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范文1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大学生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25周岁期间,其生理发展已经接近完成,具备成年人的体格和生理功能,但他们的心理尚不成熟,常常面临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独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等多方面的冲突和矛盾。若这些问题不能得到疏导和解决,就有可能形成心理障碍。
高校的扩招,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也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就业等压力增大。大学生因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如自杀、危害他人和社会的案例不在少数。根据统计,2008年大学生自杀人数占中国自杀人数的比例为8%,而2009年这个数字已经逼近11%,自杀已经成为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的比例也上升到了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已上升到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其能承受生活学习中的压力,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挫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至今日,已上升到关系校园稳定、社会稳定的高度。所以,辅导员作为一名高校的教育者,应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更好地在引导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人际交往的问题。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为广泛了。学生都渴望在大学能收获更多的友情,愿意保持较为广泛的人际交往,但是,他们又缺乏与人打交道的经验和技巧,同时,五湖四海的学生在生活习俗、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人际交往往往复杂,而一旦这种人际交往被否定后,就会让他们陷入孤僻的困境中,产生心理问题。
2.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大学生活靠的是“自我管理和服务”,面临新的学习方式、内容,很多大学生都在刚进入校园时不适应,放松了对自己学习的要求,缺乏学习的动力。又或者高考填报的专业不满意,进入校园后,经常旷课,沉迷网吧游戏,出现了学业困难。诸多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一部分人产生了自我否定的心理,这些也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3.恋爱中产生的问题。大学阶段,处理好恋爱关系,有其正面积极的效果,情侣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能促进学习和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但反之,恋爱受挫,不仅耽误双方的学习,还会因为一些情感破裂后的报复心理等问题导致极端的事情的发生;还有那些暗恋产生的问题,这部分同学往往将感情放在自己心里,不敢或者不能向心仪的对象表白而不能自拔,这些状态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4.就业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信息传播迅速,用人单位对来求职的学生的硬件条件和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相对于过去来说提高了很多。其次,就业的人数递增,高学历的硕士、博士的比例也增多,毕业即失业成为了普遍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辛苦十几年的供送自己读书,找不到好的工作来回报父母,让很多大学生不得不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而因找不到工作而产生的迷茫、失望甚至是绝望的心理严重的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加强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对策
首先,细致工作,及时发现大学生的极端的行为。辅导员可以有针对性的加强工作的重点,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对策。大一新生,对校园充满了新奇,但是,面对校园的新环境,又有生活学习环境的不适、身份转换的不适等问题;到大二时,会有学习的困惑,因而产生焦虑心理;到大四,又面临就业与择业的压力,这是辅导员需要关注的焦点。辅导员要熟悉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学习情况,要经常去查课,下宿舍,找贫困生聊天,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苗头,把很多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其次,要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掌握最基本的方法。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辅导员自身就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例如心理学、社会学等,接受职业培训,了解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专门的心理咨询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
第三,辅导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而言,我们都是广泛开展面向学生举办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测试、校园广播的宣传,开展校园讲座活动等,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以活动为载体,并进行引导。
辅导员个人的形象素质也会在平时对学生的管理与指导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所以,辅导员要每天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阳光的形象出现在学生中间,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得学生都愿意和辅导员接触,谈心。
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坚持在学生工作中的中坚力量,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做好大学生引路人。并不断深入研究,掌握科学的方法指导大学生们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靖宇.大学生恶性案件多发就业训练中心“送课到校”.http://epaper.省略/yzwb/2010-07/28/content_173051.htm?div=-1.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范文2
1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核心理念解析
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研究的悲观人性观转为重视并培养人性的积极观,它并不是以解决和去除人们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为主,而是致力于帮助人们养成或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2]具体来讲,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提倡人的主观层面上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主张个体主观上以满意的态度去回忆过去,用快乐的心态面对现在并乐观的展望未来的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主观上采取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往往能舒畅心情,排除焦郁,从而易于获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健康,使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更有耐心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更容易获得良好的、融洽的人际关系交往,从而促进个体在某一方面的成功。
1.2通过对个体自我能力和潜力的挖掘来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倡导通过对个体自我能力和潜力的挖掘来塑造积极人格特质。具体来说,即在个体自我认识、管理和对生活目标的追求的过程中,来提高个体自身的对外能力和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以此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去面对来自生活中外界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1.3以积极社会环境来培养个体的积极情感和行为
积极心理学还认为,积极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个体心理的健康发育,例如,当人们遭遇某方面的挫折时,如果父母、教师、同学或朋友能对此提供支持,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相对个体的外界)环境时,将大大有利于个体的积极情感和行为的健康发展。
2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从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出发,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着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处世心态和增加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积极体验以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充分挖掘大学生自我管理、导向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自身潜力,以培育其形成积极的、优秀的心理品质,特别对于心理健康素养较差的大学生,要致力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和优化发展环境。具体运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深入学生生活,鼓励学生采用积极心态体验生活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深入大学生实际生活中,感同身受,合理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来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采用积极的心态来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启发于生活,以培植并养成其积极情绪心理和行为模式。
2.2注重学生个体能力的提高和自身潜力的挖掘,培养其积极人格特质
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包括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导向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在强化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会伴随的激发自身潜力。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学生个体能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挖掘大学生自身潜力,而当强化大学生自身某种现实能力和激发潜力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生活、学习方式时,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积极人格特质。
2.3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和社会环境,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情感和行为
根据马斯洛、罗杰斯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当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能在其遭遇挫折或人生低谷时直接的或简介的给予同情并帮助或支持时,学生就最有可能获得积极情感和产生积极行为,从而易于健康成长和实现自我。[3]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打造积极的社会环境,时刻关注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适时接受并及时处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反馈的隐性的或显性的心理健康信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行为。
3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6-0132-0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校园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进一步探索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不断丰富新内涵,提升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含义
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诞生后,心理学的研究重心偏向了心理疾病的评估与矫治,在“疾病模型”驱使下,心理学主要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消极品质为研究对象,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传统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的消极品质为研究对象,美国积极心理学家赛利格曼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派正式诞生。积极心理学家们认为:“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1]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领域中的普通人,因此积极心理学在传播及影响力方面将具有更广泛性和深远性,必将促使心理学家从人性积极方面思考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问题。
积极心理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研究领域涉及三个层面:“在主观水平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例如幸福和安宁、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以及流畅和快乐;在个体成长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创造的勇气、良好的人际关系、美感、智慧等;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公众品质,例如责任、关爱、文明、自制力、容忍力,以及职业化道德”。[2]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传统心理学理论主要致力于消除问题,认为心理咨询或治疗就是将各种心理问题消除。没有心理问题的人就是一个在心理维度上符合健康标准的人;而积极心理学则把自身的关注焦点聚焦在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培养上。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简单化医学治疗模式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基于传统心理学范畴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理念带有较为明显的消极色彩。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归结为疾病治疗是传统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潜在的消极影响。医学化模式下将学生基本分为两类即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没心理问题的学生。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的干预措施是心理咨询矫正和药物治疗。这种模式教育下的结果往往是学生本能抗拒心理咨询与治疗。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心理疾病矫正咨询模式
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归结为部分学生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咨询与矫正。学校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中,这种模式的确有利于问题学生的心理成长。但此模式的困境在于只是满足部分学生的心理需求,广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发展性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和提升。这种模式的宗旨是解决和预防学生心理问题,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服务资源提供能力有限,实际上并不能达到防患未然的效果。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简单化德育教育模式
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为德育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挂靠到德育教育机构下,将思想政治与德育工作队伍直接移植为心理咨询与教育队伍,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问题。笔者认为这种德育教育模式部分原因是由于相关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在理解上不够深入,部分原因是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投入力度不够,进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合并同类项”。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简单化行政管理模式
我国高校绝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都挂靠在学生工作部门下,这种机构设置能充分发挥教育行政机构的行政指挥作用,比如部分高校依靠辅导员开展的心理普查、心理排查。在心理专职教师队伍不足、相关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行政管理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有益的补充形式,但这种模式不能长期取代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积极心理学认为,增进人的积极情感及其体验,是发展优秀品质的一种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积极情绪带来创造性和生产力,能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产生多种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创造性或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而这正是大学生应具有的积极品质。
1.引导大学生追寻幸福,不断提升主观幸福感
追求人生幸福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之一,如何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需要引领、指导大学生追寻幸福、发现幸福、享受幸福和创造幸福。大学生个体内在和谐发展,不能远离了对幸福生活的追寻。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需置疑的”。[3]积极心理学界认为幸福感是指个体基于自我的生活经验而形成的主观感受。幸福感的核心内容是对自己生活的总体满意感,即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整个生活质量是满意的,感受到生活是充实的。幸福正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积极情感与认知。
2.帮助大学生学会乐观,培养积极品质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过程和思维认知过程。情绪理论研究已经表明,每一种情绪都有自己相应的、特别的行为即“特定行为倾向”,消极情绪与逃避、排斥倾向相关,积极情绪与接纳、合作倾向相关。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教育不但要取长补短,还要扬长避短。对受教育个体而言,教育的目的不但是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质的飞跃,即个体能动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超越的过程。“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学生的发展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同时,学生又是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其特定的问题,需要教育者的积极关注与科学引导。学生还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有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既是受教育的客体,更是自我教育的主体”。[4]因此,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积极心理学范畴,坚持积极、正面、能动的人性观,引导、教育学生勇敢面向未来,以“积极的理念与行动为手段去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5]
3.指导大学生树立希望,不断提升心理弹性
美国堪萨斯大学克里·斯奈德教授是积极心理学希望领域公认的理论创始人,他将“希望”定义为:“在成功的动因(指向目标的能量水平)与途径(实现目标的计划)交叉产生体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6]这包括三方面的含义:清晰的目标(远景思维);明确的策略(路径思维);启动并实施该策略的动机(动力思维)。目标、路径和动力是希望理论的三大要素。实现目标的过程,也是路径和动力相互作用的过程,他们相互加强,呈正相关,对目标的达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中的希望理论,促进学生建立合适的目标,探索多种可行的途径,增强抗挫折能力和心理弹性,不断自我正性强化,最终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 Siligman,P.E.&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5-14.
[2] 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4.
[3] 郑木越.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13.
[4] 任 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68.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范文4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常见的表现形式,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探索心理问题的预防策略提供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02-02
随着校园社会化的加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逐渐成为心理健康的“高危人群”。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及常见的表现形式,对于大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具有现实及长远意义。
1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
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大学校园是多种文化磨砺碰撞的地方,在校园中, 学生一方面接受社会变革的洗礼,表现出积极的进取心、强烈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相对单一狭小的环境,缺乏生活阅历和经验,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在这一特殊环境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1 困扰性:
根据心理问题轻重程度的不同,心理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心理困扰型、心理障碍型和心理疾病型。心理困扰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短暂的焦虑、一时的烦恼等不良情绪,没有构成可辨认的临床综合症,一般通过自我调适可以得到解决。心理障碍是非器质性的,有临床综合症,需要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心理疾病是指大脑功能失调,导致精神活动出现障碍,需要接受精神病专科医生的诊治,主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辅以适当的心理治疗。总体来说,大学生心理问题绝大多数是心理困扰,只有少数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极少数大学生存在心理疾病。
困扰性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本质属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的心理困扰,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的心理反映。大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困惑是对新的环境和各种压力的短期的不适应。
1.2 自适应性:
自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特点。大学生的心理困扰是正常的心理反应,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可以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适应而得到自我解决,不需要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少数大学生由于长期压抑而导致心理障碍,只有极少数大学生由于心理障碍而导致心理疾病。
1.3 累积性:
大学生心理困扰的累积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困扰并非完全是在大学阶段才产生的。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困扰是在高中阶段产生并积累潜伏下来,在大学阶段才显现出来。其二,大学生心理困扰是新旧心理困扰的累积突现。大学生中旧的心理困扰没有解决,新的心理困扰仍在产生,新旧心理困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大学生心理困扰的集中突现。调查发现,大学一年级学生心理困扰更加突出,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扰主要是在高中阶段产生而在大学阶段有所发展。
1.4 多重性与阶段性:
大学生心理困扰具有多重并发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困扰日趋复杂多重化。自我意识模糊、价值取向迷茫、人际关系不适、社会适应不良、就业压力加大等不同层面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特点。在大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心理困扰呈现出不同的重点。在多次课堂心理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不同年级心理困扰的重点不同,大一、大二主要是适应、学业和人际交往问题,大三、大四则主要是就业和人际交往问题。
1.5 紧迫性:
紧迫性首先表现在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增多。调查表明, 现在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十年前翻了一番, 高年级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明显增多, 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次,表现为大学生心理问题引起的后果加重。几年前多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习效果不好, 成绩很差, 精神萎靡不振,坐立不安, 现已发展到纵情发泄, 严重违法违纪, 甚至出现轻生或杀人的恶性事件。
2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2.1 学习问题
2.1.1 新生学习适应问题:
适应问题主要针对新生,学习适应不良是当前大学生适应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大学生新生不仅面临从中学的“教我学”向大学的“自主学”等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也必然面临来自社会、同辈群体、师长和自我目标的学习压力。目前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是不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具体体现在:一是不适应大学教师的讲授方式,二是难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及方法,三是缺乏学习自我评价能力,四是缺乏科学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及学习计划的能力。凡此种种,都会导致新生对大学学习产生多种不良心理反映。
2.1.2 学业焦虑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和在大学期间的主要活动内容。学业状况、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评奖评优、保送、考研和就业等多个重要方面,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面对课程考试、各种过级考试等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现实社会中的竞争,有些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思想紧张,情绪焦虑,不同程度地出现头痛、失眠、心烦意乱、食欲下降、记忆力衰退、易怒等问题。
2.2 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是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技巧和方法而引起的。在大学生活中, 大学生作为个体独立地步人社会交际圈,他们尝试成人式的人际交往, 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交经验,做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并具有较强的封闭性, 因此部分学生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人苦闷与焦虑之中, 或者企图对抗而陷人困境, 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另外,也由于大学生一般都把友谊作为主要的精神支柱, 因此人际关系的失败常常给他们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大学集体生活表现在宿舍人际关系、班级人际关系以及社团人际关系等。人际关系敏感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生活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一些全国招生的院校或重点院校, 由于生活习惯差异、语言隔阂及自我评价等多方面的原因, 具有不同程度人际敏感的学生比例高达60%-70%。
2.3 情感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后期,生理心理发育已趋成熟,恋爱与性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摆在面前。恋爱是大学生的一种性心理现象,随着性心理发展进入恋爱阶段,追求美好热烈的爱情往往是大学生们所向往的,他们被心中萌动着的情感激励、鼓舞和滋润。但是现实中因恋爱而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在校园里有的大学生把异性之间的好感误解为爱情,有的为摆脱孤独寂寞而寻找异性谈恋爱,有的因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羡慕攀比的心理而急于谈恋爱,种种恋爱心理的不成熟导致大学生恋爱成功率较低,使他们经历失恋的痛苦和情感的煎熬。平衡不好学业与恋爱的关系,未能从中获得全新的自我体验和人格塑造,进而迷失自我,出现各种困惑和痛苦。同时,由于性生理成熟,大学生受到性意识的困扰,因性冲动反应不良而产生焦虑自责甚至心理变态。这些都给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使大学生陷入自卑、焦虑甚至绝望的消极情绪状态中去,有的人甚至因此走向极端, 酿成悲剧。
2.4 网络成瘾问题:
网络因其跨时空性、匿名性、互动性及便利性等特点,很快为大众所接受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沟通形式。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现实交际困难而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找心理满足, 另一方面也被网络的精彩深深吸引。从而对网络的迷恋、依赖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沉湎于虚拟世界。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严重地导致了心理错位、人格分裂, 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形成。
此外,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普遍存在,就业问题引发的前程压力及情绪反应较为严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迅速,高校连续扩招带来了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巨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面对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激烈的人才竞争,不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心理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思想上出现困惑、迷茫和苦恼,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出现焦虑不安、自信心缺乏、怯懦、自卑、依赖性强、患得患失、挫折感等心理问题。
3 总结
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自身心理素质要素系统是变化的根据,是内因;外部环境是变化的条件,是外因。所以,自我预防是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的决定性因素。从学校层面来说,应从教师、教学、机构设置和环境营造四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徐多勇.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试对策[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1
[2] 施福新. 大学生四种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3] 张旭新.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J]. 思想理论教育导论,2010.08
[4] 贾玉霞.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 2007.11
[5] 杜洪涛,李华. 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的原因及应对[J]. 中国成人教育, 2007.11
[6] 王统军.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 中国成人教育, 2005.11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范文5
关键词:素质育化;心理特点;课程模式
作者简介:张继玉(1975- ),女,江苏响水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职高专校园生态文化研究与建设”(编号:2010SJB880032;主持人:张继玉)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2-0062-03
一、研究背景: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工艺美院)2006年率先提出“双体系”人才培养战略,即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构建以第二课堂为主要阵地的“素质育化体系”。“育化”者,“育而化之”之意。与单纯的“教育”相比较,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动转化状态以及施教者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浸润性特征。素质育化体系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阅读、观展、社会实践等8个必修项目和参展参赛、社团活动、心理健康等6个拓展项目,并给与相应的学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其中重要项目从2007年开始就以讲座、选修课、各种心理宣传和活动来开展和实施。而必修课程建设则是从2012年开始全面实施。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而课堂教学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要求各高校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素质育化体系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探索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要求,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延伸教育课程可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学期开设。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做出了详细的要求。
苏州工艺美院心理中心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学院素质育化体系的整体规划和要求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了具有美院特色、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和体系。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知识层面、技能层面、自我认知层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能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2.主要教学内容。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要求,主要是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异常心理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第二部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包括: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第三部分,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包括: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大学生学习心理;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
3.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提出如下要求:(1)课程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2)课程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3)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4)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利用相关的图书资料、影视资料、心理测评工具等丰富教学手段。
(二)当代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点
1.当代大学生主要心理、沟通特点。当代的大学生大多为“90后”,这些学生成长起来的社会背景与60、70年代甚至80年代的人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求新、求变,不能安于现状。广州美术学院党总支苏云升书记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自我自主但独立能力缺乏;勇于担当但吃苦能力欠缺;个性自信但规划能力弱;能力突出但功利意识强[1]。在心理方面表现: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但摆脱不了依赖心理;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责任感往往体现在关键时刻;我期待值高但心理素质尚不完备;强烈的社交需求但沟通能力不够。在沟通方面,他们更喜欢支持和教练式领导;更注重互动,不要灌输要讨论;更注重选择性,不要强制;更注重视觉冲击力,进入到“读图时代”;沟通渠道多样化,进入“微博时代”、“短信时代”;沟通更注重感情。
2.艺术类大学生主要心理特点。云南艺术学院学生处长苏常青的研究表明艺术类大学生具有以下心理特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但个人主义倾向明显;热爱专业,但缺乏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独立意识强,社交范围狭窄,社会公德意识较强等。[2]本文作者长期从事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我们的研究表明:与普通类大学生相比,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特点,如:追求独特与个性,而不崇尚时髦与流行;单纯而直率,心理设防能力差;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创造性强,随意性大;心理矛盾冲突严重,角色反差大;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长,艺术类大学生理性思考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关注社会发展。[3]
(三)课程模式的探索
苏州工艺美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新时期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和沟通特点和教育部文件精神,结合学院推行的素质育化体系,认真学习、仔细研究,制订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通过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个模块来实施。具体为: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析(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都有不同程度地提升,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理潜能、优化心理素质、促进人格成长、实现自我价值);课程结构(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部分);课时与学分(总课时:32;总学分:2;其中网络教学课时:8 学分:0.5;课堂教学课时:16;学分:1;实践教学课时:8;学分:0.5)。
1.第一模块——网络教学。
教学目标: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和形式的国际性、多样性、趣味性、形象性、变通性、与时俱进性,是同学们在学习该课程的时候更加主动、了解更加形象生动。
组织形式(必修选修相结合):(1)新生心理测评(新生心理档案)(共有问卷3套,总时间为45分钟—1个小时,0.25学分;(2)推荐相关网站或教师上传相关资讯,学生自主观看或阅读。教师进行网络辅导,有学生回答与老师推荐的影像资料或资讯相关的问题。0.25学分);
教学要求:学生网络学习的课时量(6);教师网络辅导的课时量(2)
教学内容:新生心理测评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统一组织实施,此项目为必修。
相关资讯主要为:(1)电子图书,指与课程教学相关的电子版的教材、参考书籍等(包括:推荐1-2本主要学习书籍作为教材,以在校教师自编的校本教材为主;推荐至少10本参考书籍书目、目录及参考意见);(2)优秀作业,是指往届学生在个教学环节(教学单元)的具有示范作用的作业作品,能较直观地让学生了解阶段性教学目标与要求。要求:需标明作品的基础信息,包括作者姓名、班级等;对作品需进行简单的点评,主要是指出优缺点;(3)参考课件能提供给学生用以指导自主学习,拓展教学内容的教学辅助课件,是让学生了解其他院校、教师、课程教学现状的主要途径之一;(4)讲学视频,是指国内教学名师、设计大师、专家教授讲学的视频片段,能提供给学生设计与设计教学最前沿的信息,拓展学生的思路与视野。如:新浪公开课:耶鲁大学:《心理学导论》、哈佛大学:《幸福课》、香港城市大学岳晓东:《心理资本的三项修炼》等;(5)图片资料指授课教师用于教学示范或者教学引导的各类图片资料,但要求:需标明图片的基础信息;对图片需进行简单的点评;需对图片进行适当的分类。
考核方式(两块内容组成):(1)新生心理测评,现场测评生成结果,为参加者或L分值过低者进行补测。跟踪回访2次以上交由心理中心视为心理访谈体系;(2)学生选择主题根据课程内容问题和相关网上阅读课后独立或组成小组完成主题问题写成结项报告网络提交。
评分标准:满足课时量要求为合格;不满足课时量要求为不合格。
2.第二模块——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组织形式: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
教学要求:学生课堂学习的课时量(16);教师课堂辅导的课时量(2)。
由心理中心组织专兼职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实行团队教学的形式进行。即每个教师准备其中的2-3个内容,精心备课,循环教学。要有完整的课程设计、教学设计讲义和演示文稿。(1)以2课时为教学组织单元,含有课程设计的各要素如课程组织实施的过程及进度的规划;(2)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3)讲义的知识与技能内容要体现出知识的更新,包括本课程前沿知识的补充、教师个人研究成果的更新;(4)演示文稿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做到演之有用;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做到演之有据;要有高度的概括性,做到演之有度;要有清晰的条理性,做到演之有序;要有周密的计划性,做到演之有时;要有适当的灵活性,做到演之有择。
考核方式:以结业报告书书面形式结合学生考勤以及随堂提问给予学生书面成绩。参与课堂教学、很好地完成学业报告书的为合格;考勤未满或者未完成学业报告书的为不合格。
评分标准: 参与课堂教学,配合主题的教学实施,考核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课堂表现积极主动,能主动表达与阐述对主题的.理解,考核为良;表达与阐述能达到课程教学目的,思路清晰,表达顺畅,考核为优。
3.第三模块——实践教学。
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更形象、直观、生动的体现所学知识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能有所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组织形式:必修选修相结合。
教学要求:学生实践的课时量(6);教师辅导的课时量(2)。
教学内容:项目一(我演我心—校园心理剧);项目二(心随师动—名师进校);项目三(心随影动—心理电影);项目四(心随身动—户外拓展);项目五(心灵导航—新生宣传);项目六(心灵之约—专家访谈);项目七(心灵友聚—志愿者培训);项目八(心灵茶语—主题沙龙);项目九(心灵之港—团体辅导);项目十(心灵成长—知识竞赛);
考核方式:由各班心理委员组织实施,新生成长工程为必修,其余的为选修。
评分标准:每个学生参与组织、策划、参与的,效果显著的有合格,未参与的为不合格。
三、结语
相对于以第一课堂为主要载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刚性特征而言,以第二课堂为主要载体的“素质育化体系”则更多地具有时间与空间、形式与内容等诸多方面的自由灵活的柔性特征。形成了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大学生素质育化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体系内容、健全体系运行机制。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补,课内与课外交融,“双体系”交叉渗透,构建符合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实际的和谐健康的育人生态。
在素质育化体系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必选课程。苏州工艺美院采用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融入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多种教学方法,相信其教学效果应该是非常显著地,能够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云升.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高校的学生管理[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4).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范文6
关键词: 太极拳 改善 心理健康
1.研究方法
1.1问卷研究法
笔者对我院两校区2002年―2006年太极拳练习者400人(男280人,女120人)的习武动因进行了问卷调查。所有练习者的拳龄在0.5―4年,每天坚持练拳半小时以上。练习内容为:24、48、88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等。无论学练者的动因如何,在学练过程中,教师都重视对太极拳理论的剖析和传统文化的阐释,鼓励练习者从体的角度去习练劲法,体悟虚实、松沉等要领,并以推手来检验练拳所得和规范拳架。练习者的练拳动因见表1:
1.2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论文百余篇、著作6部,对上述所有资料整理并系统分析进行理论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2.结果与讨论
2.1行为研究结果与分析
2.1.1研究结果
心理健康一般通过心理症状、情绪情感、认知功能等指标来体现。我们从被试者的练拳心得中选取与心理健康有关的10项指标:心情愉快、消除紧张、缓解压力、改善睡眠、改善思维、改善人际、改善性格、调节情绪、遇事沉稳、转变视角,对400名练习者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结果如下:
2.1.2结果分析
通过“体用结合”练习太极拳,学生走出了太极拳只适合老年人的认识上的误区,使得练拳兴趣提高,主动性大大增强。经过一段时间(1个月以上)的系统练习后,所有的练习者均有心情愉快的感受,有改善睡眠、调节情绪等良好感觉;97.3%的练习者有消除紧张、遇事沉稳等良好感觉;95.2%以上的练习者感到可以缓解生活与学习产生的压力;92.1%的练习者认为通过太极拳练习可以改善思维,这可能与太极拳的复杂运动形式对改善大脑的灵活性和均衡性有关;95.6%的练习者认为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原因是通过修体和致用即套路与推手练习增加了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往机会;通过自身体悟太极拳拳理和传统文化的学习,89%以上的练习者认为,“能全面分析问题,转变了看问题的角度”。这对调节心态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2练习太极改善心理健康状态的分析
太极拳本身是以练习套路为本为体、推手为用的内家拳,是一种强度适中、运动量较大的有氧运动,对人体的健康及其有序化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多年的研究表明,太极拳这种体用结合的运动方式对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2.1间接心理作用机制
中国传统文化从性质上说属于柔性文化,太极拳运动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特点和东方哲学思想,如平衡观、整体观、和谐观等,以及“法贵柔缓”、“运动有度”、“上善若水”、“柔软胜刚强”、“柔则生、刚则损”等思想。太极拳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汲取了中华文明的丰富营养,融儒、道、武、医于一体,被尊为“哲拳”。太极拳拳理是以太极思想为指导,老子主张“道义”,提倡凡事不应急躁,更不能逞凶斗勇。太极拳作为道义之拳、重德之拳,要求练习者只有深怀道义之心,做对社会、国家、集体有益的事情,少索取,多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争名利,才能真正从思想深处解放自己,“致虚极、守静笃”,保持恬淡虚无状态。“拳虽武艺,得其正道,无往不宜”(陈鑫语),太极拳是正道,练习者从中可以悟出立身之本、做人之理,不断追求精神健康、道德高尚。
行为研究表明:98%的练习者认为练习太极拳使自己“能全面分析问题,转变了看问题的角度”,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调节作用,这和太极拳独具的体用结合习练方式密不可分。正是因为通过练习太极拳体悟到其蕴含的深邃的哲学内涵和传统文化的熏陶,陈元晖在《论儒化》中指出:“文化熏陶是形成人们性格和人格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基础,它与高级神经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人的心理的两根柱石。”文化通过语言和行为模式传递,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人们用共有的语言交流,从而相互影响。
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重点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太极哲理的体悟,使得大学生习练者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又进补了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柔性特性对人的心理调节作用影响较大。
2.2.2直接心理作用机制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人际关系、就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容易烦躁、焦虑、紧张、失眠等,身心长期处在紧张状态之中,而长期不良的紧张情绪是造成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
太极拳通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三合以及“以心行气、务令沉着”等要求,使习练者全神贯注在练拳过程之中,首先可以把许多负性情绪信息排除在意念之外,在切断心因性情绪的致病原因后,一些心理疾病即可迅速缓解。其次,通过这种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调节练习者的情绪,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重视内在精神,强调意识锻炼是太极拳运动特有的心理学特征。习练太极拳时要求进入“放松入静”的心理状态,把纷杂的连绵思绪纳入太极思维控制之中,进入似有似无的舒适、宁静的境界。此时,各种刺激的感觉阈限提高,大大地减少了从外界传入中枢的信息,使思维活动减少到最低程度,意识却处于十分清醒的高度入静状态。
练习太极拳重在自身体悟,体味习练过程中动作松柔圆活、松而不懈、身正体舒、气沉丹田、内劲节节贯串等动作要领,以求达到导引经络、通畅气血的功效。在“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心静体舒”并有意识、能动地控制调节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前提下,解除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减轻压力。太极拳推手强调不丢不顶,两人紧密协调配合,并在退守实战中注重点到即止,讲求手德。长时间推手的锻炼,对发挥正面性格、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有明显效果,达到积极进步而情绪稳定、充分考虑和照顾周围人群和环境因素、谦逊随和等良好效果,改善人际关系,使得习武人群和谐相处;同时,伴随着拳友的增多,消极情绪(如冷落感、孤独感、抑郁感等)会逐渐减轻和消失。另外,太极拳对因失眠造成的心理功能障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能延缓记忆力、注意力的衰退,改善信息加工速度,调节思维运动、抑制能力,提高稳定性。这些对调整心理状态都有显著促进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太极拳通过练体、致用的方式调节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机制,几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其作用机制模式图如下:
3.2建议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对人身心的良好影响是其它体育运动无可比拟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修炼的价值,我们应坚持在教与学过程中从体和用的角度去体悟传统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并结合太极拳拳理形成科学教育体系,编写优质教材推广,使这一民族瑰宝真正为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祥全.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63-66.
[2]赵淑英,殷玲玲.锻炼与心理社会健康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3,(2):40-43.
[3]季浏,李林,汪晓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1):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