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艺术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的艺术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的艺术特点

文学的艺术特点范文1

[关键词]语文教学;艺术特征;审美性;情感性;形象性;创造性

教育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而这一重要特征长期以来被学校教育所忽视。作为基础性学科的语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应该张显语文教学艺术性特征。语文教学艺术作为一种教学的高境界,应具有其鲜明的特点,认真总结并科学的把握这些特征,便于具体而深入地理解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它的形成机制与培养途径,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语文教学艺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审美性特征

艺术的本质是人对现实的审美观照。在每个领域中出现的凡是值得被称为艺术性的活动都必定具有审美意义。既然教学艺术是教师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美的规律进行的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那么教学艺术就必然带有审美性的特点,审美创造是教学艺术的特质。

作为基础性学科的语文,它的教学目的本身就有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和发现与创造美的能力的要求,成功的语文教学过程本身也应该是审美过程。它从教学内容美和施教过程美二个方面张显其审美特质。

语文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都是依照美的法则创造出来的文质兼美的文章的典范。比如小说中塑造的形象美,诗歌中的意境美,说明文中的情趣美,议论文中的哲理美,都可以构成审美教育的资源。教师要利用美的信息激发,引导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形成正确的审美现念和审美品质。

施教过程的美主要指教师教态美和表达形式美,教态美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仪表,表情,动作诸方面的一种综合美。表现出衣着整齐美观,仪表端庄大方,态度亲切自然等。教师表达形式的美则体现在:富于美感的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鼓动性,幽默性的语言美;教学节奏有张有弛,有起有伏的节奏美;板书层次清晰,简洁明快的板图美。

任何教学艺术的实质在于其教育性,审美性是发挥其教育性本质的有效手段。只有当教学既有审美性且能发挥出更大的教育性,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教学艺术。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内蕴美,集中体现在其深厚的审美修养上,具有相当的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情感性特征

审美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艺术的审美性是通过情感的传达和体验交流体现出来的。因此,语文教学艺术必然具有情感性的特征。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的。信息是知识与情感的组合,师生在交流情感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交流情感。

“文章情铸成”课文是情感信息的密集体。教师要运用课文中所包含的真挚情感,扣击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感情上的共鸣;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可能引起共鸣的动情点:“这个‘点’在抒情性作品中是情感的凝聚点;在叙事性作品中是情节的高峰点;在哲理性作品中就是情理的融合点。”

教师还应当注意强化教学语言的情感性。“语言是心灵沟通,情感沟通的好工具。教师应努力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品味”。突出不同教学内容的情感特征。一方面要通过吟诵,朗读激情。要注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如朗诵《荷塘月色》,通过舒缓、浑厚、沉静的朗读让学生揣摩其中的情思,进而把朱自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想超脱而又不能超脱的彷徨和渗透在朦胧月色中的淡淡的喜悦和哀愁很好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要通过讲述,品析激情。如讲《包身工》,重在再现“芦柴棒”的形象及生活,劳动经历,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形象性特征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动作,图像,影视,音响等手段,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形象性也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的语言要有形象的功能。教学语言描摹教材或某些生活场景中的形象,应该达到“状难写之景”。要注意体态语言的形象功能。体态语言,是“教师用手势,姿态,表情来表达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它辅助有声语言,更准确更生动地表情达意,使抽象的语言符号变为形象的动作。弥补语言表达之不足”。在教学中,教师一个形象的手势,一次鼓励的目光,一个亲切的微笑,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激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的形象化效果。特别是影视艺术,它绘声绘色,直观形象,能让人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美妙境界。

四、创造性特征

“创造是艺术的生命",教学艺术的成败也在于创造。语文教学艺术的创造,是教师依据一定的审美理想,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一种培养人的自觉和自由的活动。语文教学的创造性有其独特的特征。

1.要注意语文教学的实际。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术修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心理发展状况;国家的教育方针,教改方向等。另外,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听说读写的传统优势也不能丢弃。只有正确处理好“固本”、“清源”、“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才能真正地创新。

2.教师不仅要自己创新,而且要鼓动、指导学生创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把外部知识、信息主动纳入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变“灌”、“管”、“压”、为“启”、“导”、“引”。在学法上,学生要变“死记硬背”为“建构自主能力”,挖掘其自身潜力。

3.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应该是新颖性和美感性的统一。富有创造性的课堂应充满生命力,教师愉快的教,学生有兴趣的学,师生互动,其乐融融。

许多语文教师有其独特的教学特色。这些特色无不包含着艺术。因此,树立语文教学艺术意识,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艺术素养,努力进行教学意识实践,是当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苏]列・斯托洛维奇. 审美价值的本质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曹明海.语文教育学[M].中国海洋大学

出版社,2002.

[3] 杨拥军:教学艺术的情感美[J].语文教

学与研究,2004,(3).

文学的艺术特点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90后”大学生;人文艺术课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083-02

对于职业教师来讲,备课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备人”则不是每位教师都能做到的。“备人”其实就是研究受教育者――我们的学生――的特点,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我们还要研究当下环境中的学生特点,只有抓住学生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作为一名高校人文艺术课教师,最近几年开始研究当下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以下是研究心得和相关教学改革策略设想。

一、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

(一)何为“90后”大学生

理论上,1990―1999年间出生的年轻人我们统称“90后”,自2008年以来,“90后”们陆续进入大学校园学习、生活。我们教育工作者称其为“90后”大学生。这批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以前的“80后”、“70后”都不一样,从社会环境来看,他们成长于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物质条件相对丰裕,信息来源渠道多样,但是社会贫富分化逐渐加大,“90后”大学生隶属的社会阶层相对复杂;从家庭环境来看,这批大学生大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的父辈多为“60后”、“70后”,这代人的父母接受的教育相对完备,思想相对开放,价值观相对多元,眼界相对开阔,他们目前正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从学校环境来说,“90后”的成长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他们这代人所受教育已经不完全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而是吸收了很多西方教育理念的改良教育。这些都对“90后”大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90后”大学生所处的新媒体环境

“90后”成长的时期也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期,是新媒体快速成长的时期。“新媒体(New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①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除了在传播媒介方面可能有所不同以外,在与用户互动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传统媒体与用户的互动往往比较单一甚至滞后,但是新媒体则进入“用户也是信息生产者”的新局面。

(三)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

1.数码时代原住民。90后的童年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90后上小学时手机基本普及,90后进入青春期的时候,移动互联网进入爆发增长期。如果要给这代人画一幅漫画,可以画一个右手拿鼠标,左手握手机的形象。这代人对于电脑、网络、手机的黏合度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代人。信息获取手段极度多样化。但是这样貌似海量的网络信息海洋,往往是碎片式的信息居多,所以这代人要想拥有系统化的个人知识信息体系仍然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并不是“百度”几下就可以解决的。但是这种海量的网络信息,反而会带来90后的认知“幻觉”。

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不断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系统掌握专业理论和知识,踏实练习专业实践技能。否则他们将成为熟练掌握搜索引擎的半瓶醋!如果做不到这些,即使获得大学文凭,含金量也值得怀疑,将来发展后劲也可能不足,尤其是打算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学生。

2.个人选择多元化。这代人在价值观、审美趣味、爱好、追求乃至职业规划方面的选择十分多样化。“古风”派可以穿着汉服到大街上玩“快闪”;“穿越”迷则会成群结队地到雍正陵前烧纸;“火车”迷则会揣着无线电追逐日渐稀少的绿皮火车……很多我们从来没想过的事情,90后认为理所当然地玩嗨天。个人选择多样化的实际反映了这代人思想的多元化,也反映了这代人对自我欲望和需求的尊重,以及他们不随波逐流的勇敢。这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提出了双向要求――首先,教学内容不要“一刀切”,允许学生多角度多样化的教学反馈。如果可以,尽可能调整教学内容,多准备几个解读角度。其次,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和集体意识的教育。21世纪的教育既应尊重个体,又不能矫枉过正,对学生放松集体意识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否则容易堕入自由、散漫的个人主义深渊。

3.感情表达更直接。90后敢爱敢恨,在感情表达方面似乎更直接――一边看电影一边用“弹幕”软件吐槽就是这代人干的事。由于相当一部分人自幼物质丰富,他们可以毫不吝啬地为喜欢的偶像买单,属于娱乐圈“粉丝”经济的基石。他们对于身边喜欢或不喜欢的人也会不吝于直接表达。这些表达很多都是通过网络或即时通讯软件来完成的,比如贴吧、人人网、微博、微信朋友圈等。

这点对于教学评估――对于任课教师要求就高了,因为表达更直接,对任课教师不满意则毫不避讳地打低分,如果喜欢任课老师则会打高分甚至直接对老师示好。比如给老师送礼物,甚至请老师吃饭等。广州某高校的一位教师因为工作原因暂时要在北京逗留一段时间,他的一个学生居然专门从广州坐飞机来北京看他。

4.对即时反馈要求高。电子游戏几乎是每个“90后”都接触过的,即时反馈是电子游戏游戏机制的重要特点。“对”或者“错”,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会很直接、迅速地反映出来,玩游戏长大的90后似乎习惯了这种反应机制。对即时反馈要求高成为“90后”思维的重要特点。

如果我们可以抓住“90后”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上进行相应调整:比如缩短教学测验和评改时间差,最好当堂给出结果,这可能会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帮助。

二、新媒体环境下以90后大学生为教学对象的人文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一)利用新媒体优势,做好教学过程管理

巧妙利用微信群社交功能,延伸课堂,比如《大学生视唱练耳》课程,可以建立该课微信群,让同学上传自己的视唱音频或视频,教师对此进行考核和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进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过程考核,而且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否则考核会占去不少的课堂时间,尤其是对于80人以上的大课堂),同时还可以有效延伸课堂“空间”――微信可以保存交流的影音资料,这些资料可供师生反复研究和学习。

(二)利用新媒体优势,做好个性化评价

针对当前学生爱好多元化的特点,师生既可以在课程公共社交群体里交流,也可以一对一交流,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隐私(比如有个别学生担心自己艺术素养差怕被同学嘲笑,在课堂上不敢开口,与教师一对一交流就可以有效地免去这类学生的担忧),又可以深化教学效果。

(三)利用新媒体优势,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一门课程的学生可以有一个全教学班的微信群,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自行组建小组微信群,比如喜好美声唱法的可以建立“美声群”,喜好民族唱法的可以建立“民声群”,喜好通俗唱法的可以建立“通俗群”,在这些群里他们可以进行充分的内部交流,同时也锻炼了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师分别加入每个小组群,便于巡视小组讨论情况。这样可以对学生的具体协作情况有更直观的了解。

三、结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特点。教师要与时俱进,善于观察和研究学生特点,善于研究学生学习环境的特点,如果可以据此对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一定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文学的艺术特点范文3

作为姊妹艺术,近年来文学与艺术各门类都遇到不少挑战。众所周知,文学在众多艺术样式中曾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影响和制约着其它艺术种类的发展,拥有最为广泛的受众以及实力最为雄厚的作家群体。但在近二十多年以来,文学这种经久不变的地位终于发生了变化。究其原因,与艺术的多元发展不无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面对电子媒体铺天盖地般席卷而来,文学渐渐平复,出现前所未有的平静,许多文学团体、报刊及作家都经受着寂寥。人们开始正视这样的课题,在市场经济大潮汹涌而来以及现代传媒日新月异的情势之下,文学与艺术如何才能保持蓬勃的生命活力?实践使人们逐渐获得共识,努力追寻文学与艺术的契合与互动,是各门类艺术持续发展的共同道路。

在人类历史上,文学与艺术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在广义上可统称为艺术。而人们又常常把文学与艺术并称,显然其间又有着一定的差异。文学对生活和自然的表现是间接的,需要由文字充当中介,其它艺术对生活、自然或人类情感的表现具有直观性或直接性,采用形象或情境加以表现,不需要文字为中介。文学的生命正是在于它能够对人类生活或情感予以深度的表达或揭示,恰是由于这一点,文学才永远为人类所需要,而不可能为其它艺术所替代。

艺术发展历程表明,文学与艺术从来都是互动的。在诸种艺术种类中,哪种艺术能够源源不绝地从其它艺术中汲取素养,谁就可以获得生命的动力。反之,就将衰落。有的艺术曾经从各种艺术样式中汲取素养,创造了自身的辉煌。但往往达到顶峰之后,便出现了封闭的态势,加之社会因素的各种制约,便很难挽回式微的趋势。文学与各类艺术的契合、互动,正是未来艺术发展的必然。契合,即相互融汇与化合,你融入了我,我也融入了你;互动,即相互促动与推进。文学与艺术协同而并进,将获得共同发展,携手创造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

2

无论到何时,文学均具有独立的可以阅读的极高价值。第一,艺术大都以形象示人,通过形象或意境表现一定的精神意蕴,而文学是通过文字表达精神意蕴,最少受到物质因素的制约,具有表现客体世界的无限可能性;第二,艺术在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人类情感中具有直观的或直接的特点,文学则在表现客观事物中呈现为模糊的与含蓄的特性,正是由于借助于文字的无穷魅力以及间离的特点,而不是一览无余,使之具有了更多供人体验与思索的空间;第三,艺术在创造活动中较多注重于感性,文学创造则较多偏于感悟,游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具有表达人类复杂情感的能力,以及探索审美精神方面的巨大潜力和深度。但是,也正是由于文学以文字作为中介,欣赏文学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字与语言的阅读能力,使之产生一定的限制,与较广泛的大众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而欣赏艺术作品则没有这一限制。因而在当代,文学似乎具有趋于小众化的特点,但它决不会因此失去其价值。人们既需要通过艺术活动实现对于艺术形象及意境的感悟,同时也需要通过文学进行更具深度的人类审美精神的审视。艺术不能代替文学,文学也不能代替艺术,文学与艺术的共存与共生是永恒的。

近年来,有人称世界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意即人类将不再重视阅读,而是以观赏影视及其它图像类作品为主。诚然,人们观赏影视及网络作品增多,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减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人们的鉴赏趋于多元是正常的,而完全以读图代替阅读则是不可能的,也是危险的。其一,它将促使人们停留在对于一般形象的表层化欣赏,逐渐走向对于理念和精神追求的拒斥,导致人类思维的浅薄以及思想的贫瘠化;其二,它将使众多艺术样式脱离文学与各种艺术之间精神的连接,失去来自文学的源源不绝的素养,使艺术走向表层化和浅陋化。历史上,艺术样式从来都是难以与文学脱节的,其中所有艺术样式中的经典性作品,大都直接或间接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早在人类艺术诞生的初期,文学就与原始音乐舞蹈与原始美术共同成为人类最早的艺术样式,文学的价值是与人类的生命与生存价值追求紧紧相连的,它直接与人类的最基本的交流与表达情感的方式――语言活动相联系,实际是人类语言交流活动的凝练与升华,从这一意义来看,只要人类的语言交流活动不会消失,人类所依附于此的文学活动也就不会消失,文学仍会长久地具有独立阅读的价值与品位。正是由于文学表现形象与意境的间接性,带来更丰富的多元性和模糊性,也就具有了更多含蓄隽永的可以咀嚼与思索的空间。人们既可以领略语言和文字的审美内涵与形式美感,同时又可以通过对于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形象、情节、情境、意境,进入特有的社会、自然和人生境界,进而审视与思考人们所感悟与关注的各种现象与课题,并通过自我的熏陶,实现对美的境界的感悟与升华,以及对于一定理念的解读与洞察。不读文学,就无法理解语言与文字所具有的内在的意蕴之美以及由语言的韵律、节奏和文字的形、音、意所创造的无限美好的境界与空间。特别是汉语言文字,以其特有的姿态出现于人类社会,其形式的美感魅力与内蕴的精神含量都是博大精深的,愈来愈为世人感慨与神往。不读文学,就无以领略其浩瀚之美,同时也会失去一种极其重要的审美活动方式。

与此同时,文学将持久地以母体艺术的样态呈现于世。它不仅可以让人们在独立阅读中获得精神熏陶和审美愉悦,同时可以作为许多艺术样式的母体艺术而存在。戏剧诞生之初,就出现了戏剧文学,20世纪又相继出现电影文学、电视文学,这些样式既具有文学的特点,可供人们阅读,同时又与戏剧、电影、电视相接轨,具有鲜明的交叉性特点。至于对文学作品的借鉴与改编,更成为众多影视剧作品成功的基础;音乐文学的出现,不仅在于歌词与歌剧的创作,同时也在于文学想象对于音乐的整体性建构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几乎所有音乐家的创作动机的生成,均与文学原作或者文学想象的意象和意境有关;美术与雕塑,有史以来便与文学相连,其美术形式得到文学创作方式或意境创造的重大影响,其题材更是与文学家的追求相互交融。例如,梅兰竹菊既是文学家表现的主题之一,也同样见诸于美术,成为美术家表现的重要客体。社会不仅早已出现连环画等文学与美术接轨的艺术样式,更以多种方式,将美术活动的创意、策划与文学相联系;在当代,文学对于现代媒体艺术的作用愈来愈显著,渗透于各种媒体,影响到电视、网络、手机等方方面面,出现了网络文学、手机文学、广告文学等新兴的文学样式。同时,文学对于各种媒介及其艺术样式的倚重也越来越明显,例如音乐散文、音乐剧、广播剧等样式,均是文学与艺术嫁接的结果。

文学与艺术的契合,更深刻地体现于人的精神深层。它们同是对于人类审美情感与审美认知的追求,因此具有不可割裂的血脉联系。失去文学的滋养,艺术将失去活力与灵气。众所周知,一些当代艺术家试图摆脱文学的影响,尝试以哲学、心理或其它社会学科为基础创作艺术,到头来则成为晦涩的干枯的某种理念的传声筒,而它失去的,正是文学与艺术与生俱来的审美精神与意蕴。至于那些执著于丑陋和腐朽文化形象表现的人们,更是与人类的审美精神相去甚远。

3

可以说,一个新时代的大文学即将呼之欲出。作为大文学,它一方面与现存的各类艺术样式具有密切的和不可分割的联系,使之在新的时期更加显示出相互融合与促动所产生的巨大效应,许多新颖的艺术样式和洋溢着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频频面世,有的甚至已经超越了传统艺术样式分类的界限,而成为新鲜的具有综合意义的艺术产品;另一方面,它更多地延伸于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审美活动的各个方面,具有极强的辐射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成为跨越各种艺术门类乃至文体的写作,具有普适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当代新媒体艺术的浸染,更是显现出极强的渗透性和亲和力。

在形成与建设大文学的进程中,追寻文学与艺术的契合与互动,是文学与艺术的共同发展之道。文学和艺术均应持续地与其它艺术实现融合,方能不断从各种艺术样式中汲取营养和元素,永远保持其生命活力。文学与艺术的契合与互动主要体现于,其一,艺术形式上的相互借鉴。持续地改善与更新艺术样式的形式创造,是艺术活动赖以保持活力的基础,也正是在这些方面,内在地维系着不同艺术样式之间的密切联系。无论何种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与突破,均应成为其它艺术样式可资吸取的重要经验,其形式创新只要有可能,就应在自身的艺术活动中借鉴或采用;其二,艺术题材及其内容体系的相互借鉴与吸纳。艺术表现的主题、题材及其情节、人物等,在不同艺术样式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借鉴和吸取。文学对于其它艺术的影响在这一方面是主要的,许多艺术样式中的经典性作品,其内容来源大都与文学蓝本有关;其三,在艺术的意象、形象、意境等方面的创造与相互影响。文学与各种艺术样式既可以分别创造出不同的意象、形象或意境,也可以相互借鉴,通过移植或再创造,推出具有类同意义但形式感迥然不同的形象与意境,由此当会产生异样的更为突出的效果;其四,在艺术风格、艺术趣味等方面的衔接与互通。艺术风格及其趣味的追求,是一定艺术样式或作品审美价值的表征,体现了艺术家的美学格调与风范,文学与各门类艺术之间,也可以展开充分的沟通,以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

实现文学与艺术的契合与互动,还需要注重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在审美文化的轨道上实施契合与互动。在人类生活走向审美化的进程中,文学与艺术同时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契合与互动,必然是在审美文化的基石上进行。文学与艺术一样,均有着典雅与通俗、小众与大众之区分,格调与品位的不同决定着文学与艺术创作的基本走向。然而,并非典雅的作品一定属于小众,也不是所有典雅的作品一定没有市场,是否具有市场性和大众性,主要取决于文学或艺术创作的内涵的价值取向和形式的审美娱乐含量。作为作品的内涵的价值取向代表着社会与大众的心声与需求,势必获得大众的接受,取得较好的市场效应;同理,具有较高审美的与娱乐元素的形式创造也更为大众所欢迎,所谓雅俗共赏即指此。

二是在与市场和经济结合中实施契合与互动。文学与艺术都需要与经济活动相联系,将自身的发展推向市场。特别是在当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文学和艺术不仅都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都面临着挑战。文学可能会失去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同时也可以通过重组与融合等形式获得更多的市场机遇。特别是在各种经济因素溶入文学与艺术的态势下,单纯的文学创作便显得被动与手足无措,然而,经过文学工作者的调整,可以很快将视角指向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之中。或者适应经济发展与活动的需要,调整创作的取向;或者坚持文学独立的艺术品格,从审美文化的深度对于经济与市场产生影响。

文学的艺术特点范文4

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中重要的一部分,追求的是用真实的语言来表述客观的事实,正是现当代文学的这种真实性使得其对整个文学界作品结构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真实性和逼真性。现当代文学所有的创作素材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经历了时间沉淀形成的优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也是因其体现的现实价值,以及作品中体现出的审美情操。现当代文学作品应该以讲真话为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讲真话的作品都可以成为现当代文学座屏。同样现当代文学作品也应该具有创造性,不过只具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也不完全是现当代文学作品。本文中,笔者将重点分析研究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现实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作品;真实性;创造性

关于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之于整个文学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当代文学之所以具有研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建立在实际生活中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没有作者刻意描述的成分,追求的是最大化的真实展现人们的生活,这不仅能够真实传达作者的情感,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也谁现当代文学作品影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另一方面,现当代文学作品作者在表达内心情感时都是通过对情节、任务的描述和刻画,这种方式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现当代文学作品无论是对文学界还是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值得深入探究。

1 现当代文学的现实性

现当代文学的现实性主要分为艺术现实和生活现实。一方面,艺术现实,是指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会对现实中的现实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提炼,从而创造出更加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是建立在一定艺术性基础上的文学创作;另一方面,生活现实,顾名思义,就是作者进行文学创作时所有的素材来源,全部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或者事,是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核心,缺少了现实素材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将会黯然失色。

1.1 艺术现实与生活现实间的区别

虽然现当代的文学作品主要体现为艺术现实和生活现实,但是生活现实与文学现实之间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艺术现实产生的基础是艺术的假定性,比如作者会用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念对现实中的事物进行加工和创造,同时也会以文学作品的规律来修正某些现实规律,从而创造出一种符合作者对世界认知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二,艺术现实的创作又是建立在生活现实的基础上的,因为生活现实全部是来源于客观世界的真实人物和事物,艺术现实就是生活现实的另一种美化,是作者创作出的理想状态,与现实可能会存在偏差和不同。其三,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现实与生活现实在存在区别的前提下还有着相互联系的关系,生活现实使得现代当代文学作品实现了真实性的设想,但同时艺术现实的加入使得文学作品也有了虚幻的成分,这主要是人们用艺术性的审美价值眼光来看待不同的客观现实的结果,艺术创作只有在虚假中无限接近真实,才能赋予现当代文学作品别样的风格,才能体现出艺术和现实的完美结合和统一。

1.2 现当代文学作品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现当代文学作品作者在创作时要保持其现实性才能吸引读者,带领读者融入到作者创作出的文学世界中,这种真实性是优秀文学作品必备的基本特征之一。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还要有一套逻辑规律和准则进行大方向的引领,文学作品中所有人物的塑造、场景的安排、故事情节的描述都要符合这套规律和准则,这样才能够保持文学作品的现实性。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也还能够将作者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和对世界的认知态度都有效的传递给读者,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在表达作者内心真实情感的同时也能够引起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影响读者的行为和观念。

2 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创造性

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材料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又加入作者的艺术创造和加工,所以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材料又是与实际生活存在着差距的。但是,无论文学作品的高度如何,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创造来源都是客观世界和实际生活。这就需要作者要有足够的经历和大量的生活经验,这些真实信息的积累是作者进行创作的所有素材的来源。

2.1 现当代文学作品在语言方面体现创造性

首先,现当代文学作品在语言方面的运用是不同于日常的生活用语的,日常的生活用语是在人们交际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无需过于书面化,并且会受到不同语境的影响而带有不同的情感色彩,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等。而文学用语则是书面化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且文学用语是为整个文章准确传递作者思想感情而服务的,艺术性和技巧性的特点更加鲜明,往往几个文字就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情感。其次,由于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而文学作品的创造本来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客观现实世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语言也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具有不同的时代格调,这也是现当代文学作品体现出创造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现当代文学作品在语言方面体现的创造性是文学作品一个主要特征。

2.2 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欣赏方面体现创造性

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欣赏方面体现创造性主要就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在感知、心理等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对作品中体现的艺术形象进行欣赏的完整过程。读者会在进行文学欣赏的过程中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但是又不局限于简单的认知,文学欣赏还能在情感上让读者感受到愉悦。文学作品的创造与欣赏,二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文学作品的中体现出的审美价值观念需要读者的文学欣赏来实现;另一方面,文学作品要想能够流传范围广、影响人群多,就需要不断的进行文学创作,而文学欣赏对文学作品形成潮流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文学欣赏也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读者就是文学作品的欣赏主体,文学作品是欣赏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的有效沟通是文学欣赏的实质。可见,文学欣赏对提高文学作品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实性和创造性是现当代文学的两个显著特征,现实性充分体现了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素材的来源真实性,有利于作者在情感上与读者建立共鸣,创造性又为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带来更多新鲜的血液,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为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梁鸿.当代文学往何处去――对“重返现实主义”思潮的再认识[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01:23-28.

[2]梁鸿.“重返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7,01:112-122.

[3]谢冕,王利芬,孟繁华,陈顺馨,尹昌龙,尹国均,史成芳. 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J].上海文学,1995,02:75-79.

文学的艺术特点范文5

一、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

针对现代性的探讨,部分学术界专家认定其属于时间概念,还有一些认定其是与传统观念相区别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并且逐渐自我完善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学术界里,许多的专家认为,文学的现代性是与审美相互关联的,这是由于文学自身就具有审美的意义。总的来说,文学现代性是难以被全面解释的,它属于一个整体,具备着启蒙、审美的作用,它的核心就是审美现代性。

二、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一)审美现代性有悖论性

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和社会中的现代性具有很大的不同,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不但研究了技术现代性,同时对个体、语言、审美观念以及主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文学现代性包含了我国人民价值观念、理想、现实生活以及情感寄托等方面。从属于文学现代性的审美现代性具备稍纵即逝的特点,它所包含的一部分轻易就会流失,而与其相对的另一部分却会永垂不朽,所以就需要利用各种方式把易逝的这部分保存下来并且将其转变成不会消失的特质。文学审美的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审美意识的发展与成熟的同时,也会对传统的观念带来负面影响。在我国的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中,具有经验世界具体性与当代经验片面性的特点,因此,就需要认真地研究每个国家的文学现代性,利用其他国家正确的观念来完善我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性。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发展两难性

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现代性,不只是吸取了欧洲的研究成果,也有着本身的明显特征,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历史差异。欧洲的现代文学中的现代性是为了对抗古典文学,然而我国的现代文学不但要展现富有凝聚力的民族特色,同时还要在完善现代性的同时避免出现因副作用而产生的影响。第二,表达方式差异。在欧洲的现代文学中,它的现代性特征是推翻传统艺术后所展现出来的,是利用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表达一个非理性的世界;而我国的现代文学则是在传统与现实这两座大山中艰难生长,具备文学艺术中的先进性与探索性的特征,是用积极的方式展现我国人民具有的独特的民族精神。第三,自身体制差异。欧洲的现代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资本制度为基础,对个体的精神异化展开研究,寻找个体最适合的定义;我国现代文学以集体为基础,社会现代化和民族解放独立就是其核心目标。欧洲的现代文学尽管给我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不过依然难以创造一个更好的平台,这也就造成了我国的现代文学不但质疑我国的传统艺术,同时也质疑欧洲的文学艺术,使其难以继续发展。

(三)文学现代性体现的怨恨情结

我国的现代文学在不断探索现代化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抵制现代性,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又难以正确处理其落后性,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界也就有必要理清我国现代文学利弊共存的局面,使其不会将审美观念总结为“怨恨”。然而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现代性却和这种怨恨相互关联。由于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这种现代性是在欧洲文学的启发下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所以,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现代性不但表现在现代化和传统相互矛盾的怨恨,同时也表现在中国与欧洲文化差异的怨恨。

(四)文学现代性的转型

在触及到我国现代文学中现代性所引发的研究,我国文学的现代性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在作者看来,我国现代文学中存在的现代性变化是由的《文学改良刍议》引发的,从现实社会来看,鲁迅是在文学艺术以及个体精神等层次来表达文学现代性。茅盾在《蚀》中,利用知识青年的精神感觉来表达文学现代性,《子夜》就是利用渡船、炊烟、火车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在鲁迅、茅盾、等现代作家的带头下,我国现代文学具备的这种现代性日益变化,同时将我国现代文学推向了现代性的潮流中,并且慢慢地剔除了我国现代文学中现代性的缺点。

文学的艺术特点范文6

一、高中艺术史教学的困境

关于高中艺术史教学,有些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标记重点,记忆相关知识;有些教师把高中艺术史课当成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前者可能对应试有一定帮助,但不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后者显然没把艺术史课与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区分开。高中艺术史课重在对艺术的历史的讲解,而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重在对文学技巧、艺术技巧的分析。

为了帮助一线教师解决高中艺术史教学中的种种问题,走出教学“盲区”,2013年上半学期,市、区教研公开课定的课题都是有关高中艺术史的课题。我有幸承担了区的公开课。起初,我反问自己:“这些美术作品有什么好讲的?”后来,我从高中艺术史教学的意蕴出发,围绕“高中艺术史教学应关注的内容”“高中艺术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学习观摩、公开授课和反思总结。终于,我对高中艺术史教学有了较深的认识。在此,我以《美术的辉煌》一课,谈谈自己对高中艺术史教学的理解。

二、有效实施高中艺术史教学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是高中艺术史教学的依据,有利于教师明确高中艺术史教学的目的。《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从背景、过程、影响、时代性和民族性这五要素入手进行高中艺术史教学。这五要素就是艺术史课区别于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的关键。一句话,高中艺术史课要有“历史味”。

高中艺术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具体而言即“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因此,在进行高中艺术史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综合分析其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毕竟,有了正确的思想指导,高中艺术史教学才不会偏离方向。

2.努力着眼课堂立意

一节好课的关键在于其独特的立意。高中艺术史教学的发展要求艺术史课堂有灵魂,这灵魂就是贯穿一堂课始终的主题,称之为“教学立意”。“教学立意”就是一堂课的精神支点。

以《美术的辉煌》一课为例,教材展示了五幅画作,它们分属不同流派、不同作者。如何将这些“不同”串起来,从而支撑整个教学过程?最终,我将法国作为这堂课的精神支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具体而言,我设计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即19世纪以来不同流派画作的发展历程,“暗线”即由这些不同流派的画作串联起来的法国近现代史。

3.追求“历史味”的高中艺术史教学

高中艺术史课区别于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其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历史即过程。高中艺术史教学将艺术史视为一个过程;二是注重历史内涵。高中艺术史教学要求透过文学艺术的种种现象,分析其时代性和民族性。一句话,高中艺术史教学就是从历史的角度看艺术,从艺术的角度看历史。

高中艺术史教材往往对一些术语、概念缺乏准确、统一的解释,导致学生只能在头脑中形成空泛的词语框,甚至生搬硬套、死记硬背。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美术的辉煌》一课时,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第一,让学生根据预习,分组归纳不同流派画作的特点,完成相关学案。第二,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进行简单阐述。就这样,学生较快地进入艺术史的语境,有利于高中艺术史教学的开展。

4.为高中艺术史教学设计适宜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