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范文1
(一)思想上要认识到位
在中国古代,对于艺术的教育就非常重视,比如古代教育中强调的“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既包含了技术的学习也有艺术的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艺术教育是同等重要,同步开展的。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同样也继承了古代教育的理念,学校课程设置中不仅有职业能技能培训课,还有音乐、美术等文化艺术课程。可以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另外,在学习方面国画艺术课程的学习和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是有相通之处的。中职学生在掌握了中国画的绘画技巧的同时还可以将其应用到职业技能学习中去,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因此,在开展国画艺术教育时,应该从思想认识上改变学生的学习艺术课的无用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采用学分制形式,确保正常开展
相对美术院校来说,在中职院校中开展国画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缺陷,比如在教学计划方面不够全面详尽、教学课时不够充足、学生基础薄弱等。因此,为了保证国画艺术教学课程能够正常、持续的开展,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多加注意。比如,在新生开学之初的第一学期就开设国画课程,每周至少一节国画课,并且要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采用学分制的形式激励学生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国画艺术的外在动力。
(三)教学过程中方法灵活多样
国画艺术教学中,很多学生出于兴趣原因不愿意学习中国画,为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学之初,可以通过欣赏课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画、介绍历史上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画家的生平趣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细节的设置,比如在教学环节上可以先从临摹教学开始,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写生、创作等。在临摹阶段,可以让学生先学习线描,反复练习每一线的起笔、运笔、回峰、停顿、收笔等动作,在循序渐进中逐渐提高绘画基本功。在临摹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性,可以采用临摹不同作品或者是采用不同的临摹手法等手段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不应操之过急,不同的学生可能在不同的国画风格上有不同的领悟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优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领域。
二、结束语
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范文2
一、职校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贯彻现状及问题
与普通本科、专科院校相比,职业中专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特殊性。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层面上,也必须准确把握职业中专的特点,才能因材施教,达到教育效果。
(一)职业教育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度亟待提升。从课程设置的情况看,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两个文件,设置了相应的德育课程,不过没有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课程。从笔者调研的情况看,职校的思政教育体系中普遍没有开设传统文化方面的德育课程或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题活动也很少。只有少数师范类中专学校开设有“国学修养”课程,也是作为文科的专业课设置,没有纳入思政教育的体系中。
就德育课程的本身来说,涉及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也相对不多。在职校开设的德育课程中,《职业道德与法律》和《哲学与人生》等课程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涉及,不过没有设置专门的章节。在一般职业院校的课堂教育实践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也关注不足,这就造成了传统文化在职校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比重不足。
(二)德育课程模式老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不够。长期以来,“讲授――背诵”的教学模式一直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主导教学方法。这种课堂教育“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2]。在这种模式和方法为主的课堂上,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陈旧落后,教师缺乏创新精神,学生的贴近社会现实生活的主动思考更受到抑制。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的联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也很难发挥出来,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实际状况,也很难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效果。
(三)职校学生群体的传统文化修养水准有待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纪律与文化基础不够,传统文化修养水准更是普遍不高。在笔者所调研的学校中,由于近年来中职学校招生困难等原因,相当多的中专学校放宽了招生要求,大多数学校甚至不设分数线、不设门槛开门招生。这一先天不足的情况导致相当部分生源基础素质不够,纪律观念不强,甚至有相当数量的“问题学生”。如果没有能够触动其心灵的德育教育方式,很容易使其产生不良倾向或不当行为,教育的实际效果较差,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并使之内化为个人修养更是重中之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法制体系还不够完善,社会上滋生了某些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不良观念,在高职中专学生和家长群体中也有一定的市场。价值观念的畸异本身表明当前高职中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在力度和效度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传统文化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二、职校思政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的强大内生力量,也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针对职校学生社会意识相对不足、自我定位相对不清、心理素质相对不强的特点,在当前职业中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结合教材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实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一)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永恒的主题,《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规定“涵养爱国情感,增强权利意识、义务观念”[3]。爱国主义精神是凝聚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古代的民族英雄如屈原、范仲俺、岳飞等,近代的林则徐、谭嗣同,现代的雷锋、孔繁森,都是这一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在思政课堂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使中专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感染,激发努力提升职业水平的爱国热情。
(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职学生大多学习基础偏差,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便充满失败心理。长期不能很好的排解心中的郁闷,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走向极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可以成为激励他们奋发有为的精神食粮。《易经》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格言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的绝佳写照。具体到每一个中职学生,加强自强不息精神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勇于面对挫折,树立起坚强的意志,在职业的道路上创造新的人生。
(三) “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规定“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相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普高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中职学生,则更多地通过诸如上网吧、下饭馆、逛公园、溜大街等多种方式较多地接触社会。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可能发现自己在学校教育中接受的是一套思想,但在现实社会中却奉行着另外一套准则,从而产生某种厌学、厌世的倾向。“知行合一”强调身体力行的思想,表明要想实现人生的理想,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些对职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职校思政教育贯彻传统文化的途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呼唤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这是思政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和改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之道,是中等职业学校紧扣时代脉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手段。
(一)改革思政课程体系,重视历史教育。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除师范学校与导游等专业将历史课作为专业课开设以外,其他专业的思政课程均不包括历史课。在笔者看来,没有历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完整的。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 [4]。就中职教育自身的特点来说,通过系统的历史教育,能激发他们恪守传统文化的准则,培育良好的文化修养,并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内化为学习和行动的实践活动中,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良好的基础。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5]。中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没有接受系统的高中历史教育,历史知识的欠缺更为严重,因此非常有必要在中职教育的思政理论课体系中开设系统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强化传统文化教育。中职学生中存在的某种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厌烦乃至抗拒情绪,不仅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问题,还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够“接地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各方面都有体现,因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结合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内容,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维、探究能力,开创一种接地气的教学新模式。
(三)创新教育途径,在课堂之外接受传统文化熏陶。课堂之外的教学也属于教学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就职业学校来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培养的重要目标,在思政教育中也可以结合文艺表演、工艺制作、技术展示、模型展览等实践教学方式,展示和体现职业学校的特色和风采,融入传统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精神,形成课内课外教育的新模式。
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范文3
关键词:英国;绅士;文化传统;BTEC;世俗消融;价值重构
作者简介:顾月琴(1975-),女,江苏太仓人,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史等。
基金介绍: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比较与借鉴:国外现代四大职教模式研究”(编号:D/2013/03/113)、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美CBE职教模式研究”(编号:2013SJD880068)、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的实证研究”(编号:ZYB196)、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自筹课题“经济转型视角下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动态匹配与互动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编号:B-b/2013/03/056)。
中图分类号:G719.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2-0088-04
世界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思想家塞缪尔・亨廷顿曾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中提到,20世纪90年代初,他无意中浏览到一组经济统计数据,对比发现,20世纪60年代初,加纳和韩国经济水平差异很小。但时隔仅30年,韩国在工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经济名列世界第14位。而加纳发展缓慢,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韩国的1/4。虽然这种差异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亨廷顿认为,文化应是一个重要原因。并指出,早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就有不少学者重视文化因素,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各种社会,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解释它们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1]。本文也主要是从文化角度,分析近代英国在丧失世界霸主地位后,经过不断探索所确立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BTEC。
一、文化内涵与英国绅士文化概述
从文化视野阐释英国教育的历史变迁,就首先需要厘清文化的内涵。而文化是个复杂的概念,不同学者从各种角度对文化进行了诠释: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认为,文化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符号学的概念,所谓文化就是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文化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即分析解释表面上神秘莫测的社会表达[2];而德国著名文化学者卡西尔则在《人论》中提出,所谓文化,实质上就是人性的创造过程。他把全部文化活动形式的演变经历都看成是一个塑造人性、创造自由的历史过程。因此,文化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和渗透性。一个民族的文化,既可以体现在无形的方面,如信仰、观念和价值等,也包括有形的方面,如实物、符号或技术等;亨廷顿则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中,从纯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
笔者赞同亨廷顿的观点,本文的“文化”也主要指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信念和态度,并与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地区世代沿袭下来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特质或文化模式,它可以分为包括服饰、礼仪、庆典、饮食习惯、居住方式等显形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心理倾向、信念等隐形的文化传统。隐形的文化传统沉淀在人们深层心理结构中,具有强大的内在约束力和广泛的渗透性,它几乎影响着人们所有的选择和行为准则,包括对教育目的、地位、作用、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看法[3]。
英国最早实现了工业化并率先开启了现代化的大门,但它同时又保留着较多的文化传统。“不列颠的文明都是外来的,外来的文明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最后积淀成一个岛国的文明,积淀了不列颠民族的心态特征”[4]。英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加上宗教、政治和技术革命的影响,使英国的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而绅士文化是其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特色,它一方面以传统的贵族精神为基础,同时又融合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价值观,并对英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绅士文化传统对英国教育的影响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和实行政治变革的国家,长期以来,英国的工业产品和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但19世纪开始,英国逐渐丧失其在世界工业发展中的霸主地位。尤其是二战结束后,当欧洲其他国家都走上经济发展快车道的时候,英国却缓步不前,深受着通货膨胀、财政赤字、高失业率等诸多社会问题困扰。探究其经济衰败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英国的绅士文化传统与其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便在英国本土,人们也经常拿教育说事,把英国“二战”后社会经济发展一直没有太大起色归根于不过硬的职业培训。为何如此?可以肯定地说,它源自于这个民族的特征、政治环境和文化模式以及这个民族与世界之林的关系[5]。
当人们提及英伦臣民,不免会联想到“绅士”二字,用它来概括这个民族的特征和精神气质。绅士文化是英吉利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以贵族精神为基础,融合了新兴资产阶层的文化价值观念,其中绅士风度是英国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英国人的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一般来说,英国绅士文化体现在贵族精神上。表现为:第一,骑士精神,崇尚光明磊落;第二,鲜明的贵族等级制;第三,自由主义的文化传统;第四,推崇文化和知识的价值;第五,因循守旧,缺乏变革精神。
绅士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英国的经济、社会和教育等领域。其中折射到教育方面主要表现为:第一,培养“绅士风度”的精英分子,即具备高贵品质和杰出能力的人才;第二,对受教育者的限制比较大,一般仅限于社会中上阶层[6],认为贵族是有着高贵血统和门第的人。因此,英国绅士文化对于教育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国对教育的选择,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招生对象、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受传统绅士文化的影响,英国推崇精英教育,一直到19世纪初的英国中等教育,其主流教育理念还是培养进入上层社会的绅士,古典学科占绝对优势,甚至没有技术教育的立足之地。而且,英国的高等教育也将招生对象限于贵族、牧师、医生等中上阶层,甚至将新兴的资产阶级也排斥在外。在课程设置上,拉丁语、文学、神学等成为大学的主要课程,工业和技术需求被边缘化,完全忽略了产业革命后社会发展对技术教育的需求。
英国一直有着推崇自由主义的传统,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政府对教育采取了放任自由的政策,禁止国家以任何形式干涉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在绅士文化的熏陶下,英国的各级教育,都将具有渊博的知识、优雅的举止、不凡谈吐的绅士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对技术教育抱有天生的歧视与偏见,并自然而然地在人文和科技之间划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此时的英国社会,由于工业革命的发生,对能够熟练操作机器的技术工人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在欧洲其他国家的职业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并积极培养适应产业革命发展的技术人才。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英国职业教育的严重失衡和职业教育水平的落后,使得缺乏足够合格的技术工人和产业人才,造成了英国后来经济水平和整体实力的严重下滑。而英国贵族精神因循守旧的特点,使得机器时代对英国传统学徒制的改革不尽彻底,一直到19世纪末,劳动力市场上的绝大多数都是由师傅带徒弟的这种典型的学徒制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7]。
而英国传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二战后,在1948―1979年的31年间,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2.5%,远远低于日本、德国、法国和美国等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由1948年的10.2%降至1978年的4.3%[8]。因此,有专家指出,长期绅士教育所培养的绅士,其博雅、勇敢、对国家的责任感、对自由的爱好、不屈从强权等品质是值得称赞的,但其保守的一面却又令人叹息[9]。也有学者指出,英国相比其他欧洲国家对职业教育与培训较为轻视,这种轻视引发了很多困惑与愤怒,也影响到劳动者自身。英国技能熟练的木匠或工程师无法享有其同类人士在德国或斯堪的纳维亚等国所享有的社会地位[10]。
三、英国BTEC职业教育模式的简介
19世纪中期前,英国的主流教育理念依然只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和心智,职业技术教育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19世纪后期,欧洲大陆迅速把握时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了大批成熟的技术工人,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崛起。为恢复昔日“日不落”帝国的辉煌,更为了促进经济领先,英国摆脱了绅士文化传统的羁绊,将教育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发展相联系,重构教育价值理念,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1881年,英国成立了“皇家技术教育委员会”,主要从事研究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情况,包括英国本国的工业发展状况,并在其后颁布了《技术教育法》;学校也积极进行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各项改革,打破了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一统天下的格局,促进了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英国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产业人才,使英国能够在后来的发展中迎头赶上。而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英国形成和完善了BTEC职业教育模式,并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以推广和实施。
BTEC是英国著名的职业资格授予机构之一,其全称为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由英国两大职业评估机构TEC(技术教育委员会)和BEC(商业教育委员会)合并而成。BTEC模式,是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在国际上提供职业教育证书课程的职教模式,现在已成为英国爱德思国家学历及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Edexcel Foundation)的教育品牌。目前英国BTEC课程主要是文凭课程(Diploma)和证书课程(Certificate)两类,分为初级(First)、中级(National)和高级(Higher National)三个级别。BTEC课程共涉及九大与实际环境有关的门类,包括艺术设计类、商务类、建筑类、工程类、健康与保健类、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类、土地类和乡村发展类、媒体类和旅游类,而专业则多达上千门,涵盖许多实用领域,如设计、商业、护理、电脑、工程、酒店和餐饮、休闲和旅游等[11]。BTEC资格证书可以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获得,如学校及工作场所等。
BTEC作为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除了英国本土开设外,还有130多个国家和7000多个中心实施。BTEC教育模式能成功运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目标方向明确,突出通用能力的培养
BTEC培养目标明确,具有清晰的人才培养方向,其最大特点是无论哪个领域、哪个级别的标准,都强制性地包含生存性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被认为是未来从事一切职业必备的通用能力。根据相关企业的意见,BTEC将通用能力归纳为七大领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与他人合作共事;交往和联系;安排任务和解决问题;数字的运用;科技的应用;设计和创新[12]。为评价学生的通用能力,BTEC还对通用能力的7个领域提出了18项学业成果,包括:自我安排任务和承担责任;尊重他人的价值、信仰和观点;与他人的良好合作与交流;将能力运用于新的领域;用语言和形体参与交流;利用信息资源、发现并解决常规和非常规问题;使用多样性的科技设备和系统;进行多角度思维等等。
BTEC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通用能力的培养,与德国双元制与北美CBE中的“关键能力”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里的“通用”也绝非仅限于特定专业,而是普适性的,即不管何类职业都应该具备的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这样,即使学生就业后面临转岗,也同样具有很强的岗位适应性和竞争力。
(二)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
BTEC课程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并将这一理念贯彻实施于BTEC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课程大纲由课程专家根据各行各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制定,突出对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获得的成果的描述,而教师的教学也主要围绕这些应该达到的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主导地位,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不仅如此,学生还参与目标制定、评估方法讨论、决定制定和评估过程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中心地位的作用。而教师则主要是指导和引导学生,要求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强调师生交流互动。
此外,BTEC学生还享有投诉的权利。当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评价发生差异时,在掌握充分证据的前提下,学生可以质疑教师的评价结果,并逐级投诉。而教师也必须倾听学生的意见,并做好充分的解释和说明。这也从侧面反映了BTEC教育模式中,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三)质量监控完备,注意内外审核的结合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校教务处和督导室承担着质量监控的任务,测验、考试,听课评价、期中期末教学检查等方式是他们采用的主要方式。而BTEC则建立起内审和外审相结合的质量审核制度。内审员和外审员各司其职,严格按照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审核。BTEC项目的教师和专职管理人员担任内审员,工作职责包括:内审工作计划的制定;指导课程教学;教师课业样本的审查;学生课业的抽查;听取师生意见;内审工作报告等。外审员则一般由专家担任,定期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工作进行审查,主要包括检查学校质量评估与监控系统的运行与效果;检查学校制定的有关BTEC课程教学的各项规定能否贯彻执行;检查学校内审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检查从事BTEC课程教学的教师配备及教学设施状况等。
BTEC教育模式中,内审和外审相结合的制度,监督程序严格规范,既体现了目标管理,又体现了过程管理,很大程度上确保了BTEC的教学质量。
(四)考评方式独特,重视成果形式的多样
BTEC教学要求每门课程每学期安排2~3个课业,学生学业成绩考核评价包括课业评价、平时表现的评价和能力增长的评价。传统教学模式中,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唯一方式,而考试成绩也成为唯一可供证明的数据。BTEC模式考核从学生角度出发,证据成为关键依据,成果作为衡量学习的标准,主要包含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无论哪方面,都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逐步积累,并成为教师考核学生成绩的依据。一般而言,依据的获得有多重途径,如来自社会和学校等第三方的评价;学结、自我评价和笔记;还有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等等。所有的证据都由学生自己收集整理,并汇编成册,涵盖内容广,可以是个人总结、测验单、教师的书面反馈意见,也可以是实验或实习报告、问卷调查、工作记录、计算机文档及软件等。建立汇编不仅可以为学生申报成果和教师评估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等级提供基础证据,而且还可以向用人单位展示学生成就及潜能。
这种以课业为主,辅以其他多种考核方式的评价形式,不仅客观、全面,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长效性。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便于相关企业对学生的综合了解。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虽然BTEC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英国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打通与普通教育的衔接等。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BTEC都摆脱了传统绅士文化对教育的羁绊,紧紧立足于就业市场,服务地方经济,并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增加实践性教学,努力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动手能力强的技术人才,实现了由传统绅士文化向现代科技文化的华丽转变。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7.
[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5.
[3]易红郡.英国教育的文化阐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11.
[4]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8.
[5]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227.
[6]潘懋元.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C] .新华出版社,1991.
[7]张京.18―19世纪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27.
[8]施.80 年代的英国经济[J].欧洲研究,1989(1).
[9]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286.
[10][英]琳达・克拉克,克里斯托弗・温奇.职业教育:国际策略、发展与制度[M].翟海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3.
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语文教学;融合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成为当代社会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在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教育积极融入日常的授课过程中,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当代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期待和渴求。在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构建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将传统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合到日常的授课中,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目的[1-2]。
一、深挖教材,并与传统文化融合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学会深挖教材,将教材中的优秀文章进行分析讲解。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笔优美、情真意切、富于哲理的文章,这也要求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依托,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将深藏于文章中的精髓发掘并传递给学生。中职语文教师不仅要将教材表面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更要善于发掘课文中的隐藏内涵,使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教师只有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咀嚼教材文章的更深层含义,才能让学生渐渐感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教师在进行《故都的秋》教学时,可以通过对相关词句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将其中“故都之恋,故国之恋”等思想进行提取,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思想拓展;再如教师在进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时,可以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引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让学生思考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比如教师在进行《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时,可以唤醒学生对家国情怀、仁义道德的思考,让学生在未来面对艰难抉择时,明白什么是对的。教师通过类似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之间的间隙,为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进入语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了解作者,使文化与作品相融
中职语文的教材内容是由教育部专家层层筛选得到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教材中的文章内容是符合时展需要、符合学生成长的作品。每篇作品必定都饱含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时代基调,教师在对文章进行讲解时,要注意深挖其中的传统文化痕迹。教材中那些或华美、或质朴的词句都是在当时某些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诞生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细品其中的内涵。因此,笔者认为若要将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穿过时间的河流,走到文章所描绘的背景年代,再从中体会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精神内涵、文化信仰等,想来必将别有风味。所谓文章背景,不仅包括作者生活的历史社会背景,还包括作者一步步的成长经历等。只有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所经历的事件,才能更好地从背景出发,理解文章本身所蕴含的魅力。只有这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才会变得更高,才能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例如,在进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时,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查找先生的相关资料,并在课上对学生进行介绍。只有学生更好地了解先生所在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文章中“兼容并包”的思想。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作者,才能真正理解其作品,并对其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有所领悟。
三、穿插民俗,并与传统文化相融
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在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教师除了日常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教育,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带到不同地区,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教师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到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中,使学生能够从视觉、触觉、味觉等多方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才能有效达成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在周末组织学生寻找所在城市的名人故居、历史事件遗址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传统文化中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对相应的传统文化进行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从而让学生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快乐成长。
四、引导阅读,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进行,课外阅读在中职语文教学里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笔者提议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中心的课外阅读活动,活动不限主题、不限形式,旨在提升学生课外阅读量,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徜徉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还能在每次阅读中感受到与文章作者的思维碰撞,并对文章作者的所处时代、个人经历、思想感情有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只有通过不断阅读,学生才能渐渐从只是理解字面意义,转变为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涵,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理解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内核,才能实现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思维碰撞。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探究其中的传统文化属性,这样才能将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充分融合,实现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伟大目标。只有学生真正爱上传统文化、爱上语文学习,才能有效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范文5
国内外高校文化建设经验借鉴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历史沿革、师资队伍来源、管理制度模式及生源的局限性,加强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只有积极吸纳和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成果,才能开创我国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新局面。现试以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为例,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经验,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做分析:
一、国外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特点及启示
(一)美国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有以下特点及启示
1.特点
第一,大学与政府合作密切;第二,与企业之间密切联系;第三,不断进行文化建设创新,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第四,文化建设十分重视向环境渗透。
2.启示
(1)注重文化建设的认同性。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强化文化认同基础,使广大学生在学习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文化修养,进而促进学生学有所成,承担社会责任。
(2)注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社会性。对我国高职教育而言,要利用企业文化的浸润进行高职院校文化培养,将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
(3)注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做到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我国高职教育不仅要通过公共课的开展进行有意识的中国特色文化建设,而且要开展文化、人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4)注重文化建设的直观性。通过校内硬件建设的方式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渗透,进而推动学生认同校园文化及其深厚内涵。
(二)英国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有以下特点及启示
1.特点
第一,重视多学科交叉训练;第二,重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放性思维,强调教育的实践目的;第三,专业淡化,强调基础,注重通过阅读、讨论、思考、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广博知识和应变能力;第四,重视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投资。
2.启示
(1)注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多元性。我国高职院校文化要注重多种学科交叉训练,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注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性。高职院校要在实践操作中让广大学生掌握实际能力和技巧。
(3)坚持文化教育的连续性。通过教育在时间上的延续和持恒,影响学生对世界加以体验,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
(4)加大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我国高职院校必须加大文化建设方面的投资和保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三)日本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有以下特点及启示
1.特点
第一,重视从文化角度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调整;第二,重视在体育运动中发挥文化教育作用;第三,在文化活动开展方面注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2.启示
(1)注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渗透性。发挥人文教育、道德教育的渗透作用,进而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2)注重在素质教育中推动文化建设。在素质教育方面进行文化建设方面的有益尝试,拓展教育渠道。
(3)通过心理咨询机构等固定机构进行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高职院校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对保障广大学生心理健康,进一步认识自我及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四)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有以下特点及启示:
1.特点
第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模式;第二,加拿大采取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模式;第三,澳大利亚推行“TAFE”模式。
2.启示
(1)通过继续教育实行学校对学生文化教育终身制。继续教育有利于学生持续保持知识更新和先进文化的传承。
(2)坚持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文化建设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保证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特点及经验借鉴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国内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方面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必须达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统一。高职院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必须相互作用,才能建立环境优美、特点鲜明、学术自由、民主治校的现代高职院校文化氛围。高职教育硬件建设如使其专业教学、科研活动和学院内在的精神内涵相一致,才能真正具有价值意义与生命特色。
(二)高等文化与职业文化的统一。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很多高职院校过渡偏向于“职业性”而忽视了其本身的高等性。我们要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同时加强专业文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创办的银领学院就是高等文化与职业文化相结合的教育实体。银领学院是企业订单培养的产物,学生在上学期间必须穿职业装、带工牌,专业技能由企业人员培训,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同时,银领学院实施双导师制,本校派出导师,处处要求自己做合格大学生。
(三)“以人为本”理念与科学精神的统一。高职教育文化建设要实现“以人为本”理念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才有利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推进。如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对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而科学的管理。同时,还计划导入CIS战略理念,对拓宽职业学院发展空间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传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与社会进步的创新性相统一。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在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积极有益的尝试,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开设的明理学院,以“明德理、事理、情理、学理”为主要教学内容;开设的淑女学院以培养“娴熟、温婉、大方、端庄”的知性女性为目标,其中淑女教育载体以书画、秀红、礼仪、声乐、弹拨乐、舞蹈、瑜伽等为主,对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五)娱乐性文化与学术性文化的统一。对于我国高职院校而言,在课余活动的娱乐性中融合学术意义,提升学生对学术的热忱和信念,坚定学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决心而非简单的愉悦身心,是现代高职教育应该积极探索的文化建设途径。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就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三大教育为主题,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相关的歌咏、诗歌朗诵、绘画、书法比赛,并组织学生向干旱、地震灾区捐款,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等。
总之,我们应该在本国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从外国吸收借鉴适宜在中国本土的经验,达到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洋为中用,自成一家的目的,才能使我国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不断适应新形势,取得新成果。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范文6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信息技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的结晶,它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打下坚实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共通性、继承性、共享性和支持学生个性化成人成才的共同属性,立德树人是整个社会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着力点,历史上的各种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都对当下社会有表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思想,是中国古代人民大智慧的结晶,它为我们建设当代中国新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功能进行最大化的利用是当今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现状
(一)国家提高软实力加强传统文化建设的大背景
“软实力”一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1]文化软实力是表现一个国家及其民族对自己历史文化认可、传承的程度,是展示民族特色与魅力,得到其他国家认可的重要方面。十报告更加明确提到:“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2014年曾经讲到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已经走向正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古至今都得到了教育者的重视,传统文化与教育共同完成着学习者的道德养成、行为标准、世界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上的引导、启发和规范。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这笔财富需要传承。高等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如何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并于现代学生的价值观相融合是一道难题,如何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信息时代完美结合在一起是研究的重点,如何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的底蕴去影响和启迪大学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热点。[3,4]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发挥优秀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着力点,塑造健全的人格特征、自强自立的精神,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把这一概念提出。它是社会群体在形成的道德规范、政治要求和思考习惯上进行的对其组织成员施加的管理和约束,并对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活动。因此,脱离本身的文化背景是无法形成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管是从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上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都认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会更具特色。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全球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的文化对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鲜、个性、刺激,但是缺乏现代人文精神熏陶,过多过杂的信息让学生缺乏主动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动力,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遇。目前,在西方文化的不断攻击下,在网络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大学生容易形成急功近利、自骄自负、道德观意识浅、诚信异样等现象。既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又限制了自身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关键点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根本上还要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文化与功能之间的联系。换言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既不能把思想政治课简简单单变成文化传授课,更不能仅仅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略过,避免发生两极教学。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学的政治功能与文化底蕴互补。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抢救、展示、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去,让大学生在亲身参与挖掘和利用所在地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实际行动总去,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创新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三)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
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大批具有喜爱传统文化研究、熟悉传统文化的教师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教育管理者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成人成才的重要影响,要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专业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教师要有对中国文化形象的正确认知,要宣传、展示、继承和创新“原生态”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变成为支撑现实生产的强大动力,教会学生正确吸收和判断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造,促进一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体现
(一)提高学生个人修养促进道德观的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的道德品质,促进人的综合发展。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网络爆炸式的信息让学生应接不暇,学生社会经验少、思想不成熟、认识不深刻,特别是网络虚拟世界对学生世界观造成的前所未有的异域文化的冲击,这些都需要在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下,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判断能力,为学生成人成才做出充分的准备和及时的指导。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环境育人的效果,能够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优秀文化氛围,能够让学生对学校有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社会、认识人生,大学生在构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收到的影响因素过多,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引导和感染的重要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与校园环境在文化认同上达到和谐统一,这样才能达到大学生的个性化健康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实现中国梦
为了实现中国梦,对中华传统文化要进行细致的梳理、研究、甄别、展示、继承和挖掘,整个过程要让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进来,这个过程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契机,可以让丰富、多样、充满魅力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服务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让优秀传统文化吸引住学生,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优秀文化进行碰撞,促进正能量的传播。
四、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正能量的源泉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源泉,中华民族悠久文明需要传承和发展,这种传承和发展需要大学生理解、践行、甄别和发展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正能量的源泉,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市场认同、就业需求、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个体思想活动的适应性、独立性、扩展性、变通性和自主性等正在增强,人们有自己的独立需求,这种精神上的需求需要社会文化氛围的引导,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的牵引才能健康成长。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必须要践行的核心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根本特征和根本要求,将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导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于形成文化归属感促进综合素质提升
打造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汲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可以为高校培养更全面的综合素质人才,有助于引导大学生了解更多的感情内在文化,有助于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品格,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于中华文明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具有个性化的独特魅力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软实力[EB/OL].
[2].论中国传统文化———十以来重要论述选编.
[3]王润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现状分析[J].教育与现代化,20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