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原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启发式教学原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启发式教学原则

启发式教学原则范文1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基因突变 应用

一、启发式教学法概述

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最早起源于我国大教育家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为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现代的启发式教育思想是一种与注入式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方法,也可以说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贯通的原则。它强调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给学生,而是要以客观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过程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地、自觉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和学习。

在实际操作中,启发式教学不是单纯地将结论和例证倒一下顺序就能实现的。教师应该精选有代表性的例证,设计好相应的能启发学生思考、总结的问题。教学中使用的例子不在于多。精炼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整节课都可以反复使用,用以联系大标题下的不同知识点。当然讲述过程中也可以辅助以其他的例证。

在启发式教学中,根据例证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具有有效性。所谓有效性,一是问题提出以后学生能明白老师这个问题是想问什么内容,希望自己从什么方面作答。换句话说,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保证班级中多数同学能够较准确地作答;问题有效性的第二个方面,教师的问题应该成为例证和结论之间的桥梁,能够让学生通过对例证和问题的思考自己总结出相关结论,还能进一步将总结出的结论用于解释其他相关现象上。

在例证和问题结束时,教师应该用精炼的语言总结出相关结论。之前的讲解过程可能有各种有趣的图片、动画或者教师讲述了新鲜的学科现象,学生的思维可能也是发散的,具有想象力的,但是在相关内容结束后,教师都必须给以总结,在大纲的要求内告诉学生,什么是必须掌握的,什么又是了解即可的;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不是说教师跟学生说一句“你必须记住,必须掌握住”就成。对于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师应该将知识细化,各个击破。总的来说,最好可以就同一个例子,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来思考,从而把握住细化的知识点。

二、启发式教学在基因突变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1.变异的概念和变异的类型

实例及问题:一个同学皮肤很白,但是经过一个夏天后被晒黑了,是不是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是不是变异?经过太空中宇宙射线照射过的青椒长得更大(太空椒)是否发生了变异?普通玉米种在肥沃的土壤中,长得粒大饱满,是否是变异?

学生回答,教师给正确答案:这些都是变异。不论是亲代与子代之间或是个体自身前后,只要是表现性发生了改变,就叫变异。

(提示学生从表现性、基因型和环境的关系回答)将普通玉米种回原来一般的土壤中,发现籽粒出现不饱满,也不够大,这是为什么?将所得的太空椒带回地球种,仍然保持太空椒的性状,这又能说明什么?最后,教师总结变异的类型:遗传物质改变了,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变异;仅由环境引起,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的变异称不可遗传的变异。同时引入下一内容:什么情况下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即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2.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概念

如:教师让学生看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形红细胞的对比图后介绍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然后提问:两种红细胞形态不同直接原因是细胞中什么物质不同?根本原因又是什么物质不同?教师给出答案并结合教材图解释异常的血红蛋白基因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导致错误的血红蛋白的合成,这样的改变是一个碱基对的替换。

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是否一定导致错误的蛋白质的合成?以此引导学生回顾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思考密码子种类和氨基酸种类的对应关系。

如果不是碱基对的替换,而是基因中插入了一个碱基对,产物蛋白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缺失一个碱基对呢?

最后教师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像上述问题中发生的基因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者缺失的现象就叫基因突变。

知识点的细化,从概念入手,学生研究基因突变的概念,思考如下问题:

①对于一个细胞来说,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的时间。

②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又是什么。这一个知识点比较难突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二倍体生物的一个性状是由几个基因来决定的,回答是两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可将这两个基因设为A和A;教师再解释:如果其中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设一个A基因变为a,这个基因仍然决定原有性状,于是一个性状便有两个不同的基因,A和a来共同决定,A和a碱基排列顺序并不一样,因此决定的就该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我们称为等位基因。

③基因突变的意义(进化的原材料);

④导致基因突变发生的因素(物理、化学、生物,各举例)

(2)基因突变的特点

教学方法:每个特点由老师提问相应问题或生活实例,学生思考,后作答。

问题:什么样的生物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答:有遗传物质的生物。

又问:什么生物具有遗传物质?理论上所有生物都有相应的遗传物质。因此小到病毒,大到高等的人类,都可能有基因突变的现象。基因突变的第一个特征:普遍性。

教师给出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幸存者的图片,那都是受到了辐射导致基因突变,引起人体畸形。教师提出问题:这些人遗传物质的改变都是发生在同一个基因的相同位置吗?不是,因为畸形症状并不相同。基因突变的第二个特征:不定向性。

第三个特征:随机性。可使用教材的例子:植物中本来要发育成枝条的芽发生基因突变,和仅一个花芽发生突变。我们不能预测基因突变会发生在哪个细胞内,也就是说基因突变在个体发育的阶段上是有随机性的。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早期的突变,将可能对生物体造成更大的影响。

看图片,了解多数基因突变是让生物产生了有害的变异――基因突变的有害性,学生可以思考为什么发生的基因突变多数是有害的?是不是一定有害?教师解释:在某种环境下长期生活的物种,其基因的组成和表现的性状基本上是适应环境的,一旦基因突变导致变异,产生的新性状往往就是和环境不相适应的,对生物体的生存有害。当然也有有利的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材料。

最后一个特征:基因突变有低频性。注意此处知识的迁移:尽管对于单个基因来讲发生突变的概率很低,但是对于一个群体,由于每个个体的基因数目就不少了,群体总共的基因数目就更大,所以对群体而言,突变基因的数目还是比较多的。这里可以应用教材中的数据叫学生们做一个简单的计算。

3.基因突变的应用――诱变育种

以太空椒的培育提出问题,用基因突变的特点来回答。

(1)科学家为什么想到把青椒带到太空中去育种,而不放在地球上通过普通青椒自然的基因突变来获取个头大的青椒。(低频性,宇宙射线提高突变率)

(2)我们想获得个大的青椒,是否经过宇宙射线照射必然获得大的青椒?否,因为基因突变有不定向性,诱变育种只能在获取各种各样的突变性状后进行筛选,以得到人们所需的新性状。也说明诱变育种是一项工作量大而繁琐的育种方式。

启发式教学原则范文2

一、提问

提问是启发性原则最基本的操作方式。孔子和苏格拉底被称为东西方文化圣人、大教育家,他们有个共同的方法启发诱导学生,那就是提问,用谈话来展开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课堂提问的设计要注意很多事项,笔者主要强调两点:

1.要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难点、重点提出问题。上小学,学到“鸡兔同笼”问题时,一个班的同学几乎都是晕乎乎的,掌握不住解题方法。突然有一天,数学老师非常兴奋,反复问我们同一个问题:“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兔子的前腿都站起来会怎样?”几分钟以后,大家突然一下子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让兔子的前腿站起来。那以后,我用这个办法,口算都能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提出的问题有思考价值。太难的问题思考不出来,太易的问题不必要回答,都没有思考的价值。什么是太难的太易的问题?这当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

二、暗示

合理地运用各种手段暗示,可以让师生之间产生默契,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大脑保持激活状态,“要我学”启发诱导为“我要学”,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1.语言暗示是最常用的暗示手段。首先,语言要准确,把要表达的意思最简明地表达出来,做到言简意赅。其次,暗示的语言要具有激励性和启发性,使受暗示者容易接受。例如:有的同学懒得动脑筋,一碰到难题就问老师,老师使可以用“你能够想出来的”等语言进行暗示,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注意暗示语言的语气声调。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表达,效果就会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比如,用亲切、信任的语气说“你能够”,可以激励、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如果用严厉的口吻说出,好像说变成了“你能不能够?”反而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表情暗示是教师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眼神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器官,把某些难以或不宜用语言表达的微妙、复杂、深刻的思想情感,精细地表达出来。教师的表情要适度,眼神、脸形、脸色的变化不可过分、过频,要恰如其分,眼神要温和,暗含期待。

三、为学生的思维削平陡坡

教学实践中好多启而不发的现象,原因都在于学生的思维遇到了陡坡。比如一些词、概念、原理等到理论知识与其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节时,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或教学活动高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来时,就出现了思维的陡坡,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就会疆滞下来。我们怎么为学生的思维削平陡坡呢?

1.提供给学生一些感性认识和具体形象。有些书本知识对学生来说完全是陌生的,所以教学实践中,教师在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在学生逻辑抽象思维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形象的“跳板”,从而降低思维的难度。比如,庞大的宇宙天体,微小的分子结构等,如果教师能借助声、光、电等手段给予学生直观的表现,则会大大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

2.变大问题为小问题。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问题,逐步引导,通过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最终解决大问题。例如,学习《变色龙》一文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评价奥楚蔑夫这个人?就不如把这个大问题分解成下面一组小问题:①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②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③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④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⑤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3.提供给学生有关分析问题的资料、背景材料等。问题解决思维过程一般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四个阶段组成。其中分析问题是关键。分析问题就是收集问题有关资料,从而找出条件与要求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留给学生太长的时间去收集资料,再加上中小学生收集资料的手段和能力缺欠,所以有些资料,学生很难获得。这样,一些问题就会因为思维撞墙而被搁置下来。如果教师在这个环节上能给予学生帮助,学生思维就会通畅起来。让我们举个例子,假如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狮子和老虎谁更厉害?在真实情境中,狮子生活在非洲,老虎生活在亚洲,它们不可能打起来,所以没有一个明确的现实评判依据,这时教师可以及时提供给学生以下数据:“成年的雄性狮子老虎为例,狮子体长2.6米左右,体重260千克大约,捕猎时速为70千米;而老虎有三种,东北虎,体长2.8米左右,体重280千克左右,捕猎时速85千米;华南虎,体长2.4米左右,大约220千克,捕猎时速65千米;苏门答腊虎,体长2.2米左右,体重160千克左右,捕猎时速50多千米。”有了这些数据,学生的思维会立刻活跃起来,通过比较分析做出相对准确的评估,可能狮子打不过东北虎,而华南虎和苏门腊虎则不是狮子的对手。

启发式教学原则范文3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法 高中生物教学 应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156-01

新课改形势下,启发式教学方法成为了众多学校和教师青睐的一种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通过实践证明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优点。高中生物科是一门单调枯燥的理科学科,提高其生动性和想象性能更加强学生对其的热爱,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1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启发式教学法是新课改形式下适应现代教学方式的一种新型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将枯燥的生物课变得生动而有趣,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独立思考的原则

独立思考一直是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一个弱点,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大多处于主导地位,硬性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这导致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方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非常不利。生物教学是一个理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中要坚持独立思考的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出教学内容,然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1.2自主学习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启发式教学提倡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而不是由老师一味的灌输知识,只有学生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够真正热爱生物课、习惯生物课,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通过提出问题引入学习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相互交流,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1.3举一反三的原则

教学并不是仅仅教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看清事物的本质。启发式教学方法应该坚持举一反三的原则,教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坚持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并且能够将学习的理论和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学会学以致用,灵活地掌握知识,能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也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1.4情感互动的原则

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的友好往来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所以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坚持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2 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2.1培养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启发式教学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生对于生物课的热爱。首先,生物教学中有很多专有名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生动形象的把枯燥的定义转换成容易记忆的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其次,把学生当做一个平等的个体,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提高学生对生物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2.2开设生物实验课,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果学习生物而不开设实验课程,那么无异于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经验。复杂的生命活动和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实验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增加学生的印象。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到实验室操作实验,感受实验过程才能够真正了解实验课,真正学会生物知识,实验课的开设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置对照组观察酶的活性,清晰明了的掌握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自身的实验能力和学习兴趣。

2.3丰富教学方法和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以及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将枯燥的生物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提高教学的技巧,更新课堂形式,这样不仅仅能够将枯燥的生物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能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方式将名词生动化形象化,此外,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生动形象展示生物学的知识、定义和名词。

2.4层层递进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学习高中生物的必备技能。尤其是作为一个理科性较强的学科,生物可谓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一步一步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生物学的理论和特性分解教学,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来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学习高中生物。

2.5规范化教学,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生物学的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科学要求求真求实,学习高中生物也必须坚持求实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认真对待生物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严谨的科学作风,规范化教学,严谨实事求是的传授生物知识,坚持准备无误,精准的教授学生生物知识。例如,在讲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区分生物名词的大小写和名词的含义,解题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态度,从学习的开始就养成科学研究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生对于生物学的理解。

3 结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仅将枯燥的生物学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让学生爱上了学习生物,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陶久悦.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J].高考(综合版),2014,(10):30-35.

启发式教学原则范文4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运用探讨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融合了多种教学思想的教学手段,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培养高中生的探究精神和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具有很好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对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高中生物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生物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和探索方法的教育,同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样重要。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生物知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和指引下进行科学探索,在完成生物基础知识结构构建的同时完成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启发式教学手段是现代教学手段中较为适合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学生不但提高了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通过实践活动和问题探究,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推理和分析和生物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符合了素质教育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新要求。

二、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1.自主性原则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自主积极性。这就需要高中生物在实施启发式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多进行教学活动,加大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塑造有助于学生独立和自主进行问题探究的课堂氛围和时间。

2.情感性原则

情感是启发式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要求师生时间要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对问题形成有效的交流沟通。师生关系的塑造是情感性原则的第一步,要求老师改变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的严肃形象,做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交流沟通是启发式教学的重点,老师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引导,及时的给予肯定和鼓励,是学生能否建立问题启发的自信和积极性的重要条件。

3.举一反三原则

高中生物老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行高中生物知识的教学时,需要注意生物知识之间和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生物实验对问题进行探究的方法和思路,对于学生进行相似问题的探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应该遵守举一反三原则,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实验方法的培养,达到举一反三的启发效果。

三、高中生物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发挥生物实验等直观性方式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是一门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进行研究的学科,与学生对生命和世界的认识息息相关,是建立在生物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在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教学中,发挥生物实验等的直观性特点,注重对学生感性的教育,来形成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究的自主意识。如在进行“内环境稳态”这一部分的教学时,进行实验演示,对蒸馏水和血浆分别装入两只试管,用PH试纸对两个试管进行PH值的检测,然后在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盐酸摇匀后,再一次进行PH值的检测。最后要求学生对实验获得的数据和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

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是启发的条件之一,老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了解知识内部的结构,选择一个合适的入手点对来设置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从而展开系统知识的学习。问题的设置,首先需要与新知识相符合,可以作为新知识的入手点。其次,问题设置要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结合,并带有一定的认知冲突性,启发学生可以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对新知识进行较好的掌握。如在酶的相关知识学习时,设置问题为:大家吃早餐时,为什么会产生甜味?细胞是怎样对各种物质进行分解的?由此自然引出酶的概念和相关知识。

3.过程启发与结果启发的结合

如在“多倍体育种”一节的教学中,设置问题为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组加倍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必须作用于幼苗?为什么要用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用四倍体做母本进行杂交,结出的三倍体种子再进行生产产生的西瓜才是无籽西瓜?在学生进行分析和回答之后,在提出用四倍体做父本,用二倍体做母本,能否培育出无籽西瓜?无籽西瓜的后代是无籽还是有籽?为什么要用二倍体西瓜花粉进行刺激,可以起到什么作用?通过过程与问题的结合,将学生在过程探究中获得的知识直接运用于对问题的研究中,对自身的认知过程和结论进行验证。

4.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

高中生物的知识内容较多,很多概念和知识较抽象,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容易形成误区和难点。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扩展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更加直观的向学生展示知识内容。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如“兴奋的神经传导”“反射弧”等知识的学习,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直观的进行展示,便于学生掌握。

四、总结

启发式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手段,适合高中生物以实验为基础的知识教学,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生物知识结构和培养科学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具有很好的作用。高中生物老师需要改变思想,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云波.在生物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甘肃教育,2010(1).

启发式教学原则范文5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初中英语教学

我国的义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其主要目标是改变过去课堂教学中过多的知识性传授,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有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是目前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多年,经常用启发式引领课堂教学,教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良好,下面谈谈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指将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思考有机地结合,尽最大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即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在古代,有许多注重启发式教学,如孔子的《论语·述而》篇有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即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时,不去启发。

德国教育大家斯多惠对启发式教学理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名言是:“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他认为“教育即引导”。他的观点是:教学要采用发展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探求、考虑、判断、发现。”这是启发性教学的首要原理,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

中国古代的教学理论专著《学记》,对启发式教学方法也有精辟的论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即教师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明事理:注重引领而不是牵着学生的思维走;鼓励而不强迫学生的意志;启发而不代替学生思考。

二、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有许多老师不理解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内涵,错误地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满堂问”表面看起来“热闹”,但如果不注意设问技巧和设问对象,教学效果往往成效很小,有时不但没有成效,反而会浪费并占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启发式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准确把握时机并巧妙运用可收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之功效。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如下技巧。

(一)感情激发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心情乐观有助于激发人的思维,心情苦闷则会抑制人的思维。如我在教“My Hometown”这一课时,让学生拿出自己在家乡拍摄的有代表性的图片,并用英语介绍,以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怀,每个学生讲完后,我作赞美性点评。我也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照片进行饱含感情的英文介绍,并通过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鼓舞和鞭策,获得成功的快乐。

(二)巧设情景法。

教学中创设某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一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英语,不但所学知识点记得牢固,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another,the other,others的不同点时,我用学生的钢笔作为道具,说了这么几句话:“There are two pens.One is blue,the other is green.There are two pens.One is black,another is blue.There are four pens.One is black,others are yellow.”学生听完后都点头称是,彻底掌握了这三个词的区别和用法。紧接着,我就请了几位同学说出他们通过这三句话对这三个词用法的理解并造句,结果全部正确。可见,运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巧设某种情景来学习英语,这样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课堂所学内容会更深刻且不容易忘记。

(三)精心设疑法。

宋朝教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因此,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疑”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也是探求知识的起点。教师的教学技巧表现在会不会巧妙“设疑”。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与一般的课堂提问不同。它并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他们解疑的兴趣。如有一次讲到介词后动词的变化,一学生说介词后的动词都要用-ing形式,于是我就在黑板上写出一句:The boy did nothing in the classroom but,然后介绍but后用sleep还是sleeping?学生中的大多数都认为应用后者。此时,我颇具哲理地启发道:“真理未必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这样,通过设疑启发学生去思考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我不直接告诉答案,通过巧设“悬念”,让他们回去查资料,充分理解后再告诉我答案。

三、启发式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已为广大教师教学所认可。启发式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准确把握并巧妙运用方可收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之功效。但运用启发式教学并非“灵丹妙药”,也不一定会立竿见影,一用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的。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真正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不当,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为此,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应考虑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一)有的放矢原则。

进行启发式教学前,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性格特点、年龄特征,已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性格爱好以及身心发展等规律,做到讲求实效,才能事半功倍,这叫“有的放矢”。针对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他们的知识范围、深度、接受能力、爱好,做到因材施教,而不能用同一启发方式对待所有学生。

(二)营造和谐气氛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氛围,在和谐的情境中进行启发。如课堂气氛沉闷,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启发式教学的正常进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教师应该通过建立良好、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情绪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使教学活动达到真情交融。

(三)及时性原则。

启发式教学原则范文6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高中英语 课堂 原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

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或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行为过程我们称之为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同。注入式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而启发式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恚鼓励学生去思考,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模式来进行新知识的探索和学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是引导和启发的作用。下面我们就先简单分析一下启发式教学的一些基本教学原则:

一、高中英语课堂启发式教学原则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启发式教学要循序渐进,它不是速效药,它治疗的对象是“本”。很多教师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产生了“启而不发”的后果。造成这一后果的因素一方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不强,没有融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启发式教学经验不足,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下面我们看一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应该遵守哪些原则:

1. 实效性。学生的教育要因材施教,不能当大锅饭一样一锅煮。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心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各自的能力和学习水平,从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和教学,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2. 双向性。教师首先改变自己的观念,把自己从教学的主体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让学生来成为教学的主体,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活跃起来。课堂活跃起来,互动才能增加,通过有趣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观意向。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而真正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

3. 引导性。启发式教学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是培养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于学生要多引导。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思维的意识,让学生养成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帮助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虽然重要,但是思考更加重要。

二、 启发式教学方法

1. 暗示诱导法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的思维出现一定的故障以后,高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表情、手势以及语言等等各种方式方法来为高中生提供一定的按时,或者可以通过学生思路,使学生能够将某一问题顺利的解决,教师还可以提升高中生思维中所出现的某些偏差,使学生能够将思维迅速的转移到正确思路上来。如果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了某些困难,那么老师可以通过板书来对其进行内容的暗示,从而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复述。

2. 设置疑问法

思考的源头是因为发现问题,所以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疑问,这是启发学生思考起点。设置疑问和传统的课堂提问不一样,它不要求学生马上给予答案,它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过程,这才是设置疑问的目的和作用。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迷惑的状态,他想要获得答案就必须开动自己的脑筋。这种把卖关子的方法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另一方面也会大大增大学习的魅力。

3. 激趣法

采取激趣法要求教师必须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像音乐的指挥那样能够将学生情绪激发起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进而能够进一步对学生启发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师进行激情启发方式和方法都很多,教师可以通过生动讲述、录音、录像使学生感觉到自己身临其境,从而产生了情感上共鸣,进而使学生情不自禁的去探索和思考。教师还可以找到一件能够将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物品,从而使学生能够睹物思情,还要求英语教师必须要在自己的课堂上面饱含感情,通过自己向上健康的感情去对学生产生感染,使学生们从教师的感情中受到鞭策和鼓舞,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从而使其去主动追逐成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思维能力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比起传统的灌输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更加的珍贵和有用。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之中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给予学习更多的热情。

参考文献:

[1]葛海燕. 重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典型素材――“排列与组合”教学要点解析[J]. 江苏教育. 2016(15)

[2]鲁佩用. 实验成功与教学失误――从一道中考题的错误设计谈起[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