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民间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1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或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艺术,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意思是说,民间艺术是植根于劳动和劳动者的。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是在民间艺术的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民间艺术教育内容。如:民间文学(童谣与童话、神话、寓言故事、谚语与谜语等),民间音乐(歌曲、舞蹈、乐曲等);民间美术(绘画、年画、手工、刺绣、剪纸、泥塑等),都可以用在幼儿各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民间艺术启蒙教育。

二、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间艺术作为其间一支瑰丽奇异,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活力,它产于自然,内容丰富多彩。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是为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尊心,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兴趣、情感和审美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1.提高幼儿的民族意识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他是反映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感受以及爱憎,他以丰富的内容对人们进行道德文化的教育。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特别是民间文学,它记载着中国历史上很多英雄人物,例如:“郑成功、屈原、岳飞”等民间文学绚丽多姿的内容像一股股甘泉滋润着幼儿的心田。在幼儿园里进行民间文学欣赏教学活动中,不但让幼儿了解了“屈原、岳飞”等一个个民族英雄的故事,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2.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

民间艺术教育不仅让幼儿了解了民间艺术初步的风格形式,扩大了艺术修养的视野,而且在进行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对音乐、剪纸、画画等知识技能有所提高,更萌发了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初步的感受意境美、形式美的能力。

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应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审美特点的经典音乐作品,例如《小兔子乖乖》《我的好妈妈》等。幼儿的审美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等特点,他们只对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事物产生兴趣、萌生美感。在水墨画的活动中,引导幼儿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审美活动,掌握美的规律,表现美的艺术。

3.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指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不去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创造。”因此老师要给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去大胆地做,大胆地想,创新的潜能才能够得到发展。例如:在进行民间陶艺活动时,孩子们用泥巴创造性地做出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还把它编成故事来讲,想像力非常丰富;在美工区角活动中,他们用玉米皮编出许多“小鞋垫”、“小花”、“小鱼”等自己喜欢的作品。由此可见,民间艺术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造空间。

三、民间艺术教育在幼儿园的应用

民间艺术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之中,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可供开发与利用的教育资源,虽然民间艺术形式资源丰富,但是可以在幼儿园使用的民间艺术活动内容较少,而且比较零散。许多幼儿园也有一些涉及民间艺术的活动,但都没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供幼儿园借鉴的资料也少之又少,更使人忧心的是,民间艺术教育资源用于发展幼儿健全人格方面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就这些问题而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园民间艺术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民间艺术教育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学习的活动,是班级集体或小组性的学习活动。例如我在实习看到的一节课《陶瓷艺术》,以“美丽的陶艺”为主题活动,通过收集各种各样的陶艺品、交流与讨论有关陶艺的知识、参观并调查陶艺品的制作过程、尝试动手制作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幼儿对陶艺的兴趣和热爱,使幼儿对中国陶艺有较全面的感知和理解。

2.丰富多彩的区角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幼儿的知识是在操作与探索中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现在的许多幼儿园都开有区角活动区,区角是一个没有局限的地方,幼儿可以在里面尽情的活动。现在幼儿园里的区角活动有很多种,如游戏区、美工区、表演区、图书区等一些活动区域。

在游戏区,可以运用家长、教师收集大量的民间玩具放进游戏区,并且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安全因素等进行整理。例如陀螺、沙袋、风车、木板、降落伞、冰棒棍等适合游戏的材料。这些材料可塑性强,可以千变万化,来源于一代又一代有的生活,所以深受孩子的喜爱,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可以一物多玩,充分发挥了孩子的创造力。在美术区可以放进橡皮泥、彩色纸、彩带、碎布头和大量的农村自然材料,让幼儿通过画、剪、贴等进行简单的工艺操作,在这里进行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让孩子渐渐流露出对民间艺术的迷恋,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尽情的享受民间艺术美的熏陶。

3.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当中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园的生活环节也是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老师应该把民间艺术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在每天的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民间艺术,让民间艺术教育更加生活化。例如在幼儿入园时,播放一些琅琅上口的民间艺术童谣以及婉转流利的民间艺术儿歌等给幼儿欣赏,让幼儿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幼儿园;饭后散步时给幼儿讲述民间故事;午睡后,民间音乐伴随着幼儿起床、穿衣……课间操时让幼儿在民乐、民歌的伴奏下做韵律操、武术操等。让民间艺术教育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情景化、生活化。

民间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中国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娱乐性强,内容丰富,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等,深受幼儿喜爱,且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因此让幼儿学习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以及智慧潜能,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幼儿良好个性品格的形成,增长了幼儿对祖国家乡及周围人的积极情感,让幼儿的心灵得到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兰、蔺江如、张赤华、刘娟,走进民间艺术世界—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研究[G].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张淑妮.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与运用.河南幼教.2008

[4]赵玉兰.走进民间艺术世界—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设计[G].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毛宁.让民间艺术之花绽放在幼儿园.河南幼教,2008.2

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2

关键词:地方传统美术 美术教学 民族 传承

每个国家、民族直至地区在各个时代形成的文化都具有个性特色,正是这些民族文化构成了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当前世界美术教育呈现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关注美术教育的文化属性,主张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这一追求也充分反映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中,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此做了明确的表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民间艺术尤其是地方传统美术是否能以更大的比例纳入美术教学课堂,融进美术教材里,突显民间艺术的价值,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来获得对民间艺术的重新认识和对民间文化的基本信念,也是我们近年来一直思考与探索的课题,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1、整合民间艺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如何在美术课堂里结合教材渗透家乡的民间艺术?河北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历来丰富多彩,这可以从“剪纸”、“年画”、“刺绣”、“农民画”以及散落在民间的诸多民间艺术品,包括网络等各种媒体的报道等,可见一斑。但从美术教育角度介入,对河北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地、深入地开发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与学生的美术文化教育相联系,将河北地方美术文化根植于下一代河北人的心中,将河北地方美术文化传播天下,发扬光大,尚很少见,这就给留给我们充分开发和研究的空间。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为美术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美术课程目标而努力。把家乡的泥塑、剪纸、纳入手工课,刺绣、纳入图案设计,并且定期地开展民间艺术的综合实践活动,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推介民间艺术。通过这样整合不仅丰富了课堂,更重要是保证了民间艺术的传承,达到教学的有序性和长效性。

2、开展校本教材,巧妙拓展民间艺术。

深入到生活中,利用高科技手段(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采集各种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挖掘和整理河北各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中,创造了历史文化。由于各地的风物、民俗差异,出现了丰富多彩、独具地方特色的器物造型和艺术造型衡水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张家口蔚县剪纸、承德丰宁满族剪纸、保定曲阳石雕、邢台内丘神码、唐山玉田县泥塑、石家庄辛集农民画、石家庄无极剪纸、保定白沟泥塑。这些在全国都是有名的的,这些培养学生民族审美情趣的好题材往往被忽略,并未反映在美术教学之中。

没有创新实践,便没有继承和拓展。学生学习民间艺术并不是一味的效仿,而是既要在实践中继承优良传统,又要有新的拓展,新的突破,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才是我们学习民间艺术的目的所在。因此,我们在民间艺术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掌握特点的基础上,敢于实践,勇于创新。

1、继承学习。

临摹、复制民间艺术,如农民画、剪纸、泥塑,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创作过程的构思、构图、制作、上色等,从实践中体味民间艺术构思的大胆想象,构图的无拘无束,造型的变化夸张、色彩的强烈热闹﹑线条的粗犷简略。

2、创作融入。

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3

一、尊重幼儿兴趣,把握活动内容开发的方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如何在这庞杂的艺术体系中选取幼儿感兴趣又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创设环境,在观察分析中发现兴趣点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兴趣。在民间艺术系列活动的开展中,我们通过营造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让幼儿每天置身其中,有意无意地去关注这些艺术品,老师则做一名旁观者,我们发现小朋友们在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时就会不自觉地驻足欣赏、指指点点,还会向老师问这问那,我们观察幼儿由环境引发的言行举止,还可和他们进行随机的交谈,听听幼儿的想法,在这样的环境互动中我们找到了幼儿的兴趣点,并确定了以泥塑、剪纸、印染、编织、传统节日等项目作为我们活动开发的重点。

2.认真研读,在全面了解中寻找切入点

《指南》告诉我们: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选择应关注艺术学科内容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契合,选择那些既具有文化内涵,又符合幼儿自身特定的生活经验、愿望与情趣的作品。我们根据《指南》在反复研讨中全面了解幼儿艺术表现与创造的特点与教育要点,明确了民间艺术系列活动的切入点,我们不但要关注幼儿艺术活动实际呈现出来的结果即艺术作品,而且更加要关注艺术创造中幼儿的艺术思维过程、艺术形式、语言使用过程,以及对艺术工具和材料探索的过程。

二、注重幼儿体验,优化活动过程实施的策略

体验性与表现性是儿童艺术的特点,在民间艺术活动的组织实施中我们就要顺应儿童发展的这种特点,通过建构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1.全员参与,在欣赏创作中自主感知

在民间艺术系列活动的组织实施中我们始终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活动环境,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给予幼儿参与体验的机会。每次活动不只停留在让幼儿观察比较、表达交流,获得视觉上的愉悦和语言的发展上,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以自由创作的方法来再现自己对某一民间艺术作品的感悟。如在元宵花灯的活动中,我们不仅组织幼儿参观花灯展,欣赏制作工艺,以了解花灯的形状、色彩及其艺术表现手法、蕴含的寓意等,还要开展花灯创作系列活动,有彩纸粘贴花灯、水粉绘画装饰灯笼,有折纸、剪纸制作灯笼,还有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灯笼等,我们将各种材料投放在美术区角内,让幼儿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创作,同时还在班内开设自制花灯展示区,专门展示幼儿创作的作品。

2.适宜指导,在引领支持中提升感受

《指南》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指出: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为此在民间艺术活动中老师扮演的不是传授者,将一项项技能教给幼儿,而应该是幕后支持者,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对民间艺术进行表达与表现。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尊重幼儿自发的表达和表现,如当幼儿用彩泥随意捏出一个形状并告诉你这是XX时,我们要给予认同。第二,创设让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如创设活动区,提供空间、时间、材料和艺术作品,让幼儿有机会自发模仿、自由涂画。第三,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敢于表达和表现,如,在幼儿自由表现时,对幼儿的作品不轻易给予否定的评价,只要发现幼儿有一点进步都是值得欣赏和鼓励的,以此增强自信心,对民间艺术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和更强的创作欲望。

三、关注幼儿发展,拓展活动组织形式的途径

教师、家长和社会都是幼儿成长的引导者、发展的领路人,幼儿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在民间艺术系列活动中我们始终将幼儿的主动发展作为主要目标,积极拓展活动途径,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助力。

1.家园合作,在互动交流中实现共赢

在民间艺术系列活动中我们重视家园合作,调动幼儿家庭中一切可能的人力、物力资源,促进活动的有效开展。如为了让家长更清楚、详实地了解活动的内容和流程,我们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园地、幼儿园网站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向家长介绍民间艺术系列活动开展的意义、近期准备开展的活动、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等,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活动中得到的发展,从而更加有目的、有准备、有方向地投入活动,并在活动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在每次重大活动结束后我们及时发放“活动反馈表”,虚心听取家长对活动的评价或建议,不断充实民艺活动。

2.走进社区,在资源共享中助力发展

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4

由中国文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苏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联联合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9月25日在江南水乡、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市拉开了帷幕。来自澳大利亚“约德尔民歌皇后”玛丽・施耐德、奥地利民间艺术团、库克群岛潘林岛文化舞蹈团、古巴亚琳娜舞蹈团、德国波美拉尼亚民间舞蹈团、希腊克里特民间艺术团、匈牙利国防军歌舞团、爱尔兰“红发女孩”演唱组、意大利艾尔巴民间艺术团、日本琉球民族鼓舞团、韩国朴再姬・世香奄舞蹈团、黎巴嫩法赫德・阿卜杜拉舞蹈团、立陶宛“太阳”民乐团、秘鲁“激情”演唱组、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模范民间合唱团、新加坡萨姆塞德艺术团、南非“传统歌者”民间舞蹈团、斯里兰卡维斯舞蹈团、瑞士田园歌舞艺术团、坦桑尼亚“我本英雄”艺术团、土耳其青年舞蹈中心艺术团、美国“文化震慑”街舞团共22个国家的460余位外国艺术家依次登上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博览中心的舞台,齐声高呼“中国朋友好”。在七天的演出中,中外艺术家欢聚在美丽的苏州,为集古典与时尚于一身的苏州城带来了多姿多彩的各国民间艺术表演,为寂静的水乡小镇送去了激情四射的民间歌舞。

9月25日晚的开幕式演出集中展示了各国艺术家独具特色的风采。演出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模范民间合唱团悠扬的民歌声中开场。随后,匈牙利国防军歌舞团带来的民间舞蹈《恰尔达什东方的探戈》热情奔放、节奏明快,用民族特有的舞蹈语言讲述了匈牙利人浪漫的爱情故事;立陶宛“太阳”民乐团的演员们利用生活中最为普通的用具锅、铲等,敲奏出了美妙的《锅碗瓢盆进行曲》;韩国朴再姬・世香奄舞蹈团的姑娘们,通过扇子巧妙的开合、转动,塑造出各种美丽的花朵形象,一台《花扇舞》展现了韩国文化的内秀之美;澳大利亚“约德尔民歌皇后”玛丽・施耐德,用约德尔唱法演绎了耳熟能详的古典歌剧序曲,带给观众全新的艺术享受;坦桑尼亚“我本英雄”艺术团将本土音乐融入当代流行音乐的特征,为人们呈现出《泥人卡托普》的民间传说;希腊克里特民间艺术团则特地将希拉克里特岛艺术家集体创作的一首歌颂体育运动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歌曲《体育颂》带到了中国;此外,美国街舞、日本古典舞、秘鲁男生四重唱、库克群岛草裙舞、意大利排箫吹奏、斯里兰卡维斯舞……这些节目无不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最后,晚会在苏州艺术团融昆曲与舞蹈于一体的《牡丹亭――惊梦随想》中落下帷幕。

从9月26日至30日,各国艺术团体组成8台组合演出,采用剧场和广场演出、舞台表演和即兴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在苏州平江区、沧浪区、吴中区等7个广场和同里、锦溪、千灯等6个历史文化古镇巡回展演32场次。苏州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荟萃之地;苏州也是开放的,最大限度体现出艺术节的民间性和群众性,整个苏州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引人注目的是9月26日,来自意大利、德国、库克群岛和希腊的艺术家们在苏州同里镇古戏台开始了巡回演出的第一场。古老的小镇顿时成为歌的海洋、舞的世界,中外传统文化在这里交汇,彼此融合。来同里参观的很多游客都停下了脚步,纷纷驻足观看。“草裙舞好精彩!”一位观众情不自禁地大声欢呼。虽然在语言上存在一些交流障碍,但并不能阻挡住观众与演员们的心灵沟通,一张张合影记录下一段段难忘的记忆。一些到同里的外国游客更是与本民族艺术在异国他乡不期而遇,而感受到了别样心情。同时,具有苏州特色的多个优秀民间艺术代表团也参与了表演,与外国艺术团同台竞技,使中华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在艺术节这个缤纷多姿的舞台上。

10月2日,来自五大洲的艺术家们从江南水乡移师北京,来自俄罗斯、古巴、黎巴嫩等9个国家的艺术团分别在海淀剧场、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和中国剧院,为北京的观众上演了3场精彩的演出,为首都人民欢度国庆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和多彩的风景。“太棒了!”一位北大学生看完节目后显得兴奋不已。他说,以前只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过这种表演,但现场的感觉很不一样,太震撼了!其实,与他有同感的观众还有很多。他们纷纷表示,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更多些,让世界各国各民族绚烂的民间艺术盛开在中国的舞台上。

10月6日晚,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中国剧院圆满落下帷幕。文化部部长、中国文联主席、本届艺术节主席孙家正致闭幕辞。他说,由中国文联举办的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自1990年创办以来,广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与以往六届相比,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规模空前,有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460余位外国艺术家参加,涵盖了世界五大洲。艺术是情感的载体,文化是心灵的桥梁。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的举办,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为我们中秋、国庆节日期间增添了一场艺术盛典。本次艺术节的闭幕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让我们携起手来,加强联系、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增进友谊,为发展民间艺术,促进世界和平、合作和共同发展,为创造和歌唱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未来,作出新的贡献!

在当天晚上的闭幕告别酒会上,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本届艺术节主席胡振民,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本届艺术节副主席李牧,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本届艺术节副主席冯远,中国文联党组成员、本届艺术节副主席廖奔、白庚胜等出席,并向各国艺术家赠送了礼品。胡振民在告别酒会上致辞。他说,艺术、友谊与和平,是世界人民的永恒追求,也是我们中国国际民间艺术的鲜明主题。通过本届艺术节的各项活动,来自五洲四海的新老朋友们,既交流了技艺,又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这种交流和友谊,将对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对建设一个和谐友爱的世界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璀璨夺目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幅跃升。我们深信,在中国的这些日子里,各国的艺术家朋友们,已经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五大洲的艺术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精彩的艺术享受,中国也给外国艺术家们送上了更多的惊喜,一些艺术团团长谈起他们在中国的感受非常激动:南非“传统歌者”民间舞蹈团艺术总监瓦特说,第一次来中国参加艺术节,觉得氛围很好,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我们带来的两个舞蹈都是土著传统舞蹈,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很受人们的欢迎。国际民间艺术节这种形式非常好,可以使各国艺术家相互学习借鉴,希望能做得更大,更有影响,我们也能通过参加这个艺术节了解更多其他国家的民间艺术。希腊克里特民间艺术团团长伊里亚基斯・尼可拉斯说,能来中国参加这次艺术节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激动。来到这个美丽的国家后,我们看到中国人民都非常热爱艺术,欣赏和表演水平都非常高。这次我们特地带来了一首歌曲《体育颂》献给中国的观众,这是我们国家的艺术家们共同创作的,衷心祝愿北京奥运会取得巨大成功。日本琉球民族鼓舞团团长照尾真也说,我们虽然是首次参加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但感觉一点都不陌生。因为我们来到苏州的千灯古镇,这里的街巷、房屋风貌,很像我们在冲绳的老家,感觉很亲切。在日本,年轻人多喜好现代流行文化,传统民间文化受到很大冲击,但各地也都很重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在冲绳,我们正努力普及传统的民间文化。同时,我们也积极与各地展开民间文化的交流。

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了七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届艺术节更具特色。为此,记者采访了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副主席、组委会主任冯远。在谈到举办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的意义时,冯远说,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自举办以来,在促进中国与各国的民间文化交流,增进中外艺术团体、艺术家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各国艺术家把他们有各自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带到中国,展示给中国的观众,使中国观众更好地了解了各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通过在中国各地的演出、参观和交流,各国艺术家们也更多地了解了中国和中国的文化艺术。每届艺术节,不同国界、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家们激情四射地在剧场、体育馆、广场、公园演出,同时还深入到工矿企业、学校、农村等单位和地区演出。演出分专业和业余两种形式,专业演出突出高水准,业余演出体现群众性,充分展示了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特色的民间歌舞艺术。艺术节还设立了“艺术成就”杯和“艺术友谊”杯以表彰和奖励在民族、民间艺术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艺术家和优秀艺术团体。

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不同民族民间艺术,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成为各国关心的重要课题。在谈到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不同民族民间文化这一话题时冯远说,世界各国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在多元化的语境中如果没有相互的对话,只会在各自语境中变得相互隔膜,这不仅不利于各民族民间艺术的交流,更会对各民族民间艺术自身的发展带来障碍,各民族民间艺术将会在隔膜之中变得萎缩。艺术不仅根植于本民族土壤之中,外来因素的融入,会给它带来新鲜的血液,任何固步自封的艺术只能走向消亡,而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的艺术才会获得长久的生命。所以,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各国艺术家们不断地交流和借鉴,相互学习和吸取有益的经验,取长补短,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产生共鸣,这种共鸣又会体现于本民族艺术之中,以此推动各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的举办为世界各国之间的民族民间艺术相互对话、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在谈到举办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的作用时,冯远说,民间艺术可以成为一个民族的艺术名片,民间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将会为我们民族提供更为友好的国际环境。通过民间艺术节,各国艺术家之间的不断交流和相互借鉴,有利于丰富创新各国民族民间艺术,有益于中国政府、中国艺术家、文化艺术工作者和广大民众倡导和参与和谐世界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民间艺术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它不仅应在国内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一个精彩的部分,它还应走到国际上,并获得更多人的关注,让世界关注中国的民间艺术,从而关注中国人的情感和思考,在认同中国民间艺术的同时,与中国人民相互增进理解和友谊,这将为一个和谐世界的建成提供一种既轻松便利又牢不可破的基础。

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5

关键词:民间艺术;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近几年,我国的高校艺术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了保护和传承我国民间艺术发展,人们开始重视一些生存在边缘、形式比较独特的民间艺术,高校在艺术教学中也开始越来越注重把民间艺术精华引进到艺术教育教学中,对保护民间艺术和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据目前民间艺术和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我们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民间艺术教育资源推动地方艺术院校对民间艺术的深入研究和培养地方艺术院校特色人才,开办有鲜明地方特色、为当地经济文化服务的地方性艺术院校。

一我省高校民间艺术教育发展现状

(一)教学内容单一,教育资源匮乏当地高校在教育教学中教学内容选择面比较单一狭窄,教育资源匮乏,从而导致课程设计缺乏吸引力。各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课堂教学,但是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艺术教育设施都很难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提并论,因此,各高校要利用校外的艺术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最大限度的接受艺术教育,例如,可以充分利用省内民间艺术手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们学习艺术的兴趣,让学生从更广阔的途径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质,使我们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二)缺少对民间美术热爱随着社会和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更多的途径了解外国文化,人们在追捧外国文化和艺术的同时忽略了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髓,很多年轻人认为民间艺术是很土的,没有西方的艺术洋气,正因为如此现在民间艺术的传承存在后继无人的现状,所以目前我国需要一批有责任心、热爱民间艺术的年轻人承担起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的重任。因此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注重民间艺术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引入更多形式的民间艺术来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继承民族特色文化,唤醒当代年轻人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他们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责任心。(三)课程体系布局不合理由于受到河北省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实施与推荐,我省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逐渐重视,不少高校都在艺术教育课程中引进民间艺术,但是很少设置民间美术专业,处在需求与条件、目标与现实的矛盾。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好奇心很强,艺术门类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们对不同艺术的学习欲望,因此完善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二高校培养民间艺术人才的意义

(一)高校民间艺术的培养可以唤起当代大学生对我省民间艺术的记忆,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彰显了地方民族特色,将民间艺术精髓深深扎根于心中,使他们成为传承和保护我国民间艺术的接班人。(二)开展民间艺术教育可以挖掘民间艺术精华,丰富我省高校的艺术教育,提高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民间艺术的整理、挖掘,对提升和创作民间艺术作品提升了新的切入点。(三)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高校这个平台使民间艺术能够得到重新定位和认识,使民间艺术登上高雅的艺术殿堂,增加民间艺术的知名度。(四)民间艺术是由当地的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生活、风俗所创作的,是反映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信仰的艺术形式,其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但是由于民间艺术乡土味十足的特点使得它一直不被社会重视,导致多年来人们对民间艺术的价值一直熟视无睹,然而随着民间艺术面临逐渐消亡的趋势,人们又开始关注民间艺术,古语道:“天行地生,百物宜殖”,保护和传承我国民间艺术刻不容缓,而这个重要的使命就落在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因此,高校开展培养民间艺术教育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三利用河北地域民间资源创新高校民间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

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如何利用和整合我省民间艺术资源建立高校民间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创新首先,高校要将传承地方性民间艺术发挥重要作用,明确学校艺术教育办学思路和教学目标,将民间艺术列入教学计划,建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河北省具有地方性的民间艺术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其次,从教学角度来讲,要对本地的民间艺术资源进行调查筛选,了解民间艺术在不同地域和形式上的差异,探究民间艺术课程的表现空间,这样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更新和优化,从而拓展高校课程资源,使学生通过对民间艺术的课程学习,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最后,对于教学方法,民间艺术专业与传统的美术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有所不同,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比较注重强调造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缺少一脉相承的理论研究;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过多的强调学生对技能和市场的杠杆调节作用,创新能力不足。民间艺术的培养应该吸取两者的教学优点,既要注重艺术审美造型又要有创新,在汲取传统民间艺术的精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加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二)教材创编注重民间艺术理论研究,更新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与民间艺术资源传承和保护相结合,教师应该多去实地考察,进行艺术实践,从而创编特色教材,将本地民间艺术内容作为科研和教研的重点。(三)技能培训由于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日渐稀薄,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和民间艺术形式已经慢慢的淡出我们的视线,开发和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学习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由于近些年来高校扩招迅速,高校大多都引进比较年轻的硕士毕业生,年轻的教师队伍富有朝气,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由于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多数年轻教师教学任务中,整天忙于教学,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改、科研和进修,缺乏实践教学能力。所以一方面高校应该强化在编教师对民间艺术知识、技能、创作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还要将地方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人请进学校,补充学校的师资力量。(五)民间艺术进校园由于高校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设置和艺术配套设施,学生在接受民间艺术的时候大多处于被动状态,表现不是很积极,因此,高校可以利用本地传统的民俗活动和文化节日来展示民间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识,也促进了民间艺术在新时期吸收新的血液和营养,以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共同参与到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行动中。如:河北省高校可以利用河北省的民间艺术资源,组织唐山皮影、武强年画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走进校园,使学生和教师更近距离的接近民间艺术,体会它艺术价值,进一步促进我省民间艺术与高校教育紧密结和,开拓了民间美术发展和传承的新途径。

四总结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传统文化和科技发展融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的载体,民间美术的魅力在于它能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特色,是我国的一种文化财富;大力挖掘民间艺术,在高等院校开展民间艺术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可以培养和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好的保护、复兴和传承民族文化,因此,如何整合和利用河北省地域民间艺术资源,对推动艺术院校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和培养民间艺术人才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高校艺术专业教学和改革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佟利平.本土民间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及方案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10):260-260.

[2] 袁玲.高师民间美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初探[J].美与时代:下,2012(3):122-123.

[3] 马越颖.河北民间美术引入大学校园的调查与分析[J].戏剧之家,2014(12):140-140.

[4] 王胜彩.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美术资源调查研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2(3):69-70.

[5] 苏娟娟.高校美术类专业民间美术课程资源整合的探析[J].青年与社会,2014(16):164-164.

多彩的民间艺术范文6

伴随我国城镇建设的推进,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在这个过程中,民间艺术的关注群体变得越来越广泛。民间艺术从对农民的情感表达向产业化的方向进行了转变。民间艺术带动了农村文化内容的革新,更显出了它所代表的独特地域特点。并且,在当今信息化发达的条件下,民间艺术的传播途径更加的便利和迅速。例如陕西的“面花之乡”——合阳。在当地民间艺术市场化的发展推动下。将面花原料改为用泥烧制为陶器。这样一来,把本来食用的面花变成了工艺产品,推动文化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水平。贵州安顺的屯堡文化也是一个民间艺术产业化的例子。当地的农民充分利用民间的文化资源,把农村的曲艺、剪纸、绘画等作品变为了当地的文化艺术产品,提高了农民的艺术审美情趣,带动了农村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这些例子都是民间艺术在产业化发展中的表现。通过产业化的运作,农村文化的发展具有了先进性。受到这种影响,各地的民间艺术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创新,被广大的消费群体所接受。农民开始充分借助当地文化资源的优势,对旅游产业进行了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民间艺术在文化传统中的精神表达

民间艺术作品的特点是:以农民大众的视角进行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所以在这种价值观的体现下,广大农民群众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作品。传统的农村文化传承中,民间艺术的观众是主导生产和生活的农民,这个时候的民间艺术主要承担的作用是供农民进行艺术欣赏和进行审美需求。因此创造出的艺术作品一部分也用于装饰作用,因此具有实用价值。这个时期的民间艺术带着原汁原味的乡村气息,它注重对民间艺术作品的形式的表达,结合当地风俗习惯和风景特色,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对民间艺术进行弘扬的意义所在

1.对民间艺术进行传承和弘扬,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的建设内容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是农村在新时期建设农村文化的基础,作为传统文化的媒介,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新型农村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对具有当地文化传统特色的民间艺术进行积极的保护和传承,吸取民间艺术的文化精华,丰富农民的文化精神生活。促进农民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从整体上提高农村文化水平。

2.对民间艺术进行继承和发展,具有建设和谐农村和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它具有对人们进行道德和文化宣传教育的目的。建设新型的农村文化,离不开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支持。大力的推广民间艺术,既可以展示农民的艺术才能,又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塑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农村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作用。

3.对民间艺术进行推广,可以更好的促进农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创造力农民群众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部分,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可以使新型农村文化的建设更加快速的进行。由于民间艺术是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和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因此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优势,对民间艺术进行创新。要保留传统的民间艺术内容,这些内容符合农民的生活,很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因此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具有地方文化的自豪感。同时也使农民更加充分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能够对民间艺术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我国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制定了许多的政策,如非物质的保护政策,这就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推进作用。传承并弘扬民间艺术,是我国和谐社会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值得继续推广。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民间艺术由于处在农村生产生活和艺术欣赏的边缘部分,所以许多技艺在传承过程中渐渐消失了。这种情况要认真的对待,要通过当地文化部门的带动和引领,提高民间艺术的地位,积极鼓励人们进行学习传承,加大政府的投入,保证民间艺术持续的发展下去。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