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间艺术的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间艺术的起源范文1
一、企业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是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加强内部管理,推进企业人事、劳动、工资制度改革结合进行。各地区、各部门人事(职改)部门应区别不同企业的特点和经营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对企业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帮助企业建立和增强自主管理和自我约束的内部机制,逐步完善企业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二、企业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应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择优聘任,竞争聘任,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各级政府人事职改部门不再采取下达职数的直接控制办法,实行结构比例的宏观控制。由企业在首次评聘后实际形成的结构比例内根据生产经营、科研设计、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实际需要,区分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性质,评价工作内容的繁简难易、责任大小,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个别企业如工作需要提高首次评聘后的结构比例时必须经上级人事(职改)部门核准。在合理设置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基础上,明确工作标准,落实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使专业技术人员做到事职相符,人适其职,责权利统一。
四、对三线军工企业和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从事高科技开发、承担国家专项重点任务以及重点技术改造的老企业,设置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比例可略高于同类工交企业。
五、对企业所属医院、学校等事业机构,应参照社会同类事业单位的办法设置适当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其他非主体系列一般不设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六、在《经济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修订以前,应严格控制经济专业岗位的设置范围,一般只在决策层和管理层评聘高、中级经济专业职务,并限定其岗位职数和比例。对大型工交企业,高级经济专业岗位,应控制在工程技术系列同级岗位数额的5%以内;中级经济专业岗位应控制在工程技术系列同级岗位数额的20%以内;中小型企业一般不设高级经济专业岗位,中级经济专业岗位应比大型企业更少。
七、企业单位的行政领导不兼任专业技术职务。具备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能力、业绩、资历、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历和相应外语水平等基本任职条件的。可以根据《关于职称改革评聘分开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人职发[1991]7号)精神,按照评聘分开的原则,由上级职改部门组织,通过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少数企业单位的个别行政领导如有特别需要必须兼职的,应在限定的职数和结构比例范围内,履行所兼任职务的岗位职责,并报经企业主管部门和人事(职改)部门批准。
八、企业评聘企业技术职务应注重政治思想标准,着重考核专业技术人员履行岗位职责,解决生产、经营、科研、设计、工艺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的效益及贡献,不宜过分强调论文、著作。企业中少数成绩优异、贡献突出,虽不具备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学历、资历条件的专业技术骨干,可由企业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业绩提出破格评审和聘任意见,经企业主管部门和人事(职改)部门同意后,按规定程序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民间艺术的起源范文2
实践教学中通过与优秀民间艺术的结合,教师可组织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鉴赏活动,让学生在鉴赏中感悟民间美术所传承的美学价值,潜移默化地培养审美情趣,循序渐进地掌握美学赏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例如:笔者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民间陶瓷艺术,开展了如下美术鉴赏活动:【结合图片,引导观察】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碗、碟等器皿可能都是陶瓷做成的(播放幻灯片)。接着提问:而在艺术历史上,同学们知道最有名的陶器是什么吗?【个例分析,引导细赏】艺术历史上最出名的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唐三彩(出示《三彩女俑》、《三彩载人俑》、《单彩壶》等图片)。通过对图片的观察,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其造型美不美;(2)其形态是否自然;(3)其装饰性是否强。结合学生的回答及《三彩马》课件,引导学生逐步赏析唐三彩的釉色、整体及局部造型特色及高超的制作技巧,如比例准确、线型流畅、神韵逼真等。【举一反三,欣赏作品】结合《三彩马》的鉴赏,教授学生美学欣赏方法,指导学生分组欣赏《三彩女俑》、《三彩骆驼载人俑》、《三彩载人俑》等作品。然后让学生推荐一件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感悟。【总结感悟,提高审美价值观】通过对学生感悟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民间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开展民间美术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美学创造能力
我国民间美术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民间美术的重要价值,树立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意识,更能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在实践操作中逐步理解民间艺术的语言特点和艺术创作理念,逐步培养学生的美学创造能力。因此,实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优秀民间艺术,开展民间美术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培养美学创造能力。例如:风筝是同学们熟知并喜欢的游戏玩具,同时它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实践活动:【引导欣赏,追溯起源】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多种风筝,通过对风筝实物的观察和触摸,感受其形象的逼真、色彩的艳丽;然后,讲解风筝的起源、流派、色彩图案特点,并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左右对称的特征,认识、熟悉风筝的种类。【解释美学原理,指导制作技巧】通过对风筝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引导学生观察与探究风筝的美学艺术特点及艺术魅力,培养观察与分析能力,并讲解风筝的飞行原理。同时,通过师生合作,让同学们探知风筝制作的过程与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察与思维能力,奠定美学创造的基础。【总结归纳,培养美学创造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指导学生归纳总结风筝扎、糊、绘、放的“四艺”以及美学特点:图案美观、色彩鲜艳、和谐对称。【交流评价,艺术延伸】通过生生、师生评价,巩固风筝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艺术创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传统风筝文化的魅力。
3总结
民间艺术的起源范文3
张道一先生指出“民间艺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艺术可泛指民间的美术、音乐、戏曲、舞蹈等的总合,狭义的民间艺术则主要专指民间美术。①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资源丰厚,种类繁多,本文从广义的民间艺术着手,对南京民间艺术做一定的梳理。
(一)南京民间艺术渊源
南京历史文化最早出现,可以考证到东郊汤山一带出现的猿人活动踪迹,距今30万年。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的南北对立局面,在古代,南京多次成为政治中心,最近的一次,是在民国时期。②目前,南京民间艺术有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16项。南京民间艺术的起源,可能已无从查证,但民间艺术的产生发展与当时历史条件相适应的,平民百姓在满足自身物质需要后,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一些民间习俗也是在社会分工与合作下产生的,庙会集会等此类的活动,是满换需要而出现的。在古代,人们崇拜自然,举行祭祀活动,在进行此类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有舞蹈、歌唱等表演艺术。民间艺术的产生是与社会生产相适应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流传发展,演变出新的艺术形式。
(二)南京民间艺术分类
许多学者对民间艺术的分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钟敬文先生从艺术表现形态入手,将民间艺术分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工艺美术四大类。③张道一根据民间艺术的功用,指出民间艺术可分为类别,衣饰器用、环境装点、节令风物、人生礼仪、抒情纪念、儿童玩具、文体用品、劳动工具,是民众生活形态的内容和展示。④潘鲁生从民间艺术的功能用途入手,将民间艺术分为两大主题,品类。以审美和精神生活为主题,分为祭祀类、娱教类、装饰类、游艺类;以实用和物质生活为主题,分为穿戴类、起居类、生产类、用品类。⑤
本文对南京民间艺术产业链进行研究,以艺术表现形式,对民间艺术粗略分类,将南京民间艺术分为四主类,十亚类。民间艺术分为民间演艺艺术、民间手工艺艺术、民间文学和民俗四主类。民间演艺艺术分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传统戏剧以及杂技和竞技。民间手工艺艺术分为民间美术、传统医药和传统手工技艺。民俗分为民间习俗和杂技与竞技。
(三)南京民间艺术概述
南京民间演艺艺术是金陵文化的鲜明代表,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民间艺术形式在历史传承发展和现代社会文化传播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琴艺术(金陵琴派),是汉族古琴艺术流派之一,源自明末清初的金陵琴派,在中国古琴界颇具代表性,是很有影响力的重要流派。民俗,其中南京祠山庙会,极具有汉族风土民情,是一种汉族民间祭祀“祠山”活动。秦淮彩灯,自古既有,现享誉中外。民间文学中,沈万三的故事,在民间广泛的流传。民间工艺美术是民众阶层自发创造、享用并传承的艺术。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大项,民间手工艺艺术涵盖了民间美术、传统医药和传统手工技艺等多个方面。其中六合民间画是南京民俗绘画艺术,起源于南京市六合区冶山镇四合农民画,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进行多次的展销,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秦淮灯彩案例分析
(一)秦淮灯彩产业现状
秦淮灯彩制作很是精美,有很多的样式,内容丰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制作灯彩的艺人,是秦淮灯彩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文明对传统手工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最突出的变化就是,现代年轻人对传统的手工艺没有很多的关注,对继承此类艺术也没有很大的兴趣。举例来说,生产制作秦淮灯彩的四大家族,陆氏、曹氏、殷氏、成氏基本都面临缺乏继承人的局面。
秦淮灯彩的生产制作,有传统的小作坊,这以阮氏灯彩为最为典型,这种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作坊,组成人员一般为老人、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少数的专职人员等,产品数量和价格都偏低。成立小公司生产灯彩的,以曹氏灯彩为代表,尝试走精品化线路,此种规模较大,公司成员大多对制作彩灯有着深厚感情和浓厚兴趣的艺人。顾氏、陈氏灯彩尝试走产业化道路,从设计样式,到生产出成品,再到销售,开拓市场,基本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这种规模的生产,是秦淮灯彩产业化的主体。⑦
(二)秦淮灯彩产业链分析
刘富贵认为,产业链是同一产业,根据用户的需要,以产品为对象,以投人产出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而形成的有组织的市场。⑧民间艺术有其特有的属性,产业化程度不是很普遍,这也是民间艺术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民间艺术产业链,可能没有传统意义上那样纷繁复杂,但也有其独有的特征。
秦淮灯彩的生产,包括作坊和公司企业在内,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每年的秦淮灯会上进行销售,也有的被政府直接定制。商场节日庆典需要灯彩装饰会场,企业也需要灯彩装饰门面。市民购买彩灯,则处于喜欢,或祈福。网络销售,也成为秦淮灯彩销售一个重要的途径。
(三)秦淮灯彩产业链经济效益
秦淮灯彩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每年到夫子庙看灯会,据统计有百万人数以上,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刺激了南京市地方经济的发展。秦淮灯彩的生产销售,形成产业链,对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为这一技艺的传承人提供了就业途径。
从50年代开始,每年的彩灯数量只有3万盏左右,约有200多户从业人员。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彩灯的上市数量的逐年增加的,市场的容量也在进一步的扩大,从业人数也有显著的增长。到了90年代,彩灯的上市数量达到10万盏左右,而艺人却减少了。到了新世纪,彩灯的上市数量增加到了40万盏,从业人数维持在90年代左右的水平。这可以看出,彩灯的生产效率有了提高,部分制作工序,实现机械生产。⑨
三、政策建议
(一)对立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
政府财政专项拨款,扶持特定的民间艺术。一些民间艺术不能产业化发展,过度的市场化,会导致此类艺术失去原本的内涵,最终商业价值取代艺术价值。一些民间艺人,其特定艺术技艺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没有稳定受众群体,其本身的生存状况堪忧。政府应该扶持此类艺人,使之生存下去,其技艺能够流传,这类艺术不至于消失。
(二)鼓励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民间艺术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是危机亦是契机。民间艺术可以借助市场,充分发展。利用现代科技传媒手段,使得艺术表现方式更加完善,从而扩大受众群体。既充分发展了自身,也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使得市场经济发展多样化。⑩
(三)完善法律制度,保护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是民间百姓追求精神愉悦的一种方式,一些民间艺术已不能为现代观念所接受,亦不受法律保护。如耍猴,这一民间艺术生存状况堪忧。耍猴艺人带着猴子四处游荡卖艺为生,首当其冲就犯下买卖野生动物的罪名,再次有虐待动物的嫌疑,不能为现代观念容忍。其实,这一民间艺术在民间颇受欢迎,应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护这一民间艺术,而不是盲目的制止。
四、小结
南京有着丰富的历史的文化,民间艺术存量颇多。民间艺术是以人民大众的生活为背景,经过历史变迁而积淀下来的艺术。它不仅是广大百姓生活的承载,更体现出百姓生活的精神福祉。民间艺术蕴含着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伴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民间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民间艺术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被淘汰的倾向。通过对南京民间艺术产业链研究,可以洞悉民间艺术的存量及存在状况,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保护民间艺术,使之不至于消失。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注解:
① 张道一.中国民艺的现状与未来[J].美术观察,1997(02):11-13.
② 李燕.南京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与管理[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③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328.
④ 张道一.美术长短录[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270-283.
⑤ 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8-9.
⑥ 资料来源于南京政府网http://nanjing.gov.cn/njszf/bm/wgxj/200902/t20090212_1666800.html
⑦ 王小军.秦淮灯会的产业模式探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21-24.
⑧ 刘富贵.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6.22.
民间艺术的起源范文4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原始而古朴的艺术形态,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后,更具有了独特的面貌。它手法简练概括、题材广泛、形象生动、灿烂绚丽、富有装饰性。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它融入各个艺术领域,更加彰显其艺术魅力。纵观剪纸艺术的发展,它的艺术表现方式、语言、创造精神无不受到中国各个时期艺术的影响。从源头说起它得益于古代美术。古代美术给了它丰足的养料,是它的起源与母体。古代美术对它的影响是至深、至广的。
一、古代美术提供了创造思维的方式,使剪纸艺术具有审美的意象性原始时期,从先民的生存欲望与生存方式中演化出来的原始艺术,代表了初始状态的名副其实的民间艺术,是至今发展繁荣民间艺术的源头。在现代的民间艺术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从原始艺术所继承下来的思想观念、情感倾向、审美心理、艺术标准以及具体的图式和艺术语汇。那么剪纸艺术也在这样的继承中得以发展。在古代的典籍中,关于剪纸的起源论述较少。司马迁的《史记》里曾有“桐叶封弟”,《搜神记》里有以光投影召唤亡灵之说,这些被视为剪纸的原初之说。冯骥才曾在《民间剪纸》中论述:“从石器时代我国古代先民就从劳动生活中,逐渐培养和产生了镂空、黑白对比、线条造型等美感。”有考古证明我国古代剪刀的发明要早于造纸术。古代剪刀的用途,由最初的剪树皮、树叶及兽皮到后来的剪丝织品、布帛等,这些都为剪纸艺术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获取了审美经验和技术条件。剪纸的孕育期由此而始。
虽说“汉代是剪纸产生的时代”,但原始时期先民无意识的艺术积累则萌生了剪纸艺术的雏形,使其具有意象的审美品质。古代美术为剪纸提供了充足的养料,而剪纸艺术可谓民族艺术精神的典型。它蕴涵了民众的奇妙想象,是人民创意的民间美术的代表,使观者能够在意象的世界里畅游。在剪纸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往往富有自由的、灵性的想象。这种想象,充满了天真烂漫的遐思和激情。其中显现出来的视觉形象艺术语言,可以感染人们的心绪和情怀,启迪艺术的创造灵感,并且由此获取无尽的艺术趣味。其中所蕴涵的精神,则充满了现代艺术的哲理。这种艺术的创作活动持续地保留和渗透了人类意识深处的奇思妙想,所产生的美妙的视觉感知,给剪纸艺术作品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无穷的回味。这种极其可贵的创造性思维,是民众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而生发的,并能与时俱进,使审美的意象性得以发展、蔓延。意象是情感的抒发与表达,是思维过程的升华和转化。剪纸艺术不追求写实,甚至不关注比例,将审美的意象发挥到极致,以期达到“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
二、古代美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剪纸艺术具有题材的延续性剪纸艺术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是劳动人民艺术创造的结晶。剪纸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造型别具一格,风格豪放。它与民间习俗密不可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它又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的多种需求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在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民间剪纸始终融汇在民族艺术的长河中,剪纸中的物象造型则传承了具有原始文化信息的艺术图式。在原始艺术彩陶上的动物纹、舞蹈纹、几何纹以及岩画艺术的众多题材无疑给剪纸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使得剪纸艺术的题材更具有延续性。“民间剪纸,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最常见、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门类。剪纸的起源同其他民间美术一样是为了实用而不是审美的需要。”从河姆渡文化的“双凤朝阳”、“双头凤”到仰韶文化的鹿、鱼、蛙、鸟和蚌壳摆塑的龙虎,这些都为剪纸艺术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及艺术精神。在至今剪纸中的鱼、蛙、鸟、鹿仍是四大主题纹样,广泛用于婚嫁的喜庆活动之中,其寓意都和生殖繁衍有关。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上有“鹳鱼石斧图”,一只白鹳衔着一尾鲢鱼,旁边竖立一把石斧。专家认为石斧是物质生产的象征,鸟鱼是人口生产的象征,鸟衔鱼是象征男女结合,生殖繁衍,它们体现了原始先民生存、生殖的两大功利目的。民间喜花中还有“鸡衔鱼”、“鹭鸶衔鱼”的剪纸纹样,这种纹样与原始先民绘制的“鸟啄鱼”一脉相承。
民间观念中鸡(鸟)属阳属天,鱼属阴属地,鸡衔鱼则象征天地相交、男女相合,子孙繁衍不绝。这与专家分析原始文化中的“鸟啄鱼”结论是一致的。陕北是剪纸艺术保留较好的地区之一,其中有“鹿衔草”,同阴山原始岩画中的鹿造型极为相似。陕西关中称蛙为蟾蛙,陕北称蛙为“蜍蟆”。民间剪纸中,蛙是月亮的象征,喻阴喻女。民谚中有“蛤蟆变娃娃,一变一糊塌”,蛙因多子而受到人类的崇拜,常用蛙表现多子的寓意。在关中,蛙也是护生送子的神灵。剪纸中有三足蛙的形象,人们称它为神蛙。在剪纸艺术题材中不光是动物和人物,还有具有装饰性的花边剪纸,原始艺术彩陶上的纹样提供了典范。庙底沟文化类型彩陶盆上的纹样多为两端相交的弧线组成的新月形、叶形、花瓣形纹的二方连续纹样,黑白(底子与纹样)各自成形,有阴阳双关、虚实相生之妙。这些艺术题材和形式在剪纸艺术中也经常被用到。在库淑兰的剪纸艺术《剪花姑娘》中,彩色的底子和纹样也起到这样的效果,花边的效果更加增添了剪纸作品的艺术魅力。鲁迅先生曾说“民间美术是生产者的艺术”,它起初并不是为了审美,而是为了实用。剪纸正是在实用基础上的升华,才使题材能够得以延续。
民间艺术的起源范文5
民间艺术是人类历史上古老而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她不仅反映了民间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也体现了无数沐浴在尘世中的人们对原有社会和自己命运的认识与把握。这种理解作为一个民族原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哲学思想,对自然,对生命起源的初步认识,并在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下不能摈弃不受宗教的影响,这是对神的崇拜与敬畏。因此,民间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作为原始宗教这个产物下结果,则就不能不带有原始宗教的某些特征。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在陕西西府一带更为突出,尤其是原始崇拜意识,可以说它是西府民间艺术的本质特征。
原始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它包括图腾崇拜,女神(祖先)崇拜,女阴崇拜,男根崇拜,魂灵崇拜等等。西府的民间艺术中,有很多的作品外在形式或实质或多或少地保留原始崇拜的鲜明特征。
图腾文化与图腾崇拜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图腾崇拜是人类的第一个生命起源的认识形式,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图腾崇拜的内容很广,其历史的纵向程度很深,少数民族有一些地区仍保留着原始图腾崇拜的风格。西府民间艺术尤其布艺中的龙、虎、青蛙、猪等作品就是演化传承的例证。
西府民间艺术所反映的龙图腾崇拜的内容范围很广,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西府是炎帝氏族的发祥地,民间关于龙生炎帝的传说很多,所以,龙就成了炎帝氏族图腾的象征,并且一代代传下来的。西府的民间艺术,无论是布艺,还是剪纸,无论是石雕,还是或泥塑,亦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作品,龙的艺术形象不下于数十种。
由于历史的动荡和变化,西府宝鸡这个“扼关西壁垒”之喉咙要道,赢取了许多外来居民的涉足,以致还有少数民族的频繁光顾,播种点燃无数区外文化火种,这使得西府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上具有很宽泛的内容。例如,在布产品,不仅有龙图腾作品炎帝氏族家族,还有女娲氏族图腾的青蛙系列产品如蛙枕,回族猪图腾玩具饰品如猪头鞋、猪头帽,傈僳族虎图腾老虎枕,虎头帽,老虎鞋等等。在这些强大的图腾意识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最有特色,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龙的图腾。如关于龙的灰批、壁画、浮雕、寿礼、面花、服饰、花灯、剪纸,以及各种生活用具中以龙为造型的龙图案等等,可以说,在反映图腾崇拜方面,“龙”形式的作品是西府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构成西府民间艺术最具图腾崇拜意识的本质特征。
女神(始祖)崇拜及其特征
女始祖崇拜是图腾崇拜的发展形式,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进入氏族社会以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得到巩固与重视。“子女是母亲所生这一生理现象也是每个氏族――动植物的图腾崇拜幻想产生怀疑,从而又不得寻求一种新 的答案,于是他们又幻想出女始祖与图腾动物感触或婚配而繁衍人类的神话”(《宗教学通论》)。但值得引以注意的是,女始祖崇拜和图腾崇拜在形式上是相结合进行的,所表现出来的往往这两种原始宗教特性的结合体,实质上是一种对自然和人自身的结合崇拜。女始祖进一步肯定了女性生育的实际作用,这是提高人的认知能力的标志,也是社会力量最初公认的反映。
中国古代的书籍与人类生殖和大量的传奇女性祖先的图腾。如《帝王世纪》中说:女始祖炎帝女攀登玉龙致炎帝;夏女性祖先的情况已吞薏苡和玉。”《竹书纪年》中说:黄帝的女性祖先宝看到闪电引起的黄帝,第一个女人姚惠青长工资和尧舜;第一个女人沃尔登见到彩虹,舜,《史记,阴姬> >说:商女祖简狄吞玄鸟蛋租赁等在这方面,和民族学材料更加丰富,如我们的傈僳族“哭”的家族传统是第一个女人和老虎和学生,包括烤”家族的第一个女人新鲜小麦,”和“家族女性祖先和老虎。等等,这类女性祖先,也作为本氏族的保护者和成为图腾祖先崇拜对象共存。
在西府的民间艺术中,涉及女始祖崇拜意识的作品的虽然不多,但无论是纸或布制品,但凡涉及到女始祖崇拜,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鲜明的特点。例如,宝鸡千阳、陇县一带的民间剪纸、布制品中,涉及到一些精怪神话如人面兽身或兽身人面的作品,大多以女性形象出现,突出表现其腹部,胸部,臀部的肥大,与女性的生育密切相关。
女阴崇拜及其特征
女阴崇拜人类起源的一种新的认识,本质和女神崇拜的意思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女阴崇拜的表现形式不需要妇女的完整形象,而是女阴本身。这是氏族成员的生命的理解和起源的一大进步,它抛弃了以往的幻想,从视觉经验的角度出发,注重事实和客观。中国民族学、民俗学收录很多女阴崇拜方面的信息。民间象征的凹石、洞穴、天坑、湖泊等来代表,并形成了很多关于“拜石求子”的习俗。西府民间艺术在内容和象征意义上,相同或相似的植物,如石榴,莲花,葫芦等为外阴崇拜的代表。其艺术表现手法:
1.雌花的艺术处理,从内容上反映阴崇拜。通常在莲花,,梅花,特别是莲花,是表现女阴崇拜的典型代表。在进行艺术处理是,一方面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使其达到理想效果。另一方面,试图保持花的外观,与其他物体相配合嬉戏进行联想,以强化形与意、情与理。如“莲生贵子”,“鱼戏莲”,“蝶戏莲”,“莲里有鱼”等。莲花很早就象征女子,把一朵变形类似于外阴的莲花来比喻人。莲能生子,这无疑是“原始生殖崇拜”,尤其是莲花的变形直接披露的就是女性生殖崇拜意识。
2.采取类似形式的崇拜意识。这种艺术形式,通常表现在布艺制品或剪纸上。如用金瓜的平面图形表现女阴的特点进行崇拜。作品如金瓜娃娃等。
3.采取物体的截面来表现其形状。例如,用半截面的石榴,直接的形态表现。
总之,西府的民间艺术中女阴崇拜种类繁多,但在艺术处理上都有相同,那就是视觉和微妙的情绪达到高度统一。可以说她是花,也可以说她是外阴,前者根据大体表现自身的形态,有其深刻的含义,这是西府民间艺术的精华。
结语
西府民间艺术保留原始崇拜,除了以上几点外,还有女神崇拜,祭祖,拜人,精灵崇拜,圣人崇拜、男性祖先神崇拜等。但其中的一些特性是不明确的,有些已经不属于原始宗教。原始宗教的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些特征保留,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由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的遗存,即把图腾崇拜交织在祖先崇拜之中,它是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的统一,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随着对科学知识的正确运用和理解,原始崇拜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宗教的本质内容和社会意义。可以说,活跃在社会生活的今天的民间艺术,她只是特定的民族风情的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人民群众的心理表现。但是,过去了的事物是历史,现在和将来则需要人们去创造,它将按照美的理想和法则,为了美化人们的生活而存在,并且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艺术系)
民间艺术的起源范文6
纸雕一般采用色卡纸、水彩纸制作。纸雕,又称纸浮雕。起源于中国汉代,古老的纸雕艺术主要孕育在民间艺术土壤中,发展缓慢却从未间断,形态虽无变化万千,却不失创新精神。其中民间韵味浓厚的纸雕彩灯在借鉴宫灯艺术造型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纸雕艺术的经典篇章。纸雕,也叫纸浮雕。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汉朝纸的发明及16世纪德国对纸的改良成果。
纸雕是一种以纸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艺。纸作为立体形式的表现物出现得较早,中国早期就有手工扎作而成的人物。18世纪中叶,欧洲一群喜爱创作的艺术家开启了纸雕艺术的大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