇意义,是不能顺利完成交际活动的,随着改革开放,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隔阂、障碍、误解也随之在交际中不断突出。单纯学习语言知识而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是无法很好地进行交际的。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应包括社会文化能力。文化因素教学应成为学校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明晰中外文化因素差异 提高英语教学实效
语言是在一个文化背景中使用的,语言的使用受到文化的制约,同时,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在各个民族中均可找到反映本民族独特文化的词汇。掌握好这些词汇,不仅使学生了解到英语文化习俗,更好地使用该语言,而其有助于理解本民族文化。正如大纲所指出的: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不仅可以帮组他们学好英语,扩大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文化。因为,人类所持有的语言既有个性,也有其共性。
词汇象征意义的文化差异:如“龙”(dragon),在汉语中“龙”使高贵、神圣、伟大、强壮的象征,中国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而在英语中,“dragon”却表示邪恶,引申为“凶恶残忍的人”(tierce person)、“狡诈、虚伪的人”(shy or treacherous person),the old dragon已经成为恶魔的代名词。
常用词的文化差异:如“狗”(dog),英汉对它的理解差别也很大,在汉语中,“狗”往往为贬义词,如:落水狗、癫皮狗、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等,均属贬义词。但在英语中,“dog”却表示褒义词,如:Love me,love my dog.You lucky dog.反映了英美人与狗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像dog,dragon这些词的读音、词义,还要教给学生任何使用,极其使用的场合,以及这些词语的文化含义。如果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掌握语言所载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便有助于正确、恰当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
问候语的文化差异:语言的交际性是语言的最本质的功能。人们在交际时,话语不可能是一些零碎孤立的语句,双方参与者要能妥善地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和不同的场合下得体使用上下文连贯的话语。在话语方面,有些话在中国人之间听起来很得体,但在英美人听起来就不恰当,刺耳,甚至令人误解,伤了感情。“你吃饭了吗?”这在汉语中使用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已超过“吃饭”本身,有时作为一个打招呼用语,相当于英语中的“Hello!Hi!”但在英语中“Have you eaten yet?”这句话的内容仅仅限于“吃饭”,所以,当你问一个英美人“Have you had your lunch?”时,他会以为你在邀请他吃饭而回答“Thank you,it is very kind of you.”决不会回答“Yes/No”。因为在英美国家问别人吃过饭了没有,通常是间接地想邀请别人一起用餐,在未婚青年中,甚至意味着希望与对方交异性朋友。
禁忌语的文化差异:如: He gets into the lift and goes to the twelfth floor,then he gets out of the lift and climbs up to the fifteenth floor on foot.John住在第十五层,为什么他只乘坐电梯到十二层呢?原来他在回避“十三”这个数字。在西方国家,尤其是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人们把“十三”和“星期五”都看作不吉利的,认为是大祸临头的象征,会给人们带来灾难。这些均是由于中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
综上所述。职专英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在教学中,适时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等。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通过两种不同文化的对比,有意识的展示两种文化的共性相差异。使得学生从对不同的文化对比中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明晰中外文化因素差异,提高职专英语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社会文化差异范文4
本文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东西方思维、文化、习俗和语言差异等社会因素对英语写作的影响,提出了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对策,一是克服英汉语言文化差异,排除母语干扰;二是加强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
英语写作;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对策
一 、引言
随着英特网的普及和世界全球化的发展,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更多地通过发E-mail,短信和网上聊天进行,这就是简单意义上的写作。求职者必须准备一份简历介绍自己,这也是写作。网络学习时老师和同学间的交流互动也必须通过书面写作进行。日常生活中处处遇到写作,如写申请书,求职信,邀请函,计划书,工作汇报等。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达到与他人交流的目的,这就是写作。英语学习通常包括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培养,其中英语写作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原因,人们通常过分强调阅读和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写作,致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较低。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统计资料表明,英语作文平均成绩长期徘徊在6分左右,距及格仍有一定差距,所以英语写作仍是学生掌握语言技能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二、影响英语写作的社会文化因素
1、英汉文化差异的影响
文化是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进行传播的,文化的发展是包含在语言的发展中,关系密不可分。如果文化离开了语言则不会发展传播,如果语言离开了文化则就失去了需要表达的内容及意义。语言和文化所存在的差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不同。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应遵循第二语言在本族人群中使用的社会准则,不能照搬学习者习以为常的本民族社会与文化知识。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加强第一与第二语言文化知识的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尤其是差异,只有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
2、汉语母语干扰
写作是思维模式的集中表现,母语干扰是英语写作的一大障碍。因为任何新知识和技能的获得都会受到已有知识或技能的干扰。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这种影响则表现的更为突出,主要是表现在母语对第二语言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积极地作用是促进语言的正迁移,消极的是负迁移。写作是思维模式的集中表现,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手段。写作是一个过程,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始于探索,止于发现。只有经过思考,质疑,深思和将思想条理化才能实现写作,所以写作能力是认识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反映,多写,勤写能促进认识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提高。用英语写作能促进用英语进行思维能力的提高。
思维对人类的语言形式和修辞具有重要的影响。英语写作既是语言活动,也是思维活动,思维模式影响着修辞方法、谋篇布局的基本规律。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失误主要是由于汉语思维对英语的支配作用造成的。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是从汉语的思维和文化模式向英语的思维和文化模式过渡。这种深层的思维和文化的转换在语言层面上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能否成功地从这三个层次实现转换是写好英语作文的关键,由于东西方民族的思维差异、语言差异、文化习俗差异以及写作角度、方法、用词等的不同,在转换过程中,无论是在词汇层次,句法层次还是篇章结构层次,无一不受到汉语母语的干扰,从而在写作中大量出现汉语负迁移的痕迹,以致转换不能顺利实现,写出具有“英语的肉、汉语的骨”的文章。
三、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策略
1、克服英汉语言文化差异
要想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一方面应了解英汉社会差异,文化差异及语言差异对英语作文的影响,排除母语干扰,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熟知英语写作规律,学会运用英语思维组织材料,展开论述或描写。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反映了使用该语言的地域特征、经济发展、风土人情和社会风俗,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决定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这种“社会性”说明,语言系统不可能是一种存在于真空,独立发展,自生自立的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无时不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文化要素的制约。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就是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只有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
2、课堂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英语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它不仅包括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通过对东西方思维差异,文化差异,习俗差异和语言差异的比较分析,从遣词、造句、段落写作和语篇构建等方面熟知英语写作规律和汉英语言与文化差异,其中包括英汉文化差异对作文中观点和语篇结构的影响等方面,力求排除母语干扰,培养英语思维能力,避免英语写作中的失误。同时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大量的写作实践和英语写作技能的教授,以达到帮助大部分同学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目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英语写作教学应做到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和学生跨文化写作能力培养并举,了解英汉语言在思维、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如下差异,如(1)汉语是综合思维,英语是分析思维。(2)汉语是具象思维,英语是抽象思维。(3)汉语思维重视“统一”,英语思维注重“对立”。(4)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5)在语篇结构上汉语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型”的,英语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同时帮助学生有目的地去克服汉语思维对英语写作的负迁移,提高写作能力,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英汉写作修辞对比[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刘重德. 汉英比较与翻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廖国强,严俊.基础英语写作指南[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5]廖为应.论思维差异与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3) .
社会文化差异范文5
【关键词】文化适应;文化变迁;国际营销
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营销环境的差别,这种营销环境的差别又主要的表现在各国文化背景的差异上。文化差异如何影响企业的营销决策?国际企业应如何对待文化差异,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文化的概念
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因不同学科、不同国家、不同学者而异。我国《辞海》对文化的定义,可以被看作是在一般意义上对文化含义的概括,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包括了从物质到精神方面的内容。
“人类学家之父”爱德华·泰勒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是一个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规、风俗习惯,以及人类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必须的各种能力和习惯的综合的整体。依据泰勒的定义,文化这个术语可以分别用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年龄层次、一个职业阶层等不同层面。个人的文化行为总是受其所归属的文化群体的影响。各种具体的文化表现依不同层面而有所差异。如饮食习惯可能因国家而异,服饰习惯可能因职业而异,而性别角色则可能因国家和社会阶层而异。所以我们在讨论文化时,界定其是属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一个公司的文化,或是一个年龄层次的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二、文化差异
如前面所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群,均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是文化对国际营销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前提,如是要没有文化差异,就无所谓对国际营销的影响,也就没有必要研究文化环境了。
在研究社会文化对国际营销的影响和制约时,有一些学者认为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有不断缩小的趋势,因而文化差异对国际营销的影响也在缩小。如在150多年前,几乎所有产品的消费面不超出该产品生产点75公里的范围。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和通讯设备,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大大加强,世界规模的市场正在形成,原有的地区文化差异已不再明显。如牛仔裤在世界各地流行,美国的麦当劳快餐被各国人民所接受,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成为全球人民所喜爱的饮料。确实,交流和沟通具有减少文化差异的作用。比如,我国原先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相当明显,随着地区间物质、能量、信息、人员的交流日益加强,有些差异日益缩小。如四川的麻辣烫、西安凉皮等各地小吃在我们东北也随处可见。各地区间尚且如此,国际范围的情况也是这样。但是我们在承认并认识这种趋同现象的同时,绝不能得出文化差异已不存在,已不对国际营销产生影响的结论。事实上,世界这么大,各国、各地区间的文化差异仍然客观存在,在某些方面甚至相当明显,结论是:差异是绝对的,趋同的相对的。具体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
(一)语言
语言是人类进行信息沟通的方式,是重要的文化因素之一。要了解一种文化,应首先了解该文化中的语言,因为语言反映了一种文化的实质和价值观。据语言学家声称,目前世界上起码有3000多种语言。若按每种语言就是某种文化的代表来计算,当今世界就应当有3000多种文化。语言文化的这种多样性给国际市场营销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企业进行跨国界经营活动,必须与外国的政府、顾客、中间商、雇员等各方面进行沟通,了解顾客的需求,向顾客介绍企业及产品,说服顾客购买,稍有不慎就可能犯错误。
(二)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各国的教育体系、方法和内容差别很大,这将给企业的国际营销决策带来很大影响。比如,在受教育程度高的国家,高档文具、艺术品、乐器等产品都比较好销,因为人们的文化素养较好,对这类产品有需求。相反,在教育普及程度较低的国家,这类产品的市场就不会很大。
在考察和比较各国教育发展水平时,常用识字率这一指标。各国识字率差别很大。据统计,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识字率均在99%以上,中国识字率为76%左右,印度为36%,而埃塞俄比亚仅为10%。一般来说,经济愈发达,识字率越高。
(三)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在一些宗教色彩浓烈的国家和地区。宗教信仰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它对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需求偏好及购物方式等都有重要影响。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宗教已经渗透到个人、家庭、社会群体的各个方面,甚至对某种食物、衣物的接受,对于某种消费行为的认可,都会受到宗教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决定了产品促销的成败与否。比如,天主教会坚持反对避孕工具的使用,对其教徒影响很大,这种产品自然也会被拒之门外。
(四)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一种行为的判断观念,它表明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价值观念上常常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在时间观上,美国人崇尚“时间就是金钱”,“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推到明天”,因而他们谈生意的安排得紧,常常是一见面就谈,而且是今天来,明天走。然而这在阿拉伯国家却可能视为傲慢无礼、不尊重人,他们喜欢慢慢来。因而掌握世界各国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国际市场营销决策的制定,把时间观念和办事效率结合在一起。
(五)美学观念
美学观念是一种文化中的审美观,即表现该文化所祟尚的美是什么。美学观念主要表现在各种艺术形式(如音乐、戏剧、美术及舞蹈等)中,也表现在对颜色和形式的欣赏之中,世界各国在美学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异。如在产品的款式,颜色等方面,西方的一些国家,以新奇、独特、表现个性为他们的审美观,东方人讲究端庄、典雅。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过程中,尤其在产品设计、制作、包装决策等方面应准确理解和把握各国的美学观。
(六)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国外家庭对国际市场营销具有重要作用,很多产品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购买的。在富裕的工业国家,一般流行“核心家庭”,只包括父母和子女的家庭;在最穷的国家,则是“大家庭”,如数代同堂的家庭。如现在,美国离婚率很高,而且美国人普遍晚婚,妇女婚后要参加工作的人数也在增加,这就关系到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对家庭购买决策起到何种作用。因此,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应根据国外家庭的状况,适当地调整营销策略。
(七)社会阶层
等级和社会阶层一般代表非伦理性社会群体,虽然划分的基础不同,但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上是一样的,即它形成一些子市场。确定社会阶层有很多标准,一般包括教育、收入和职业。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应根据不同社会阶层有差异地进行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
三、文化适应与文化变革
(一)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就是说企业的决策要适应目标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对国际营销来说,文化适应就要求企业在制定国际营销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上的文化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说,让经营者抛弃原有的经营方式,完全听命于当地的顾客,而是要求他们对当地的习俗必须有所了解,并缩小那些可能引起误会的差异,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不会触犯当地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宗教禁忌等,力争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取得竞争优势。但有些企业缺乏文化差异的概念,更谈不上文化适应了,如美国有一公司是生产烤炉蛋糕配料的,在美国非常畅销,该公司就误以为所有的日本家庭都有烤炉,可以用美国公司生产的配料做蛋糕,但事实上,日本家庭很少拥有烤炉,结果该公司所做的营销就成了泡影。这家美国公司所犯的错误就是不知不觉中实施了自我能参照准则(Self Reference Criterion—SRC),即无意识的参照自己的价值观,一旦遇到具体情况,就会用自己的价值观作为衡量和理解这种情况的尺度和标准,并对环境做出相应反应,这样就容易造成分析不全面,甚至做出错误决策。要想避免SRC可参照美国市场营销学家詹姆斯·A·李提出的四步法:
第一步,按照本国的文化特点、习俗和规范来确定业务问题或目标;
第二步,按照目标市场国的文化特点、习俗和规范来确定业务问题或目标;
第三步,把SRC在该问题中的影响孤立出来,看看由于文化的不同,问题是如何复杂化的;
第四步,在没有SRC影响下,重新确定业务问题,确定最适当的业务目标。
(二)文化是处于动态之中的
文化并不是静止的、古板的,它在缓慢的变化着,其实任何一种现有的文化都是对以往文化的一种变革。文化变迁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文化是服务于人类需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需要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文化的调整与改进,比如在80年代,日本人称为“3C”时代,即追求汽车(car)、彩电(coclor TV)和冷气机(cooler);90年代,日本人又把需求动向转向“3V”,即假期(vocation)、别墅(villa)和出国访问(visit);而目前的日本则流行这样一名话:“健、高、游、情”,“健”是指有关健康的产品,如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高”代表高消费,如使用高级家具、名牌汽车、收藏艺术品等;“游”指出国旅游、业余消费等;“情”是自我选择的生活情趣,如打打高尔夫球、游泳、划船等。这说明人的需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文化的调整与改进;另一方面,各国之间不是封闭的,而是存在着各种沟通形式,这些沟通加快了文化借鉴和变迁的过程。比如,庆祝圣诞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中国等东方国家普通人的家庭了,特别是在学生中间,其实我们可能都不信基督,但是圣诞音乐、圣诞卡片、晚会、圣诞礼物,以及连续三天的狂欢,都让我们陶醉。
以上介绍了文化变迁的两方面原因,那么文化变迁对于企业,可以说既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威胁。
1.文化变迁对企业国际营销的影响。第一,文化的变迁迫使企业改变营销决策。因为文化变迁首先就意味着消费者消费需求、购买方式、审美观念的改变,企业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及时改变其经营模式,调整营销策略。比如我国20世纪60、70年代,年轻人穿的衣服以蓝、灰制服为主,到80年代以后,蓝灰制服已被各式各样的茄克装、西服、牛仔服、套装所代替,现在年轻人穿的衣服每年都有不同的流行色,且款式繁多,这表明年轻人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文化的变迁必然要求生产服装的企业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变化的潮流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第二,文化的变迁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营销机会,因为文化变迁标志着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比如在日本,女性的地位比较低,但新一代日本女性独立趋势越来越强,她们不想结婚,住单身公寓,舍得花钱买高档商品,精明的商人就在东京环境优雅的地方建了一些专门租给单身女性的套间公寓。同时,像一些专门为女的酒吧、咖啡馆也应运而生了。这些例子说明,文化环境的变化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营销机会。企业必须审时度势,提高应变能力,抓住营销机会,否则会贻误战机。
2.国际企业在文化变迁中的作用。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活动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需要企业按照国外的需求来设计产品、提品,这就是所谓的“文化适应”。然而,企业有时会面临另一种情况,当企业试图把一种创新(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介绍到某一社会时,会引起该社会文化抵触。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企业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等待,二是促其变化。等待就是等待该社会文化自然发生变化,用时间证明国际企业的创新对该文化是有价值的;后者是通过企业的努力,宣传和介绍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思想,克服文化阻力,努力去引发变革,加快人们对新产品的接受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企业就成了文化变迁的促进者。
当一个企业将新产品、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方式引入某一市场时,其实就已经有改变该市场物质文化的意图了,是文化变迁的开始。比如说企业为新产品或是各片产品所做的促销活动就是企业最明显的推动文化变迁的努力了。像我国习惯以茶待客,但在“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的引诱下,也越来越经常地用咖啡蛋糕请客,可见营销活动对消费者观念变化的影响。因此营销不但要善于满足需求,而且要善于创造需求,也就是说,国际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不仅要善于适应国际市场的文化特点,而且要善于促进目标市场的文化发生变化,使其加快速接受企业的创新。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企业的营销活动(不管是有计划还是无计划)在促进东道国文化变革的过程中,不能任意改变东道国社会文化的发生方向,使其走向倒退。比如若有一家跨国公司企图在中国开办赌场或贩卖,不管它的营销活动多么卖力,也不会得到成功,这种“改变文化”必然要遭到失败。相反,若一家跨国公司到中国来销售高尔夫球和球棍,传播这种西方的娱乐和健身方式,唤起和创造中国人对这种活动的需求,这种营销活动是有可能成功的。
到底在营销活动中,是应做出适应,还是促进其变革,企业应根据目标国接受程度、阻力大小或反对程度来做出营销决策。
参考文献
[1]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田祖海.跨国公司的品牌扩张战略与中国企业的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3]邵劼.浅谈社会文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1).
[4]王淑萍.浅论文化环境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J].北方经贸,2000,(2).
[5]刘白玉.文化差异与国际市场营销[J].商场现代化,2005,(12).
社会文化差异范文6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言,文化,交际,缺陷,措施
Abstract: It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lture Teaching and the Communication Activity Training during the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hey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Teaching Aims; It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ulture ,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 and Culture is deposited and disseminated b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s a kind of Language Activity and the exchange of the same or different language; It discusses the defects during the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foreign language, and how to teaching the students original English language.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language , culture , communication, defect, measure.
一. 文化因素教学与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了英语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由此可见,文化因素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新课程标准》吸收了现代语言教学思想,“强调用语言做具体的事,而不是简单的语言输出(表达)”这就是说,“为交际”应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和归缩。
同时,《新课程标准》又强调:要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含义,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熟知有关文化知识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英语,扩大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文化。《新课程标准》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此,日常教学时应根据《新课程标准》处理好语言与文化关系。
新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了交际与文化这两层关系。语言材料、教学内容的安排均体现了“交际文化”。诸如问候、介绍、告别、感谢、道歉、邀请、请求允许、祝愿和祝贺、提供帮助、约会、打电话、就餐等功能意念项目,共60余条,穿插安排在各册中。其中,属于二级标准(小学六年级)的有30多条。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中国人与英美人在进行这些功能交际时会不一样。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产生使用该语言的特定文化背景。因此,在学英语语言的同时,也要了解该语言所载有的特色文化,以提高学习者对日常交际用语的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对交际能力很重要。
小学英语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逐年加大语言综和运用的比重,强调语言测试的实用交际性原则:语言必须放在实际的,尽可能不同的情景中运用;语言必须适合具体的交际行为;考核的焦点在于是否达到了交际的目的;语言交际行为除了需要语言能力外,还需要其他一些能力,如社会文化能力。小学日常英语教材及考核中越来越多地渗透着文化知识的要求,学生所具备的文化背景知识决定了其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
二. 正确理解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均属于社会现象,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要素之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的存储与传播而时代相传,两者关系密切。语言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使用的,语言的使用受到文化的制约,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由于各个民族的地理、历史、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规范,即所谓的文化差异。文化教会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而某些语言形式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产生相关的语言交际意义。如中国文化经常采取自贬或否定形式回答称赞以示谦虚,而英语民族则采取肯定形式,回答“Thank you.”。交际能力既包括了四种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又包括了社会文化能力,即能够与另一种文化的人进行和谐交际的能力。在跨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最大的障碍是文化差异带来得影响。所以,缺乏文化的了解,必然会造成交际的无法顺利进行。
三.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某些缺陷及面临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英语教学比较注重形式及意义的讲解,而较少涉及文化。偏重语法训练使得学生的实践交际存在一定的障碍。虽然对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不错,但在具体语境中进行交际时,却难以启齿、语不达意、不得体等,从而造成难堪,甚至误解。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比如中国学生在听到赞扬他英语说得好时,可能会产生下面对话:
--- Your English is pretty good!
--- No, my English is not good.
--- Why? Don't you think so?
--- No, I don’t.
应该说中国学生所说句子并无语法错误,但却不符合英语习惯,所以造成了交际的失败。其实,学生只须回答:Thank you.
实践证明,仅仅学点英语语法规则和词汇意义,是不能顺利完成交际活动的。随着改革开放,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隔阂、障碍、误解也随之在交际中不断突出。单纯学习语言知识而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是无法很好地进行交际的。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应包括社会文化能力。文化因素教学应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四.文化差异在具体交际中的某些表现
词汇的文化含义。语言学习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知识的积累过程。语言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中使用的,语言的使用受到文化的制约,同时,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在各个民族中均可找到反映本民族独特文化的词汇。掌握好这些词汇,不仅使学生了解到英语文化习俗,更好地使用该语言,而且有助于理解本民族文化。正如大纲所指出的: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英语,扩大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文化。因为,人类所持有的语言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如在汉语中“龙”是高贵、神圣、伟大、强壮的象征,中国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而在英语中,“dragon”却表示邪恶,引申为“凶恶残忍的人”( tierce person )、“狡诈、虚伪的人”( shy or treacherous person ), the old dragon 已经成为恶魔的代名词。还有一常用词dog ,英汉对它的理解差别也很大,在汉语中,“狗”往往为贬义词,如:落水狗、癞皮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均属贬义词。但在英语中, “dog”却可表示褒义词,如:Love me, love my dog.. You lucky dog. My old dog. Every dog has his day. As faithful as a dog. 反映了英美人与狗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像dog, dragon这些词的词义,还要教给学生这些词语的文化含义及其使用场合。如果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掌握语言所载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便有助于正确、恰当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
语用的得体性。语言的交际性是语言的最本质的功能。人们在交际时,双方参与者要能妥善地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和不同的场合下得体使用上下文连贯的话语。在话语方面,有些话在中国人之间听起来很得体,但在英美人听起来就不恰当,甚至误解。比如别人向你表示感谢时,汉语中常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直译成英语就是“It is my duty . I ought to do that.”英美人听了就可能不高兴。因为他会认为你的帮助不见得出于本意,只是你的职责而已或不得已而为之。应该说 “ You are welcome. It is my pleasure. Not at all.”等,才是最得体的回答。再如关于“吃饭”,“你吃饭了吗?”这在汉语中使用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已超过“吃饭”本身,有时作为一个打招呼用语,相当于英语中的“Hello! Hi! How are you ?”但在英语中,“Have you have eaten yet?”这句话的内涵仅仅限于“吃饭”,所以,当你问一个英美人“Have you had your lunch?”时, 他会以为你在邀请他吃饭而回答“Thank you, it is very kind of you.” 决不会回答“Yes./No”。因为在英美国家问别人吃过饭了没有,通常是间接地想邀请别人一起用餐,在未婚青年中,甚至意味着希望与对方交异性朋友。还有,中国人同桌吃饭,先吃完者离席时常说“你们慢慢吃”,这是十分得体的情景性语言。但如对同桌的英美人说:You eat slowly, eat slowly. 他会莫名其妙,甚至认为你暗示他贪吃而大为恼火。其他象课本上出现率较高的had better, excuse me等,学生在使用时也常常使用的不得体,比如下列对话:
Student: --- You’d better explain it to me again. I don’t understand the sentence.
Teacher: --- Of course, I can.
Teacher: --- Excuse me, could you fetch me some chalk?
Student: --- I am glad to.
禁忌语。在西方国家,尤其是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人们把“十三”和“星期五”都看作不吉利的,认为是大祸临头的象征,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竭力回避“十三”这个数字。如门牌号、旅馆房间号、座位号、餐桌号等很少有“十三”号的。再比如,在第四册U2课有一段对话,一中国学生问一外国妇人: How old are you? 老妇人并没直接回答,而是委婉地说: It’s a secret. 原来,英美人都很重视privacy(隐私),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对于个人隐私问题应回避,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误解。询问这些是对他们的不尊重、不礼貌的语言行为。诸如:婚姻、年龄、收入、宗教信仰等均属个人隐私。所以,应避免直接提这些personal questions: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How much do you earn? 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英汉文化在某些句式方面的差异。汉语多从正面入手,而英语却从反面入手,尤其是在征求对方意见或称赞的场合。所以,许多学生对于Negative response不习惯。例如:Do you think so? 这句话并无语法错误,但却不符和英语习惯,是汉语话式的句子;英语习惯表达方式应为:Don't you think so? 其他如:Don’t you see? Don’t you agree with me? Isn’t she lovely? 等均是从反面入手,而不是从正面入手说成:Do you see? Is she lovely? 即使从正面入手也往往在句尾加一反问的尾巴,用反句形式,如:A fine day, isn’t it? You like coffee, don’t you? --- It’s a lively day, isn’t it? --- Yes, isn’t it?
教学实践中,常会遇见这样的病句:The rascal hit his face. The teacher pat the boy’s head. 出现这样的原因就是由于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不同造成的。汉语着眼于人的部位;而英语则眼于人的整体。正确的表达方法应是“动词+人+介词+the+身体部位”。如“pat sb. on the head; slap sb. in the face; hit sb. on the nose; lead sb. by the arm. 再如:I and my mother often go to Tianhe Park.等等,也是因为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不同而造成的。
还有在书写地址时,也表现了不同的文化差异。中国人看问题喜欢从一般到个别,而英美人更注重个别,所以,中国人写地址从大到小,如:广州市天河区员村第六小学;而英语中则恰恰相反,从小到大,如:Yuancun Primary School No.6 Tianhe Guangzhou。英美人先写收信人姓名,再写门牌、地名。写信时,学生还有一个屡纠不改的错误,就是在写信结束时随手写下写信的日期。这些均是由于中英文化差异所造成。
可以看出,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民族间文化存在着深刻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学习障碍、交际障碍。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文化意识的渗透应是同步的。在英语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培养、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才能更好的掌握运用这门语言。所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文化因素教学同样重要。
五.采取的相应的对策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间交往的频繁、中国加入WTO 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对于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更加迫切。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那么,怎么才能不断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交际能力呢?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首先要培养跨文化意识,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在教学中,适时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等。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通过两种不同文化的对比,有意识的展示两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比如:中西节日的异同,饮食文化的差异,日常问候用语等。
2.鼓励引导学生多接触英美原版的东西,如报刊、杂志、电影等,从中领略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语言行为,体会英美文化与汉文化的差异。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音像,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或是利用因特网,从中获得更多的文化信息。
4.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也要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水 平,把各种文化差异运用到课堂中,使得学生从对不同的文化对比中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交际能力。
5.鼓励学生大胆主动创设一些英语交流的环境或情景。如:结交一些英美的小笔友,日常生活中常常前往英美人仕常去的地方,主动与他们进行沟通、交谈。甚至还可以上一些英文版的网站。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3]杜春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2期
[4]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7月第1 版
[5]陈申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