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能源管理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能源管理技术范文1
智慧城市建设包含着生态文明的理念,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提到:“如果城市总是充斥着雾霾、交通拥堵严重,这样的城市不能称之为‘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石,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通过“智慧能源”实现的节能减排经济效益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绿色ICT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智慧能源的本质是能源优化、管理和服务,其中包含节能减排和节能服务,对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具有巨大的推进意义。智慧能源旨在利用ICT技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即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用能智能化,达到能源的经济性、高效性、环保性。
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和地区早已经认识到ICT节能的重要性并大规模应用部署,这也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将ICT应用于能源的生产、储运、应用、再生等各个环节,可以实现能源网络的互联互通,通过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能源的可管、可控。ICT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可实现信息与能源的双向流动,达到规模化、体系化。
下一代能源的综合管理将通过以互联网为中心的ICT技术承载,这种趋势一般被称为绿色ICT。但是在绿色ICT的实际普及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
首先,不同设备或能源管理产品,拥有独立的数据库,由各个企业独立开发,很难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无缝兼容。
其次,能源管理已经逐步扩展到建筑群、社区、校园等更大范围,不同设施往往使用各种不同的工业总线设备,无法实现采用统一便捷的方法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能源管理。
面对ICT促进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中国电信意识到“绿色发展、标准先行”,展开绿色发展征途 ,同步启动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
企业标准是指节能减排商务服务标准,包括应用服务标准、泛在网关及其管理控制协议、管理支撑单元要求、感知和现场控制层接入规范;行业标准是指通信网支撑泛在物联应用、绿色社区、总体业务能力要求;国家标准指社区智能节电技术应用指南;国际标准是指IEEE 1888。
此外,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电信提出电信级可运营的绿色节能服务体系,提出融合传感网和IP网的多协议自适应泛在网关,构建广泛兼容的泛在绿色社区体系架构,规定标准化的绿色节能远程控制协议和数据交互格式,促成低成本、大规模的耗能设施互联互通。
自主创新绿色节能国际标准
传统的节能减排领域通常基于工业总线系统,工业控制系统非IP、封闭、垂直,不能达到设备的互联互通,扩展性很差。IEEE 1888标准将ICT、互联网的概念切入节能减排领域,彻底改变了传统工业控制现场总线的封闭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创新性地构建了与IPv6、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深度融合的标准化、开放式技术体系和系统架构,形成了传感器、控制器、网关、存储及应用平台、终端设备等贯穿下游、中游、上游,涵盖多领域、跨行业、庞大的、完整的产业链。
由中国发起的IEEE 1888标准是获得全球电子信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IEEE及欧、美、日方面认可的绿色ICT标准,是IEEE在绿色节能和物联网领域具有标志性的全球标准。
目前,围绕着IEEE 1888标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绿色节能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泛在绿色控制领域,利用ICT促进节能减排。实现数字化绿色城市能源网络监测和控制,提出统一的绿色节能控制协议,兼容目前众多的智能楼宇协议,应用于绿色节能产业。
目前,IEEE 1888标准技术主要应用于绿色园区、城市供水、市政供暖、绿色数据中心及通信机房等领域。
绿色园区是针对空调、照明、路灯、供水、供暖、电梯、数据中心等设备进行节能管理。IEEE 1888泛在绿色控制应用开发实现园区/社区内能耗设备的统一管控和能耗监测、管理及告警等功能。泛在绿色社区系统主要包括:空调节能、供暖节能、照明节能、环境监测、电梯节能、环境监测、设备监测、绿灯节能、数据分析、供水节能、决策预测。
绿色城市供水是借助压力传感器、摄像头等各种自动化/信息化远程监控、视频监控和远程调度手段实现市政供水的可视化控制和管理,以提高供水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
应用IEEE 1888泛在绿色通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绿色供水的控制过程。绿色供水系统主要包括:绿色供水监控应用平台、智能前端分布式交互管控平台、智能前端设备、站点泵房自动控制系统集成。
区域性网络化检测与监控信息平台,是实时采集、监测、评价和控制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数据的信息平台。
环保e通是针对环保监测监控业务和管理特点,利用中国电信的电话网、移动网、互联网融合优势,为环保部门提供对污染源、环境质量、核辐射点源等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和视频监控,实现监测数据与监控视频的融合应用,固网和移动的融合应用。
智慧能源开始大规模部署
我国政府已经将节能环保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有效结合的IEEE 1888标准在能源监测和控制领域将发挥独特优势。
目前,IEEE 1888标准技术已经在山东、北京、陕西和国外一些主要城市应用,绿色监控站点数量已经达到数万个,累计创造了超过3亿元的节能收益。
清华大学部署IEEE 1888后,使建筑综合能耗降低20%。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应用IEEE 1888后,全年节电约20%,节水10%-20%,CO2排放减少4%,SO2排放减少5%,氮氧化合物排放减少3%,项目投资回报期为2-3年。
青岛市政二次供水应用IEEE 1888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降低了供水电耗和管网漏失率,避免了水资源浪费,保障二次供水居民的安全可靠用水。
智慧能源管理技术范文2
五年前,IBM敏锐地发觉“智慧”的发展趋势,并将智慧城市的概念带入中国。这一概念不仅符合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趋势,也符合中国政府重视民生的政策,因而在中国得到迅速推广。
“智慧”的“自转”与“公转”向人们阐述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人人都会成为“智慧”的推动者。现实也很乐观,国内ICT领域的多数企业,甚至传统家电企业都在为智慧城市添砖加瓦,推动部分新概念的落地: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家庭,不一而足。
放眼全球,智慧城市的广泛建设带来很多先进经验,而众多的国际企业成为传递经验的践行者。IBM作为智慧城市的引领者自不必提,而来自日本的NEC也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作为一家有百年历史的ICT企业,NEC是日本较早倡导智慧城市的企业之一。据NEC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井汪杰介绍,NEC于1977年首次提出“C&C”(Computing&Communication)的伟大构想,预见了计算机与通信融合的大趋势,这也是NEC所倡导的“以物联网与云计算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雏形。在日本,NEC参与了数量众多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管理模式和系统构筑经验。作为文化相近的东方友邻,日本的智慧城市战略及实施经验对中国来说极具参考价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日本,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概念存在多年,日本制定了“e-Japan/u-Japan/i-Japan”等系列国家信息化战略来推进国家ICT建设,最终建成无缝的基础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电子政务”、“医疗保健”和“教育人才”三大发展战略,激活产业和地域的活性并培育新兴产业,从而体现以人为本,创造使国民安心和有活力的社会。
1. 个人信息管理
“i-Japan”战略有一个核心内容——“国民个人电子文件箱”,其目的是让国民管理自己的信息资料,通过互联网安全可靠地完成工资支付等各种手续,达成信息共通并对其进行综合管理,使国民享受一站式的电子政务服务。NEC的云计算共通核心服务系统、信息共享平台等已在日本的长崎市、横滨市、富士市等几十个城市和区域导入。
2. 数字医疗
目前东京的电子病历系统在各类医院已经得到普及。电子病历系统整合了各种临床信息系统和知识库,能提供病人的基本信息、住院信息和护理信息,为护士提供自动提醒,为医生的诊疗活动提供帮助。此外,医院还通过无线网络和移动设备实现了医生移动查房和护士床旁操作。
目前日本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了诊疗过程的数字化、无纸化和无胶片化。其中,NEC不仅参与日本各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构筑,还发挥网络技术优势,推动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医院和社区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区域医疗服务网的发展。
3.节能减排
日本在2007~2008年间迅速展开了对智能城市构成要素的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等一系列相关要素的试点实验,并于2010年正式开始建设包含各要素在内的综合智能社区。在官民联手建设智能社区联盟的同时,日本也在横滨市、北九州市、丰田市、京阪奈科学城这4个地方开始了试点实验。
NEC在2012年提出了强化收集及分析“大数据”的业务方针,并成立了专门针对能源的分析组。在何时何地,何种装置生产或消耗多少电力,这些信息正可谓大数据。NEC致力于将自己的数据分析技术充分应用于电力领域。
以上是日本智慧城市建设中关于政务、医疗和能源三个领域的概括。从关系民生的细小之处中不难看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建设正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NEC正在将这些经验带到中国。
智慧“武器” 民生为本
NEC于三年前启动智慧城市战略,其核心思想是围绕民生的五大问题:安心安全、节能环保、交通物流、医疗养老以及教育,建立一种能够应对城市变化的机制,创造一个安心舒适的居民生活环境。据中井汪杰介绍,NEC致力于在城市的各项功能中,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将人流、物流、信息流整合利用,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营。
NEC(中国)从2012年起将智慧城市作为公司新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立足中国国情,基于物联网应用,将日本先进的智慧解决方案引入中国并服务于中国日新月异的城市现代化建设。NEC积累了大量基于物联网的行业智慧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安防/生物识别、节能环保、智能交通/物流、智能医疗/养老、防灾应急等等,它们组成了NEC攻城拔寨的智慧“武器”。目前NEC在中国重点推进安防/应急、节能环保、养老、物流等方案。
智慧安防——人脸识别/指纹识别
NEC的图像识别技术、状态不变性分析等先进技术能够实现对图片、视频和指纹的智能分析,广泛应用于智慧安防领域。目前,NEC人脸识别及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应用在澳门海关和香港海关的通关认证中。在中国大陆,NEC与本地伙伴合作将其导入到国家司法考试的身份认证中。
2011年,NEC为安徽省建设完成的千万级指掌纹自动识别系统,是目前为止中国最大规模的指掌纹系统,平均30秒即可完成一枚现场指纹查询比对工作。新系统启动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查破案件数量大幅增长,是2001年以来安徽历年平均破案数量的10倍以上。目前,安徽全省共建设了NEC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终端系统2300多套。今后,该系统还可进行扩容,最大可存储5000万人捺印指纹数据,从而大大提高系统对跨省作案案件的查破能力。
此外, NEC还将人脸识别技术与独特的视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流通行业,以发现内部人员和顾客的偷窃行为或者提前识别VIP客户,革新购买体验,增加营业额。
智慧养老
——老年公寓智慧管理系统
中国正走向老龄化社会,但养老的理念和实践都非常落后。NEC在日本有着多年提供医疗和养老院智慧解决方案的成功经验。从2011年开始,NEC与北京汇晨养老机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包括移动化服务管理、实时数据挖掘、基于云的数据分享、智能人员定位等特点的智能老年公寓管理解决方案。
智慧能源
——楼宇能源管理系统(BEMS)
建筑物八成以上的耗电来自空调或照明,NEC楼宇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在建筑中安装大量的温湿度及影像传感器,对空调和照明进行能耗控制,实现对大型建筑的分布式能源管理。
此外,在清洁能源方面,NEC拥有世界领先的锂电池技术,目前已成功运用于新能源汽车中,日产的Leaf电动车采用NEC的锂电池曾创下单次充电续航185公里的记录。NEC高性能电池还可应用于家庭储能系统,从而解决由于太阳能、风能的不稳定性而产生的能源浪费问题,实现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
智慧物流——智能冷链管理系统
NEC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包括: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冷链管理系统、电动车Telematics系统、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移动车牌识别系统等。目前,NEC已将日本先进的智能冷链管理系统引入中,并成功地用于医药流通领域。
民生一直是NEC智慧城市战略关注的重点,中井汪杰表示,在防灾应急、医疗养老和节能环保方面,NEC不只是建立一个物理的系统,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整套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得来。以防灾应急为例,日本这个地震频繁的国家在震后应急通信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中井汪杰举了个例子,在东京都厅联络灾情有专门的屋子,政府设立专门的接线员与各个区进行电话联络。政府对这些接线员有个特殊要求:必须住在步行五分钟可回到联络室的范围内。这是由于一旦发生严重的地震,现代化的交通中断,移动通信瘫痪,只有步行和固定电话是可靠的——这是只有NEC才能提供的经验。
把脉症结 实现智慧
中国的智慧城市事业已从前期“概念导入”进行到“规划和试点”阶段,截至目前,政府已经完成193个智慧城市试点规划。在中井汪杰看来,未来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有两个重要趋势:一是“从方案规划到深化应用”,二是“从单纯信息化建设转向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来带动本地的产业升级”。同时他也看到,目前仍然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这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障碍。他说:“各部门已经进行了多个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但系统间缺乏关联,且可能逻辑顺序混乱,信息化投入达不到最优化的统筹运作的效果。”而这个障碍最终还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去破除。
智慧能源管理技术范文3
会议传达学习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认为,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阐明了党和国家的战略意图,明确了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和重大举措,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贯彻落实关于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做好能源规划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和提高能源发展质量为中心,着力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着力推进能源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努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党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会议强调,遵循五中全会确定的“五大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改革的主要任务,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谋划: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加快成熟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集中攻关,争取在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中走在世界的前列。加快能源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制约能源创新发展的体制约束。大力推动能源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需求侧管理等市场化机制。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调控煤炭、火电、炼油产能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推进能源系统优化,实施电力和天然气调峰能力提升、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等行动计划,显著提高能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围绕“两增加、一提高”三个目标(即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增加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继续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进重点地区煤炭减量替代,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重点领域用能方式变革。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重点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深化周边和沿线能源国际合作,推动重大能源项目落地。继续推进核电、水电、火电及特高压输电“走出去”,带动相关装备、技术与服务贸易“走出去”。
智慧能源管理技术范文4
放眼全球,世界各国都已经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征程”。
美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克林顿政府当时制定了电动车的第一代汽车伙伴计划,实现动力混合化,即混合动力解决方案;第二阶段,布什政府重新提出了自由汽车计划。将重点转向燃料电池的汽车研发,使得美国的轻燃料电池的研发处于领先水平;第三阶段,奥巴马时期,由于轻燃料电池推向产业化还需时日,美国目前使用的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基础比较薄弱,但是技术和实验室的研发能力非常超前。
而欧洲比较推崇零污染的纯电动汽车,最为成功的就是标志106电动车型,这种汽车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欧洲各国拥有大量客户。但是镍铬电池存在一定的技术局限性,所以现在尚处于技术研发阶段。
目前,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动力汽车在全球已经实现了商业化,与传统汽车具备相同甚至更强的竞争力。
此外,综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发展来看,针对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这两个关键零部件,国际骨干汽车整车厂已经和相关零部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战略联盟,这是新技术进入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时代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的重要一环,正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逐步开始技术与市场的培育。然而,与传统汽车产业不同,新能源汽车无论是从企业内部的研发、集成网络的建设,还是从整车厂、电池供应商、运营商到配套设施整体的产业链协作分工,都有着全新的变化,且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依赖。越来越多的新能源领域人士认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成熟的新能源行业商业模式也应该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各环节以及市场间长期磨合形成的模式。
标准化加速商业化突破 卫哲睿
“十一五”以来,中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只有7181辆,截止到2011年7月,25个试点城市大约推行了1万辆新能源汽车,大众消费市场只占10%,价格、安全性、便利性是阻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国,电池产业链基地在由广东东莞地区向苏浙地区迁徙。在最近的两年里,中国的锂电池生产企业从初期的150家发展到600多家,然而真正具有足够技术实力的企业却凤毛麟角,中国已经形成20-30家车用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实力的电池制造企业。
目前国内正在加速出台电动汽车的相应标准,即将出台的国内充电接口标准非常接近于德国的电动车车标准,此举有利于德国制造商出口电动汽车到中国庞大的新能源市场,这次合作将会是全球一体化标准化推进的加速剂。
成熟的商业模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一个必要前提,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发展,重点在于如何实现商业化突破。商业化有三个要素:第一,存在客观的市场需求:第二,有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第三,要有持续的盈利方式。商业模式是紧紧围绕着这三个要素来进行整体构架的。成熟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其商业模式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产业链中所有的企业都要盈利:第二,所有的相关技术产品都是可靠的。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过程中,应当起到协调、推动和服务的作用。
商业化模式一:车电销售,自行充电。
该思路主要是整车和电池捆绑销售,通过自身电网建立一个城市充电站和充电桩网络,并服务运营。这种商业模式最早起源于欧美,但经历了30多年却并未取得进一步发展。这是由于车辆价格较高,充电时间过长、使用不方便,且电池性价比低、难以保养。因此,这种模式的生命力并不旺盛。
商业模式二:整车租赁。
这是一种全新的构架,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整车企业捆绑电池租赁,能源供给服务企业建设充电站和充电桩的网络;二是整车企业裸车租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市场对于汽车的功能型需求,但这终究不是汽车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为保持可持续性发展,这种模式还需深入的探索。
商业模式三:电池的租赁。
该模式的基本思路就是整车企业裸车销售,能源供给服务企业电力快换站,并提供动力电池租赁和电池快换,充电维护和租赁服务,其核心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提高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动力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该三种模式的构架考虑到了市场的环境和市场的需求,一方面能够降低车辆的成本,解决了电池的维护、寿命、续航里程问题;另一方面也清晰划分了车辆的责任问题,整车问题由整车企业负责解决,动力问题由运营企业负责解决。现阶段目前我们的技术上来讲,似乎是一种可以持续发展的模式。
商业模式四:规模化租赁,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真正向市场化靠拢。
这种模式对消费者来讲相对简单,没有承担电池与车的成本支出和使用的风险:然而由于参与方较为复杂,牵涉到政府给的前期补助,需要由租赁公司承担起推广和所有产业运营中的问题,导致价格较高。因此政府政策的出台会影响到该模式的发展。另外,还涉及到车厂的规模化生产、是否能持续提供适合市场的汽车并在全国标准化推广、电池能否标准化供给等关键问题。
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要以技术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寻求低成本的有效商业模式。未来5年的公共服务领域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需求市场,乘用车市场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归宿。
整合平台服务新能源汽车 张东普
国资委成立了央企乘用车联盟,作为该联盟的成员单位之一,航天科技控股集团承担了新能源智能充电管理系统整个共性技术的研发,目前已经签订了责任书。
航天科技进入汽车行业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之前致力于传统车的总线测试、总线控制器,包括整车仪表、整体配套,如今也开始介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凭借航天科技在Telematics系统上多年的积累,结合充电、整车电池管理系统构成了一个服务体系,即新能源车的服务平台。智能汽车的智能充电管理系统
智能汽车的智能充电管理是主要面向运营服务的服务平台,在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充电综合管理服务系统统筹控制下,通过车身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和车载信息系统,将新能源车做成移动的信息平台。该平台可以与车上的各类传感器相结合,同时通过后台云计算的架构给前端用户提供充电设施和充电桩,包括如支付功能等的所有支撑手段。当一辆新能源车行驶的时候,能够告知用户充电设施的位置、是否空闲等。
从车身、车载到充电设施,以及服务后台在内的完整解决方案平台,来源于航天科技在汽车领域十多年的积累,车身总线、汽车的组合仪表,以及快速充电技术都有所体现。实际上,这也是航天科工集团未来把新能源的充电和新能源车的整个运营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天科技将4S店的服务商、各种运营的物流点,包括配备了车载电脑的乘用车、电动车和后台的服务平台呼叫中心,以及前端具有通信功能的快速充电设施进行了完整的结合,形成了智能充电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并将前面具有通信功能的快速充电设施做一个完整的结合。同时,该体系还包含了BMS,能够与车载平台进行通信,里面包括了各种电池的数据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进来后可以实时与后成电池状况的监控和数据的回馈;还有相应的机械装置,对外的各种接口,包括热管理、电气、通信、安全等。目前该体系已经在我国“十二五”期间科技部智慧城市试点之一武汉市推广,其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中已经使用了该的架构。
因此在该系统中体现了车载终端,即具备完整功能的行车电脑,包括基于车载PC、安卓系统、XP系统,以及英特尔架构、其他手机平台的行驶。该平台与总线系统相结,车内传感器所能获取的数据都可以通过充电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和传输,实现总线上的通信和控制。
车载终端包含了通过计算机网络、后台卫星定位,2013年,航天科技北斗系统即将开始商业运营,并能够与该系统结合,届时该平台将成为一个综合服务体系,提供包括对充电服务设施电池的管理、对商家的增值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在内的支持。
信息与服务集成的平台
航天科技希望基于云架构的服务,将Telematics变成是以信息集成和服务集成为主的平台。在推广的过程中发现,单一一家TSP把所有服务全部做起来是很难的。因此通过开放的接口,把后面各种增值服务体系,包括互联网的广告商、电池的厂商、电信4S店的运营商、汽车厂商和用户结合到一起。目前云平台已经搭载完毕,正在于宝马公司合作NGTP26.0,即把早期独立的TSP,升级到服务的整合平台上。
在前端的充电设施上,航天科技同样是通过与NEC的合作,开展了快充方面的服务。致力于支持几类国际插点标准,如日本、欧洲等。合作内容包括前面的认证、后面的设备、收费管理、云的界面等,用户可以通过车载平台找到相应的服务,通过车载平台实现支付功能,通过互联网账户查看一天的行驶情况、电池的损耗情况等。
未来新能源车的系统,将是车与车之间通信、车与路之间通信的结合。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覆盖智慧城市
归根结底,充电管理系统的本质实际上就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及计费过程进行管理,并通过云计算技术为服务提供商和汽车用户搭建服务平台,如车与车之间的智能平台、智能平台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系统之间的通信,以及充电和供电站与后面电网服务平台的管理,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同时,以车载系统为新能源车提供位置信息服务,包括故障的诊断,车辆安全和救援服务,形成增值服务的产业链。
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产业链的协同与合作。航天科技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对每一辆车的状态都能通过该系统进行汇集,通过这种方式了解车的薄弱环节、零部件的损耗情况,或者整个车身的下一步要改进的数据来源。实际上每一辆车采集行驶状态的数据对整车下一步的改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另外,未来的新能源车将会与城市建设的升级实现一体化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资源环境领域、基础设施领域、城市管理、服务、社会民生等领域里,新能源汽车及其整个服务产业链的延伸将能够覆盖整个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通过整合平台支持新能源的发展,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技术演进 傅毅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处于起步推广阶段,产业的推广还需面临价格、应用(网络支撑)以及安全性等难题带来的挑战。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整个汽车产业里面占的比例较小,技术相对不稳定,且市场还处于探索的阶段。
以动力电池和锂电池的管理为例,目前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其核心部分电池的系统还不成熟,与成熟的模式还有一定的差距。要想迅速进入上升期,则需要从整车,尤其是电池的进步入手,以网络支撑系统的建设和网络本身布局,寻找最适合的技术路线。
对一个全新的产业来讲,其商业模式对未来技术路线演进的轨迹具有重大的影响。普天新能源认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适应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车辆价格、电池维护保养、网络的布局、使用便利,以及运行安全、电池回收等问题。2011年,普天新能源在深圳l建成了包括58座充电站的城市充电设施网络,截止到2011年年底,共服务2000量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通过该城市充电设施网络,普天新能源提出了对商业模式的新探索:一是融资租赁,二是车电分离,三是充分结合,逐步解决消费者买车资金的短期压力。该模式下的网络采取智能管理方法,提出了全程全网技术服务各类新能源汽车用户和各种车型,“一网式”集成网络模式是新能源汽车实现全网络化管理的基础。
通过实践,普天新能源认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首先,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实施规划有较为清晰的路径,但是国家层面的配套基础方案还有待完善,需要整车企业、运营商和用户三者共同努力。其次,新能源产业应该是带动性产业,在不同的试点城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不同的资源。最后,新能源汽车涉及到整车厂、电池供应商、运营商,以及配套的产业,其产业链的协作,分工模式将与传统汽车的生产和使用有天壤之别。如充电、换电模式的出现导致整个产业的组成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在发展初期,新能源汽车需要政府的有效引导和企业、运营商的共同探索。
全面跟进新能源汽车商品化 王江安
自被列入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广受关注,相关的扶持政策密集出台,目前中国已有25个城市示范推广新能源汽车,有约55家企业发展电动汽车或推出电动汽车发展计划。美国一家调查公司一项最新调研显示,近5年来,全球大多数国家为了节能环保和绿色经济的战略目标,以不同的政策积极支持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欧盟坚持实施优先发展电动汽车的政策,努力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并已取得成效。2012年上半年,欧盟电动汽车销量就达到了5222辆,而2011年仅为507辆。同时,日本、韩国等很多亚太国家都在推进新能源相关的措施和项目,通过制定发展目标,为电动汽车购买者提供补贴,支持研发相关技术,提供税收优惠及对公共进行教育等方式,提高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关注度,引导人们使用电动汽车。尽管日韩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视中国为电动汽车发展方面最强大的对手,中国电动汽车对全球汽车行业来说至关重要,专业机构预计,2010年到2015年,日本相对成熟的电动汽车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不到10%,而在此期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40%,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主要电动汽车的消费市场之一。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类型最全,与日本重点发展混和动力汽车不同,中国政府强调以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考虑混和动力汽车已由日本主导,中国聚焦纯电动汽车,将有助于促进其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积累,但商业化运营还需要一段过程,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标准以及企业的产品和社会配套方面还需进一步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