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联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联系

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1

[关健词]外商直接投资;外商间接投资;互补性

对外投资是指资本突破国家界限在国外的投资,按照投资主体是否拥有对投资企业的实际管理权,可以把对外投资分为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与对外间接投资(FPI)。前者指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后者主要是指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的投资,以及中长期国际信贷。本文所指直接投资是指外商在华注册登记的三资企业,而把股票投资和对外借款及其他外商投资作为外商间接投资。

学术上关于FDI的论著主要集中在解释成因和讨论影响两个方面。早期的FDI理论主要从微观或宏观层面出发,重在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原因。微观层面如海默(1960)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垄断优势理论,雷蒙德·维农(1966)建立在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的产品周期理论,巴克莱和卡逊(1976)等建立在科斯定理基础之上的内部化理论,以及约翰·邓宁(1977)建立在产业组织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的折衷理论(OLI);宏观层面如日本小岛清(1978)的比较优势理论。近期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宏观(即国家层面)上,主要讨论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以及提出政策建议,多为实证研究。

FPI的理论主要是证券投资理论,大都从微观层面即从投资者层面论述如何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如上世纪50年代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60年代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及70年代史提夫·罗斯的“资本资产套价理论(ArbitragePricingTheory)”等。近期也开始有宏观即国家层面的论述。如有学者(于永达,2000)在分析FPI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应力主FPI的健康发育、有序流动及相关法规的严密健全,趋利避弊。”也有人(马全军1996)考查FPI对东道国的影响。

关于国际投资的文献尽管很多,但基本上都是要么从直接投资的角度,要么从间接投资的角度去论述,而对于FDI与FPI二者关系角度去论述的则鲜有也。本文拟就FDI与FPI的互补性作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FDI与FPI的互补性

1.从其作用来看,FDI和FPI各有所长,具有互补性。FDI对东道国的正面作用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引进资金,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先进技术(即技术溢出效应);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产业发展(主要是通过竞争及企业间的纵向或横向联系来带动;提高东道国的国际竞争力。其负面的影响是外商直接投资往往会背离东道国的产业及战略规划。以1997年~2002年外商在华实际直接投资数据看,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占到了7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其中制造业接近70%,而且大都投资在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而对国家扶持的第一产业,则不到2%,对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则仅占22%多一点,且呈下降趋势,从投资地域来说,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2001年和2002年东部六省市(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外商直接投资份额为70.72%和71.36%。而西部十省市(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外商直接投资份额分别为3.09%和2.69%。可见外商投资也不考虑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还容易造成垄断及技术依赖性等缺点。

FPI包含对外借款和证券投资,前者作用主要在于可以利用国外资金,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其优点是资金可以自由使用,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战略的实施。其缺点是造成一定的债务负担,且其使用成本一般也比国内资金高,对国际收支平衡也有较大的影响。后者的发展则不仅有利于利用外资,而且有助于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和公司治理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如Summers(2000)认为,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有助于降低资本成本、增加投资和提高产出。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若开放不当,又会增加其金融脆弱性,容易造成一国金融危机。

2.FDI和FPI二者互相促进。FDI对FPI的促进作用主要在于:FDI需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大量配套设施,客观上刺激东道国对FPI的需求;FDI有助于提高东道国的竞争力,促进东道国制度的不完善和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使外商投资更加安全,有利于大量FPI的流入;跨国公司等FDI本身需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筹集大量的资金,这从实质上来说增加了国间接投资的流量。而FPI对FDI的拉动作用则在于:大量FPI的流入,有助于受资国筹集大量资金,改善本国的投资环境(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吸引FDI的竞争力。

二、对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

1.政府要加深对国际投资的认识,转变观念。国际投资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许多政府官员只看到其积极作用的一面,而忽视其消极作用的一面,认为吸引外资多多益善,盲目吸引,更有甚者把吸引外资的数量当作自己的政绩来看待。政府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首先必须认识到引进外资只是我们发展的经济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因此,外资的引进必须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同样,对政府官员吸引外资的考核也应该以此为标准,重在引资质量,而不是单纯地看其引资数量。超级秘书网

2.吸引FDI与FPI并举,重点在吸引直接投资。FDI和FPI二者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二者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此,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用。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需要巨额资金,另一方面,我国外汇储备充足,目前的负债率并不高,有较大的引资空间。因此,可吸收FPI来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

3.转变引资措施,从税赋减免等优惠措施向改善投资环境转移。我国利用外资的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主要以对外资实行税赋减免等优惠措施来吸引外资的,使外资税赋很低。而中国内资企业所得税率为33%,税赋极不平等。这造成了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不公平竞争,使本来就弱小的国内企业在竞争上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同时也剌激了假外资的盛行,这实质上和引进外资的根本目标(发展中国经济的一种手段)是背道而驰的。一国吸引外资的因素很多,主要在于投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政策法规、经济运行状况和社会及政治状况等软硬环境。我国吸引外资的竞争力并不强,我国作为亚洲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东道国,主要是由于地缘、文化、和民族关系,即许多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于华人。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我国实际利用港澳台华商直接投资份额占52.7%;合同金额占全国的52.7%。从地域来看,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主要在亚洲,而在亚洲的投资来源中,中国港澳台地区在大陆的投资占较大比重。而港澳台的投资中,近一半投资在广东和福建两省,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两个省与港澳台有较近的地缘及文化习俗等密不可分(其商喜欢在广东投资,而台商则更愿意在福建投资),而并非仅仅因为优惠政策。新晨

4.由对外资优惠转向对产业、地域优惠,并对某些行业的外资进行必要的限制,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由于对外资的税赋优惠,给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使国内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同时也刺激了假外资的盛行。另一方面,这本身也不合理,也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民族工业的发展。因此,应把对外资的优惠转移到对产业、对地区的优惠,给予内外资同等待遇,把引资的优惠政策同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宏观发展战略联系起来,真正达到利用外资增强国力,发展本国经济的目的。同时,对有关国家安全的产业,也禁止外资的涉入,如航空、通讯、军事等。对民族工业冲击应适当限制,对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或者本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的产业要限制。

参考文献:

[1]于永达:国际间接投资超前发展论析[J].世界经济,2000(6),pp57

[2]马全军:国际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J].世界贸易,1996(7),pp31

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2

[关键词] 保险 保险投资 保险投资政策

一、保险投资的含义

保险投资是指保险公司将其暂时闲置的保险基金进行合理合法的运营,使其达到增值目的的过程。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将保险投资与保险资金的运用混用,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在会计上,资金运用专指企业资金占用和使用的情况,它既包括企业拥有的各种财产,也包括企业的各种债权。保险投资是指增加企业债权或金融资产的活动,是资金运用的一种形式,因而其范围要小于保险资金运用。

从投资形式看,保险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大类。直接投资就是将资金投向生产经营过程,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其主要形式有合资入股、直接经商办厂、购置不动产等。由于这种投资风险较大、变现能力差,它在保险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大。间接投资就是购买政府、银行、企业等发行的债券和股票以及向企业、个人发放贷款等,其投资收益的形式是利息、股息、股票差价等。由于间接投资方式的流动性、变现性、收益性较高,保险公司一般都非常注重间接投资。

随着商品经济、信用制度的快速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保险投资出现了证券化趋势,证券市场也成为保险投资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证券市场上的投资工具更符合保险经营的特点。因此,现代保险业的投资主要是指证券投资。

二、我国保险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保险投资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迅速发展的保险业务相比仍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长期以来重视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而对保险的资金融通职能未给予足够重视。

保险基金要么作为财政收入的一个来源,由财政安排使用,用于扩大再生产,进行基建投资;要么存入银行,作为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由银行运用。这种做法使许多人形成了一种观念,认为保险基金通过财政分配或存入银行由信贷分配,都是为国家提供建设资金,支援生产建设,保险业不需要自己运用资金。这种观点人为地把保险补偿职能与积累资金职能、融通资金职能割裂开来,同时也把保险资金与财政资金以及与银行的信贷资金混为一谈了。

1.从政府监管方面来看:《保险法》对保险投资的渠道限制得较窄。

2.从保险企业的角度看: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体制落后,许多公司在科学投资决策、内部约束机制、保险投资观念、投资结构合理度方面比较薄弱和欠缺,缺乏综合投资、稳定收益的经营管理水平。

3.从中国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有待于不断完善的金融市场也限制了保险投资的渠道。

总之,我国保险投资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它既是理论上对保险融资职能的重视不够问题,又有实践中保险公司管理体制落后的问题;既有宏观方面国家监管薄弱的问题,又有微观方面投资品种少、投资人才匮乏、投资理念滞后、投资技巧低下等问题。

三、建立保险投资体制的设想

要建立有效的保险投资体制,就要基于我国的实际,提高理解认识水平,把保险的经济补偿与融通资金职能结合起来,它们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要辩证地看待中国金融市场与中国保险投资的关系,一方面,保险投资受制于现有的金融市场条件;另一方面,保险投资又可以为金融市场如企业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保险监管部门应对内、外资保险公司投资渠道尽快实行统一政策,逐步放开保险投资渠道;同时以监督偿付能力为中心,加大监管力度。就保险公司而言,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投资水平,化解金融风险,使保险投资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重视保险的金融功能

重视保险业的金融功能,是建立保险投资体制的基础和关键。保险业的金融功能表现为:

1.聚集资金的功能。

2.创造金融资产的功能。

3.高效运用资金的功能。

(二)促成保险业的金融化

保险业的金融化是指保险业具有独特的互相联系与制约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收取保费、支付保险金或赔款是保险公司的负债业务,而利用负债业务形式的积累基金进行社会融资活动,可视为资产业务。

保险业的金融化是两种业务相互促进的产物,这种关系寓于保险业经营活动的本身。保险公司通过收取保费,积聚并建立了雄厚的保险基金,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及时地提供保障,发挥其经济补偿作用。保险业越发达,基金融作用就愈突出。

(三)在逐步放宽保险投资渠道的同时,加大政府对保险投资的监管力度

1.建立保险投资与金融市场良性循环的关系。

2.逐步放宽保险投资渠道。

3.加大保险投资监管力度。

(四)加快保险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和完善中国保险投资体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保险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经营管理,才可能为高水平、高效益的保险投资提供根本的制度保证。

(五)确立科学的投资政策,提高保险投资水平

投资政策指的是在管理一个保险公司投资策略中必须考虑的目标与约束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经营目的。

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资产经营将是它实现其整体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目的既可以是一个有形的目的,比如具体的投资收益,也可以定性化为整体经营稳定。

2.风险容忍度。

确定风险容忍度,对于投资管理者确定投资组合、盈利预期、设立股票合理的止赢止损点等均有很大帮助。

3.变现性要求。

在现实中,经常出现一些要求满足变现性的情况,如未预见的退保、大额的赔付、突发的大面积的自然灾害等等。把各险种结合起来,确保总的投资组合没有持有过量的现金或短期投资是很重要的,否则,保险投资人将失去潜在的收益。

4.投资组合管理。

投资组合管理包括确定投资品种、投资的数量、各类投资品种的占比以及每种投资类型的目标、质量约束、结构随时调整等组合管理风格。如何确定高风险、高收益与低风险、低收益投资品种的组合及搭配,既能充分发挥资金的盈利能力,又能合理的分散经营风险、确保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即一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一方面化解经营风险。

5.制定合理的阶段性经营目标。

应当根据特定组合管理风格和投资资产的目标及约束来制定合理的经营目标。阶段性经营目标不可定的过高,即股票投资中所言“不可过贪”,否则将加大投资风险。也不可定的过低,这将会失去许多盈利机会。

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3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防范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的发展条件日渐复杂。企业经营范围逐渐拓展,并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风险的产生。风险就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潜在损失,风险的产生与企业的利润导向往往是契合的,这也与传统的高风险高收益的政策相一致。风险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诸如人才流失风险、资产减值风险、财务风险和其他不可抗力风险等。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中极其重要的风险类型,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目标能否有效达成。企业的财务风险就是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企业的财务风险可分为内生性风险和外生性风险,内生性风险是指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发生的自然损失,如资产减值损失风险,坏账风险等;外生性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发生的非正常风险,一般是指由于人为操控或者制度漏洞造成的风险形式。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1.筹资风险

筹资活动是企业进行有效生产经营的首要环节。一般来说,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内部筹资和外部融资,而外部融资是企业获得经营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企业在筹资活动中会产生多样化的风险表现形式,只要是利、汇率风险、重融资风险和货币价值变动风险等。具体来说,利、汇率风险主要是融资环境的变动产生的,企业在对外融资的过程中,会面对一定的外部融资环境,环境的稳定能够保证企业的融资成本控制在相应的范围之内,而利率水平一旦发生较大波动时,尤其是汇率升高时,会造成融资成本增加。当然,汇率主要影响企业的外汇持有价值,进而对企业财务活动造成影响。重融资风险主要指企业再次融资的方式一旦对企业的融资方式及融资路径进行重新规划时,就会对企业的未来融资造成影响。货币价值变动风险主要资本市场变动和政策调整给企业的财务活动造成的阶段性影响,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会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和资金的有效使用,另外相关政策也会对企业的筹资活动造成一定影响。

2.投资风险

企业的投资活动是企业通过外部投资取得收益的重要形式。企业的投资活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投资,一是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企业通过入股等形式获得一定份额的股票,能够对被投资企业施加重要影响,这种形式可以使企业控股经营被投资企业,也可以是合营或者联营的形式。间接投资主要是企业通过购买股票或者债券的形式对相关主体进行投资,其中股票投资是收益、风险共享的形式,而债券投资不参与企业内部风险,只是相对稳定的收取利息。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中的股票投资都属于权益性投资,其主要区别是,直接投资上的股票投资能够对被投资主体施加重要影响,而间接投资上的股票投资不能对被投资主体施加重要影响。相应的,投资中产生的风险主要有投资违约风险、再投资风险、市场主体道德风险等。

3.收益分配风险

企业的收益分配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留存风险的最后一个环节。企业的收益分配风险实质上是由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权与扩大股东权益的矛盾造成的。具体来说,企业的利润主要向留存收益和股东分息两个科目进行分配,留存收益包括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它们是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生产扩容的有效资金来源,而股东分息是保证股东权益的重要方式。企业为了保持足够的发展力,会留存足够的资金在企业内部进行周转,为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销售水平的提升和稳定的资金供给提供支持,但是由于企业内部留存收益过高会造成股东分息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股票的价值,从而造成企业收益分配上的不均衡,潜在风险增加。企业的收益分配风险与企业筹资风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收益分配风险主要是内部筹资产生的,而企业的筹资风险更侧重于外部环境和外部政策等对企业的筹资活动造成的影响。

三、有效控制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1.实施风险预警,并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

为有效控制与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首先需要建立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具体来说,风险预警即充分发挥风险预测功能,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管控。为实施有效的风险预警,企业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落实财务预算机制,对企业各种活动的财务预算行为进行系统管理;二是全面落实财务风险预警安排,具体来说,财务预警的主要数据来源是企业内部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相关报表,企业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经营风险进行预测,对可能发生的不合理行为进行约束,以充分实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判别和报告预警。

2.正确认识并科学识别企业内部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般来说,企业在内部留存的风险是正常而且必要的,这与企业获得利润的目的相契合。因此,企业内部人员及经营管理者要正确认识企业内部存在的财务风险。为正确认识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一方面,企业的投资者要扩大对内部财务资料的获取,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水平进行有效估计,并作出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者要树立“风险—收益”平衡的理念,即风险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会呈现出正向曲线关系,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高,这就要求经营者有基本的风险判断意识,对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有相应的量化和衡量,在组织内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当寻求较高收益时,要相应承担较高水平的风险,反之亦然。

3.充分利用激励手段提高经营管理,并强化实施岗位责任制

激励和责任是强化企业生产经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举措。激励主要在委托的背景下产生的,当代企业的经营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为了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所有者会通过股权奖励等形式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效率。岗位责任制是落实企业的相关政策,实现企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岗位责任制的实施不仅和当前我国工作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相关,也和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等存在一定关联性。为有效降低企业内部的财务水平,必须强化实施岗位责任制,具体来说,一是明确财务各岗位职责,并对岗位职责中发生的业务交叉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界定;二是强化企业内部的价值管理,并结合实物管理进行有效管控,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处理,以充分体现会计核算部门的科学监督职能。

4.强化企业内、外部审计监督,并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养

为有效降低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还必须强化企业内、外部审计监督。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是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和政府相关主管机构的审计监督;内部审计主要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就企业外部审计监督而言,企业要降低内部财务风险,必须依照相应的标准制定资产、负债、利润等相关报表,并严格依照权责发生质的原则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另外还要加强与外部审计单位的沟通,对审计过程中发生的不合规行为进行及时整改。就企业内部审计而言,要加强与会计部门的联系,将发生的相关数据及时传递给审计部门,并自觉接受内部审计人员的核查、监督。此外,为降低企业内部财务风险,还要注重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专业能力,为此财务人员要加强学习,企业内部强化考核,鼓励财务相关人员多参加会、审、税等相关培训,提升专业能力;二是职业道德素质,为此,企业要通过设置奖惩等手段,强化对财务人员的约束,以防止发生人为操控财务记录等违法行为。

四、结束语

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都存在多种形式,并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与经营收益往往并生而存在,因此,需要对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有足够的认知。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部存在的财务风险的表现及其防范策略的探讨,以期为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卫涛.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财会学习,2016,(23):54~56.

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4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各地方政府不惜一切代价竞相引入外资的政策已经产生了相当的负面作用。本文拟分析利用外资政策中的内在矛盾,以希望能为政府外资政策调整提供参考。

1、“以政策换资本”导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失控

国内学术界对适度外资规模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将适度外资规模定义为“外资对内资只起补充而不起替代作用时,国内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具有偿还能力的外资规模”。另一种对适度外资规模的定义是“一国在其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外资对内资只起追加而不起替代作用的情况下,国内经济发展客观需要,能被经济发展所实际吸收且具有偿还能力时的利用外资规模”。这两个概念都明确揭示了适度外资规模与经济发展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包含三层内容,其一是外资与内资的关系是,外资对内资只起补充和追加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其二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所需、为经济发展所实际吸收的外资;其三是所吸收外资不能超出一国的偿还能力。这里,外资的概念显然是广义的,从偿还能力的角度看,它更多涉及外部贷款和债券形式的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不只是一定量的外来资本,更重要的是它所包含的技术、知识、管理技能,以及有效组织这些资源的方式。因此,从效率角度衡量,外资可以替代内资,但不是简单的替代。简单替代有两种形式,一是外资本身并非全部用于生产投资,二是外资进入生产领域,但效率低下。外资对内资的有效替代表现为,外资的投入对国内的生产能力具有提升作用,外资的投入具有带动内资的刺激效应。当然,有效替代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东道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积极效应的有效吸收能力,决定这一吸收能力的两大关键是:国内的配套投资能力,即每增加吸收一单位外商直接投资所需与之配套投入的国内投资;另一个则是国内的技术消化能力,即每吸收一单位外商直接投资后配套投入的国内投资中用于追加的技术投入。国内投资乏力、技术投入不足,就无法实现直接投资的最佳吸收效果。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初的动机来自于国内资金不足和出口能力低下,因此,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最初政策目标就是加速资本形成和扩大出口创汇。在“以政策换资本”的口号下,以弥补资金不足为目标一度导致全国各地不计优劣、不计成本的招商引资热潮。尽管在1986年颁布《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时,直接投资应对国家的出口有所贡献,应对国家的技术提高有所贡献已受到重视,但是出口结构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等具有战略发展的部分仍未提及,简单意义上的加工区仍是直接投资引入中主要的形式。

“以政策换资本”的思路导致对外资数量的追求超过了对外资作用的追求。盲目建立开发区,简单追求外商投资规模扩张(有时,甚至只是外商投资的合同规模)使我们付出了国内土地、人、财、物等资源的浪费、国内生产能力闲置、投资的边际收益下降的沉重代价。低层次技术的重复引进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外在压制效应,对于这类项目的优惠政策不仅浪费了政府的财政资源,还排挤了国内更有效率的投资。另一方面则是国内投资及技术改造投入不相匹配,无法充分吸收直接投资的积极效应,致使某些地区的外商投资规模远远超出有效吸收规模,政策收益无法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

2、以“市场换资本”导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市场结构失控

市场结构失控是指外商已经在中国的多个行业,如洗涤用品,饮料、啤酒、轮胎制造、程控交换机、移动通讯设备、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家用电器等行业确立起市场垄断结构。市场结构失控不仅涉及个别竞争对手的生存,而且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游离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之外。当这个行业是主导国民经济的命脉时,还会从根本上削弱国家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

与“以政策换资本”相似,“以市场换资本”的策略也只是以追求外资流入为决策目标,忽视了长期不利的效果,假如缺乏对外资积极效应的利用,未能从引入外商直接投资中蓄积起自身的竞争能力,又如何能赢回被换走的市场呢。

外商在我国实现市场垄断的主要手段包括:

第一,通过对同一产业或同一地区内国有企业的兼并、收购、以及系列投资,实行产业或地区内一体化的控制。随着改革的推进,外商只能收购兼并小型或亏损国有企业的政策限制在不少地区被一再突破。外商从重点购并效益较好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进而向有目的地收购同一地区所有国有企业或不同地区同一行业的骨干企业,直至全行业收购。如1992年5月,香港中策投资有限公司以60%的股权收购泉州市所有40家国有企业,成立“泉州中侨(集团)有限公司”。之后,香港中策还在全国范围内投资收购了多家行业骨干企业,包括太原、杭州等地的轮胎厂,并以“中国轮胎控股公司”的名义在百慕大注册并到美国上市,进而以所筹得的,1.037亿美元分别对重庆轮胎厂、烟台轮胎厂、银川轮胎厂控股51%以上,掌握了中国轮胎行业的控制权,引发了震惊全国的“中策”现象。

1998年3月,美国柯达公司先是与厦门市福达感光材料有限公司、汕头市公元感光材料工业总公司合资组建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又与无锡阿尔梅感光化学公司合资组建柯达(无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对中国感光行业的全行业合资。

第二,通过产业关联特性,实施由一个行业辐射及相关行业的控制。自1995年4月4日,外经贸部颁布“关于外商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以来,已批准的外商投资控股公司已达140多家,这些控股公司既投资于上中下游的最终产品,也投资相关的零部件,既投资于生产性项目,也投资于销售、融资、保险、咨询、运输等相关项目,操纵和影响着一大批协作配套厂家。

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5

关键词:银行业国际化;理论;动因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2-0025-04

一、引言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跨国界流动,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在此背景下,从要素流动的角度分析,银行资本作为国际资本的一部分,其国际化过程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资本的流动,站在东道国资本流入的角度分析,以资本要素为主要载体的银行业国际化,必定对东道国的宏观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其影响面不但涉及该部门或行业本身的经济利益,而且直接或间接关系到一国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最终影响东道国的宏观经济利益和金融安全。

在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背景下,伴随银行业经营不断走向混业化、跨国并购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朝着纵深方向发展,银行业国际化的趋势和影响日益凸现。从国际资本流动效应、银行产业组织等角度分析,银行业国际化对东道国乃至对世界金融、经济的影响与日俱增,因此,对其国际化经营的理论依据、动因等方面进行研究,客观上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银行业国际化的概念界定

在概念上,关于国际化这一问题,国外学者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美国著名学者赖肖尔认为,国际化是把世界作为一个共同体连接起来的国际现象。首先,从企业角度入手。对于企业的国际化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定义,总结起来,可谓角度多样。其中,由Beamish(1990)所提出的定义比较准确,他对国际化的定义为“国际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司日益意识到国际交易对其未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与其他国家建立并执行交易”。此观点比较全面,因为它在综合了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对国际化概念的总体解释。认识到国际化既有行为成分,又有经济成分,且该定义以过程为基础,意味着国际化是动态的、不断演进的,另外,定义并不局限于“外向”的投资模式,也包括了“内向”的国际化行为。其次,从银行角度入手。有关银行业国际化含义,尚未达成一致的定论,主要集中于跨国银行方面。如1983年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主要从银行的国外分支机构数量的角度对跨国银行进行了界定;国外学者查理・W・赫尔特曼从银行对外业务范围的角度对跨国银行进行了定义,但概念还是比较模糊。国内学者对银行业国际化的定义主要有两种,一是把银行业国际化看作是银行发展的一个过程,另一种是把银行业国际化看作是银行经营的一个状态,即指银行经营要素的国际流动和国际组合。如果沿用学者王自力关于金融国际化的概念来定义,可以认为银行业国际化是指在各国放松国内金融管制和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实施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其经营活动跨出国界,日益与国际间各国金融融合在一起的过程和状态。[1]

因此,从广义和一般的概念出发,银行业的国际化可以概括为其跨越国界的过程或发展趋势。具体来说,就是以货币的国际化为基础,以资本的国际流动为纽带,通过各国货币政策的国际传递与协调,实现金融资源在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即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其发展方向上,不仅外国银行要向本国发展,而且本国银行也要向外发展,外国银行进入本国市场和本国银行的跨国经营相结合,两个方向的发展即为广义上的银行业国际化,也就是所谓的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的双向结合。如果单独对其中的一个方向进行研究,即为狭义上的银行业国际化。纵观银行业国际化的历史,其发展历程表现为由单个银行的国际化不断走向行业的国际化。因此,银行业国际化问题常常与单个银行国际化问题相联系,后者是前者研究的基础和起点。不过,银行业的国际化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一般侧重于对东道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而单个银行国际化往往从厂商的角度开始,其分析思路基本上建立在一个微观分析框架的基础之上,其指向主要是由内而外的,将银行置身于母国、东道国以及世界整体环境的相互关系之中,从银行的效用最大化目标出发,探讨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动机、组织形式、效益及其影响等。

三、银行业国际化的主要理论基础

从金融服务媒介的角度,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是国际化银行发展的两个前提,跨国界贸易和跨国界投资发展的结果自然是带动并促进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客观因素;从直接投资的角度,金融服务业(跨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的一种特殊形态;另外,从间接投资角度,由于资本的国际化往往是以银行的国际化为先导,而国际间接投资一般通过银行来实现,因此,在分析银行业国际化的一系列问题时,常常还会借鉴国际间接投资理论,所以,有关银行业国际化问题研究的角度是多方面的,但是往往离不开国际资本流动这一根主线。二战以后,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银行业国际化的动因、形成条件、进程和效应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诠释,在理论分析框架上,基本上以国际贸易理论、资本流动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2]

1.国际贸易理论视角。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绝大多数研究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为基础,其中,由于比较优势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发达国家银行的国际化现象,被较早地引入银行业国际化原因的分析中。认为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其凭借在资金、管理、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进而达到实现国际化经营的目的。

2.资本流动理论视角。关于早期的资本输出理论,经济学观点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必然导致资本跨越国界而对外扩张;另一方面,资本输出或资本国际化是与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相伴随的,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认为“资本输出到国外,……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并不是因为它在国内绝对不能使用,因为它在国外能够按更高的利润率使用”。[3]从形式上划分,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生产资本输出,另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4]这样,从资本要素这一角度,能将银行业国际化与国际资本流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的视角不同,但本质一样。

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理论,20世纪初,欧文・费雪的资本流动理论在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理论模型,认为各国资金利率的差异是决定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主要因素,而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结果反过来又会消除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异,直至本国利率与世界利率水平相等时为止。

到20世纪20年代,以俄林(Olin,B.,1924)为代表的早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中,通过建立要素流量模型,认为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更高的收益率引导了资本流动,这个更高的收益率来源于国际信贷市场上的利率差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利润。

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复苏和发展,现代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应运而生,以米德(Meade,J.E.)、蒙代尔(Mundell,R.A)和弗莱明(Fleming,M.)等为代表的流量理论观点均认为:利率水平的变动决定了国际资本的流动。而60年代的存量理论(马科维兹和托宾的资产组合理论,又称为资产选择理论或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认为:利率差异不是决定国际资本流动的唯一因素,还应考虑国内和国外的风险水平以及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的能力。将此理论运用到银行业国际化问题研究时,可以认为银行业之所以实行国际化,其目的既是为了获利,又是为了避险。[5]

3.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视角。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围绕在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问题上,有“垄断优势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等理论。而70年代后,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于受理论本身所存在的片面性限制,早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已不能解释发展态势越来越普遍、形式上越来越复杂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新的理论应运而生。其特点表现为:一是把早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合起来用以解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理论和观点在80年代纷纷产生,如:“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等;二是在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如“规模经济理论”、“技术地方化”、“小规模技术理论”。由于跨国银行与跨国公司在本质上的一致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对外投资理论和观点都被应用到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国际化动因的分析中。

4.产业组织理论视角。在解释企业要实现跨国经营问题时,以金德尔伯格(Charless P・Kindleberger)为代表,认为企业要实现跨国经营,必须在产品市场、技术或规模经济等方面具有垄断优势,其理论含义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垄断优势论”的观点基本一致,能较为全面地解释跨国银行在发展中国家扩张的动因。另外在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方面,尼克博克(Frederick T・Knickerbocker)同样从产业组织理论出发,所提出的“寡占反应论”(Oligopolistic Reaction Theory)尤其具有独特之处。认为在寡占市场结构中,投资国的寡头市场结构促使厂商到海外投资以寻找垄断利润和通过出口无法获得的市场份额,这即是“进攻型”的直接投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竞争的一方到海外投资,其余的竞争对手为了维持各自在市场中的竞争势力,就会相继模仿、跟进,追随领头者到海外去投资,一方面以防止竞争对手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扩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以保持其在新的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这一类型的战略投资被尼克博克称为“防御性投资”。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从对外投资的角度,所有这些理论均是其从事国际化经营的理论依据,这一点从当今中外银行业的并购、战略投资等对外扩张行为中表现得相当明显。另外,从一般企业的角度,作为其国际化经营的结果,企业的开户银行为了防止客户的流失而纷纷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导致了银行经营的国际化。

四、银行业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1.从比较优势理论角度分析。罗伯特・阿尔伯(R.Z.Aliber)将其比较优势理论和银行业国际化联系起来,认为效率高的银行在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银行业国际化的步伐往往较快。金融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各个国家银行业的比较优势和效率存在较大差别,各国银行间存贷利差的不同是导致银行业国际化的主要原因。另外,根据哈波特・格鲁拜尔(Herbert G. Grubel)的业务三分类理论,从银行业务专业优势和特点的角度,将国际化银行的业务分为三类,即跨国零售业务、跨国服务业务和跨国批发业务,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这三种业务类型的国际化银行在海外扩张的动因和优势来源。认为擅长于各类业务的银行在具备垄断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国际化经营可以扩充市场、降低经营成本,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这一目标。

2.从金融服务贸易的角度分析。银行之所以实行国际化经营,其主要动因是为了金融服务和投资的需要。即满足普通商品和资本因跨国流动而产生的对担保承诺、结算、融资等方面的需要,为从事国际贸易或者跨国经营的企业提供全面且快捷的金融服务,以达到稳定既有的客户资源、维持市场份额的目的。正如Aliber(1984)提出的“贸易引导论”所说:跨国银行的主要发展动机是配合国际贸易的进行。以及Grubel(1977)和Aliber(1984)所提出的“投资引导论”:认为银行业国际化的目的在于更有效的为国内客户的跨国经营提供服务。总之,“贸易引导论”和“投资引导论”均一致认为服务于贸易或海外投资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海外业务量,在国内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可以使净利润有大幅度提高的可能。

3.从内部化理论视角分析。通过国际化经营是提高银行整体效率和分散风险的重要途径。拉格曼(Alan M・Rugman)将巴克莱(Peter J・Buckley)和卡森(Mail C・Casson)提出的内部化理论引入到银行国际化的分析中,认为和国内金融市场相比,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更大,其内部化收益大大高于国内金融市场,因此,银行通过国际化经营这一内部化行为往往会降低其综合经营成本,比国内银行的获利更多。此外,银行通过国际化还可以从投资多元化中获得优势,既可以分散风险、还可以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等,尤其在风险方面,银行业无论是在产品还是在市场方面,所面临的随机性和风险性的广度和深度均比一般企业要高得多,因此,在其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通过国际化经营也是确保其安全性的主要途径之一。

4.从金融发展的角度出发。银行业国际化有利于一国金融的发展。如戈德史密斯(Raymond W.Goldsmith)率先开创了金融结构研究之先河,在其金融结构理论中指出,外国银行的引进和金融技术的转让对一国的金融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是迅速提高本国金融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银行业国际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加速了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步伐。

5.从金融深化的角度。银行业国际化对一国的经济具有积极的作用。麦金农(R.I.Mckinnon)和肖(E.S.Shaw)在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中,认为政府对金融部门的严格管制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必须放弃政府的行政干预,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合理的步骤推行金融自由化。该理论的提出,使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倍受发展中国家的推崇,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使各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银行业国际化势头空前高涨。

6.从金融创新的角度分析。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产品和制度的创新息息相关,其国际化本身就是金融创新的具体表现。自熊彼特(Schumpeter)在20世纪初首次提出金融创新的定义后,西柏尔和凯恩分别从约束诱导和规避金融控制的角度对金融创新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出于减轻外部压力或各种制度的限制或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的需要。金融创新在战后不断兴起,新的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尤其是在金融制度和法规不受所在国约束、在经营上享有高度自由的离岸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客观上带动了国际银行业业务的扩展和组织制度的创新,不断推进单一银行、进而是整个银行业走向国际化,加速了全球银行业国际化的进程,

另外,对于银行业国际化动因的解释还有其他方面的观点,如为了逃避本国政府对金融活动的监管,或者因为存款人希望拥有不受发行国司法权管辖的货币。[6]此外,还有从适应企业市场结构、服从国内经济改革的需要;或出于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如某些中欧国家,其目的主要为了加入欧盟组织;或迫于国际多边金融性组织和某些国家政府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推行或加快银行业的国际化;也有从“干中学”的角度推行银行业的国际化,如许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推动下,一方面主动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通过引入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管理经验和技术,进而促使本国银行业效率的提高,同时,虽然在国际化经营优势尚未具备的条件下,仍采取主动出击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在国外金融中心所设立的分支机构为依托,通过国外商业银行的“示范”效应借以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经验和技术,为应对银行业的国际化趋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自力.中国金融市场化与国际化论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 庄乾志.银行国际化的成因分析[DB/OL].国研网,http:// drcnet. cn,2000-12-21.

[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 叶初升.国际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 洪远朋.经济理论比较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 Paul R. Krugman.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Theory Analysis of Bank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Motivation

XIE Jian-ga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79,China)

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6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筹划方略

一、引言

目前,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法人企业数量已超过1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其中30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95.8%。其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占全国的80%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且其对税收的贡献为50%以上。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最活跃、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但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规模较小、资金技术相对薄弱,自身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协调,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较弱,甚至部分企业长期亏损最终倒闭。加上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大多数年份的税收增幅超过GDP增幅,北京大学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通过调查曾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中国的民营企业照章纳税,守法经营,那就几乎没有几个企业能发展起来,或者根本也就不值得干。所以在中小企业自身问题与政策问题双重压力下,税收筹划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所谓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既定的税法和税制框架内,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时进行优化选择,以减轻税负的经济行为。税务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部分,而财务活动又包括投资、筹资、生产经营和收益分配几个过程,因此企业可在这几个环节通过合理巧妙地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目的,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又由于税收筹划经常是法律规定性的边缘操作,容易陷入避税的陷阱,所以在税收筹划中又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二、中小企业税收筹划方略

(一)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按投资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不同,投资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把企业资金直接投放于生产经营性资产,以获取利润的投资行为。间接投资又称为证券投资,是把资金投放于股票、债券等金融性资产及其他金融性资产,以获取股利和利息收入的投资行为。

在进行直接投资时,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税收筹划,并在如下方面合理进行选择:在企业的组织形式上,合理选择公司企业或合伙企业,分公司或子公司;在企业的投资方向上,合理选择投资地点和投资行业;在企业的投资方式上,合理选择用货币方式投资,还是用厂房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以及土地使用权、工业产权等无形资产进行投资。

在进行间接投资时,如进行债券投资时,目前我国的债券有很多种,但由于我国国债利息免征企业所得税,故企业在投资时要充分考虑税后利益。

(二)筹资过程中税收筹划

投资决策一经做出,企业理财人员必须为满足投资对于资金的需要而进行筹资决策。企业可以通过自我积累的方式获得资金,也可以通过内部集资、企业间拆借资金以及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取得资金。

据我国税法的规定,企业支付的利息可以作为费用予以税前扣除,所以从税收筹划的角度讲,自我积累获得资金虽然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融资成本,但是股息的分配只能在税后进行,股利支付不能冲减费用,存在双重征税的问题,产生的税负最重。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是中小企业不错的筹资选择,因为这种方式涉及的人员和机构较多,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和节税提供了操作空间,使企业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效果虽然不及前两种方式,但企业仍然可以利用良好的银企关系来减轻一定规模的税负。

(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企业最重要也是企业经历时间最长的活动,企业可通过财务核算方式、计价方式、财务管理方式等进行税收筹划。

1.成本费用的纳税筹划

(1)存货计价方式的选择。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可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的经济环境来决定。一般来说,在企业减免期内,宜采用使发出存货成本最低的计价方法。而对于没有税收减免期的企业,在物价持续下跌时,宜采用先进先出法,可使本期销货成本增加,从而减少利润,减轻税负;在物价出现上下波动较大时,则适宜加权平均法,对实现的利润、税收起到了平衡的作用,避免资金供应不足。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企业固定资产提取折旧的方法主要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后两者为加速折旧法。企业应综合考虑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来进行纳税筹划:如果企业在享有减免税的税收优惠期间,应采用直线折旧法,尽量使其优惠期的折旧费用最低,实现节税的目的;如果企业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应实行加速折旧法,这样通过增加前期折旧额,把税款推迟到后期缴纳,实现递延缴纳税款的目的。企业还应尽可能早地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以便尽早提取折旧。

2.收入的纳税筹划

主营业收入的税收筹划有收入确认时点的筹划和收入计算方法的筹划。对于一般的销售收入而言,其纳税策略在于销售时点的认定企业应特别注意临近年终所发生的销售业务收入确认时点的筹划,可通过选择适当的销货结算方式把收入确认时点延至次年,获得延迟纳税的税收利益。对于长期工程合约而言,其节税策略在于收入计算方法的选择,长期工程合约采取竣工结算法,均可使当年度收入最小化,获得延迟纳税的利益。

非营业收入的节税策略在于企业资金的运用问题,即设法增加免税收入及避免被纳税调整增加收入。

3.善于应用税收优惠原则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安置适当职工和合理利用技术开发费等的加计扣除政策,达到节税的目的。

三、中小企业在税收筹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小企业在上述财务活动的几个环节进行税收筹划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以规避风险。问题如下:

(一)税收筹划要使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

企业要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就要做到不以税负降低的多少作为衡量税收筹划成败的标准。企业不能只考虑单一税种节省税收数额,而要综合考虑多税种节省税收数额;另外,还要和税收筹划的成本相权衡,和企业的全部收益相权衡。同时,税收筹划还应该注意时间问题,有的筹划方案在某一时期可以使企业的税负达到最低,但是可能在以后的时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方案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综合的分析,要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权衡利弊。

(二)税收筹划要提高纳税人员的素质

公司理财与税收筹划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只有主管纳税筹划的财务人员具有丰富的税法、经济法等法律知识,才能够准确的区分违法和合法的界限,才能够熟练掌握税法中的优惠条款,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由于税法是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的,只有合格的纳税筹划人员才能经常注意税法的变化,而调整税收筹划的方法,以免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行为而处以重罚,以至得不偿失。

(三)税收筹划要增强和税务部门的沟通

企业税收筹划人员应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与联系,争取税务机关对企业税收筹划行为的认同。需要税务机关审批的一定要按程序报批,降低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曹雨.论公司理财与税收筹划[J].现代商业,2009:225.

[2]刘军徽.关于对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问题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5):44-45.

[3]范晓程,喻学惠.企业税收筹划实施途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7):191.

[4]朱美芳.企业税收筹划应用的几点思考[J].会计之友,2010(3):101-102.

[5]何芳.企业投资活动的税收筹划[J].新疆农垦经济,2010(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