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

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1

关 键 词 :中国民间舞 学科体系 教学内容

随着民族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国民间舞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舞蹈艺术成了基础教育的热点,与之相伴的巨大的舞蹈师资缺口促使全国各高等师范院校纷纷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教育专业,中国民间舞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高等师范舞蹈教育的重要内容。显然,同样是中国民间舞,高等师范的教学内容设置与专业舞蹈学院是有差异的。因为从培养目标上看,前者是培养舞蹈基础教育师资的,而后者是培养舞蹈专业演员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师范中国民间舞教学的内容构成必须有它的特殊性。

一、影响高等师范中国民间舞教学内容构成的因素

(一)培养舞蹈艺术基础教育师资的目的要求

专业表演一定是根据自身条件的可能,所以,以培养舞蹈专业演员为目的的舞蹈专业教育是一个不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能、寻找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的过程。所以基训和风格确立两大主要课程。而以培养舞蹈艺术基础教育师资为目的的教育则完全不同,除了基训,最主要的是要全面把握整个民间舞的学科体系特点,熟悉民间舞的基本动作和普通规则,了解各民族民间舞之间的差异。如果前者要求是“深”,后者则要求“广”;前者要求“专”,后者则要求“博”。

(二)中国民间舞学科体系特点

中国民间舞是一种深深植根于广大民众的社会生活中,反映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思想感情、理想愿望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生命律动的呈现、群体活动的形象。是由人民群众集体创造、集体娱乐、集体传承的文化形式,是由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内容共同构成,是由各个民族具有的不同特点、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舞蹈所组成的,体现各个民族不同地域地方风貌、人文景观、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所共同构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历史性:中国民间舞蹈保存着许多古代生活的形象特征,积淀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因素,它和人民的传统观念、民俗活动紧密结合。

2.群众性:它是人民群众集体表演、集体传承、集体创作的成果,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

3.自娱性:每当人群聚集最众多、最激动、最活跃的集体场合,大都是以舞蹈的形式来表达、抒发“他们”内心的思想情感的。它是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自人民心中最真挚的情感流露。

4.即兴性:没有严格的程式规范化要求——舞姿造型因人而异,随情而发。

5.适应性:它是以历史时代为背景,适应着时代的潮流与发展,有着与时俱进的特点

6.地域民族性:它受地域、民族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和地域文化色彩。

(三)继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

作为舞蹈艺术基础教育的老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授几段舞蹈,排演几出节目,还应该意识到身上所肩负的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在现代工业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蹈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正在迅速消失,抢救、挖掘、整理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遗产是每一个舞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教育是使这些民族民间传统得以传承的关键环节。

二、高等师范中国民间舞教学的内容构成

(一)中国民间舞的基本动作训练

民间舞的技巧技能是为了舞蹈所要表达的特定情绪而创造出来的。院校舞蹈教学的技能训练方式大都是“言传身授”,从形入手。民间舞蹈也是一种人体语言表达形式的文化艺术,它不仅是一种艺术技能技巧的具体体现,还包含着许多深邃的意境。学生在舞蹈的训练过程中,必须将自己的心态融入舞蹈训练中,亲身去体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刻苦锻炼自己的舞蹈基本功,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性,最大限度地开发肢体的表现力,掌控舞蹈的技术技巧和舞蹈的风格韵律,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培养正确抒发感情、完整刻画舞蹈形象的艺术水准。

教师在教某个地域、民族的民间舞蹈时,可以首先在课堂上概括地介绍本民族本地域的生活习惯、社会背景、风土人情和文化特性,然后选放几段有该地域、该民族舞蹈文化特色的音乐,让学生们静静地随着音乐的旋律示范几个代表该民族、该地域舞蹈特点的体态或动律,使学生在音乐的感受和动作的直观体会中,感受地域或该民族民间舞的动态形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地教授、深化其舞蹈的动作风格。这样的感性教化,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学生只注重动作表层的模仿而不能更深刻地感悟该舞蹈内在的气韵和个性特征。

转贴于

(二)中国民间舞的体系构成

这一部分内容大致应该包括中国民间舞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民间舞的起源、发展;中国民间舞的种类及各自特点;中国民间舞的基本动作及其基本训练;中国民间舞蹈的教学规范;中国民间舞的采集、整理;中国民间舞的编创等等。

高等院校就是很好地有组织、有系统、有规范地继承、研究、融合、创新知识的教学基地。民间舞蹈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民间舞蹈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训练的技巧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舞蹈作品创作能力。同时,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提高素质、净化心灵、高尚志趣、陶冶情操、完善品格、启迪智慧,成为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具有综合舞蹈知识和舞蹈教育理论方法的舞蹈教育工作者。

(三)中国民间舞的采集与整理

我们挖掘、搜集、整理民间舞蹈素材,主要的目的不仅仅是用来表现现实生活、从生活出发去提炼舞蹈动作、创作生动的艺术形象,更重要的是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所以,要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掌握民间舞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实地考查;要带领学生整理原生态民间舞,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熟悉整理原生态民间舞蹈的方法。

同时,作为一个专业性的舞蹈工作者,不仅需要锤炼自己的舞蹈技能,更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发掘整理民间舞蹈,通过选材—提炼—剖析—规范—升华的过程,才能编创出适应时代特征和现实生活的民间舞蹈,做到民间文化与现代意识的相互融合,从而不断提高中国民间舞蹈的艺术品位。

(四)中国民间舞的编创与导演

教学的舞蹈创作是学生的基础性课程,学生应全部参与到创作中去,这不是少数人的,高、精、尖舞蹈人才的事情,应是作为普及美育需要的——由全部学生参加的舞蹈文化活动。既要学习舞蹈的理论知识,也要掌握舞蹈的技巧技能,更要编排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舞蹈节目。学生的普及性水准不能是高难度的、艰深的舞蹈标准,而应该是着重进行最基础的、最简单的、最常识性的舞蹈文化的创作培养。因此,基于采集、整理基础上的中国民间舞的编创与导演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五)中国地域文化及民间民俗文化构成

民间舞蹈是民俗的创造者、表演者和传承者。如果从民俗和艺术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研究民间舞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就会发现民间舞和民俗事象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互为依托、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正如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所说:“民俗现象,主要是广大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历程中,为了满足生活中的各种需要而创造出来,并不断加以修缮、丰富和发展过来的民族文化总体的一部分,它深印着广大人民的足迹,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它是普通文献所缺少的历史珍贵资料。”例如,岁时民俗活动中的“欢度春节”“正月十五闹元宵”,人生礼仪民俗中的“婚礼舞”“宴席舞”“庆典舞”“丧葬舞”;生产民俗中的“庆丰收舞”“农家乐舞”,信仰民俗中的“宗教祭祀舞”等都属于民间舞的范畴。

在诸多民俗活动中,舞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其生动的形象和高超的技艺吸引着众多的观众,使民俗事象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民间舞蹈也正因为有了固定的日期,有了固定的地点举行的民俗活动,也就充分保证了舞蹈形式的世展和传承,再现其艺术精华。

而现在院校课堂教学上进行训练的民间舞蹈素材,即使声称是原生态民间舞,也大都已经改变了原生态故有的社会环境,学生学习起来就不能很直接、很快速、很真实地感受到各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而我国又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部的民间舞蹈素材,即使是在全国影响性、适用性较强的民族的民间舞,其形象特征、动作体态、精神气质、地域风格、韵律节奏也都有各自的区别。但是无论我们学习民间舞还是继承民间舞传统,关键不在于确切地掌握了几个动作,而在于是否真正领悟到民间舞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民间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民间舞蹈传统。

参考文献 :

[1]隆萌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4月版.

[2]叶宁.舞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3]袁禾.中国剧场民间舞的“非民间”文化属性.舞蹈杂志.2004年11月(总第279期).

[4]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版.

[5]王克芳.中国古代舞蹈史话.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1月版.

[6]裘都钦.中国民间舞蹈音乐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6月版.

[7]刘建.无声的言说——舞蹈身体语言解读.民族出版社,2001年8月版.

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2

关键词:舞蹈;发展;文化;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1-0040-04

舞蹈是以人的形体动作创造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在人类最原始的劳动生活中,就孕育了舞蹈。动作和节奏同劳动是密切相关的,无论哪种劳动,人的手和脚总是要运动的。手用以拍打,脚用以踩踏,连续重复这种运动,就会产生某种节奏,形成舞蹈动作。从广义上说,凡是借助人体有组织有节律的运动来抒发隋感,表达思想感情的都可称为舞蹈。

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历史悠久、舞种丰富、风格各异,绚丽多彩。中国少数民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不仅是指各少数民族舞蹈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更多是指各少数民族舞蹈的群众性和普遍性,即人人能歌善舞。在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各自的经济文化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少数民族舞蹈有数千种之多。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基本属于民间舞蹈,载歌载舞是民间舞蹈的基本特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都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舞蹈形式和风格特点。即使同一民族,由于分布地域不同,其舞蹈也有差异。如瑶族的长鼓舞,就分为广西长鼓舞,湖南长鼓舞和广东长鼓舞等,且各有所不同。一看到某种舞蹈形态,就可以判断出属于哪一民族。因此,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实际上是本民族的传统舞蹈。舞蹈具有直观陛,能反映出该民族的基本特征和风俗习惯。

1少数民族传统舞蹈的文化特征

舞蹈是人类社会的产物,社会的发展决定着舞蹈的发展,舞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舞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了解这些历史时期经济、政治、伦理、哲学、宗教乃至风俗等各个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曾以某个国家或王朝的乐舞风气来判断它的民风和盛衰。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宗教仪式在舞蹈中逐渐弱化,但它的影响并未终止,而是深深地沉积于当代舞蹈艺术中,并对舞蹈艺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少数民族舞蹈源远流长,它植根于传统的民族文化土壤,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独特的舞蹈语言,鲜明的风格,诸如南方舞蹈婀娜秀丽,北方舞蹈刚健豪放,高山舞蹈奇特潇洒,平原舞蹈柔美细腻,共同构成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多样性。少数民族人民对舞蹈需求强烈,期望高,广泛参与的意识也强,促进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地域条件、地域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形成的文化模式。我国的传统舞蹈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数量之多是世界所罕见。如苗族芦笙舞、土家族摆手舞、白族霸王鞭舞、黎族打柴舞、藏族锅庄舞等是民族祭祀、礼仪性的舞蹈;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的模拟鸟兽舞;羌族的铠甲舞、景颇族的金再再等是祭祀舞蹈。藏族的羌姆、蒙古族的查玛是—种同源异流的寺庙宗教舞蹈,又是舞蹈文化共融特点的反映,可见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具有民族性、民俗性、地域陛、群体性和传承性等共性特征。

古代舞蹈文化是沿水域流传的,同一种舞蹈形式会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南北朝和南宋时期,以南、北两地而居,民间舞蹈有共性,又形成南北不同的特性。各地的民间舞蹈更是纷繁多彩、各有所长、地域色彩浓郁。一般说:舞蹈中南方重唱,北方重舞,南方重体态,北方重技巧。风格上:南方纤巧秀丽,北方粗旷豪放。伴奏上:南方多丝弦,北方多鼓吹乐。形式上:南方偏小型、轻巧,北方多强调场面隆重、壮观。宋明以后,南方喜欢各式各样的灯舞,北方道具舞形式多,杂技性强。南方舞蹈往往具有北方色彩,北方舞蹈中也常有南方风韵,南北方舞蹈融合发展,共同促进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发展。

2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发展的现状

中国原始舞蹈表现在多是跨民族、跨地区的舞蹈形式且带有现代文化的成分。民俗为舞蹈提供了广泛的舞台,也为它增添了民族文化的色彩,更重要的是民间民俗为舞蹈提供了内容、气氛和支持环境,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载体。传统民间舞蹈要紧紧依存于民俗,适应于民俗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更新、完善,才能深受人民的喜爱。

在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中,有多少艺术形式已消失或遗落,包括舞蹈文化。舞蹈文化是非语言文字文化,假如传统民间舞蹈失去了民俗这一载体,就难以延续,只有尊重民俗、顺应民俗才能使传统民间舞蹈充满生机和活力,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当下在经济大潮和旅游产业化的影响下,不少地区产生了“伪民俗”,同时也产生了“伪民俗舞蹈”,这极大地伤害和动摇了传统民俗文化,影响了传统舞蹈的生存与健康发展,这是令人万分担忧的。还有不符合新生活的舞蹈,如民间的祭祀舞已经渐渐退出表演的舞台。就连每年综艺晚会也令舞蹈本身越来越迷失自己,往往居于配搭角色,观众在电视里对舞蹈欣赏已经很难完整了。舞蹈的生存空间也受到冲击,发展民族舞蹈也迫在眉睫。

生活是舞蹈的唯一源泉,舞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舞蹈。由中国舞蹈家协会承办的“闪闪的红星——红色经典舞蹈专场”,在群舞《繁花似锦》表演中,蒙古族舞蹈家贾作光,傣族舞蹈家刀美兰,新疆的阿依吐拉,朝鲜族舞蹈家崔善玉以及第一代“白天鹅”白淑湘等老艺术家登上舞台,他们以灵动的舞姿,热情的表演,展示了革命艺术家永远年轻的风采与豪迈。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需要下,发展民族舞蹈事业,需要更多的舞蹈艺术家,需要更多的孔雀舞等表演艺术。如杨丽萍舞蹈风格,最大胆和成功之处在于她将舞蹈中原本动态的艺术表现形式,转化为静态的,而且她的舞蹈风格又大多源于自然和真实的生活。央视龙年春晚,孔雀公主杨丽萍和她的舞伴王迪表演的《雀之恋》,被誉为“春晚最震撼的节目”。同时,舞蹈将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民族精神和弘扬爱国主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3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发展的路径

3.1通过教育的路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舞蹈

原始社会已经在用舞蹈传授狩猎技艺、厮杀搏击和。在阶级社会出现以后,统治者从来都很重视舞蹈教育,如在中国的周代“设乐师掌国学之政,教国事小舞;凡舞,有幡舞、有羽舞、有皇舞,……”《周礼·春宫》其目的就在于利用舞蹈,潜移默化地把一整套规范化的礼仪道德灌输给贵族子弟。同样,在欧洲国家,舞蹈也曾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心。这是舞蹈具有的特殊教育功能。

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3

本文通过对台湾地区中小学民间舞蹈教育的构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师资结构、教学对象等方面的调研与分析,解读台湾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中民间舞蹈的传承路径,分析其发展的瓶颈和潜在的文化优势,探究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在传承中两岸合作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

台湾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民族民间舞;传承;两岸合作教学

一、台湾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的构成分析

研究民族民间舞在台湾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中的传承,首先要了解台湾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的构成。在台湾地区,小学、初中、高中各级学校的舞蹈教育均由“专业舞蹈教育”和“一般舞蹈教育”两大类构成。“专业舞蹈教育”属学校精英舞蹈教育,面向少数有舞蹈专业发展潜质的学生;“一般舞蹈教育”属学校普通舞蹈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教育构成模式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延伸到大学。

(一)台湾地区中小学的“专业舞蹈教育”

台湾地区中小学“专业舞蹈教育”的设立,源起于1978年台湾地区第一代舞蹈家刘凤学博士在《特殊教育方案》中的呼吁,她提出“在台湾地区成立专业舞蹈教育”。这一建议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采纳与支持。1980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依据《特殊教育法》在中小学设立“舞蹈班”,成为“专业舞蹈教育”的先遣队。它使“舞蹈课程”从台湾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教育课程①。在台湾地区,“专业舞蹈教育”属特殊教育。教育部门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这一课程,并落实于初中、高中各级学校教育,它是舞蹈精英教育在台湾地区中小学教育中的体现。台湾地区的“专业舞蹈教育”面向中小学中具有舞蹈专业特质的艺术人才。高中“专业舞蹈教育”的专任教师,在教授课程的同时,需要为学生的就业、升学、人生规划做全方位的指导。“专业舞蹈教育”这一特殊教育在台湾地区的中小学有着不同的称谓。小学为“舞蹈实验班”;中学称之为“艺术才能舞蹈班”。1981年起台湾地区各地小学、初中、高中均陆续开始实施“舞蹈班”的人才培养计划,这项特殊教育计划为热爱舞蹈、具有舞蹈天赋和专业舞蹈条件的孩子们,开辟了一条通往梦想的道路,从此舞蹈精英教育走进了台湾地区中小学,开创了台湾地区学校“专业舞蹈教育”的新纪元。台湾地区中小学“舞蹈班”已成为台湾地区的“小舞蹈家摇篮”,为台湾地区艺术院校舞蹈科系输送精英人才。目前,全台湾地区已有17所小学设立“舞蹈实验班”、15所中学的初中部、13所高中部设立“艺术才能舞蹈班”②。“专业舞蹈教育”已覆盖台湾地区北部、南部、中部的部分中小学,但在台湾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密集的台东地区,还尚未开展学校“专业舞蹈教育”。台湾地区原住民子女还未获得系统化的专业舞蹈教育。试想能歌善舞的台湾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子女如果与“专业舞蹈教育”相遇,对其传统乐舞文化的传承,必将锦上添花,呈现出令人期待的精彩。台湾地区各级学校按教育部门的要求为“舞蹈班”的学生们开设“芭蕾”、“现代舞”、“民族舞”、“即兴创作”、“技巧”、“戏曲武功”、“舞蹈欣赏”等课程,本文以台湾地区台北东门小学舞蹈班教学内容为例。台北市东门小学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重五育均衡发展,提升精致教育品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国际多元文化;提倡社区意识观念,落实乡土教学活动;启发探索生命智慧,尊重珍惜热爱生命;培养分析统合能力,运用所学解决问题”④。“舞蹈实验班”教学以“芭蕾”、“现代”、“即兴创作”、“民族舞”四大课程为主线,其中“芭蕾”、“现代舞”、“即兴与创作”这三部分是台湾地区舞蹈学科的中心课程,并且这三部分教学内容丰富、层次清晰、系统规范,每学年之间教学有机联系、由浅入深、逻辑合理,艺术类多学科知识交叉并行,构建知识点的横向联系,肢体训练教学理念国际化,课程着重突出艺术这一特殊的美育手段对人文素养养成的重要意义。这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充分地体现教育部门和“舞蹈实验班”创建者刘凤学博士为“专业舞蹈教育”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即教育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创造力思维的培养,使台湾地区舞蹈教育形成传承体制。然而,我们也发现“民间舞”课程并没有出现在“舞蹈实验班”的课表中。在师资结构上,台湾地区中小学“舞蹈实验班”、“艺术才能舞蹈班”均以数量有限的本校专任教师为主体,他们按教育部门的要求为本校专业舞蹈教学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学校舞蹈教师队伍中还有一批长期受聘于各中小学的校外职业舞蹈教师,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专业优秀,并具有学科专长。本校专职舞蹈教师与长期受聘的校外职业舞蹈教师相结合组成了台湾地区中小学舞蹈专业教育优质的教师队伍,他们中的许多人擅长芭蕾、现代以及即兴创作教学,但拥有大陆民间舞专长的教师为数较少。

(二)台湾地区中小学的“一般舞蹈教育”

“一般舞蹈教育”是台湾地区中小学校舞蹈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面向全体普通学生,是以“开放式”为特点的普及型舞蹈教育,如台北县立乌来中小学校训是“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体现了台湾地区“一般舞蹈教育”的本质。教学中重视“发现天才,找回天才”,强调“学校最为宝贵的文化资产”是“学生的特质文化”,“学生的学习优势特质,主要表现在视觉空间,肢体运作与音乐等智能方面。”要求教师应以“理解、关怀、行动”①实现教育目标。在这一教育理念下,舞蹈教育呈现“开放式”普及性特点,因此提高了个体受教育程度。“一般舞蹈教育”通常以培养艺术素质为目的,作为公共课的形式在台湾地区小学、初中、高中各级学校普遍存在。它们大多数以课外舞蹈社团为载体,存在于各级学校的体育课程中,占体育总课程的20-25%。“一般舞蹈教育”大多没有舞蹈教学大纲,没有课程专任教师,因教学对象数量多、层次不均等实际特点,多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开展各类舞蹈活动。为了丰富学校舞蹈社团的活动内容,学校还常邀请在学校附近社区舞蹈教室的专业舞蹈教师来校主持舞蹈社团的教学工作,或为舞蹈社团参加校内外各级比赛创作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舞蹈作品。学校社团有时也参加一年一度的台湾地区文化、教育部门、县市文化局、台湾地区舞蹈家协会等机构主办的舞蹈比赛。台湾地区中小学管理者积极支持学校社团的活动,对社团教学给予关注。社团的任课教师须填写申请书,批准后方可教学。花莲县立平和中学的叶芬菊老师向笔者介绍说:初中舞蹈社团从新生入学那一刻就开始以自愿报名的方式组成各种形式的舞蹈社团。以平和中学舞蹈社团为例,该舞蹈社团每周上两次舞蹈课,每次两学时。以排练部落乐舞为主,参加台湾地区各级舞蹈比赛。在台东花莲的台湾地区少数民族部落,大部分学校是以舞蹈教师的专长优势决定“一般舞蹈教育”的教学内容,近年来学校更加注重对当地民俗舞蹈、乡土舞蹈的教育与传承。例如:台湾地区花莲客家庄的中小学将客家传统舞蹈作为“一般舞蹈教育”舞蹈课的教学内容。在台东少数民族聚居区,“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等族群部落中小学,也将本族群传统乐舞作为他们的中小学普通班的艺术教育的舞蹈教学内容②。由此可见,台湾地区学校的“一般舞蹈教育”地域性教学特色显著,因地制宜,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师资资源,结合本地区文化内涵,对普通学生进行传统民间舞蹈教育,学习中引导学生认识多元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教师则肩负起了民间传统舞蹈教育改革和族群文化薪传的使命,使师生自觉地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人。

二、台湾地区中小学教育中的“民间舞”教育特质

台湾地区学校民间舞蹈教育,源于台湾地区民间生活,是大陆中原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以及台湾地区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精粹,是多元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重要途径,有独特的教育特质。

(一)两岸同一称谓下的差异性

“民族舞”课程存在于台北东门小学“专业舞蹈教育”的三至六年级课程中,但其教学内容“身韵”、“武功”、“身段”、“毯子功”等,这些内容在大陆专业舞蹈教育体系中通常归属于“中国古典舞”的教学范畴。由此可见,大陆的“民族舞”与台湾地区的“民族舞”是同一称谓下的两个不同的舞种。在大陆,“民族舞”泛指“民族民间舞”,它包含中华56个名族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台湾地区舞蹈教育中的“民族舞”则融合了中国传统戏曲、武术,蕴含着中国古典的传统审美特质,只有这一特质的舞蹈在大陆被称为“中国古典舞”。据台北艺术文化交流协会的理事长陈玟陵女士介绍:在台湾地区,中小学“专业舞蹈教育”中的“民族舞”课程,其教学内容大都是中国戏曲舞蹈。通常由舞蹈教师从传统的中国戏曲名作中选择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动作,作为“民族舞”课程的教学内容①。台北市东门小学“舞蹈班”的“民族舞”课程教学内容,证实了陈理事长的这一说法。台湾地区中小学的“民族舞”的教学内容确实与中国戏曲有密切的关系,它与培养传统戏曲演员的课程内容有极大的统一性。因此,这一“民族舞”的内涵显然更接近于大陆的“中国古典舞”。同时,笔者认为,台湾地区中小学的“民俗舞”课程的内涵对应的是大陆的“民族民间舞”课程,而这一课程并未作为专门课程。

(二)两岸不同称谓下的同一性

大陆专业舞蹈教育体系中的“民族民间舞”课程在台湾地区被称为“民俗舞”课程,无论“民族民间舞”还是“民俗舞”,它们都是由民间庙会祭祀舞蹈、节庆舞蹈、以及各类传统性生活舞蹈,通过舞蹈教师专家团队长期不懈的田野采风、虚心向民间艺人学习,再潜心研究、提炼、加工而形成的舞蹈教学内容。在台湾地区,“民俗舞”多称“阵头”,“阵头种类很多,有宗教功能的杂技阵头、反映民间小戏阵头,具有台湾地区本土草根色彩”,“‘阵头’有文武阵之分,文阵主要有:车鼓、桃花过渡、牛犁、布乌、踩脚轿、大鼓阵等;武阵主要有宋江阵、八家将、狮阵、龙阵等等,它们中的大多数发源于大陆中原地区的民间信仰”②,“明代以后,民间信仰不但在福建本土进入兴盛阶段,而且还随着移民向福建境外辐射。主要辐射区有两个:一是东渡台湾海峡,传播到台湾地区。至今在台湾地区的民间信仰中,大多数神灵是从福建传去的。二是跨越南洋,至今凡是有闽籍华侨居住的地方,必有香案供奉故乡的神灵。”[1]“如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蒋毓英《台湾地区府志•岁时》所载,台湾地区汉人中贺正、闹元宵、迎神赛会、端午、中元盂兰盆等,皆系内地人民流寓到台,则与内地相仿佛云。”[2]53陈耕《台湾地区文化概述》中所记载的台湾地区保留的闽南民间舞蹈,包括《打七响•拍胸舞》《贡球舞》《车鼓》《海底反》《大鼓凉伞舞》《宋江阵》《竹马舞》《牛犁舞》《舞龙》《舞狮》《扛阁》等实际上都是地道的泉州民间舞。”[2]这些民间舞传播到台湾地区后,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中有了当地的特点。“他们充分展现台湾地区各地表演艺术特色,具有浓厚的乡土情怀。”③另外,台湾地区原住民各族群的传统乐舞也是台湾地区“民俗舞”教育中的一大亮点。无论是大陆的“民族民间舞”还是台湾地区的“民俗舞”教材,虽称谓不同,却都将各族群的多元文化、民间信仰、生活习俗、仪式活动、社会制度介绍给在校的学生们,使其了解自己的身份、民族的历史、所处的地理环境、应有的行为规范、民族审美特质、人文精神等等,通过民间舞蹈教育培养其民族的情愫与责任。

(三)民俗体育舞蹈的特色性

在大陆,中小学民间舞教育呈学院式课堂教育形式;在台湾地区,“民俗舞”教育则多以“民俗体育舞蹈”形式呈现,强调民间性、地域性、文化性、健身性、传承性,它是民族传统审美与精神内涵以及风土民情的体现,也是中华民间文化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路径。如1981年高雄市中正小学创办了民俗体育舞蹈班,倡导结合民俗体育运动,组成民俗体育舞蹈团,他们在台湾地区学生舞蹈比赛和舞狮、舞龙技艺薪传锦标赛,以及台湾地区各级民俗体育观摩赛中都有喜人的成绩,并远赴海外传播中华文化④。融健身与民俗舞蹈为一体的“民俗体育舞蹈”教育现已成为台湾地区学校舞蹈教育的一大热点,体现着台湾地区舞蹈教育者的人文教育理念。

三、台湾地区民族民间舞教学的瓶颈与两岸合作教学的可行性构想

(一)台湾地区民族民间舞教学的瓶颈

台湾地区一贯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那么,中华56个民族璀璨的民间舞蹈文化,为什么没有进入台湾地区学校的舞蹈教育课程?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岛内众多中小学一线舞蹈教师,总结原因有三方面:其一,历史遗留的政治问题。课程缺位源于政治隔阂与民族认同的差异。其二,台湾地区舞蹈先驱者建立的学科发展方向。第一代台湾地区舞蹈家多为留洋海外,接受过系统、科学、规范的芭蕾舞与现代舞教育的专家学者,他们开辟了以芭蕾舞、现代舞为主的台湾地区舞蹈学科发展方向。其三,民族民间舞师资匮乏。一方面,早年虽有一批在大陆接受过专业舞蹈教育的台湾地区舞蹈前辈,苦心发展过大陆民间舞蹈,但终因两岸经历了长期的政治隔绝,而无法大面积开展大陆民间舞教学;另一方面,现代台湾地区的社会舞蹈教育中虽有一批接受了新时代大陆学院派民间舞教育的中青年教师,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者只在台湾地区民间舞蹈教育中传授大陆民间舞教学内容,或在学校剧目排练中进行教学。因此,在全台湾地区中小学推广大陆民间舞课程教育有较大的困难。民间舞师资源匮乏是根本问题。在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相当高,教师们也普遍认为:舞蹈教师不仅要有舞蹈技术动作的实践教学能力,还应具备本学科教学的研究能力。笔者调查显现,目前台湾地区小学和初中舞蹈课程教学大纲中,没有涉及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在高中教学内容中,虽已将“民间舞”写入“艺术才能舞蹈班”的教学大纲,但也因师资匮乏,而无法在全台湾地区普及教育。仅有少数拥有大陆民间舞专长的教师在借剧目排练,小范围地开展大陆民族民间舞教学,但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与大陆中小学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另,在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主办的各级比赛中虽有民族民间舞作品的出现,但也由于台湾地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舞蹈专业教育”的入学考试均未设立“民间舞”这一考试科目,因此,都尚未引起台湾地区舞蹈师生们的重视。

(二)两岸民族民间舞合作教学的可行性构想

面对台湾地区民族民间舞教育发展的瓶颈,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它潜在的文化优势。笔者认为,两岸中小学民族民间舞合作教学的愿景可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满足台湾地区同胞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诉求。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财富,理应两岸同胞共同分享,以造福于新世纪面向国际的两岸青少年儿童,让他们了解自己祖先的伟大,民族文化的多元与灿烂,以增强两岸青少年立足于世界舞台的民族自信。其二,实现强身健体的民族发展第一要务。“少年强则国强”,将台湾地区“体育民俗舞蹈”、“民俗舞”、“台湾地区少数民族乐舞”教育、创作、研究成果,与大陆同胞分享,能增强两岸青少年身体素质,探究两岸民间舞蹈的文化渊源,了解台湾地区少数民族乐舞文化,以促进两岸舞蹈教育携手共创国际视野下民族教育之办学特色,培养中华文化之“世界级”接班人。其三,搭建互动教学平台。利用两岸互换艺文访问学者和交流生的文化平台,为民族民间舞合作教学搭建桥梁。笔者认为两岸互换师生应当在观察、体验、学习对方教学的同时,开展两岸师生互动教学活动,履行文艺使者服务两岸的责任与义务。其四,建立两岸民族民间舞教学实训基地。在两岸中小学设立民族民间舞教学实训基地,使两岸合作教学常态化。其五,共同编写两岸中小学民族民间舞教学大纲、教材,吸收借鉴台湾地区舞蹈教育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先进经验,共享大陆民族民间舞教育研究的丰硕成果,促进两岸师生面对面深入交流。

四、结语

在两岸“一家亲”的今天,合作共赢的理念已从农业、经济、电子商务、经贸、延伸到文化与科技领域,两岸文化教育的协同创新是两岸和平友好的有力保障,它将造福两岸子孙。民族民间舞与民间信仰息息相关,记载着民族历史的真实面貌,它是中华民族子孙共同的财富。两岸“民间舞”、“民俗舞”教学各有特色,两岸青少年儿童皆为龙的传人,都是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人。骨肉同胞手足情深,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理应伸出双手,携手并肩,学习借鉴,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将最优质的文化种子传递给两岸的炎黄子孙,以荣耀我中华。

作者:陈雯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4

关键词:民间舞蹈;吴越文化;稻作渔捞;民风习俗

中图分类号:J-7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6)07-0100-02

丰富多彩的吴歌吴舞在江苏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物史料,自宋以下,民间乐舞有了新的发展,江苏民间歌舞也在这一时期更加蓬勃兴盛。据统计,至今流传的江苏民间舞约有三百六十余种,数量多,内容和形式也很多样。江苏民间舞蹈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的受稻作渔捞文化的影响,有的直接源于民风习俗文化,有的由此派生而来,有的与本地区其它艺术交融和分化,因此,凸现出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和审美价值。

一、稻作渔捞文化的影响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必须有赖于地域性的自然条件。江苏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地势平坦,间有丘陵;滨江临海。水系发达。这种自然环境,不仅为水稻种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也提供了捕鱼水产的便利渠道。吴越人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发明并发展了水稻种植业,同时也掌握了捕捞水产的技术,形成了以种植水稻为主,捕捞水产为辅的生产模式,延绵持续了几千年。建立在这种生产模式基础之上的吴越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色――稻作鱼捞文化。它既不同于北方民族的狩猎文化,也不同于中原民族的旱作农业文化,甚至也不同于南方内地某些地区纯稻作文化,以及某些海岛的海捞文化。在吴越地区,稻作文化与渔捞文化已完全融合为一体,并体现在物质、精神领域的各个方面。这种地域文化直接影响了江南民间舞蹈的历史成因、表现内容、表演形式,也培养了江苏民间舞蹈独具个性的文化特质。收集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中的江南民间舞蹈,无一不是江苏人民稻作渔捞生活的反映。

江苏自古以农业为本,农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期待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流传至今的“社火”,就是溯源于上古的社祭活动。始于奴隶社会的“腊祭”,也是于每年岁终祭祀和农业有关的神祗。民族发展史研究表明,稻作民族生产过程中的祭祀活动是稻作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稻作民族精神文化的纪实与表现。吴越先民在种植水稻过程中,水灾、旱灾、虫害以及杂草是影响稻谷收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候鸟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们消除虫灾、草患这二大灾害,因而,人们总是把鸟视为神灵,当作图腾来崇拜。于是每当破土开荒、播种、插秧、收割,甚至谷物进仓等都要举行一系列的仪式,这就形成了节令性的民俗祭祀活动。民间舞蹈与节令习俗是紧密相连的。例如,《跳当当》、《跳幡神》、《跳五猖》等就是在祭祀过程中跳的舞蹈。

流传在南京和苏北农村的《花香鼓》,出自民间祭祀活动“春供秋祭”,即清代的“香火会”。在“香火会”中香火童子用神道礼仪和击鼓跳舞表演等方式,进行宗教祭祀活动,以达到求祥纳福的目的。《花香鼓》唱词中有:“香童本是男子汉,男扮女装请神灵,穿女褂,系女裙,头上扎条女手巾,手中执的花香鼓,脚跳周朝五岳神,花香鼓。列国流传到如今。”舞蹈表演就是祭祀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者一般都持鸟兽为道具而舞,其目的都是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男欢女喜》也是反映当时祭祀活动的舞蹈之一。

《渔蓝虾鼓》的舞蹈动作韵律,则源于水乡渔民捕渔捉虾时所乘的“乒乓船”。所谓“乒乓船”是渔民们在小船上脚踏一块方形的小木板,通过双膝不断上下微微颤动,使小木板发出“乒乓”的敲击声。在劳作时,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人体自然随着小船而左右摆动,从而形成“欲动先出胯,迈步微微颤”的舞蹈风格。“虾鼓”表演者的双手始终在身前绕8字,这是模拟了渔民左手执箩,右手捏刹子,将虾赶入箩中的动作。表演时,动作柔韧、无棱角,这是由渔民在水中赶虾时受水的阻力所形成的动作韵律。《渔篮虾鼓》盛行于江阴东部一带。

二、民风习俗文化的融合

民风习俗是民间艺术活动的土壤,也是民间舞蹈产生的基础。老百姓往往把理想和愿望,通过这些盛大的民俗活动来表达。流传至今的社火、灯节等,都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为江苏民间舞蹈的保存、流传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清代叶顾禄所著《清嘉录》,记叙了当时吴中岁时风俗,其中关于迎春“社火”的记载有:“行春之仪:附郭县官,督委坊甲,装扮社伙,如《观音朝山》、《昭君出塞》、《学士登瀛》、《张仙打弹》、《西施采莲》之类,名色种种。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伙,殿以春牛,观者如市。”另《仪征岁时记》记载了清末民初的民间艺术活动:“元宵前后,龙灯之外,俗尚花鼓灯。其前八人涂面扎抹额,手两短棒,日大头和尚,与戴方巾、穿红绿亵衣日呆公子者,互相跳舞。”这些史料所记录的吴地风尚习俗,至今大部分保留在江苏广大地区。有些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化。

民风习俗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表象,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区的经济状态和风土人情的差异,在舞蹈的表现上也会形成各自的风格特色,即使是同一个舞种,也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风貌。现将江苏按地域分为苏南、苏北和徐淮三个地区。同是在江苏,而这三个地区的舞蹈是各具特色不尽相同的。

苏南地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所谓“饭稻羹鱼,不待贾而足”,素有“鱼米之乡”、“人文荟萃”之称。流行于这一地区的民间舞蹈,从总体上看,大都具有文采风流之雅趣,柔美、委婉和抒情之风格。舞蹈中的女角,具有婀娜曲线的身姿,含情微笑的神态,呈现轻盈委婉、纤秀灵巧、温柔妩媚的和谐之美。山明水秀,风光宜人的苏南,其民风习俗总是溶于秀美、恬静的山山水水之中,显露出美丽水乡的特色。丰富多彩的水乡民俗活动,塑造了苏南民间舞蹈的文化特质。苏州的《摇快船》、昆山的《拜香舞》、常熟的《浒浦花鼓》、无锡的《渔篮花鼓》、江阴的《采桑舞》、宜兴的《男欢女喜》等,就是苏南民间舞蹈委婉、柔美的典型。

苏北地区古属扬州、徐州,与安徽省接壤,所以经济、文化亦互有影响。因此,舞蹈风格多样,有雅致秀美的,有刚劲质朴的,也有活泼风趣的。但苏北民间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舞蹈的技艺性比较高,有些甚至带有杂技表演的性质。苏北的盐城、射阳等地素称杂技之乡,这一带许多的民间舞也受其影响,经常带有高难度的技巧,这给苏北民间舞增添了不少光彩。例如,南通如皋的《杨柳青青》,南通如东的《水流星》,盐城大丰的《跳财神》、《跳加官》,盐城的《二龙夺珠》等,就反映了苏北民间舞蹈刚劲、活泼的技巧性特点。

徐淮地区的民间舞蹈。徐州夙有燕赵慷慨悲歌之风,多侠义豪杰之士,西楚霸王项羽生于宿迁,汉高祖刘邦生于沛 县。不管是刘邦的《大风歌》、《鸿鹄歌》,还是项羽的《虞兮歌》,都是悲壮凄怆,催人泪下的慷慨之辞。徐州地处四省,即苏、鲁、豫、皖之交,又是五省(通往河北)通衢的军事重镇,历史上多次发生重大战事之地,古有“自古彭城到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之说。彭城,即今徐州。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中,徐淮舞蹈一般都具有刚健、粗犷、朴实的风格。体现了徐淮人民的勇武和力量。例如,徐州睢宁县的《云牌舞》、《龙虎斗》,徐州邳县的《旗锣会》等表现出这种特色。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它紧密地依附于人们的生活,每一个人都活动在民俗环境之中。民俗活动在江南可谓是丰富多彩,江南民间舞蹈,因此得以在民俗活动中轮番登台,所产生的民俗效应其意义极为深远。从江苏民间舞蹈的种类来看,主要以花鼓、莲湘、及各色以灯为道具的舞蹈。江南民间有句俗语:“锣鼓一响,脚底发痒”。这说明江南人不仅喜欢看民间舞,而且会直接参与。南宋诗人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记载:“斗野丰年屡,吴台乐事并;酒炉先叠鼓,灯市早投琼。……轻薄行歌过,癫狂社舞呈(民间鼓乐谓之社火,大抵以滑稽取笑);村田蓑笠野(村田乐),街市管弦清。”反映了上元佳节良宵美景。《立春日郊行》:“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描写了立春时的迎春仪式和歌舞。《四时田园杂兴》:“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追鼓过清明。”吟唱清明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家乐事。在这些诗句中,如实地记下了当时民间歌舞的活动情况。

三、与其它艺术的互融

长期以来,江苏民间舞蹈通过传承、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的体现是与本地区的其它艺术相辅相成的。因为,在民间舞蹈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取本土艺术文化的养料,才成为这个地域文化的一个综合性的组成部分。

民歌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是这一方水土的民族精神的缩影。江南民间舞往往用当地的民歌体例的形式加以表现,不仅以民歌曲调表现或诙谐、或活泼、或抒情的舞蹈特点,而且,有些民歌的唱词,还用来反映舞蹈的情节和情绪。《渔篮花鼓》中的唱词,将苏南渔妇的优美体态和善良的心地刻画的淋漓尽致。“小小渔妇生得娇,青兜头布绿束腰。丈夫吃了渔家饭,但愿苍天保佑好。手拿渔篮岸上跑,肩挑担子手叉腰。”《渔篮虾鼓》中的唱词,更是将苏南人所崇尚的鱼妇之美渲染得惟妙惟肖:“大姐生得好,拍粉画眉毛,耳戴金环两边飘。二姐生得好,嘴唇薄俏俏,说起话来真轻巧。身穿绿夹袄,外用背带罩,八幅罗裙拖在脚跟梢。”民歌与民舞本来是不可分割的,有专家在概括吴越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时这样说道:“舞蹈与歌唱紧密结合,载歌载舞,歌的内容就是舞得目的。”

武术,作为古老的表演形式,不仅表现了中国人的气概和伟力,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江苏民间舞中有的融入了武术的招式。例如:无锡马山地区的《马灯》,表演是常常出现武术中的“转身避刀”、“盾下藏神”、“跨腿月”等动作,既加强了马夫百折不饶的威严,又渲染了马夫勇于拼搏的神力。流传在苏州太仓地区的《矛子舞》,在时,就是配合太平军军事训练的一种武艺。

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5

    19世纪末的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团体表象”概念。他认为,一切来自于个体经验的感受,实际上产生于团体生活之中,属于“团体表象”(13)。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民族意识即是典型的“团体意识”,它的存在是先行的“团体表象”造成的,并且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民族内部成员的个体意识。民族意识主要表现为高度的民族自我意识,即民族的个体都热爱本民族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习惯于本民族的习俗、生活方式,并关切它们的存在和发展。这种民族自我意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很大的稳定性,成为维系该民族的重要因素。在侗族祭祀舞蹈“多耶”里,众人拉手、搭肩成圈,有节奏地踏步徐行,双膝微颤,双手摆动。这种集体舞蹈,具有民族认同、强化血缘亲情、凝聚宗族力量的功能,也显示了特别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

    在地缘环境中历经漫长岁月的时光雕琢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精神浓缩,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种内在灵魂,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一种推动力、向心力、凝聚力。它渗透在其风俗习惯、艺术活动之中,内化于民族成员个人的自觉信念、理想和追求,转化为民族成员个人的情感、道德和意志,使本民族成员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指导民族实践行为。在民族的舞蹈活动中,民族成员能够真切地感受、深刻地把握民族精神的真谛。汉族的大型舞龙活动,含有民族意识的认同,含有一种潜在的凝聚力。通过舞龙,强化了巍巍中华自强不息、奋起腾飞的民族精神,刚健有力、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

    一个民族的集体性格会表现出民族成员性格的共同性,它影响人的形体动作特征与形体表达。维族性格开朗活泼、幽默风趣,他们高兴时会摇头摆颈,这些动作被吸收到了“赛乃姆”里,形成了移颈、摇头动作。羌族的民族性格勇武不屈、豪放豁达,“跳盔甲”手执兵器、分列对阵而舞,威武雄壮,尽显粗犷性格。朝鲜族性格既沉着坚韧又内敛含蓄,故其舞蹈风貌是潇洒柔婉与刚劲跌宕兼而有之。因此,民族舞蹈也是“性格舞”,其动作性格正来源于民族性格。

    作为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的民俗,如生产劳动、岁时节令、婚丧礼仪、信仰崇拜等,是民间的、群众性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规范性的传承性文化,由民众和群体传习而得以嬗变和发展。它既是群体生活的产物,又是群体所享受的文化。独特的民俗事象和民俗传统,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加强同样起着积极地整合与促进作用。许多民族岁时节令几乎都是载歌载舞,如红河哈尼族人“苦扎扎”节跳扇子舞、竹棍舞、乐作舞,拉祜族“库扎节”跳芦笙舞。一个民族的民俗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生产劳动是关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与之有关的习俗不外乎是希望生产顺利、硕果累累。在白族“田家乐”里,霸王鞭、白鹤舞、蚌舞等穿插其间,整个活动囊括了水稻栽插劳动的全过程,表现出白族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希冀。民俗舞蹈和民俗的传承载体均为特定的民族群体,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村寨、乡、县,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在民俗活动的特定时空中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群体,特别是通过集体舞蹈的方式强化、凝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婚丧习俗是民族舞蹈的重要内容,婚嫁舞蹈主要功能是祝福、庆贺。从“龙纵舞”、“洒米舞”的哈尼族婚礼舞蹈,到“奎翮嘎”和“腊叉嘎”的怒族婚礼舞蹈,都充满了欢乐、喜庆的气氛。与送鬼祭魂仪式相配合的丧葬舞蹈主要是安抚死者的亡灵,如景颇族丧葬舞蹈“格本歌”欢乐豪放,“思港斋”稳健低沉,“金寨寨”粗犷而充满原始气息。就民俗与舞蹈的关系而言,“民俗为舞蹈提供了广泛的舞台,也为它增添了民族文化的色彩,更重要的是民间风俗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内容、气氛和表现环境,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14)。

民俗舞蹈的文化特点范文6

【关键词】文化传承;传统舞蹈;教学模式

舞蹈作为人类最为古老的文化类型之一,它蕴含了丰富的民俗、审美、历史、人文等文化信息,具有其独到的文化艺术内涵。舞蹈教学以其特有的文化性与创造性,更是学生内涵发展和传承文化的重要领域。因此,在高校传统舞蹈教学中,不仅应传授学生传统舞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获得优美的舞姿、表演的技能,更应当引导学生传承与理解舞蹈文化,以达到心灵与肢体的和谐统一,使学生在智慧、精神上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作为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传承舞蹈文化、引导学生文化追求、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更是责无旁贷。

一、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中的人文渗透

学生的全面发展,依赖于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思维体系,每一门学科都与其它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为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在高校传统舞蹈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如文学、美术、音乐、生物、物理等学科,应加强各学科教学内容与传统舞蹈教学之间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通过不断整合教学资源,并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引导与拓展教学,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具备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并促使传统舞蹈教学能真正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以舞蹈动作教学为例,由于每一类传统舞蹈都有其相应的历史、民俗、审美的独特背景,有其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舞蹈的动作形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东西,也不是单纯的形体运动,它必然蕴含着相应的文化属性。必须将这种人文因素渗透到舞蹈教学中,从文化层面分析动作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与思考呼吸的变化,及动作的强弱、幅度、节奏、力度变化的意义,把动作形象化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即将舞蹈的动作属性与文化属性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舞蹈所蕴含的文化性的理解。

二、加强实践体验,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

舞蹈来源于生活,以艺术服务社会。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不同主题的舞蹈艺术实践,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体验不同传统舞蹈的风情、积累舞蹈的元素,获得更多的艺术经验,而且能与时代有更紧密的联系,感受当今社会观众的审美和生活需求,掌握更多的舞蹈表现方式和创作技法,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舞蹈文化价值表现出来、传播出去。舞台上真情的演绎将会激发学生更多的想象与创新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扩展。因此,在高校传统舞蹈教学中,应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舞蹈实践机会与表演机会,如广泛开展各类校园舞蹈活动、舞蹈比赛;鼓励学生多参加舞蹈社团活动,并以社团形式参加校外文艺汇演和舞蹈比赛;鼓励学生在吸收优秀民间艺术与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舞蹈剧目进行创新性的编排与创作。通过加强学生的舞蹈实践体验,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艺术视野,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中国优秀文化在舞蹈教学中的良好传承。

三、注重教学指引,引导学生更好传承文化

教育所具有的渗透性、启发性与实践性特点,在高校传统舞蹈教学中尤其突出。传统舞蹈是表演性艺术,强调实践与二度创作,口传身授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与学生有着更加亲密的教学接触,教师的学识、修养、道德、品格都无时无刻地渗透与影响着学生。因此,为实现优秀文化在传统舞蹈教学中更好地传承与融入,教师应充分发挥出其在教学中的教育引导优势。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能准确掌握传统舞蹈的风格特征与动态特点,不仅要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这样做的寓意何在;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将传统舞蹈的文化背景、民族背景、、民俗风情、审美情趣渗透在形体的示范与讲解中,启发学生理解与认识动作形态的文化内涵,引导他们神形兼备地表现出舞蹈所蕴含的意境。

四、总结

传承优秀文化,实现高层次文化追求、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这是当前高校传统舞蹈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主要提出了整合课程资源、加强实践体验以及注重教学引导这三个方面教学模式的改良与创新,以此期望能进一步促进优秀文化在高校传统舞蹈教学中的传承与融入,实现学生舞蹈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金浩.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