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行业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普教育行业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普教育行业现状

科普教育行业现状范文1

关键词:职业教育 科普教育 科学素养 高等职业院校 本色

课 题:本文为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计划项目立项课题《校园与社区卫生健康科普宣传活动计划》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30402;主持人:王傅。

一、实施科普教育的意义

当今社会以信息控制为主导,以科学技术产业兴起为特征,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Jeremy Rifkin,2007)。在这个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了科学技术的竞争和国民素质的竞争。

科学技术竞争既需要“高精尖”,也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自20世纪下半叶起,国民的科学技术素质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重视。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促进会制定了面向未来70多年,致力于提高全体美国人科学素质的长远计划,即“2061计划”。该计划提出了到2061年美国公民人人具有科学素质的目标。2003年,欧盟实施了“欧洲研究区”和“科学与社会”两大战略计划。其中,“科学与社会”是一项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公民素质、推动科学与社会融洽的长远战略。我国对科普事业同样相当重视,2002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6年,又制定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领性文件即《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该纲要中明确指出,“提升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普(science &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全称科学技术普及(有学者认为应改成科学传播,吴国盛,2000;刘华杰;2000),国外又称之为大众科学(science popularization),即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道德,以提高全民科学技术素质。 科普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教育活动。在科普的诸多功能中,科普的教育功能是第一位的。它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对于公众而言,科普的意义重大,因为非专业人士往往很难将科学研究与大量的常见江湖骗术和伪科学区分开(丹尼尔・ T・威廉厄姆 Daniel T Willingham,2012),需要普及教育。因此,科普教育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国民素质塑造工程,而且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据统计,2010年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3.27%)相当于日本(1991年为3%)、加拿大(1989年为4%)和欧盟(1992年为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社会上仍然存在大量与科技进步和现代文明相悖的现象,比如:迷信气功大师或者神棍道长、日本地震导致中国抢盐事件、活熊取胆事件等等。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即使到今天,科学并未完全战胜迷信。甚至有人说在中国,迷信从未被击败(钮卫星,2005)。 我国的科普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尽管我国公民科普素质亟待提高,但高等教育作为科普教育主渠道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来看,高等教育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2010年,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由高到低依次为:电视(87.5%)、报纸(59.1%)、与人交谈(43.0%)、互联网(26.6%)、广播(24.6%)、一般杂志(12.2%)、图书(11.9%)和科学期刊(10.5%)。与2005年的6.4%相比,公民利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提高了20.2个百分点。可见,在提高公民科技素质的社会大环境中,高等学校明显“缺位”。

高职院校实施的是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它倡导“能力本位”“行动导向”,其课程也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不再是普遍理论的复制而是特定的个人的事情”。因此在高职院校的科普教育中,也不能照抄照搬本科教育的方式,必须保持职业教育的本色。

二、高职科普教育应坚持保持职业教育本色的原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7 年推出的“国际教育分类”,将高等教育分为两种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技术要求专门化”,又称为5A教育,与之相应的是基于知识储备的课程。而面向“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 即“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又称为5B教育,与之相应的是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

可见,高度专业化的高深学问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应该由普通高等教育去完成,职业教育不应该“越俎代庖”,与此同时,“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学问的普及工作则应该由高等职业教育去完成,普通教育不能取而代之。因此,高职院校的科普教育,应该保持自己的本色,其教育原则体现如下。

1.定位在技术推广而非高深学问传播上

科普的内容包括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在这“五科”之中,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条件,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擅长的“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内容。高职院校从事的是职业教育,自己擅长的也是职业教育。因此在科普教育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职业教育定位,也要打出自己的职业教育特色,不能盲目尾随普通高等院校,拾人牙慧。在科普教育中,二者的分工与比较见下表。

表 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科普教育中定位的比较

科普教育内容 普通高等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 侧重于“高精尖”科学技术知识 侧重于职业技术知识、技能和素质

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的研究和教学并重 侧重于运用科学方法解决职业问题

科学思想 科学思想的争鸣和传授并重 侧重于运用科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的分析和体会并重 侧重于运用科学精神解决技术问题

科学道德 科学道德的探讨和践行并重 侧重于运用科学道德完善职业操守

总体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将自己的科普教育定位在实际的职业技术或技能的应用普及上,而不是高精尖科学技术的传播上。

2.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科普教育应立足于如下的实际。

(1)立足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学生到底需要什么知识,应该立足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需求;二是社会发展要求学生应该掌握多少科普知识和技能;三是学生的实际能力如何,即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以及可接受度等等。

(2)立足于高职院校自身办学实际。自然科学技术的普及,是面向社会的。从幼儿开始,各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构成了广泛的科普对象。社会对于需求的现状是高职院校开展科普服务的风向标,但不能“社会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因为社会的科普需求是复杂的,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域需求都不同,但是一个学校的技术力量是有限的,其技术特色是需要时间积淀的,而科普工作要想开展得好,高职院校必须做自己最擅长的专项,而不能追求“高大全”。在这里,应该是两者双向“交融”,即“社会需要什么,高职院校最能提供什么”,才是高职院校在科普教育中应该提供的服务。

3.行动导向的原则

行动导向是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其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如“项目教学法”“案例研究法”等等。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和行动所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能力发展,其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和学习过程相统一,倡导通过行动来学习和为了行动而学习,从此,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再是判断职业教育教学是否有效、适当的标准。

4.实用且够用的原则

我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韩愈),以此来说明学无止境的道理。但对于高职教育的受教者来说,让他们追求“无止境的见识”(endless horizon)却不是明智之举,这样会让他们花费很多的时间在他们不擅长的事情上,结果是得不偿失。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应该贯彻实用且够用的原则,不要追求“学无止境”。否则就像庄子所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如果学生“殆已”,精力和时间都浪费了,该学习的又没有学到,那才是真正的误人子弟。

5.注重学生身份的双重性的原则

职业教育中的学生身份是双重的。高职院校科普教育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样是双重身份,即学生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传播与被传播者。在校内,对学生开办科普讲座、科技竞赛、科技创作、科技征文等活动,在这过程中学生是受教育者。为培养学生的科普技能而要求学生参与科普实践,学生通过自我创作科普宜传小册子、举办科普晚会、组织科普游园等活动,将科学精神、科学知识传播到广大群众中去,在这过程中,学生不单单自己增长了才干,而且发挥了科普工作者的作用,充当了教育者的角色。因此,高职院校在科普教育中应该教导学生掌握科普教育的本领,即起到科普教育“示范”的作用。

6.重视交流的原则

知识分子往往有孤往精神。但孤往不等于孤立和单干,否则不利于科技进步。茅以升曾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历来是领先的,如赵州桥结构、圆周率数值等等都比外国早达千年以上。只是到15世纪以后,才比欧洲逐步落后下来。原因虽多,其中之一是缺乏交流与普及,所有的成果,大都是个人单干所取得的”(茅以升,1978)。不过,中国古代手工业者倒是比较重视交流,有交流学习切磋技艺的传统,正如韩愈所言,“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韩愈《师说》)。高职院校在进行科普教育时,同样要发挥这一优良传统,重视高职院校与其他机构的交流,重点的机构有政府科技部门、普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类行业协会、科技场馆、中小学等等。还要重视和一些最需要接收科普教育的群体的交流,如青少年群体、老年人群体、失业群体、妇女群体、复转军人群体、农民工群体等。

三、具体措施

高职院校在贯彻了以上六条原则后,其科普教育将打上职业教育的烙印,更具有实用性和价值性,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职业生涯会有重大影响。至于具体措施,则因各高职院校而异,以下的具体措施可以作为参考。

1.成立科普教育领导小组,让科普教育常态化

高职院校要成立科普教育领导小组,小组最好由一个主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但是具体的工作,则希望这位领导发挥“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作风,尽量少干预,注重结果导向,只对结果负责。 在组长被确定之后,组员安排则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员:一是教师代表。选择对科普教育感兴趣的热心教师担任教师代表。二是学生代表。选择对科普教育感兴趣的积极分子担任学生代表。三是校外代表。主要是企业代表。高职院校注重校企合作,与企业开展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合作,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办学特点与共同追求。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科普教育上,同样应该选择科技企业代表加入。

为保证工作效率,小组成员不宜太多或太少。因此,建议科普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以5~7人为宜。在领导小组成立后,应当建立科普教育各项制度、工作职责、组织原则等。通过这些,力求做到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士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并依制度办事,使之成为常态。

2.定期举办科普活动,吸引高职院校教师和大学生参与

组织学生开展科普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以期使他们未来能成为有技术素养的劳动力。这样通过举办活动来实施教育,是“行动导向”教育思想的体现,也能锻炼学生对于小型会议会展的组织能力。在活动中,学校应提供相应的场所、经费和奖励,鼓励教师和学生加入到科普创作和实施的队伍中来,多写高质量的科普作品。

3.丰富科普教育载体,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

科普教育的书籍和教材要有实用性和趣味性。同时,要注重立体教材的开发,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网络优势,搞非线性的电子教材、立体教材、超文本结构的教材。由学生设计在教室或校园开设科普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内容,宣传科普知识、展示学生科普作品、表扬科普活动先进的人和事等。

参考文献:

[1][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周盂璞,松鹰主编.科普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杨文念.科普是一门学问・2003中国科普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4]Daniel T Willingham. When Can You Trust the Experts: How to Tell Good Science from Bad in Education[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12.

[5]丹尼尔・T・威廉厄姆,詹浩译.教育中的伪科学[J].环球科学,2012(10).

[6]谢兰凤.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公布[J].中国科技产业,2010(12).

[7]中国科协.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J].科技与生活,2010(23).

[8]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7).

[9]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10]杨思基.关于哲学观的理论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3(3).

[11]周密.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双元制”与“行动导向”探析[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3(29).

[1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3]张新民.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构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14]李怀康.养成职业能力五个关键步骤的推理及实施[J].2009(18).

[15]何建委.情志和理想:爱因斯坦的科学追求与人文精神[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科普教育行业现状范文2

鞠萍姐姐代言世界皇后助阵

2002年9月28日,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的武汉海洋世界水族观赏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场馆也相继对外接待游客,简称“东湖海洋世界”。作为一家民营合资企业,公司有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精干的技术团队。能否在华中地区立足,关系着公司事业的成败。东湖海洋世界考虑到早期市场认知度低,客源分流大的特点:一边采取科普宣传和营销建点相结合的手段逐步培育市场,一边加大企业形象宣传的力度以及场馆的高品质定位。即海底世界是以展示海洋生物为主,集科普教育、环保教育、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国内少有的大型综合室内旅游项目。开业之初,便邀请到中央电视台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作企业形象代言人。2005年底又借助“世界旅游小姐皇后决赛”在汉举行的强热声势,特邀她们前来参加“环保倡议行动”的活动,给东湖海洋世界这一品牌的提升增添了活力,在游客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专家院士献策打造科教品牌

2004年,“东湖海洋世界”被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8月成功申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翌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科协为武汉东湖海洋世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挂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资深专家刘建康院士,所长桂建芳教授也出席了挂牌仪式。几年来,海洋世界开展的系列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一时间,“促进武汉科普教育事业跨跃式前进”,成为企业发展的宗旨。进行科普系列活动的同时,公司还借助户外媒体如灯箱、大型广告牌、车身等广告形式进行企业形象宣传,在武汉市民中很少有不知道东湖海洋世界的。如果说对外宣传是企业创建市场的一块垫脚石,那么市场营销则是运用这些垫脚石来拓展市场的一名能工巧匠。为了争得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武汉东湖海洋世界除了不放过任何可以宣传的机会来宣传自己而获得商机外,还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公关方案和销售策略,在拓展本市旅游市场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周边及市场的扩张与开发。从资金、人员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增加销售网点20多个,经过努力,以武汉市为中心连带周边地、市、县的旅游客源也得到了充分挖掘,旅游市场变得日益活跃。海洋世界因此顾客盈门、经营兴旺,引人瞩目。

大胆迎难而上竞争中求发展

面对异常火爆的旅游市场,一些强势企业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趋之若鹜,纷纷把目光转向这个极具发展潜力的项目,仅2005年一年内,全国陆续有多家海底世界和海洋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滋生起来,由原来的40来个一下子增加到55个,而且占地规模和投入资本令人刮目。

“困境对弱者来说是灾难,却赐给强者以动力”。面对来势凶猛的挑战和外界压力,“东湖海洋世界”的决策者们没有被吓退,而是冷静面对,在认真分析行情后,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必须创造竞争落差,比别人做得更强、更好。所谓竞争落差,就是在同行业竞争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优的营销战略,拉开与同行的距离,始终走在行业前面,让别人难以追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争取主动。一方面是要完善和优化景区环境,另一方面便是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为此,海洋世界领导多次深入实际召开办公会议。研究探讨企业发展大计,最终决定:从海洋世界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进行整体布局调整和工程改造。2005年,大型长江鱼馆改建成功,部分展池也得到了整修和扩建,海洋生物品种也得到进一步补充,由150种增加到200多种,馆内景观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海洋世界的另一个大胆构想也正在积极筹划之中。即整合“楚人狂欢岛”,打造华中地区海洋生态主题公园。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该项目将在2007年付诸实施。总投资7000多万元的二期工程“海豚表演馆”也将在2008年投入运营,它以展示生活在海洋中哺乳动物的海兽为主,是一座具有国际水准的海洋动物表演剧场,它的启动将又一次大大拉开与同行的距离。

新形象新品牌笑迎八方游客

海洋世界整体景观更美了,游客也日渐增多,但一时间服务质量却难上档次,如果不及时解决,势必成为企业发展瓶颈。面对这种情况,公司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优化队伍结构,实行全员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经过一番大浪淘沙,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队伍在公司内脱颖而出,他们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规范的塑造这支队伍,海洋世界对员工高标准严要求地提出了“站立服务、微笑服务、敬语服务”的十二字服务方针,并遵循这个标准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优胜劣汰。同时对外吸引人才,招贤纳士。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增强对员工岗前服务理念与服务意识的灌输。把热情周到的服务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细节服务的行动中去,让游客进来开心,走得满意,亲身体验海洋世界高质量服务。在做好规范化服务细则的基础上,海洋世界还增添了个性化服务的内容,这就是对学生开放科普教室,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学生在科普展厅既丰富了海洋生物知识,又开阔了文化视野,受到广大师生的赞誉。

科普教育行业现状范文3

关键词:光热产品;科普;策略

0 引言

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但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暴露出一系列影响到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缺失和产业科学素养培育薄弱等方面,急需在产业内加强科学普及活动,推进产业发展模式转变,提高产业竞争力。因此结合我国科普工作实际,整合产业内优秀科普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普活动成为产业发展的需求。

1 我国科普政策演变与现状

1.1科普政策的演变

1)科普提出

我国科普始于1978年,由中国科协代主席周培源在人代会上提出“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作出贡献”主要强调青少年科普工作。

2)科普成长

20世纪90年代初,在社会上兴起的“封建迷信、反科学、伪科学”浪潮的影响下我国开始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科普工作,把提升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科普工作的中心任务。1994年12月我国颁布《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科普工作是关系到我国21世纪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工作,指出科普内容主要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教育普及三个方面为主。

3)科普发展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更加重视科普工作。2002年6月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确定了“国家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法定职责。后期又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和《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政策,都强调了新时期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逐步把我国科普工作引向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新方向。

1.2科普现状

1.2.1科普工作成绩瞩目

我国科普工作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绩,我国科普现阶段工作的特点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注重科普客体分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国民知识水平差距日趋明显,针对国民知识水平差距我国科普工作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调整重视客体分层,为科普的针对性和客体参与主动性奠定了基础,目前注意突出三个重点对象,即农民、青少年和领导干部。面向九亿农民广泛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活动和“科普之冬”;面向青少年开展了“科技传播行动”、“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夏(冬)令营等活动;面向领导干部和具有一定知识层次的职工开展“百名院士百场科技报告会”等学术交流活动。

2)途径广泛,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为新时期科普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利用大众传媒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优势,近几年来,社会各方面都注重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期刊、图书以及网络来开展科普宣传。各级电视台、电台都不断增加科普节目的比重,全国电影放映对放映前得科普短片,这些工作在宣传介绍科技知识、工农业实用技术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每年选派科技特派员进驻县市级基层指导,在当地开展科普展览宣传,举办科普培训班等活动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效果。此外,中国每年出版的科普读物达7000~8000种。全国科技类报纸有200多份,科普杂志有300多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

3)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成规模,为了更好的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国家大量建设了近400个国家级科普(技)教育基地,近2000个省级科普(技)教育基地和大量的市、县科普教育点。这些科普场馆通过举办科普展览、报告会、讲座、培训班、实验等活动,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1.2.2科普形式依然严峻

在我国大力推进科普工作的前题下我国公民接受教育程度逐年增加,但到2010年为止我国仍有数千万文盲公民。在接受一定教育的公民中相信封建迷信的人员更是数目庞大,加之部分不发分子利用这一点在农村山区大搞迷信活动骗取群众财物,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何立足我国现有国情,提高公民科普水平,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同时利用科普知识发展经济成为摆在每个科普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2 我国光热产品生产领域科普需求

在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双重压力下,我国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能源发展的方向。太阳能利用是新能源利用中的热点,技术相对成熟。其中太阳热利用技术已达到实用阶段,为人类的能源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我国相继出台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一系列推动我国光热产业发展法律法规,我国光热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我国专业从事太阳能光热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近5000家,实际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数十家,1000万元以上的数百家,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近年来,随着太阳能光热利用产业的逐步发展,逐步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加强科普工作:

2.1产业发展对科普思想的需求

“谈到太阳能就只有热水器”正逐步成光热产业的尴尬话题。这一现象暴露出来的正是光热产业发展中的科学思想问题,成为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国内近5000家太阳能光热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少之又少,造成企业产品同志化日趋严重,产业恶性竞争日趋激烈,产业发展缓慢。就这个角度而言太阳能光热产品生产领域急需大量开展科普工作,用以提高从业人员技术科学素养,提高产业科学发展意识,突破发展瓶颈,为世界节能环保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2从业工人的科学知识需求

从业工人的科学文化素养问题,目前从事太阳能光热产品生产的从业工人文化程度差异化严重,从业人员几乎涵盖从文盲到博士后各个文化层次,但是高学历的人才数量太少,特别是中小企业,企业中超过本科学历的工作人员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大部分工作人员对太阳能专业知识知之甚少,从事太阳能工程施工人员多数没有确定太阳能利用工资质。

总体上来说,太阳能光热产业从业工作人员知识层次相差悬殊,一线工作人员参与相关培训取得相关资质的数量较少,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继续进行职业技术科学普及。

2.3企业家个人科学素养提升需求

太阳能产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从事太阳能加工多为家庭作坊,随着相关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这些家庭作坊逐步发展成为工厂、公司成为现代化企业,但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家的科学素养并没有得到同样高 速度的提升。光热产品制造产业企业家中存在大量白手起家的文盲和半文盲,他们认定自己企业的发展是来自神仙的庇护,封建思想严重。个别企业家利用某些特殊时间大搞迷信活动对企业员工特别是低知识层次员工的科普工作带来较多负面影响。因此在产业企业家中开展科普活动有充分的必要性。

3 我国光热产品生产领域科普工作策略

针对我国光热产品生产领域现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科普活动成为产业发展的要求。搞好该领域的科普工需要根据领域的实际情况对科普客体进行层次划分,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普活动,同时应积极结合行业现有资源实施资源整合和共享推进行业科学发展观念转变,推进技术革新,同时积极开展针对企业管理者得科学普及工作,放弃迷信活动,引导其为科普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打造行业大科普、大合作、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3.1领域内科普客体层次划分

根据目前企业工作人员情况可以根据客体关心的知识领域结合其岗位工作进行如下划分:

1)一线操作员工,包括生产企业的机械操作工、包装工、搬运工和工程施工中的安装工,这部分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50%,其特点是关心具体加工技术和操作技术,知识水平较差难以掌握复杂的原理规律,其科普工作应以开展基本科学知识普及与具体加工技术培训结合进行。

2)技术、文职员工,包括生产企业中技术人员,财务人员、销售人员、中层及一下管理人员,这部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0%,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层次,对行业内技术革新感,其科普工作应以进行科学发展思想教育和行业发展的前沿新技术行动向结合进行,这个层次的科普效果直接影响到行业科学发展思想的建立。

3)高层管理人员,包括行业协会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企业股东,经理这部分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10%以下,其特点是直接掌控企业发展方向其知识层次复杂但有丰富的社会经历,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其科普工作的应以开展行业基础知识与发展新领域结合,基础科学文化渗透为主,重点树立其科学发展观,以便引导企业开拓发展。

3.2领域内科普资源整合

太阳能热利用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学科,针对这一学科的发展,成立了许多研究中心,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许多企业也成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地方也建立了一下太阳能教学中心,设立了有关的科普中心,但这些成果还没有被有效整合到一起形成合力。因此,有效整合这些优秀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成为有效发挥这些资源效果的必要途径。

太阳能光热利用领域科普资源整合重点要加强以服务平台为依托,加强与科技院所、大中专院校、国家实验室、质量检验实验室、人才培训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的合作,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开展科普工作,比如企业可以利用现有技术人员开展企业内技术培训工作,科研院所可以开展对企业技术员工的科技培训与技术推广工作等等,这些工作的开展将有利于部门与部门间的沟通,形成互为依托、共同促进的良好科普局面。

3.3建立工业领域科普实践专家指导机制

科普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其工作要求很高,因此仅仅发动企业或行业内的自主性开展内部科普工作还不能达到最好效果。科普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从事科普工作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指导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太阳能热利用领域内的科普工作还需要建立科普实践专家指导机制。科普专家定期指导行业企业开展科普活动,打造科普示范项目、示范企业为其它企业提供相关借鉴资料,以促进整个行业科普工作的有效推进。

重点加强行业协会、科协组织在太阳能光热生产利用领域科普工作中的衔接配合,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影响力组织引导企业开展科普活动,营造良好氛围,科协组织利用长期从事科普工作的经验和优秀科普资源,为科普工作准备丰富的内容,使广大企业在科普工作中享受实惠。从而充分调动企业科普积极性,变被动普及为主动要求。实现科普工作“须普及”到“要学习”的转变。

3.4重视光热产品生产利用领域科普成果宣传

光热产品生产利用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光热利用产品也逐步进入千家万户,其产品技术的进步为千家万户带来了经济方便的生活热水,所以广大群众根据切实体会能够更好的接受科普思想和科普知识。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光热产品企业与科普部门做好农村地区的科普工作有利于其产品在市场的认知程度,推广企业品牌,有利于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重视光热产品生产利用利用科普成果宣传能够充分带动行业对产品创新研发的积极性,打破现有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为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3.5政府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在太阳能光热利用领域广大企业中开展科普活动是一项新的探索,广大企业还没有从该项活动中取得收益,其对该项活动开展的意义还不是特别明确,所以很难得到企业的经济支持。而分产业领域而进行的科普探索对于加快我国科普水平推进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所以在光热产业领域内科普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前期组织实施,宣传发动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

科普教育行业现状范文4

作为科普基础设施之一的科普场馆,是指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目的、常年对外开放、实施科普教育活动的场馆,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按照国际博物馆协会现行章程中有关博物馆的定义和分类,科普场馆的真正内涵应该是指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包括了自然博物馆、科学技术博物馆、专业科技类博物馆、天文馆、水族馆等,还包括动物园、植物园、生态园、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等。而这些自然科学博物馆又被称为科技类博物馆,有收藏、研究和展教的功能,科技类博物馆的展教工作即为科普工作,也是其主要工作,因此又将它们称为科普场馆。

我国自1980年起,科普场馆建设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新时期(见表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政府提倡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下,我国科普场馆更是加速发展,特别是2002年《科普法》、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1998年~2008年间我国迎来了科普场馆建馆和开馆的期,据统计,1998年~2008年10年期间建馆192座,占科普场馆总数的57%。大量科普场馆的出现,使得大众有了更多的机会进入科普场馆,而大量科普场馆开展教育活动对社会教育的影响力也更大。

2我国科普场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整体布局不平衡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国家对科学普及工作的大力推进,特别是2002年《科普法》、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后,我国迎来了科普场馆建馆和开馆的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科普场馆数量已经达到721家,场馆的新建和扩建主要集中于1998~2008年的10年间。在数量的增加的基础上,我国科普场馆在整体布局上却存在不平衡。据《全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状况监测评估》课题组的统计,在全国科普场馆中,东部地区11个省、市共计有301个,占48.7%;中部地区8个省、市共计有179个,占29.0%;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共计有138个,占22.3%。由此可见,我国科普场馆集中在东、中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各类科技博物馆的数量与规模也在全国居于首位,而西部地区科普场馆的建设滞后。在最近10年的新建馆中,东部地区最多,中部次之,西部最少。大型馆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此外 ,科普场馆建设规模也存在地区差异。面积的制约导致中西部的科普场馆在展览布局、展教内容、教育模式上都受到限制,该地区大多数展馆都属于基础科普类场馆,缺少专业类科普场馆,同时由于西部人口密度较小、高校数量较少、公众科学素养相对较低,科普场馆在寻求与社区和学校的合作上资源缺乏,财政投入也相对较少。

2.2 专业类科普场馆数量较少

据《全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状况监测评估》课题组的统计,在全国科普场馆中,自然史类博物馆165个,占总数的27%;科技馆(科学中心)240个,占总数的39%;专业科技博物馆105个,占总数的17%,其他博物馆108个,占17%。可见,目前我国科普场馆中的科技馆占了大部分,科技馆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几乎各省份都拥有省级、地市级和区县级的科技馆。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其他类型的科普场馆如天文馆、自然博物馆等数量少、参观人数少、很难开展相关领域的科普工作。

2.3 科普场馆财政来源和隶属关系制约其发展

我国当前的科普场馆,多为政府部门以及某行业财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资助而筹建,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宣传某一行业的科技知识,立足于某行业的科技发展,注重科技史料的收集、研究和展示,但长期忽视了展馆对于公众教育功能的发挥,导致了社会各界不善于利用科普场馆。教育界对科普场馆教育的性质、特点、形式以及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作用缺少必要的理论研究,以至于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对科普场馆的利用上还缺乏宏观指导,这也是导致了我国科普场馆的教育功能发挥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2.4 对外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我国大部分科普场馆与社会尤其是教育界之间的沟通尚停留在表层,缺乏更深、更广的横向联系,这既阻碍了博物馆教育功能在更大范围内的实现,没能起到它对社会所应起的作用,同时也减弱了其自身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广泛接受程度。

3科学建设科普场馆的思考

3.1 整体布局分散化

基于我国科普场馆发展区域差异大,我国科普场馆可以借鉴欧洲国家将科普场馆布局分散化的经验,设定区域布局分散化的战略。首先可以将博物馆和科学中心设置在郊区或小镇的分散化。这么做可以避免继续把大量资源放在少数传统教育优势的大城市。其次可以从大型博物馆分支出科普场馆的分散机构,深入乡镇,科技具有更灵活的结构,使用新的互动技术,也可以专门研究某些主题(例如,天文学、气候变化或者农业科学),锁定特定受众,也可以先进行调研了解受众教育需求再设立相关的博物馆。通过分散化,可以保证地区可利用的博物馆数量增加,使得大众有机会接触博物馆的同时可以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这种战略的一个例子是英国,据ECSI UK(TE-英国科学中心的网络)估计,超过90%的英国人目前居住在距离科学或发现中心2小时车程的范围内。

通过科普场馆的分散布局,可以使得更多的受众接触到科普场馆,从而才能开展科普活动、达到科普目的。

3.2 教育理念全局化

在过去,我国科普场馆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作为一个教育工具将知识向受教者的单向传递。而当今我国科普场馆教育中传播给观众的知识信息量越来越大,新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多,知识的传播不再是单向传递,而是双向交流,互动影响。我国科普场馆的教育理念已经开始转变,普遍意识到教育的目的并不在“教”,而在帮助观众“学”。科普场馆的教育理念正在由简单的教育工具向成为帮助受众学习的互动场所而转变。

我国科普场馆虽然已经树立了“帮助受众学习”的展教理念,但是这种理念在全国并没有普及,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这种教育理念没有很好的被认识。因此在科普场馆未来的发展中,教育理念应该考虑到全国各个地区不同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适合本地区的教育理念,同时又应该兼顾大局,有全局思想,将先进的科普教育理念普及到全国各地。

3.3 模式增强互动性

目前我国科普场馆的教育模式互动性虽然大大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不够,教育模式在未来发展中应该将追求互动成为一种项目。

首先科普场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就在于它拥有种类繁多的展品,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了可以直接观察和操作的物理展品。如果受众有机会观察和亲自操作展品,他们就能够更加积极地探索展品的原理,对于科学原理的理解远比被动的听课效果要好。例如,北京自然博物馆设计了放大40万倍的庞大“细胞屋”科普项目,由观众自己动手拆装、移动细胞结构,亲自参与,加深对细胞的了解。在科普场馆的发展中,也应该加强互动化项目的设置。

其次,科普场馆应该尽可能的向受众提供人际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开发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的项目,使他们有机会在合作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此方面,科普场馆具有天然的优势,其自由开放的人际氛围,为学习者提供了自由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众可以借助这种人际互动,从他人那里得到有用的信息,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或者与他人一起完成一项任务。这种与他人共同协作的方式,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还提高了受众参与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科普场馆的教育模式还应该使用新媒体手段加强互动性,使用视频、音频、互联网取代过去的图片方式,如温哥华科学馆开发了“互动电影”,在电影播放的过程中在一定的节点提供选择,观众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电影根据观众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通过这种电影的互动使观众对其中的科普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科普场馆的发展中,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开展互动。

3.4 展教内容专业化

纵观几百年来科普场馆的演变历程,科普场馆整体建设呈现多样化、系统化的走向。尽管最早出现在欧洲的几个大型的工业博物馆中,其丰富的馆藏使参观者无不为之震撼,但是随着科技与工业的快速发展,原来的博物馆几乎不断的增扩面积,也不能容纳下迅速增多的展品,于是出现了交通、通信、矿山机械、纺织、化工等门类繁多的专业博物馆。从科技的发展和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来看,我国的科普场馆的内容也应当日趋专业化,专业博物馆要增多,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受众对于专业科学知识的需求。

3.5 受众区分对待化

受众的不同层面决定了科普场馆信息传播的方式,是影响博物馆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原因。受众(包括实际和潜在观众)由于知识水平个人背景、经济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对科普场馆信息传播方式与内容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不同层面采用同样的传播方式,提供相同的内容,势必会大大影响科普场馆信息传播的效果,减少人们对博物馆的喜爱和向往,破坏博物馆在受众心目中的积极形象。因此,我国科普场馆未来的发展中的受众定位需要分析了解不同受众的特征,挑选与其吸收能力相符合的信息,采用与之适应的信息传播方式。

研究表明,对于传播过程来说,高学历者希望传播的知识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解说严谨周密,信息含量大。而低学历者则希望解说简单易懂,轻松明了,对信息量的大小要求不高。受众的文化程度越高,越渴望获得更具体,有深度的信息。又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在思维方面又各具特点,科普场馆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设计相应的活动比如,针对幼儿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性和简单性,设计比较简单而有趣的科学活动或游戏;小学生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因此可设计具体的主题活动,提供具体的材料促进思维能力的形成;当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思维的抽象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科学实验或小组活动,从具体问题出发,为他们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做准备;高中是逻辑思维发展和形成的时期,还可以将具体问题深化,为高中生提供探讨科学、哲学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机会。

3.6 对外合作制度化

在未来我国科普场馆的规划应该由单一部门行为转化为群团行为,具有宏观管理社会各界参与大科普格局,形成科普教育社会化的新局面。这就要求科普场馆未来的对外合作中,形成可以遵循的规章制度,按照制度进行合作,有章可循才可以将对外合作成功的开展下去,科普功能才能很好的发挥。

我国科普场馆在对外合作的制度化中可以参考借鉴西方国家已经形成的模式。如在英国学校的校外教育基地众多,其中包括众多的博物馆,并且他们形成了非常融洽的合作关系。合作包括以下形式(1)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学校的学生到博物馆上课,由工作人员担任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并讲解(2)博物馆建有学生游艺室、中小学生校外教室,学校经预约可以带学生进这些带有各种专题性的教室内学习,由博物馆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当老师,介绍演示各种专题的科学知识,学生游艺室中有各种设施,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各种科学现象及原理获得感性的认识(3)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义务为学生讲解辅导。

参考文献:

[1] 何波.浅谈当代科技类博物馆的建设与创新途径[J].科学教育, 2008(8):116-117.

[2] 任海.科普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3] 谢娟、尚修芹.关于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发的若干思考[J].科普研究. 2009, 6(3).

[4] 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09)(科技类博物馆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 孙春福.英国中小学教育考察散记[J].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2005,4(1): 74-76.

科普教育行业现状范文5

关键词 科普场馆;质量管理精细化;调查

中图分类号 G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3-0106-0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科技普及和交流的分支越来越细而且越来越突出。课堂外的非正规教育也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而成为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科普教育更加突出其全民性和终身性。科普场馆是担负起时代重任的新型社会教育阵地,致力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科学意识、创造智慧、开拓能力的一代新人。因而,科普场将是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的最好场所之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普场馆教育资源的开发越来越丰富,功能的实现越来越多元化。科普场馆不再是一座单纯的科技展览馆,而是一个课堂,一个实验室,一个适合于时代和未来教育要求的特殊学校。它是学校等正规教育和正式教育之外的继续教育和补充。到科普场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这知识的海洋中跳跃式地、自由地、积极主动地摄取科学的养分。科普场馆作为非正规教育的主力军,是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目的、实施科普教育活动的常年开放场馆,主要的形式包括科学中心、科技博物馆、科技馆、专题科技馆等。在新形势下科普场馆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对科技场馆的教育资源、队伍人才、展项研发、公众服务和场馆运营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现运营管理的标准化基础上向管理精细化的迈进。精细化管理是标准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管理“三部曲”中的重要一环。实现质量管理精细化不仅能够提升科普场馆整体执行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运营绩效,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科普场馆的管理水平与具有更大社会化和更广普及性的公众服务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弥补这些不足,科普场馆需要在运营管理中提供更多精细化、个性化、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才能更有效地通过科技场馆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产品激发公众主动自主去探寻科学奥秘,实现科学传播的功能,从而有利于科技场馆的长远发展。

1 国内科普场馆实施质量管理精细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为了准确地全面了解目前我国科普场馆实施质量管理精细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包括从质量管理认证、队伍建设、展项自主研究开发、服务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我们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间对国内的科普场馆开展了《我国科普场馆实施精细化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对全国各地的科普场馆(以科技馆为主)的实地考察、电话调研和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在调查期限内最终共成功采集56个省、市级场馆和部分专业场馆的数据,其中省级场馆21家、直辖市场馆3家等。我们对数据进行了严谨的统计处理和分析后,形成《我国科普场馆实施质量管理精细化现状的调查报告》。该报告中除了对接受调研的各科普场馆质量管理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外,还对科普场馆推进精细化管理总体状况进行了统计,因其内容较为繁复,故本文仅就与科普场馆实施质量管理精细化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论述。

1.1 对各场馆在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统计

在受访的科普场馆中,其中仅有5个场馆(约8.9%)完成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工作并取得认证,而其余的场馆(约91.1%)则没有开始相关的认证工作(见图1)。

1.2 队伍建设精细化工作的统计

在科普场馆调研所设计的队伍建设精细化方面,我们从3个方向入手研究,分别是:岗位分级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及培训管理制度建设。(见表1)

首先,超过2/3的受访场馆实施了岗位分级目标责任制,即有41个场馆(约73.2%)有此项方面的相关制度或措施等建设,有15个场馆(约站26.8%)则没有;仅有1/3的受访场馆(19个场馆)同时开展了考核制度与评价机制建设,而约2/3的场馆(36个场馆,约占64.3%)只具备考核制度方面的相关建设,而有1个场馆则均无开展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建设(约占1.8%);在培训管理制度方面,大部分的受访场馆(54个场馆,约占96.4%)都实施了相关制度或措施等建设。

1.3 展研究管理精细化的统计

在科普场馆调研所设计的展项研究管理精细化建设方面,我们主要以从自主研发方向入手研究,具体包括“有无系统成熟的展项研究管理办法”“有无自定年度展项研究计划”“有无跟进展项研究管理过程及时掌握研究情况”,以及“有无展项研究评价体系”。(见表2)

在受访的科普场馆中,1)在系统成熟的展项研究管理办法建设方面,仅有6个场馆(约占10.7%)有此项方面的相关制度或措施等建设。2)在自定年度展项研究计划方面,仅有11个场馆(约占19.6%)有此项方面的措施;同时另有5个场馆仅有展品的年度采购计划。3)在跟进展项研究管理过程及时掌握研究情况方面,有13个场馆(约占23.2%)此项的相关制度或措施等建设。4)在展项研究评价体系建设方面,仅有5个场馆(约占8.9%)具备。

从上数据可见,受访场馆在展项研究管理方面举措较弱,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的目前国内科普场馆的展项展品开发还是以通过采购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方式为主,缺少对结合自身展馆特色和展教资源的自主研发、二次开发或功能拓展等。

1.4 在服务管理精细化的统计

在科普场馆调研所设计的服务管理精细化建设方面,我们主要以从3个方向入手进行研究,具体包括“有无系统规范的观众服务规程和指南”、“有无考核评价体系”“有无定期开展服务满意度市场调查”。(见表3)

从上数据可见,大部分受访场馆均较重视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有49个场馆(约占87.5%)具备系统规范的观众服务规程和指南建设;超过一半的受访场馆(31个,约占55.4%)具备考核评价机制措施;有44个场馆(约占78.6%)开展定期服务满意度市场调查,另有1个场馆开展了不定期的服务满意度市场调查工作。

1.5 在安全管理精细化的统计

在科普场馆调研所设计的安全管理精细化建设方面,我们主要以从两个方向入手研究,具体包括“有无制定合适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指引”、“有无重大情况的应急预案”。(见表4)

以上数据可见,所有的受访场馆均重视安全管理,受访的56个场馆在制定合适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指引建设、以及重大情况的应急预案方面,均制定了相关的措施。

2 结论

从调查的数据发现,目前大部分的国内科普场馆都在场馆运营质量管理标准化方面花费大量的投入和创建工作,而在质量管理精细化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从目前全国各地科普场馆管理现状来分析,基本上都把场馆物业管理工作中常规性的公共服务部分对外完全社会化管理,即委托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企业负责该项目工作,科技馆仅对其完成情况进行目标考核。对于和科普场馆的安全运营管理有关方面,重视程度尤为突出,“安全第一”的意识在受访的所有科普场馆中都能充分体现。关注公共安全,充分利用人防、技防及物防等手段来提供公共场馆的安全服务,为科技馆与公众提供舒适安全的参观环境。在服务管理方面,对于来访参观公众的服务意识还是蛮重视的,大部分的科普场馆均按各馆自定的规范规程和指引来提供相应公共服务、科普服务及一些便民措施,使观众能舒心地感受科技馆这个启迪智慧,传播科普殿堂的独特氛围。在队伍建设方面,对于各岗位设置、岗位目标责任制、人才培养、管理培训等都下了大功夫,均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措施。

但在引入相关科学性或客观性的评价机制方面,如:队伍建设、展项研发、服务管理、服务效能和效率等,除了小部分的科普场馆已开始尝试性地自行开展此项工作外,目前大部分的场馆均没有开展此项工作。若从引进第三方机构和企业对场馆自身上述项目的建设,甚至从场馆管理和服务的效能、效率和效益(“三效”)三方面来进行相应评价或评估工作的考虑,目前基本上是还没有真正涉及或实施。在展项展品自主研发方面建设,对自身场馆教育资源的二次开发或深度开发还较为缺乏,资源的充分利用仍不足够。调查中发现,仅有极少数的场馆尝试自主研发展项展品。目前大部分的场馆主要是从市场上直接采购现成的产品为主。受访的大部分科普场馆对展项研发的评价机制的认知度普遍不高,缺乏对展项产品研发发展态势和国内外科技馆展项管理新方法等的常年性清晰准确的跟踪和关注。基本上他们都是根据过往采购展项产品的经验、或产品的欢迎程度作为评判和采购的标准。受制于多以展项展品采取对外采购来满足场馆自身的更新改造,故一般缺乏制定展项展品的年度研发计划工作措施。

从对各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工作调研情况来看,虽然标准化管理是第一步,但调研结果却不容乐观,仅有5个场馆实施并取得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开展均与科技馆本身的体制、运营机制、财政支持度、管理层重视程度、运营经费投入和管理模式等有密切关系。认证工作的过程需要长期的人、财、物力投入和全程参与,同时也与场馆的各级部门和全体员工坚定和稳定的执行力有着长效性的关联。目前大部分的场馆对于《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的认知度和执行实施还是比较到位的,但对于在管理、服务和运营上标准化,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精细化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更难以提及到实施人性化管理,这实际上很大程度也影响了我国科普场馆的发展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竞争力。

3 对策和建议

现代管理已经进入精细化管理的时代,正想人性化管理迈进。如果说,科普场馆还处于比较粗放式经营管理的境地,那么现在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和实施精细化管理,使科普事业迈向新的台阶。科普场馆要在不断丰富展教内涵、在展示上创新的同时,在管理和服务标准化基础上也应不断拓展、提升科学传播职能。但是,由于质量管理精细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科普场馆人、、物力等,需要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以及整体执行力,而目前科普场馆在这方面的举措仍相当薄弱。基于对国内科普场馆的抽样调查分析,我们就科普场馆质量管理精细化开展提出以下的意见和建议。

3.1 善于利用现有的展教资源和展研力量,开展展项展品的自主研发与管理

科普场馆作为学校正规教育的有效互补,以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展教形式向公提供传播科学知识,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促进全民终生学习的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场馆通过对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再次开发,展项展品自主创新开发,强化展项展品研发的学术理论和成果支撑,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创新展览的主题和内容,要在科普展览展示手段方面下功夫。尤其是科普场馆更新改造工程要注重科技创新集成的应用和展示,通过集成创新的传播方式、集成创新的科普内容、集成创新的运作模式,使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多的接触科学、了解科学,将科技馆打造成公众喜爱的最新科创成果集成展示基地。

3.2 充分认识引入相关评价机制的重要意义,加强精细化管理

目前我国科普场馆对评价机制的理论基础缺乏深入的分析,评价的范围和层次界定比较混乱,更缺乏相应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导致管理和服务的效能、效率和效益并未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把精细化管理的评价机制引入应用于我国的科普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甚至通过借助第三方客观的评价和评估,有助于分析与揭示科普场馆在运行管理中的不足,以评促管,落实以服务评价和合理奖惩机制促进改善服务水平,发挥以人为本的管理激励功能。同时通过研究出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科普场馆的精细化质量管理的理论、模式和实务操作流程、规范,探索建立长效的创新机制,以此创立形成一个交流学习平台,更好地实现科普场馆的基本功能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政府和管理机构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加强受众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科普场馆的角色演变与发展趋势,提高精细化管理前瞻性

科技馆事业发展好与否,其社会效益参考评价指标因素之一,就是公众对其喜好、参与度、特性和来访人流量如何等。科普场馆应联合相关的专业研究机构或委托第三方市场调研策划机构,进一步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和公众的喜好和需求,分各类群体,结合科普场馆自身资源内容亮点,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科学的数据采集、复核、处理、分析,结合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结果进行深入研究。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了解国际上的新趋势、新理念、新技术、新经验,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关注展教内容的社会效应和公众反馈,拓展教育功能的深度和广度,构建服务管理体制,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3.4 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资源和专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壮大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

要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发挥其专业优势。各科普场馆应建立一套专门的人才队伍培养和管理的评价机制或评估体系,通过对人才队伍其不同阶段发展和能力特性进行持续性的评价,实现动态化管理,从而适时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方案,加大青年专业人才队伍扶植力度、加强管理层和员工轮岗交流力度。同时利用各科普场馆各自资源、地区优势,探讨馆际间的人才交流培养深造合作模式,启动各馆间的人才交流,有助于科普场馆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和推动整体行业专业人才链发展,打造科普场馆高端人才的蓄水池,为科普场馆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孙念怀,精细化管理III――操作方法与策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广东科学中心.广东科学中心受众需求调查分析研究报告(内部资料),2005.

[3]李霞,段钊.浅析我国科技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5,1(3):181-185.

[4]庄智一,王欣,胡芳,等.自然科学博物馆人才队伍培养方案实践研究报告[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1):7-12.

[5]康岩,考察黑龙江等地科技馆的调研报告[J].科技致富向导,2012,8(25):200.

[6]Helmut,F.O.Muelle. Energy efficient museum buildings[J].Renewable Energy,2013(49):232-236.

[7]谭岑.基于公共服务的科技馆绩效评估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8):179-181.

[8]龙金晶,刘玉花.世界科技博物馆教育的角色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1):27-34.

科普教育行业现状范文6

【关键词】科普动漫产业;产业要素;发展模式

科普动漫产业作为一个产业系统,系统中由许多产业要素形成产业循环。因此可以将科普动漫产业系统分为环境要素、流程要素、资源要素,环境要素包括政策、项目和机制;流程要素包括组织、市场和产品;资源要素包括资金、人才和内容。目前我国科普动漫产业的发展模式包括以环境要素为主导、以流程要素为突破、以资源要素为支撑三大模式。

一、环境主导模式

环境主导模式是我国科普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由于现阶段我国科普动漫产业发展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将以这种模式为主,因此政府在科普动漫产业发展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的政策导向、机制完善和项目带动,对整个科普动漫产业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政策导向模式是目前影响我国科普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并且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将占据主导地位。2004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动漫产业的激励政策,使我国优秀动漫作品逐渐崭露头角,全国各地动漫产业园盛行。然而问题在于,目前政府还没有出台针对科普动漫产业的政策,科普动漫仅仅作为动漫产业的分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一般动漫产业政策没有照顾到科普动漫的特殊性,以至于动漫产业发展迅速,科普动漫却相对发展缓慢。因此,针对目前的科普动漫发展现状,需要出台专门针对科普动漫的政策,形成科普动漫产业发展气候,引导科普动漫产业发展。

仅有政策导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完善机制作为补充,其中,以完善科普动漫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用人机制较为重要。目前,我国科普动漫产业的半市场化运作已经影响了其产业链的正常发展,因此,完善市场化机制,有利于疏通产业链,对科普动漫经营有利;完善竞争机制,为科普动漫产业发展提供公平的发展平台,形成行业保护和揭发机制打击盗版;用人机制应不拘泥于专业背景,形成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选出具有多学科背景,并爱好动漫的专业人士。

项目带动是我国目前发展科普动漫产业的最有力的办法。目前项目带动模式主要是建立产业基地和产学研平台,包括产品研发运营、高端教育培训、国际产业外包和动漫游戏等,以动漫、网络游戏、多媒体文化产业初步实现教育、科技、人文、娱乐为一体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化经营思路。产学研平台,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的面向全国的动漫人才、产品孵化器,平台向社会提品化技术和实用型人才,同时具备专业产品市场运营的功能。

二、产业链创新模式

常规的动漫产业链模式是先有动漫形象和故事内容,由动漫制作商将其制作成为动漫产品,通过媒体渠道播出回收部分成本,再通过衍生品市场获得利润。然而我国的媒介播放费用极低,动漫作品很难通过媒介播出获得利润,尤其相对一般动漫市场而言,科普动漫的公益性特征使得其可以不完全走市场化道路,因此针对科普动漫的特殊性以及播出环节的盈利阻碍,科普动漫产业的产业链必须发掘出不同于一般动漫产业的创新模式。目前,我国科普动漫产业在产业链创新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涌现了许多成功案例,例如《海尔兄弟》,《蓝猫淘气三千问》,《方特大世界》等。产业链创新模式对我国科普动漫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科普动漫因其公益性特征,与学校教育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因此,可以利用学校教育作为科普动漫产业链的突破口。其产业链模式可以是:设计动漫形象和衍生品——科普教育合作——制作动漫产品——媒介投放。首先,相关动漫企业可以自行设计动漫形象或先与衍生品投资商洽谈设计动漫品牌,然后制作类似动漫讲堂的教学课件等与学校教育相关工具和影视作品,然后与学校合作,进行校园宣讲,分发印制有动漫形象的校园科普动漫手册,让更多的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增加对该动漫品牌的认识度,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受众市场,待市场成熟以后,再制作动漫连续剧进行媒介投放。还可以直接与教育部门合作,利用课本中出现的动漫形象制作动漫作品。例如,初中英语课本中的李磊与韩梅梅等形象就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和歌曲,同样的也可以利用这种类型模式来制作科普动漫作品。此外,科普动漫还可以与科技馆、社区委员会、博物馆等公共事业部门进行合作,而不仅限于学校教育。

常规的动漫产业模式是先有动漫形象和产品然后才有品牌,再有品牌衍生品。实际上这条产业链也可以倒过来实施,即先有成功的商业品牌,再为该品牌设计科普动漫作品。这条产业链避开了受众市场培育的阶段,充分利用已有知名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在动漫制作过程中进一步挖掘品牌文化,提升品牌内涵。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对于企业而言,等于是花钱做了一个有价值又可以持续增值的广告。对于科普动漫制作商而言,无需花太多精力塑造动漫形象培育受众市场,与品牌厂商合作也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例如,海尔集团在创业初期就采用过这种模式,《海尔兄弟》动画片在电视台播出之后获得巨大反响,提高了企业知名度的同时也为科普动漫发展做出了贡献。

以品牌形象和衍生品开发为核心的模式,也是目前科普动漫走完全市场化道路的一个有力尝试。常规的产业链模式是以动漫创作为主,衍生品开发为辅,在动漫作品成功的基础上开发衍生品市场。这一产业链模式正好相反,其突出特点在于,动漫创作与衍生品制作同时进行,以衍生品开发为主,动漫创作为辅;其核心价值在于动漫品牌形象和衍生品开发。 “蓝猫”的经营模式就是以衍生品为价值核心,动漫作品为辅助的模式,成就了我国科普动漫史上的经典 “蓝猫”形象。这种产业链模式的优势在于,衍生品开发可以迅速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得利润,有利于市场化运作;不利之处在于,动漫作品作为衍生品的宣传手段,必须尽量降低制作成本,导致动漫作品的质量无法保证,难以成就动漫经典。

三、资源支撑模式

资源要素是目前制约我国科普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不论是人才、创意内容还是资金都比较缺乏,因此克服资源瓶颈,发展资源模式是我国科普动漫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资源支撑模式包括,以人才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以内容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以及以资金为核心的发展模式。目前,这三种类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最为薄弱,但也最具有发展潜力。

人才支撑型科普动漫的发展模式主要是,由一批多学科背景的人才组成相应的科普团体,可以是一两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该团体主要以公益性为主,盈利为辅,利用网络等媒介相关的科普动漫作品,再根据网络点击率和社会反响,由出版社联系出版动漫图书或影视作品,从而由小众传播走向大众传播。这种科普动漫产业模式的优势在于,由多学科背景人才组成的公益性组织有利于保障科普动漫作品质量,但劣势也同样是由于团体公益性导致其盈利性明显不足,获利周期长,因此这样的团体通常需要经营副业或其他社会捐助才能维持发展。人才支撑型的一个典型案例是科学松鼠会的成功,虽然科学松鼠会作为一个公益性组织,并不是以科普动漫为主要诉求点,但其经营方式值得科普动漫产业借鉴。例如,在科学松鼠网站上连载的科普动漫《概率》已经由《读者》杂志授权连载,同样正在连载的科普动漫还包括《一颗牙齿的生活故事》、《星座控是怎样炼成的》,插图读物《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已经正式出版。

以内容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可以弥补我国科普动漫创意不足的问题,但也是最难实践的。目前比较可行的模式有:由政府举办并由相关企业赞助科普创意大赛,吸引社会各界优秀创意作品投稿,由公众投票评选,从中选取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作品,由企业与作者洽谈,将优秀作品进行商业化包装,推向市场。企业也可以自行举办科普创意大赛,从中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市场投放。这样的产业模式优势在于,通过赞助举办赛事,企业一方面可以扩大知名度,一方面可以获得不少动漫创意,一举两得。另外,优秀的动漫作品由公众选出,表示其本身具有公众接受度,具有一定的市场保障,避免了一定的投资风险,这样企业花较少的精力进行科普动漫的创意设计,将主要精力投入在市场宣传和衍生品开发层面,有利于商业化运营。

以资金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是指以资金投入为主要动力来源的发展模式。针对目前我国科普动漫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的现状,势必要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在科普动漫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利用大量的资金投入确保其产业发展及实施,这种发展模式不仅适合由政府项目带动发展,也可以由实力雄厚的财团实施,属于一种激励刺激模式,其主要发展模式为:以巨额的项目启动资金吸引优质企业或公益团体竞争,从中选取最具有发展潜力和实力的团体,为整个团体的产业项目提供资金扶持,为参与的人才提供高薪,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等等,从而保障成果质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作品质量比较有保障,容易出精品。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行业气候,扩大市场需求。劣势在于,投资风险较大,回报周期较长。因此针对科普动漫的公益性,以及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不成熟的现状,由政府带头实施资金发展模式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①林鸣远,《日本动漫产业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J].《才智》,2010(12)

②徐群晖,《生态型动漫产业链模式及其发展策略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4)

③陈红娟,《中国动漫产业分析及发展模式探究》[J].《商场现代化》,2008(8)

④龙金晶、郭晶、武丹,《中国科普动漫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普研究》,2011(2)

⑤武丹、姚义贤,《我国科普动漫发展现状浅析》[J].《科普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