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范文1

2010年1月-8月随机选取120例呼吸系统病的患儿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术,采用随机局部麻醉复合静脉镇静,极大的提高了我院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由于儿科病人的特殊性导致患儿术中耐受性差,承受能力低,常出现一些并发症,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不但保证了诊治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而且明显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现结合工作谈几点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儿120例,男88例,女32例;年龄10月-14岁,其中临床诊断肺炎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0例,支气管哮喘5例,可疑支气管异物5例。

1.2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方法:采用Olympus BF-P260F型电子纤维结合型支气管镜,先端部直径4.0mm,工作孔径2.0mm。完善术前检查和各种术前准备后,静推咪哒唑仑0.1mg/kg,阿托品0.01-0.03mg/kg,术中患儿取平卧位,颈部略抬高、头略后仰,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全程心电及血氧监护。术前用2%利多卡因对双侧鼻腔、咽喉表面喷雾麻醉各3次,术中采用“边麻边进”的利多卡因气管内局部黏膜表面麻醉法,到达声门时、到达气管隆突前、进入左/右支气管后依次注入2%的利多卡因1-2ml。将电子支气管镜经鼻(个别鼻甲肥厚进镜困难经口腔进镜)、会厌到达主气管及各段、部分亚段支气管开口,观察有无先天气道发育畸形,进镜原则是先健侧后病侧、如双侧病变则先病变轻侧后病变重侧,观察病变部位情况。术中发现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时给予吸引,病变部位给予37℃的温生理盐水注射液灌洗,以免刺激气管内黏膜加剧咳嗽,每次灌洗量根据年龄、体重、病情、病变部位决定,一般5-15ml/次,总量3ml/kg。注入速度要适中,原则上注入后立即吸引,负压吸引压力25-100mmHg,压力不能过大、过猛,中叶及舌叶回收量达40%以上,下叶及其他肺叶达30%以上。术前术中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中准确及时做好标本的采集,术后及时送检。

1.3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均常规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部分病例做支原体DNA、结核杆菌DNA、EB病毒检测。

1.4 观察术中及术后患儿的反应如低氧血症、出血、喉及支气管痉挛、发热等并加以处理。

2 结果

2.1 电子支气管镜术检查结果:100例临床诊断为肺炎患儿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诊断单纯气管支气管内膜炎95例,其中镜下诊断气管支气管内膜炎同时气管支气管软化或开口狭窄24例,镜下诊断支气管结核5例。10例临床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诊断慢性气管支气管内膜炎8例,气管支气管软化、开口狭窄2例。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镜下诊断为慢性支气管内膜炎。可疑支气管异物5例:经检查确诊3例,排除2例。

2.2 BALF细菌培养结果:细菌培养阳性42例,阳性率35%。药物敏感试验提示,培养阳性的菌株多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和G-杆菌。30例支原体DNA检测阳性。5例结核杆菌DNA检测阳性。

2.3 本组经电子镜术诊治:患儿120例,术中、术后均常规进行吸氧、血氧心电监护,多数患儿治疗过程安全顺利,12例术中出现一过性低氧血症,占10%,SpO2低于85%,退镜并给予增大氧流量后缓解。6例出现鼻部出血,占5%,以鼻腔黏膜出血为主,出血量较少,退镜后未予特殊处置而自行止血。4例出现术后发热,占3.3%,体温均在38℃以下,给予物理降温后热退。术中术后均无物过敏、喉头水肿、喉痉挛、呼吸心跳骤停、惊厥、气胸、纵膈气肿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自电子支气管镜术应用于儿科临床以来,在呼吸系统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愈发凸显出其无法替代的优势,从常规检查发展到急诊、急救。由于电子支气管镜可弯曲性大、管径细小及转动灵活,职称论文能插入传统硬质支气管镜所不能到达的段及亚段支气管,视野范围大、成像清晰,能直接检查到传统放射线检查无法发现的微小气道内膜的病变,还能进行介入治疗,为越来越多的患儿解除了病痛,明显的提高了诊治水平。

3.1 患者的配合至关重要:与其他医学上的侵入性操作一样,电子支气管镜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的配合就显得至关重要。儿科病人因其年龄的特殊性而导致依从性差,全身麻醉因费用昂贵及术后呼吸道护理繁琐等原因家长不宜接受,良好的局部麻醉可以解决上述矛盾,为电子支气管镜术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空间。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范文2

【关键词】  严重胸部创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丙泊酚;护理

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165例胸部创伤病人,其中严重胸部创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12例,及时采用丙泊酚镇静配合机械通气治疗,支持其呼吸功能,并进行严密监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例ards病人中,男11例,女1例;年龄6岁~67岁,平均36.5岁;其中交通事故伤9例,坠落伤2例,塌方挤压伤1例,均有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单侧或双侧血(气)胸。病人中连枷胸并反常呼吸4例,严重肺挫裂伤4例,脾破裂1例,膈肌破裂并十二指肠破裂1例,脊椎骨折伴双下肢截瘫2例,颅脑损伤2例。12例病人均行单侧或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术,于伤后1 h~72 h予低潮气量通气配合丙泊酚镇静治疗,机械通气时间3 d~11 d。

1.2  方法

1.2.1  呼吸机上机指证 

氧分压(pao2) <50 mmhg(1 mmhg=0.133 kpa),paco2 >55 mmhg,或鼻导管吸氧后pao2 <60 mmhg[1]。

1.2.2  治疗 

入院经确诊为ards后立即行气管插管,予呼吸机低潮气量通气配合丙泊酚镇静治疗,以丙泊酚1 mg/(kg·h)~2 mg/(kg·h)持续静脉注入,烦躁时可静脉注射丙泊酚l.5 mg/kg~2 mg/kg。在机械通气的同时积极处理合并伤,本组中2例严重肺挫裂伤行肺修补术,1例脾破裂行脾切除术,1例十二指肠破裂并膈肌破裂行膈肌修补并十二指肠修补术。

1.2.3  呼吸机通气模式及参数设置 

通气模式为机械控制通气(cmv)或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呼气末正压(simv+peep),潮气量6 ml/kg~8 ml/kg,每分钟呼吸频率(rf)10次~16次(≤14岁rf为(24-年龄)/2[2]),吸气、呼气时间比为1∶(1.0~1.5),氧浓度为40%~60%,peep为10 cmh2o~15 cmh2o(1 cmh2o=0.098 kpa),使血氧饱和度>90% 及pao2≥8 kpa,并根据病人的血气监测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各项参数。

1.2.4  撤离呼吸机指证 

能自主呼吸,血气分析正常,氧浓度下降至<30%。

1.3  结果 

12例严重胸部创伤后并发ards病人占同期胸部创伤(165例)的7.3%,平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为6.5 d,10例恢复良好出院,2例死亡,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2  护理

2.1  全身及其各系统功能监护 

准确监测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抽取及采集各种标本做相应检查,了解重要系统脏器的功能状况,保持各种引流管及静脉输液通路的通畅,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注意无菌操作。

2.2  机械通气护理 

由专人护理,严密观察通气机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排除故障。详细记录各种通气参数及其调整情况,定时测量血压、心率、脉搏和上述监测项目。给病人翻身、叩背、吸痰,做好口腔护理。注意呼吸道湿化、吸痰,每30 min~60 min注入生理盐水1次,严格无菌操作。湿化水每日不应少于250 ml,痰黏稠时可在湿化液中加抗生素和糜蛋白酶以稀释痰液,防止感染[1]。

2.3  丙泊酚镇静护理 

由于严重胸部创伤后ards机械通气治疗的作用是维持呼吸功能的稳定,因此应用微泵持续静脉注入丙泊酚进行镇静治疗,烦躁不安或人机对抗时可静脉注射丙泊酚,并严密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观察有无胸闷、呼吸急促、发绀等缺氧表现,及时做动脉血气分析以便于调整呼吸机参数。

3  讨论

严重胸部创伤易引起肺脏、胸廓损伤,严重肺挫裂伤、肺泡出血、肺间质水肿、肺萎陷引起肺内分流等,造成v/q比例失调,pao2下降;肋骨或胸骨骨折,尤其是连枷胸反常呼吸,均可引起通气量下降,导致pao2降低,故易发生ards。ards是一种急性危重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如不及早诊治,其病死率达50%以上[3]。因此,对于这类外伤病人应在伤后立即进行监护,严密观察病情,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早期诊断和治疗。

   

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重要的手段,迅速有效地纠正严重的低氧血症是救治ards成败的关键。本组病人在早期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严重的低氧血症,在确诊ards后立即行经口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超过3 d行气管切开),保持机体的氧输送,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大面积胸壁软化、反常呼吸的病人宜采用cmv模式,可从胸内排除反常呼吸运动,以改善通气效果,待胸壁软化和反常呼吸消失后再改为辅助通气。

   

丙泊酚是一种新型快速短效的全身麻醉药,其临床特点是起效快、持续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平稳、镇静作用强、可控性与稳定性好,且不良反应少。本组病例利用丙泊酚镇静作用稳定性和可控性强的特点,应用小剂量丙泊酚镇静配合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胸部创伤后ards取得良好效果。研究证实,恰当的镇静能明显增加ards病人氧合,从而进一步改善呼吸功能,同时丙泊酚具有维生素e相似的结构,能直接清除自由基,具有抗氧化性能[4]。因此,丙泊酚镇静治疗严重胸部创伤后ards,可为实施机械通气的病人病因治疗和肺损伤的修复赢得时间。

    

严重胸部创伤后ards病人常伴多发伤,病情复杂而且严重,既要做好专科护理和局部的观察、处理,又要对全身各个系统进行监护,及时处理休克及其他合并伤,防止并发症,维护肺与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本组病例在确诊ards后立即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配合丙泊酚镇静,支持病人的呼吸功能,并做好呼吸道及其他各项护理工作,并辅助其他综合治疗措施,提高了ards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曾佩,赖敏贞,廖少玲,等.有创机械通气在创伤后ards中的应用及其icu监护32例[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4,3(4):251252.

[2]谢咏秋,蔡宏伟.低潮气量通气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的临床应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3,28(5):521523.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范文3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儿科,广东佛山 528500

[摘要] 目的 探讨肺功能检测对于诊断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意义。 方法 以在该院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治疗的患儿共1 960例为研究对象,行肺功能检测,包括潮气状态下的通气功能、潮气流速-容量环的形态、呼吸动力学指标、功能残气量等。 结果 不同呼吸道疾病的肺功能特征表现不一,各指标的阳性率间也有多差异,其中,支气管肺炎患者多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改变、总气道阻力增高和功能残气量改变,但根据临床症状的差异,如阻塞或者实变,其肺功能检测也显著变化;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患儿多以小气道阻力增高为特征,其阳性率分别为58.3%、44.0%、64.0%;以大气道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先天性喉喘鸣和喉炎,其阳性率分别为29.6%、27.3%,较其他呼吸道疾病患儿显著升高;对于肺不张患儿,其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总气道阻力升高及功能残气量异常;此外,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多表现为功能残气量改变,同时伴有小气道阻力增高。 结论 肺功能检测的实施,能够有效反映不同呼吸道疾病的特征,从而对于疾病转归、诊断、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肺功能;呼吸系统疾病;儿童;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a)-0182-02

[作者简介] 吴乃许(1971-),男,广东阳春人,本科,儿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在儿科所有疾病中占首位[1],其中,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约为60%[2]。目前,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也与日俱增,使得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3]。肺功能检查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检查手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疗效评估及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客观地反映气道内病理改变及其程度,同时可间接反应气道的生理功能,从而为呼吸系统疾病检查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4]。目前,国外已将肺功能检查作为呼吸道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评估[5]。但国内对于肺功能检查的研究较少,尤其对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该研究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统计肺功能检查异常情况,以了解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在该院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治疗的患儿共1 9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1 107例,女性患儿853例,男女比例是1.3:1;年龄在6~14岁之间;按照疾病类型分类,支气管肺炎1 018例,支气管炎237例,毛细支气管炎 287例,支气管哮喘200例,上炎30例,先天性喉喘鸣11例,支肺炎合并肺不张 9例,右下肺炎9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4例,喉炎27例,其他108例。

1.2研究方法

仪器采用由德国耶格Masterscope Apspro制造的肺功能仪,检查指标是Vt(即潮气量)、FEV1(即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FVC、IOS强迫振荡气道阻力、FVC、MVV(即最大每分钟通气量)、MEF25-75%(即用力呼气25%~75%流速)、一口气弥散法测残气量、残总比,弥散功能、PEF呼气峰流速等,其中PEF是一项最有意义的检测指标,其和年龄、身高、体重及胸围等都相关,特别是和身高关系最为紧密.肺功能检查由肺功能室的专业人员进行检查,所有病例都通过进行正确的相关呼吸培训,均能正确的掌握肺功能检查中吹起的方法,并测定与记录被检查者的身高,体重以及年龄与初步诊断等一般资料,从上述资料中估算出患者的预计值,再和实测值进行比较.患者检查时采取坐位、含口嘴、夹住鼻腔、连续测量3次、通过电脑自动分析数据、专业人员填写诊断报告、打印报告,并统计肺功能检查异常情况。

1.3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通过肺功能检测发现,不同呼吸道疾病的肺功能特征表现不一,各指标的阳性率间也有多差异,其中,纳入研究的1 960例患儿中,以支气管肺炎患者居多,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改变、总气道阻力增高和功能残气量改变,但根据临床症状的差异,如阻塞或者实变,其肺功能检测也显著变化;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患儿多以小气道阻力增高为特征,其阳性率分别为58.3%、44.0%、64.0%;以大气道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先天性喉喘鸣和喉炎,其阳性率分别为29.6%、27.3%,较其他呼吸道疾病患儿显著升高;对于肺不张患儿,其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总气道阻力升高及功能残气量异常,这与其病理改变密切相关;此外,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多表现为功能残气量改变,同时伴有小气道阻力增高。

3讨论

对于儿童肺功能检查而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进行了报道,随后的60~70年代报道逐渐增多。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肺功能检查也逐渐精确化和简单化,在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价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估测预后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已成为诊断呼吸系统疾病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6]。在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早期,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从而确定气道病变,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密切相关。目前,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是由于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肺功能检查在诊断哮喘中的重要性尚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导致对哮喘不能做出及时的诊断,使得众多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造成了临床上通常应用大量的抗生素以及止咳药物等来治疗,临床效果不但不佳还延误了病情。

该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肺功能检测发现,不同呼吸道疾病的肺功能特征表现不一,各指标的阳性率间也有多差异,其中,纳入研究的1 960例患儿中,以支气管肺炎患者居多,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改变、总气道阻力增高和功能残气量改变,但根据临床症状的差异,如阻塞或者实变,其肺功能检测也显著变化;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患儿多以小气道阻力增高为特征;先天性喉喘鸣和喉炎以大气道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肺不张患儿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总气道阻力升高及功能残气量异常;此外,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多表现为功能残气量改变,同时伴有小气道阻力增高,这些都表明开展肺功能检查对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以支气管哮喘为例,其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理改变是慢性炎症反应导致产生可逆性气道狭窄、阻塞与气道的高反应性,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而肺功能检查不但可以客观地反映大气道或小气道有无阻塞,还可以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者舒张试验了解气道阻塞的是否存在可逆性,进而为确诊哮喘提供客观依据[7]。目前,临床上对于诊断哮喘很多仅依靠临床表现,没有客观的指标支持[8]。虽然肺功能检查对呼吸道疾病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由于医务人员及患者对于肺功能检查的临床重要性尚未有引起重视,延误了呼吸道疾病尤其哮喘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呼吸道疾病患儿的肺功能检查力度不够,这可能与患儿客观依从性差及医生、患儿家属对于肺功能检查的临床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

综上所述,肺功能指标能够反应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特征,从而通过肺功能检查能有效诊断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从而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临床医师尤其是儿科医生以及患儿家属应重视肺功能检测,以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使儿童呼吸道疾病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朱春梅,陈慧中.婴幼儿肺功能检测[J].中国医刊,2009,44(9):9-12.

[2]Amold JH.Measurement of the alveolar deadspace are we there yet[J].Crit care med,2001,29:1287-1288.

[3]余泽明,宋丰贵,李建华,等.应重视肺功能检查在呼吸统疾病诊治中的地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26(4):69-71.

[4]陈一芳,考验,忻学英,等.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4(4):365-367.

[5]张皓.儿童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4):365-367.

[6]华山,魏 ,吕敏.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意义[J].小儿急救医学,2005,12(5):370-372.

[7]陈一芳,考验.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2005,34(4):365-367.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范文4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痰液真菌培养后确诊的38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采用真菌培养的方法了解真菌种类,并对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真菌感染的基础病比例最高的是慢性支气管炎,占42.11%,其次分别为肺肿瘤26.32%、肺源性心脏病15.79%、肺气肿10.53%、肺炎5.26%。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最高的为白色念珠菌,占68.42%;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年龄、抗生素应用、病程均具有明显关系,年龄越大、抗生素应用滥用、病程越长,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几率越高(P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真菌感染; 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5-0013-02

近年来,随着临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恶性肿瘤放化疗、激素的滥用、患者年老体弱、慢性疾病以及免疫能力低下等因素的影响,真菌感染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的突出问题。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并导致气道严重病变,从而对临床诊治造成极大的困难[1]。本研究就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痰液真菌培养后确诊的38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32~81岁,平均(62.3±8.4)岁。其中肺炎2例,肺源性心脏病6例,慢性支气管炎16例,肺气肿4例,肺肿瘤10例。

1.2 真菌培养方法

1.2.1 标本留取 所有患者在进行痰液采集的清晨起床刷牙后,用清水进行3次漱口,将气管内痰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用力咳出,并采用一次性无菌容器采集,护理人员将采集到的痰液放入盛有15~20 ml的灭菌等渗盐水试管内,然后在10~60 min内送入检验科检验[1]。

1.2.2 真菌培养 挑取标本可疑部分,将其制备涂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到一些视野,然后再将其转到高倍镜。若看不到扁平细胞,则表明该标本已被污染,需要另留取。以常规方法将标本接种于沙促罗培养基上,控制培养温度为35 ℃,经过24~48 h的培养,真菌鉴定是将分纯菌落在VITEK细菌生系统YBC试卡接种,系统内度数鉴定,采用的质控菌株为ATCC60193白色念珠球菌菌株[2]。

1.3 真菌感染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留取的痰液真菌培养均进行连续2次或2次以上的检查后为阳性,且鉴定结果为同一真菌,则可结合临床表现确诊患者属于真菌感染[3]。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咳嗽黏液胶胨样痰或白色黏液丝状痰或浓痰,严重的患者甚至痰液中存在血丝,或呼吸困难、咯血等。

1.4 相关因素分析

统计患者不同年龄段、抗生素应用不同时间、病程长短等因素下真菌感染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种类

本研究中,真菌感染的基础病比例最高的是慢性支气管炎,占42.11%,其次分别为肺肿瘤26.32%、肺源性心脏病15.79%、肺气肿10.53%、肺炎5.26%。同时发现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最高的为白色念珠菌,占68.42%,见表1。

2.2 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年龄、抗生素应用、病程均具有明显关系,年龄越大、抗生素应用滥用、病程越长,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几率越高(P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会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并导致气道严重病变,从而对临床诊治造成极大的困难。尤其是白色念珠菌会对细胞免疫造成抑制,同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能够造成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甚至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本研究中发现,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主要真菌就为白色念珠菌。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患者年龄、抗生素应用以及病程均具有密切联系。因此,临床对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应当加强对真菌感染的预防,同时给予有效的实验室检查,具体如下:(1)临床医师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大部分临床医生在应用抗生素时存在采用试验性用药、经验性用药或患者自主性用药等错误,严重破坏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这极易导致真菌感染的发生,因此,临床药师必须加强对抗生素使用指征的掌握,在对患者治疗中,应当根据各项辅助检查结果给予准确合理的抗生素,并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2)临床医生必须重视细菌培养,大部分医师在临床治疗中,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时,仅仅考虑可能是抗生素使用种类不正确,而反复更换,没有给予感染菌谱的检验,从而导致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增加。因此,临床医生在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当积极给予感染菌谱检验,从而明确抗生素使用[4-6]。(3)加强对激素的应用指征,目前,一些基层医疗单位因盲目追求治疗效果,而在临床治疗中任何疾病均给予激素类药物治疗,导致激素成为常规用药,因此,在临床中,必须加强对激素的应用指征的掌握,坚决杜绝激素滥用的出现[7-8]。

总之,老年患者、慢性病及抗生素滥用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临床应当加强预防,在诊断时给予积极有效的辅助检查措施,杜绝药物滥用,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确保治疗疗效,避免真菌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赵丽平,范洪,刘静.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23(9):123-124.

[2]范洪,刘静.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的病例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21(2):145-146.

[3]刘彦,张爱荣.临床真菌感染的回顾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26(1):137-138.

[4]袁彦丽,王静,冯羡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85例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3,12(1):167-168.

[5]修连喜,林建红,罗腾火,等.我院院内真菌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2,34(9):45-48.

[6]杨晓霞,王治国,林燕青.医院内真菌感染临床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12,44(4):45-47.

[7]邓乃梅,马晓鸥.医院内真菌感染81例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12,33(6):55-57.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范文5

【关键词】 疾病谱;急救措施;急病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5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16-01

院前急救是指在现场发现伤员到医院期间对于患者的抢救、监护并运送到医院的过程,包括现场抢救和运送过程中的救治。这段时间对于患者至关重要,而急救120的急救措施、应急手段则是这其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如果能够使急救120的救治更加快速、准确、合理,不仅能够减小患者的死亡率,也能提高院前急救的社会认知度和诚信度。所以,本次回顾香坊分中心从2012年至2013年这一年内共急救处置的8251名患者,其中内科患者5665人次,外科患者2443人次,妇科及儿科患者143人次,综合各种信息分析在内科急病中排名相对靠前的病种,为今后的院前急救培训及出诊准备提供建议和意见,更加高效地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省级急救中心,本次调研共抽取从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中,香坊分中心急救运送的急诊患者共8251名,不包括期间接诊的大型突发事故患者或患者未接治死亡的记录出诊。

12 方法 查找所有的急救记录病例,按性别、年龄、呼救原因、疾病种类分别进行汇总,输入电脑Excel数据库。对疾病种类、患者性别及年龄构成等情况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5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分类变量使用χ表示。

2 结 果

21 急救人数总量 这一年内香坊分中心共接到市区求助电话接诊分配10226次,出诊8251次,有效出诊率达8069%,比前一年同期增长364%。

22 病种与性别分布 车祸伤1013例(1228%),事故创伤1226例(1485%),泌尿204例(247%),妇科92例(112%),儿科51例(062),心血管病1491例(1807%),高血压病267例(324%),脑血管病1488(1803%),呼吸系统529例(641%),酒精中毒448例(543%),消化系统501例(607%),药物中毒302例(366%),内分泌系统206例(250%),恶性肿瘤300例(364%),CO中毒64例(078%),传染病10例(012%),精神类37例(045%),食物中毒18例(022%),血液病4例(005%)。内科疾病中,接诊病人按病种多少顺序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酒精中毒、药物中毒、恶性肿瘤、高血压病、内分泌系统、CO中毒、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男性患者中,除食物中毒低于女性外,其他病种同序。而女性按病种多少顺序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高血压病、消化系统、药物中毒、恶性肿瘤、酒精中毒、内分泌系统、CO中毒、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血液系统疾病。

23 病种与年龄分布 近一年内院前急救患者内科为5665例次,其中男性3012例次(占5317%),女性2653例次(占4683%)。发病年龄小于19岁以下845例次(占1492%),20-40岁1486例次(占2623%),41-60岁1702例次(占3004%),60岁以上1632例次(占2881%)。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高血压病随年龄增长而接诊例数增多;而酒精中毒、消化系统疾病随着年龄增长而接诊例数减少;构成比也随之而变化。肿瘤、内分泌、其他疾病就诊例数变化不明显,构成比变化不显著。

3 讨论分析与结论

31 综合分析院前急救疾病谱 从香坊分中心一年来接治的急救病历来看,心、脑血管疾病一直占据着急诊急救的首要位置,其次为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占到总接诊病人的48%以上。所以,根据此项疾病谱揭示了院前急救上的重要方法和手段:①心脑血管疾病为院前急救的高发病情,为了提高急诊接治的高效率和针对性,应该首要对在职医生加强对此方面医学的操作手法,多配备一些相关的急救药物及仪器,对相关人员进行强化训练,侧重点应放在心脑血管病的识别、心电图读图分析、徒手心肺复苏等常用急救方法,提高全中心的急救水平。②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在院前救治中也不容小窥,所以,我中心急救人员同时也应加强对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掌握气道开放、气管插管、除颤、控制心律失常、特殊毒物中毒救治等方面的救治手法,认真全面体检,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病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处理。

32 高效院前急救处理方式方法 突发性急病的救治最重要的就是为患者争分夺秒。如果能在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诊疗和医治,其生还率就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必须要提高对患者的急救治疗能力,增强各类急救装备及器械,缩短急救反应半径,防颠簸、防窒息、防出血、防惊厥、防损伤,避免在运送过程中造成二次受伤,提高院前急救的高效率。院前急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针对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特点,做好院前急救预案,增强急救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以及可预测性。

33 提高公民急病自救意识 通过本次调查不难发现,在急病诊治中,男性的发病率明显多于女性,主要原因可能是男性所承担的社会职务较为繁重,生活压力大,导致病情的突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男性生命安全的防范工作,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加不注意对于烟酒以及高胆固醇等食品的摄入,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日常生活中应更注意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多学习一些突发性疾病的自救方法,进行急救医学知识普及及教育,注重第一时间的救治,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还希望。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范文6

关键词:糖尿病;呼吸系统;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Analyzing th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in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Methods Selection in January 2010~January 2013 in our hospital to receive the 58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diabetic to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 After 58 cases of disease through clinical treatment and care,effective control of airway infection,at the same time to keep blood sugar within the effective range,in 2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 blood sugar is not stable,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diseases at the same time also give diabetes treatment,no 1 patients death.Conclusion For diabetic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by comprehensiv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elated complications,to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glucose.

Key words:Diabetes;Respiratory system;Nursing

因为DM患者抵抗力明显下降,机体营养状况不良以及组织修复能力明显减弱,所以,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对病情进展控制带来巨大影响。本文就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8例,当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在35~79岁,平均年龄为(55.7±6.4)岁。58例患者全部通过临床检查,均符合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1]。其中肺部感染一共有36例,慢性阻塞性肺感染一共有25例,支气管扩张一共有3例,急性支气管哮喘一共有2例,肺结核2例。

1.2临床护理方法

1.2.1控制血糖 做好血糖监测,在三餐前、三餐后和凌晨2点进行血糖测试并做好相应记录,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或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剂量[2]。

1.2.2饮食护理 根据DM患者的饮食建议对患者给予膳食结构以及饮食习惯进行搭配。根据患者的体质量、活动量以及身高来计算出每天所需要的总体能力,之后根据低脂、低盐、低糖以及适量纤维饮食来科学搭配营养餐。当中碳水化合物大约占总体热量的55%~60%,蛋白质大约15%~20%,以奶制品、鱼肉以及禽肉等相关蛋白质为主。脂质大约25%~35%,并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每天在6g以下[3]。另外,患者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分配一定要合理。饮食结构应该以富含维生素以及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同时多加进食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免过度饮食造成体质量增加,避免出现糖代谢异常[4]。

1.2.3运动护理 大部分患者随着运动频率明显减少,进而造成体质量明显增加,极易引发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细胞功能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糖代谢异常,进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适当的有氧运动对患者而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适当的有氧运动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吸收以及利用,使患者体质得到明显改善[5]。

1.2.4心理护理 DM患者在合并呼吸系统疾病以后,一般其感染速度会明显加快,病情会进一步发展,进而造成患者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临床医师和护士在工作当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和患者之间的的沟通与交流,要经常和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使患者不良情绪得以消除。

1.2.5自我预防 患者在患有DM合并症以后,其日常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都会出现非常大的变化,患者也许由于无法适应而不主动配合临床医师和护士给予治疗,这个时候临床医师和护士需要积极给患者讲解DM知识,耐心讲明控制自身饮食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监督以及自我护理能力[6]。

1.2.6出院指导 临床医生和护士应重视对患者给予出院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够明确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学会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自我监测血糖、以及识别低血糖反应等。针对呼吸系统患者出院健康宣教的内容还应包括:戒烟:长期吸烟可刺激呼吸道,使气管、支气管纤毛受到损害而降低防病能力[7]。尽量少去或不去流动人口较多的公共场所糖尿病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血糖波动或有呼吸道的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发展至肺部感染[8]。

2结果

58例病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以后,呼吸道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血糖保持在有效范围以内,在出院以后有2例患者血糖不稳定,在对其治疗肺部疾病的同时也给予糖尿病治疗,没有1例患者死亡。

3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并且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合并症。另外,血糖下降与呼吸系统疾病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在临床当中应该给予高度重视[9]。

同时,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健康宣传教育以及心理疏导。临床护理人员也要增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另外,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以后,能够自我护理,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10]。本文结果显示,患者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以后,呼吸道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血糖保持在有效范围以内,出院后有2例患者血糖不稳定,在对其治疗肺部疾病的同时也给予糖尿病治疗,没有1例患者死亡。

总而言之,对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取综合临床护理干预,可以使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光,康健.中国香港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病率和识别[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8):634-636.

[2]马洪福,张唯扬,王英,等.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高血糖和糖尿病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现状[J].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1):870-873.

[3]王彦.两种链脲佐菌素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04).

[4]石胜,熊燕.糖化血红蛋白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8(01).

[5]王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合并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体会[J].求医间药:学术版,2012,10(4):53.

[6]孙慧伶,张瑜.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2(21).

[7]刘延祯,雷尚文.慢支咳喘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组织MMP-9和TIMP-1表达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1(01).

[8]张冬惠,侯建中,陈明朝,等.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探讨[J].开封医专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