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统计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与统计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与统计专业

经济与统计专业范文1

1.经济管理专业就业岗位分析。就业市场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提供的岗位主要有以下四类:1.1传统管理岗位,虽然说很多企业目前开出的待遇水平让人难以接受,但是大部分职业经理人的成长都是冲基层开始,而且,这样对学生长远发展还是非常有帮助的。1.2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当前很多大学是没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它只是我们学生的一门专业课。但是这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需求一直是水涨船高,在公司的人员配置、战略决策、发展规划等关键问题上都处于智囊团位置。1.3市场营销岗位,根据历年人才市场统计数据来看,市场营销岗位一直是经济管理专业中需求量最大的,而且经久不衰,供需两旺。1.4物流管理职位,由于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推动了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对成本压缩的期望刺激了物流人才的需求,而我们物流专业相对开始较晚,开始院校较少,因而物流人才成为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

2.企业对经济管理人才要求。企业用人的标准是什么?根据近几年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数据则显示,对求职者文化程度做出硬性要求的用人单位日益减少,用人单位从侧重求职者学历水平转向重视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方面,这也就是在部分地区和行业中出现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比普通院校本科生就业好、本科生比研究所就业好的奇怪现象。企业对经济管理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敬业态度、专业能力或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反应能力、学习意愿、道德品质、集体精神、健康的身体、自我了解、适应环境等。

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教育现状

1.就业教育重视度不高。随着今年教育部公布高校就业率指标,高校纷纷重视就业率,然而对就业率影响较大的就业教育反而重视度不够。2.就业教育内容单调。当前很多大学的就业教育只是就业技巧的培养,缺乏对大学生职业设计的引导和规划,缺乏对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3.就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当前就业教育很多都是单调开展,没有与专业课程教育、实践实训课程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就业教育体系。4.就业教育缺乏考核。5.就业教育缺乏专门的师资队伍。

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教育内容分析

1.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职业设计。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它包括确立事业目标、选择何种职业、在什么地区和单位从业、担任什么职务,如何在一个职业领域中得到发展,打算取得什么样的成就等问题。职业设计是个人职业历程的首要环节,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实现事业目标、走向成功的第一步。(1)认识自己,了解职业认识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认识自己的生理素质、知识结构和职业适应性。从而确定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工作。了解职业,包括对职业的活动内容、职业的特点、职业的环境、职业的报酬,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了解职业提高求职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2)确立合理的择业期望值应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职业期望作一个客观科学的分析,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个人素质特点以及社会需求为基础,确立积极合理的职业期望。防止出现:贪图享受、安逸、虚荣的思想,防止偏离自己择业目标。(3)树立新时代的就业观念摒弃只有到国有企业、公务员系统和事业单位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树立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非正规就业等灵活多样就业的观念,任何合法的职业都是平等而光荣的。

2.就业技巧培养。就业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1)获取和处理职业信息的技巧。(2)求职中书面沟通的技巧。(3)就业政策分析和运用的技巧。(4)应聘技巧。包括自荐方法与技巧、面试准备与面试技巧和笔试方法。(5)创业技巧。包括创业意识准备、创业法规政策分析、创业项目选择、企业创建和管理等方面的技巧。

3.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1)职业素质培养。职业素质是要求一个人按照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塑造自己,能够适应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应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办合适的事。他是现代企业对毕业生十分关注的综合实力。(2)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我们可以把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有、知识能力、实践能、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教育体系构建

1.就业教育全程化。就业教育全程化是指包括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心理健康指导、专业能力教育指导、择业指导和创业指导等就业全流程的完整指导体系。其目的不是为学生找一份工作,而是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辅导。大一时重视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和专业前景的认知。大二和大三时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提倡专业实践,提高职业胜任能力。大四时,重视就业技巧的培养、职业素质的教育。

2.建立完善的就业教育保障体系。就业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就业教育教师必须熟悉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并且掌握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法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开展就业指导活动经费必须到位。因而要开展良好的就业教育必须做到机构、人员、工作经费和就业指导场所“四到位”。

经济与统计专业范文2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03-02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概况

1998年,教育部将原先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5个专业整合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息管理专业)。据统计,到2005年我国共有4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该专业。该专业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工科类。信息管理专业主要被设置在工科院校的管理学院内。注重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主要培养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

2.理科类。这类信息管理专业数量较少,但影响较大,如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注重信息技术与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的研究,毕业生主要从事信息咨询、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资源策划及电子商务等工作。

3.文科类。注重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其毕业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同时,还具有相当数量的数学及经济管理知识。

为了培养新型的信息管理专业复合型的人才,很多学者对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细致地研究。通常,该专业的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类:经济管理类、信息管理类和计算机类。但是,从我国信息管理专业的发展实践来看,由于其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课程体系还有待完善,特别是计算机类课程,在新的信息需求下又面临着很多新的需求。

二、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一)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比较

笔者走访了国内较为典型的五所财经类院校——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和河南财经学院,针对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展开了详细的调研。各高校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现状如表1所示:

调研发现,国内的财经类大学多为教学研究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的信息管理专业兼顾理论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理论方面注重管理信息的检索分析能力培养,计算机类课程每门都有上机考试或面试,强化动手能力培养;而教学型高校(江西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则侧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编程平台类课程所占学时比重较大,实验课程的学分比例较高。

(二)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特色比较分析

1.财经类院校突显财经特色。山东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的课程体系突显财经特色,较为重视会计、财务管理、金融方向课程的开设,甚至专门开设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向的课程。以山东经济学院为例,该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主要分为两类:一是IT系统,一是资源管理,侧重于IT的应用领域,强调与会计、金融等专业的结合,鼓励学生副修第二专业。

2.教学型高校与教学研究型高校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型高校与教学研究型高校都面临着就业压力,因此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例如,山东财经学院的信息管理专业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将本专业的学习分设了两个方向: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资源管理。其中,信息系统开发方向侧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施、维护及评价等方面能力;信息资源管理方向侧重于培养的学生信息资源利用与管理能力,包括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信息系统实施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与监理等方面的能力。上海财经大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专门设置了一系列课程设计与实验,鼓励学生参加认证考试与培训。

(三)存在问题

1.计算机类课程设置取决于院校性质。不同类型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在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上的侧重存在明显差异。基于理工科和计算机科学背景的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倾向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群;具有经济学背景的信息管理专业,则突出了经济管理知识模块中的信息理论。这种没有统一依据而按院校性质进行课程设置的做法在专业教育中实不可取。

2.计算机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受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各高校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大部分高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学分比例中的所占比重偏低,足以表明该课程在信息管理专业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专业发展中不应该出现的现象。

三、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

结合笔者所在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办学实践,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的建设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具体建议包括:

1.课程设置应紧跟最新技术的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部分课程与时俱进的特征比较明显,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和科技应用领域的不断调整,一些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在调研过程中不难发现,走访的各高校亦都在进行课程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制定。

2.课程设置应注重培养实用型有特色的“专才”。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对大学生要求更加严格。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注重它的专业特色,各高校不能以同一模式培养人才,即使一个学校同一专业,不同的学生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知识和技能上有所侧重。由于二本高校毕业生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所以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一定要注重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最新软件开发工具的教学,又要注重运用这些工具对具体应用的实训,不能停留在理论知识阶段,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根据信息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应建立教师定期轮训制度,在非学历教育方面加大投入,例如让教师到全国知名的软件园去工作一段时间,重点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也使其注意企业的需求热点。另外,也可以从IT企业选调一些学历符合高校要求且有5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的优秀高级软件人才到高校中从事教学工作。这样有利于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4.合理安排计算机类课程的开设时间。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学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我们应该合理安排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增加大一、大二学生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部分,将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实践适当前移,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和认识,激发学习热情,明确学习方向。大三、大四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早日认识社会,做好“最后一公里”的衔接工作。

参考文献:

[1]蒋勇,马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建设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3,(2).

[2]王学颖,黄淑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371-381.

经济与统计专业范文3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86-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中国教育部1998年将原来的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与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合并而成的,1999年起正式开始招生。许多学校将该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化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当今随着很多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正在实现信息化管理,按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应越来越凸显,但依据从2010—2013年连续四年某财经类高校的跟踪调查情况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一、财经类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情况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总体情况。从表1可知,2010—2013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2.71%、89.80%、89.32%和95.65%,其中2013年最高,高出2012年6%左右,也比平均就业率91.77%高出近4%左右(考虑到公务员等正式录用都是在年底才有结果,这里的就业率是以当年12月31日为统计截至时间)。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岗位类型。由表2可知,从事财务管理岗位的最多,达到37.35%,超过1/3;其次是市场营销和其他岗位,平均分别达到19.05%和14.29%;而从事数据库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和软件开发岗位的相对较少,平均分别为8.96%、12.89%、7.28%,三个岗位合计为29.13%,不到1/3。

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行业分布。从就业行业分布看(如下页表3所示),非IT企业人数最多,平均达到54.34%,超过半数;其次是事业单位和IT企业,分别平均为17.09%和16.81%;平均有8.4%考取公务员;其他平均只有3.36%,也就表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考取研究生比率不高。

二、财经类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定位难。首先是受中国教育体制限制,政治、思想教育等非专业课程学时占比过高,相应造成专业主干课程课时少缺乏深度,教师教学仅停留在“蜻蜓点水式”的表层,缺乏深度,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毕业后不能具有较强的任职能力和发展后劲。其次是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各项知识衔接不好,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与技能“两张皮”,使人才培养很难达到“复合型”人才的标准。这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数据库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和软件开发等三个岗位不到1/3的根本原因。

2.教学内容整体更新迟缓。首先是教材,虽然我们正处在大数据等信息海量产生的时期,但从全国看,由于整个专业发展较慢,具有专业特点且实用的教材相对稀少,而能够贯彻全课程始终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更为缺乏,这极大地影响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水平。其次是专业教师,当前财经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师基本来自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和领域,知识更新慢,管理学、经济学等交叉性知识不足,知识广度不够,缺少实践经验,无法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方式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

3.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多数课程的学习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虽然也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但还是单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保姆式”教学为主,缺乏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缺乏案例教学、论文式和讨论式教学的支持,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4.学生社会实践及动手能力不足。课程体系沿用“基础教学+专业教学”的模式,课程内容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教学,造成了学生是“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中的侏儒”的局面,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据调查,30%左右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三四年后,还不能明确自己到底是偏向技术还是管理,仍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模糊不清,对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

5.学科专业宣传力度不足。在求职时,很多招聘管理岗位的单位将财经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当作学计算机的,而招聘计算机岗位的单位将他们归为管理类,使学生处于一种极其尴尬的局面。

三、对策及建议

1.制定多模块的培养方案。单一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需求,必须科学合理地细化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实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培养方向上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及能力,可以制定信息管理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与服务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等多个模块的培养方向。

2.课程设置中突出财经类院校特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不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三级学科,并将管理科学作为自己的学科基础,它的研究对象是高效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一个组织进行管理,更强调信息的组织管理与决策应用。同时,课程设置中要突出财经类院校特点,因为超过1/3毕业学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突出重点,增加财务管理类课程,对学生加强信息组织与管理以及财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训练。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首先要结合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对原有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增加其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国际金融等经济管理类知识,熟悉经管领域实际的业务流程,掌握行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理解行业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成长为既懂计算机技术,又具备经管领域行业知识和实践研究能力的实用人才;其次是直接引进高水平人才,如专业博士、教授等。

4.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首先可在课堂教学中多增加实例的讲解,注重研究现实问题,强化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其次可在社会实习中可结合统计调查、专业实习中可结合信息经济学、毕业实习可结合信息分析与设计等课程来完成。目的是要求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学从“知识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转变。

5.加大专业宣传力度。首先是建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宣传平台,如建立能超级链接到校园网的专业网站等;其次是树立良好外部形象,如教师带领学生团队,承接各类企业信息调查、各级政府信息化建设采购项目等,对外树立教师和学生技术过硬、诚信踏实的工作作风形象,达到口碑宣传的效果;第三是内部宣传,一是鼓励科研能力强、项目任务多的教师,在学生中开展专业讲座,在展示为社会服务取得的成果的同时,吸引部分学生进入研究团队;二是邀请部分毕业后事业取得成功的学生,回校开展讲座,介绍经验,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更好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经济与统计专业范文4

[关键词] 系统性 适应性 大局观 集成观

环境艺术概念的提出,是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已经从单纯的物质要求,而提升为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要求。这表明人类从未停止对生活环境的追求,所涉及的环艺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提供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深深的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

环境艺术设计从定义上讲离不开环境与设计两个词。环境简单的说,是一个涉及人类活动、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设计是人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主动创造。环境艺术在我国还属于新兴学科,它具有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极强的专业,大致包含城市规划、建筑、园林绿化、公共空间、城市雕塑等方面。在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 更好的研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其系统性与适应性加以利用,使设计整体的某一部分不至于脱节而影响其整体环境,使设计适应社会大环境的需要,更好的改造环境、美化环境、创造环境已经成为势在必行。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系统性

人们为了成功达到某一目的而构成的相互联系的集合体,通常被我们称之为系统。而使整个集合体有严整的规则,便称其具有系统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系统性强调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系统的考虑如何将自然资源、地域文化、地域经济等自然地融入设计当中。这便需要我们用大局观和集成观去看待整个系统。

在全面追求自动化的今天,每一台精密的机器都有着多不胜数的部件,这多不胜数的部件却只由一套程序控制,这套程序综合了人们的所有需求,集成了每一个部件的功能,使机器最后能够在最好状态下正常运转。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如同这台精密的机器,包含科目繁多,涉及范围广泛,单一一个部分的完美无法使它正常运行,达到一个最好的状态。只有把握好大局观,具有良好的集成观,才能正确的操纵这台表面看似简单,却功能繁多,内部构造复杂的机器。

1.1大局观

大局观,通俗的说就是凡事能够长远考虑,能观察全局,并加以分析,以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原理把握好整体的利益与局部的利益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复杂而庞大的专业,包含甚多,它包含的每一门学科就像组成一个木桶的一片木头,当整个木桶放在那里开始装水的时候,决定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一片木头,而是最短的一片。这个道理说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我们不但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局部,同时,要有掌握整体效果的能力――大局观。

即使设计中的局部很突出,很完美,但是,它与整体形成一定矛盾,而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个设计便是失败的。把握大局观,从而找到每一部分之间的平衡点,才能真正的使其设计成功。例如,过去东北民居结合当地寒冷气候运用原木建造房屋,侗族居住方式摆脱地面束缚,根据起伏的地势不同每根柱基标准不同。陕北的窑洞,冬暖夏凉。这都体现了这些建筑在一个环境艺术设计的大局观下建造,更好的适应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1.2集成观

系统的集成普遍指的是将各种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网络等,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进行一定的优化组合,以使得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等资源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由此可见,系统的集成不是简单的将各种软件和硬件进行堆积,而是对系统的一种优化整合,一种价值的再创造。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多元性反映在它包含的专业科目繁多、涉及的范围广泛,但最终都是以为满足人的工作、学习、生活需求为目的。其中每一学科之间,每一方面之间都存在其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故此,我们要全面的综合各方面的环境条件,以集成观来处理问题。在设计中不光要设计好每一点,每一个方面,更要联系好每一点、每一方面,使整个设计真正的融为一体。这种“集成设计”的观点最早被德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托马斯・赫尔佐格提出,并体现在他的建筑设计与建筑理念之中。

要更好的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大局观、集成观,便要求设计师不但简单了解各门学科知识,更要深入了解各门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处理好之间的连接问题,从而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适应性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是已经不仅仅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基本功能需求而存在了,它更多扮演着一个带给人们希望的角色。人们希望从中找出解决以上问题的答案,这也决定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当代应有的适应性,而这种适应性也深深的影响着这个社会。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适应性很值得我们讨论研究。

适应性的定义是生物体对所处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适应性更多的是指其对社会这个大环境的适应能力,举例说就是让一个建筑或是一组建筑不仅仅是置于某一地段,更重要的是使其融于当地的环境,更多的表现在其自身适应社会的和谐发展,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达成一种与社会与自然的高度适应,而非单纯是一个建筑一组建筑。以下从三个方面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适应性。

2.1适应社会的和谐发展

大众的参与是环境艺术设计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空间环境的改造,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群众参与下完成的,所改造的不仅仅是表面意义的空间,是大众对共同社会价值的认知,体现了大众的知识、情感和意识。对于现今我国情况,简单的环境空间划分是很难适应社会和谐发展,设计师不仅要了解相关专业,同时也要关注国内国际形势,关注社会的公平性问题,尽可能的解决在我国日趋严重的社会资源私有化问题。林语堂说过:“中国建筑的基本精神是和平与知足。”在要求和谐发展的今天,更是要秉承这句话,使设计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公众创造更多的共享空间的同时,保证公众的个人私密性,合理的划分和分配环境空间,让人们环抱于自然之中,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中更好的得到情感与文化的交流,使人们对居住环境做出认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2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种大环境下,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是一个重要问题。人类对自然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认识,并非起初单纯的占有和征服,而是双方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依赖,追求一种绿色环境,与自然和谐存在。这也就注定环境艺术要向一个综合性的方向发展,不单是要在设计和成本上节约,更是要对社会资源合理利用。有人说过:“一个不断有巨额维护投入,并且不能给公共环境带来利益的设计是一个失败的设计。”所以,一个好的设计要有一个好的前期设计定位,使得后期完成之后能不断给业主和社会带来利益,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例如,现在经常被提及的“生态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不但考虑到了建筑本身的节能与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同时,也考虑到了建筑与周遭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好的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其准确的表现了“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中的可行性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我们要综合地看待设计,既不能轻视设计,也不能单纯的为设计而设计,要正确处理环境设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因地适宜的设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3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5000年上下的历史,造就了不朽的文化,在历史的车轮下,也毁坏了许多,而到现在,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要求不断增强。故此,现代设计当中应该更多的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自然,使得当代的设计不但不破坏历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本身并不单指某一建筑、某一景观,它包含了周围的山水,周围的环境,这与我国古时推崇自然的观点密切相关。当这一建筑与它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显露出它在当代所要表现的一种情怀,一种意境的时候,它才真正的体现了它的历史文化性。不幸的是,在我国很多地方,只保存了古建筑,而破坏了周围的环境,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并没有真正的得以保存。

鉴于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在设计中应该在注重充分满足公众需求的同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自然,继承古人在设计中的融于自然的观点,使设计真正意义上的达到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经济与统计专业范文5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1325)

摘要:鼓励高职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为例,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研究,以求解决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会计类专业;职业技能竞赛证书;课程考核;互通;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041-03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竞赛”的大好局面。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即职业技能竞赛证书直接替代对应课程的成绩及直接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依据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教育部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提出,要发挥技能大赛的引领和评价作用,推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教育部职教司印发的《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3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出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免试升学的政策。《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遴选方案》规定,高职院校需要设置技能大赛专项资金,每年开展校级职业技能大赛;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各项职业能力竞赛,在省级相关竞赛活动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可见,开展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是参加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遴选的重要条件。以上政策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思想,开展互通改革研究和实践对高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意义分析

课程考试考核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据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和特点,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实行“以赛代考”的新模式,适应了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需要。《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2012年度报告》指出,2011届广东省高职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三项,其中认为专业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占21%。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改变了教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以及学生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的应考方式,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考核,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3年4月,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与深圳德永信税务师事务所职合举办了“德永信杯”会计技能大赛,有300多名学生参加了赛事,学生积极主动地按照竞赛大纲准备和学习,近50名学生取得优秀奖及以上奖项,直接取得《会计综合实训》的期末成绩和该门课程的学分。“以赛代考”的新模式有如下特点:首先是体现出教学和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其次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再次是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学习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2012年度报告》指出,2011届广东省高职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三项,其中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的占44%、认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的占18%。教育及信息化相关部门每年根据我院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变化,及时调整了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和标准。我院依据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内容及标准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项目、内容及标准。此外,我院每年与深圳德永信税务师事务所联合举办“德永信杯”会计技能大赛,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及标准由公司确定。该公司每年根据珠三角企业会计人才职业能力新要求,及时调整技能竞赛项目、内容及标准。我院根据企业调整后的技能竞赛项目、内容及标准相应调整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的项目、内容及标准,以顺应珠三角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优化,教学能力有待加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需要教师深入分析竞赛项目、内容、标准,并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如全国职业院校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包括财务模块和供应链模块。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化教师不仅需要熟悉会计理论和实务知识,还需要掌握采购、库存、销售等供应链管理知识。此外,信息化教师还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功底和企业实践经历,才能胜任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可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需要教师掌握更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教学能力,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研能力。

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内容

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成绩替代和获取课程学分的原则 我院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实践中,按以下原则进行:取得竞赛获奖证书可替代一门相对应课程的期末成绩并直接取得对应课程的学分,不同级别的竞赛获奖证书对应不同的分数,但团体赛只能按相同的分数替代对应课程的分数;若学生参加某门课程期末考试未通过而需补考,取得竞赛获奖证书可免补考,直接取得“补及”的成绩和对应课程的学分;若学生在毕业清考之前取得竞赛获奖证书,免于清考,直接取得“补及”的成绩和对应课程的学分;若某门课程已举行期末考试,则不得替代;只能替代已开课或正在开课的成绩,不得替代未开课的课程成绩,但取得省级二等奖以上(含省级二等奖)可申请免修一门对应未开课的课程;以上成绩的替代和获取学分均需要提供获奖证书的复印件或扫描件,作为登记成绩和取得学分的依据;取得竞赛获奖证书只能替代成绩一次。

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成绩对应设置 我院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实践中,按照竞赛证书级别越高分数越高的原则,在校期间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取得获奖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按表1替代对应课程的期末成绩,并直接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课程对应设置 我院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课程范围如表2所示。

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的保障基础

校企深度合作,与企业联合开展会计技能大赛 我院会计学部与深圳德永信会计咨询有限公司、德永信税务师事务所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至2013年4月,我院与德永信公司已联合举办了5届“德永信杯”会计技能大赛,累计有近千名学生参加了该项赛事。德永信公司每年根据珠三角中小企业对高职会计人才岗位、规格、能力的需求确定竞赛的内容、项目及标准,内容包括建账、日常经济业务处理、期末处理、对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纳税申报及整理会计档案、工商及业务会计实训;岗位涉及税务会计岗位、账务会计岗位、税务助理岗位、账务助理岗位、工商服务岗位、业务会计、会计主管、税务主管等岗位。“德永信杯”会计技能大赛为我院会计类专业开展与“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互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实训教学平台可以支持大规模开展会计类专业校级职业技能竞赛和省赛、国赛的选拔训练 近年来,我院加大了对会计专业的投入,建立了网中网财会实训教学平台,涵盖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银行会计”、“会计单项实训”、“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该平台支持教学、考试、竞赛、实训,利用财会实训教学平台可以开展校级“网中网杯”会计技能大赛。该平台也是全国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的支持平台,利用该平台可以为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提供训练条件。因此,财会实训教学平台为我院会计类专业开展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的互通提供了保障条件。此外,我院申报的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培育专业(会计专业)建设项目已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立项,按规定省级高职教育重点培育专业建设期为1~2年。为适时参加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遴选和改善实训及竞赛条件,我院购入用友会计信息化教考系统(U8.72),该教考系统可同时实现教学、实训、考试、竞赛一体化功能,且竞赛平台与目前全国会计类职业技能竞赛平台一致。同时,教考系统为我院会计类专业开展与“会计电算化”、“用友erp应用”等课程的互通提供了保障条件。

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会计技能竞赛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竞赛经验 近来年,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会计技能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我院同时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分析省级、国家级会计技能竞赛的项目、内容及标准对专业课程教学的影响,为完善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提供支持。

“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的教学活动观正逐步被高职院校所接纳并实施。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证书与相关课程考核互通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从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方向阳,魏力,王竝.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促进高职教育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9(5):104-105.

[2]李文,高健.职业技能大赛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启发[J].职业时空,2010(4):48-49.

[3]游静,熊艳兰.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力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22(11):151.

[4]杨群,吴开岑.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1(3):33.

经济与统计专业范文6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一个信息共享化和资源化的时代。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开发人才资源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和造就第五支人才队伍,即培养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队伍。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基地,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要求,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高职专业建设也应该与行业、与信息技术协同发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适应社会的信息化需求。

教育界重视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推动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新模式。鼓励高职学院建立不同形式的人才培养联盟,完善多种主体联合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卓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突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协同培养。

高职院校在实现协同教育具体操作层面上,逐步建立和提升“校企合作、校行合作”,实现教育协同发展。同时,对于内部机制管理,也进行专业之间,专业设置与相关教学协同教育。其中,利用信息技术,对高职专业(非计算机信息类专业,下同)进行升级、完善,就是实现协同教育一个体例。

本文基于构建高职院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各专业协同教育研究,提出相应思考、路径。近年来“慕课”(MOOC,发端于过去的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课程开发模式)出现,是实现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协同教育一种载体,强化了信息技术对各专业教学影响力度、层次。

二、信息技术对构建高职专业协同教育的意义

协同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协同。所谓协同, 就是各个参与要素共同作用与相互协调。由于各个要素的协同作用, 使整体能够创造和演绎出局部所没有的新功能, 产生新结果。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与专业设置协同教育模式主要是信息技术教育及相关技术溶入专业建设、教学。针对传统专业教学的不足,运用信息技术对专业进行升级、建构专业教学内容、方法与形式,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协同教育新模式,实现高职专业教学新的超越。例如,全国文科高职专业已占高职教育的三分之一,正受到人们的青睐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科高职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一种不争的现实,文科类高职专业提升的重要着力点是信息技术运用和在现代技术引导下实现与其他教育资源协同。

1.“信息文化”对高职专业教育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新时代教育对信息技术需求,信息技术已从一种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发展为教学重要的材料形态和主要的教学媒体,引导教育技术发展,形成“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文化对高校的专业教育产生的影响也不再是简单一种技术支持,以文化的形态对专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组织形式、技术操作等层面都产生了影响,促进专业教育的重构。

2.信息技术在协同教育中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协同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新热点。现在协同教育研究者更多的精力放到协同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利用及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上。在国外,美国和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已构建了支持学校、家庭、行业和社区教育的较为完善的社会教育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在国内,由于网络技术水平发展以及一系列的评估、精品课建设等客观需求,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与相关行业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师生运用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校专业协同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协同教育的应用研究与发展将成为未来主流研究之一,信息技术与协同教育关系与作用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3.信息技术对高职专业建设作用与意义

我国高职类专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得到很大发展。然而,客观地审视今天的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在办学规模、师资水平、管理制度、教学资源、设施等方面仍有诸多亟待解决问题。从教育技术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对高职专业教育影响包括:

(1)顺应高职类专业教育全球化趋势: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国际、国内教育资源。

(2)加强专业教学与行业联系:充分利用网络等手段与行业联系,及时获取行业方面最新信息和教学资源(如法律类专业的法律、法规,案例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改善教学资源环境:利用网络信息环境,开发学校和行业协同教学资源,是改善高职类专业教学资源环境的一个有效方法。

(4)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主要面向第三产业培养人才的文科高等职业教育面临了许多亟需研讨的新问题,有必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探讨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升,进行分类指导,以促进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5)为专业教育实现“慕课”教学,提供开放课程教学提供技术支持(慕课”(MOOC),“M”Massive(大规模),“O”Open(开放),“O” Online(在线),“C”Course(课程))。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选择高职专业协同教育内容、方法及实现过程

对于信息技术和协同教育的研究,目前有一些论文和书籍,也有学校着手实践如何在专业教学进行与行业相关的协同教育,但针对实现信息技术与协同教育指导文章不多,如何把信息技术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协同教育研究理论凤毛麟角。从信息技术支持专业协同教育视角出发,针对高校专业教学改革和现实需要,选择某个专业群(如法律类)为案例,研究构建信息技术系统与高职专业协同教育模式及其实现策略,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技术手段等方面剖析和阐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系统的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研究成果,指导专业建设和设置。高职专业建设和教学与其他方的协同教育,其实现路径包括内容、思考策略和方法。

1.构建高职专业协同教育主要内容

在研究信息技术支持专业教学平台(网站和数据库)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高职专业教育现状和教学改革发展需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经验总结、案例分析、行业结合和建立支持共享信息资源平台等方法,研究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专业教学与行业的协同教育模式与实现策略。主要内容有:

(1)信息技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本质探讨。实现协同教育,主要体现信息技术教学本质与高职专业教学本质内涵有关联,有需要协同发展地方。如法律专业需要借用信息技术最新查询应用,法律为信息技术发展(如安全、版权)提供保护是二种专业内在联系。

(2)协同教育与高职专业需求分析。高职专业是与社会,特别是本地产业发展,需求一致,需要与本地的社会、科技、经济等协同发展,需要有协同教育理论指导。

(3)调查高职类专业教学与行业、信息技术教学相协同的现状、课程设置。信息技术教育者也与专业教育者之间相互讨论工作少,相互之间教学难于溶入、影响,需要建立相互融合引导机制。

(4)高职专业教学协同教育的障碍与信息技术改善策略。由于高职教育受传统教育率方式、方法影响,仍存在与社会、行业分离,与其他专业不关联问题,实现协同教育现实中存在许多障碍。

(5)专业教学与信息教学相互溶入的协同教育技术框架系统设计。为实现二者之间协同教育,需要有具体措施。如建立信息技术与传统专业融合,设立新的专业。针对某种边缘学科形成的专业进行研究,如司法信息安全专业是典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法律相关的新型专业,需要针对性专业教育研究。

图1

(6)慕课实现。通过专业网站建设,引导学生学习,形成老师教学研究平台;建设Web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实现高职专业协同教育模式与评价体系;师生通过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互动学习。提高他们分析、筛选、加工和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工作中去,确保他们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有效地使用技术,把信息技术真正地与实际工作整合起来打下基础。

2.构建高职专业协同教育路径思考

协同教育研究涉及二个以上主体,需要规范,协调从二者出发研究思想路。本文选择现阶段需要提升的文科类高职专业(如法律)为研究样本,其思路形成路径如图1所示。

3.实现协同教育具体方法

研究实现协同教育方法即有传统的协同教育理论研究,通过调查研究高职类专业教学实现协同教育基础、现状及教学改革需求。更主要是要引进信息技术,开发协同教育网站和数据库,搭建实践研究平台。组织信息技术法律专业教师,打破不同专业老师之间教学和科研上无交集现状,在分析研究实际需求基础上,针对高职专业(如法律事务、人民调解等专业)教学和改革需要,收集行业信息(如相关人民法院、社区的人民调解),研究理论与实践方法。

四、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