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文化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文化研究

艺术文化研究范文1

1

“人生艺术化”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美学、文艺思想所提出的一个美学的、文学艺术的、也是文化的命题。所谓“人生艺术化”,也就是要以美的艺术精神来濡染人格与心灵,使人的整个生命境界成就为艺术般美丽而富有意义的诗性境界。

“人生艺术化”的核心精神源自梁启超。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在《“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为学与做人》等文中率先提出了“生活的艺术化”的命题,并将“生活的艺术化”的精神阐释为“无所为而为”的“趣味主义”精神,是“把人类计较利害的观念,变为艺术的、情感的”,“喜欢做便做”。这种“为劳动而劳动,为生活而生活”的境界梁启超将其誉为“趣味化艺术化”的境界。它的要旨是“责任”与“兴味”的统一,所谓“责任”是宇宙众生运化的大境界,“兴味”则是个体情感的激扬勃发。它倡导实践主体由情而动,有真性情,有大情怀,能将小我之兴味与众生宇宙之运化相融通,最终超越小我之成败得失而体会“无所为而为”的真生命创化之“春意”,从而使人生从烦闷至清凉,从平淡显灿烂。因此“生活的艺术化”非逃避责任,也非游戏人生,而是要求个体从生命最根本处建立纯粹的情感与人格,实现生命的大境界大价值,并从中体会到生命的美与意味。

“生活的艺术化”的命题与精神最早为朱光潜所承续。20世纪30年代初,朱光潜在《谈美》中专列了一节“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他较为集中而具体地发挥丰富了梁启超所提出的命题,并将其表述明确为“人生的艺术化”。这一提法日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逐渐定型为中国现代美学与文化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朱光潜着重从艺术切入,强调艺术的精神就是“无所为而为”的审美精神,我们的学问、事业、人生都要像创造艺术品一样贯彻美的艺术精神。朱光潜对艺术的审美本质及其美感要素作了具体的阐释。他提出,“人生的艺术化”既是“人生的情趣化”,也是“人生的严肃主义”。

三四十年代,丰子恺、宗白华等也对“人生艺术化”命题的丰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子恺提出了“真率人生”的命题,成为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思想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宗白华则从意境出发对生命的自由诗境进行了生动而深刻的阐释构建,成为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思想最为绚烂的华章之一。

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思想是有自己孕生的历史语境的。一战结束后,1919年至1920年初,梁启超携学生赴欧主要国家20几个名城考察。梁启超本是中国现代较早主张文化开放的先驱者之一,他曾主张要对不同文化作无制限的输入。但是,这次欧洲之旅却使他看到了西方文化中物质主义和工具理性所潜藏的弊端,虽然他把中西文化分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有某种简单化的倾向,但他却极其敏锐且不无超前地提出了现代社会中精神文化与价值理想对于人类的意义问题,提出了情感与人格建设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问题。20年代,他以“趣味”为核心范畴,建构了“无所为而为”的趣味哲学与“生活的艺术化”理想。20年代至40年代,“人生艺术化”的理论得到当时文化界人士的热烈响应。而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之时,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决定了这种美学与文化思想在当时不可能成为主流话语。直接投身到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中,是当时解决中国问题的更为有效而现实的道路。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知识分子选择了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路径,试图以民族和大众启蒙者的姿态来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答案。与梁启超一样,朱光潜、丰子恺、宗白华等也都是融通古今的饱学之士,同时也都有域外的经历,对西方文化有切身的体会。相对于国人,他们较早敏感到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所伴生的某些问题。他们所提出的“人生艺术化”的道路相对于当时的民族困境来看,不免过于高蹈,但这恰恰又是这些人文知识分子对于现实的真挚发言。而它的价值与意义在今天进一步彰显出来。

2

从人类的文化思想与历史实践看,对于人生的艺术化(性)追求并非只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化的专利。就其主导倾向与精神特征来区分,我以为其中大体呈现为三种不同的类别。

第一类是对生活形式的艺术化(性)追求。主要是把艺术化理解为装饰性或新奇性。具体表现为对生活用品、生活环境及人体的艺术化装饰与修饰。如19世纪唯美派代表人物王尔德喜欢在自己的身体上装饰以向日葵,佩特则重视对日用器皿和居室环境的修饰。今天,对自己的头发、指甲、面部等身体各部位的修饰早已为人们所接受,而对生活用品、居住环境、购物环境等的艺术化追求也正成为一种能为大众普遍接受的情趣。“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这类情趣的一种表现。这类艺术(审美)化追求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提升生活的品位与情趣,但其着眼点主要在生活的外形式上,对于形式的过分重视亦可能流衍为奢靡、颓废与媚俗。第二类是对生活技巧与社会关系的艺术化(性)追求。即把艺术化导衍为生存与生活的技巧,具体表现为生活方式、生存态度、人际关系等的处理艺术。如中国传统士大夫所推崇的“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生存方式与态度,实际上就隐含着处理现实关系的某种圆滑技巧。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则,本来应该是“学而优则仕”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是不能如愿的,这可能有多重原因。于是,士大夫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可进可退的,在某种情况下是明智的在某种情况下显然是圆滑的生存哲学。林语堂以“中等阶级生活”为基础的“生活的艺术”,以及种种所谓公关的艺术,在一定意义上也可归于这个类别。这种艺术化化衍得当,确实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润泽,但过分重视则可能流为精神的退化。

这两种人生艺术化的理论倾向及其生活实践,严格说来是对生活中的局部艺术性要素的追求,而非人的整个生命境界与人格心灵的艺术化。

第三类则体现了对人格与心灵境界的艺术化追求,是人生艺术化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命题的基本取向。这个艺术化就是人类对自我精神与人格之美的追求。这个艺术化的本质实际上隐含着的是对于美和艺术精神的理解与把握的问题。在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命题中,美与艺术的精神主要被阐释为以情感为根基、理想为品格的弘扬价值、追寻意义的诗性生命精神。这个精神包含了对真率、生动、热情、圆满、完整、和谐、秩序、创造、自由等品格的向往,要求超越粗鄙、麻木、虚伪的纯物质人生。

前两种艺术化可以说是艺术因素对生活的渗透与泛化,而最后一种则是艺术精神对生命与人格的提升,它要求从根本上改造人格境界与生命境界。它所选择的武器就是美的艺术,它所追求的境界就是生命的审美超越。

3

“人生艺术化”命题的核心是要将人的人格与生命境界成就为艺术,即要使人的生命在美的自由升华中获得诗意提升与诗性实现。这种人生理想与精神旨趣在其孕生的历史语境中具有不容讳言的乌托邦色彩,因为在严峻的民族战争中,光靠“人生艺术化”是不可能力挽民族于危亡的。但是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人生艺术化”命题所深蕴的诗性光芒,却具有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意义。

与艺术化相对的是科学化。艺术化代表了情感的、个性的、整一的、生动的、诗意的等创造模式。科学化代表了理性的、统一的、逻辑的、规整的、现实的等实践方式。在人类早期,我们并未严格区别艺术活动与科学活动的界限。理性的实用的活动中就蕴涵着艺术的审美的因素。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艺术与科学逐渐区别开来。这种界限尤其在现代性进程中日趋严格。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及其伴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也自然而然地促生了关于现代性问题的反思。

穷究宇宙的奥秘,科学与美并非不可通约。穷极人生的究竟,伦理与美也非互不关联。完美的人的是真善美的统一,这一认识在康德、席勒的人本主义哲学与美学中已明确提出。康德认为以情为本质的审美判断力是沟通纯粹理性的知和实践理性的意的桥梁。席勒提出可以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使人实现从感受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成为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相协调的自由完整的人。“人生艺术化”理论正是顺着这一理路而来的。当然它所针对的不仅是西方美学所主要批判的人性分裂问题,更基础的还是在民族困境中的人性麻木、自私庸俗的无情俗情问题。而在对后者的探讨中,它也警觉到科技文明发展所可能带来的与西方社会相似的现代性问题。由此,“人生艺术化”命题也把人格建设、人性完善的历史实践问题和人生意义、价值信仰的形上问题一并提到了现代中国人的面前。

艺术文化研究范文2

一、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漆艺教学多元发展

在文化创意产业下,漆艺产业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一方面,不断地更新内容和表现形式,丰富产品种类和风格,并将创意的思维和理念转化为新的产品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漆艺的内涵和价值;另一方面,漆艺的创新融入了现代社会的一些新的元素,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拓宽了市场空间,实现资源和优人和凝聚。这必将对高校漆艺这种传统艺术带来冲击和影响,同时也给高校漆艺发展带来了新的艺术可能性.如果不想在快速发展中泯灭就要转变思维观念,加快转型确立全新的教学体系.漆的强大的包容性使得她可以也可能和任意一种材料尝试结合、创新出既具有时代感又能拓宽产业化道路的漆艺产品。比如说跨专业融合来研发家用器具、室内陈设、首饰、漆塑、家具、漆壁画等等。这些跨界融合的尝试可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工作中实践证明漆艺的跨界融合的教学模式确实产生了不少独具匠心的新颖的作品,而在这种不断的尝试和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养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和锻炼,这些都无形中促进漆艺教学与毕业就也的有利衔接,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创业素质与创业能力。

二、高校漆艺教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出路

近些年来高校漆艺发展中的问题日益得到了重视,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已有不少院校从以往的学、研教学模式逐渐发展成学、研、产的生态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与市场和社会的联系,也更加注重创新人才和产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漆艺的发展需要高校对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漆艺教学更需具有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及传统文化修养,在创意产业形势下无论是社会的需求还漆艺术再继辉煌的历史使命,都需要在漆艺教育中优化课程配置,强化基础技能训练,只有在高校中把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打牢,才能把握漆艺术持续发展下去的命脉。这也是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关产业从事漆艺创作活动的技艺保障。然而漆艺的教育不但要注重“学”还要应用到“研”中,学生不但可以在平时的习作和真实项目中得到锻炼,还可以在教师的积极带领下关注和参与相关的科研活动,在科研项目中把平时学到的知识不断的运用到研究中,通过研究也不断的检验是否和平时的学习相辅相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不断的在探索和进步,并把研究成果和学生一起分享。学生能了解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对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前沿问题不断保持跟进,渐渐养成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意识。产是学和研的最终目的,产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与研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研究的兴趣,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要不断缩小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产业人才需求质量的差距。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智力与人才的支持,同时也推动了高校漆艺的良性发展。

三、高校漆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1、针对性和灵活性

漆艺工作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有习作有创作等。目的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出最优秀的作品,教师也会在学生作品的选题、设计思维、实际操作、收尾等全过程把关和亲自指导。在这种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学内容扩展、延伸和深化,有利于学生视野、思维的扩展和创新突破。同时,增进了师生情感交流,达到了创新人才及产业人才培养的最大化。

2、教学环境宽松,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漆艺工作室教学环境相对宽松,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教学大纲和计划留有一定的空间。工作室面对市场开放,由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教学不只是教室,而是延伸到工厂、企业乃至市场需求,扩大了教学活动的场景,缩小了学校与日新月异的社会之间的距离。学生有更多的自自由支配学习时间,不再被动地接受既成的结论与事实,可通过主动探索,分析、归纳,满足个性发展所需。

3、有项目作为依托和支撑

工作室的教学打破原有的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依托,典型作品为载体,在任务驱动下进行生产实训,学生通过市场调研、组织素材、等直接参与的生产实践活动,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面对企业和市场,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使学生在校期间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前进入工作状态、社会实践、认识真理、认清市场,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调整和构建自我,因此,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能力提高和素养养成的过程,学生的社会能力得到磨练,在实际操作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让学生有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学生毕业时能够很快地融入企业,从而缩短了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期,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4、校企联合产学发展新模式

艺术文化研究范文3

1.现代艺术设计课程是磁州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

磁州窑文化伴随着悠久的历史和兴衰起复,传承和发展到今天,与其它传统文化一样,正面临着生存的重要挑战。磁州窑曾经作为我国宋代北方的最大民间窑系,不仅对我国,对朝鲜、泰国、越南以及东南亚等国家,都有着深远的文化影响。从建国到现在,我国政府在恢复磁州窑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对磁州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仍然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要想摆脱磁州窑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无疑是最为有效,也最为快捷的方式。艺术设计课程作为对磁州窑文化进行传承的主要途径,应该从根本上重视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职责和功能。应该以创新性的教育思维来逐步引入以磁州窑为例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

2.磁州窑文化是现代艺术设计课程的重要资源

磁州窑文化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其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课程当中,可以成为现代艺术设计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对磁州窑文化这种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即是对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拓展,也是对艺术设计教学思路的创新。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合理运用磁州窑文化,不仅能够有效的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导向功能,还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向世界,使这种文化形态再次大发异彩。

二磁州窑文化融入现代艺术设计课程的模式选择

1.以课程教学模式引入

为了创造出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也为了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特点,对磁州窑文化以课程教学的模式,进行有取舍的运用和引入。首先应该根据设计专业的不同,对磁州窑文化内容及形式进行有选择的引入。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要,来灵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及内容。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也可借助知识传授和文化分析等手段,来提升学生对这种文化内涵的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开展课堂讨论、课堂交流等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和延伸。

2.以实践教学模式引入

当然,现代艺术设计课程对磁州窑文化的运用,不仅仅应该停留在课堂上和学校中。而应该以实践教学这种模式,使教学由校园走向社会。学校可在相关部门支持和帮助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比如文化交流、磁州窑展、制作学习等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磁州窑的设计内涵。校企合作一直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与培养的重要模式,因此,应该积极的加以应用。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不断学习和成长,完成从个人技能发展,到整体素质发展的完美蜕变。

三磁州窑文化融入艺术设计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1.磁州窑文化与艺术设计课程的共性分析

磁州窑文化与艺术设计课程有一个非常本质的共性,那就是艺术性。磁州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艺术性不仅仅包含着对社会文化、审美以及精神的积淀,也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神、形、意的结合。现代设计课程想要现实的,不仅仅是对学生艺术设计技能的培养,更要实现对学生审美价值、审美意识的培养。因此,从根本上看,磁州窑文化与艺术设计课程,从本质上都是对我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以及审美特征的呈现和实现。二者在艺术创作及意识形态方面,有着不言而喻的共性。

2.磁州窑文化融入艺术设计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磁州窑文化蕴含着我国民族传统的文化审美,也是人民智慧的积淀,有着重要的民俗性和民族性,也有着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与文化气质。将磁州窑文化作为现代艺术设计课程的重要教育资源,融入到艺术设计课程当中,即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艺术修养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可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艺术设计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社会主义艺术设计人才。磁州窑艺术形式鲜明而富有特色,是一种具有原生态风格的艺术设计,能够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提供全方面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灵感,也可以帮助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艺术设计风格。此外,现代艺术设计课程也正处在改革创新的重要阶段,急需对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途径进行拓展。磁州窑文化的引入,迎合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从现代教学设计建设和其它教学资源配备方面来看,将磁州窑文化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课程当中是十分可行的。

3.磁州窑文化融入艺术设计课程的途径和方法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艺术设计的效率虽然提高了,但趋向性也越来越强了。笔者认为,磁州窑文化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引入,正好能够为艺术设计课程提供多元化的创作思维,使现代艺术设计能够在造型方法、设计理念、文化内涵方面得到重要的拓展。因此,现代艺术设计课程应该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同时,对教学内容及教育方式进行不断的更新,进一步加大对以磁州窑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教授比重,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认识和体验到磁州窑文化的艺术精髓和文化本质。现代艺术设计课程可以依托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课程设置和资源配备上,有计划、有目的的渗透磁州窑文化内容。艺术设计教学还应该结合磁州窑文化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对教学手段进行不断改进,对课程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能够从磁州窑创意及制作工艺等方面,对这种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比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四结论

艺术文化研究范文4

从名称上看中国鞋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历史种类有屦、履、屐、舄、靴、、、、、三寸金莲。到现在统称为鞋;从样式来看就有方头、尖头、圆头、如意头、规则、无规则;有矮帮、高;有薄底、厚底等之分。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礼节和不同的身份要求和讲究。周代兴“礼”,人们就有入室脱鞋之礼习俗,平时生活在家中或他人室内可赤足穿堂;如果在宫廷内上殿见君,那就必须去掉外鞋,否则便会横祸招身。秦汉延续了周的习俗,汉时还进一步规定有罪之人不得着履等法规。入唐以后,靴的习俗已有很大改变,但在某些场合仍有脱鞋的习惯、习俗。翻开历史想找到一本关于鞋子历史和鞋子制作的文献著作确实很难,这也正是我们要研究探讨鞋文化的主因。从南北方生活、气候、地域不同来看,也会产生不同鞋文化。原始时期“足衣”的出现其实是为保护脚的需要。由于人类生存的气候、地理环境的不同。发明足衣需要的强烈程度也不同。人类最初在热带天气暖和地区,是不用穿鞋的。现今的少数民族和某些地域也保留赤足的生活习惯,因此就算穿鞋也是简薄之类的草鞋,不会出现保暖类型的鞋。但是在寒冷的地区,那里的人没有鞋就不能生活,南北环境的不同产生的鞋文化的差别也特别大。

制作鞋的工艺材料有布、麻、丝、绫、绸、锦皮等。皮毛的鞋就是皮毛材料制成的,其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履是古代鞋的总称,其种类繁多,不同时期就用了不同的材料。履文化在物质方面是很讲究的,它属于技术的层面,鞋的物质原料是草、木头、布、皮革、橡胶、人造革、塑料等。将鞋制作得舒适、合脚,是基本要求。明朝时期北方大部分多穿菱纹绮履,而江南部分穿的是棕麻鞋;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履就比较正规,种类也繁多。大部分的名称来源于材料。履一般是高头大履,走路时虽然不是很方便,但是却能感受到逍遥之至。屐,是由木齿制的鞋,它由扁、系、齿三部分组成。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用革、麻、皮、丝等材料做成的。靴的样式是多样化的。蒙古族靴子有皮制和布制的。满族使用的是牛皮和牛皮制作,有时也用缎、绒、布为材料。至于制作工艺,鞋子本身是物质文化,但鞋子的制作工艺却是非物质文化。作非物质文化时出现了很多需要认真研究的手工的技艺,如中国布鞋传统的纳鞋底与各种鞋帮形式,绣花鞋、虎头鞋、棉鞋、单鞋、凉鞋、套鞋、油鞋、钉鞋、高底鞋、藏式布鞋……古时制作工艺简单应手,在今天,以前的制作工艺的方式开始逐渐被代替,出现了新型的制作方式,品质与速度逐渐提高。

中国鞋文化历史久远。鞋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相关场合穿。提到鞋民俗,即文化与民俗,要了解民俗的概念,了解民间风俗所演变的风格与形态,它是一个地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所创造、演变形成的鞋文化。它最早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劳动和生活,在特定的民族发展时代,由于地域不同,不断扩大和演变,最终形成了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的鞋文化。鞋民俗就是把文化和民俗加以融合和运用而产生的新内涵—鞋文化。这样就形成了长期以来独有的鞋文化。鞋文化,由于地域不同而不同,由于国籍不同而不同。一个民族越强大,其鞋文化持续得就越久远,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

说鞋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人们是容易理解的,说鞋文化是非物质文化,是与“物质文化”相对的,这要从历史传承上来进一步剖析,也就需要深入考察它。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随着生活的需要,都会不断创造出大量的新产品,这种用品的美感具有时效性。随着时展,信息快速传播,科学美感的实用性、持久性受到检验。科学是把握物质与质量的标准,根据需要人们不断提出新的完美民俗要求来取代它的糟粕。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从裹小脚和虎头传统图案渊源历史来看民俗,就会有所了解,一种文化的流行与形成,是由长期特定的历史社会制度所形成的。它的审美的发展,是与地域文化影响密不可分的,流行于西北民间的虎头鞋便是最好的案例,至今具有强烈的震撼和感染力。为此,生命不息,代代相传。无论从民俗学还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鞋文化的演变、发展与图案都是紧密相连的。从它产生那时起,人类学就对它一直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它的产生那一刻开始,鞋的文化就从没有停止过它的审美追求,发展到了现代乃至以后,人们的观念还会更加先进,产生的图案样式也会更加丰富。无论在国内国外,关于鞋靴的称谓都是以原始文化的演变研究为主线的。鞋子是文化,是非物质文化,这是我们比较宽泛概念上的理解,但每一个阶级、每一个民族,都在自觉不自觉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下,发展其文化,不管你承认它存在与否,它都不停地发展着。它确是一种文化,是非物质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中国的鞋文化在现代设计中演变着。中国传统的鞋,是用简朴手工艺的形式来完成的。使得它的文化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大放异彩,也从没有过像今天这样得到重视。现当今,越来越发达的社会,纯朴的手工文化只作一个系统性的设计构思,这需要把鞋表现出来。笔者是从画设计图纸开始,然后再制作,画完设计图后便发现了很多问题,很多理念围绕着传统文化元素和生活元素中不断扩展,创意美感就像泉眼一样,不断涌现。笔者画出了很多设计图,又不十分满足。笔者遵循设计的技法来做这些设计图,在制作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对于这些鞋样在取材上花了笔者很多时间,首先想过采用焦糖、玻璃、木料、油泥等来塑型,笔者也想过用原有的鞋将之改变,加上自己需要的理念。设计的理念与鞋的塑型的材料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不同的鞋在运用材料上是必须需要花心思去斟酌的。如果一双鞋只有鞋底,没有鞋面,就不能构成文化鞋的完整性。因此,鞋面的制作就需要运用大量心思,笔者之前已收集了大量的传统鞋文化元素和创作手法等史料。

今天的鞋造型与古代的鞋造型明显不同之处在于传统鞋式样是手工绘制而成,而今天的鞋制是由电脑绘制机器完成的,由于材料的拓宽使用和应用范围的增加,其审美观点及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例如登山鞋、跑鞋、溜冰鞋,形式也随着使用而改变。中国古代鞋子喜欢上翘,鞋翘又很讲究规矩,中国古代男女穿的服饰都是以长袍为主体,鞋翘是为了衬托下服饰的裙边,以免滑倒。当然也有警戒的作用,以防穿的人受伤。其次,鞋翘是因为它与鞋底相连接,鞋底牢于鞋面,这样对鞋的寿命有延长功能。再有,鞋翘有一定的封建迷信意识,向上翘起犹如古时建筑尖部上翘,造型与信仰和崇拜是分不开,甚至带有许多神话色彩。现在设计观念,首先考虑的是它的美观与造型,其次才是它的实用舒适性。不论是工具上还是技法上,都在传递现代人的构思与理念。

从古至今一双好的鞋子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一双鞋子要价不菲,像茶花女主人的鞋子死后竟拍卖出天价。从表达的形式上来看,丹麦童话水晶鞋之说更增添了几分传奇价值。鞋文化无论是在物质文化中还是非物质文化中都占据一定的地位。不同时期审美价值不同。古代“三寸金莲”之鞋其价值取向之高,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唐后主李煜的爱妃之鞋为三寸金莲。民国初期随着外来文化涌入,人们在鞋的造型和图案上开始新的价值变换。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价值又有所不同,但预示未来的鞋文化,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对鞋文化的创意设计的构思,主要归于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原理来源于传统文化元素在生活中的一个转变过程。在设计鞋样的时候要适应人们的眼光与需求,呈现一种典雅、简朴、文化浓郁的效果,让人觉得在设计创意上有独特之处,还要让它有现代时尚感。对鞋文化的设计,其实就是一种人性化的设计,需要提倡返祖回归,回归到内心深处的原点。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进行新的构思。

艺术文化研究范文5

关键词:中国文化 全球化 艺术设计 中国特色

一、引言

自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我们生活中讨论的话题就离不开全球化这一问题。全球化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我们从事的专业和工作。总的来说,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在受全球化侵蚀和影响。艺术设计是建立在艺术与文化、技术与科学的基础之上,因此,也同样遭受到了全球化的巨大冲击。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如何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二、全球化的定义

当今,我们对全球化还没有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下面是国外对全球化的定义普遍都接受的两种理解。

在托马斯弗里德的《凌志汽车与橄榄数――理解全球化》和丹尼罗德里《全球话走得太远了吗?》书中,他们的观点是全球化是一种经济现象,是各地区和各国市场的一体化。

在马尔科姆沃特斯的《全球化:关键性思想》书中,他们把全球化当做一进化过程,而人类生活是由诸多过程构成的多面、巨大的复杂体。人们意识到的文化安排和社会安排的地理制约因素,正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渐消逝。

我认为,全球化很难用一两句言语就能给出其精确的定义,它是一个多层次的观念。全球化包涵文化方面的全球化、制度方面的全球化、经济方面的全球化。我们不应该把全球化简单地理解成单一化,然而西方国家所鼓吹的美国化的观点相对来说也是片面的。而具有说服力的全球化的定义应该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艺术和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只有认清问题的实质,我们才能处理好中国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的问题。

三、民族文化与艺术设计领域的全球化

艺术设计在艺术中,它是一个年轻的科目,设计师们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在面向时代、面向世界的同时,怎么保持其独特鲜明的民族个性。现在,在艺术设计全球一体化和国际性的文化交流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独特的一元得到世界的认同,这是中国艺术设计首要研究的新的课题。

(一)全球化的冲击给艺术设计领域带来的新问题

现在,艺术设计领域在全球化冲击的进程中,它受到的影响是深厚的。如今在中国的设计师中间已经有了这种倾向,他们认为美国的模式在艺术设计的各个方面都是最好的,如果设计就要按美国的模式来进行。比如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的“拉斯维加斯化”、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好莱坞化”、城市规划的“曼哈顿化”等等。这些都导致了中国的艺术设计师特别是年轻一代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核的遗忘和特别严重的“同质化”倾向。

问题一:“拉斯维加斯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问题。

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出现了盲目跟风向美国拉斯维加斯学习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最终会导致在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中忽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而今,国内的设计师和建造师还是一味地、争先恐后地学习“拉斯维加斯化”,[1]设计师们把他们的作品还叫做“后现代化”,这些作品只是单纯地讨好消费者,没有要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文化内核。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问题二:“曼哈顿化”在城市街区设计中的影响。

在城市街区的规划中,往往都去模仿曼哈顿,认为高楼大厦林立才是现代都市的象征。致使我们的城市中修建了好多摩天大楼,却对城市环境造成了污染和能源的浪费。当然,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但是,如果在设计中只考虑学习美国设计的文化,那么这么发展下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青年设计师若干年后将成为建筑界和中国室内设计界的核心力量。他们的设计思想都深受“曼哈顿化”的影响,那时候,我们所有的建筑都是高楼大厦,我们民族文化独特的特性已经丢失,这对我们来说无疑将是一场灾难。

问题三:“好莱坞化”的影视作品。

当今的年轻一代受到了“好莱坞式”大片的影响,它的影响着正在改变着国人的思想,年轻一代不再崇尚革命老一辈无产阶级的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而今,我国的影视界已经开始接受“好莱坞审美标准”,中国的影视界已经被同化,丢失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在浮躁的商业时代,同质化已经成为中国设计界的弊病。

(二)民族文化创新是艺术设计领域全球化的解决之道

如果单纯从艺术设计领域来讨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区的艺术设计思想和作品向外传播,都可以被当做全球化的过程。首先,某一个地区或民族是艺术设计领域全球化起源的开始,经过某些因素,而传播到世界上的,所以可以说先有民族的才有世界的。如果要解决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其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当然,这种创新应该是建立在对民族传统文化充分继承和发展上的。

1.深刻理解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的内涵

只有深刻理解和掌握了地域特色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才可能达到继承传统文化,才可能掌握其本民族本质、内在的精神,才可以把现代手段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非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如果只是简单把民族文化挪来一用,其内在的思想是不会被真正体现出来的。因此,审视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出崭新的观点就是对其传统的民族文化进行求其精髓、取其精华、结合设计理念来创新出新思维。好的艺术设计能给人们带来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对新的生活方式的思考。自古以来,人类的设计活动与人类的生活方式的演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生活方式的设计,设计方案的优劣在于其是否满足了设计诉求点。总的来说,我们处于“以人为本”的设计时代,生活是设计的源泉,生活方式研究是设计与生活的桥梁。对设计来说,元素是基础,特色是表达元素与元素之间组合的特点,风格彰显特色的升华。“中国特色”的设计就是要求设计师们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把中国的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完美融合,探寻符合“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

2.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要有创新

继承与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关系对设计师来说要把握好的,就是要他们理解与继承好民族文化和哲学内涵、古代文化中的传统美学思想。首先对传统艺术进行消化,然后再接着对其进行深层次创造,这就要求既不失去民族特性,而且又具有时代感。设计师们只有对其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领悟,再加上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潮流,创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特性的作品,这样才能够被本民族和国际社会同时认同。

传统与本土是两个互相联系的开放体系,本土建立在全球知识体系基础上,全球化的优秀设计作品是根据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行着本土化的设计,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都被生活紧紧连接着。因而,中国特色不应局限于僵化的传统与本土,应以开放的心态创造传统,从本土生活中发现特色。本土设计应保持开放性,设计出符合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产品,在继承民族地域特色传统文化基础的同时进行民族文化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对我国艺术设计领域的影响。

3.融合民族情、时代感、国际观

在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中国设计文化的虚无感和悲观情绪,现代设计完全参照西方体系,忽略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当然,对祖宗留下的文化符号进行简单的模仿是克服不了全球化给艺术设计领域带来的影响的。设计师们需从传统的设计思想入手,加入现代文化的特色,这就要求他们创作的作品既体现民族性又要具有时代感。就要善于学习西方现代设计的成果和先进的经验。这里所说的学习是要领会到那些优秀作品的“灵魂”和“精髓”,虽然好的外在表现形式重要,但是内在的设计思想和文脉才是当代的设计师们所要掌握的。这些“思想”和“文脉”并不是容易掌握的,它需要设计师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的作品进行研究、对比和思考。当代,将民族情、时代感、国际观进行融合,兼收并蓄,这才是中国的艺术设计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四、结语

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的艺术设计领域应进一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价值,中国特色的设计才更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作为一名年轻设计师,应该充分吸取西方国家在艺术设计领域的精髓,绝不能简单地完全照搬照抄。应将中国的地域特色文化与西方的设计精髓相结合,作有情感的设计,作“最”中国的设计,让中国的设计回到自身的文化根源,用设计去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这样才能使中国的设计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杨军,赵煜.现代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J].艺术百家,2008,1(1):10-12.

[2] 殷玉静.论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J].沧桑,2007,6(6):23-24.

[3] 刘承恩.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设计探讨[J].规划师,2005,2(3):3-4.

艺术文化研究范文6

【论文摘要】声乐艺术是包括文学、音乐、歌唱、器乐以及形体表演等多种艺术因素构成的综合性艺术。这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通过声乐演唱和借助现代传媒技术来实现超越历史、超越国界的文化意义。声乐艺术文化的抒展涉及范围广阔而多样,本文仅从声乐演唱传播、声乐艺术的互动两方面阐述了声乐艺术文化抒展的重要意义。

声乐艺术是包括文学(诗、词)、音乐(旋律)、行腔(歌唱发声)、器乐(伴奏)、舞蹈(伴舞)以及形体表演等多种艺术因素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这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通过声乐演唱和借助现代传媒技术来实现超越历史、超越国界的文化意义。千百年来,无论是声乐艺术实践、声乐艺术鉴赏,还是声乐艺术教育,无论是声乐文化的传播、消费、流行,还是声乐文化的交流等等,与其它艺术门类一样,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打下了极为鲜明的时代烙印;它的精神文化催化和影响着若干代人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意识,为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1声乐演唱的文化传播

声乐文化赋予声乐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词作家、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化成可读、可看的优美诗词,曲作家把极具文化色彩的诗、词创作成可唱、可听的赏心悦目的歌曲;而将词、曲作者的作品赋予鲜活生命的是声乐演唱。声乐演唱者既是声乐文化最好的诠释者,又是声乐文化精神最佳传播者。声乐文化是在他们的演唱中得以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得以抒展。优秀的声乐演唱者,通过她们出色的演唱技巧,鲜明的演唱风格,将歌曲中丰富的文化内涵,真实、感人、创造性地传递给观众、听众,使声乐文化在众多的群体中得以传播。因此,声乐演唱者担负着声乐文化传承、传播的神圣使命。

回顾二十世纪20、30年代,一批批从国外留学回国的音乐家、歌唱家如:萧友梅、应尚能、黄自、赵元任、黄友葵、喻宜萱、周小燕、郎毓秀等,她们不但把国外先进的声乐教育理念带回中国,而且通过在国内举行音乐会的形式将国外优秀的声乐作品、声乐文化、科学的发声方法传播到中国,是她们精湛的演唱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声乐艺术表演者和声乐艺术教育工作者;是他们的辛勤努力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歌唱家和声乐艺术教育家。这些歌唱家如迪迪拜尔、廖昌永、吴碧霞、宋祖英、等,她们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举办个人音乐会,参加国际声乐比赛;通过她们出色的演唱将中国优秀的民族声乐文化传播到全世界,让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民族声乐文化。这种声乐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靠一批批优秀声乐艺术表演艺术家的努力得以体现和完成。正因为有声乐演唱的传播才使声乐文化在众多的群体中得以抒展;正因为有声乐艺术的相互交流才使得全世界以艺术为纽带能和谐的相处在一起,这是声乐艺术的力量,这是声乐艺术文化深刻意义所在。

2声乐艺术文化抒展的互动性

声乐艺术文化的抒展,不仅只需要演唱者将词曲深入仔细地研究,把演唱技巧、情感以及表演动作进行形象、准确的艺术处理与创造,而且更重要的或者必可少的需要与观众、听众进行自然、亲切的交流和沟通,这种交流和沟通就是演唱与欣赏的互动。声乐艺术意义的最后实现也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展示,进而在与接受者的对话中得到实现的。声乐作品的接受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给予作品新的理解,赋予它新的意义,潜移默化中受声乐艺术美的感染和熏陶;这是声乐艺术创作者对作品生动的表达,使欣赏者在欣赏中与艺术创作者情感的互动。这种互动是欣赏者对演唱者所传达的声乐艺术美的欣赏、接受、认可的效果。声乐艺术文化抒展的互动性,在欣赏者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一种是形式上的互动。演员的歌声、动作、表情是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对观众构成一种刺激,观众对这种刺激从表情、掌声、叫好声或其它手段对演唱者作出反映,这种反映又反过来刺激演员,对现场的演员的表演产生作用。这是一种形式上的互动。这种互动性,是根据某种演出内容、演出任务、演出形式,为了渲染某种气氛,需要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交流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节日、庆典活动、流行歌手的商业演出等等演出活动,都需要这种形式的互动。这种互动风格体现了敢于张扬个性、敢于突破传统的时尚、能够渲染演出内容所需要的气氛。这种互动成为联系观众的情感纽带。凡是从歌曲内容出发,发自内心而又有调控身心的互动可以增强演唱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可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享受到声乐艺术的美,不知不觉中去吸收丰富多彩的声乐艺术文化。那些片面追求形式上与观众的亲密接触的互动,自我吵作、自我作秀、哗众取宠的表演,完全脱离歌曲内容、没有声乐艺术文化美学品格,这种庸俗而低级的形式上的互动,是不可取的。

第二种是情感心理上的互动。歌唱是一种情感交流活动,是以演唱者的心灵感受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创造性活动。演员在演唱时,歌曲的审美内涵、精神内容,必然通过歌唱的情感体验而溢于言表,产生于心动、情动、形动。首先是演唱者被演唱的作品中所描写的情景、人物、故事所感动。演唱中,将这种感动生动的、深情的、声情并茂的表达给观众,使观众被演员真情所感染,在心理上产生震撼。演唱者和欣赏者围绕歌曲内容所展开的情感心理交流活动,广泛存在于一切有艺术价值和意义的声乐演出活动中。

震惊中外的5、12地震发生后,艺术家们一场场募捐和慰问演出,如《爱的奉献》募捐活动,《向祖国报告》演出,心连心艺术团抗震救灾现场慰问演出,每一场演出都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人们。艺术家们没有舞台上做作的形式表演,他们把心系灾区人民的真情、把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精神传递给观众,使现场所有观众感动,使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动,使全世界人民感动。抗震救灾演出中,舞台上那一曲曲让人热血沸腾的歌曲《我们众志成城》、《生死不离》、《让世界充满爱》、《祖国在召唤》等等,振奋着许许多多的人心灵。舞台上演员激动的唱着:

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哪里?

想着生活继续,天空失去了美丽;

你却等待梦在明天站起,

你的呼唤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我数秒等你的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为你祈祷一起呼吸;

我看不到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你的目光是我全部的意义。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生命是命题;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手拉着手,生死不离。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爱是你的传奇;

彩虹在风雨后坚强升起,

我的努力看到爱的力气。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大山也依然举起;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天裂了,去缝起。

手拉着手,生死不离。

台下观众心灵被震撼,早已热泪盈眶,泪流满面;这发自肺腑的艺术感染力,是希望和爱的力量传递;使灾区人民在无助中看到爱和希望的感动;使非灾区人民自发地要为灾区出力的感动。台上台下观众与演员感情融汇在一起,这种情感心理上的互动让人刻骨铭心,永世难忘。这种情感心理的互动,使人们的情感在声乐艺术文化抒展中得到升华;这是声乐艺术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声乐艺术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声乐艺术,当它的每一次艺术实践和创造活动产生的时候,总具有大量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它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感化着人们。在声乐艺术日益繁荣的今天,声乐艺术文化活动的参与群体越来越广泛;厂矿、企业文化有厂歌;部队文化有军歌;校园文化有校歌;老人文化有夕阳之歌;少年儿童文化有儿歌;百姓文化有家庭卡拉OK;山区有山歌;渔民有渔歌、、、、、、。专业舞台、业余文化场所、音乐厅到处都有歌唱家、流行歌手、歌剧演唱家的歌声。声乐,这门最能直接抒怀和感动人心、最易掌握和普及、最具综合文化内容的艺术形式,如今,通过一代代艺术家的传承和传播,众多群体的参与,它已深深地植根于社会历史和人们审美文化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郭建民.声乐文化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2]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3]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