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学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机化学教学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机化学教学策略

有机化学教学策略范文1

关键词: 有机推断题 教学策略 解析思路

学习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时,最常见的题目就是推断性的有机合成题,这类题目往往考点比较凸显,但要求学生具有灵活的解题思维,扎实掌握有机化学中的典型反应类型、重要官能团的性质和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下面我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学生的解题有一定的帮助。

一、从高考命题角度对知识的分析

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作为选修模块,一般只考一道有机推断题,而且考查知识点相对比较固定,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有机物结构中的官能团的名称;2.有机反应类型的名称;3.判定同分异构题的数目或书写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4.典型官能团所有据的性质的判定;5.重要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这些知识点的考查上,往往是对基础知识的延伸,一定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处理,从最基本的羧基、羟基、醛基等重要官能团入手,对其最基本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进行掌握,并从典型代表乙酸、乙醇、乙醛引申出该类化合物的性质,从它们的基本性质掌握官能团的引入、移除和保护,以及碳链的增减等知识,从而利用这些知识对有机合成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分析,达到思维发散和解题思路清晰的目的。

二、谈有机推断题的解析突破口

在有机推断题的解析中,要把握住解题的着眼点,根据有机物的性质推断官能团。有机物的官能团往往具有一些特征反应和特殊的化学性质,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进行有机推断的突破口,例如能发生银镜反应的一定含有醛基、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发生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含有羧基,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的一定含有羟基,可能是羧酸、醇或者酚,能发生消去反应的一定是卤代烃或醇。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有关数据推断官能团的数量,例如:产生1mol氢气对应2mol羟基、生成2mol银对应1mol醛基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某些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位置,比如在解析中遇到能够被氧化为醛或者羧酸的羟基,一定在链端,能氧化为酮的羟基一定在链中,不能被氧化的羟基碳上一定没有氢原子等知识,都可以作为我们在解析过程中的着手点,其他消去反应的实质、不饱和烃加氢后的碳架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解析思路,从而完成有机推断题的解析。

三、有机推断题的解析思路和实例分析

从各级考题来看,有机合成题大多以新材料、新药物、新研究及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进行考查学生运用有机知识的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对新生事物加以重视。从试题来看,在很多题目中,有机合成路线的选择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很多的推断题中,我们可以采用逆推法,当然有时也可采用顺推法,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既定物质,依据信息一步一步进行推断,从而得出题目中所涉及的物质的基本结构和对应的官能团的结构和有机反应类型。当在有机推断中遇到高分子化合物时,我们要明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可以来自缩聚或者加聚。其对应的单体和高聚物的互推在各级命题中是一个考查热点,我们要注意根据这些高分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和单体结构进行推断。下面以2013年山东高考中的一道选择题为例进行分析:

B.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在水溶液中羟基和羧基均能电离出氢离子

点评:本题是一道选择题,从题目的设置来看,主要考查了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但是在审题中一定要注意莽草酸结构中的六元环不是苯环,因此羟基不是酚羟基,不能电离出氢离子,且要注意羧基和羟基的不同,因此如果用莽草酸合成达菲,则必须从莽草酸中官能团的性质进行推断,进而得出合理的合成流程。

总之,我们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要紧抓基础知识这条主线,围绕结构决定性质这一主题,掌握重要有机反应类型、各种重要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理解有机物化学式和结构简式的确定方法,并熟练写出一些重要的化学方程式,只有掌握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才能够决胜高考,创造辉煌。

参考文献:

[1]张秀锋.论有机推断题的解析思路.考试周刊,2013.09.28.

有机化学教学策略范文2

关键词: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224

高职和大学的教育存大着一定的差别,其表现主要有两点分别是: 在培养的标准上,高职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 在培养的形式上,高职以社会的需求为目的,以适用的能力为主设计相对应的培养方案,以学生的应用能力为重点进行培养人才。有机化学属于药学专业一门比较重要基础性课程,可以直接称其为药学的核心。在经过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后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药物的组成结构及其性质合成,了解药物的结构及药效的相互联系。为以后的药物生产,药物质量的检测及新药的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职,有机化学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非常出色的教育工作人员。针对教育方法他们提出了很多观点。从总的方面来看,所有高职院校的有机化学课的学习还没有更有效的方法。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水平差课时少有机化学知识应用广的一些主要特点,提出了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着重关注的问题,为培养合格的药学专业人才尽一份力。

1 有机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药学和有机化学的是同时存在的,他们一同走过了极为久远的历史路程。有机化学是在19世纪初其出现的,有机化学当时注重的是关于有机体的问题,针对的目标大多数是,从有机体中经过分离纯化的有机化合物。药学的持续发展,也在带动着有机化学的进步。我们坚信药学和有机化学在将来的社会发展中它们依旧会相互紧密结合,共同促进发展。因此学生们如果能把有机化学学好可以为药学专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2 有机化学的课程特点

有机化学所研究的是有机化合物这一门科学。研究其结构,理化性质、合成方法、应用及命名,以及有机化合物相互间的转变所遵照的规律等。针对有机化学的课程来说,最主要的特点是其整体性特别强,大多数教学内容都遵照各官能团化合物来给章节顺序排列,但它们没有被孤立也不是零散个体,他们都有着很强的联系。因此把握好有机化学教学的结构,对于学好这门学科是比较有益的。

3 有机化学在高职药学专业中,探讨内容整合、编排方式及教学方法

在选择教材的,高职医药类专业大都选择用刘斌主编《有机化学》,内容主要以官能团教授各有机化合物的相关的主要化合物,着重讲述构效关系有机化学原理。在结合高职教材的基础理论问题,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重点介绍,让学生可以从整体上理解并运用有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避免针对性的理论知识讲述,应尽可能的采用药学普遍的化合物及化学现象的案例,增强实际应用性。在有机化学的教学经验中了解到,如一程不变的按原来的课本的顺序拿过来应用,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学人员与学生都会感到自如,但当把教材的内容学完后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感觉有机化学的知识太过复杂,各种化合物品种众多,需要硬背的知识太多。在这样一种问题上,依照大学的有机化学课本,对高职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编排和调整,全部的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绪论、命名和异构 ,这一部分是讲述,有机化学的历史、基本理论概念这些基础性的内容。学习有机化学这类学科的内容,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并没有什么自信心。如果在学习的初期学生对学习就没产生兴,让学生对这一学科失去自信心的话,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老师和学生都会是一种折磨。因此开始对基础内容的理解程度,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非常重要的。这就使教师用简洁易懂、有趣的方法把有机化学的内容在药学中的作用,展现给学生。用易懂的形式把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解释给同学,让学生深入理解,让学生树立学好有机化学的信心。第二部分,几章化合物的相关内容。这几种化合物比较简单,主要的难点就是对学生清楚讲述基础的有机化学中的基础概念及术语,讲述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入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水平。第三部分,讲从醇到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内容。这一章节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有些杂乱不好理解,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便会察觉,其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是由其自身的结构特点位判定的。因此本章的重要学习内容是在了解各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深入清楚并分析各类化合物其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各类化合物电子效应,只要掌握其分析的方法,推测其自身的理化性质就容易多了。并且是高职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主要目的。第四部分,有机合成的简介,在有机化学中,最难学习的部分便是有机合成,其主要是熟悉和掌握各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相互转化反应的基础上,建立适合的逆合成分析思路。使学习者对整体内容关于化合物性质归类汇总,在其思想中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然后经过多多的练习来设计形成思路。对于高职的学生这章的内容难度较大。

4 结束语

在我们的教学中,首先必须要跟学生说明有机化学这门学科,其在药学专业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不可动摇的。在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再把有机化学这一W科的基本特征展现给学生,循序渐进的进入到主题的内容上。此种方式的学习经进实际的实践,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法,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也应随着目标人才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许玉芳.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探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2]黄声岚.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法探讨[J].海峡药学,2014,26(03).

有机化学教学策略范文3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策略

从古至今,无论学习什么,都应该学会探索和总结。而在中学学习中,不管是普通化学还是有机化学,安排教学时间相对比其他学科都晚一些。新鲜的事物特别能引起人的兴趣,对待新的改革课程,在教学中应利用这种优势来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主动探讨这门学科。

一、推陈出新

照搬教材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淘汰,教师的教学方法虽然是来自教科书,但是也应钻研新教学方法,提出学习新招式。对于新课程教学,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当应用在实际教学课程中时,才能发现问题,完善新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有机化学,相对未课改之前的课程,难度系数相应增大,对教学要求也对应提高。虽然新课程相对难度增大,但是由于系统性也相对增强。教师教学也能系统化,但也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应让循序渐进代替教学中的一蹴而就,积累新的教学经验,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取得共同进步。对于新课程,大家都不熟悉,各个教师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今的教学不是让学生适应老师,而是让师生相互适应,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在学习知识时更轻松。教学应以鼓励为主,要化被动为主动。教师不是单纯给予学生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吸取知识。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可以设立些提建议环节,争取让每位学生都满意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把学科当成兴趣

让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来主动学习,是每个学科教学成果的最好体现。应该把学习当成兴趣而不是当成任务。而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就是教师需要努力探讨的难题。培养兴趣的产生,有多种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方式是进行生动有趣的实验。实验课时的增加也说明了应该培养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学时兴趣小组的设立就是一种较好的培养兴趣方式。兴趣小组活动讲究主动性和实操性,不仅给予学生新的课程体验,还能让学生更深体会化学的具体性。兴趣不是一两天就能养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应适当增加活动的竞争性,有竞争才有动力。但是竞争不等同于增加学生学习压力,这就需要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尽可能让学习轻松化。无论以何种方式培养学生兴趣,都应注重学生的主观思考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来提高学习效率。

三、实操性培养

实操性,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学生的培养不仅指的是学习能力培养,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机化学这门课,作为一门科学,相对比其他学科都更为抽象,只有实验课才能化抽象为具体,才能发展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新课程本就吸引学生学习,但是一旦深入学习,这门学科就更为抽象,最终有可能使兴趣都丧失。教学实验课的增加就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实验中一些有趣的化学反应,更能吸引学生探讨学习。由于化学实验的一些危险性,在教学实验课程,教师应提醒学生保护自己,在安全前提下进行动手操作。只有通过实验操作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科学素质的提高依靠实验摸索。面对一板一眼的教材,实验教学更能引人入胜,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学生。

实际操作能力也不仅体现在实验课当中。在课堂上,教师应提供化学有机模型。对于有机物模型如何组合拆分、转变,应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自己的制作和组装,了解有机模型,深刻认知,还能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活动更吸引人。

四、实施多媒体教学

现今多媒体越来越盛行,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结构由抽象到具体化,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放映有机模型,使理论知识不仅在文字描述,还能在影象中表现,具体化了理论知识。在备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方式,更方便表现知识网络化和清晰化,使教学系统化。课后,还可以给学生打印课件上的知识点,使学生方便复习,更容易掌握知识。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方便性,课上教学不用花时间排版,因此课堂时间能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效率相应也能提高。

虽然多媒体教学比较生动,但是也不能让其完全代替课堂教学。相对教师的板书,PPT呈现死板。在学生学习放映当中,遇到知识难点,教师也应书写板书,联系PPT做更详细的讲解。教师教学是利用多媒体,而不是依靠多媒体。电子多媒体教学的盛行,在教师的合理利用下,优化PPT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五、总结性学习

教学都是由简入深,学习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很多学生都是学了后面忘记前面,甚至于消极学习,这就需要学习者学会总结归纳,串联记忆。有机化学中有机物有相似特点,课堂应紧跟教学思路,在课外应懂得总结归纳,自行整理笔记,形成系统化,通过自己的方式整理才能形成深刻记忆。

化学内容本就抽象,加之化学思想的丰富性,使得化学这门课难以掌握。化学作为理科,又跟其他理科科目不一样。化学知识点多,需要记忆的也多。由于化学思想丰富,跳跃性大,就单纯的背诵,并不能把化学学好。有机化学知识点多,而且零散,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使化学知识网络化,教师应通过PPT引导学生总结、整理。多以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让学生总结性地学习才能掌握知识。

总而言之,无论有机化学教学策略是新是旧,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人才。课改在不断实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显现,如何使教学顺利有效进行是一个永恒的难题。教学策略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完善来解决这个教学难题。教学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改革的过程。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因材施教,才能优化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有机化学教学策略范文4

有机化学是我校非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内容繁多、枯燥、难点多、立体感强等特点,学生普遍感到内容多、记忆难、理解难,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但是如果学生对这门课程掌握不好,则将直接影响后面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的学习。因此,如何提高我校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我校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浅谈提高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笔者认为目前我校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点。

(一)教材内容繁多,课时少。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繁多,但是其课时数压缩在一个学期。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有效地完成其教学任务,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有机化学是我校非化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其特点是内容繁多、枯燥、难点多、立体感强。课程涉及的物质种类多,相关反应多且难记,反应条件复杂。特别是涉及反应机理及立体化学问题时,学生普遍感到内容抽象,缺乏感性认识,难以理解。

(二)学生自学能力差。

大多数学生上课不愿随着老师的讲授思考,只是一味坐着听。这样根本不能了解有机反应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只有了解了反应物的结构与性质,才能知道反应的机理。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地学习有机化学。如果只靠单纯记忆,则很难学好有机化学。有时候老师讲述一个知识点重复十遍,但是下一次课再问学生还是很茫然。这充分说明现在的学生上课不思考,下课不复习。

(三)考核方法简单、死板。

平时考核不仅是促进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手段,而且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平时成绩大多是根据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评定的,这就造成学生只需交了作业本就行,所以很多学生在完成习题的时候根本不是参考课本完成的,而是抄袭参考书上的答案,完成任务就行,根本没有理解习题涉及的知识点。这样的考核方法不利于学生有效掌握课上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

二、采取的策略

针对以上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和有机化学教学有效性考虑,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由问题提出知识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例如在讲同性异构的时候,我们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述为什么牛奶发酵产生的乳酸,肌肉运动产生的乳酸,以及糖发酵产生的乳酸这三种不同来源的乳酸,分子式相同,构造式相同,但是其使偏振面旋转的方向不相同,是什么原因导致性质如此不同呢?从而展开这一章的讲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

(二)教师引导学生合理组织书本知识,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

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掌握内容繁多复杂的有机化学知识,这对学生来说无疑存在困难。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地组织书本知识,使学生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讲解新一章的知识的时候,必须重点讲述物质的结构,只有掌握了物质的结构,才能了解物质的性质。另外,在讲课过程中,如果遇到已经讲述过相同的知识点时,就应该将已学的相似的知识点再一次向学生提出,让学生一并记忆,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掌握学习的诀窍,同时可以巩固学生记忆。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讲授完一个知识点时,应当及时出题让学生练习,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优化及改进平时考核方法。

有机化学教学策略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困惑;优化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以往片面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侧重卷面成绩的教学方法已逐渐显露弊端,学生在考试中如鱼得水,但在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却束手无策.小学数学过于重视学生的精算能力,这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都有一定关系.因此,优化当前的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就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困惑

(一)教师缺乏估算教学意识

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其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教师没有意识到估算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很多教师在观念上没有重视估算教学的意识,在此部分的教学中往往一带而过,学生也经常是云里雾里,对于估算知识内容不能做到有效掌握.另外,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精算能力和考试成绩的提升,这种现象给当前的小学数学估算教学造成了很大阻碍,因此要想改善小学数学估算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首先改变教师对于估算教学的观念.

(二)估算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在当前的各科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多是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传授.教师僵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毫无乐趣可言,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自制力还不够强,如果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贯穿始终,学生很难长久保持注意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估算教学中另一个重要问题便是教师往往单方面地为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只侧重于完成教学任务,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情况.好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偏重于教的部分,对于学生存在的困惑也不能及时解决,学生无法进行高效积极的学习,如此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差强人意了.最重要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课堂效果就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所以,优化小学数学的估算教学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合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加强学生的探索学习效果.

二、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改变师生对估算教学的观念

当前的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要优化教学的课堂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就必须要从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入手.对此,在小学估算教学中就小学数学的估算教学,教师之间可以展开思想交流,表达自己对于小学数学估算的看法,使教师从观念上加强对估算教学的重视.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详细说明估算学习对于实际生活中问题解决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估算的重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完善.例如教师带领全班42名同学去某景点参观,而门票是每人18元,让学生估算大概需要多少钱.教师最后再针对该问题给学生解答,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多是利用纸笔或计算工具等进行计算,但现在要求学生用最快的时间给出一个大概数,学生就只有借助于估算方法了.这样首先改变教师的估算教学观念,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够使估算教学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

(二)创新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师应该有侧重地从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课堂气氛也可以有效调动起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以外,还可以创造其他多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大致了解了估算的相关知识后,可以创设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并让学生轮流进行角色扮演,将具体的估算问题融入实际情境内.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模拟一个去商店购物的情境,分配好具体的角色,让学生对所出售的几种商品自行定价,而让购买者迅速估算出其所花费的价格.教师再在最后进行简单的点评,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估算的魅力,有助于改善估算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估算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其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是任何时候教学都应该奉行的一项宗旨.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的始终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最终的学习道路还得学生自己去探索,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并加以合理应用.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类似数学竞赛的活动,将全班分为若干组,然后就一个具体问题让各组自行讨论,然后进行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就100以内的加减法估算和混合运算的特点与技巧让学生进行讨论,比如98+39-17-42+20=?让学生讨论如何快速地得到估算结果.经过讨论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并进行具体的分析,为学生讲解具体的估算技巧.这样一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就得到了极大增强,进而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小结

总之,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在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估算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立足教材,依据班级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学习估算中获得乐趣,进而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全面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马艳芳.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问题及改进[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有机化学教学策略范文6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课程相混淆。将信息技术教学与计算机教学混淆是现在中学信息技术中最为普遍的问题,使得我国中学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课程陷入严重的误区。想要走出这个误区,首先必须要分清计算机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概念,要从教学课程的目标、内容进行两者之间区分。计算机课程就是将计算机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对象,但是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机是作为学习工具,但却不是唯一的学习工具。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定位上存在偏差。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兴趣根本就不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上面,而是在娱乐方面,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本就不在乎,也不注意听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对于教师讲的课完全没有兴趣,只沉迷于自己的电脑游戏或者娱乐方面,造成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程度不高。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也不能时时对于学生进行监督,于是这样的情况不仅没有减退,反而愈演愈烈。教学方式单一,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方式枯燥单一,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实际上机时间比较短,造成了学生的兴趣并没有激发出来,进而导致学生上课不认真,对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也并不牢固。沿袭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对于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来说,它是非常独特的,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够只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教师进行教学主要就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还有就是在教学的过程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异进行课程调整,反而是一味依赖于信息技术教材,导致了基础知识偏差的同学跟不上教师的进度,而基础知识比较高的同学又等不及的现状,这样又使得教师教学的难度增加,形成恶性循环。这样传统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不符合信息技术教学的独特性的。

二、信息技术课程优化策略

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信息技术发展比较迅猛,所以学校应该及时的掌握信息技术的新发展,跟紧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为了能够使得信息技术科更加的优化,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制定相应的计划,不定时对于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培训,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信息技术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的鼓励教师参加信息技术的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学校还应该对于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所用设备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升级与更新,做到设备与信息技术的同步发展。设置问题,自主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基础理论知识要靠教师来进行传授,但是实际的操作则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设置相关的任务,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操作、集体讨论来把问题集中解决掉,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变化性,软件的操作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将实际的问题与基本操作相结合进行讲解,那么就会事半功倍。例如,在进行Word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一张表格,然后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表格进行设置,尽量做到与表格相同,这样自主完成的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有成就感,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因素就是学生的兴趣以及求知欲。信息计算对于中学生来讲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学生对信息技术应该充满了兴趣,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兴趣放大,逐渐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揭开信息技术的神秘面纱,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应该利用最有限的课时将教学的质量做到最大化,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多利用多媒体进行系统的讲解,对于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目的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对于教学的形式教师也应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说:小组竞赛形式、个人比拼模式等等,借助师生与生生之间互动,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实施合理教学考评模式,促进学生发展。在我们进行合理教学考评模式的设定时,一般采用模块式以及任务式的教学模式。模块式指的就是在教师完成了信息技术教学任务后,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个时间较短的测评,这样教师能够在每一节课中都可以根据学生考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任务式就是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给学生安排制定的任务去完成,在设置任务时一定要注意应该给学生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之间进行自由的探讨,在遇到学生不能够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出现,帮助学生解答疑惑,以能够不断的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