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科普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的科普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的科普知识

小学的科普知识范文1

关键词:大众化教育 普通高校 本科教学质量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8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招生数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也迅速扩大。这对高校来说,是新时期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是对高校办学水平的一种挑战。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如何保证办学质量,对高等的硬件建设、师资水平、教学质量、人才质量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全面启动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国家为了保证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而采取的一项战略性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工程。蚌埠医学院以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为契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蚌埠医学院质量工程建设成果

学校依照国家和安徽省质量工程建设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和地方特色,深入开展了质量工程建设工作。经过多年建设,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师资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2012年12月,立项建设各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41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124项、校级项目286项。内容涵盖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示范实验实训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校企合作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团队、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教坛新秀、优秀教学管理个人、优秀教学管理集体等绝大部分质量工程项目,在项目建设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体系。

(1)进一步强化了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教风学风得到了进一步改善[1]。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全校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教师安心教学,学生专注学习、经费优先教学的良好氛围。广大一线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学建设,质量工程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良好成绩。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进办学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专业建设成绩斐然,专业特色和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我校是教学型大学,也是以医学为主的地方普通医学院校。加大社会竞争力,就要加强专业建设,提升学校办学优势。2007年以来,传统的优势专业全部获批省级以上特色专业,如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为省级特色专业;医学检验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护理学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新建的专业中,药学、预防医学、生物科学均为省级特色专业。通过专业建设,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明显提高,很多专业生源充足,志愿报考率在20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持续稳定在97%以上。

(3)全面提升了师资水平,为打造优质的教学团队提供了保障。学校通过各类教学比赛,如教育软件比赛、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等评选表彰活动,全面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力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师参加的各类评选和四百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年来,共获批省级教学团队3个,有3名教学荣获省级教学名师奖,有4名教师荣获省级教坛新秀奖,有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管理个人。有32项教师作品在省级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中获奖,有2项作品在国家级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中均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有1名教师在全国医药院校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由70多名教师在校级青年教室基本功比赛中获奖。

(4)课程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优质教学资源逐年增加。通过多年建设,共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加上近年来构建完成的多门网络课程,优质教学资源逐年增加,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平台,在全院课程建设工作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使课程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5)大力推进教改力度,教学研究成果丰硕。截止2012年12月,获批各级教学研究项目263项(含省级重点项目12项),获批各级教学成果奖60项(含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3个、10个、14个),通过教研项目立项和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全体教职工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并积极进行成果总结,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0多篇。随着质量工程工作的逐步推进,广大教师的申报积极性越来越高,各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数目,获批数量、获批等级均逐年提高,并在很多综合性大项目上取得了全新的突破。

2 蚌埠医学院质量工程建设经验总结

(1)广泛宣传,认真学习领会精神[2]:质量工程建设的思想保障。为了深入落实好质量工程建设工作,通过组织专家专题报告、组织人员专业研究、外出考察学习、召开专题研讨会、编印《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工作手册》、构建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网站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学校广泛宣传,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牢牢把握质量工程建设的实质和内涵,使质量工程思想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师生员工心中。

(2)健全机构,领导重视,质量工程建设的组织保障。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质量工程建设工作,成立“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财务处、各系、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质量工程项目的规划、立项、管理和协调。并对项目经行督促、检查、考核和验收。

(3)加大投入,专款专用:质量工程建设的经费保障。为切实搞好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学校加大对质量工程项目的经费投入,每年划拨专项经费作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经费和配套经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全部按照1∶1的比例给予配套经费,校级项目给予相应的建设经费。所有获批的省级以上项目,学校给予5%~8%的奖励经费,有效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4)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质量工程建设的政策保障。蚌埠医学院以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下发了《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了学校质量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目标。并制定和修订了《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蚌埠医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蚌埠医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办法》《蚌埠医学院教学成果奖评选办法》等10余项制度和办法,确保了质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校质量工程工作,及时编印了《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指导手册》,将国家、省、校相关质量工程的制度文件、建设标准汇编成册,下发到相关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同时将相关制度和建设标准上传于质量工程网站,以方便广大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调阅和学习。

(5)严格管理,赏罚分明:质量工程建设的绩效保障。为了加强各级各类项目的管理,对于获批的各级项目,从制定任务书入手,学校及时组织项目编写项目任务书,理清建设思路,明确建设内容和目标。各级项目在建设当中均执行严格的年度进展检查。通过检查,总结前期建设成果,并提出下一步建设意见和建议。对于建设成效较好的项目组给予后期建设经费划拨,建设进展不力的项目限期整改,做到惩罚明确,监督得力。建设期满的项目及时组织严格的验收,建设成效好、建设成果丰富的部门和人员,学校给予相应的奖励,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的,限期整改,加强指导。严格的管理有效保障了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绩效,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 对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考

(1)改革质量工程管理机制,逐步由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系部为重心的管理模式转变。随着质量工程工作的逐步推进,获批的各级各类项目越来越多。实际工作中,要重新界定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的管理职能,逐步由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系部为重心的管理模式转变,将管理重心下移到系部,加大系部的监管力度。学校一级管理应从日常事务性管理中解放出来,侧重于宏观指导、调控,系一级的教学管理侧重于贯彻和落实。

(2)定期开展质量工程专题研讨会,以加强多部门交流和协调。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和协调,为了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定期开展质量工程专题研讨会,研究部署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对建设成效、经验、问题等进行研讨、交流、总结和反思。

(3)严格检查验收制度,惩罚分明,确保建设成效。当前,“重申报,轻建设,重结果,轻过程”已成为高校较为普遍的现象。为了确保项目建设成效,就要认真落实检查和验收制度。严格按照任务书进行检查和验收。不能将检查和验收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于真正建设成效显著的项目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建设不力、未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的项目,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处理。只有奖罚分明,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也才能真正达到项目建设目标,进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4 结语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贯彻实施质量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好机遇。蚌埠医学院在质量工程建设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全方位推进质量工程进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努力开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使学校的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小学的科普知识范文2

[关键词]普通地质学;小组合作;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0-0028-04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类专业的入门基础课,是地质类专业学生学习有关后续课程的基础课程,而实验课是普通地质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实验课不但教授理论知识,也传授实际技能,同时还是矿物学和岩石学等后续地质课程学习的主要环节,因此,其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考核方式都需要与时俱进。实验课是普通地质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了理论和实践技能内容。普通地质学课程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及野外实践教学三个环节。由于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地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通过实验课的实践训练,学生能获得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的抽象理论知识,初步学会基本的地质工作方法,还能学会如何去思考,如何去理解、掌握地质现象,最重要的是培养对地质专业的兴趣,学会科学的推理方法。[1][2]因此,重视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地质学实验课有四部分,分别是常见矿物鉴定、常见岩浆岩鉴定、常见沉积岩鉴定和常见变质岩鉴定,主要以矿物、岩石的肉眼鉴定实习为主。[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油气地质及环境科学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科學研究基地和学术交流基地,一直非常重视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教学及学科建设工作,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夯实基础、提高动手能力;在教学学时紧张的情况下,要求保证实验课程保障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地球科学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和地球信息科学学院学生开设了普通地质学课程,学时均为48学时,其中实验课程根据不同专业需要设置为10~12学时。 

一、普通地质学实验课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普通地质学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验课目前为大班教学,师生间沟通时间有限 

作为我校的专业基础课,普通地质学主要教授学生地质学基本概念以及野外实际工作技能。现在每学期石油工程专业普通地质学课程学习人数大约为180~200人,由于师生比例较低,现在课程理论教学采取大班教学方式,集中讲授理论知识。实验课是对理论课所讲知识的重要实践环节,要求授课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指导,而大班实验课教学只能提供有限的机会让学生和实验课教师单独交流。为了适应实验课师资力量不足、实验室空间有限的情况(容纳30~40人),建议开展实验课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从而增加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之间交流。 

(二)实验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以记忆学习为主 

由于实验课时间、空间有限,实验课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以记忆学生为主。2014年初我们收集了关于普通地质学课程的学生反馈意见。相关调查反馈结果显示,学生希望在实验课能够由教师引导自学,并且能够得到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最不喜欢的是需要在短短的实验时间内完成太多理论学习,缺少实践锻炼。 

(三)实验课成绩考核评价缺乏科学性 

在传统实验课考核方式下,评价学生学习程度的唯一标准是作业成绩,而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十分缺乏。因此,学生在实验课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厌学现象,学生学习没有动力,对课程缺乏学习兴趣,逃课现象比较严重;并且学生作业存在抄袭现象,实验课作业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这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是非常不利的。 

高校基础类课程是学生进行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实验课程,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深巩固课堂学习效果的作用。[4]但随着教育理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学也在不断变化,实验课程教学在新的环境下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学生不重视、课时量减少等因素都会导致实验教学质量不断下滑。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该根据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借鉴国外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普通地质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做了一些探讨与思考,启动教改项目来研究如何重建该课程,主要目标是改进实验课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是目前被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具有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的显著特征。“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5]“小组合作学习”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合作学习并不排斥班级教学,但其特色在于小组活动的科学组织与展开。(2)它是以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的一种教学活动,其中教学动态因素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3)它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所有的合作学习活动都是围绕所要达成的特定的共同目标而展开的。(4)它是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合作学习通常不是以个人成绩为评价的依据,而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与奖励的标准。这种机制可以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促进小组内部的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各尽其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6]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1.小组活动学习 

课堂上的小组活动主要包括小组讨论、合作创作和合作演示三种形式,每种活动都有特定的目标。小组合作活动将教学变成了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型互动,这种互动能够有效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激发高度的求异思维。[7]学生在这种多变互动与协作的群体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学习新概念、加深理解,或者是遇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提高学习自主性;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查找课程相关资料,针对授课教师布置的问题进行构思,设计学习思路和进行任务分配;最后通过合作演示的方式将自己的小组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在交流信息、探讨问题、分享成果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2.切块拼接法 

美国大学课堂上的切块拼接式学习是通过伙伴教学的形式进行的学习活动,它是在斯拉温的切块拼接式学习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而来的。切块拼接式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式课文讲解模式,教师将课文切块,由学生分组阅读、合作备课、互教互学。[7]切块拼接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授课教师自始至终都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当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创造一个动态的学习氛围。每个小组不仅是学习小组,更是教研组,组中每个学生轮流担任组长,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组长与组员讨论共同制定小组学习方案,小组成员在互教互学中学习知识,并且通过组员间的互助行为培养合作精神和领导力。 

3.团队研究式学习 

研究式学习是模拟科学探究过程完成课题研究的一种情景式教学模式。美国大学课堂普遍采用团队研究方式,一般由教師根据教学内容制订一个研究主题和一系列子课题,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子课题,分工协作,用一定时间寻找问题答案,完成研究报告,并且向全班报告和演示研究成果。[7]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主张学生积极运用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用书本知识进行知识灌输。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创造精神、增强主体意识,学习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会收集筛选信息,并且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当中承担一部分的研究任务,随着课程学习的深入,学生的自身潜能能够充分发挥,小组成员间的关系也会从刚开始的磨合阶段进入到默契配合阶段,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新知识,也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 

4.小组调查法 

小组调查法(GI)是最成功的一种任务专门化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其代表人物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沙伦夫妇。在小组调查法中,学生在设计他们将要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他们按照对某一论题的共同兴趣来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小组所有成员都积极参与设计如何研究他们的问题;然后,将任务进行分工,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承担一部分调查任务;最后,小组综合和总结他们的工作,并向全班展示或汇报他们的研究结果。小组调查法适合于把获得、综合、分析信息融为一体的探究性问题的教学,如历史、文学等学科的教学。[8]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普通地质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实施——以沉积构造和颜色实验课为例 

第一,合理异质分组。以石油工程专业普通地质学课程为例,实验课一般安排在学期中旬。在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授课教师根据期中考试成绩并结合调查问卷对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爱好以及对普通地质学的掌握程度,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按照异质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分组,以4~5人的规模组建学习小组。为了更好地利用小组成员的特长,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进行,在进行分组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组员的性别。合作学习小组中不同性别的组员组合可以丰富小组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同思维互相补充促进可以使认识更加充分,也可以充分发挥男女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及特长。(2)组员的能力。根据期中考试的成绩可以大概了解班级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从而选取掌握程度相对优秀的学生带动掌握程度稍微欠缺的学生,起到很好的帮扶效果。(3)组员的性格。如果同一学习小组内有的学生善于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性格相对内敛,前者可以带动后者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来。 

同时,由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协商轮流担任小组长的顺序,小组长负责组织团队活动,分配每次的学习任务、协调成员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于提高每一位组员的责任心和领导力,也敦促小组中每个成员都遵守纪律,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当中来。 

第二,教师教学引导。课前授课教师根据该节实验内容设计出能够综合运用普通地质学基本知识的若干问题,问题可以由浅入深,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发散意义。实验课程前,教师要利用一定时间简要介绍实验相关内容,向学生说明该节课程的基本要求及相关实验课习题,并且引出该节实验的作业及问题。随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学习方案和问题的解答思路。 

在沉积构造和颜色实验课当中,需要观察并掌握层理构造、层面构造、化学成因的构造、生物成因的构造、变形构造、沉积岩的颜色六方面内容,这些内容在理论课学习中都已经讲授过,授课教师需要带着学生进行简单的课程回顾,同时讲述观察描述的重点,随后引出课程相关问题和探讨。 

第三,小组合作自学。每个小组要根据授课教师讲授的重点内容及问题进行讨论,小组长最终制定出学习方案并在课上进行自学;在完成作业时采取自愿优先、组长分配任务的形式使每位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如搜集材料、问题分配、PPT制作等。分工完成学习任务并根据需要在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如果遇到疑问随时请授课教师进行指导,从而达到对知识有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的目的。之后,授课教师把学生自学时遇到的问题以及答疑过的问题进行集中整理。上课期间,教师要观察记录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时的表现,并随时了解各小组学习的进展情况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交流。 第四,学习成果展示。小组成员在自学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问题及作业,以PPT报告和纸质作业的形式提交学习成果。每组小组长走上讲台,借助PPT进行报告,向全班展示其小组学习成果,其余报告人担任评审成员进行打分。学生可针对其他小组做的报告提出相关问题,借鉴学习其他小组的优点。 

第五,教师总结点评。教师在听取每个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报告之后,结合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的表现和评审小组的评分情况,用一定的课时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述,指点迷津,必要时进行补充讲解,对学生存在疑问的内容给予指导,确保问题的解决。在最后的评价阶段,教师一般以表扬和激励为主,同时对于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批评和纠正。[5]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应用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资助探索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自学或小组内讨论获得的知识是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再创造而主动获取的,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运用也更加灵活,学习自觉并且富有兴趣,不容易走神分心。学习过程中唱主角的始终是学生,整个课堂气氛生动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并且记忆相关知识。 

(二)提升学习的合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领导能力 

对于传统学习方式的“单兵作战”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小组是一个整体,组员之间必须同心合力,才能配合默契,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掌握程度好的学生要学会照顾掌握程度稍欠缺的学生,先完成的学生要照顾速度慢的学生,否则小组的整体利益将无法保障。要采取轮流当组长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组长;组长制定学习计划和方案,分配给组内每个学生不同的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逻辑性和领导能力。 

(三)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逻辑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思考,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把书本上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主张学生积极运用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能够按照学习的逻辑先后顺序进行自学,同时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疑问,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发现问题并且通过教师引导从而解决问题。在小组共同学习讨论当中,学生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鼓励并将问题和学生观点分享给全班同学,这样不仅可以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得以实现,同时可以提升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充分发掘。 

(四)改变了传统的考核方式,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是被评价者,同时也是评价的参与者,学生可以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比其他小组完成情况找到自己小组存在的不足;学习其他小组的优点,找到自己小组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任课教师不仅可以从卷面作业完成情况考核每个小组的成绩,并且能够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上,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从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评价,目的主要是通过激励性评价,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让每个学生的长处都能在小组中发挥出作用,并且给予一个合理的平时表现分数。 

四、结语 

根据学生的反馈以及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普通地质学实验课“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了,课堂参与重心也从授课教师向学生转移。在普通地质学实验课中,我们将继续使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挖掘学生的自学潜力,拓展学生思维。授课教师在教学方面需要做更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更好地设置问题并吸引研究生参与到课程助教工作中,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家生,谢树成,龚一鸣.普通地质学野外和室内实践教学改革与体会[J].中国地质教育,2009(2):79-82. 

[2] 周鼎武,赖绍聪,张成立,等.地质学实践教学新体系[J]. 中国地质教育,2006(4):47-53. 

[3] 舒良树,解国爱,王博,等.新形势下普通地质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2(4):143-147. 

[4] 刘学锋,张伟伟.理工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力学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17(1):6-8. 

小学的科普知识范文3

摘 要 为探究如何促进高职院校篮球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对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大一篮球选项课的90名学生为例,根据技g水平分三个组别进行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分层教学在很多方面都优于传统教学法。

关键词 普通高职 分层教学 篮球课

在天津的高职院校,据作者了解普通都是以传统教学的方法进行篮球课的讲解与练习。但是,传统教学法虽然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却无法做到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往往实际水平情况不一,同一教学内容可能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学生,甚至是大部分学生。因此,采用分层教学法用来探究对于普通高职院校篮球课学生内容的掌握是否有积极作用。

一、实验对象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大一篮球课选项班学生,共90名同学(两个班级)。年龄为18-20岁。实验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基本技能进行了系统的测试,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将90名学生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各45人。

(二)实验方法

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实验组按技术水平进行分组后的教学与练习,教学内容统一。

实验班技术分组:对实验班进行全场之字形运球上篮测试,完成时间在25-30s的为一组(水平高);完成时间在31-38s的为二组(水平中);完成时间在39-40s的为三组(水平低)。最终,一组为9人,二组21人,三组15人。

实验时间: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

教学内容与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内容一致,按教学大纲由同一名教师上课、评分、考核。但授课方法与进度不同。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组一组以球队战术打法,球队体系如何建设等内容为主;二组以2、3人的配合练习、体能训练为主;三组以期末考核的运球上篮、定点投篮等基础练习为主。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的成绩均有了显著性的提高,说明这两种方法对学生运球及运球上篮的掌握都有一定的帮助。但从均值来看,分层教学后的学生平均成绩要优秀传统教学法之后的成绩。

表2显示的是经过为期2个月的教学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1分钟投篮这项测试中的成绩。不难看出,实验组各个组别在实验后都有了显著的进步,而对照组的学生其成绩也有进步。而实验组的平均成绩要高于对照组的平均成绩。

(二)分析

1.分层教学法可以很好的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在高职院校当中,篮球选项课学生的水平差异性较大,单一的教学内容与模式并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提升与帮助,而分层教学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点。

2.分层教学法由于存在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作技能的热情。特别是位于中间水平阶段的学生,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教师的针对性训练,在一段时间后往往能够超越一组部分学生的水平。这是传统教学法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3.分层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学生能够更清楚的看清自身的不足,有更大的动力去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与进度。学生之间通过协作、配合、竞争一起完成某些练习,在提高团结意识的同时,培养了学员积极拼搏、不怕吃苦的优良品行。

三、结论

(一)分层教学法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高篮球技能水平。提高的幅度、速度都要优于对照组。

(二)分层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篮球运动的本质所在。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拼搏的精神。

参考文献:

小学的科普知识范文4

为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精神,探索建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机制,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联合开展了首批全国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申报工作。经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科技厅(委)、所在地中科院分院、科协部门推荐,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联合组织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等61个单位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希望全国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发挥示范性带头作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制定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和组织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好学生实践活动的接待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活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科技厅(委)、所在地中科院分院和科协部门要探索建立密切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强指导,共同推进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为各地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首批全国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名单

(61个单位)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航空遥感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馆

天津科学技术馆

天津自然博物馆

河北省科学技术馆

朝阳市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树木园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

哈尔滨工程大学启航活动中心

上海科技馆

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天文博物馆)

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标本馆

江苏省科学技术馆

浙江省科技馆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

合肥现代科技馆

蚌埠市科学技术馆

铜陵市科学技术馆

福建省科技馆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

江西省科学技术馆

上饶市科技馆

山东省科学技术宣传馆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郑州科学技术馆

郑州市郑商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地

武汉科学技术馆

湖南中医药大学传统医学科学科普教育基地

湖南省科学技术馆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科学馆

惠州科技馆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学与资源科普教育基地

广东科学中心

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馆

中国雷琼海口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

四川科技馆

重庆科技馆

贵州科技馆

云南省科学技术馆

云南天文台科普教育基地

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

青海省科学技术馆

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自治区高原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科院天文与时间科普教育基地

陕西科学技术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

陕西省现代农业校外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陕西医史博物馆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基地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标本馆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小学的科普知识范文5

科普活动总结如下:

一是社区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科普教育活动。

2016年9月18日上午9:00~10:00,望湖社区联合辖区合肥市第四十八中、望湖小学分别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科普教育活动。通过模拟灾害预警,让学生们都能够参与其中,科学的掌握地震灾害逃生技能。此次活动开展参加人员三千余人。

二是社区举行了以“全民创新,人人有责,人人可行”为主题的科普知识进社区讲座。

2016年9月22日上午9:00~11:00,我社区举行了以“全民创新,人人有责,人人可行”为主题的科普知识进社区讲座,促进公众合理营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此次讲座以卫生健康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免费测血糖、测血压、免费义诊活动。活动期间共派出医护人员8人,发放宣传材料423份、免费测血糖108人、免费测血压286人、发放健康教育问卷120人份收回108人份。

三是开展社区公益大讲堂之亲子沟通与儿童绘本阅读科普宣教活动。

小学的科普知识范文6

一、 提高认识,明确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是关系到民族振兴的大事。科普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必须加强科技教育,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使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心,有比较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具体、生动、切实有效的活动,在校园内广泛开展科普知识的传播,科学思想的渗透,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 加强领导,完善科技教育的管理机制。

在学校科技教育中,要加强对科技教育的领导,配备专职教师和各项科技活动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开展科技教育的各项开支,为增添设备、教师外出学习等提供物质保证。定期对科技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对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和学生予以表彰奖励,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找准下一步工作的突破口,确保科技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

三、 培训师资,建设一支有创造性的教师队伍。

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开展科技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教师必须对此项工作要有充分的理解,并深刻认识它的教育价值。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和科技教育能力,养成爱科学、肯动脑、勤动手的习惯,并能指导学生进行科普知识学习,教会学生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实践能力,骨干教师能培训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让他们在“玩中学、想中学、做中学、用中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请有关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科技教育指导与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各学科教师充分认识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加强科技教育与学科教育的结合,在本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不断丰富科技教育的内容。

四、 落实教学,发挥课堂教育的科普教育功能。

观察、思考、实验是三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在学校的科技教学中,主要以这三种科学方法的训练为重点。各学科注意挖掘其蕴涵的科普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把有关新材料、新技术、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生命科学等现代科技知识适度地传输给学生,并教他们学习观察和思考,把科普知识教育广泛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科普教育功能。

要特别发挥科学课的作用。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上好每一节科学课,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等方式,尽可能地亲自去感受或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学习科学,注重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态度,培养学生具有一个聪明的头脑,一双灵巧的小手,发挥科学课程在科技教育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主阵地作用。

五、 开展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学校的科技教育必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形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素养等都是在科技活动中逐步培养并形成的。

1、全员普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知识宣传和科技实践活动,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全员参与科技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学习渠道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形成浓郁的氛围,增强学生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普及科学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智慧,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和发展,从而形成广泛而坚实的科技活动基础。主要可开展以下活动:写观察记录,观察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活习性,观察观察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学习作观察记录或写观察日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如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珍爱生命、远离、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等,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写科学小论文,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科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读科普书籍、科学家故事,看科普电影或科学画报,学习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启蒙教育;画科幻画,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等。

2、重点辅导,加强特长学生培养。

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与个性发展,面向部分学生,在科技知识或技能的某些方面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增强应用知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使这部分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如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选择有兴趣、有专长的学生参加,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学校可开展科技模型制作、生物小实验、科技小发明、科技小制作、电脑绘画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积极参与这些兴趣小组,并参加各项竞赛活动,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且取得良好的收效。

3、挖掘家长潜力,整合校外科技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