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森林资源培育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森林资源培育方法范文1
关键词:林业资源;现状;造林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由于幅员辽阔,地区之间跨度较大,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差别很大,森林分布区域较明显,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在当代,我国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使人均森林面积大幅度的下降,破坏了生态系统。因此,就有必要进行平整土地、植树造林,并针对目前的林业资源状况,对造林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1 我国林业资源现状
1.1 森林资源不断壮大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正在从毁灭性的丧失开始转变,森林面积正在逐年扩大。在国家的大力重视和相关政策的出台下,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出现了良好的趋势,正在从过去的“窘态”走出来,数量上正在以200万hm2的速度逐年递增,过去的消耗大于增长的趋势已得到控制,森林的范围也在逐年扩张,退耕还林的政策也在有条不紊地实施。
1.2 我国竹材资源丰富
南方的竹材资源丰富,竹林面积约占全世界的1/3左右,其储量很大,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木材的替代品。因此,在开发林业资源和林产品时要重视这一优势。
1.3 森林资源总量少
在社会经济中,随着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林产品需求量很大,加上人造板工业比较落后的局面,林产品加工的总体水平不高。这就更迫切的需要具有合理的森林资源。
2 改善林业资源的措施
针对我国林业资源存在短缺的问题,必须尽快改善森林资源短缺的局面,从而保证我国的森林资源和林业产业的良好发展。
为了发展林业产业,拓宽林业经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要,必须了解培育林业资源的有效方法。目前,培育林业资源的方法主要有:人工种植培育法。这是目前我国林业资源短缺现状下所采用的最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育和栽植所需的森林资源种类。天然林资源保护法。加强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防止森林资源不必要的流失。封育结合培育法。对一些生产周期长,并比较珍贵的树种采取相应的保护和培育措施。播种与移栽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较快的营造经济林和用材林,是目前发展林业资源比较好的方法。
2.2 发展中国式的林业
针对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我国今后应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发展道路,加大林业生态建设,促进林业快速的发展,实施林权改革,加快天然林保护工程,增大自然保护区的质量和数量,改善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合理造林,规范造林方法
造林是比较复杂的一项工程,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先要选择合适的造林土地,通过对土地进行整理,来改善林木的立地条件和土壤的物理性状、保持水土、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促进幼林的生长和发育。另外,还要加强更新造林管理、降低造林生产投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选择造林树种。
3.1 播种造林法
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需要的土地上进行造林。此法由于不需要育苗,造林的效率高,适合于大面积的造林。但此法对造林的立地条件要求较高,而且对幼林的抚育管理要求也较高。此法适合于种子颗粒大、易发芽、种源充足的树种。另外,还要有充足的水源。偏远地区更易于幼苗的生长。具体方法有:块状播种法、穴播法、条播法及撒播法等。撒播法又可分为人工撒播法及飞机撒播法2种。
3.2 繁殖造林法
繁殖造林法是指利用现有林业资源的树木的某一部分,繁殖新的树木。此方法主要是利用树木的干、枝、根等部位所具有的生根发芽的特性,进行直接造林。其特点是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技术简单、容易操作、林木成活率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具有母树的优良性状。
3.3 移栽造林法
移栽造林法是指将种子繁育的幼树苗进行移栽,选择适宜的林地,种植在所需要造林的区域。该造林法的特点是造林效率高,但移栽后的树苗需要加强管护。幼苗移植过程中会对新环境产生不适,因此要加强对树苗的管护。此法苗木成
活率较高,造林质量也能得到保障。
3.4 合理选择造林树种
造林前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造林树种。不能只考虑经济导向来改变树木的自然生长环境,要根据土质和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树苗,尽量少引进外来树种,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另外,还要适当的提高种植阔叶林面积的比例,对于加快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林分质量、保持土壤湿润、增加土壤肥力、改变林相林貌、增加生物多样性及观赏性、提高抗病虫害能力、调节气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5 合理选择造林时间
传统造林时间一般以春季为主,但黄河以南地区也适合冬季造林。冬季在树木休眠状态下移植,有利于树木成活。但在干旱和严寒的林区,造林还要以春季为主。
3.6 挖穴栽植应注意的问题
挖穴栽植进行造林时,应根据不同的树种和地区的特点,确定挖穴的大小。挖穴栽植时要保持苗木的直正,有利于苗木的根系向四周水平伸展,保证苗木吸收水分。
4 结束语
目前,森林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我国的林业的发展进程也得到加快。在林业生产中,需要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和加大造林的力度。林业人员要掌握有效的培育林木和造林的方法,熟悉幼苗的抚育知识,加大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力度,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参考文献
[1] 洪振威.浅谈我区林业造林的技术措施[j].科技与生活,2010.(23).
[2] 王利芳.关于我国林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究[j].北京农业,2011(36):
58.
森林资源培育方法范文2
关键词:森林调查;方法;目的;意义
随着全世界范围的环境、水资源等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劣,处于重要地位的森林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国际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对于近几年来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频繁发生的中国来说,建设我国的生态环境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掌握森林资源的情况,改善生态环境,就必须做好森林资源调查。
1 森林调查的内容
森林调查被称作“森林资源清查”,主要是针对林业占地面积以及分布地区情况、森林的储备的数量、质量和生长量、年砍伐数量、估计损失量等进行调查统计的调查系统。
目前,我国对于森林的调查一共分为三个部分:(1)全国性森林调查,一般简称为“一类调查”,主要是针对全国范围内的森林系统进行全面的、连续性的清查,从而对全国范围内的森林资源的整体状态有一个宏观性的掌握;(2)规划设计调查,一般被称作“二类调查”,主要是针对森林的规划与设计的编制而做出的调查研究;(3)作业设计的调查,一般简称为“三类调查”,是针对林业的作业设计所做出的调查研究。
2森林调查的方法
森林调查有多种多样的调查方法,可以分为传统调查方法和现代化调查方法。在这些调查方法中,又可以细分为抽样调查法、样地实测法等传统方法,控制总体法、信息系统法、航空图片法等高科技手段的现代调查方法。
森林属于可再生性资源的一种,除了受自身生长消失的规律之外,还会受到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森林的资源清查,可以对我国当前的森林的数量做到及时的了解,掌握森林资源的生长消失的变化,为研究影响森林发展的客观条件提供依据。我国已经有着50多年的森林调查历史,经过50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已经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调查体系为我国的森林调查工作提供服务。
森林是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森林进行调查的宏观目的是为了向国家对于资源的管理与合理调配提供可靠有效的理论依据。以各地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等为单位划分,为了对森林的持续经营发展提供规划设计,从而开展了森林的规划设计调查。其主要工作是对森林资源所包含的物种、数量、分布以及森林资源的质量进行调查,从而对所调查的分布区域中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作出客观的反映,可以使该区域的森林资源与经营状况得到综合的分析,从而为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与保护提出意见和建议。调查后根据结果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管理者可以根据每年的调查结果对于采伐森林的限额进行制定。因此,森林的规划设计调查是林业工程进行规划与设计、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建设的基础,为森林的科学持续的发展经营提供重要依据。
3森林调查的意义
经过森林调查,可以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根据森林资源的多样性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如何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经营利用,缓解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使森林资源为国民经济更好的服务是我们进行森林调查的最终意义。
3.1天然林的持续经营
天然林具备自我更新的能力,我们在做出调查后,可以根据调查的结果人工促进森林的更新,如果森林中存在灌木或者乔木等具备更新潜力的植物时可以采用封山育林的手段来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尽量避免原始森林受到破坏;对于低效林的改造以及天然次生林的抚育工作要重视,在低效林中对于生长比较好的树木要尽量保护,增加树木的质量与生长速度;在对于可采伐的树木时也要综合考虑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树木采伐时,要尽量避免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对于水资源、森林植被要尽量保护,防止因树木的砍伐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在采伐树木时,还要注意对珍稀物种的保存,合理的对砍伐树种进行搭配。
3.2人工培育林的持续经营
由于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天然林资源的快速减少,人工培育林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应该对人工培育林进行大力的发展。在人工林的规划中,可以将不同物种的树木结合起来,使得人工林也具有物种的多样性和多层性,形成合理的树林结构;在进行种植时应当选择品质优良的苗树进行种植,这样可以培育出质量高的树木;建立一种稳定的、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破坏,对树林进行科学的管理;为了持续发展人工林的经济,应当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合理的采伐强度和采伐方式,从而保持森林的生态系统不受破坏,随时根据调查结果对人工林的培育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人工林的持续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森林调查对于我们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森林调查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森林资源培育方法范文3
关键词 黄冕林场;用材林;森林资源;现状;布局;培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5;S718.5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218-02
黄冕林场位于广西中部偏北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3′46″~109°58′18″,北纬24°37′25″~24°52′11″,林地处于柳州市鹿寨县北部的黄冕镇及桂林市永福县广福乡境内,林场范围南北相距50 km,东西相距25 km,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直属大型国有林场之一。林场属天平山支脉和架桥岭南麓支脉,洛清江从北至南贯穿林场,林地多属于丘陵、低山地貌,平均海拔为400 m左右,林地平均坡度为25°左右。黄冕林场地质年代属泥盆纪,土壤主要由砂页岩、夹泥岩、紫红砂岩发育形成,类型包括红壤、黄红壤、黄壤。林场属中亚热带气候,具有温热多雨、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冬干夏湿的特点,年均降雨量达1 750 mm,平均气温19 ℃,绝对低温-2.8 ℃,林木偶受冰冻雨雪灾害。植被主要有松、杉、速生桉、米锥、樟树、荷木、枫香等针阔树种,灌木、草本以野漆、三叉苦、白背桐、铁芒箕、五节芒、淡竹叶等为主。
1 用材林森林资源现状
全场有林地总面积32 658 hm2,其中场内有林地面积21 738 hm2,场外造林经营面积10 920 hm2。用材林总面积24 630.7 hm2,占经营面积的75.42%,其中场内15 003.4 hm2,场外9 627.3 hm2。黄冕林场用材林的树种主要有速生桉树、松树(包含马尾松、湿地松、国外松等)、杉木和其他一般阔叶树。
1.1 树种结构
从表1可以看出,黄冕林场用材林树种主要以速生桉为主,面积和蓄积比例分别达到73.5%、78.7%;其次是其他一般阔叶树种,说明其他一般阔叶树种占有相当的地位,有较多的阔叶树种可利用;松、杉传统树种在面积和蓄积上所占的比例为7.9%~8.2%,比重较小。整体上来看,黄冕林场用材林树种经营过重倾向于速生桉,经营面积远大于传统经营的乡土树种松杉。
1.2 龄组结构
森林资源的年龄结构是保证永续性最重要的因子之一[1]。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无论何种森林资源,保证森林资源年龄结构基本或完全均衡,即各种年龄或龄组的林木都有,且面积基本相等是实现永续利用必要条件[2]。因此,从用材林各树种龄组结构分析,可以简单明了地观察林场用材资源经营的可持续性如何,利于林场在经营过程中合理安排造林、抚育采伐利用管理,通过相应的经营措施调整龄组结构使其趋于合理化,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
从表2可以看出,用材林各个龄组分布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的比例分别为11.0%、17.4%、25.2%、44.1%、2.3%,特别是近、成、过熟林面积达到71.6%,按照法正林幼、中、近成熟林合理比例分别为0.33、0.34、0.33的观点来看[4],黄冕林场用材林龄组分布极为不均衡的。造成近、成、过熟林面积过大的主要原因是2008年黄冕林场速生桉遭受严重的冰冻雨雪灾害,2008年后大量造林,2013年调查期间速丰桉已为近成熟林;另一方面也说明黄冕林场可采森林资源较充足。用材林整体面积龄组分布集中于近熟、成熟、过熟林。
林场经营的最主要目的之一是获得木材,龄组蓄积的分布可以客观地反应林场可控资源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整个用材林的蓄积主要分布于近、成、过熟林,3种龄组蓄积总量达到1 131 441 m3,占整个蓄积总量的90%以上,反映林场资源充足。
在各树种蓄积中速生桉蓄积占主导,同时也说明林场木材品种单一,主要为板用或纸用桉树短轮伐工业木材,珍贵优质木材极少。黄冕林场需要对树种结构进行调整,合理培育资源,实行长短结合。
2 用材林资源培育布局及保障措施
黄冕林场十分重视用材林资源的培育工作,尤其是速丰产林的建设,将速丰产林建设作为进行森林资源培育,快速提高林场森林资源总量的主要途径[5],围绕“做精一产、做稳二产、做优三产”的总体发展思路,以提高林地综合生产力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强森林资源经营,加速主导产业培育,全面推进林场林业产业建设,努力实现资源丰富的目标。
2.1 资源培育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黄冕林场要对资源培育做精心的布局,谋划发展树种和建设规模。场内适合发展速丰桉的沙塘分场、盘龙分场及场外分场环江分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桂东分场(苍梧县、八步区、昭平县、蒙山县等)发展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实行集约经营,定向培养人造板材及纸浆材。在场内纳入黄冕场洛清江森林森公园范围的洛清江分场、波寨分场发展松杉、珍贵树种及其他用材乡土树种,既符合清江国际森林公园的开发,同时又有利于材林树种和资源结构的调整。场内分场板勒分场、场外分场桂北分场(鹿寨县、永福县、荔浦县等)重点发展松树、杉木等用材林。
2.2 保障措施
2.2.1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成立强有力的森林资源培育领导小组,制定合理用材林森林资源培育方案及技术规程,营林分场负责森林资源培育的造林、抚育和管护等实施工作,营林科负责对材林资源培育进行规划和提供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站对资源培育的各道工序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资源培育的成效。
2.2.2 加强监管,提质增效。制定用材林培育管理办法、培育生产技术规程及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做到管理规范,标准统一,规范培育项目运作行为,提高培育质量与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促进培育持续稳定发展。
2.2.3 筹措资金,保证培育资金及时到位。用材林资源的培育工程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是否得到充分保障是关键要素之一。要充分利用中央的涉林政策扶持,申请专项培育资金,同时多方面筹集配套资金,确保建设资金的到位。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建立专门账户。计划财务科、营林科、纪检监察审计科对资金使用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监督管理,保障资金有效使用获得预期收益。
3 用材林资源培育措施
3.1 坚持科技兴林,提高用材林资源质量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培育的重要推动力量,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科学进行更新造林、抚育间伐和低产林改造,全面推进森林经营,加快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整体质量,实现面积和蓄积协调增长,促进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提升用材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2 调整树种结构,实现永续利用
林场用材林资源相对丰富,但森林整体质量不高,生态系统功能不强,用材林树种单一、结构单薄、生物多样性差,尤其是速生桉最为明显,其林地自肥能力较差,抵抗病虫害能力弱。建议对生产力低和受病虫害影响的区域,大力营造混交林、珍贵树种和大径材,加快树种结构调整,解决近期收益和长远效益矛盾,逐步实现科学经营森林、永续利用。
3.3 加大依法治林力度,保障用材林资源安全
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进执法和普法工作,提高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依法行政能力,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3.4 扶持木材加工企业,加快林产工业发展
扶持木材加工企业开展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木材精、深加工技术,提升木材加工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形成工业发展带动资源培育的大发展以及资源保障工业的发展格局。
4 参考文献
[1] 党普兴,侯晓巍,惠刚盈,等.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J].林业科学科学研究,2008,21(1):84-90.
[2] 亢新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56-157.
[3] 陶明有.黄冕林场用材林资源现状及其优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森林资源培育方法范文4
作者:代长红 单位:庆安县林业工作总站
林权改革问题对我国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林权改革对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加以明确,有助于维护植树人的合法权益,极大的调动了务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我国林业的集约化经营。同时林权改革问题同样利弊相交,对我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林权改革在维护务林人员合法权益的同时,是否扰了林业经济发展的市场,是否会导致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工作出现混乱,都是我国林权改革过程中所必须关注的问题。我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要根据林权改革所面临的新问题及时的做出调整,加强对林权改革工作的管理与控制力度,保障林权改革工作顺利实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难度有所加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各级政府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林区地方政府积极开展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然而无序的开发不但导致了我国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好林业资源开发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林业管理部门最为政府内部的职能部门,如何在行使好自身权利的基础上,处理好地方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林业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两难问题。
针对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技术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研究。应对森林经营对象(林种、树种)的不同,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的系统研究,如造林、抚育、改造、更新等。开展能源林、经济林和特种工业原料林三大商品林种主要树种的集约化定向培育技术研究;针对国家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的技术需求,围绕用材林培育,研究主要速丰林树种的定向、高效栽培技术,重点解决速丰林工程建设结构优化、集约经营等关键技术问题,提高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要深刻理解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质,建立和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体系。近自然林业是当今欧美等林业发达国家普遍接受的森林经营思想,它兼顾了环境、自然保护及其他社会效益,其任务就是促进发展与森林生态有关的“森林保健”,这一经营思想对我国林业发展具有借签意义,就我国林业目前的实际条件来说,生态公益林更适合近自然经营。因此,应开展生态公益林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研究。努力建设一支高标准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队伍。森林调查规划队伍是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制定森林经营方案的重要力量,森林资源调查队伍建设关系到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森林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森林资源调查队伍还需知识更新和新技术、新方法使用技术培训。如国家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中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系统评价等内容,是根据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的调查队员对此部分内容及其调查、分析评价方法还很生疏,甚至知识短缺。因此,应加强森林资源调查队伍的继续教育,建成一支高标准的森林资源调查队伍。抓住林权改革的有利契机,促进农林产业结构调整。林权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林权改革必须积极稳妥,为此要做好林权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宣传林权改革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成立由林业部门、地方政府和林农参加的林权确认小组,开展林权地界确认、面积测算、发证等工作;在林权确认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林权权益人的权利,让他们参与林权改革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林权改革才能贯彻执行,才能调动林权所有者从事林业的积极性。总结:随着我国林权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内容与发展目标的改变,我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必须及时作出调整,顺应林业资源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的手段、技术措施、森林资源评估的方式方法加以发展和完善,同时还要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我保障我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提供可靠地保障。通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充分挖掘时代赋予森林资源新的价值。
森林资源培育方法范文5
关键词:森林质量;森林培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07802
1导致森林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1.1森林经营理论和政策
1.1.1森林自然恢复论的理论
我国大西南林区森林覆盖面积广大,人员稀少,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在这里如果进行森林经营至少可以维系200年之久。这种理论属于森林自然恢复论,该理论必须从国家实际国情和林情出发,对于森林资源匮乏、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往往是不适用的,这种林业理论目前已经在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论是林业法律思想、经营技术流程,还是林业工作者的思维模式,都深受其影响。因此必须健全林业培育理念,加大培育森林的力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森林资源的优势。故森林培育论必须能够适应当前中国林业现状。
1.1.2森林培育和森林分类理论对森林经营实践的调整滞后
目前,在我国森林经营实践中,森林培育理论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自然理论也没能很好的指导实践,操作流程和方法都还有待完善细化。对森林调整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森林培育论并没能有效指导森林经营,人类对森林仍然是索取居多,忽视了培育的重要性,严重影响了森林质量和数量;另一方面,并没有结合森林类型开展实施不同的经营对策,虽然已经对森林进行了类型划分,但是却采取几乎一样的经营对策,这样往往是无法实现森林的科学经营目标的。
1.1.3林业政策对森林培育缺乏正确的引导
现行的林业政策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就拿森林采伐限额政策来说,政策只对采伐林木数量有所规定,但并没有考虑质量问题,换言之,不论经营者所砍伐的木材质量如何,只要在规定的数量以内,就不违法。在这种政策错误的引导下,经营者会优先砍伐好的木材,留下的只是“残枝败柳”,不利于森林培育的发展。再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即使公益林大量存在,但大都资金匮乏,缺乏有力的培育措施,天然林的保护更多的是口头强调,更新培育迟迟未能取得进展,基于此,这种错误的理念必须及时转变,加快建立和完善森林培育规程,以满足培育需要。
1.2传统观念与行为习惯
1.2.1经营理念不够科学严谨
很多人一直都持有“吃山不养山,砍树不育林”的错误经营理念,人们更多的只是关心资源是否存在,并不关心森林可采资源的培育。正是在这种想法的长期驱使下,人们往往只进行砍伐,而不进行培育。众所周知,造林是进行森林培育的首要前提,而进行森林培育,必须贯穿于培育森林经营的全过程,这一点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的,他们过于注重采伐,而将森林培育森林抛于脑后。
1.2.2森林经营缺乏科学有效的经验措施和技术标准
林业至今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在森林经营上,都还缺乏实践经验,对林分标准、技术措施的相关知识比较缺乏,比如说树种、径级、龄级不应的经营密度标准、树种的配置问题等,这些目前在国内都还没有得到确切的定论,有待及时补充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科学培育森林的技术需求。
2加快森林培育经营的主要对策
2.1不断普及森林培育经营理论和相关技术
要想实现森林效益提升,提高林分质量,首先就要做好森林培育经营工作,通常这个工作,贯穿于林木生长的整个周期,需要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往往会联系到很多问题。但是自然条件瞬息万变,加大了森林培育经营工作的实施难度,因此,就需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都能够重视起来,进而让广大林业职工和林农得到相关技术、知识和理论的普及机会,让他们尽快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不再错误的认为森林是自然成长、生长周期长、培育效果差的。一定要及时转变“只造不育”和“重造轻管”的错误理念,要有长远的眼光,能够看到长期利益。不仅如此,还要建立起完善的考核奖励机制,树立起持续经营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营林的思想,通过优良壮苗的培育和利用,从根本上提高森林质量;通过科学经营,实现森林效益提升。
2.2落实森林培育经营技术和方法
森林培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善于运用各种培育经营的技术和方法,确保其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所建成的森林体系才能实现稳定发展。在森林培育体系中,营林是重中之重,因此,在造林过程中,首先就要做好森林培育工作,尽量选择能够符合当地土壤状况的优质树苗,尽量避免因树苗问题而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因此进行森林培育经营时,必须做好抚育环节的工作,坚持“三分造七分管”的基本原则,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对于造林抚育的频率而言,以每年3次为宜。同时在进行高效森林的培育时,应当格外关注稀有珍贵树木,尽量选择复合型的经营模式,实现森林体系的全面发展。另外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进行森林经营方案的设计,确保设计出来的方案具有现实意义。还有一点,为了全面提高对森林体系的管理效率,降低管理工作量,可以考虑引入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高效管理。
2.3加大科技支持力度
森林体系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更是生态体系的核心所在,因此,必须加以重视起来。在森林培育过程中,要在森林的培育和经营水平的提高上下功夫,不断在森林体系建设中引进先进科技,比如在对竹林和低产林进行培育时,根据最新技术指标,立足于最新的森林培育模式,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育方法,同时注重科研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他们能够有机会深入到森林w系中去。同时还要不断普及和传授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大骨干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森林培育人才队伍建设。
2.4加快政策法规完善和政策扶持力度
只有从国家层面给予森林体系培育和经营更多的保护和扶持,人们才会真正意识到森林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时转变很多错误思想观念,森林质量才能得到真正提高。通常,人们在森林经营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造林,很少会注意到森林培育的重要性,发展模式上表现的较为粗放,这种发展模式对森林体系的发展其实是很不利的。因此,必须及时进行观念转变,针对森林体系培育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森林体系发展,大力推进森林培育,实现森林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汉清.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的途径探讨[J].绿色科技,2016(9).
森林资源培育方法范文6
【关键词】木材;生产技术;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严峻,先进的木材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科学有效的木材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管理合理利用、培养和保护森林资源,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推动我国森林产业不断发展。
1 森林限额采伐制度
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是推动我国森林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动我国林业管理规范化、法治化的重要基础,是合理利用、发展、保护、恢复森林资源的基本保证,是促进木材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的动力[1]。
我国林业实施森林限额采伐制度,通过降低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控制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正在逐步实现依法治林,对于保护我国森林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可以不断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扩大森林面积,积极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断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是保障我国森林资源科学发展的基础,是我国森林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保护工程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遏制森林资源的恶化,保护森林资源多样性,通过调整木材生产经营方向,以发展、培育和保护林业资源为重要措施,不断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因此,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是森林保护工程的基础,如果没有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我国的森林保护工程不能很好地顺利实施。
2 木材生产技术设计
2.1 增加原木生产比重
对森林资源的木材生产技术,要根据伐区内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生产方式,不断增加原木生产比重。原木生产技术具有工程量较少、生产成本低、技术操作方便等优势,另外原木生产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持水土,减轻对保留木的损坏,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2.2 综合利用木材生产方式
伐区木材的集材要充分利用畜、机、人等综合方法,采伐过程综合利用木材生产方式,这样可以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方便生产,提高木材生产效率,提升木材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在高效完成木材采伐生产的基础上,又可以合理地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
2.3 合理选择采伐方式
科学合理的采伐方式对于我国森林资源的采伐、生产和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森林伐区要全面调查森林资源状况,根据林木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采伐方式,根据林地条件和木材分布,合理规划林木低强度大面积的采伐生产设计,在扩大择伐森林面积的基础上,不断降低采伐难度,不断提高木材生产技术,降低采伐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做好木材采伐生产的充分准备,降低木材采伐生产事故,提高木材生产技术管理能力。
3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对木材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影响
3.1 提高科学采伐意识
在我国林业实施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可以提高科学采伐意识,杜绝滥砍乱伐的现象。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明确规定森林采伐许可证只有当年有效,严谨超过使用年限和跨年度发放森林采伐许可证,森林采伐许可证按照我国林业统一的样式印制。通过实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规范了木材生产技术管理,杜绝了乱采、越界采伐、无证采伐等现象。
3.2 规范木材生产时间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明确规定了我国的木材生产时间,规范了森林采伐时间,按照我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统一规定,使木材生产计划的执行期,森林采伐总量、森林限额采伐指标和森林采伐的年度计划相一致[2]。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强制的将森林资源的季节性采伐生产管理均匀地分摊到各个月,严谨不同年度之间的森林采伐量串用,推动我国木材生产技术管理的规范化。
3.3 提高木材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林业配置了相关的公安机构、林政机构监督机构,我国森林管理的专业队伍不断扩大,推动木材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林区的采伐管理逐渐规范化,木材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森林资源监控工作不断科学化,推动我国林业大力发展。
4 贯彻森林采伐限额制度规范木材生产技术管理
4.1 加强森林采伐生产安全教育
近年来,我国的森林资源严重枯竭,森林产业和生态环境体系形势严峻,林业质量降低,人们对于森林资源采伐生产的正确认识关系着我国现代化林业的发展,因此要不断加强森林采伐生产安全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森林采伐生产思想认识,号召人们积极地参与到林业发展建设中,科学利用和合理经营森林资源,认真贯彻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提高森林资源采伐生产技术,降低森林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逐渐改善林业结构,提高木材生产管理水平。
4.2 确保林业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结合森林采伐限额制度,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培训班等方式,鼓励木材生产检验人员、支杆工、集材工、油锯工、采运人员、现场员、工队长等伐区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职业培训[3],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通过举办国家林业专业管理培训班,推动更多的林业工作人员获得国家林业资格证,不断提高木材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技术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推动我国林业规范化、安全化、科学化发展。
4.3 充分做好木材生产调查工作
根据我国森林资源伐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好木材生产调查工作,积极规划设计森林伐区场地,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实地研究,反复探查采伐现场,确定木材采伐生产方案后上报主管部门。每年秋冬季的木材采伐生产管理计划要尽量在当年的7月份之前完成,在保障顺利完成春、夏采伐生产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做好秋、东季节的木材采伐生产工作准备,确保秋冬季节的林业工作顺利进行。
4.4 控制森林采伐生产力度
在我国的森林资源采伐生产工作中,要严格遵循均匀生产,严谨局部林区超强度采伐生产,有效控制森林采伐生产力度。在采伐森林资源之前,要全面掌握森林伐区的实际情况,做好伐区的检查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采伐方案,控制森林采伐生产力度,严格均匀采伐,纵向采伐到底,横向采伐到边,规划好采伐区的集材道路,禁止在采伐生产条件好和木材质量好的地方过度采伐,要严格执行森林采伐生产计划。
5 结束语
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对于我国的林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贯彻执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推动木材生产技术管理规范化、安全化、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云林.我国伐区木材生产技术与管理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