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职业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教育职业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职业前景

学前教育职业前景范文1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前景

一、关于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认知误区

(一)大学语文只是一种工具,与职业教育无任何相关

多数人认为大学语文仅是一种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觉得它仅是对于中学语文知识量的补充,未曾关注到大学语文实际上是整个人类的所有文明瑰宝,而大学语文教育实际上是教授学生懂得文明的延续历程与真善美的真正含义。可见,大学语文教育所教授的文明与培养的品格无疑都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课程,无法在职业生涯中解决实际问题

多数人过分强调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属性相当强的课程,过于强调其理论价值,即便在职业生涯中遇到某些问题,也并不从实际出发,而是引用大学语文中的某些理论泛泛而谈,使得理论与实际脱离,最终解决方法也仅是纸上谈兵,未能得到实效。长此以往,导致多数人都认为大学语文教育并不能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实际上,使用大学语文所教授的理论去联系具体实际,是能够处理职业生涯中所出现的那些问题的。

(三)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学课程,对职业生涯不具实际效用

许多人都觉得大学语文是专注于文学的课程,而在真正的职业生涯中很难遇到文学中那些“伤春悲秋”的事情,而且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对文学予以深入研究,因此许多人都认为即便是学习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对于自身职业的发展也并无多大帮助,反而还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甚至还有人认为倒不如将学学语文的时间去多记几个英语单词或是多学门技术。但事实上,大学语文并不专注于研究文学,它旨在于通过文学理论,教授给学生为人处事的品格以及自己动手的能力,而这些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大有助力。

(四)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无作何关系

当前,由于职场上过于关注技能的培养,多数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只要自己具备一技之长, 就能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但事实上,职业教育并非只是指技能教育,真正的职业教育除了职业技能的培养外,还包括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职业品格的培养,而素养与品格的培养与大学语文教育是完全分不开的。可见,职业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二者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

二、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之间关系认知误区的分析,尽管由于大学语文具备着人文属性,其相较于一般的自然科学或是应用科学,对于职业的影响并不那么直接,但是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大学语文教育,而大学语言教育的革新又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者相结合不仅具备着重要性而且还具备着必要性。那么,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又具备着怎么样的发展前景呢?

(一)职业至上说在高职院校中占据主导地位

当前,随着教育理念由原来的普通教育理念与精英教育理念逐步转变为专业教育理念,大部分高职院校所设置的教学科目开始大都以职业准备为导向,职业至上说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高职院校的教学开始更多地趋向于职业化。由于工业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导致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级技术人员,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于技能的提升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职业教育的步伐开始迈入高职院校的教学之中。由此可见,对于当前的就业市场与职业结构来说,一旦职业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就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真品格、技能水平强的人才。换而言之,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能促使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加以革新,以便既保有其原有魅力,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职位升迁离不开知识基础

新世纪又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需要具备知识基础,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既是最最基础的资源,同时又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由于知识在经济中所占比例的日益升高,导致经济已逐步从传统的物质投入转变为知识投入,知识开始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面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如果只是单纯地培养技能而忽视知识的累积,那么将很难在职场中找到立足之地,因此,一旦职业教育与高职院校中的大学语文教育相结合,便能顺应时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最终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将来的职场中拥有一席之地。

(三)社会需要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所培养的人才

对于中国当前的国情来说,如果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仍旧困锁在象牙塔之中,那么就会与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脱节,而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地保有竞争力,那么具备一批高级地知识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而言,只有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为社会与国家培养更多的专职人才,才能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才能确保中国一直沿着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迈进。换而言之,只有国家富强了,经济腾飞了,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才具备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开展是为了对一个人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职业品格所进行的培养,尽管专业课程可以提升职业能力,但是如果只专注于专业课程而忽略人文课程的学习,那么这样的职业教育势必是不成功的,所以要想对一个人的职业素养与职业品格加以培养,那么大学语文教育的学习就是必不可少的。当前,我国经济正处速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只有将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相结合,才能给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江灏主编.大学语文[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学前教育职业前景范文2

关键词:学前教育;职业精神;职业技能;融合

幼儿教育应自小开始,为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肩负着幼儿教育的重任,当今社会幼儿教师需要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软硬实力”,更好地满足企业及社会对高素质高职人才的需求。因此,研究并搞好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发展,对于提升中职教育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提高我国学前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学校开展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培养的现状

根据针对学校开展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在融合力度、实践活动是否丰富、效果考核评价重视程度、宣传是否到位、教育效果、和社会、企业、家庭对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重视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二者融合培养多停留在制度、规定等应付层面上,而具体实施时措施落实不到位。在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培养融合的实际操作层面,约有 60% 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涉及了职业精神教育,但融入的程度仅为一般。当前职业技能的考核要求、考核标准与规范较明确,而职业精神培养方面的考核并没有受到重视。少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职业精神非常熟悉,进一步访谈了解到,参加过企业顶岗实践的三年级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识相对较多,其余年级学生并未深入了解其内涵、意义和要求。教师对学生职业精神表现感到满意的仅占 23.18%, 87.05% 的学生都认为社会、企业、家庭对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同,它们都重视职业技能,而忽略职业精神的培养。

2. 对于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培养存在的误区

从调查和现实表现看,对于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培养,一视同仁,同步发展,在各个层面都存在误区,具体表现如下:

2..1 对职业人综合素质认识不够,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素质要求认识模糊

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同为职业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是培养职业人的重要基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是顺利实现从准职业人到职业人角色转化的关键。所谓职业人就是参与社会分工,自身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等,并能够通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获得其合理报酬,在满足自我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这样一类群体。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熟练幼儿园的基本工作流程,掌握基本的学前教育知识,运用理论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尊重和爱护孩子,明确学前教育在孩子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挖掘孩子的学习潜能,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并对幼儿教育工作能够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

然而现实中,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知识面太窄、专业技能不精,尤其在实习中实践能力不足,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心理,缺乏服务意识和吃苦精神。这充分显示出企业和社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具体严格,但是对于职业精神的认识上模糊不清,要求上只停留在浅层次,具体操作更是无迹可寻。

2.2 学校教育存在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割裂分离现象

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都是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中职校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培养相互割裂,二者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它们不相隶属,各自为政。专业课程、技能课程是职业技能教育的主要载体,而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等则并没有专门的课程体系或教材内容,知识点较为零碎,很难为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培养提供支持。除此之外,虽然部分中职校的领导也多次强调职业精神教育,要求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但在实际工作中,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工作重点仍然是职业技能的培训,职业精神教育处于次要地位,甚至被边缘化,中职校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难以有效结合,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社会、企业、家庭消极因素对学生专业精神良性发展的影响

(1)社会因素。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思想教育工作滞后,诚信危机、道德水平下滑,这些社会问题不可避免地给中职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削弱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因此在价值观上发生混乱、模糊、偏差甚至错误,从而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重技能、轻精神”仍是社会评判人才的现实存在,干扰了学生良好职业精神的形成。

(2)企业因素。企业受利益驱使,为追求生产效益,技术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单纯追求人才技术,忽视学生职业精神,致使技术型人才的职业精神缺失,出现缺乏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差等问题。

(3)家庭因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对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综合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它主要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实践活动来完成,然而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中职生多数父辈文化程度不高,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层次低、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现象;存在过分溺爱,孩子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现象;存在高消费、自私自利现象,导致中职生职业精神方面严重缺失。

学前教育职业前景范文3

摘要:随着社会对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中职学前教育作为培养幼儿教学力量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本文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困境,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对策,来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下,学习英语已成为热潮。对于学前教育来说,大部分家长十分看重孩子早期的语言教育,所以对幼儿园英语教育寄予厚望。与此同时,双语教学对幼儿英语教师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因此,英语课程设置使得幼师英语成为热门专业。然而,目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十分堪忧,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改变现状。

1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困境

1.1学前教育的生源问题。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中考失利的学生,家庭贫困需要尽早就业减轻经济负担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学习动机不够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其中的很多学生只喜欢学舞蹈,形体,键盘等专业课,对英语等文化基础课从不问津;有些学生甚至刚进校时仅了解二十六个英文字母,排斥英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十分被动,这无疑给英语课程的顺利开展增加了难度。

1.2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利于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原因是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紧缺,招生困难,学生入学不需要按成绩差额录取做到优胜劣汰。同样,学生在学校英语课程的学习,也不作为能否毕业的依据,因此,在校的中职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认为无论英语学习效果如何,都会毕业就业,在这样的观念和教学管理制度下,不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愿望,久而久之,英语课只会成为一门有名无实的文化课。

2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对策

2.1明确教学目标。幼儿园里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所以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素质,在幼儿园能承担起用英语开展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根据这一目标,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既要具有一般英语课程的特点,又要突出职业教育本身的特色。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同龄的高中生相比,其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较低。中职学习与普通高中生的另一个主要区别是其学习很短的时间之后就要踏入工作岗位。在此背景之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英语教学中要以符合英语幼教的要求为主要目标,教学活动中要有高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且以学生的就业为基本导向,有的放矢,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果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达不到幼教的要求,走向工作岗位后,可能不仅不能胜任幼教的工作,还会给幼儿园的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2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素养。中职的学生毕业后面向幼儿园,幼儿园英语主要是进行英语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为将来进入小学进一步打好基础,初步形成幼儿听说英语的习性和能力。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要过好语音关。语音是整个英语教学发展的起点。新生进校,可以利用两到三周的时间来专门学习音标,发准四十八个音素。在新课的教学中要记住读音规则;培养以拼读为基础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认识这些语音现象在交际中的重要性。此外,英语教学可以逐渐加重听力材料的比重,将听和说有效结合。

2.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人的要求,一个人的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交给学生,好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比掌握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长效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发散作用。教师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应该从如下环节着手。第一,要经常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适时适度点拨、层层递进启发;要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在教学中注意把握时机提问以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学会深入思考。第二,教学过程中要教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身边的媒介和工具,去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自主地解决问题。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较强的自学能力。

2.4丰富教学方法。第一,采用情景教学法。学以致用,知识才能转换为能力,教师可以依据中职学生特点和英语水平,创设场景,让学生进行模拟,加深对所学英语知识的认识。场景的选择必须符合实用性和生动性的特点,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目的。第二,采用趣味教学法。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般比较活泼,上课时学习夥障喽曰钤荆表现能力也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特点,让学生进行多种学习的尝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游戏,并在游戏中渗透英语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此外,儿歌、幽默、顺口溜也是趣味教学法的内容。趣味教学会让课堂回味无穷,有趣的课堂内容和知识才能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甚至对课堂产生期待,也就达成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目标。第三,积极应用现代多媒体等高科技设备。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起来,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声音、图像、动画和文本,这样就能够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具体来说,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够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入情境,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来创设相对的语言情境,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比较,发现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也更愿意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里张口说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教师就能最大程度地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

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是每一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梦想。语言教学的质量不仅与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有关,而且与其教学方法、个性特征有关。一个好的学前英语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外,还要有创造力,有驾驭课堂的能力与勇气;要能根据孩子的心理及年龄特征,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把他们吸引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参考文献:

[1]丁佩萍,韩炜.儿童外语学习情感分析及教学对策[J].广西学院学报,2014,(4).

学前教育职业前景范文4

【关键词】专业英语 会计 问题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7-02

一、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兴趣不高。

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即便通过大一基础英语教学后水平有所提升,当面临专业英语教学时,很多学生对此转型表现出了不适应性: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不多;对于专业英语知识的畏惧和抗拒;觉得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重合而感到枯燥乏味等等。

2.教材与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目标不匹配。

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要以岗位为需求开展教学”。然而,纵观市面上的大部分教材,大部分都是对国外专业文献的展露,这种侧重专业知识理论的英文教学,没有体现出专业英语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且对于广大高职学生来说难度过高。以会计专业英语教材为例,大部分教材的内容虽然涵盖了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会计相关理论知识的英文描述等,但都是难度过高或课文篇幅过长,对于培养学生用英文处理相关会计业务的教学内容却少有涉及。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表达沟通能力;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在职场中用英文表述各项会计业务的能力,学会用英文进行会计业务的记账和处理,独立完成英文会计报表的编制等等。而大部分的现有教材所体现的都是“重理论、轻实践”的特征,甚至有些教材实际上更像是一门会计专业英语阅读,不能培养学生的听、说和实际操作会计专业英语的能力;并且,这种理论性过重的教材难易程度更适合于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大部分高职学生会觉得这种理论教学过于枯燥或难度过高,不能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3.会计专业英语教师的匮乏。

专业英语教学走入高职院校的时间较晚,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专业英语教师的储备不足,教授该课程的许多老师都是原有的基础英语教师或者是相关专业课程的中文教师。但是,会计专业英语是一门学科性较强、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教授该课程的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还必须掌握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了解外贸或涉外企业的财务工作内容和操作流程,才能保证完成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然而,高职院校教授该课程的大部分基础英语教师都没有学习过专业会计知识,对于会计工作的流程和内容也不够了解,他们所传达给学生的只是一些专业的英文词汇或是简单的知识介绍,缺乏专业知识的英文解释和会计业务的实际英文操作。即便选拔出的某些专业教师,他们虽然专业知识扎实,但是有些老师要么英语水平不高,要么缺乏英文教学经验,不能有效完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4.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高职专业英语教学都是以课堂为主、以书本为主,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师只是对于一些专业英语术语做出解释说明,对于一些英文原句进行翻译分析。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过于单一,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枯燥,而且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不强,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就业发展。这种脱离了实际工作需求、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自然不受学生欢迎,难以达到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5.对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引入了专业英语教学,但事实上很多院校对专业英语教学的投入仍然难以满足一线的教学需要。例如:欠缺对专业英语教师的培养和建设;课时分配过少,一般都是一周两节;老师和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认识存在偏见,认为该课程的知识不一定能运用于大多数学生今后的就业之中,因此该课程可有可无。这些都有碍于专业英语教学建设的发展。

二、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建设的改革方法

1.高度重视会计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对会计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具体的措施建议如下:高职院校需特别设置会计专业英语教研组,定期举行教学研讨和学习培训;从普通基础英语教师团队中选拔出一批英语功底扎实的教师,进行专业的会计知识培训,并组织他们参与会计工作实践,甚至可以组织部分人去海外高校学习先进的会计知识,帮助他们成为学校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骨干;在招聘人才时注重引入兼备英语与会计知识的人才;也可从会计专业教学团队中选拔出一些英语较好的老师,对他们进行英语教学方法的培训,让他们参与到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团队当中。除了学校的努力外,作为普通基础英语教师,也需要梳理正确的转型意识;应当认识到:“转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应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努力学习与专业英语教学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积极面对转型带来的变化,以适应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多元化”(黄O,2009)。

2.整合会计专业英语教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材是保证教学实施的根本,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体现。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要突破传统教材“理论性过强”的特点,必须建立自己的特色――“实用性、层次性、综合性、灵活多样性”(莫再树,2003);高职会计专业教材,不仅要满足学生对于英语听说读写知识的需求,更要体现出会计专业英语的实际可操作性。笔者建议:高职会计专业英语的教材,可以以实际会计工作流程为依据,按照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分为企业的建立、生产准备、投入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利润的产生和分配这五大基本流程;课程内容更加真实和贴切会计的典型工作流程,以实用为原则,在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实训,通过会计工作情境、具体案例、技能训练等方式,强化了实践教学的环节,注重学生理论的提升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构建了“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模式。

3.注重会计专业英语的实训实操。

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建议开拓实训课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完整的操作起来,以实际工作流程为依据,按照实际会计岗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不仅能够用英文进行会计业务的描述与日常沟通,看懂和处理各种英文单据,而且能够独立地完成英文会计记账,并且完整地编制出英文会计报表,以解决英语语言学习和会计工作实践脱节的问题。可以引入真实外贸企业或外资企业所发生的会计业务或各项会计工作案例,让学生熟悉英文会计工作的内容,帮助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也可以选拔出优秀学生与教师一同参与到企业实践或是海外学习当中,真正地做到课堂的延伸,开拓教学视野。

4.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会计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大多采取的是一种“阅读+翻译”式的教学方法,这不仅忽略了英语的听说训练,而且造成学生普遍认为教学内容枯燥、不实用,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必须做到以学生和岗位需求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建议教师授课时引用实际会计工作的英文案例,采取小组学习方法,让学生共同探讨企业发生的各项业务,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英文会计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至于英语的听说训练,不仅仅满足于掌握会计专业的英文术语、理念和行话,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具备财经类英语知识的背景;建议可以开展不同的财经主题的口语训练,模拟真实场景,提升职业英语的交流能力。

三、结语

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建设起步较晚,又没有成熟的可借鉴的经验;专业英语的发展,需要各位英语教师和整个学校做到“上下一心”:高职院校必须加快专业英语的建设步伐,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从各方面对专业英语教学予以支持;同时,广大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今后的英语教育必定是跨学科的综合教学。就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而言,必须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主导型的教学模式,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将会计的专业知识融入英语教学当中,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适应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O.高职“双师型”专业英语教学团队建设途径[J].重庆市管理职院学报,2009.

[2]莫再树.专业英语教材建设: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03.

学前教育职业前景范文5

关键词:教师资格国考;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

中图分类号:G 610-4;G 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214-01

一、目前中职学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工作规程》将美育表述为“萌发幼儿初步地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而在实践中,教师重视幼儿歌唱的音调是否准确、舞蹈动作是否标准、节奏敲击得是否整齐,要唱一起唱,要跳一起跳,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机会。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幼儿间的个体差异,不能满足所有幼儿在音乐能力发展上的需要。我们应根据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范围,结合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需求来优化课程设置,使其与学生岗位实际需求有机对接。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现状

(一)课程设置脱离学生实际

中职学前教育音乐方向课程设置的重点在以学前教育艺术目标为指导、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为导向,立足于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要求,进行课程的创新设置。而目前在中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中,各学年的课程设置以及课程设置的顺序、各课程之间的衔接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以湖南**幼儿师范学校为例,学校90%的孩子来源于农村,在9年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一年级的音乐专业的课程中,采取了基础课和专业课并行的方式,而且基础课课时少于专业课课时,因而很多学生表示听不懂,进而在学习上找不到自信,从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设置缺乏融会贯通

键盘、舞蹈以及歌唱等是当前中职学前教育音乐方向的主体课程,还需要尽早开设视唱练耳、乐理等基础方面的课程。以湖南**幼儿师范学校为例,在三年制学前教育音乐基础课程设置中,一年级开设乐理课程二年级开设视唱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相比较,在教学中重视专业技能方面的讲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效性难以提高。

( 三)“学前教育”特色缺失

以湖南的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学为例,在一些教学设施、设备较好的幼儿园,为了建立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教学,很多幼儿园花巨资购买了配套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书籍、教参、音像资料、乐器等等。而在湖南**幼儿师范学校,只有大专才开设为期一年的奥尔夫音乐教学课程安排,教材和教学设备远远跟不上幼儿园实际的教学需要。

三、教师资格国考的新形势下中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的优化对策

(一)中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应从重技能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

主要目标培养为幼儿服务的音乐教师,发展幼儿的审美意识,培养思想情感、表现力、想象力以及记忆力等。在音乐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音乐欣赏方面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中职学前教育音乐方向课程设置应注重学生音乐素质方面的培养

1.歌唱活动课程。在当前幼儿园多元化的音乐活动之中,歌唱活动占据着主体地位。歌曲演唱应主要以儿童歌曲、幼儿合唱歌曲为主,同时还应学习视唱练耳,加强学生的指挥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

2.键盘弹唱课程。在儿歌弹唱课程设置中,优选不同风格类型与题材的儿歌作为歌曲弹唱练习的蓝本,并有机结合视唱、器乐与音乐鉴赏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与情感,培养学生边弹边唱的能力。

3.舞蹈、律动课程。在掌握幼儿音乐律动活动的教学的基本要点的基础上,结合歌唱与舞蹈课程,培养学生舞蹈作品设计能力,或者根据相应的音乐故事,开展集体舞蹈表演、歌曲表演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幼儿音乐活动组织技巧。

(三)合理设置教学实践环节,完善教学实践方式,实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1.学生先通过理论的教学,并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对音乐活动内容材料的选择与分析,撰写出准确的音乐活动目标。

2.教学设计-学生在设计音乐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既坚持相关理论的理性指导,同时又使所学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共同促进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3.实践教学-学生对幼儿园优秀音乐课例的观摩,可以以集体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师事先提出观摩要求,引导学生就案例呈现出的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从而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其实践能力。

四、结语

中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教学体系的建构要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实践性、综合性、实用性,要结合教师资格国考的范围和要求以及中职学前教育音乐专业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才能培养出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幼儿教育师资。只有以学生的岗位需求为导向,结合幼儿音乐活动实际,在教师资格国考的背景下,才能确保中职学前教育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学前教育职业前景范文6

1 中职业教育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现状及困境

1.1 没有完善师资的配置,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对于会计专业来说,要全面的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要注重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这其中涉及的专业领域很多,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门类,会计专业的核算方式以其他专业技能,财经法规的法律条文,以及企业和个人的所得税等税收知识,职业道德教育,这些都是专业性强,需要专业的教师队伍来协同完成教学任务。然而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大部分都没有完善的师资配置,教师只教会计专业,在给学生上课时只是接触到了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而财经法规等其他方面的教学没有开展,因为教师的缺乏导致了课程缩水,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人才,而通过目前的教学水平和模式无法满足要求。还有的学校开设了财经法律以及职业道德的课程,但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能力水平有限,对于学生的技能掌握和知识的学习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1.2 教学模式落后,内容枯燥不易掌握

很多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模式并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而有所变化,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会计、财经以及职业道德教学时,还是采用讲课加笔记的传统教学方法,这些学科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单一不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有时难以理解其中的意义,无法掌握专业的技能,只能将自己深埋在故纸堆中,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的最大原因就是教学模式的落后,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学科中知识点的拓展和变动越来越快,学生要掌握的知识量逐年增加,再用这种低效率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预期的教学要求,学生更不能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没有得到培养和锻炼,这种教学应该引起中等职业学校的高度重视,势必要进行改革。

1.3 将考试成绩至于核心地位,解决问题能力偏弱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尽快的掌握基础的业务能力,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至于手足无措,空有理论,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学校的应试教育理念没有得到转变,学生学习的知识都是依靠书本死记硬背下来的,而不是在实践中体会理解得来的,这其中的差别反应出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理念已经落后,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即将要进入的工作岗位,企业要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培训才能顺利完成工作,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成本,浪费了在职业院校的学习时间,这种教学的目的是无法与社会挂钩的,不了解知识的内涵,没有业务处理能力,已经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通病,需要学校认真总结,革新自己的教学模式。

2 改进中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现状的对策

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切实提高中职院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必须加强会计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对于负责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教师既要懂得基本的会计实务知识,又要对财政、税收、法律等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以提高该门课程教师的专业性,保证教学质量。其次,学校还可以邀请那些有丰富实务经验的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优化教学师资队伍,实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同时,职业院校还要注重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增强探索开拓能力,鼓励会计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创新,进而促进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2.2 丰富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中职院校要想切实提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2.2.1 案例教学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如果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案例教学是改进这一教学困境的重要方法。通过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当中实施案例教学, 可以将课程当中抽象的法律、税收相关的知识融入到案例当中,加深学生的理解,还有助于强化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2.2.2 情境教学

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能够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并辅之生动的语言文字,可以使原本枯燥难懂的知识变得形象化,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施。第一,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模拟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到实际的会计工作岗位当中。第二,开展现场教学,中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商场、银行等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参观,通过真实情境进行现场范例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

2.2.3 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整个会计课程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项目教学法当中,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项目的划分,然后再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按照项目实施的步骤学习课程知识。

2.3 讲练结合,把知识点考题化,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中职院校进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教学除了要增强会计专业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之外,为资格考试服务也是一个重要目的。从目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现状来看,基本上是以客观题为主,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改进教学模式,实行讲练结合,将重要的知识点纳入到考试例题当中,这样既能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还有助于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而更好的应对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