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教育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教育研究报告范文1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教育就业创业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01-0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理念是指高职院校毕业生对职业选择的基本看法,是其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从事职业和发展目标的基本认识和态度。就业问题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紧密联系,也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合理性的一个尺度。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轨,教育内容由理论研究向实用技术转变,社会用人由文凭标准向技能标准的转变,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数量也逐年大幅度增加。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敏感问题,高职院校学生更是高不成低不就。因此,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窘境及毕业生就业心态的失调状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理念的偏差以及正确引导的问题让我们就业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
一、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理念的变化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理念变迁过程是一个逐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过程,自我国高职院校设置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理念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就业失落阶段:上以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设置高职教育体系,一大批中专学校升格为高职,学历为专科,由中等职业教育转向高等职业教育,这一阶段的毕业生就业时段恰恰是我国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文凭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毕业生就业求职时,往往受到学历限制被拒门外,他们感到就业竞争力弱、前途渺茫,对就业前景有失落感。在这一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理念体现出鲜明的特点:第一,在择业倾向上比较被动。一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在面对毕业时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选择自己的就业去向,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及教育部门对毕业生的职业教育的指导也缺乏应有的重视,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去想的宣传主要以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等精神为主。第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政治化为主,对自身应得的利益缺乏应有的关注。第三,在择业意向及社会分工的评价上,倾向于重政工而轻农商。
择业主动权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企业得到了扩张和发展,它们开始在追求高学历的同时,也大量需求和吸纳高技能、有一技之长的毕业生,掌握行业技能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选单位、选岗位,掌握了择业就业的主动权。使高职院校毕业生树立了信心。这一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理念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择业标准更多的关注职业发展前景和个人的能力与兴趣。第二,就业去向上趋向于多元化,同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向联系紧密,专业的冷热没有绝对化的标准,已经由“重工轻商”转变为“工商并重”,同时各种服务行业也成为毕业生的热门去向。第三,就业、择业、创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规模逐步扩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越发严重,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再简单追求毕业求职中的一步到位,而是边走边看,先就业再择业,同时很多毕业生已经从被动就业转向了主动创业。
调整适应需求阶段;2008年全球经济危体以后,我国企业结构和发展方向都作了很大的调整,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体系也发生了变化,用人单位由使用学生的观念由打工转向了提高效率、优化工作流程、创造剩余价值方面,开始招聘一些既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又掌握相应技术水平,既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又有较高的自身素质的大学生,于此相对应高职毕业生也要调整适应这种需求,把自己的就业理念转变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方面来。
二、就业创业路径分析
(一)立足现状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理念上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立足于大众化教育的大环境及现实经济背景,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理念的特点和现状进行辩证分析,以客观的角度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理念的特点,找出其存在的误区并分析存在的原因。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理念存在的误区进行。着重分析在当前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理念中存在的脱离实际、过高要求、幻想就业等就业理念误区进行分析,探析就业理念误区将对毕业生就业产生的影响,并对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源进行挖掘。(2)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理念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在大众化教育和经济危体复苏后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理念的转变,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其特点,并对就业理念转变的原因进行分析。(3)建立适当的就业理念的认知标准。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大众化教育和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认清形势、形成适当就业理念或转变传统的就业观,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宏观的经济社会环境,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紧张是相对的,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只要高职生努力学习,丰富和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就能够找到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特点的职业岗位,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树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信心。
(二)加强毕业生就业理念教育,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大学生。(1)在就业师资建设上,加强就业教师的培训工作,让教师熟知就业和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内容。(2)在就业课程的设置上,应注重形成就业创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增加就业创业实用技巧的课程及,从未来社会每个人应得到的个人事业心、职业操作性、开拓技能型为基本框架,把课程划分为四大模块,即:通用(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就业创业教育特色课程,同时,在有专业设置的前提下淡化专业设置,注重通识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社会通用的、复合型的、实用性的社会实用型人才。(3)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高职院校大多都具有鲜明的行业和地区特点,因此,要紧密结合自身的行业优势、地区优势、学科优势与办学特色,紧紧抓住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之要求,培养大批促进当地经济和行业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同时以就业创业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实干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全面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以此为基础,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个性潜能和主体性,通过多种形式、多方位、全过程的学习、实践和指导,使学生能够成为相对比较专业的、具有实际操作的实用型人才,使高职院校成为培养一线工作和创业人才的摇篮。(4)在高职生的培养方式上,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创业禀赋挖潜的关键在于提供就业创业实践平台及培养就业创业技能,因此,既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体结合,依托就业实践基地、专业实训基地,强化大学生就业实践、创业实训活动,又要注重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和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一技之长。
(三)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转变就业理念及就业创业配套体制的研究。就业理念的形成是受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价值取向,因此要从根本层面来解决就业理念的问题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综合配套体制。就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最终需要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得以巩固和保障,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中,宽松的就业环境,充分的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显得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形成高职院校、国家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联动体制,使就业教育得以有效施行。
国家和社会要建立政策和经费保障体制、提供实践平台和提供舆论导向。(1)通过制定推行就业的扶持措施和政策,为就业提供相应的制度保证;在政府的主导下创设非政府的行业或区域性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联盟,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保障基金,为提供高职生就业的企业在税赋减免方面给予优惠、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或者直接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2)可以简化大学生创业的审批手续并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扶持政策,并对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等服务,提高其创业能力。(3)加强宣传和引导,让全社会为高职生就业提供帮助,同时,通过社会舆论也使大学生认清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使大学生认同其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创业的理念。
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就业教育的指导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激励体系,这是就业教育的关键。(1)通过在高职院校间开展相互交流,使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指导,在就业过程中少走弯路。(2)通过建立指导体系选拔本校就业的指导教师或者聘请社会优秀人才来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特别注重调动教师在就业教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通过实践活动体系开展科技创新和经济管理活动,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活动。(4)通过公平竞争、绩效评价、奖优汰劣等体制,把指导学生创新与 “产学研”有体结合起来。(5)通过激励体建立配套的激励和淘汰制度,提高大学生参与就业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并通过就业创业活动来发现和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为具备创业禀赋的大学生提供精神支持和资金支持。
企业和高职院校联合起来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践基地,由企业的从业人员对大学生进行就业理念、就业技能、创业素养、创业过程等方面的指导;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体制,校企对接、创设订单班等。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占有很大比例,要正确而顺利地推动他们的就业创业工作,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社会责任所在,学校、国家和社会、用人单位都应该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服务,使高职毕业生能够在和谐的环境内顺利就业。
职业教育研究报告范文2
一、调查简介
为了能够把握到现阶段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本文的调查是以湖南长沙岳麓区的两所高职院校为目标调查群。调查对象为2012级到2014级的学生(表1),这些同学目前处于学习的不同层次,在学识等各方面均表现出了差异性。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1份,有效率为80.3%。
二、调查结果及数据统计
本次的问卷调查的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调查样本人口学特征分析。学生的人口学特征是数据的第一组成部分,通过对样本调查者的性别、家庭所在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有如下特征,如表2。
此次调查的岳麓区的两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中男生只占12.86%,学习旅游的女生占大多数。多数来自农村,在农村里基本很少或没有听到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城市的学生也是以学习成绩为主,很少涉及到职业方面的内容。
(二)调查样本对旅游管理专业的选择及满意度。就学生就读高职的原因、专业选择、对所选专业满意度进行分析,如表3。
此项的调查样本数据显示了学生就读高职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高考失利。高考失利以后对专业的选择虽然有大部分是自主选择的,但是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喜欢程度是一般。当初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时候有一些是随机选的,选择旅游管理这个专业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一个是认为就业容易;另一个就是免费的出去玩,没有认为这是一项工作,要负一定的责任。对专业的了解方面也有欠缺,没有全方位的了解。
(三)调查样本学生自我认知程度。通过调查样本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身优势、自学能力进行分析,如表4。
从这项数据显示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对自身的认知方面欠缺的比较严重,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看视频,对自身有哪些优势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并且没有自觉能力的学生占多数。学生对自我认知都没有了解多少,那么对职业生涯规划就几乎无涉及。
(四)调查样本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以调查样本学生的就业择业问题、求职过程、职业期望、职业方向来进行分析,如表5。
从这项数据组可以看出在旅游管理学生的职业生涯认知方面的不足,对就业和择业问题比较模糊的人数占1/3,对如何找到工作也不太明确,但是对高收入的期待占63%以上,仅有35%的学生有职业方向。
(五)调查样本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开设情况。通过对调查样本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任课教师和实践机会进行分析,如表6。
职业教育研究报告范文3
关键词:会计专业;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衔接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课题,对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衔接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将有利于促进中职和民办高职教育会计专业的发展,是我国的职业会计专业的教育事业更加适应社会的要求。
一、中职与民办高职会计专业的衔接现状
中职教育主要以培养在第一线财务工作的操作型初级技术人才为主,高职教育则以培养高层次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人才。对我国的中职和民办高职的调查研究发现,中职会计教育和民办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衔接现状如下:
(1)中职教育与民办高职教育目标层次不清。中职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基础,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深入,因此在教学目标中,中职教育应当注重基础和实践,而高职则应当较强更深入的理论学习和更高层次的技术学习,然而在现实中,并没有进行合理的分层。中职盲目为了增加就业率,一味强调学生和课程的实用性,过于偏重专业、偏重操作、偏重眼前,而轻视了基础学习,轻视了理论知识,没有为中职学生的教育深造和长远发展在使得中职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弱。而高职教育本应在中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理论拓展技能,但是一些民办高职院为了提升学校和专业形象,盲目跟风,效仿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贪大求全,结果使得教学过于理论性,公共课过于繁杂,使中职学生难以适应,也妨碍了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此外,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甚至出现一种平行竞争的关系,中职把高职的教育目标作为自己的标准,高职教育把中职教育作为竞争对手,而不是一种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的关系。总之,中职与高职的教育目标出现了脱节,使得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学习,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不对口,两个阶段的教育出现断层而不能衔接。
(2)中职教育与民办高职的课程设置冲突。由于中职与民办高职不属于同一教育实体,因此两方面在课程设置上不能进行很好的协调沟通。一方面,中职与民办高职的课程重叠,致使中职毕业的学生又要重新花时间将过去学过的知识学一遍,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不利于中职学生的提升。另一方面,民办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没有考虑到中职会计教育的实际,从而出现一些中职毕业的学生从未学过的课程,使学生需要另外进行补课而有较大的学习压力,甚至因为一时难以掌握而跟不上。
(3)中职教育的发展与民办高职教育的要求不对等。由于中职教育在我国现今的教育体系中不受重视,大部分优秀的初中毕业生都流向了高级中学,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所招收的学生分数线和门槛低,这样就使得中职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因此对专业不熟悉,基础不扎实,文化课程不全面。而民办高职教育面向高考统招生和中职招生,相比情况下,中职学生比经过高考历练的高中生而言在文化基础和综合能力上处于弱势,在同一标准下中职学生就会显得比较吃力。此外,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处于教育体系的支流,在财政投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上都实力弱小,教学质量和纪律监管不能保证,因此造成大多数中职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结果不能达到高职的招生条件,不能跟上高职会计学习的要求。
(4)中职会计和民办高职实训无阶段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学生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会计的基本原理和积累实战经验,从而为走上就业岗位做好准备。然而,正如上文所说,中职和高职教育的目标与层次是不同的,不同学历的学生所能从事的工作是不同的,所以在实训时也应有所区别、有侧重、有递进地进行。然而许多会计职业学习不能落实好实习基地的问题,实习工作随便将就,致使实训无选择无目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收获,甚至出现了中职与高职竞争同一实习工作的情况。
二、原因分析
中职和民办高职会计专业出现教育不衔接的情况,是由现有的教育体制不完善,学校定位不明确、教学管理不科学等因素共同促成的。
第一,没有连贯统一的教育体制。中职和民办高职的关系与初中与普高的关系相比在连贯性上有很大缺失,例如,中职和民办高职一般不会进行有效的沟通,都是自设专业方向,自设课程,自设教材,而由于普高和初中的教材都是统一安排的,所以在学习的梯度性上有很好的把握,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般也了如指掌,这就是为什么中职和民办高职的专业学习中重复、断层屡见不鲜的原因之一。
第二,学校的定位不明确。无论中职会计还是高职会计都存在定位不明确的问题,没有弄清楚专业到底应侧重哪一方面,没有弄清楚面向的是什么基础的学生,没有弄清楚学生走向的是什么岗位,没有弄清楚学生以后的专业水平如何发展的问题。中职教育模仿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模仿本科教育,或者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模糊不清,结果该打基础的中职不注重基础,该注重专业水平的高职没能有效提升,是学生在高职中浪费了精力,一言以蔽之,就是中职和高职会计专业要根据他们的关系进行定好位才能避免教育不衔接的问题。
第三,教学管理存在缺陷。在中职的教育中,学生平均的基础和素质与同等的普高相比较差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中职教育并没有直视这一问题,出现了学校纪律不严、学风不佳、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并且因为教师没有升学率的压力,因此大多不会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职会计的学生基础不牢,不能有一个良好的会计专业背景,从而也为高职会计专业的深造埋下了隐患。而有些高职的教将中职和普高的学生混为一谈,结果造成了课程和专业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中职教育与民办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衔接的对策
(1)中职和民办高职教育会计专业的重新定位。中职教育会计面向的是对会计缺乏认识、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培养目标是能够胜任简单实际的操作性工作的财务人才,所以在定位上就要将基础和应用能力作为中心。而高职是面向有一定财会知识的中职生或者文化知识功底较好的普高生,培养的任务是为企事业单位输送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和财务分析能力的高级财务人才,所以定位更偏向理论与高技能相结合的应用性,而不是本科或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型。
(2)建立完善的教学体制。首先,在招生方面,要保证中职的生源质量,从基层上把专职会计的素质提高。教育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消除社会上对中职的歧视和疑虑,引导中学生的良好分流。政府要加大对中职院校在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为中职会计的教育和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在专业设置上要建立严格的标准,是中职和高职会计教育有章可循,规范课程和教材,既保证教学质量又使中职和民办高职的教育做到良好对接。在中职和民办高职学业上可以设置学分互认制度,这样一来,可以使中职学生在民办高职会计专业学习是避免课程的重复,从而把精力花在需提升的科目上。
(3)加强学校教育的监管。中职和民办高职会计专业要加强对学校、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在学校方面要树立良好的学风,把为社会培养人才专业作为办学的宗旨,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管,纪律严明,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健康发展;在专业方面要使专业的设置更合理,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中职会计不仅要为我国的紧急建设培养出中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还应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使之在高职会计专业进行顺利深造。民办高职会计教育要在我国会计也应注重于中职会计的接轨,为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量身设计,只有如此才能为中职会计专业的发展提供契合的平台,促进我国职业会计教育的发展。在教师方面,民办高职会计教育要加强对任课老师的把关,甄选出专业素养深厚、学识丰富、师德高尚的教师。监督教师对课程质量的保证,积极引导会计专业的教师对中职会计课程的研究,使课程科目和内容与中职会计衔接起来。对学生的监管方面,中职教育尤其要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会计基础的培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基础。高职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不要荒废学业,加强自主学习的精神,梳理好中职到高职的会计专业知识,建立起系统的会计知识结构。
(4)完善会计专业实训机制。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得到实践的训练,才能发挥出职业会计教育的优势。因此在中职会计教育和民办职业教育阶段都要注意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实习机会,在实习中,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有效地将每个阶段的专业知识得以运用,在运用中深刻学生对该专业及行业理解。民办高职会计教育更应努力为学生提供高档次、高层次的实习基地,和中职会计的实习相比有明显的提高,让学生在实习中,有事做,有收获,从而建立起一条产、学、研一体的教育料条,从而使学生的专业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相对口。
总之,中职和民办高职会计专业的衔接问题关系到我国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会计人才的培养,为了使我国中职和高职会计教育连贯,必须从国家教育部门、中职、高职学校及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培养出的会计专业的学生适应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和平.中职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J].2012(3)
职业教育研究报告范文4
职业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向来是德国民族引以为豪的教育财富,每年所有青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在就业前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以学校和企业双向结合的培训造就了德国出色的技术水平,使德国的工业及工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沿。就是在如此良好社会背景及发展水平之上形成的体制,由于在本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其地位发生了动摇,出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位置间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需要培训人员的增加与企业提供培训位置的减少。这种矛盾的出现是由于当时企业的经济结构与劳动组织的相应调整与变化,使得一直以和谐发展的职业培训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危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出现矛盾与不协调。当时德国尚缺少对培训位置的数据统计,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规划与预测。对此,德国的教育科学部部长HelmutROHDE认为,职业教育政策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提供良好的培训,为我们的青年一代能够在职业培训市场上找到一个合适的、高质量的培训位置。如何解决此问题,德国政府将目光对准了职业教育的研究,希望通过对职业培训市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能够防患于未然,实现对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与管理。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可行之路。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保证了此报告的顺利实施与完成。1976年,鉴于对培训位置供求数据的统计与对培训位置的规划和预测的需要,《培训岗位促进法》生效。其中第一次明确联邦政府将职业教育报告作为每年对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综述性报告,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统计数据和职业教育计划的制定。1977年,形成了第一本职业教育报告。其后,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又将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规划相联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研究在国家职教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任务,并就为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研究组织与机构、相应承担的责任及义务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地位及作用
1.《职业教育报告》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每年出版的职教政策性报告它是联邦政府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是所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称之为德国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白皮书。
2.《职业教育报告》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联邦职教所研究、起草它对整个联邦职业培训的质和量统计基础数据进行研究以及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完成此报告的宗旨是将全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协助联邦政府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上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3.《职业教育报告》自1977年开始研究,已有20余年了它对教育政策及社会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此报告所形成的历年对培训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德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二是它对社会、企业培训岗位的设立,家庭、个人职业岗位的选择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报告。以1997年内容为例,主要有以下方面: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总结与评价;现实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与要求;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及前景展望。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出了德国政府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所持的态度与意见,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性的预测,代表了国家的教育意志与思想;但同时不排除社会各界不同的看法,也反映工业界、社会少数派代表的意见。
第二部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状况及数据统计。以1997年为例,主要有:职业培训的量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等。
两部分的内容特点:
第二部分侧重于研究方面,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前沿性的课题研究,体现出教育决策所具有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论述。其中包含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职业教育师资、职业咨询与指导、促进与支持妇女及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新的职业及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差异及教育政策诸方面的内容,其全面与详实是任何一类研究报告所不能比拟和涵盖的。
四、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内容特点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之所以能在德国教育界与经济界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将职业教育研究与国家的教育及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指出,职业教育规划是协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尽可能符合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职业教育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职业培训单位提供的从性质、数量、规模和地域的培训名额的统计与分析,预测并提供职业培训位置。因此,要求联邦主部门对职业培训名额在地域和行业方面的供求发展进行经常的观察,具体的内容即为年度报告,报告中须说明下一个年度可能提供的职业培训名额的情况,若应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能得到保证,则必须在报告中提出克服困难的建议。
鉴于此,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与预测构成了整个报告的主体,是整个报告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种研究内容与时展需要相结合的思路,使职业教育研究一开始就纳入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综合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通过以分析职业培训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实现了职业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统一,这也从某种方面体现出了德国民族务实、求真的民族个性。
这种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预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通过系统的对职业教育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企业界、行业组织、工会团体、公开的社会组织开展培训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从而实现了研究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同时,一个最有意义的特征是,这份报告为广大青年及适合培训者所利用,成为其选择培训位置,确定将来的就业机会与可能的重要工具。
2.国家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将教育决策、规划与管理紧密与教育研究相连突出的特征就是联邦职教所的建立,同时赋予它的法律地位及任务。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教所是一个法人团体,主要任务有:①协助准备国家的培训条例和其他法则、职业教育报告及进行职业教育统计;②促进模式试验;③就职业教育问题向联邦政府提供咨询,进行并促进职业教育研究;④编制获承认的培训职业目录;⑤审核、批准并赞助职业培训函授课程。联邦职教所属于联邦教育科学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决策机构,同时,在法律基础上建立了主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监督保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完成及研究内容的专业水平。
3.职业报告除大量的统计数据外,还反映出大量的研究课题、典型试验,代表着较高的专业和学术水平,其观点与内容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国家最高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联邦职教所除完成历年的政府报告外,还承担有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任务,至今进行了约125个专项典型试验课题,它以不同的时间周期来运作,在每年的报告中将不同的研究成果反映于其中。目前包含在此报告中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类,即重点研究课题、一般性研究课题、超前研究课题及国际资金资助课题。其中超前研究课题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自1995年起为适应职业教育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情况而设立的,迄今为止进行了三方面内容的专项研究,即职业资格和能力与职业的升迁;新的职业与新的就业领域;通过教育改革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性。
典型试验及其成果反映出德国职教研究的特色及价值取向。1978年以来,联邦职教所利用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的资金资助校外职业教育典型实验,以开发和实验职教实践的新举措。这类试验内容与问题来自于职业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了研究的社会价值。如“学习岛”的研究,新职业与就业领域的研究。这种兼顾了职业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双重需要的研究,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将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所形成的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概念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
4.研究数据的全面与可靠,保证了报告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决策服务的价值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①上一年度截止到9月30日登记入册的培训合同签订数及由联邦劳动局介绍但未被利用的培训位置数和在联邦劳动局登记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②预测该年度的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和可提供的培训位置数额。历年报告就上一年职业教育形势与培训位置的供给进行总结与评价,尽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供需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与展望。
为了保障此数据统计的收集与整理,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统计归口及管理制度。其中联邦统计局主要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基本统计数据,保证此数据的共同利用价值;具体有关职业教育数据内容的调查设计、数据的登记整理及培训合同签订数由联邦职教所管理进行。此数据与各级地方劳动部门登记的需培训人数构成培训位置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数据。各州统计局负责本州职业学校的有关数据的管理;劳动就业人口数和参加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数则来自联邦劳动部。
5.报告中反映出研究者的科学的务实精神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贯穿此报告体现出的是研究计划的周密性,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内容的实用性。每年的4~5月份将下一年的报告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及内容分工,这种分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年度报告的任务承担者,必须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从事此报告的研究及工作人员约有80余人,相当于全所人员的五分之一,从而保证了此报告的质量与水平;此外,这种分工表现为内容的细化与具体,作为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此方面的内容,达到报告内容的准确与实用。
五、中国职业教育报告情况及其发展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本国的具体研究需求相结合作为努力方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报告,还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份数据汇总与资料整理基础上的研究报告,与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相比,存在着几个不够明确的问题。第一,报告的属性问题,即此报告属于研究性的课题还是同时具有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的功能,这决定着报告的写作方向与具体内容的制定,正因为对此问题界定不够明确,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此报告内容与结构问题的反复争论。第二,报告的特色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内容上讲,我们的报告在目前不可能对劳动力培训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其主要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历年职业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数据统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由于对构成中国职教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形式诸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报告成了年复一年的统计资料,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第三,报告的结构问题,即在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就数据分析与宏观决策研究的结合,整体描述与地方特色的兼顾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报告中如何体现此类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对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宣传与推广问题,作为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加以考虑。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为我们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在总结我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研究情况,为完成我们的报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如果历年的职教报告是我们今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与咨询工具,而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没有对教育科研做出具体化的规定时,我们的报告迫切需要进行管理部门的参与支持。对完成研究所应有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人员经费、时间进度等方面,应做出一系列的规定,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完成报告的任务。
2.对现行报告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就其形式、结构、篇幅等具体事项做出原则规定,使报告的完成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就报告所涉及的数据统计、文献资料,应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信息源。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及我国的地域差距大的特点,作为一份政策性的参考资料,发挥地方研究部门的积极性,扩大地方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地方的研究特色,使报告成为各地经验利用与推广的工具,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3.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报告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特别是报告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导,除需要对现实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外,就问题本身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并能够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为此提高从事研究报告人员的科研水平,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职业教育研究报告范文5
“中职免费的钱,国家花得太不值”
今年年初,有关政府部门让我们对2012年加大中职财政投入、实行全面免费的举措提出一个政策建议报告,于是我们做这项研究的小组成员便聚集到一起讨论,最终形成《应放缓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并上交给了政府部门。
这份报告的基础首先应该说来源于一线的深入调查。不管是教育口的同志,还是财政口的同志,只要是真正下到基层的同志,多多少少都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个中职免费的钱,国家花得太不值了!”这一点,在很多地方是有共识的。
第二个基础来源于我们连续几年对中职教育研究的积累。从2007年10月开始,我们一批年轻的研究人员就赴重庆万州地区做了“中等职业教育财政问题研究”,自那以后,我们又分头去了江苏、浙江、湖北、四川4个省做“地方属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财政状况调研”,后续还做了“中国职业教育扩招、质量评估及财政投资研究”、“资产增加对流动人口子弟初中毕业后继续学业的影响”等等,甚至在西部某省41个贫困县做“农村初中阶段的分流意向、教育选择及影响因素”的调查时,我们都会自觉地把中职免费政策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
诸多的调查研究发现,学费高低并不是初中毕业生选择上中职还是普通高中的关键因素,真正影响学生分流意向和教育选择的最重要原因还是个人的学业成绩。中职免费政策在“促进中职招生”和“资助贫困学生”这两个目标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样的调查结果可能并不是一些政策决策者所希望和喜欢的,但它却是在一定程度上站得住脚的,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发出声音。因为有些政策如果在它一开始的时候在设计和理念上都存在问题的话,那么就必然会给后面的全面实施、有效监测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地说出来,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这应当是学者的责任。即便不能颠覆这个政策,如果能够达到两点也就足够了:第一,使中职辍学率成为一个被公开讨论的问题;第二,促使中职建立一套质量保障体系——至少我们要知道,中职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想到这些,我的脑子一阵发热,一拍脑袋就把这个“压箱底”的“内部报告”作为简报发了。
“全面免费”与“提高办学质量”
来自一线的观察和调查,让我们发现:国家实施的中职免费与适当的生活补助政策,并没有带来中职招生人数的显著提高。不仅如此,而且在已经到校报到的学生中,整体年流失率接近15%。这个数字相当惊人,我们有必要来寻找其背后的原因。
这里固然有宏观背景的因素,如适龄人口的下降、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并不完全有利于一个在正规教育体系之内、以公共财政为保障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但是,造成政策失灵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政府对中职学校的监管“退位”和“缺位”,导致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质量规格等方面的系统性的行为失范,影响了这些学校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
中职的孩子,应该说是中国最弱势的群体。一些地方明明知道中职质量差,却人为地将中职和普高比例强制性规定为5:5,然后用高压手段、免费政策逼迫和诱导这些社会最底层的孩子进入中职,进去以后又是一团糟,还浪费了他们的青春年华。这对他们就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不赞成近期内以实施全面免费为加大中职财政投入的优先项目,而建议将新增财政收入全部用于提高中职办学质量这一政策目标上来。
怎样的投入方式效益更好
职业教育研究报告范文6
[关键词]两点三联;新生代农民工;多起点;联合体;职业教育模式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日益发展,得到党、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主体,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并提出到2020年,每年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00万人次,鼓励和要求企业要和地方职业教育的学校进行合作,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一、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概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数大约有1亿人,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指出,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就业培训为重点,针对农民工自身的背景和特点采取措施,使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较,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高,他们内心不再愿意像第一代农民工靠卖体力打拼,更渴望有一门技能。《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价值观研究》报告指出,对受教育程度满意状况53%认为不满意,认为还需要继续学习;对未来受教育的期待,61.7%渴望接受职业技能教育,39.1%渴望接受知识教育。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现状调研和分析
当前农民工职业培训模式有阳光工程模式、三单模式、职业学校模式、社区工作模式。他们对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针对性、实用性缺乏,教学模式和手段单一,缺乏互动,忽视农民工多元化的社会技能知识的需求等问题。由于城乡劳动力市场二元结构的限制、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技能的制约、职业岗位技术含量的提高,然而他们知识和技能不足、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匮乏,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只有诉求职业教育,打破知识壁垒,才能实现自身更好地发展。
三、新生代农民工“两点三联”职业教育模式研究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素质和职业技能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化、现代化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改善民生的关键性问题。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不仅仅让他们学会一些简单的技能,而是应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和他们的实际需求建设相应模式的职业教育体系。新生代农民工学历起点不一,有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等起点,其基础不一,接受能力也不一。因此,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要多起点(一点),尽可能地全面覆盖他们,同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要有重点(另一点),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让其中部分农民工率先市民化、城镇化,找到城市归属感、幸福感,并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由点到面将更多的农民工纳入到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来,使他们主动、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是政府、企业、农民工的共同愿望,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既是农民工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职业学校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政府、企业和职业学校要形成“联合体”(三联),共同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
1.“两点三联”职业教育总体要求
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特点和职业背景,采取“两点三联”职业教育,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打破过去传统格局,针对其特点,资源整合,政府、企业、职业学校及社会培训机构多方联动,形成多元化、立体化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一是要有利于为每一个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有途径选择职教教育培训;二是该种教育模式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及社会各界多方联动,以政府组织、企业和学校为实施主体,形成完善、系统的职业教育体系;三是要有政策保障,制度要求,使新生代农民工愿意且能够参加与他们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且使他们职业技能得以提高,获得职业发展,从而使培训教育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要求,是政府和职业学校长效发展的内在需要;四是新生代农民工“两点三联”职业教育模式要有丰富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类型以及相应的培训内容。
2.多起点、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培训
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多、区域背景不一、成长经历不同,导致他们基础不一,起点不同,职业教育需求多样化,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职业教育根据教育对象的特征,构建多起点、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培训形式,继而构成系统的教育模式。一是要有学历提升教育。地方中等学校和高职学校要能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学历提升教育的途径。让学习基础好、学习需要强烈且有经济基础并愿意继续深造的新生代农民工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对象应由城市转移农村,关注更多的农村青少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的重点要逐渐转移到企业中有一定学习能力和一定技能基础的企业技术工人,提高职业教育比重,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延伸职业教育内涵。二是要有短期专项技能培训,使急需获得某一特定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能够通过短期的职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获得一定的专项技能。三是非定期职业继续教育,针对在岗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专业强化教育,拓展专业视野,接受相关新知识、新技能,为他们进一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四是要有各种形式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教育选择资源。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根据自身的职业技能教育,选择其所欠缺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教育,进行相应的补充和学习,适应他们不同的学习起点和多样的学习基础。
3.重点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培训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农村新成长劳动力职业教育。对于那些没有机会进入中等职业教育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以及未能获得高等职业教育的高中应届毕业生,要为他们创造和提供途径,进一步介绍职业培训和教育。因此,需加强政策支持、财政资助,使中、高等职业教育能够面向这个群体,积极推进该种形式的职业教育,鼓励地方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院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特点,不断创新和建设相应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支持没有职业院校的边远地区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的职业院校,创新办学模式、建设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质量。
4.构建政府、学校和企业联合体
相比较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一种“昂贵”的教育,需要的成本和资源更多,特别是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由于他们起点低、接受能力低、分布比较分散,要给他们提供形式多样的、不同起点的职业教育,就需要消耗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社会成本。因此,需要构建政府主导、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的联合体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模式,不仅可以充分、有效利用目前有效的教学资源,而且可以促进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职业院校外延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政府部门作为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加强统筹管理,发挥主导作用;职业院校作为教育培训主阵地,需要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培训实效;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培训力度,支持和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
5.建立保障制度,切实落实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
构建面向新生代农民工“两点三联”职业教育模式,需要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来保障、护航。一是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全局导向和引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对新生代农民工加以积极的引导;二是加大财政投入,为向新生代农民工“两点三联”职业教育提供财政支持;三是针对企业制定激励政策及考核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体系;四是逐步建立“职业准入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新生代农民工需要持有职业教育培训的毕业证书或合格证书,才能就业,并配套“城市准入”“年龄准入”制度,使新生代农民更加清楚认识和接受职业教育,转变对职业培训和教育的认识,并能够积极参与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体系中来。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和新生代农民工等诸多主体,面向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构建适合他们的“两点三联”职业教育模式,并根据区域特点、行业特色加以调整和完善,形成新生代农民工“两点三联”职业教育模式动态机制,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两点三联”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全国总工会课题组.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6-21
[2]马月珍.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决策与信息,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