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培训编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控车床培训编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范文1

[关键词]数控车床 实践教学 分析

中图分类号:TG5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244-01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数控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机械产业的发展。数控技术在机械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机械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机械产业对数控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数控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愈加严格,所以,在培养数控人员过程中,实施数控车床实践教学很有必要。

一、明确培养目标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所培养的数控技术人员主要是“蓝领”人才,“蓝领”在生产工作中所承担的任务是对数控机床进行操作,以及对数控机床的维修工作。目前,“蓝领”工作技术人员占我国数控技术岗位的70%,是机械产业中需求量最大。对于数控人才的培养,应在传统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上使其掌握数控机床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并学会数控加工编程技术,同时还要对几种工作中经常用到的“CAD/CAM”软件熟练把握。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各种职业学校的实力水平都有所差距,部分职业学校没有建立适当的实训基地,这就导致学生只能对理论知识有所掌握,但缺乏实战训练,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不利于学生数控技术的培养。所以要根据各种职业学校的实力水平,建立相应的数控技术实际训练基地,以满足学生实践训练的需求。在进行实际训练基地的建设时,应首先满足学生对教学及数控实际训练的需求,运用有限的资金对实际训练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实训基地的建设尽量以小型数控设备为主,对高档机床应适当选用。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对数控技术的掌握,为学生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数控人员做好准备。

三、重视传统机床操作经验

传统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所以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车床、数控车床等技术的学习。在数控车床实践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普通机床的操作训练,在保证学生熟悉普通机床的操作之后,带领学生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训练。学生在进行数控机床的训练时,应将普通机床的操作经验合理运用到数控机床的操作训练中来,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

四、优化教学程序

在数控车床实践教学中,需要学生对数控编程的内容有所掌握,要使学生从编程开始之前就对数控编程的整体思路有明确的了解:仔细分析工程的设计图纸的内容,并对图纸内内容进行工艺设计将加工方案确定,对机床、刀具等设备进行合适的选择以确定走刀路线、切削用量等;之后学生应将所需生产的工件建立成为几何模型,对加工过程中机床的运动轨迹等进行合理计算;对所生成的生产加工程序进行仔细的验证与修改,直到合格为止。在这样一整套完整的思路下要求下,要保证学生编程的正确性,在对学生进行数控车床实践教学时,就要使学生对七个环节及五个步骤进行有效把握。首先,七个环节主要包括:一看,学生要看懂所需生产的零件的图纸;二算,学生要对轨迹点的坐标值进行正确的计算;三编,进行程序清单的编写;四输,将编写的程序输入到数控机床系统当中;五验,对所编写的程序及仿真轨迹进行验证。六试,切削首件进行试验。七调,对首件进行试验后,对程序进行修改调试[1]。五个步骤主要包括:第一,进行工艺分析。在进行编程之前,要对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根据所需加工零件的图纸样本要求及前道工序等加工情况,以对加工路线及工艺方案进行确定,根据加工的需求,对切削用量及刀具等进行合理的选择。第二,建立工件坐标系。对工件的原点进行设定,在进行工件原点的选择时,没有固定位置,具有随意性,但原点的选择应尽量有利于程序的编制与计算,同时确定3个坐标轴。第三,确定刀具运动轨迹。对加工的方案、顺序、路线进行合理选择,确定刀具的运动轨迹,并将各点的坐标值写出。第四,编写程序清单。按照在此之前已经确定的刀具运动轨迹,对加工程序清单进行编写。第五,试切首件,校验程序[2]。

五、优化操作程序

数控车床操作中的细节问题的处理对生产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操作训练时,为了避免程序出现问题,以保证生产加工,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细节化的培养。在编程时就要对以下细节问题进行处理。第一,对起刀点的位置与退刀点的位置进行合理选择。第二,注意对指定编程指标进行设置。第三,对倒角起刀点的坐标进行确定。第四,对切断刀的宽度进行考虑。第五,灵活运用直角退刀技巧[3]。

六、提高安全文明生产意识

文明生产对现代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及现代工业生产来说尤为重要。对于一个合格的数控车床操作人员来说,在进行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生产过程中要合理使用数控车床,应重视对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养成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这是也是成为一名优秀数控车床操作人员的关键。数控车床操作人员应进行正确操作,严格按照操作顺序进行系统的启动,避免在使用时导致系统出现故障。系统启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耐心等待,待系统完全启动之后,再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人员操作太急,导致系统运行出现故障[4]。操作人员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还应注意对数控机床的保养与维护,对车床出现故障及时进行维修,做到防患于未然,使车床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七、避免或减少错误的发生

数控车床操作人员的心态问题经常会使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部分学生进入车间之后,没有了在教室中的良好心态,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导致在操作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或者在进行程序输入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输入等。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时,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将实训态度等职业能力要求均纳入到对学生的考核内容中,以促进学生端正实际训练态度,提高实际训练效果。

结术语

数控车床对于机械产业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面对机械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对数控操作技术人员进行全面培养,以满足机械生产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应运用实践教学模式以实现全面型、创新型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数控车床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对刀方法、程序编程等进行落实,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此外,还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严格培养,使其成为优秀的数控车床操作人员。

参考文献

[1] 陈安鑫.项目教学在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

[2] 周晓宏,胡旭兰,黄小云.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34).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范文2

关键词: 数控技术 教学方法 技能训练

数控技术是集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产物,它的出现及所带来的高效率、高精度已引起了科技界与工业界的高度重视。而且数控技术对于高职高专的教学也显得越来越关键。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领域迅猛崛起的一项应用型学科,由于这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上还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

研究学生在数控车床实习教学中的表象,探索其内在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促进其身心发展,以便提高我们的生产实习教学质量。

一、高职学生的生理特征

高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2周岁,这一阶段属于青春发育期的后期,学生们体重、肺活量等方面基本已发展到成年人的水平;脑细胞与神经系统发育完全,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据优势地位。在数控车床实习教学活动中对于体能的消耗已经完全可以适应。

二、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

1.较强的独立性

高职的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已经基本确定今后的职业规划,其专业特性决定了他们今后需要“动手”“动脑”地去完成学业及就业。生产实践中要求同学们有很强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许多同学甚至利用课余在外做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所以对家庭的经济依赖程度比普通学生要小,独立生活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也比一般学生要强。这为他们独立性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较稳定的情感

高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多见识面也比较广,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与同龄学生比起来要深刻很多,对社会上的人际关系比较老练,为人处世的经验和道理懂得多一些。这些学生就更加容易在生产实习中参与配合,与教师的沟通更融洽些。

3.操作动手能力强

高职的学生知道生产实习对自己未来的就业,生活都息息相关。这是其未来的职业需要。因此,同学们对生产实习中所面对的困难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和重视程度。实习的参与意识与重视程度明显要高于其他层次的学生。

三、展示专业前景,激发求知欲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新生刚进校门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及认识比较模糊。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新环境及新知识存在的好奇心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在入校后的第一周组织学生们观看机械冷热加工影片,到工厂实地参观数控车、数控铣,普车、普铣加工。加深同学们对专业的认识,也可以在数控车床上通过调用程序现场加工一个产品演示给同学们看,让同学们在对数控技术的高自动化、高效率、高精度感到惊奇与赞叹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比国内外数控技术的差距,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使命感,使同学们了解他们即将从事的工作是一份高层次、高水平的技术工作,是体现我国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一环。通过对职业定位的认同和渴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很容易就能激发起来,从而能充满兴趣地投入今后的数控专业学习中去。

四、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结构

教学初期,教师先带着学生进车间参观车床,并讲解数控车床的组成结构,以及操作面板上的各个按钮的作用,讲解几遍以后让学生动手按一按,检查同学们有没有记清楚,因为各个按钮的有效记忆对今后的实操训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接着让学生进行数控车床的最基本操作,如机械回零、启动主轴、对刀,程序输入,更改,删除等操作,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力求每个同学都可以实操训练,自己回去加以记忆总结。

以GSK980TD系列的数控车床为例,由于有极变速的车床,因此要对学生强调再强调启动主轴前必须先选择档位,还有机械回零,加强同学们对3个档位转速的熟练记忆。学生刚开始往往会出现超程的误操作,教师要及时更正,多次提醒。初次之外就是对刀,这是一个数控车床操作中的重点,它关系着零件加工过程中的的精度要求,实操教授过程中必须多次强化训练,训练时要先课堂讲解,再工厂中教师演示,最后学生实操训练,在整个对刀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生产安全,要学生知道对刀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危险。为了解决车床少、学生多的困难,同时避免损坏车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实现让学生在电脑模拟仿真软件上模拟操作,以及数控车床实际操作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整个过程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数控车床常用的最基本的操作。

五、编程技巧的讲解

1.掌握编程方法

编程可以说是整个数控车削加工的灵魂,是数控车与普通车床的主要区分点,所以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编程的重要地位。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必须熟记常用的编程指令并能灵活运用,例如快速定位G00、直线插补G01、圆弧插补G02和G03、轴向粗车循环G71、封闭切削循环G73、精加工循环G70、螺纹切削指令G32和G92,以及讲解G02和G03的判定;G71和G73应用上的区别;切槽、切断的加工;倒角,倒圆的加工等。总之,需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实际生产中常用的编程指令。

2.确定加工工艺

加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确定加工工艺,它是保证工件可以顺利加工出来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学生对机械制造类知识是否熟练掌握并可灵活运用的标准。加工工艺是提高数控车床加工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好的加工工艺的拟定要求能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减少刀具空行程时间。例如,有的零件一次装夹只用一个程序就能完成,而有的零件则要调头装夹,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程序完成,工艺的好坏显而易见。

3.选择刀具和切削用量

根据被加工工件加工表面及工件用途的不同,车刀分为外圆车刀、切断刀、切槽刀,内孔车刀、螺纹车刀等,教师需要训练学生依据在实际加工中对零件形状及加工表面精度的要求,具体地选择合适的刀具。

比如,切断刀可以切槽、切断,工件根据不同用途其退刀槽有宽有窄,所以在实际加工中就要先把切断刀磨成所需要的宽度厚再进行加工。在切削用量的选择上,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被加工表面质量要求、刀具材料和工件材料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经过这几项分类学习,学生从编程到实际加工思路逐渐清晰,再结合在之前所掌握的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就可以开始零件的实际加工了。

六、分组讨论,分工协作

确保学生几项基本操作掌握后就可以开始零件的实际加工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分发零件的设计图纸。每组的组长根据组员的特点将其分为:编程员,工艺员,绘图员,数控车等几项工作。小组人员对零件图进行分析后就可以展开实际加工了。在加工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指导,纠正。最后,加工出产品,小组总结。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独立完成一项工作,可以获得宝贵的成就感,增长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

在这个阶段,笔者辅导学生在数控车床加工中从零件形状到质量进行了一个跨越,经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已经能熟练地加工出合格的工件。把数控车床教学分阶段、分模块地实施后,笔者经过调研和考查发现效果不错。大部分学生熟练掌握了数控车床的编程、加工和维护,并能处理车床的一些简单常见的故障,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立军.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范文3

关键词:普通车床;一体化;教学模块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020-01

在过去的普通车床教学中,都是采用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例如:单一的学习几种加工方式,目的只是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车床操作,实训完后,学生基本能够达到可以独自操作机床进行最简单的加工。但是,这样的技术将被社会淘汰,只有能够熟练地掌握一些普车典型零件(综合件)的工艺及车削方法,对以往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同时促进数控实训教学的发展,才能满足今天企业的需求,与人才市场接轨。所以,虽然传统的普车工艺依然是必须掌握的基础,但是现在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数控车床服务,两者之间是相关联的技术,是属于一体化的教学。因此,构建好普通车床和数控车床的一体化的课程实训教学是关键。

一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本文所指的双师型教师,是既懂得普通车床的实训教学,又掌握数控车床的一定操作技能,并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的一种双技师型教师。笔者认为:培养方式有以下几点作为参考:

1.有计划地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参加普通车床的操作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从原有的普通车床实习指导教师中,选取具有一定文化功底和理论知识水平的教师,参与数控加工技术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选拔青年教师参加数控车床实训教学。对普通车床和数控车床的一体化实训教学内容安排,将其划分为几个模块。让有不同的教师针对自己擅长的领域对实训模块进行重点突破。

3.一次实训教学完成后,对不同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这样一来,每位教师就可以逐步掌握实训教学的全部内容。对于要求每位学生完成的模块,教师以身作则,首先完成。鼓励年轻教师多下车间,多到公司和工厂学习。以扩展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并了解市场需求,保证自己的教学与社会不脱节。

二 教学模块的安排

普通车床和数控车实训教学一体化模块的安排,是整个实训训练的核心内容。只有确定好了最合理的实训内容与模块,实习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其中,普通车床实训训练为第一阶段,使之能够更好的为数控车床实训打下基础。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①普车的文明生产、安全操作;②车床系统传动路线;③车床的维护与保养;④车削的基本知识;⑤车刀基本角度的定义及其初步选择;⑥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与车削。这六大模块最终为数控编程与工艺、数控仿真、数控系统、CAD/CAM模块的教学服务。

从学生实训水平上考虑,可以将中级职业资格考核为要求,对于普通车床六个模块的实训,可以分三个时期进行(初、中、后期)实训时间可以在8-12周左右,接着安排数控车模块的实训为第二阶段,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学生都有实训工位,能够有充裕的时间来自己进行实际操作。同样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实训时间约12周左右。初期的任务是入门,打下数控车床相关的基础知识;中期根据学生整体接受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后期可以以一些典型的零部件为实操对象,以学生自练为主,教师进行检查、辅导,进行模块的具体应用以及训练,并且通过一定时间的强化训练来达到相应的技术等级。而在其中,普通车床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模块的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它是数控车床实训教学的基础。因此,只有加大普车典型零件的分析及车削的教学,抓住重点,分析难点,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采取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而对于比较难掌握的复杂内容,教师可以将难点分解成几个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化难为易,层层深入来便于学生掌握,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实训模块教学的质量。

三 普车实训为数车实训服务

在普通车床实训教学中,突出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在实训教学时,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教师只作为引路人和答疑者,让学生在解决教师给出的项目中培养学习能力。在实训教学的后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让学生学会时间的合理安排和分配,并学会协调与合作。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发明和创新。此时,教师可以加大指导有关专业学生课程设计的力度,使学生的理论能够真正和实训结合起来,让实训服务于课程设计,使学生的设计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说服力。通过这些形式的教学改革,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素质得到提升,使学生在第二阶段的数控车床实训中的编程、仿真、上机、操作等能够更加的相互融通,训练内容更通俗易懂,并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基本掌握,这样即避免了数控车床实训单一的教学模式,又降低了学生直接上机操作的难度,可以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目的。

四 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普通车床和数控车床的一体化教学体现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适用性、针对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因,使学生想学、乐学,并能学会,提高学校的设备利用率,教学效果也上了一个台阶。同时,由于采用了综合模块化的教学课题,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自由,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了兴趣,又能学有所得;因为实训与技能等级考核相关联,学生实训后还能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不同的技能等级证书。这样既达到了实训的效果,学生又取得了实际的利益,效果比以往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提高。

普通车床和数控车床实训的一体化教学是是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的必经之路,是职业教育向社会输送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根本手段,它在提高教师素质和技能的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文勇.加大普车实训教学改革力度 促进数控车实训教学的发展,《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 谢应善.浅谈职业学校数控车实习教学,《甘肃科技纵横》,2010年第4期

[3] 郝德成.提高数控车削加工教学效果的探讨,《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范文4

关键字:金属加工 装备制造业 机床加工 车床精度

车床,作为最为原始,最为常用的金属加工设备,从其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里,得到了完美的发展,其加工能力日益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从出口,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外贸,投资,消费发展模式,实体经济必然会得到大力发展,机械加工作为重工业之重必然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然而,我们国家基础制造业实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长期以来阻碍着制造业的发展。装备制造业中,机床加工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制造出的装备的精度,而车床作为最为通用的加工机床,如何提高其加工精度,尤其重要。

1.数控车床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数控车床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是集机床、计算机、电动机及拖动、动控制、检测等技术为一体的自动化设备。基本组成包括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反馈装置及机床本体。

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需要按照规定将工件的加工信息编制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然后将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系统,由数控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输出各种信息和指令,控制机床主运动的变速、起停,速度等,以及刀具的选择交换、工件的加紧松开、冷却的开关等动作,使刀具、工件及辅助装置有序进行工作。

2.影响车床加工精度的因素

车床经常加工旋转类零件,它的特点就是一条边线围绕母线旋转(母线我们称为轴线),根据这个特点以及车床的特点,我们把引起车床加工误差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2.1车床制造精度

车床在加工制造时各个零件因机床本身的精度,员工技能水平,气候影响,装配误差等影响,造成车床本身具有一定误差,这个误差称为机床制造精度(比如车床导轨的平行度)。

2.2车床安装精度

车床在安装调试时,因技师水平,工厂条件,气候,运输等影响,造成车床在在安装调试时与理想状态产生误差(比如车床导轨与水平面的角度误差),这个误差称为车床安装精度。

2.3加工工件工艺合理性

工艺是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经验、方法和过程。各种机械制造的方法和过程的总和称之为机械加工工艺。良好合理的机械加工工艺,能够优化加工工步,提升工件的制造精度。由于工艺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使得有些车床加工工艺合理性有待提高,造成工件产生加工误差。

2.4工人的技能水平影响

车床作为机械切削加工的一个系统基体,只有和人形成良好的人机互动,才能制造出品质优良的工件,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加工工件的加工质量。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不完善性,决定了从事加工制造的技术工人的技能有很大提升空间。

2.5工件的装夹误差与夹具制造、磨损

工件装夹误差是指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主要包括:1)定位元件、刀具导向元件、分度机构和夹具的制造误差;2)夹具元件装配误差;3)夹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工作表面的磨损。由于车床加工中主要用的工装,夹具为三爪卡盘或者四爪卡盘和各种顶尖,其中三爪卡盘为自定心,它们的制造,装配精度,硬度耐磨性对工件的定位加紧有很大影响。定位加紧直接决定工件的制造精度,顶尖的制造精度对于工件定位有很大影响。

2.6机床传动链误差

传动链的传动误差是指内联系的传动链中首末两端传动元之间相对运动的误差。在螺纹加工时,必须保证工件与刀具间有严格的运动关系,传动链的传动误差是影响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传动链误差一般可用传动链末端元件的转角误差来衡量。如图所示的机床传动系统,可具体表示为

2.7刀具误差

一般车刀具(如普通45度正偏车刀、)的制造误差,对加工精度没有直接影响。但其装夹误差对制造有一定影响。定尺寸刀具(主要指螺纹刀具)的尺寸误差直接影响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刀具在安装使用不当时产生跳动也将影响加工精度。

2.8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主要包括1)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要用各种量具、量仪等进行检验测量,再根据测量结果对工件进行试切或调整机床。2)量具本身的制造误差、测量时的接触力、温度、目测正确程度等,都直接影响加工误差。

3.车床加工精度控制方法

由于车床加工的精度影响因素较多,我们就按照设备,人,量具的分类来讨论。

3.1设备因素。

对于设备制造、运输因素:为了提高车床的制造精度,设备方面,我们建议是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的机床厂生产的车床,比如沈阳机床厂生产的C6140系列的车床。运输方面,我们建议采用运输过程中运动平稳的方式,比如从大连到天津可以选用海运。

对于设备安装因素:首先厂房建设时尽量保证地面的水平,尽量涂地面漆,保证地面水平,防震等,另外厂房选址选在气候适宜,湿度低的地方;其次尽量选择厂家优秀的调试人员,由其指导安装车床。确保导轨与水平面的平行度,主轴端面与水平面的垂直度。

3.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分两种,编写工艺因素和车床操作因素。对于工艺员编写工艺这个因素我们的建议是招聘有资历的工艺员,定期对工艺员进行职业培训,定期展开对外交流。对于编写出来的工艺反复试制造,定稿。而对于车床操作这个因素我们建议招聘受过高等职业教育,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员工,定期展开技能培训,工人要和技术员,工艺员,设计人员定期交流,保证加工质量

3.3量具因素

对于量具因素我们建议采购品质佳,耐用度高,准确度高的量具,并且安置对量具进行校准,定时对使用人员进行量具操作技能培训,考核。

4.结论

本文围绕影响数控车床加工精度的因素和提高数控车床加工精度方法展开阐述,文章首先介绍了数控车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车床加工精度的若干关键因素,提出了车床加工精度的几个控制理论,旨在对提高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及从整体上提高数控车床现有水平均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严爱珍主编,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李万来.影响数控车床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J].科技创新导报,2008(09).

[3]叶影.提高经济型数控车床加工精度的方法[J].数控机床世界,2009(06).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范文5

关键词: 数控专业实践能力职业教育素质教育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e ability is the main task of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a basic requirement for quality education. NC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economy, we must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of " practice " training mode, carry ou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the " double-quality " team construction optimization measures to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strengthen based on NC professional.

Keywords: NC 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TG659-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实践的意义

随着我国机械行业数控设备的普及,数控车床技术在制造业中也逐渐普及,企业急需要一大批数控编程、操作及其维修等技术人员。为此,企业及各大职校积极进行数控车床技术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培训,以待培养一批应用型人才,缓解数控车床业的紧缺局面。

学员的能力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知识再生能力。实践的意义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充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如下:

1、 引导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

兴趣是学生寻求知识、掌握事物、并参与其中的心理倾向,学生需要在产生兴趣的时候才能认真准备知识,并主动学习。如:刚开始学习数控,指导老师可以特别强调一些难点、怪点,如普通车床上难以加工的曲面及高技术含量,让他们体会到数控加工的优越性;也可以带学生去参观一些有名的数控车床工厂,让他们看到数控加工的高精度、高质量和高效率,体会现代大生产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调动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营造探索氛围,激励自主探索

传统教学多数采用书本教学,自主实践少,时间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学习中去,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需要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探索氛围,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 例如学生对数控车床结构、功能、操作以及一些常用指令的学习,教师可以使用数控仿真软件,既能让学生更快地熟悉和了解数控加工,又能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为学生提供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空间。

3、加强意志培养,指导自主探索

现代化的生产是技能和意志的完美结合,没有刻苦的训练,就没有高超的技能。教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每一件学生作品,看成是工厂的产品,杜绝废品和次品。实习中,坚持“5S”标准,使用工厂生产制度,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顽强意志力和钻研精神。

二、 实践能力的培养策划

教育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参与,企业参与是实行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也是校企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增强各自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

针对市场对数控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学校可与数控车床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实现专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融通、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能力融通、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生产车间融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通、学生学业评价与企业用人评价标准融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确保知识学以致用,深化适应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校企融通”式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零距离”的上岗。专业课程的安排应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以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设备数量,建构一批实战型的课程。

三、培养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

1、整合课程结构,调整教学计划

在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方案上,应该充分体现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实践活动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课程整合的设计是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尤其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对于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的实际且具体的要求,通过对企业的典型工作及任务的知识、技能、态度整合,全部课程均整合为学生的项目课程。

首先,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保证实践性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连续性,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作为重心,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少到多的把数控车床技术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操作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其次,教学计划的制订应始终围绕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使用数控机床并可独自进行相关数控加工这个目标,因此,数控车床课程应全面、丰富的涵盖识图、造型、加工工艺、编程等几个环节,由此可见,核心课程就应该包括机械基础、机械制图、钳工工艺、数控机床、公差与配合、金属切削原理和造型等基础课程,以及应用编程的相关软件如Pro/E、UG、Mastercam、Cimatron等学习课程。这样即可以保证学生学习数控车床的专业知识,也可以保证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掌握数控机床的实际应用。

2、校内实训场所的建立完善

开设校内实践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运行模式的学习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企业实际的运作流程及生产组织模式,并追求书本与技能结合的有效学习途径。

企业的设备管理及操作步骤非常严格,对于严格要求的数控车床操控对于新手来说是望尘莫及的,因此在学员未毕业之前,学校应提供高模拟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及高可靠性操控的实训基地。学员可以在贴近生产实际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真实的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通过轻松自在、环境氛围优越的校园条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学习数控车床技术、应用数控车床技术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实际的操作与动手中学生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杜绝就业后由于操作不当所造成的人、财、物的损失,甚至可以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熟悉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有较熟练地实践技能,学生真正成为择业、就业、从业的新型技术人才。

以实际生产为基础的实训模式的构建

学习的目的就是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因此学生应该在实际的生产线上去学习、操作。指导老师应根据实际的生产模式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而学生也应该根据要求和指导进行实际的生产操作,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生产的基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具体的实训模式可以采用由老师选用合适的模型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分别剖析任务过程中专业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例如针对某一具体压铸模的数控加工,通常可以把任务分成产品设计、模具型腔设计、浇道设计、脱模顶出机构、复位机构、数控编程、机床操作等若干个知识点,然后由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对于不理解或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思考以提问的方式想指导老师提问,然后指导老师进行解答及知识的共享,由此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并帮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力。

近三年来,我校数控专业在进行数控课程教学的同时,利用学校的数控加工中心,承担了相当数量的数控加工任务,使整个数控课程的教学过程完全贴近生产实际,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基于生产实践”的实训模式是提高数控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客观需要,有助于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一技之长。同时,也有助于学校与企业的进一步合作。

四、结束语

以上是本人在近年来从事数控教学、数控培训及数控生产中所取得的一些深切体会。数控专业是一个崭新的专业,同时又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主要包括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学科)且发展迅速的专业,许多方面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往往牵涉到除专业课教学之外的许多因素;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可能也不尽相同。因此,以上浅见只能作为各位同行的一个参考,仅此而已。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李善术数控机床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5

2、卢双盈李向东职业教育学兵器工业出版社 1998.6

3、王睿 Mastercam 9 实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2

数控车床培训编程范文6

【关键词】 机床数控技术;案例教学;数控编程;数控操作;能力;素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高等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多地倾向于采用案例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学校院校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和企业职工培训的需要,如何有效利用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在职业能力上有显著的提高,是教师们探索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在本文中,笔者就在本人担任的《机床数控技术》课程中如何使用案例教学来提高授课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了研究和尝试。

一、课程分析

案例式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案例完成的整个工作过程让学生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并能将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培养自主行为能力,最后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在这一过程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克服困难、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综合应用学习知识。

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机床数控技术》已经成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在培养学生的数控机床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具备对数控机床程序编制和加工调试能力,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做好准备。

从课程设置体系看,本门课程学习之前需要学习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与配合、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课程,与本课程同时开设的有PLC原理与应用、三维实体设计等,后续相关课程还有先进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可见本课程在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课程的内容来分析,本门课程既有机床数控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加工工艺分析等理论知识,又有数控车编程、数控铣编程、数控机床操作等内容,可以说本门课程即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强调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所以,本门《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比较适合使用案例教学法,学生通过完成案例零件的加工过程分析和制作,在仿真平台上进行加工,以及最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真实的零件,既综合应用了数控工艺和编程等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

二、案例的设置

《机床数控技术》课程大纲要求54学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为使学生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具备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能力,并能够在数控机床上将所需要的零件加工出来,即:通过本学期的理论学习和仿真操作,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环境下完成零件加工的全部过程。课程的编程系统主要是数控车编程和数控铣编程,编程案例的选取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水平的好坏,本文主要分析车床的编程案例选取。

1、案例的标准

在设置案例时,应该充分考虑案例(零件)的典型性,即所设置的案例应该包括数控车床加工中常见大多数类型的表面,且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也应符合实际生产要求。

综上,在设置案例时,我们选用了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工应会题库中的实作题,并根据学生目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稍加改动,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案例。该案例包含了数控车床加工中常见的圆柱、端面、圆弧、槽、球面等等,根据学生领悟能力和实际情况,还可以单独增加螺纹、内孔等难度稍高的型面。

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为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采取以小组形式完成项目,以3人为一组。

2、案例的分解

在总体目标确定的情况下,还根据学生现有的技能状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为每一次课制定一个子案例。子案例可以是将图中的某些型面单独列出进行加工分析和编程讲解。也可以是将整个工艺过程中的某个工序(或工步)进行分析和讲解。但子案例的设置必须符合总体目标的要求,即将所有的子案例综合在一起必定是图1中的图形。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图1. 总案例

在课程的开始,就将本学期的任务告诉给同学们,让大家对总体目标有所认识,也让好学的学生有自学的方向。在数控车床的熟悉环节,就让学生利用手动的方式加工图1的左端面和外圆(此时,学生尚未学习编程指令),完成该案例后,可以达到以下的目的:

(1)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

(2)了解数控车床与普通车床的区别,善于思考的同学就会想知道数控车床怎么实现自动加工,激发了他们学习下一堂课的兴趣;

(3)了解数控机床坐标系、编程坐标系、加工坐标系,为后续的操作加工打下了基础。

在讲授常用编程指令时,就以切削图1的表面为目标,将G01、G02等指令的讲授融入到了完成本堂课的目标中,学生为了完成本次设置的案例,学生就会主动学习或讨论,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常用指令的用法,而且,在模拟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通过自己努力去解决,还是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在以后的真实生产过程中学生就会牢记这些失误。最后,通过教师再用很短的时间总结,就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指令。

按照这样的原则,笔者为每一次课都设置好子案例。

3、考核方式

根据教学安排,理论和仿真加工穿行。每次仿真加工实训课程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新实践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根据课程的目标,考核方式也应该是理论和实际操作并重。故将最后的考核模式定为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理论考试,仿真加工。具体要求为:平时成绩考核学生的平时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上课表现等;理论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数控加工操作仿真考试题目从中级数控机床操作工应会题目中选取,由学生自行确定加工参数、走刀路线,编制加工程序,并完成程序输入,加工坐标系设定,零件加工等全部工作。考核标准参照中级数控机床操作工考核标准执行,由任课老师设定每个考核点的精度要求,评分标准,由仿真系统自动对每名参加考试的学生进行评分。

将以上三项成绩平时成绩占20%,理论考试占40%,仿真加工占40%折算后,即为学生本学期的最终成绩。

三、实施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否达到,依赖于两方面:一是教师作用的发挥;二是学生的总体与个体状况。而教师作用的发挥,需要依据学生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发挥作用。在校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与素质能力上均有所欠缺,这种欠缺使案例教学必须有其特殊性。因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案例设计及教学的过程中时,需要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

1、案例的设计要符合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首先紧扣主题,符合教学目标要求,与主要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其次应该注意难度,因为案例难度超出学生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会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很多学生会因为学不懂而放弃,故在设计案例时,应选择叙述简洁条理清晰、明白易懂的案例,或者对难懂案例改造。

2、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将要解决的问题化整为零,逐步深入,将大问题化小,由复杂问题变简单。学生会在分析小的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案例的理解。由依赖教材理论知识解释问题,到最后依据自己的理解得出自己的结论。同时,正确度引导还能使老师更好的控制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授课的效率。

3、每次课后要进行概括总结

总结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肯定那有创造性的见解和符合逻辑的分析,并从理论上讲明,从而鼓励他们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二是再次强调本次课所涉及的知识要点,以便学生的课后复习,使理论知识更加系统。

四、实施的效果

通过案例教学,使理论教学走向更深的层面,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心境、课堂氛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

从笔者所担任班级的课堂状况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缺席、打瞌睡的同学明显减少。课后,很多同学还自发的组成兴趣小组,自己联系机房,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用于其他零件的加工。

通过实施案例教学体,较好地弥补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脱节,将很多专业课的知识较好的融合到了一起,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重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的主体的教育宗旨。发展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体现了目前我国“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本科校院人才培养模式。较好的实现了“授之以渔”的教学目标。

五、结语

高等院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随着数控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能够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基础知识,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甄久军.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8.26-28.

[2] 王志成.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做中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2.8.397-399.

[3] 梁美兰.数控教学与数控设备管理[J].装备制造技术, 2008.6.113-114.

[4] 宋玉梅,李英平等.数控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机械与电子,2007.17.656-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