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知识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知识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知识体系

经济学知识体系范文1

    [关键词]经济社会一体化;辩证统一;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5918(2010)05-009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0.05.048 [本刊网址]hbxb.com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对一切生产关系的变化起着最基础的作用。上层建筑的变化根源于经济基础的变化,但是它的或快或慢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会产生促进或者阻碍作用。洛阳市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建设,其根源在于自身的经济发展,同时,随着政治制度的调整,也会影响到当前洛阳市经济的整体发展。

    一、洛阳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现状

    2006年,洛阳市生产总值达133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17400元),城市化水平达到38%。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205万人,其中暂住人口46万人,市域总人口为680万人,城镇人口326万人,城镇化水平48%。《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进一步确立了未来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立足豫西,辐射中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携手周边,合力发展的中部制造业基地;展现历史,传承文化的国际旅游城市;山水城园,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城市。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洛阳市加快城市化步伐,进一步重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更加重视。

    另外,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具有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特点,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所以,当前洛阳市的“三农”问题,不能局限于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思路,必须站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确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把“城”、“乡”两个问题一起解决,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二、当前洛阳市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特点

    (一)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来制定科学的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业布局总体规划、县(市、区)和重点中心镇规划等各项规划衔接协调;统筹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原则;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规划。

    (二)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按照节约发展、效益优先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加快新型工业集约化、园区化进程,在产业聚集发展和城镇有序扩张中营造生产、生活空间,促进城乡资本对流,大量创造就业岗位,为人口转移提供载体;在中心城市和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及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搞好第三产业布局;不具备城市化和工业化条件的其他农村地区,要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科学优化种、养产业布局,探索长远有效的机制。

    (三)重视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突破农民工制度建设关键问题,逐步过渡构建起城乡相互衔接的制度体系。建立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

    (四)重视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快城乡路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搞好城乡公路网规划修编和调整。加快构建市域1小时都市圈,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积极推进城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信息共享,全市所有行政村建起农村商务、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为农民享受网络浏览、查询、采集、,以及文化、娱乐等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平台。

    (五)重视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以县(市、区)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建立有效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城市卫生医疗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促进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

    (六)重视城乡生态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积极创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市),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加快通道绿化工程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搞好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着力发展城市林业、近郊林业、远郊林业,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三、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觉分析洛阳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一)洛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洛阳制造业正加速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升级,第二产业进入平稳发展期,服务业进入比重逐年提高的快速发展期,“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正在加速形成。同时,随着洛阳市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农业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全面增加,资本、技术替代土地、劳动的速度不断加快,现代农业进入加速发展期,三次产业和城乡经济将呈现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二)洛阳市就业结构的变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城乡平等就业体制机制的逐步建立,促进农民就业的重点转到了提高农民就业的稳定性上。这就要求通过加快完善农业经营方式、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补贴等途径,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缩小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同时,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快,第二产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城乡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农业经营规模化,第三产业和现代农业将成为扩大农民就业的主要领域。

    (三)洛阳市劳动力要素的变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随着农村产业集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成为城市市民,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和土地使用、户籍管理、公共福利等配套改革,为产业集聚发展、农民创业就业、农民进城落户构建良好平台和有效机制。

    (四)洛阳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随着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刺激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消费潜力将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农村居民物质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并逐步从物质消费为主向文教娱乐、休闲旅游等精神消费拓展。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促进城乡人员的沟通、城乡文明的渗透,缩小城乡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差距。

    四、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政治保障

    (一)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农村人口“进城安居”、城镇资源要素“下乡扶农”双向对进,形成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良好机制。本着“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对本市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

    (二)新型农村宅基地和房屋产权管理制度。实行集约用地政策,对中心城市规划区、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规划区及市、县工业集中发展规划区内的农村居民居住用房,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条件下,积极推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农民自愿退出原农村宅基地进入城镇购买公寓房的,政府可给予补贴,并可享受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的优惠政策。

    (三)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转变制度。城市化已覆盖或即将覆盖的乡(镇),要适时实施撤乡(镇)建街道办事处工作,并相应健全有关组织机构,逐步转变工作职能。配套推进村委会转居委会工作,凡成建制的“农转非”且户数在1000户以上的,实行村委会转居委会,先试点总结经验再推广实施;凡不是成建制的“农转非”,但“农转非”后居住比较集中且达到1000户以上的,可单独建立社区。新建社区应配套完善的水、电、气、通讯和文化、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社区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促进居民综合素质提高。

    (四)农村土地保护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多种形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农民可以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以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规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流转服务组织可以依法成片集中流转承包地,并结合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实行集中开发、连片种植,兴建产业基地;对依法收回的承包地和农民自愿放弃的承包地,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流转,也可以发包给农户进行规模经营。

经济学知识体系范文2

[关键词]知识经济;中学体育;教学研究

1 知识经济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1.1 对知识经济内涵的理解

所谓知识经济,就是将知识作为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基础的新型经济形态。从微观角度理解,知识经济形态主要存在于科技研究开发、教育教学培训、信息设备服务和通信等产业领域,从宏观角度理解,知识经济则是涵盖了社会经济的各个子行业,是对以知识经济为动力的新型经济的总体称谓。作为新型的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形态相比较,知识主要具备高附加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三方面特点。高附加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智力型人员比重明显增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具有高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点。高效性,知识经济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征,资本边际报酬相比其他经济形态较高,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可持续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突出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各类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高效利用,并突出了通过无形资产的投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知识经济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以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这必然引发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促进教学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反映到体育教学上,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对体育教学创新、体育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三个方面。体育教学创新方面,就是要求体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应具有超前意识和前瞻性思维,能够围绕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将体育教学工作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体育教学效率提升方面,从目前的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现状来看,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仍存有较为广泛的影响,体现在教学上,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教学效率低效化,这与知识经济的高效性特点不相适应,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强化课堂效能效率意识,高效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方面,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具有综合性特点,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要求以知识经济的视野来观察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一是将以往的以传授体育理论知识技术为主转变到提高学生体育学习主观能动性上面来;二是将以往的以单一的体育技术训练为主的教学实践转变到以综合性体育素养训练上来;三是彻底改变被动的应试教学,使学生成为体育学习的主体。

2 对于创新中学体育教学的研究

2.1 转变教学观念,突出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人的智力的综合反映,集中了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人观察、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围绕着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创新人才的需求,以体育教学为手段,加强对学生认识事物、实践操作能力的教育培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体育的能力。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中的运动技术是活跃并且不断发展的,针对这一情况,体育教师应顺势利导,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勇于探索、善于总结,进而不断进行创新,形成新的体育动作技能。例如,在长跑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感受,从人体身体体能、耐力、心理以及呼吸等方面,来思考如何提高长跑技术,进而促进学生生成创新能力。

2.2 丰富教学手段,强化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一方面,应创新体育教学载体。随着知识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知识信息相关技术将渗透于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就中学体育教学而言,信息技术将越来越广泛地在体育教学中应用。针对这一情况,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摆脱传统的单纯依靠场地和器材进行体育教学的方式,加大对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依托现代知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搭建新的体育教学载体。另一方面,丰富体育教学方法。针对中学生个性特点和体育课程具体情况,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地丰富教学方法。通过开展集体教学、电化教学、分组教学、理论教学、影视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前一段的亚运会期间,就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亚运比赛的方式来学习篮球、排球等体育课程。

2.3 推进自主教学,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着眼于现代体育人才培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并发挥学生教学主体地位,通过大力推进自主教学,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方面,努力营造民主开放的体育课堂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客观条件。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等,确定一定的课程学习范围,采用选学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爱好兴趣进行自主选择性学习,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而全面发展学生体能和运动技术。另一方面,要理论和实践两手抓,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一手抓好体育理论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体育运动规律,授之以渔,辅导学生体验掌握体能和体育运动的辩证关系,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一手抓好体育实践教学,全面发展学生个性,指导学生处理好体育知识和体育运动的关系,侧重于体育运动的学习,辅导学生积极通过体育实践掌握体育运动技巧,锻炼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坤.知识经济与大学体育教学创新[j].决策探索,2004(10).

经济学知识体系范文3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创新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60万人,这个数字要超过全国新增就业岗数的一半,从而就业工作任务极其艰巨。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致使实体经济受到“牵连”,用人岗位数量“缩水”,因而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如何有效破解就业难题,国家和各地方都相应出台了系列举措来拓宽就业渠道,同时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现实而紧迫的要求。面对如此形势,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追求卓越的职业素质,是大学生就业和获取职业发展的基石和根本。然而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则必须依靠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进行。

一、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所谓职业素质,是指和职业岗位相关的综合素质,并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由于职业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根本之所在,职业生涯是人生历程中的主体部分,又是最具价值的部分,因此,职业素质是素质的主题和核心。具体而言,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分为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 职业素质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作为大学生,如果不懂得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没有脚踏实地、勇于进取的精神,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因此良好的职业素质是确保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职业素质是单位选才用人的重要依据。用人单位除了看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外,更看重学生的道德品质;要求毕业生不仅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更要有敬业精神;要求毕业生有团队意识,更要有一定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要求毕业生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主要途径及方法

(一)培养职业意识

1、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从业人员对社会、对人民所承担的义务和职责,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诚信要求人们做事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精益求精。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那种既有能力又很忠诚的人才是每一个企业所企求的最理想的人才;2、团结协作。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处于什么样的岗位,都离不开与诸方面的团结和协作。真正的团结协作需要每一个人都具有团队精神。团队精神不仅需要团队的凝聚力、合作意识和高昂的士气,而且要相互帮助、相互关怀、团结互助、同舟共济,保证团队的生机和活力;3、爱岗敬业。要求大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努力而勤奋。勤奋是成功的催化剂,一旦养成不畏劳苦、勇于拼搏、锲而不舍、坚持到底的勤奋精神,则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4、竞争创新。竞争是发展的基础,竞争有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有助于适应社会、成就事业,推动社会的进步。创新对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竞争具有积极的作用;5、服务奉献。真正为服务对象提供满意的服务,是从业人员的工作使命,而只有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服务。奉献,是一种只有付出而不求任何回报、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一种精神和理念。

(二)确定职业理想

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1、职业理想是职业发展的航标。理想是前进的方向,是心中的目标。人生发展的目标是通过职业理想来确立,并最终通过职业理想来实现。在人生道路上,职业生活占人生的绝大部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往往要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所以,职业理想的确立,就是为自己确立了人生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找到了职业发展的航标;2、职业理想是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职业理想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实现职业愿望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职业理想一经确立,人们就会为之付出孜孜不倦的努力,就可以转化为精神力量,会使人迸发出积极性并产生坚定的意志,激励着人们自觉地追求既定目标,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3、职业理想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价值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层面,个人的生存、发展是个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改造社会的过程,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实现。无论从什么角度去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总要依托某个职业。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必然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4、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职业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具体化,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人们通过从事一定职业,并以此为依托去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没有职业理想,社会理想就会落空。

(三)规范职业道德

1、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有正确的、进步的,也有错误的、落后的。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进步的人生观,才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会在职业活动中进行自觉的职业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职业道德修养要从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改造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要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作为大学生,如果连一件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小事都做不到,那么就不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更无从谈起;3、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不断激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涌现出很多先进人物。大学生要学习他们对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

(四)发掘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择业的基本参照和就业的基本条件,是胜任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人的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叠加和复合而成的。比如,一位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能说会道不行,还必须具有对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与使用能力,对教学问题与学习效果的洞察、分析与判断能力等。

职业能力和职业实践互为因果。从事一定的职业活动需有一定的能力为前提,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新要求则会促使相应能力水平的持续提高。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职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信息能力等方面。

(五)注重职业心理

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要求。每个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通用的职业心理素质如:勇于竞争的自信力、经受挫折的容忍力、不断进取的坚毅力、对待批评的分辨力、行为抉择的自我控制力、环境变异的适应力等。当然,不同职业和岗位对人的心理品质的要求是有所侧重的。

健康的职业心理具有重大作用:有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以及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个人不断适应环境,适应现代社会;能有效促进身体健康;有利于支持个体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有利于群体心理环境的优化。

(六)加强职业交往

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自信乐观。自信即相信自己;乐观指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自信乐观是一个良好心态的表现。具有这种自信心和乐观生活态度的人,对人际关系中的合作或竞争,对自己事业的发展,总是充满希望并怀有美好的憧憬。在自我表现上必然是精神愉快,精力充沛,容光焕发,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在为人处事上则真诚友善,忍让豁达,应付自如,落落大方;2、谦虚谨慎。谦虚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非常重要的道德品质。一个谦虚的人,在社交活动中,往往把尊重他人当作自己崇高人格的体现;3、真诚稳重。所谓“真诚”,就是“真实”、“诚恳”,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意。真诚的出发点是友善,是获得他人信赖的重要条件,真诚需要与稳重相配合;4、宽容豁达。宽容大量在人际交往中是一种宽厚、忍让的道德行为。在社会交往中,宽容豁达主要表现在当别人的缺点或错误给自己带来不利或损害时,能采取友善的谅解和容忍的态度,而不是得理不让人;5、处变不惊。处变不惊,镇定自若,是一种大将风度。没有很好的思想修养和心理素质,不经受一定的磨炼,是不容易达到这种境界的。大学生要在社交中自觉积累社交知识和经验,提高自控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七)提升创新素质

经济学知识体系范文4

【关键词】 信息经济学;机制设计;盈余管理;治理

1969-2001年期间,诺贝尔经济学奖四次与信息经济学有关,该学科无疑成为了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经济学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出发,对市场经济做出了切合实际的强有力的解释。将信息经济学引入资本结构理论,形成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如Jensen和Mecking的成本理论,Stultz和Jensen的自由现金理论(free cash),Ross、Leland 和Pyle的信号传递(Signaling)理论。Myers和Majluf的筹资顺序(Pecking order)理论,可以说,信息经济学的引入使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然而,将信息经济学引入盈余管理的相应研究,虽在国外已有相当发展,但国内尚不多见,本文在此作有益尝试。

一、相关理论简述

(一)不对称信息分类

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不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按发生时间在签约前后可分为事前不对称(ex ante)和事后不对称(ex post)。按非对称信息的内容分为隐藏行动(hidden actions)模型和隐藏信息(hidden information)模型或隐藏知识(hidden knowledge)模型。其实,信息不对称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理论,而只是经济学家面对现实做出的贴近现实的描述。当然,现实中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例如,雇主对雇员能力的认识,经理和外部股东对企业经营情况的了解等。表1概括了信息经济学不同模型的基本分类。

由于盈余管理主要涉及事后的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和事后的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故本文将较详尽地介绍这两个模型,而对逆向选择,信号传递以及信息甄别理论则不再展开。

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 with hidden actions)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签约后人选择行动,由于委托人只能观察到结果,而不能观察到人的行动,人有可能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不利于委托人的行动。委托人要做的是设计一个机制以使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委托人期望的行动。如由于股东不能准确了解经理的行为,经理便有可能做出增加在职消费,工作不尽力等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

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 with hidden information)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签约后人利用其信息优势进行利己行动,而委托人则不能了解到这种信息,并且不能完全观察到人的行动,或即使观察到人的行动,委托人仍然不能断定这些行动对谁有利。例如,关于投资项目的盈利前景等信息,经理明显较股东有更多的信息,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经理很有可能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从而影响了股东的决策。在我们看来,经理之所以隐瞒部分信息,完全是为了影响股东的决策,从而扩大自己的效用。可以这么说,经理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是为自己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服务的。

(二)经济机制设计

为解决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信息经济学主张从机制设计角度解决问题,可以说机制设计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机制设计的思想贯穿着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始终,正因为此,信息经济学又被成为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

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研究的是:对于任何给定的社会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契约,信息分散化决策等条件下,能否设计,如何设计一个机制来达到这个既定的社会目标。这就要求从个人理性出发,设计经济制度,让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有利的行为,即通过个人理性达到集体理性。只有这种考虑了人对策的政策,才是好的政策,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弊端。

针对事后的道德风险,机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让人“说实话”或采取委托人所期望的行动。这就要求设计的机制必须提供足够的激励,即必须满足激励兼容约束(incentive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机制。这时的机制才是可实施的(implementable);同时,该机制必须提供足够的激励,从而有足够的吸引力,使得人参与这个机制所确定的活动或接受这个机制所确定的规则,即必须满足参与约束(participation constrain)或个人理性约束(individual rationality constrain),这样的机制才是可行的(feasible),同时满足参与约束、激励兼容约束的机制称为可行、可实施机制。只有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机制,人对于该机制的态度或对于该机制所确定的活动,才是自愿的(自我强迫的),这个机制才是自我(强迫性)实现机制。

但是,如果发现在这个机制之外,还存在一个比该机制带来的利益还大的机制,那么该机制便失效了。正是因为人(经营者、大股东、地方政府等)发现有关机制外还存在一个比真实报告财务信息所带来的利益还大的利益,才导致了盈余管理的发生(我们所谈的盈余管理带来的收益不但表示直接的收益,如更好的报酬,更高的股票价格等,还包括间接收益,如避免了提供虚假信息而受到的惩罚等) 。

这就要求要么重新设计相关机制,增加有关盈余信息批露机制,可以给人带来利益,增强其批露真实盈余信息的动机;要么制定有关规定,严厉惩罚那些未对会计信息做出真实批露的相关人,降低机制外可以带给人的期望效用,以促使其重新接受原机制的制约。由于从信息经济学的机制设计理论主要是通过设计合理的、具有自动实施功能的机制,来协调委托人与人的利益冲突,故下文主要针对我国现行相关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二、盈余管理的治理建议

(一)改革激励契约,协调管理者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

由于管理者是运用思维对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进行非程序化决策,以及人力资本与所有者的不可分离的特性,故对管理者进行完全监督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也是得不偿失的,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对其进行约束。考虑到中国的经理市场起步较晚,实施报酬契约的制度环境尚不完善,如缺少关于股票期权的规定,故不可照办西方的做法,可考虑实施多元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既包括股票价格、股票价格年增长率等市场导向指标,也包括税后利润、每股盈余、资产报酬率、净现金流量等财务导向指标。这样一来,便可使绩效评价能综合考查过去业绩与未来预期、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长期业绩与当前业绩,最大限度地协调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需要强调的是,在制定报酬契约时,要充分考虑经理与股东的风险偏好等因素,如风险中立型的所有者应加大风险回避型管理者的固定报酬比重,假若管理者也是风险中立的,可考虑加大其拥有的剩余所有权份额。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其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尽最大的努力。

(二)改进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主体行为

第一,目前我国证监会关于公司上市、配股、停牌的有关规定,作为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之间隐含的契约标准,仍使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对此应考虑改进公司上市、配股、退市的考核标准。如针对企业盈余指标,现行配股条件仅对净资产报酬率(ROE)的绝对值作了规定,而暂停上市也仅对连续3年亏损作了规定,这客观上促使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来满足配股条件或避免退市,加强了公司机会主义作风,可考虑将配股的净资产报酬率指标修改为:上市公司申请配股的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连续3年高于同行业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值这样的相对指标;将暂停上市的利润指标修改为:最近3个会计年度累计亏损超过累计税后盈余,或连续3年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亏损的,应暂停上市。从而加大盈余管理的难度,使资源配置真正得到优化。

第二,健全民事赔偿机制,发挥制裁机制威慑效应。 可考虑建立一个功能类似消费者协会的会计信息外部使用人协会,以保护会计信息外部使用人的权益,有效地解决盈余管理治理中的“搭便车”现象;修改现有法律法规,详细规定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损失的民事赔偿责任以及充分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受理、审判程序,以做到有法可依,使利益受损者能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将举证责任转移给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清白,降低普通投资者的诉讼成本。

(三)增强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加强外部监督

即使企业管理当局实施了盈余管理,只要注册会计师能够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尽到足够的职业谨慎,还是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损害。有研究表明,虽然注册会计师对许多公司的盈余管理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但当遇见公司增发、配股等关键情形时,注册会计师大多是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这与现行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运行机制有很大联系。可考虑:第一,改变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实行强制轮换、中小股东决定事务所聘用等制度,对于更换的会计师事务所情况,法律要明确规定予以更为详细的披露;第二,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通过严格的监督真正使会计师事务所从争夺业务的竞争转为切实提高执业质量和服务质量;第三,加快合伙制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普遍推行。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多数为有限责任制,这种组织形式使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执业风险较小,与注册会计师应受到的社会责任约束以及社会对注册会计师的公信力不相称;第四,正确处理上市公司改制中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时间先后所带来的问题,进一步强调审计责任和评估责任的界限,理顺资产评估和财务审计的工作关系。

(四)整治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约束契约主体行为

控股股东和管理者等特定利益集团的自利动机转换为盈余管理行为, 通常需借助制度缺陷。比如,在“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下,大股东很容易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在缺乏制衡机制的治理结构下,企业管理者很容易实施自利行为。因此,应通过完善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补救企业制度缺陷,制衡各利益集团的行为,抑制部分盈余管理行为。第一,尽快解决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的市场流通问题,实现全流通,降低上市公司国有股股权比重,消除“一股独大”带来的种种弊端。第二,落实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分离机制,使其各司其职。尽管我国上市公司形式上已经形成了董事会、经理的职责划分,但实际运行并不令人满意,董事长实际上是总经理,而总经理实际上是常务副总经理。第三,健全独立董事制度。自从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我国的独立董事经历了不独立、“不懂事”、“花瓶”等阶段,运行很不令人满意,故需加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可考虑2/3的独立董事必须由中小股东提名等规定。

【主要参考文献】

[1] 吴联生. 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规则制定的参与特征――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2004年.

经济学知识体系范文5

【关键词】 房屋拆迁 现代制度经济学 产权 交易成本 国有土地使用权产权

一、引言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扩张了传统经济学的解释力,已成为一种能更准确和全面地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学工具。盛洪(1993)用两个词概括了其理论核心,一个是“产权”,即受制度保护的利益,产权制度既涉及对产权的界定,有涉及对产权的保护;另一个是“交易费用”,即指达成契约和保证契约执行费用。

众所周知,房屋拆迁工作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城市面貌更新及国有土地使用的合理布局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拆迁工作又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被拆迁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产权的不明晰界定,导致了拆迁补偿标准的确定机制不完善,进而降低了拆迁工作效率,严重增加了拆迁工作的交易成本,甚至引发了大量拆迁双方的矛盾纠纷,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措施,以图为建立健全房屋拆迁的法律法规,处理好加快城市改造、提高城市品位和居民生活质量与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关系提供借鉴。

二、实施拆迁行为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问题交互性质的认识将有利于人们更理性地判断某一行为的潜在收益和损失。科斯(1960)在分析涉及对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工商行为时深刻指明损害问题具有交互性质,即外部侵害不仅起因于侵害者的行为,也起因于被侵害者的存在,避免对受损害方的损害将会使实施损害的一方遭受损失,关键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因此,在分析拆迁行为给房屋所有权人带来损失的同时,更应考察不实施拆迁行为给社会净收益带来的损失,唯有权衡两者轻重,才能更好地理解实施拆迁行为增加社会总价值的战略意义。

实施拆迁行为给被拆迁者带来的损失方面,暂不考察拆迁者(损害方)对于被拆迁者(受损害方)是否补偿及补偿是否合理,需考虑的是由于城市居民的房屋往往是一个家庭的命脉,承载着太多的东西,当拆迁方实施拆迁行为时,大多数被拆迁者将只能选择放弃原来市中心便利的生活设施和交通条件,到城市边远地区购买一套住房,这使得居民蒙受了原有物业和物业区域内土地使用权丧失,以及因搬迁而造成的生活、工作、学习成本增加等损失。

此外考察不实施拆迁行为带来的损失,亦即实施拆迁行为带来的收益。由于拆迁制度的实施,我国许多城市实现了住房资金的良性循环,加快解决了住房困难,大部分危房、棚户、简屋得到了改造,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因此,拆迁行为是我国进行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另外,拆迁制度也使中国城市住房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镇住房以公有制逐渐转化为非国有为主,为房屋的市场交易奠定了基础。因此,比较实施与不实施拆迁行为的各自损失,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目前拆迁制度受到了一定的诟病,但是放弃拆迁制度而将城市更新重新放归私法领域也是不现实的。

为了更好地分析实施拆迁行为的必要意义,在此引入科斯(1960)提出的“合法的妨害”这一概念,即有些行为即使对别人造成了损害,只要该行为的当事人采用了适宜的技术降低了侵害,受到侵害的人也只能承认这些行为的合法性,即他们只能忍受。这是法律根据对整个社会的成本与收益的考虑,作出的对私有产权适当削弱的调整。于是,从提高社会净收益的角度出发,受侵害一方应当允许并接受“合法的妨害”,即人民群众应当对城市房屋拆迁行为报以支持和配合的态度。另外,由于相对于实力较弱的、分散的居民,拆迁方及地方人民政府显然具有谈判优势,这使得拥有“合法的妨害”权利的当事人,会降低技术的适宜水平,从而使侵害的程度提高。对于国有土地使用权产权的不予以承认及不明晰界定导致被拆迁者损失加重的现象,便是拆迁方提高侵害程度行为的具体表现。

三、土地使用权产权不明晰界定引发的城市房屋拆迁问题

土地使用权是宪法确定的私有产权,在涉及对这种私人产权的征收、征用、拆迁时,就应当考虑补偿。然而近年来,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拆迁往往只是对房屋进行补偿,不对土地进行补偿,有关土地使用权的补偿纠纷时有发生,从而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此外,不合理的法定拆迁补偿标准使得居民在缺乏合理依据的情况下根据自己喜好提出要求,一旦前人的要求得到满足,后人会以此为依据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致使拆迁方和地方政府承受了巨大的交易成本和财政负担。

1、城市房屋拆迁的本质及其所涉及的土地问题

为了考察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独立产权性质,必须理解什么是产权。阿曼・阿尔奇安(1965)指出:“在任何社会里,资源的个人使用权(即产权)都能得到解释,产权意味着对于其他人在资源使用方面做出的违背我意愿的选择的一种保护”。E.G.弗鲁博顿和S.配杰威齐(1972)认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他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或承担不遵守这些关系的成本。”

土地使用权虽然是不完全物权,但仍然是独立的财产权利,具有对世性的特征。土地使用权者直接和不特定多数人发生法律关系,也都可以独立地行使物权请求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也可以自主决定将该权利转让、出租或抵押,或在其权利上设定其他性质的物权。土地使用权人实施上述法律行为时,不受土地所有权人即国家及社会任何其它个体或组织的干涉。因此,土地使用权是其使用权人的一项独立产权。

尽管城市的土地按照宪法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但这些国有土地上建立了各种不同所有权的房屋,这些房屋是因为拥有国有土地使用权而存在的。城市房屋拆迁的直接目的在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被拆迁人的财产价值构成不仅涵盖房产,更应当体现出土地的价值。从表面上看,拆迁似乎指向的是房屋,但其本质却是在公权力干预下的平等主体之间土地使用权的产权交易。基于土地使用权的独立产权性质,其流转交易应依法实行有偿转让,房地产开发及拆迁行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城镇拆迁费等相关费用,以平等协商、等价有偿的原则上取得土地使用权。

然而无论是相关法律理论,还是拆迁补偿实践,大多有意无意地偏离了拆迁的本质。长期以来,一些部门和单位宣称拆迁方产权人购买的只是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利用地方规章和政策无视、模糊以至于抹杀公民合法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产权,不能给予被拆迁方公正合理的拆迁补偿。因此,国有土地使用权产权的不明晰界定导致了对于受损失方不合理的拆迁补偿标准,进而引发拆迁交易成本急剧上升、致使矛盾纠纷频繁涌现,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2、土地使用权产权不明晰界定引发的拆迁交易成本上升

“交易成本包括事前发生的为达成一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监督贯彻该合同而发生的成本”(R.Matthews,1986)。樊纲(1992)对交易成本的具体成本支出内容进行了划分,本文所要分析的拆迁交易成本上升问题则主要涉及其中的议价成本,即为确定买者和卖者的真实要价而进行的讨价还价过程,此外还应包括因无法达成合同而产生的诉讼赔偿等方面的成本支出。

交易与交换,无论是物品的交换还是劳务的交换,说到底都是一种权利即“产权”的交换,也就是放弃对某一物品的产权换得对另一物品的产权。产权不明确,事实上从两个方面使交易成本上升,一方面是造成交易对象之间发生议价博弈,双方为追逐私利引起了“有形交易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模糊的产权会阻碍交换行为的发生,导致交易规模的缩小,使人无法通过交易行为提高经济效率,这一由产权不确定造成的效率损失,也被称为“无形的交易成本”。下面就有形和无形交易成本两个方面,对土地使用权产权不明晰界定引发的拆迁交易成本上升问题进行考察。

有形交易成本方面,假定拆迁方对其所致损失(包括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负完全责任,被拆迁方就没有任何理由修改他们的安排,因为对被损害权益的赔偿总是能够替代他们损失的市场价值。但是,如果拆迁方抹杀公民的土地所有权即不用负完全赔偿责任,他们就会坚持这一安排,这样轮到被拆迁方设法减少损失,采取与拆迁方进行议价博弈的形式。进而,在议价过程中,居民往往具有更高的博弈资本,由于一旦对某个地块进行拆迁,这个拆迁的程序是不可逆转的,政府和开发商无论投入多大成本都必须将这个工作完成,此时,居民就不会担心因为自己要价过高而使得开发商知难而退。因此,在后一种情形下即土地使用权产权不明晰的情形下,原先的拆迁补偿标准名存实亡,被拆迁方不合理地提高补偿要求,使拆迁方和政府承受了大大超出预算范围的有形交易成本。

无形交易成本方面,当拆迁双方就补偿标准进行议价谈判陷入僵局而无法达成拆迁协议契约,甚至引起双方法律纠纷时,就产生了无穷大的无形交易成本。即当我们以“机会成本”的观点来看该问题时,产权界定不清楚,事实上阻碍交易的实现,使任何交易成为不可能,事实上使潜在无形的交易成本无限大。

从这个意义上说,明确界定产权,不仅是减少有形交易成本的前提,而且本身也减少了“无形的交易成本”。对于我们分析的城市房屋拆迁问题带来的借鉴意义便是:承认并明晰界定被拆迁方应有的土地使用权产权,并为此建立公平合理的产权制度以保护公民的私人独立产权,将会大大降低拆迁过程的交易成本,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四、土地使用权明晰界定为被拆迁居民独立产权的意义

明确的产权界定,提供了人们进行一切交易活动的基础,它能有效减少和节约交易成本。进而,不同的产权界定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也是不同的,换句话说,一种界定可能比另一种更有效率或更无效率,并且存在着最佳产权界定。盛洪(1992)认为,“谁的行动给他人的既定经济利益带来损失,谁就要负赔偿责任,这便是达到最佳产权界定的简化了的经济学规则”。

对于房屋拆迁问题而言,要达到最佳土地使用权产权界定,应当要从遭受利益损失的使用者的产权角度去考察,由于拆迁方的行为改变了既定的利益格局,为了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不受影响,必须负完全赔偿责任。即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脱离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分离的思路,土地所有权公有化,并不意味着土地使用权产权的公有化,应当按照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完全市场价格,将其基本或完全界定为居民的独立产权。唯有如此,才能以最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为目的的土地使用权产权界定方式,有效减少拆迁过程中因土地使用权产权不明晰所造成的有形和无形交易成本,使拆迁交易活动更容易、更顺利、更高效率地进行。

同时,不能执行的法律,只是一纸空文;不能有效地加以贯彻和保护的产权,只是“口头”的产权。因此,为使界定产权不流于形式,还必须有效地保护产权,即能对破坏产权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制裁。既然产权的概念本身是一个社会概念,是在人与人之间才能划定的社会关系,那么也就需要以国家机器为物质基础的社会契约方式加以界定和保护,而产权制度便是这样一种社会法律契约形式。E.G.弗鲁博顿和S.配杰威齐(1972)指出:“产权制度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和社会关系”。产权制度的价值,就是它所能避免的为争夺产权而付出的代价和因产权未定带来的资源配置的机会损失。因此,产权制度较之没有产权制度是优越的,有关拆迁立法和监督执行部门要在行政法规、地方规章和具体行动中真正明晰界定以及保护居民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加快建立起将土地房屋共同界为私人独立产权的公民产权制度,推动城市房屋拆迁安置工作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五、对我国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的对策性措施思考

1、以明晰界定被拆迁者土地使用权产权为基础对拆迁法规进行修订

国家应当尽快出台《房屋拆迁管理法》,确保城市政府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时,能够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而不是依据现行的行政法规。修订法规的核心任务是明确城市房屋拆迁安置属民事范畴,应遵循“有偿”、“公平”、“平等”的原则,充分保护被拆迁人依法享有的土地使用权产权,改变对依附于房屋所有权的土地使用权被无偿征收的不合理状况。

2、逐步完善土地使用权补偿制度

应当在《土地管理法》及《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增加对土地使用权剩余年限补偿以及区位变动补偿的具体规定,这既是尊重和保护私人财产的体现,也是市场经济中土地资源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通过设定较为科学完善的价格评估程序,合理确定被拆迁房屋及依附土地的货币补偿金额,充分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由于作价补偿时,必须考虑土地的价值因素,置换地段区位,应以合理的土地评估价,给予被拆迁人公正合理的拆迁补偿。因此,要全面推行市场化评估,拆迁房屋所依附土地的市场化评估要符合国家房地产评估规范的要求,紧跟动态的房地产市场。对于被拆迁房屋所依附土地和安置房屋所依附土地的评估,要参照同区位的房地产市场交易价格,采用同一的市场化评估方法,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原则。最后,具体费用的计算标准和方法应该通过制定新的《行政征收法》以及相应的实施细则来加以规定和明确。

3、政府应合理定位并履行好自身职责

在土地管理过程中,政府扮演着双重角色,即土地所有者和行政管理者。实践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理顺这两种角色的关系,若要有效推进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土地使用权产权有偿转让制度,政府必须正确行使土地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职责。拆迁是平等主体之间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拆迁补偿应由双方当事人依法平等协商确定。除非涉及公共利益拆迁外,政府应保持中立。当然,由于土地的国有性,国家作为土地所有权人和土地使用权人存在管理服从的行政关系。但是如果政府能够严格区分其作为土地管理者与土地所有者的角色,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不至于在实践中出现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 的情况。具体到拆迁补偿问题上,政府应谨守其财产所有人的中立角色,尊重土地使用权人的私人独立产权,做到“行政的归行政,市场的归市场”,让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自主谈判,无法达成协议的依法裁决;同时作为管理者,政府要把自己的工作定位在努力做好协调关系、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信息等服务工作,做到不从拆迁中牟利,不充当市场竞争的主体,不与投资主体之间存在经济利益或亲缘关系,不搞暗箱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因此,政府唯有成为超脱的居中管理者并努力践行上述职责,才能使其重新树立群众公信力,更好地推动城市房屋拆迁安置工作。

4、推行被拆迁人参与机制:对拟建项目的社会评价制度

城市发展项目是引致城市拆迁的动因所在,因此,必须要做好项目评价工作,把好城市项目审批关。然而现有的城市建设拆迁制度似乎在引导公众参与、协商、促进信息公开、减少负面社会影响等方面有所欠缺,在城市开发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缺乏对拟建项目进行必要的社会评价,难以识别开发中存在的社会问题。通过对拟定项目进行社会评价可以在拆迁户与拆迁人之间建立一种协商机制,赋予拆迁户协商权、发言权,把拆迁户的意见体现在拆迁协议中,确保他们的利益不受侵犯,达到城市发展以城市居民为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卷)[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R.H.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Law & Economics,1960.

[3] Armen Alchian.“Some Economics of Property Rights”[J]. Politico,1965(30).

[4] 樊纲:有关交易成本的几个理论问题 [J].经济学动态,1992(5).

[5] 杨卫国、程承坪:所有权、财产权及产权新辩――兼论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现代产权理论的异同[J].经济财政,2007(1).

经济学知识体系范文6

关键词:高职教育 顶岗实习 “瓶颈” 对策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任务。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虽然重视,但对于不少职校而言,学生的顶岗实习任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如何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是我们高职教育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从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但同时,在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近几年的行业调研发现,在顶岗实习的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顶岗实习的质量。

一、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

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期间,同时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从而决定了学生必须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但同时学生、企业和学生三者责权关系不明确,而企业普遍缺乏责任意识和制度约束,学生权益保障的主体责任没有明确,从而导致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实习行为和活动得不到合法的保护。

2.心态的变化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前应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缩短实习的适应期,有利于实习任务的完成。那么,职业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后心理状况如何呢?

通常学生刚开始实习热情较高,满脑子的想象,对实习的期望值较高,而对指导教师实习前的动员会重视不够。刚到企业时,由于好奇心被充分调动,经过入企教育后就急不可待地投入实习中,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一些学生的热情很快就会消失,渐渐就会变的浮躁。

3.学习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学生在学校培养期间,主要掌握理论和技能为主,而从事生产实践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实际动手,参与生产,有部分同学会感到是机械式的作业,没有将教室里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等实习期结束回来,就不会感到有所收获。

4.学校管理的不可控性

学生的顶岗实习虽然由学校来安排,学校组织学生顶岗实习的方式多样,但合作协议的内容大多都比较空洞,缺乏有效的操作性和保障性,在管理的方式上经常出现人员不到位、管理制度粗放、实习内容缺乏针对性、系统性。而学生一旦到企业,管理的主动权便从学校过渡到企业,学校的管理便存在着很多不可控因素,从而增加了学校管理的复杂度。学生毕竟没进入社会,在有些方面,还需要学校来进行教育和管理,因些建立规范、合理、科学的管理机制便刻不容缓。

5.岗位的单一化,简单化

通常,在企业的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以盈利为目地,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一般只允许进行一些简单的机械操作,对其他有严格的限制。同时学生与企业师傅之间不好交流与沟通,学生感到自己大材小用,或无可适从,学生往往会有深深的失落感,感到迷茫。这时候就要求指导教师及时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现场指导、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把企业的实际与课堂上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想结合起来,加深认识,学会如何与人沟通等。学生摆正心态,放下大学生的架子,积极主动地学习、动手、动脑、动口。等实习结束学生会觉得有收获,体会也就会比较深。

二、顶岗实习管理质量的对策

1.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水平

学生实习的过程是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学校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时,应严格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如果学校仅仅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甚至以此作为激发企业提供岗位的动力,不仅与其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这样的校企合作也是不可能持续的。只有使学生将在学校所学的专业只是基本能有所用,在工作实践中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丰富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进一步地提高专业水平。

2.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

职校需要真正尊重教育规律,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改革课程体系,让其更加贴近企业工作流程,这样学生进入企业后才能胜任工作岗位。

3.建立和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保护学生的根本利益

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出必然趋势,学生做为社会的组成属于弱势群体。顶岗实习制度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职业教育制度之下,与此同时,学生在企业中从事生产与服务,接受企业的管理和考核,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价值,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实质性劳动关系,因此相关主体的权益应得到保护,责任应得到落实。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个主体的责权关系,才能使学生的实习行为和活动得到合法保障和有效开展。

4.建立规范、科学的顶岗实习运行模式,切实保证长效机制的形成

学校应高度重视顶岗实习,严密组织。(1)学校要建立专门的顶岗实习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办法,设计规范、科学的顶岗实习运行管理模式,加强学生管理和宣传发动工作,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合理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任务和实习内容,建立建全顶岗实习管理的评价体系和学生信息反馈机制。(2)学校要加强对随同指导老师的管理,认真扎实地做好实习现场管理,完善专人管理和委托单位代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建立顶岗实习网络管理与信息沟通平台,及时做好与学生沟通和教学信息的下达。(3)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正确看待顶岗实习和实习报酬,加强对学生的校纪校规和厂纪厂规的教育,严守工作岗位,严格管理实习学生的考评和考核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将顶岗实习成绩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从而保证顶岗实习的长效机制的形成。

顶岗实习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过程,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平台,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丰富了人生阅历,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初为明确的目标。与人相处的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选择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使他们敢于面对挑战,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