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儿声乐入门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儿声乐入门教学范文1
现代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提出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音乐素养作为一个人整体素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成为一个人文明修养的重要标志,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体育、艺术2+1项目”(以下简称“2+1”)就是教育部为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而在中小学推行的一项育人工程。“2+1”的含义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通过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终身受用的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其中,对音乐技能的掌握被作为重要的内容列入艺术技能之中。
为配合该项目的实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开列了一系列体育和艺术技能项目供师生选择,制定了相应的技能标准供学校参考,同时组编了“2+1”系列辅导用书供教师和学生使用。其中音乐类的《声乐》(刘东主编)一二册,《钢琴》(潘淳主编)一二册,《电子琴》(沈晓明、王晓莲编著)一二册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
从整体来看,这套辅导用书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首次由政府组编,保障了该项目用书的权威性
这套辅导用书从前期的调研、选题的确立,到编委会的组建、作者的遴选、写作大纲的完成、书稿样章的专家审读、最终的出版,各个环节始终由教育部体卫艺司组织管理,使辅导用书具有较高的水准和权威性。
二、专家锻造,教学理念和方法先进成熟
本套辅导用书的主编均为该领域顶尖的教育专家,既有高超的演唱演奏水平,又掌握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技能训练理念和技术,这使学生在学习该项技能的入门之初,就被引领上一条科学、规范的路子,无论是将该技能作为爱好还是将来走向专业学习,都能在这个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使其水平得以有效和迅速的提高。
三、以人为本,精心设计学习内容模块
这是这套辅导用书最值得称道之处。我们通常见到的技能教学的教材,多为音乐作品和简单知识的组合,内容枯燥简单。而“2+1”音乐类辅导用书的几位主编都有着几十年的青少年音乐技能教学的丰富经验。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他们别具匠心,充分考虑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使得看似枯燥的技能学习转化为生动、有趣,充满美感的艺术之旅。
以《声乐》为例。该书根据中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根据声乐作品的内容,以文学的语言提炼出每章的标题,同时结构起各章。各章内容在一个主题下被设计在一起,看起来相当有趣。《月亮月光光》《风》《过新年》这些根据青少年已有的生活体验建立起来的标题,无形中使学生产生了亲切感。音乐不再是那么抽象,它可以如此生动地表现生活、表现情感。
该书还确立了一个概念:声乐技能不应简单地被理解为唱歌,其内涵包括“对音乐的审美——听、音乐素质——唱以及发声方法三个部分”。在这个立意之下,本书每章安排了五个模块:
一是欣赏部分。首先通过聆听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对音乐的理解力,启迪艺术想象力,为进一步表达音乐积累能力。
二是歌曲演唱部分。每章提供两首歌曲供教师和学生选择,经典和现代优秀作品并重,体裁丰富、形式多样,有齐唱、合唱、独唱、重唱和表演唱。这使学生对作品的表现和再创造能力、鉴赏能力、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得以循序渐进地提高。
三是推荐歌曲部分。每章包括两首歌曲,供有能力的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之用。二三两个部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四是音乐知识部分。介绍了演唱的基本知识和有关的音乐家、小故事、小常识。这部分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表现作品,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体现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五是名人名言部分。这部分看似与本书无关,但仔细阅读和体味,却都是与所学相关的箴言妙语,这对于激发学习兴趣、领悟作品内涵、营造学习声乐艺术的氛围大有裨益。同时也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和对青少年的满怀期待。
四、零为起点,进度编排合理,易于普及和达标
“2+1”项目旨在通过学校课外教育的力量,使每一位对体育和艺术技能有兴趣的学生都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辅导用书制订了零起点、趣味性、易达标、有提高的编写方针。这使得教材定位在音乐技能基础学习的层面上,具有很强的普及性。不仅适合“2+1”项目使用,也可供少年宫、各种社会办学、家教授课等使用。例如《钢琴》,从基本的乐理入手,带出作品的演奏,并附演奏提示,下一步还将配套制作作品范奏教学光盘,为教学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资源准备,便于进行基础教学。
五、技能引领,能力和文化并重
技能教学无疑是本套辅导用书的主线,同时,这套用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和相应的音乐文化。如《钢琴》和《电子琴》都涉及了对学生即兴演奏能力的培养。通过即兴演奏,学生可以为歌曲、乐曲编配伴奏,掌握了又一项表现音乐情感和与人交流的手段,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仔细研读《钢琴》训练作品的进阶安排和提示内容,一条钢琴艺术发展史的脉络于不经意间又形成了。学生不仅掌握了技能,同时也受到优秀音乐文化的熏陶,可谓一举多得。
六、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参与,切实保障学习目标的实现
根据技能学习的实际,即教师辅导、学生练习、家长协助辅导。本套用书考虑了这三方角色的共同参与,特别对于低龄学生,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每个角色都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使得艺术技能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能够真正取得实效。
七、教学资源配套,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为了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这套辅导用书还配套有相关的音响资源,例如《声乐》一书录制了百余首少儿声乐作品范唱与伴奏。涉及范唱形式有齐唱、合唱、独唱和重唱,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自学演唱,也有利于学校或社会办学开展演唱活动。这使得教学内容完整、丰富、生动,教学效果显著增强。
八、装帧清新,体现现代青少年审美需求
少儿声乐入门教学范文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近年来,到社区学校来参加文化艺术培训的人越来越多,层次也越来越高,这对社区音乐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社区音乐教育究竟该采用怎样的方法与途径,才能使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从而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是一个关系社区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阐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社区音乐教育的现状:
目前的社区学校音乐教育形式呈多样化形态:除了授课形式之外,还有沙龙、讲座,以及个别辅导,同时还有学员自发组织的排练活动等,但总体上较为松散,基本以活动为主,缺少统一的、系统的教学内容。学员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艺术修养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年龄上也有老、中、青、少之分,来社区接受音乐教育的目的自然也不尽相同,这些差异体现了社区艺术教育也应因人而异的诉求。社区音乐教育师资力量的薄弱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我区而言,社区学校中的专职音乐教师仅为4个,其余活跃在课堂(教学)一线的老师都为志愿者。他们有的是曾经从事音乐工作的业内人士,退休之后继续发挥余热;有的是音乐爱好者,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虽然他们都不乏社区教育的热情,但都不可避免存在相同的弱点:缺乏专业教学技能且年龄偏大。
二、对于社区音乐教育途径的思考:
如何才能使社区音乐教育走上正规化、系统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有三个途径:
1、课堂授课与团队活动双轨制
社区教育有其特殊性,社区音乐教育尤其如此。单纯授课的形式较为枯燥,缺少操练更是很难将音乐水平提高;团队活动固然轻松有趣,但给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带来了困难。因此,社区音乐教育较为理想的形式应为授课与活动相结合。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每两次课堂教学之后,安排一次活动,让学员根据自己所学到的内容组织一些交流,如;电子琴表演、声乐表演等。在边学习,边活动,边实践的过程中陶冶性情,提高才能。
2、授课形式灵活多样
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授课形式可灵活多样。既可开设几十人的,以音乐基础辅导为主要内容的大班、常班,也可根据特殊需要开设特色化的小班和短期培训班或考前辅导班。授课地点,除了在社区学校之外,也可根据教学内容在各居民委员会的教学点(分校)、老年活动中心、甚至学员家中等。授课时间也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员的实际情况,开出可供选择的菜单。特色化小班的教学更可以推出可以随时调整的弹性课表。
3、开发有针对性的课程
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学校资源、社区资源与家庭资源。学校、教师可根据本社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只要适合居民的就是好的课程。
三、关于社区音乐教育的实践体会:
1、根据自己的特色,找准切入口
作为社区工作者,要将社区音乐教育搞得有声有色,深入人心,首先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我曾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擅长键盘乐器的弹奏。因此,我选择少儿电子琴和中老年电子琴作为自己的教学主打项目。
电子琴功能多,娱乐性强,和声、音型节奏模块丰富,独奏和伴奏效果好,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多功能乐器。许多家长都说电子琴容易上手、见效快,学习门槛低,经常被作为一种入门乐器,容易使儿童产生兴趣,作为孩子学习钢琴的跳板。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电子琴专业委员会会长陈方老师也曾经说过:“现在学电子琴的成年人也日渐增多,尤其是老年大学里的电子琴班报名爆满。对于老年人来说,电子琴操作简单、声效热闹、表现力强,有利于消除老人晚年的寂寞感。”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来我们社区学校要求学习电子琴的孩子和成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我开设的课程广受欢迎。
2、敢于创新,灵活教学
面对不同类型的学员,应该有不同的教材,教学中要敢于创新。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我自己编写了一套适合社区音乐教育的教材。我以市面上的通用教材为蓝本,根据不同的学习目的,重新组织(或补充,或替换)自己手中的教材,让我的学生学得更好、更开心。老年人学琴,我就准备一些浅而易弹的流行歌曲或者民歌歌曲,加上简单的三和弦,如:《同一首歌》、《爱我中华》等。小朋友学琴,就应该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从手指力度到手腕运用,从乐句处理到情感体验,都要一一指导。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领悟力、接受力,因人而异,有重点地加上或删除一些练习曲和乐曲,每节课中都有侧重点。电子琴拥有丰富的乐器音色,有钢琴、小提琴、萨克斯、小号、长笛、吉他、古筝、琵琶等,也拥有丰富的节奏音型,有迪斯科、伦巴、恰恰、探戈、摇滚、华尔兹、摇摆舞等。为了让我所有的学生更喜爱它,我总是根据不同的乐曲变换不同的音色和节奏。这样一来,他们被深深吸引了,而且渐渐会自己思考、自己理解音乐了,有时上课会对我说:胡老师,我认为这首乐曲的速度应该是快的,要用这个节奏。
社区音乐教师也应该是一名研究型教师。面对我的教学内容,新的问题和收获时有出现。我能及时抓住里面的闪光点和突发的感觉,深入实践、探讨、研究下去。比如教小朋友弹奏“穿指”时,如果按部就搬地按照老一套思路苦教苦备课,教师弹一遍小朋友练一遍,他们既不能及时领会,我也只能永远“吃别人嚼过的馍”,失去自我风格和创新的灵感。于是我告诉他们:弹奏时拇指就像一只小白兔,其余四个手指就像一座大房子,狼来了拇指就要躲到房子里,这就是“穿指”。这样一说,小朋友就立刻领会了。在教学中如果仅仅是理论上“奥尔夫”“柯达伊”“启发式”“示范法”什么的,只会把自己的思路束缚在某个范围,最终使教育落入窠臼之中。 “无招胜有招!”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扬己之长,敢创新招,也只有这样社区教育才能焕发出光彩
3、关爱学员,真诚相待
爱是教师手中不可须臾离开的魔方,产生的魔力是不可估量的。以高尚的情操感召学员,以和谐的环境陶冶学员,以丰厚的知识哺育学员,以满腔的热忱关爱学员,唯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学员,社区教育才能打开新的局面。我面对的是各种层次的社区学员。有的选择一对一教学,价格比上大课要贵得多,如果学生有事实在来不了,我不会计较个人的时间,抽有空再帮他们补上一堂课。因此,在老年学员眼里,我是他们的忘年交,在小朋友眼里,我是他们的大姐姐。正是这样,有些学员已经在我的班中连续学了两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