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排水应急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排水应急预案范文1
一、领导重视,明确职责
为有效防御洪汛灾害,开展好防汛排涝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确保排水设施的正常使用。我局领导十分重视,从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防汛排涝领导小组。制定了防涝抢险应急预案,明确职能,安排了汛期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做到值班领导和人员二十四小时不关机,保持高度警觉,随时待命,确保发生灾情有组织、有领导、有人员、有预案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二、重点排查,抓好落实
根据排水防涝工作职能和重点防汛区域,汛期前重点进行了排查,排水管网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原则,责任人每天对全市雨水井及检查井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当天解决如不能当天解决,解决时间不能超三个工作日。同时在汛期前,组织精干人员对城区所有排水管道彻底进行清挖、疏通。及时清理打捞排水道入口处的杂物。做好汛期内市政基础设施的修缮与维护工作,加强对城区排污、泄洪干渠的巡查、检查,加强汛中观测,及时处理突发险情。坚持24小时值班制,不得脱岗。逢大雨时城区重点积水部位,确保降雨量10公分内及时到达打捞各类杂物,同时开启井盖,确保洪水排出。
三、存在的问题:
1、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承受不了排涝能力,排水管道直径小。
2、用于排水防涝的专用设施设备数量不足。
3、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段a、光明北街原五矿处b、向上路与建设街交叉处c、口岸街人民医院门诊前d、大路老交警队门前e、锦水街警察公寓门前f、口岸街海关转弯处。
四、应急预案:
(一)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二)强化汛期安全事故防范,配备相应设备、仪器及防护器具;
(三)制定预警等级,根据雨量大小及积水程度分为二个等级。
城市排水应急预案范文2
关键词:城市 排涝 解决方案
城市是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区的面积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涌入城市。我国大多数的城市坐落在平原或盆地,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后果不堪设想。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温变暖,气候变化无常,洪涝灾害频发,给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城市的防洪排涝是我国水利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城市,是黄河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量年内分布极为不均,夏季多雨,汛期7-9月占到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近年来,郑州市每年都出现内涝灾害,城区多处小区被淹,铁路路基下沉,公路崩塌,城市道路交通瘫痪,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据统计,目前郑州市中心城区遭遇强降雨时,易造成道路断行及严重积水的主、次干道二十余处。
一、内涝成因分析
(一)自然因素
全球极端气候的出现已经变的极为普遍,我国南方暴雪,云南大旱以及海上台风的出现频率大为增长。郑州市也不例外,近年来极端天气也是越来越频繁,2008年7月13日20:00到14日5:00,局部地区降雨达到173.5mm,2009年6月27日,短短1h内,有5个观测站的降水量在50mm以上,局部降水量达到70mm以上。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夏季城区与郊区的对流现象明显加强,这也加剧了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的可能性。
(二)城市建设与管理因素
1.城区排涝系统由于早年规划不合理,没有形成较为畅通的排水管道网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工程项目陆续实施,很多项目拦断了旧的排水管道且没有修建新的排水管道,造成此地区排水不畅,形成积水。由于没有长远的规划,整治了以往的积水点,又出现了新的积水点,终究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排涝的问题。
2.大多数地区仍然按照旧的标准设计排水系统,设计标准普遍偏低。造成设计标准偏低的原因主要由以下两点:
(1)受经济能力限制,为压缩投资不得不降低标准。
(2)由于缺少整体规划,采取延伸已有管道的方法,造成排水系统标准偏低。
3.随着城区的范围不断扩大,区域内建筑物、道路等占地面积不断增大,绿化面积和透水面积逐渐较小,改变了原有下垫面,使不透水层面积比例增大,地表径流系数减小,造成城区排水不畅。
4.排水口由于垃圾杂物堆堵,影响到排水的效果。如此造成管道内无水而路面上到处积水的局面,此现象在较为繁华的路段表现尤为明显,即使积水区管道通畅也毫无用处。
5.排水系统建设和维护不利也是造成城区积水的重要原因。
二、城市内涝解决方案
城市排涝措施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类。工程措施主要是指建排涝闸、排涝泵站和整治内河、修建排涝沟渠、建蓄涝区、建蓄涝水库或利用现有水库蓄涝削峰,有条件的地区可实施高水高排方案、提高排涝标准。非工程措施主要是指建立预警系统,对水库、排涝站、排涝闸、内河等进行一系列排涝调度管理等。 对于郑州市而言,切不可急于一时效果,只有进行长期规划,承担长远责任,才能标本兼治。
(一)雨水收集
北京市今夏遭遇暴雨袭击,形成城市内涝。在调研水务时,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表示,城市防洪排涝建设要高标准规划,并特别强调将雨水收集纳入地方立法,要求新开发项目一律建设雨水蓄集工程。其他城市也不应落伍,特别对于缺水城市,如果能够全面建立起合理的雨水利用系统,既减少了雨水白白流失,又解决了排涝不畅的问题,走出缺水与内涝并存的窘境,两全其美。
(二)排水管道改造与维护
建于六、七十年代的管道排水能力已不能满足城市排水的要求,在建设新的管道的同时,应该及时对旧管道进行改造和更新,使其继续发挥排水功能,并且定期检修和维护,特别是雨季来临之前。
(三)内涝预警与调度
气象部门仅提供预报,对整个降水过程进行跟进式、滚动式服务,虽然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强降雨,政府部门应采取相应应急措施,预报、预警信息,各相关部门统一调度,科学安排,才能减少灾害,保证城市正常运行。
(四)处理细节问题
比如在路边修建用于排涝的植草边沟;在立交桥上,开设较大的排水口,能减少桥面和桥下段的积水;道路和绿地之间建有水通道,下雨时,道路不会形成积水;注重地面设计,铺设透水地面,使降雨直接渗入地下;我国现代绿地大多是高台式的,不利于排水,应建设下凹式绿地等。
三、建议与意见
(一)科学规划,合理制定排水设计标准。各地应该加强城市排水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排水专项规划,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合理确定适度超前排水标准以提高城市排水能力。
(二)加大投入,加快排水设施建设。各市政府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加大排水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快城市排水管网、泵站等排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努力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和排水体系科学化、自动化水平。
(三)加强管理,确保排水设施正常运行。指导各市加强对城市排水设施和运行管理的检查,做好排水设施的维修养护,保障排水泵站高效、安全运行。
(四)制订预案,提高应急抢险能力。各地制订城市排涝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落实应急措施。根据城市内涝的具体原因,制定抢排方案,配备足够的移动泵车、备用电源等应急设备,以备遭遇突发灾害性天气及时开展抢排,同时,加强应急抢险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抢险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城市排水应急预案范文3
关键词:城市洪灾;城市防洪规划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城市受到来自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影响,造成城市洪灾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及生命。由此可见,加强城市防洪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化发展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就要抓住城市防洪的特点,加强城市防洪规划,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城市洪灾的发生,最终促进整个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1 城市洪灾形成的原因
1.1 自然因素
1.1.1 地理环境因素
我国城市约有50%处于江河中下游两岸的平原地形之上,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地面低于江河水位,洪水来袭时,蓄泄能力达不到要求,从而使得该城市出现洪灾。
1.1.2 气候的影响
气候对于城市洪灾发生有着重要影响,比如台风、大潮等气候条件都会造成洪灾发生,而且我国临近海洋,发生台风的次数可高达每年7次以上,并且台风的强度很大所以造成的损害也是非常大[1]。
1.2 社会因素
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是引发城市洪灾的主要社会因素。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密集,水泥沥青马路也比较普遍,但是这类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很弱,使得水土交换工作大大降低。而且,有些城市共用雨水排除管道与排污水管道,排水设施不完善,缺乏足够的投入资金,当大量雨水入侵时排水系统却达不到排水需求。
2 城市防洪特点
2.1 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相对突然、灾害损失重
城市洪涝灾害严重主要表现在:①城市建设规模化的扩大,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我国城市的暴雨发生率逐渐增强。②暴雨具有时间短、强度大的特点,所以防洪难度高。大规模城市建设使得能够渗流的地面以及植被减少,地表径流比较严重,雨水聚集速度非常快,远远领先于城市的排水能力,洪涝灾害就极易发生。城市洪水次生灾害的损失比较大。基础设施高度集中化严重,而且相关程度高,使得城市的脆弱性以及易损性程度加深。洪灾发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中断水电、交通瘫痪等次生灾害严重[2]。
2.2 城市防洪工程体系、社会管理相对薄弱
当前,我国城市防洪排涝的标准比较低,而且工程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约有50%的城市未能达到规定的城市防洪要求,而且城市排涝的规范指标缺乏统一性,排水能力还是比较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一些城市的排水能力则会更加薄弱。另外,有的城市不具备完善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防洪体系与排涝体系的衔接不到位,严重的还会出现二者相互隔离,独立成体系的状况。再者就是城市防洪规划和预案编制落后,落实难度大。当前,我国编制并实施完成城市防洪规划的城市只占约六分之一,还有约四分之一的城市还没有实施防洪规划的编制。而还有一部分城市还没有完成编制或者城市防洪应急预案还没有报批,或预案太过陈旧没有进行及时更新,与城市发展速度不能保持一致,而且预案措施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比较差。城市社会管理薄弱,导致人水争地现象严重。近年来,湖塘洼淀被大量占用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大减少了行洪断面,同时也使得蓄洪容积大大减少,另外有的单位和个人在河道里随意弃置工业以及生活垃圾,造成泄流和排水通道的堵塞,从而大大降低了城市调蓄与排泄暴雨洪水的能力。而且缺乏防灾宣传教育,群众避险自救的意识比较薄弱。许多城市对防灾减灾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防灾减灾教育活动缺乏,而且居民们的防灾意识比较薄弱,对于洪灾的警惕性缺乏,导致相应的避险、自救、互救知识严重匮乏。还有的城市对于容易被洪水淹没的低洼地带以及下凹式立交桥处没有相关必要的警示标记,从而很容易在突发性暴雨灾害的情况下引起人员伤亡事故。
3 城市防洪体系规划
3.1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
城市防洪规划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相处”。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按照总体规划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相邻的河流系统之间的关系,充分将城市的短期以及长期发展情况考虑在内,对于城市防洪保护和城市洪水风险管理领域进行科学划定,满足流域或区域防洪规划的要求,还要基于城市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依照国家相关规定标准的合理范围内制定不同区域城市防洪排水的标准;作为一个整体城市防洪排水规划,要致力于促进城市堤防,河边,管道系统和泵站建设,提升防洪、排水工程的凝聚力,促进二者链接的紧密性,确保彼此相适应。在区域防洪和流域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协调城市附近的堤防,河上游水库,蓄滞洪区和分洪河道等,科学制定城市防御洪水之外的洪涝、山洪、山体滑坡、风暴潮等灾害工程系统,还要按照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排水管道系统和泵站、城市排水通道网、内湖、洼地等城市排涝存储系统;努力构建城市防洪排涝非工程系统,促进其预测、预报、预警、调度、操作和应急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3.2 城市水系规划
城市水系统规划是确保城市防洪和排水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系统对于选择规划土地使用、土地布局以及道路的网络结构等都会存在重要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城市的结构形式也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对水系统规划在城市土地早期重要的作用进行相关研究,它不仅使城市土地布局具有了合理性,还能充分体现着城市的精神面貌。城市水系统规划应当满足城市防洪的需求,并确保安全的城市防洪[3]。城市水系统和城市雨水管排水系统的紧密连接,通过转换,使其作为一个重要渠道和城市排水规划水连接,一方面,对现有的排水系统的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确保顺利排水;另一方面可以作为雨水排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拦截污水排水通道,减少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水系统规划不仅需要满足城市防洪安全,还要充分满足城市排水的要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城市洪涝灾害时有发生,给城市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城市防洪体系规划,促进城市防洪能力的提升,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基础,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忠.城市洪灾及城市防洪规划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04:249.
城市排水应急预案范文4
关键词:防汛排水系统问题与对策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增多,排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往往暴雨过后,市内部分低洼地段和小区就积水严重,会破坏建筑、交通设施、水利工程设施和电力设施等,会导致通讯、交通中断,使得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受阻。还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比如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等等,甚至威胁到市民的人生安全。对于天津这个经济和人口密集的城市来说,内涝带来的灾害更大,造成的损失更严重。因此,研究城市防汛排水系统问题对于加强内涝防范,减少内涝带来的损失,意义尤为重大。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一个城市的防洪排水系统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高水平、高质量的排水系统,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减少污染,促进工农业发展,让城市化高效率地运转。因此,建立条件完善的排水系统并进行科学管理,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
1.天津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任务是使整个城市的污水和雨水通畅地排泄出去,处理好污水,达到保护环境的要求。规划的注要内容包括:估算城市排水量,选择排水制度,设计排水管道,确定污水处理办法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位置等。
1.1排水总量的估算误差较大,标准偏低
在制定排水系统方案前,必须先确定排水量定额,估算排水总量。对排水总量估算的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方案的合理性。暴雨在城市排水总量中占主要地位,是引起内涝的直接原因,所以对雨量的估算必须严格。对雨量的估算一般采取暴雨强度公式,而这个公式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的,对条件作了大量的简化和概化,就导致了计算出来的值与实际降雨量和汇流情况存在较大的误差,这给排水方案的设计带来了困难。暴雨强度公式的假设包括:假设降雨均匀化,采取的暴雨强度为最大暴雨强度,假设水文形态和降水空间变化无影响。但天气并不受人为控制,降雨的量不会如假设般一成不变,降雨强度有大有小,暴雨时间也有长有短,降雨形态和空间变化不一定跟预期一样。不同城市地区之间由于气候、地形、土地利用情况以及经的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的不同,它们的排水系统设置标准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排水系统的设计要尽量减少误差,在借鉴其他地区的标准上再因地制宜。
1.2排水基础设施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天津市排水系统的基础主要是砂垫层基础和混凝土基础,但某些地区忽视了基础的建设条件,没有根据该地的土质结构采用适宜的基础,就这样埋下了隐患。一般来说,混凝土基础安全系数较高,但成本也高,有些地方为追求高安全系数,排水系统一律采用混凝土基础,这不仅没有因地制宜,还大大增加了建设成本。此外,管材和接口形式的选择方面也很考究在采购方面存在困难,很容易导致本该用的材料没有用上,盲目地采用自应力或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这种管道在管顶覆盖覆土超过两米时,在过度的荷载下容易损坏。有些排水管道设备老化,质量差,一遭遇暴雨侵袭就会崩溃。第二,城市河道治理滞后于城市主体规划建设,部分工程没有进行或没有同步进行排水系统建设,导致工程建成之时就成了积水点。第三,有部分工程建造了一半就无人过问,成了烂尾工程,或者无法投入使用,被丢弃在一边,慢慢地被泥沙、垃圾淤积,由于淤积严重,下雨时就无法发挥排水作用,加剧城市内涝。
1.3排水系统存在管理缺陷
老城区多数排水系统设施老化,但由于建筑密集,很多沟段被压在房屋底下,对其进行维修和改造容易造成房屋坍塌,但近几年来,很多地下沟段多次出现断盖塌陷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老城区人口多,有大量的生活垃圾,特别是一些中小餐馆,常偷偷把厨房垃圾倒进沟渠,导致下水道堵塞。有关部门巡查力度不够大,常常有不法分子连夜偷取沙井盖。还由于长期的养护运行经费不足,导致下水道维护人员短缺,技术水平偏低,很难达到城市建设的规范化要求。
2.解决排水系统问题的对策
2.1完善排水系统的建设与改造
第一, 对市内的排水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合道路的改造、扩建逐步改造和完善各排水系统。对公共排水管道的功能和结构进行检测,以提高排水能力,达到最大的整体效益。第二,对排水管网进行达标改造。对市内标准偏低,存在安全隐患的排水管线、泵站分批进行改造,使其达到原设计的标准甚至高于原标准。第三,对积水点进行工程建设改造。在新建、改造排水系统的同时,还要整治积水点,解决道路积水问题。第四,疏浚河道、明渠,保持流水通畅。
2.2加大排水设施日常维修养护力度
第一,加大对排水管道的日常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定期疏通管道,保持排水通畅。重点对易积水的地区和交通要道、人流密集、经济集中地方进行管道疏通,保持排水设施正常运转。第二,加大对养护机械的投入,加快养护机械化程度,有利于增强应急处理防洪排水河突发事件的能力。既能提高排水设施的养护效率和质量,又能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管道作业的不安全性。第三,泵站的汛前检修保养工作和供电设备的预防性试验也很重要,明确管理制度,实行责任制,确保泵站正常运行。
2.3落实岗位责任制,增强责任意识
只有完善和落实防汛排水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人,才能使相关部门深刻认识到防汛排水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做好防汛排水工作的责任感,进而有利于工作程序和监督机制得到规范和强化。为提高城市防洪系统的整体效能,一方面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另一方面要抓好行政队伍的建设,加强对责任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建立考核制度,严抓纪律,督促责任方把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工作的改进。
2.4完善防汛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应急演练
为预防暴雨导致内涝等突发事件,有关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对市区的排水系统进行综合调研,建立和完善防洪应急处理预案,预案的编制要遵循“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专业处置”的原则。首先,要确定总指挥责任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进行统一指导,调配人员和物资;其次,明确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负责的应急项目:应急调度,抢险救援,排水防汛,分发物资,疏散人群等,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此外,平常要完善防汛应急队伍的建设,加强管理,加大对应急设备的投入,进一步发挥抢险的主力军作用。在立交桥等易积水地区,要加大巡查力度,建立“雨前到位,雨中巡查,主动抢险,联动保障”的应急抢险机制。多进行防汛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抢险的能力。
3.排水系统的建设要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意味着当代人要做好环境的管理和维护。由于近年来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设对排水系统的建设有一定的影响,商业区、生活区和生产区的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河流被改道,大量的农田和土地被覆盖上厚厚的水泥板,下暴雨时径流量增大,雨水的下渗量几乎为零,使得雨水汇流速度大大加快,导致洪峰提前到来。排水系统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可为了节省一时的资金就忽视对排水系统的建设。我国有一些老城区,在暴雨突发事时就显示出来其排水系统的优劣性,就如天津,虽然加大了对滨海的建设,但下暴雨时仍然出现严重的内涝。因此,城市建设要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严格遵照国家的规范,制定经济合理的规划方案,使新规划的排水系统与原来的排水系统相适应。
参考文献:
[1]马丰斌 北京城市防汛排水系统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30)
城市排水应急预案范文5
关键词:城市交通;降雨;可见度;交通方式;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4.002
降雨作为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对城市交通系统却有着严重的影响。如何分析降雨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保证居民的正常出行,引起了有关城市管理者与决策者的重视。目前,我国相关研究较为匮乏,相关文献仅关注于突发事件下的研究,如李蜜[1]从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情况下着手分析了交通需求的变化;张钰[2]讨论了在紧急情况下的客流疏散措施。而对不同天气状况时的交通问题的研究则比较匮乏,大多都限定于不良天气下城市交通安全的定性分析研究,如陈红萍等[3]从气象特征方面对城市交通安全进行分析研究;张林等[4]从不利气象条件影响能见度和附着系数的角度进行了微观层面的影响机理分析,确立不利气象对交通安全的危害性及影响程度。
针对降雨对城市交通系统的显著影响,本文从通行能力、出行延误、出行方式三个方面具体分析降雨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机理,评估降雨与早晚高峰期发现交通拥挤的相关程度,并探讨突发降雨时城市交通系统应急预案的构建方法。
一、降雨对于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分析
降雨后,稳定的常态交通需求与供给转向不稳定的非常态交通需求与供给,即特殊通供需不平衡,这将引起出行延误增大,道路通行能力降低以及出行方式分布不平衡。降雨主要影响驾驶员视野的能见度,降雨导致路面积水改变轮胎与地面的附着系数[5],进而影响汽车驾驶性能。不同降雨程度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分析,见表1。
(一)降雨对速度及其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
降雨对于速度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降雨对于驾驶员的影响,驾驶员的可视度会因为降雨而大大降低,会采取减速行驶的方式以确保行驶安全,当车速不能达到道路设计速度时,将会大大降低道路通行能力;二是降雨对于交通设施的影响,降雨时会形成路面积水,并导致行驶中的车辆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降低。
当驾驶员能见度降低和路面积水时,会造成速度的降低,而当路面积水过深时,车辆发动机容易因进水而发生熄火现象,车辆无法通过引起道路网局部中断。无论是发生交通事故还是引起道路网局部中断都极易形成拥堵,并造成拥堵蔓延,严重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也称为道路容量[6],是指某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显然,通行能力由车辆的断面速度和车流密度决定,本文仅从车流速度讨论通行能力的变化。通行能力的改变即可简单地归化为速度的降低率,即通行能力降低率为p=viv%。
(二)降雨对出行延误的影响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当发生降雨时,城市交通系统常处于拥挤状态,出行延误大大增加。从交通方式选择的角度分析,出行延误主要来自于非行车延误和行车延误。
1.非行车延误。非行车延误主要由步行时间及等待时间构成,由于降雨和道路积水的影响,步行至目的地的速度及所需时间为正常时的两倍以上。等待时间则以等候出租车为例,降雨时道路交通拥挤,出租车的需求值大大超过正常值,出行者等候出租车的时间也大大增加,居民出行延误的机率因降雨将大大增加。
2.行车延误[6]。行车延误主要由路段延误和交叉口延误构成。
路段延误是因降雨时驾驶员减速慢行通过,由此行驶延误大大增加。整个城市路网的路段延误增加量为:
式中:l为城市道路相邻交叉口之间的道路长度;L为天气良好时车辆接近交叉口时开始减速的点至交叉口的距离;n为城市道路路网中的交叉口个数。
排队延误是因车辆在接近交叉口过程中,由于可见度的降低,车辆减速更早,所有交叉口的延误相比天气良好时增加量为
式中:v0为天气良好时车辆接近交叉口时的平均车速。
(三)降雨对出行方式构成分布的影响分析
降雨导致出行者出行方式的选择受到限制,即交通方式的效用值随着降雨程度的改变而改变。非机动车的效用值会随着降雨程度的加剧,其效用值会迅速降低,至大雨到暴雨时,非机动车及步行交通方式效用值降为0。根据效用最优原理,交通方式选择一般以离散选择模型为理论依据,交通方式选择最大效用值的选择,用对数和的形式表示[7]为
式中:Pl为不同降雨程度时l类交通方式的选择概率;Vi为l类交通方式的效用值;Ci为不同降雨程度时交通方式选择集。
天气良好时,出行者可以选择所有交通方式,即C1={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
当降雨程度为小雨时,各种交通方式的效用值有所下降,但下降程度不高,非机动车出行者可以选择带雨具出行而不改变交通方式的选择,即C2={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
当降雨程度为中雨时,非机动车交通方式的效用值迅速下降,但部分出行者还可以选择非机动车出行,即C3={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
当降雨程度为大雨时,非机动车交通方式的效用值几乎下降到0,非机动车出行者被强制转移到机动车出行上,即选择集范围变窄,即C4={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
当降雨程度为暴雨时,非机动车交通方式效用值降到0,不再有出行者选择非机动车出行,此时机动车出行效用值达到最高,所有出行者被转移到机动车出行上,即C5={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
在降雨过后的一段时间内,非机动车交通方式效用值不断攀升,出行者可以选择一切交通方式,即C6={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
二、突发降雨城市交通系统拥堵应急预案的构建
由于降雨对城市交通系统诸如通行能力、延误、交通方式选择造成了巨大影响,为了降低降雨对城市交通系统带来的影响,降雨时必须启动预警。通过降雨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分析,可知在发生降雨时,由于弹性出行总量的减少,各种交通方式效用值的改变,导致整个城市路网的交通需求发生变化。即非机动车、步行的交通流将大量转向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等机动车交通方式。降雨时,90%步行、非机动车承担的交通需求,将转向其它交通方式,此时机动车交通方式将承载整个交通网络上95%以上的交通需求,这要求重新分配路网上的交通方式:一是增加公交车的发车频率,避免乘客的滞留;二是根据历史统计数据,通过手机信息、广播电台等方式信息,并增派出租车到非机动车出行量较大的路段。
为了保证城市交通系统的良性运营,在科学评估降雨影响的基础上制定降雨时城市交通系统的应急预案,预案模型见图1。
图1 降雨交通系统应急预案
三、突发降雨时城市交通系统的对策
针对降雨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实际影响,首先应确保城市排水设施通畅,协调交通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并通过交通管制与公共交通系统优化,采用应急交通信号配时以及时疏导交通,以合理平衡出行方式分布,减少出行延误。
第一,启动降雨交通系统应急预案,及时预警信息。
启动降雨交通系统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引导交通需求,增加交通供给。向出行者提供气象信息,以减少不必要的出行;提供即时出行信息,以降低交通需求的盲目性。如交通管理部门通过气象部门的天气状况,结合路网历史数据,预测城市各区域在发生降雨时的交通状况和交通需求,并通过短信、internet、广播电台、地方电视台等途径,向居民降雨预警信息,减少弹性出行。
第二,合理进行交通组织,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降雨导致道路通行能力降低,通过采取合理的交通管制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道路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以降低延误。一是利用路网历史交通流数据,结合降雨时交通需求的预测,进行降雨状况下的交通信号配时优化,以增加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避免拥堵扩散。二是即时出行信息,避免出行者进入拥堵区域。
第三,减少道路积水,改造瓶颈路段。
对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比较严重的地点或路段(即排水功能薄弱易积水地带)加强道路的排水能力设计,并进行工程改造,设置交通安全设施等[8],降低不利气象条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第四,优化公共交通调度,及时疏导集聚乘客。
由于降雨导致步行及非机动车所承载的交通量将大量转移,而这部分转移交通量基本都由公共交通承担的。结合路网结构和路网历史交通负荷状况,不同的公交路线应根据历史非机动车出行量,调整公交发车频率,并对某些特定区域(公交可达性差的区域),调度出租车及时疏导交通。总体上,形成以公交为主体,出租车配合的公共交通调度方式,有效解决降雨时造成的交通需求变化,保证居民的基本出行。
四、结 论
本文针对降雨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实际影响,定性定量地分析了降雨对速度、通行能力、延误、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机理,并建立应对降雨时交通需求发生改变时的交通系统预警实施方案。由于城市交通问题是复杂的系统性问题,还需对降雨时交通方式的选择和转移进行进一步大量细致的研究,这也是笔者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 蜜.不可预警突发事件下城市应急交通需求预测及分配[J].智能交通,2010(3):7883.
[2] 张 钰.城市交通紧急疏散管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2006.
[3] 陈红萍,王少俊,梁运香.不良天气下城市交通安全的分析研究[J].太原科技, 2008(5):1520.
[4] 张 林,汪 利.不利气象条件对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 2011,28(1):113120.
[5] 季天剑.降雨对轮胎与路面附着系数的影响[D].南京:东南大学,2004.
[6] 徐吉谦,任福田.交通工程总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城市排水应急预案范文6
关键词:排水管网建设管理运行养护
中图分类号: TU821.3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排水管网建设管理的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很多地区的降雨量增加,给城市排水管网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也显现出了现阶段城市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排水管网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当地的地形地貌和平均降雨量考虑不是很周全,二是排水管网的施工质量不过关,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强化城市排水管网设计工作和施工质量的管理已经成为了城市居住环境和排水能力的关键性问题。有了周全的设计,还要保质保量的实施,才能达到城市排水能力的要求。如何才能提高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质量,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建设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城市排水管网建设与管理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城市排水管网建设管理要点
1、排水规划的制定和调整
制定城市的排水管网规划要从城市的整体发展出发,要合理解决规划期限、设计规模、功能分区等,使城市的排水管网规划与整个城市的规划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城市管网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建成后需要使用的寿命长,一旦出现问题,则影响的面大,且排水管网基本都在地面以下,对其改造难度大,费用大。若严格以城市的整体规划的年限等为依据,则排水管网很难适应城市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城市排水管网设计的时候,应该比城市的整体规划的年限长一个合理的时间段,只有这样排水管网才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需要。但是由于整个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而城市的总体规划也是动态的,这对于城市排水管网来说,其也应该根据城市的发展及城市总体规划的变动在一定范围内及时的调整城市管网的规划。
2、合理选择排水机制
城市排水管网的排水机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在进行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排水机制。一般新建城市、扩建新区、新建开发区及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宜采用分流制;旧城区由于历史原因,一般为合流制,可改造成截流式合流制,即在合流制系统的排放点加截流井截留污水。但是由于在一般的大城市中,各个区的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不一样,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比如在一些大的老城市,一般是老城区的排水管沟多为合流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一个大型城市老城区的排水管沟全部改为分流制,则需要街道两侧的出户管都必须满足雨污分离的要求,而老城区建筑一般比较拥挤基本上没有敷设排水管道的位置,还有进行城市排水管网改造的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比较大,还会严重影响老城区居民的正常生活。所以在老城区采取截流式合流制是比较合理的,采用这种办法可以合理的利用原有的排水设施,而且只需要在合理的位置增设截流井及少许的管道就可以了。由于老城区排出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可以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有效的处理。在降水比较小的季节,截流井可以将生活污水完全引进污水处理厂,而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季节,会有部分生活污水排入到附近的水体中,可以适度利用自然水体的自净能力。在新建城区尽量使用分流制,这样尽管前期投入比较大,但是有利于一个城市长远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
3、排水管网建设应兼顾到其它管线
在城市中,排水管网一般在市政道路下面,但是在市政道路下面还有其它管线,比如电力、电信及煤气等。由于排水管属于重力管道,其荷载相对于其它管线来说比较大,而且其占用的空间也比较大,其它管线比较小,占用空间也比较小,原则上是当与其它管线相遇的时候,以排水管为主。但是也要考虑其它管线,由于在各种管线中,一般将排水管放在最下面,其它管线可以从其上面通过,在这里就不能仅仅满足排水管的覆土厚度,还应该考虑其它管线所应满足的覆土厚度,但是这样的话需要将排水管埋置深度加深,增加了排水管网本身的投资,然而对一个城市的整体来说,这个付出还是值得的。所以,在排水管网建设的时候应与其它专业进行协作,做到在平面上不相互矛盾,在空间上不相互冲突。
三、城市排水管网工程的施工管理要点
1、熟悉城市排水管网的施工图纸
排水管网施工以前,必须要对所施工的图纸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施工管线的位置、大小、方向、连接方式、填埋深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网施工的准确性。同时结合所处位置的地理环境,进行挖掘施工,挖掘施工一定要注意其它的地下管线,如:弱电管线、燃气管线、电力管线、给水管线等。施工中,一般每隔100m左右设置一个水准高程参照点,并建立一套系统的水准高程控制网,以方便管道的测量。
2、排水管网的施工质量管理
城市排水管网的施工质量应按着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针对国家对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排水管网应以:《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市政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规定》、《市政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补充规定》等条文为基础,做到有章可寻,有法可依。同时施工中要做好沟槽开挖的检验,因为下管前沟槽开挖的位置和中心桩是管网施工的关键,依据井基圆圈的尺寸挖好井基,待管材放稳后,调节直管线管口,以此来保障管线施工的质量。
3、做好排水管网的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是城市管网施工后的重要环节,在管线施工后闭水试验可以检验出管体之间的连接是否合理,以及能否承载较大的排污流量。根据城市排水管网设计要求,管线必须要进行闭水试验的测试,其中包括闭水试验、雨污合流试验、流量承载测试,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土的施工。在闭水试验中管线的密闭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检查过程中需查看每根管材是否有沙眼裂缝,如有裂缝则需要用细砂浆进行填补。
4、城市排水管网的养护
4.1、对雨水管道进行人工清理
为了保障排水管道的清洁,应该定期不定期的对雨水管道进行人工清掏。在城市排水管网的养护过程中人工清理雨水管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将雨水口清理干净了,才能使进入管道的垃圾减少。在进行排水管网的养护工作中,对雨水管进行人工清掏占养护工作的一大部分,工作量很大。目前,我国普通城市还在使用铁铲和铁锹进行清理工作,劳动效率低,工作效率差。
4.2使用真空吸泥车进行管道养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城市排水管网养护工作中逐渐引用真空吸泥车进行管道的清理。真空吸泥车包括两种形式,风机式以及真空泵式。使用风机式吸泥车进行管道清理工作效率较高,发达国家在城市排水管网的养护工作中已经广泛应用。
4.3非开挖管道修复
当城市排水管网出现严重损坏无法输水时,应及时对损毁的管道进行修理与养护。目前我国对城市排水管道的修理一般采用PE穿插法(硬穿插法)以及软衬法技术(树脂软衬法)。PE穿插法在进行管道维修时,产生的穿插阻力较小,一次性穿插距离较长,并且可以有效的减少路面作业坑的数量。使用软衬法进行管道养护时,产生的管道断面损坏较小,并且可以有效的改善管道的水力性能。
结束语
城市排水管网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基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管网设计规划和管理人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管网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提前预防,对排水管网正常运作情况下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予以及时的解决,做好日常的养护与维修工作,同时还要积极大胆的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城市排水管网体系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 杨光.城市排水管网的现代化管理[J][市政技术,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