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考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考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考古

环境考古范文1

以县委、县政府关于__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系列活动安排为中心,围绕我局工作职能和具体分工,全力做好“__”开园的和项准备工作,确保开园活动圆满成功。

为切实做好这次开园的各项准备工作,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我局__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这次开园期间的各项工作。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局办公室徐古吉同志负责整治期间的各项协调联络工作。联系电话:

我局整治工作分为环境综合整治和营造开园氛围两部分,整治时间从9月24日开始,直到开园所有活动结束。

(一)环境综合整治

共分3个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具体负责各自分管区域内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1、整治一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整治区域:城北、河西管辖区域。

目标要求:(1)整治区域内乱停乱摆和占道、出店经营行为;

(2)整治乱拉、乱扯、乱挂等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3)禁止占用街道两侧的商业活动审批;(4)制止一些制造商业宣传噪音行为;(5)规范零散小贩经营行为;(6)每天3点半按时上报当天整治工作情况。

2、整治二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城中中队、城东中队、城南中队、综合管理股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城市管理协管员。

整治区域:城北、河西管辖区域。

目标要求:(1)整治区域内乱停乱摆和占道、出店经营行为;

(2)整治乱拉、乱扯、乱挂等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3)禁止占用街道两侧的商业活动审批;(4)制止一些制造商业宣传噪声行为;(5)规范零散小贩经营行为;(6)禁止渣土公司车辆在城区内的运输行为;(7)每天3点半按时上报当天整治工作情况。

3、整治三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环卫所全体工作人员。

整治区域:县城区内。

目标要求:(1)城区内卫生全面达到同建同治标准; (2)全面清理1次城区内乱堆乱放物品;(3)全面配合各中队搞好整治工作中的垃圾清运工作;(4)每天开展不少于2次的洒水除尘;(5)每天3点半按时上报当天整治工作情况。

4、工作督查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督查室全体人员。

目标要求:(1)整治期间做好全局参加整治工作人员的工作督查,做好督查备案;(2)严格按照局人员管理规定落实好人员的奖惩,迟到1次扣20元,无故早退和旷工扣100元,请假一天扣50元;(3)开园活动期间重点督查各中队履职情况,每发现1个整治不到位的点扣20元,所有现象均实行累计扣款;(4)对执法人员的工作作风进行督查,每发现1人次扣20元;(5)对全局督查情况每天进行1次通报。

(二)营造开园氛围

1、电子屏宣传。城区内各商家电子屏自9月27日起全部更换为__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的宣传标语。城区内5个中队全员出动上门进行宣传,确保电子显示内容在开园活动前更换到位。

2、城区内人行道围栏宣传。城区内主要的3个十字路口围栏要于9月25日前全部完成宣传标语悬挂,并及时做好标语维护工作。

3、广告牌宣传。城区内的大型广告牌于9月27日前全部更换为__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的宣传内容。

4、猛洞河路拱门宣传。在猛洞河路设置6个宣传拱门,充分营造__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的喜庆氛围。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局上下必须以__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为工作重心,全面投入到为开园各项活动作保障的工作中来。参加整治的各组组长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带领各自队伍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做到位。

环境考古范文2

关键词:园林建筑;环境;自然;人文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历史跨越千年,集历代能工巧匠、书画诗人的智慧,是世界园林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其精髓不仅在于建筑本身高造诣的结构、建造技术等,也是因为建筑能与周边环境很好的融合,形成一定的意境并反映地方特色。简而言之,人们可以从一个地方的建筑和环境,看出一片乡土所具有的情怀。

1 园林建筑与宏观环境

人是社会的产物,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建筑亦然,大尺度的宏观环境不仅包含自然环境,也包含社会环境,二者共同作用,改变着不同地域建筑的形式、材料、结构等特征,形成了丰富多变、精彩卓绝的园林建筑。

1.1建筑与自然环境

建筑是始终存在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并与之不可分割的。园林建筑的美学趋向,是独特的人文环境与优美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的艺术结晶,一旦离开特殊的地理位置,就会黯然失色。[1]

不仅如此,自然环境中水文、气候、山岳、湖海、植被等要素也对建筑的形式、架构、空间组成等有着深刻的影响。以古典园林建筑的悬山顶和硬山顶为例:同样是一条正脊、四条垂脊的五脊二坡式屋顶,悬山顶建筑两侧的山墙内凹,檩伸出墙外,加博风板保护;而硬山顶的檩木则不外悬出山墙;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形成风火山墙。相比而言,北方民居多硬山,有利于防风火;南方民居则多悬山,更利于防雨水,两种屋顶同一部位的不同构造真实的反映了园林建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协调与统一。

1.2建筑与社会环境

每一个城市都是在各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体现其独有的特点;而依托自然环境而建的人工建筑与原有景观相融合,构成了城市新的环境风貌。[2]

自然环境是建筑形式产生的基础,决定园林建筑的骨架,而社会环境影响建筑的风貌,凸显建筑的性格。优秀的园林建筑不仅与自然、社会环境相融合,更能恰当地反映地域风格与人文特点。徽派建筑的马头墙,岭南建筑的天井、冷巷,苏州园林的亭廊楼阁,西双版纳独特的竹楼等,这些建筑不仅自身精妙,更是因为风格而成为地方特色的代表,甚至成为一种文化。

2 园林建筑与微观环境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做,宛如天开”,在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造园艺术讲究:构架山水、移田缩地、诗情画意、用精巧的平衡意识和强烈的整体感取代规整造园手法,营造自然式的园林景观。[3]自然式的园林景观成为园林建筑的微观外环境,建筑与环境间通过以下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互为因借,在小空间中“再现自然”。

(1)山石:山石是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必不可少之物,建筑与山石在营造时常采用“台”、“跌”、“吊”、“挑”等巧妙的设计手法。建筑顺应山势起伏而跌落变化,使建筑与山石环境有机结合成统一的整体,取得生动、自然的景观效果等。[4]

(2)水体:建筑与水的结合存在多种形式,较为常见的如临水的亭、榭三面凸于水中,一面与岸相连,视野开阔,此为“凸”;另有一些伸入水中的建筑采取下部架空,使水漫入建筑底部的方法,使建筑有漂浮于水面上的感觉,此为“飘”。还有最为著名的“曲水流觞”,通过“引”的手法,不仅在建筑内部创造了水景空间,更赋予建筑更深的文化含义。

(3)植物:建筑的“遮”、“挡”、“围”为各种植物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并对植物造景起到背景、框景、夹景的作用;而植物配植可以软化建筑的硬质线条,打破建筑的生硬感觉,丰富建筑物构图,并能通过与建筑匾额、碑帖的呼应,突出建筑的主题和意境。

(4)空间形态:园林中的空间组织特色,深刻地受建筑空间构架的影响。巧妙利用建筑空间形式的特点,往往可以营造出迥异的气氛,有意识地使之产生某种心理上的作用和精神上的感受。园林景观营造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游赏者提供自然的体验,通过建筑空间的营造,创造虚实、明暗等不同的空间体验感,会使园林更加富有魅力。

(5)光影:园林光影的美是直接通过建筑的各种元素来体现的,最经典的莫过于丰富多样的漏窗。通过位置与光线的有机结合、图案的灵活多变,它能打破大片墙体的沉闷与单调,营造出通透空明、雅致秀逸的园景。

(6)色彩:建筑色彩与其周围的环境是我们最直观的视觉接触,直接影响情绪的变化。经典的建筑色彩应用如南方园林建筑的“粉墙黛瓦”,配以绿色的植物,充分体现私家园林的安逸舒适;徽派建筑黑白为调,与山水相融,仿佛一张秀雅的水墨丹青;西藏山巅上洁白的建筑形体、蔚蓝的天空、兰红相间的经幡,三者构成一幅色彩明朗的画卷。

3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环境的思想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精髓在于其蕴含了传承千百年的造园思想和人文理念。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环境美学观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建筑意匠,在造园时以崇尚自然和追求真趣为最高目标,一方面表现为追求一种模拟自然的淡雅质朴之美,另一方面表现为注重对自然的直接因借,与山水环境的契合无间。[5]这种对自然和人文理念的追求使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外部空间环境达到一种高度的融合,呈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从而造就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迥异的风格造型和意境表达。

4 结语

建筑的本原是人,人的需要与追求促使了园林建筑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的园林建筑不仅仅是一座纯粹的建筑,而是物质化的建筑实体与诗词歌赋的文化精神,与舒适自然的园林景观的杂糅。它不但能满足游赏者对自然的向往,又富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给人以物质与精神的美感,是自然关怀和人文关怀高度融合的杰作。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创作,也正是中国当代园林建筑与环境营造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王慧杰.建筑色彩与环境的协调性——以西藏地区建筑色彩为例[J].艺术与人文,2008(3):144-145.

[2] 张欣,高述波.浅议建筑与环境[J].观察与思考,2006(3):29-31.

[3] 鲜金宏.浅议中国古典山水园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J].技术与市场,2009(7):81.

环境考古范文3

笔者从事资产评估工作多年,从所从事的评估业务的范围来看,主要是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破产清算、抵押贷款、中外合资、出资注册等经济行为;从评估业务的分布来看,主要是保定市及23个县市区。笔者所在公司作为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评估机构,已为联社评估抵押贷款项目千余项,一般抵押物都是个体工商户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而作为农村信用合作社应面对的主体——农民户本身,委估资产案例接近于零。出现这种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下面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角度谈一下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生态环境含义

金融生态是一个仿生概念。在国内,周小川博士(2004)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学领域。《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5)一书中,把金融生态定义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两者之间是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金融主体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由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本文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从内生环境和外生环境两个层面来理解的。农村金融生态的内生环境是指在农村金融系统内部由农村居民、农村企业和基层政府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与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金融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机制和环境;外生环境则是指农村金融的消费群体和金融主体生成、运行和发展所依赖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外部的体制、制度和环境。

(二)农村金融生态内生环境存在的问题

金融的本质就是资金从供给方流向需求方,因此农村金融生态内生环境的核心就是农村金融主体和消费群体之间的资金流动关系,即农村金融消费的供需状况。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农村金融消费的供需不平衡。

首先表现为金融消费“量”上的不平衡。农村资金外溢现象严重,主要是农村金融机构存贷差较大和长期以来农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致使大量资金被转存到中央银行,流出农村。其次还表现为金融消费“质”上的不平衡。农村金融服务(即资金流动的载体)不充分,不能满足其服务需求。我国农村居民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其金融服务的需求旺盛。然而,农村的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偏少,面对庞大消费群体,远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三)农村金融生态外生环境存在的问题

从农村经济水平、社会信用体系、金融运行独立性、法治、文化等外生层面来看,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存在的问题如下:

1.?农村经济实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基础,农村经济环境作为金融生态的外生环境之一,其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性因素。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和城市比起来,农村的整体经济实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2.?农村社会信用体系薄弱。信用是指交易主体具有偿债意愿和能力。它包括人格信用和财产信用两个要素。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金融的核心。农村社会信用体系是农村金融生态重要的外生环境。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信用体系薄弱,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在人格信用方面,存在债务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财产信用方面,则存在难以提供贷款抵押物等现象。

3.?农村金融运行独立性差。金融机构的运行环境是金融生态的外生环境,金融机构独立运行是金融生态有效循环的表现之一。只有金融独立运行,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动态。我国农村金融运行独立性差,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受到行政力量的干预较多。例如,在陕西省周至县2004年度的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中,行政贷款就占了36%。

4.?农村金融法制缺失。法制环境也是金融生态重要的外生环境。法律以其稳定性、长远性、有效性、规范性和强制性在金融生态环境中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法制体系缺失。关于农村金融的法律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专门针对农村政策性、合作性以及非正规性金融机构的建立、运行和发展的法律;同时执法程序不规范,打击农村金融非法活动力度小,农村金融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5.?农村文化习俗保守。文化(历史、传统、习俗、伦理规范、道德习惯等)作为非制度性的外生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金融生态。我国农村的文化习俗大体上是偏向于保守的。多数居民认为,消费应该有节制,“量入为出”,甚至有些偏激地认为“大进小出”更好;农村居民对理财的观念普遍停留在储蓄阶段,一般不愿意借钱,认为这是贫穷的表现,即使需要借钱,借贷行为也多发生在亲友间,对正规的现代金融的接纳程度不高。

二、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从总体上来说是比较脆弱的,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非常复杂的。这些原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共同影响着农村金融生态的内生环境和外生环境。

环境考古范文4

遥感考古的历史

1906年英国军官H.P.沙普在军用热气球上拍摄到的史前巨石阵遗址为遥感考古的发端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考古学家在航空照片上发现了城市中的古代建筑遗址及原野上的古代建筑遗址。英国考古学家通过不断的资料积累,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航空考古勘察和航片分析的三种标志:阴影标志,土壤标志和植被标志。自此以后,随着航空摄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立体像对技术,从而使人们可以获取更大范围和更多的古代遗址照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大大刺激了航空技术的发展,从而也为遥感考古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使人们进入了从太空看地球的新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通过发射到外层空间的数以百计的卫星,获得了大量的遥感考古信息。诸如埃及的金字塔考古,柬埔寨吴哥古城的遥感研究,用星载成像雷达探测和调查西班牙腓尼基人的海事文化等等。遥感考古通过最初期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外考古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1990年,由法国空间局、美国宇航局、欧空局、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共同筹备的“空间考古研究”国际会议的召开为遥感考古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1997年,第一届“遥感考古应用会议”在美国举行,会议讨论了卫星和航空技术在考古领域的应用,诸如居民地分布格局识别及环境考古研究中应用等重大学术课题。

世界各发达国家开展的遥感考古,现在大多数集中在几个文明古国,如在埃及的金字塔遥感考古,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的遥感考古,在蒙古寻找成吉思汗陵墓的遥感考古等。

如何进行遥感考古

遥感考古是以各类飞行器为平台,在高空利用波谱和可见光认识、探测地表或地表以下保存的古代遗迹,并将得到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在室内进行数字化的分析、研究,进而利用考古学的方法进行整合、虚拟和复原,开展包括资源、社会、人文等全方位的保护和研究。

古代的遗址和遗迹是人们过去生活过的地方,所以必然在当时导致其自然形态发生变化,使其与周围纯自然的环境有所区别。虽然这些变化经过后来的人工扰乱不易察觉,但是毕竟与原来的周围环境存在差异,并通过地表水分条件、植被生长状况、土地利用状况、地貌结构的不同得以保存下来。这些异常表现被遥感影像记录下来,为考古提供判读分析的依据。遥感考古就是利用这些不同,获得最初的数据,进而确定某一地区是否存在考古遗址。

现代遥感考古作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考古中主要应用于古代大规模遗址的勘察,地下遗迹的勘察,水下考古、环境考古和城市遥感考古等几个方面。遗址的调查是考古工作的前提,只有发现遗址,考古工作者才可以对其进行发掘。而传统的遗址调查方法,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效果往往不明显。利用遥感技术,人们就可以对大范围的遗址进行调查,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有利于对遗址宏观上的把握。遥感考古中卫星的图像数据,航拍相片的分辨率均可以达到l米左右。美国作为世界上空间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在遥感考古领域也走在世界最前列。美国的地球卫星,不仅可以精确地发现地面上的物体,甚至可以穿透地下20米进行深层次的探测。各种卫星数据图像、航测照片在计算机上分析精度可以达到1200DPI(DPI,指每英寸长度内的点数),图像上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以在计算机上被发现。地面上的大规模遗址,因为其与周围环境的差异,必然会在图片上有所反映。同时由于遥感考古具有强穿透性,所以可以很好地对地下的遗址进行探测,我国秦始皇陵就曾经多次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探测,从而为秦陵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遥感考古作为一项新的考古技术,在水下考古的运用中也同样大显神通。考古学家利用航空遥感手段对海底水下遗址进行探测,以考察海底的地形,淹没前的特征以及确定海底古代遗迹的真实性和位置范围,进而推测和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和古代社会的发展情况,这一切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古代环境的变化作为考古学研究的另一个方面,已经发展为考古学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环境考古学。古代环境的变迁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同时对于研究古代政治的演变,农作物的分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遥感图像上色调阴影形态的差异,可以清楚了解一个地方环境的变迁,特别是水系的变化,遥感考古正是通过为环境考古提供大量的图片资料来推动环境考古的发展。

城市遥感考古以研究古城和城内古代建筑结构布局为主要内容,在我国已经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被运用。如地矿部航遥中心作的北京故宫航空遥感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体古建筑的结构布局。我国是一个古代多城池的国家,但是除去少数被保留下来的,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绝大部分已经被拆毁了,所以要想了解古代城址的全貌非常困难,遥感考古技术通过全方位的观测,至少能够为我们提供某些线索。

在遥感考古调查中,最主要的是获取图像资料,当获取到一定量的图片资料以后,就需要对图像资料进行编辑和分类,人们现在一般借助光化学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分类处理。同时,利用遥感考古所获得的图像资料,可以在中央管理机构和有条件的地方机构建立一套文物考古信息系统,用目前掌握的各种图像资料,定期对遗址进行监控,这样文物管理和保护人员可以在遇到经济建设,自然灾害或是突发事件时,在监测室从容应对采取果断措施。

由于遥感考古学在调查的方法和资料的处理上与传统考

古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拥有一些传统考古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遥感考古相对于传统考古学更加节省成本。传统考古学主要依靠人力对遗址进行调查,野外工作量非常巨大。而人的精力和目力都是十分有限的,小规模的遗址调查尚可,如果是对一个地区进行大范围的普查,那么就很难看清楚全貌。尤其是对沙漠,草原,古城址等特殊环境的调查,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实地调查就已经非常困难了,得到准确的调查结果就更加困难了。而遥感考古通过在空中对地面进行俯视,可以全方位地对一个地区地貌的情况进行摄像,不会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使得很多徒步考察非常困难的地方,都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清楚地取得当地的图片,大大节省了考古调查的成本。

其次,遥感考古具有覆盖范围广,光谱范围大,时空分辨率高等优点。遥感图片容易获得一个地区的全局信息,同时遥感图像成像尺度变化范围大,有利于人们对所得图片进行研究。人的肉眼只能观测到可见光部分的电磁波反射能量,而遥感可以观测到从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热红外、微波等能量波范围的全波段电磁波来探测地面和地下的物体。由于卫星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遥感考古可以全天候,不断地获得遗址的遥感数据。

再次,遥感考古对古代遗迹的破坏相对于传统考古学要小得多。考古发掘本身就是对文物的一种破坏,但是许多抢救性的发掘又势在必行。遥感考古是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的有效方法。利用遥感图像,可以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了解遗址和古代墓葬的构造,尽可能地减小破坏。遥感技术具有的强穿透力,使挖掘无需大面积地进行,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又不会对遗址造成任何破坏。作为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有大量有待探明的遗址,运用遥感考古技术不仅可以探明各种大型古代聚落、古城,而且可以尽可能地对其进行保护。

“遥感考古”是一门科学技术,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方法。遥感考古虽然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田野考古的工作量,但是绝对不可以代替田野考古的工作。它解决不了遗址的年代,出土器物的研究等考古学的基本问题,所以遥感考古必须与田野考古紧密结合,只有这样,考古工作才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的遥感考古

我国遥感考古技术出现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在国内的许多遗址的考古调查中,遥感考古技术都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如在20世纪60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时,我国考古工作人员就曾经利用航空照片对库区古代遗址、墓葬的分布进行分析。70年代,又利用遥感技术对秦始皇陵进行过探测。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更是加大了对遥感考古的投入力度,建立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并召开了一些具有国际水平的会议,以对遥感考古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

环境考古范文5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考古人员的积极参与使得的航空遥感考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199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赤峰市文博单位合作,在内蒙古东部区开展了航空摄影考古工作,对辽上京、辽中京、祖陵、祖州城、庆陵、庆州城、元应昌路、元上都、金边堡及城址、陵墓和大型军事防御设施等古代遗存进行了大规模的航空勘察,采集了一批珍贵的影像资料,并出版了《内蒙古东部航空摄影报告集》,该书成为我国航空摄影考古和内蒙古航空遥感考古成熟的一个标志。2004年,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了内蒙古遥感考古工作站,之后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航空遥感考古中心在内蒙古西部地区进行了较多的工作,对西部地区的居延遗址、包头和清水河等地的一些古城、烽燧和边堡等大型遗址进行了一次航空摄影,为内蒙古地区的航空遥感考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这几次大规模的航空遥感考古的重点是对已发现的古城址、古遗址或古陵墓进行的一次有目的航空摄影考古。主要是为了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和了解这些大遗址、大陵墓的全貌、规模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只是弥补了一些从地面调查和测绘中无法了解的现象,并未发挥航空遥感考古的优势。为了将航空遥感考古工作推向深入,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航空遥感考古中心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了一次针对一个区域的全方位的航空遥感考古调查工作。我们选择了文物考古研究所“浑河下游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这个项目,以这个项目的地面调查资料为基础,从航空考古的角度进行一次全方位、多角度可深入性研究的调查工作,希望将这一区域地面调查资料的研究价值扩大化。

一、工作背景和工作方法

1.工作背景

浑河下游区域性考古调查是2004-2005年文物考古研究所为了配合《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项目,选择内蒙古中南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境内的浑河下游地区和准格尔旗境内共28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区域性考古调查(图一;图版一一,3)。调查中发现遗址点共367处,时代从仰韶文化早期———两汉时期,部分还见有辽金、明清时期。通过文字、照片、测绘图和采集遗物等手段记录下了遗址点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地表环境、遗址保存状况和遗迹遗物的一些情况,获得了一批详细而科学的调查资料。此次调查不仅为发掘提供了基础资料,更为研究本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生业的发展变迁、聚落形态的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基础资料。

2.工作方法

针对这次航空考古调查的特殊性,参与航空考古的双方工作人员与实施本次航空考古的中国国家测绘研究所的人员进行了沟通,将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后期研究工作中的一些设想、目的和意义进行了沟通,遂于2010年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希望航空摄影考古能和地面踏查资料结合起来,打破地面踏查的局限,且将航空摄影考古的优势发挥出来。根据要求,我们首次采用了立体影像和成图软件的应用,采用了航空影像区域立体快速解译系统(TOPStereo),成功实现了对大范围多航带立体模型的整体连接,使“立体测图”测绘技术演变成为一种新型的客观真实地形展示技术,从而能够满足我们对真实三维地理数据的强烈需求。

3.工作历程

2010年5月项目开始正式进行,国家博物馆遥感考古中心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负责人对飞行区域的划定、天气和飞行模式等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有序的计划。2010年7月,双方委托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公司对调查区域开始进行飞行,采用无人机低空航测遥感系统,这一系统所具有的机动性、高精度和低成本等优势,在内蒙古地区的航空摄影考古中为首次应用。因为属于无人机飞行,所以要对航线进行程序设定,要选择气候和植被都最佳的时间段进行。遂于7月份至8月初完成了调查区域内所有的飞行任务。2010年8月开始至年底,对飞行的所有航线的航片开始整理、统计,编入数据库。并利用航空影像区域立体快速解译系统(TOPStereo),成功实现了对调查区域内多航带立体模型的整体拼接。通过顺利完成对浑河下游地区的航摄任务,无人机低空数码遥感系统再次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顺利的完成1:2000成图比例尺的数字航空摄影,成功实现了连续立体模型观测解译系统辅助考古专业技术人员分析,开启了无人机应用于考古工作的新篇章。

二、区域性航空考古发现的若干新问题

1.航片和立体视图中所见的石城址地面调查中所发现的石城需要图片、测绘图和文字等才能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但是还是不够直观。本次航空考古所进行的垂直面影像图可了解石城的地理位置、控制范围、周边的地貌和环境,通过立体视图还可切身体验到石城周边的沟壑、水源与石墙的高度以及城内一些地面很难发现的现象。目前,本区域发现的石城皆为阿善三期文化和永兴店文化时期的。阿善三期文化的石城整体面积较小,与阿善三期文化的一般聚落相比较大,且所处位置也并不突出(图二)。从石城的布局和城墙的结构来看,不见瓮城、马面等设施,防御性能明显较弱。这些石城从航片上清晰可见,皆位于河流两岸较小的台地之上,个别石城的地理位置极其特殊,明显不具有居住的条件。如225号石城,处于黄河西岸拐弯处的一个圆形山顶之上,由两道石墙组成,中心有台基,至今还有山神庙的存在。这个石城从航片的观察来看,地理位置以及石城的建筑方式显然不适于人类居住,祭祀性质较强(图版一一,1);233号遗址位于浑河向北拐弯的临河山体之上,从航片来看,整个遗址最适于居住的平缓地带不见石墙,而在紧挨浑河东岸的坡体下方筑有两三道石墙,所以这个石墙的功能显然与防御无关,更大的可能是保障聚落安全的防洪设施(图版一一,2)。永兴店文化的石城大多选在原先阿善三期文化的石城周边地区(图三),如位于浑河南岸的061号石城选在064号石城西部相邻的山体之上,规模变大且出现了马面、城门等复杂的防御设施(图版一二,1),此外还在浑河北岸正对的山体之上建成了本区域最大的278号后城咀石城(图版一二,3、4),与061号石城隔河相对,显然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个中心聚落群。浑河南岸、黄河东岸的一处较大的石城351号下塔石城,其南北两侧毗邻深沟,东部仅存有极为狭窄的区域可供出入。通过发掘也表明,这一石城的地理选择极为讲究,东部狭窄的通道上方的坡体处可见结构复杂的石墙、夯土墙和马面、城门等。103号石城也是在225号和090号石城周边营建。这一阶段,仅发现278-061两岸相对的石城一组。以上情况表明,这一区域内区别于一般遗址的石城的出现可早到阿善三期文化偏晚阶段,晚期的石城大多选择在这一阶段出现的石城周边。另外,在几处阿善三期文化的石城中发现有永兴店文化的遗存,表明还存在着永兴店文化大多延用阿善三期文化石城的可能。如果这种可能被证实的话,永兴店文化的石城还存在着在河流两岸两两相对出现的现象。而这种现象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地面复查或发掘中得到解决。#p#分页标题#e#

2.航片与地面踏查记录的比较发现的一些新问题

发现的一些新问题主要是短时间内部分遗址有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来自于自然力和人为活动的破坏。这在地面调查中难以直观的发现,但在航片中却表现的十分清晰。观察航片可以看到,遭到的严重破坏主要来自于人为的生产和经济活动,而自然破坏在短时间内不会对遗址地貌造成大的改变。自建国以后,这一地区人口激增,对遗址造成了较大的破坏,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增,对丘陵、台地和河岸的冲积平原、河槽等地区都进行了农作物的栽种。遗址在水土流失的破坏下,再加上人为的犁、耕、种、挖等活动,又进一步对遗址造成严重破坏。从2004年间的地面调查到2010年的航拍,这一地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到处挖矿、建厂使得部分遗址已经遭到几乎毁灭式的破坏,如084、086号遗址点的边缘已经被挖掘机破坏殆尽,遗址周边的文化层已经基本不见,到处暴露着灰白色的岩体,而且正在向遗址中部逼近(图版一二,5)。部分重要的城址的航片与1970年的航片相比,差异极为明显。如101号遗址点为位于黄河东岸的城嘴古城,是这一区域最大的一处战国古城址。1970的航片城址保存状况尚佳,南北两道城墙保存完整(图四,1;图版一二,2)。本次所拍的航片上可见南北城墙西段被修筑的沿黄公路直接破坏,而东城墙已经直接在城墙上方修建为乡间公路,且部分地段还建筑有现代房屋(图四,2)。以278号遗址即后城嘴石城来看,1970年的航片所反映的石城更为清晰,尤其是位于东北部的瓮城结构,清晰可见瓮城的墙体相连基本呈长方形,将城内严密的保护起来,与晚期的瓮城结构已经非常接近了(图五,1)。而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航片上仅见断续的墙体,仅能猜测为瓮城,但其形状结构已经难以辨析。据两张航片的对比来看,后城嘴村四十年来人口剧增,民居也明显增加,民房的建造直接用石墙上的石块和夯土,使得墙体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图五,2)。351号下塔古城是区域性考古调查的新发现,保存较好,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地面踏查、测绘和试掘工作,四十年来变化不大,这是因为古城距离村落较远,而自然水土流失对之的破坏不甚明显。主要的破坏是来自于人为开辟耕地、修建梯田对城内文化堆积造成的破坏(图六)。

以上这几处城址前后四十年航片的对比可见,人为的破坏程度显然数倍于自然破坏,历经数千年自然变迁的城址未曾改变它的容颜,而仅仅几十年的时间,由于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和住房面积的增加,使得它们遭到剧烈的破坏。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已经对自然过度的开发和破坏,这些诸多方面的破坏因素,是我们仅靠双腿和地面踏查中目及范围内难以发现和认识的。航拍的补充和我们找到的四十年前的航片进行对比,也让我们对这一地区石城址和其它古城址的破坏有了更清醒的认识。3.航片中的标识是本次航空摄影考古的新发现航片中观察、辨识的一些由于植被、土壤颜色而造成的形状、线条、范围等在许多遗址点中都有发现,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现象是由于哪些原因造成的。部分颜色呈灰褐色的圈或长方形、方形的标识,可能是古代的房址、窖穴;部分古城内发现一些凸起或颜色发深或发浅的可能是某种地面踏查较难发现的墓葬、台基等遗迹。此外还可能是由于地下埋藏在植被上造成的色差,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甚至是配合试掘方可得到验证。

三、区域性航空考古的价值

本次航空考古调查是以地面调查资料为基础,首次对某一区域进行的全覆盖性的一次航空摄影调查,不是选择性的飞行调查,而是对地面踏查范围进行的整体飞行。不是为了寻找新的遗址点,而是对地面调查的深化研究。大体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此次航空遥感考古建立起了中国高原地区航空考古的新模式

航空遥感考古在内蒙古地区的开展,主要进行了沙漠地区考古和内蒙古东部区的大型古城的航拍工作,针对的还是地面调查所难以纵观全局的大型古城和陵墓,基本还是以单个遗址为主,虽然也涉及对遗存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但毕竟注重点不同。而这次全面覆盖性的航拍,是内蒙古中南部高原考古的一次尝试,为以后实施这种全覆盖性的飞行提供了可行性的基础,也开创了高原考古的新模式。本次航空考古以一个区域为基础,对整个区域范围进行全方面的扫描式拍摄,工作量大而艰巨。从区域内将遗址点逐个找出来,确定其方位、范围是一项很繁杂的工作,在工作中我们为了尽最大可能的利用这些资料,走了很多的弯路也做了很多无用的工作,积累和总结这些正确的或错误的经验,对以后开展同类型的航空考古研究提供了借鉴。首次利用航空影像区域立体快速解译系统(TOPStereo),成功实现了对浑河流域区域性考古调查范围内的立体模型的整体连接,使“立体测图”测绘技术演变成为一种新型的客观真实地形展示技术,从而开创了将真实三维地理数据应用到考古调查中来的先例。

2.本次航空考古对地面调查有补充和校正的作用

在考古应用中,无人机低空数码遥感系统作为一种新技术,顺利的完成1:2000成图比例尺的数字航空摄影,成功实现和建立了连续立体模型观测解译系统辅助考古专业技术人员分析,开启了无人机应用于考古工作的新篇章。地面调查提供的坐标、面积、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皆为人力进行的,面积和周边环境大多不是很准确,由1:50000地图所确定的地形图也不能详细表达遗址点的周边环境。而通过此次航拍提供的航片和三维立体图片可以将遗址置身于整个大环境之中来审视,可以校正当时地面调查肉眼观察的不足。特别是大型古城遗址,城内很多遗迹现象在地面踏查时不易察觉,而通过航拍却有所发现。三维立体视图中,对遗址所处的台地或坡地的坡度、范围以及与河流、沟谷的距离有了直观的认识,对进一步分析遗址点内人群的活动范围、取水路径以及与周边其它遗址点的关系等方面提供了可能。另外,通过这一系统的扩展、增容,可以提供遗址点的航拍图片、三维立体图片,加之以前地面调查的文档、图片和地形图等基础数据,可以实现对遗址点最大可能的检索和浏览功能。

3.航空考古为遗址保护提供了最直观的影像资料

如前所述,通过本次航空调查,发现多处遗址受到人为或自然力的破坏,从而为遗址保护提供了直观的影像资料。航空考古发现了许多山体丘陵被破坏的现象,也发现了许多遗址、古城正在被毁坏着。这些遗址、古城大多处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丘陵地带,保护起来难度较大。我们发现,自然环境对遗址的破坏是长期的,这一破坏是由于地理环境、地形结构、土壤类型等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冲沟分割、河床淤积、沙化等现象。然而这些自然的破坏却反映出了很多人为的因素,由于人口增加,耕地面积随之增加,使得大量的树木、灌木、草皮等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国家和虽然关注这个问题,对耕地周围的沟壑边缘大面积的退耕,并挖掘有大量育林坑,种植树木,在沙化严重的地方种植柠条和灌木等。但从航片观察来看,育林坑中树木的成活率很低,很多都是空坑,不见树木,而退耕还草的地方也成为羊群常常光顾的地方。这些现象不仅为遗址保护提出了迫切要求,而且也为该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化敲醒了警钟。该地区的地形基本为沟壑交错的山体丘陵地带,水土流失严重,对遗址的破坏较大。季节性的河流、突发的洪水都会对沟壑边缘的遗址造成大范围的冲刷破坏。另外,调查区域内铁、铝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民间自行发掘矿产的现象极多,从而将遗址所在的山坡、台地已经挖空,使得遗址周边环境和遗址自身的地表环境满目疮痍。部分破坏严重的遗址已经仅剩极小部分,遗址范围已经在航片上难以确认。#p#分页标题#e#

4.航空考古对考古学研究新课题方面的意义

在航片中根据土壤颜色的差异、植被稠密稀疏、阴影的变化、水流痕迹等发现一些新的现象,本次调查在选择的遗址点图中都进行标识。有呈方形、圆形,颜色与周围相比较浅或较深,都是由于土壤的类型造成的。这次航拍,还对调查范围进行三维立体视图资料的采集,从而可以从更加立体化的角度来审视遗址点的环境、地形、植被等情况。对遗址点可以进行面积、高程、坐标等方面的查询,并且通过该测绘系统可以对遗址内沟壑的深度、坡度、面积等进行计算,从而来计算遗址的确切面积,进一步探讨遗址和周边可控制区域内所能承载的耕种、畜牧、打猎、取水等生产和生活方面资源的能力。这种立体视图,尤其对石城所处的环境、地形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使得读者身临其境的来观察石城墙体的走势、墙体的高度、石墙与周围地形的完美配合等情况,对于了解石城所控制的地理范围、人动的路线和修建石城的设想等都可以进行推测和探讨。

5.航空考古对本地区未来发展的现实意义

(1)生态环境与生业之间如何协调

人口、耕地的增加,造成了本地区人们的生存压力,这种现象,历史由来已久。正由于这一地区靠近水源、黄土发育浑厚,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造成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较为发达。然而,时至今日,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种依赖自然资源、靠天吃饭的生存状态已经变得越来越艰难。当地居民的饮用水也不得不靠修建水窖收集雨水或储存河水来维系,更何况大面积的浇灌,因而造成土地的贫瘠,单位面积产量低下。为了生存,人们只能不断扩大耕地面积来获取更多的粮食,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如此恶性循环,造成了更大程度上的生态破坏,使生存环境迅速恶化。从考古角度来看,这一地区人们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先把自身的生态环境与生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好。而航片中看到的现实是,退耕还林、种植树木的作用并未得到有力的实施。另外,人们依赖农业无法支持自身的生存,在现代化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开始对地下矿藏进行开发,铁、铝、煤矿的自行开发使得土壤破坏更为严重,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黄河、浑河等水系遭到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剧烈恶化,只能将一个依赖农业发展的地区变成一个千疮百孔的荒山。

(2)建立自身的文化发展模式

环境考古范文6

关键词:良渚文化 太湖地区 良渚遗址 地理环境

一、良渚文化的地理分布

良渚文化的地理分布以江苏、浙江的太湖流域为中心,南限迄于浙南,并且远及赣南、粤北;北跨长江直达苏北;西起皖东;东到海滨,并远及舟山列岛,成为长江下游具有代表性的晚期新石器文化遗存。同时它还与华北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江西、广东的许多史前遗存,表现出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良渚文化诸遗址的地层叠压和遗迹间的打破关系,并参考各遗址的碳十四测定年代,兹将良渚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1]

早期的具有代表性遗址有:张陵山第二层及其墓葬、吴江县龙南第二期、余杭吴家埠第一层,江苏吴县越城中文化层、浙江吴兴漾下层、邱城上文化层;中期具有代表性的遗址有江苏昆山县绰墩、上海马桥遗址、吴江县梅堰、余杭良渚荀山等;晚期有浙江嘉兴雀幕桥、浙江湖州花城木构窑藏、嘉善新港、黄土山、上海金山亭林等等。各个遗址的分布与地图相对照,从详细的良渚文化遗址分布中,可以发现以下几下现象:

1.早期的遗址数目就越少,其地理分布越靠近良渚文化的中心分布区域――流域,且其地理分布很多都与晚期的崧泽晚期文化相重合,显示良渚早期文化遗存与崧泽文化的密切联系;中期是良渚文化的鼎盛时期,从遗址的分布可以看到,中期的遗存由原来早期的遗存向周围扩展,显示出扩张的繁荣趋势;晚期是良渚文化衰败时期,遗址分布范围逐渐呈现萎缩趋势。[2]

2.良渚文化早期遗址大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到了中晚期逐渐向丘陵和山区发展。良渚时期海平面经历了一个下降再上升的过程。良渚文化初期到良渚文化中期,海平面逐渐下降,到距今4500年左右海平面迅速上升,到良渚文化末期,海面有3.8米的升幅。由于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沿海范围,当温度上升时,海平面提高,使得地下水位提高,迫使居民不得不加高台基或者直接迁徙到地势较高的地区。据此可以推断良渚文化晚期遗存集中在丘陵和山区很可能与当时海平面水位上升有密切关系。

3.文化的发展和延续离不开天然水域环境,太湖流域、西部山区各水系、沿江沿海水系是古遗址分布的密集地区。

二、良渚文化的特征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

1.台式建筑。良渚时期的建筑、墓葬和居址多为台式建筑。这与良渚文化分布区域地处平原,地势较低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台式建筑的修建很好的改善了局部环境,有效地摆脱了水患。良渚文化墓葬小墓多埋于平地,而大墓多建于高土墩上。高土墩墓的出现作为良渚文化墓葬的特征之一,与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密切相关。良渚文化盛行玉器也反映了古人为抵御自然灾害对天神的依托,很大程度上看,良渚文化玉器的盛行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很密切的联系。

2.农业经济。良渚文化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冲击平原地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良渚文化的农业不仅是当时的主要经济部门,而且已经发展到具有相当高度的农艺水平。其农业经济的发展显然得意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其次地势较地平,靠近沿海,地下水位的高低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农业生产的阶段性和不稳定性特征,由于农业是一个文化发展的根基,农业经济的不稳定性和阶段性加剧了文化发展的阶段性。

良渚文化的发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相关,与此相应,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对气候的反映模式也不尽相同,从而反映在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上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良渚文化不同时期,在不同分布地区的文化特征都可以追溯至特定时期和特定地区的地理环境,研究地理环境能够从整体上全面把握文化的特征。[3]

三、历史地理学和考古学的结合

考古学的研究目的在于还原古代历史,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有遗物、遗迹和考古学文化等。然而人类历史的发展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人的行为和活动也必然受其周边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此,古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也应该成为考古学重点关注的对象。如果我们能够把每一个遗址及其文化放到发生它的时间、空间中去审视,那么我们对它的特点、它的分布将会获得深层次的认识。考古学在近代才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在19世纪初期的时候才开始传入中国。[4]

传统的考古学侧重于对器物的类型学分析以及地层学研究,忽视其对地理环境的参考,从而无法全面的利用遗址及其周边环境所提供的信息,造成珍贵资料的流失。环境考古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可以预见,它将是考学学一个大有作为的分支,并与诸如地质、地理、生物等学科发生必然的联系。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现象和人地关系的地理分布、演变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其研究的任务是通过复原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阐明当时地理环境形成过程和特点,探索其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它弥补了传统考古学研究的不足之处。同时历史地理学也是一门年轻的科学,还没有具备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随着实际工作的展开,原有的问题会得到暴露并解决。历史地理学与考古学的结合必将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促进学科的发展和进步。[5]

参考文献:

[1]蔡登谷.森林文明与生态文明[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周昆叔.中原古文化与环境[M].海洋出版社,1993.

[3]周昆叔.开拓环境考古学新领域[J].中国科学基金,1993(4).

[4]安志敏.良渚文化及其诸文明的剖析[J].考古,1997(9).

[5]张之恒.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M].湖北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