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古典音乐的理解

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古典音乐 严肃音乐 文学赏析 舞蹈赏析 绘画赏析

本论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sgh10171。课题名称:高师声乐课程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研究。

古典音乐泛指西洋古典音乐,即中世界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的一种承载厚重、内涵丰富的音乐形式。而现今的乐界,古典音乐多用来特指1750-1820年这段时间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所创作出来的欧洲主流音乐,是一个独立的音乐流派,艺术手法考究。

古典音乐,在乐界,因其主要体现理性的情感表达方式,而被更多的学者认为是所谓的“严肃音乐”。[1]在我国,80后、90后这些从出身就带有强烈自由主义色彩的一代,更多地把个人喜好放在了情感宣泄自由的浪漫主义音乐上,逐步远离了带有强烈“严肃”色彩的古典音乐。因此,在自由主义蔓延的当代,如何正确引导和培养年轻的音乐人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也就成了音乐教育中一个急需解决的教学难题。[2]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往往因其耳目一新的授课方式,而更容易被学生所关注和接受。通过对古典音乐深厚的文化背景的研究,本人采用以下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授课效果。

在古典音乐的教学课程中引入欧洲古典文学赏析课程

1750-1820年的欧洲,恰逢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盛行的时代,从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到巴洛克文学的兴起,无不体现当时新文化新思潮的改革,随即出现了昌盛一时的古典主义文学,兴起于当时文化科技繁荣的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当时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它和古典音乐的特点类似,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古典文学课程赏析,通过对时代背景的理解,对当时文化意识形态的理解,更容易加深学生对音乐旋律背后诠释的文化的融会贯通。往往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复原文学作品中表达的大时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力通过自己独有的方式呈现当时的文学作品以及那个时代的特征,再对比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激发自我的创作能力,同时通过对比和创作,更有效地吸收了古典音乐的精华,且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古典音乐的教学课程中引入欧洲古典舞蹈赏析课程

舞蹈是在三度空间内用身体为语言的一种交流方式,是用人体的运动来体现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且舞蹈往往借助音乐伴奏,用形体的动作更加丰富地诠释音乐的力量。舞蹈赏析是通过观赏舞蹈时,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以及理解思考的整个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伴有自我思维的升华过程。舞蹈作品很直接很形象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情感特点、舞者对于生活的自我审美,是一种全方位多人共同参与表达的艺术形态。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芭蕾作为欧洲古典舞蹈的经典流行并逐渐职业化。芭蕾在发展过程中有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要求女演员穿特制的足尖鞋立起用脚尖起舞。在古典芭蕾舞剧的赏析课程上,我们要求学生尽量重现18世纪的场景。我们的课程设计上,尽量模拟18世纪的欧洲剧场,前10分钟,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舞剧简介,对接下来赏析的舞剧有个最基本的了解,接着通过对《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等经典芭蕾舞的赏析,有一个全面直观丰富的体验。最后,在课程结束前通过简短的讨论和提问来对比古典舞蹈配乐和整个舞台效果与真实的古典音乐之间的差异,理解所谓的欧洲现实生活和欧洲当时理想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从而轻松地理解所谓古典音乐严肃背后的理想主义色彩,通过讨论和提问的形式来达到每个学生的自我理解消化,且所提问题不当堂解决,留为下一节课程的授课中心,学生和老师共同准备下一堂的教学内容。

在古典音乐的教学课程中引入绘画赏析课程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常常将绘画称为“猴子的艺术”,指的是人类如同猴子一样通过绘画的方式模仿人类活动,因此绘画是一种临摹自然的艺术,因为每个人对自然的理解有偏差也有自我

的独特性,绘画里面通过夹杂了画者不同的自我风格,而体现不同的意识流。

在教学中,我们主要加入对理性主义的“拉斐尔前派”作品的赏析,因为这个学派往往取材于神话、宗教传说以及一些文学作品,通过画者的理解和幻想而表达出来的,如《世界之光》、《盲女》、《基督家庭》等代表作。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不但可以通过作品了解到当时西方很多的神话、宗教故事等文化起源的故事,同时还可以了解到18世纪欧洲的画家对于文化起源的理解和自我剖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当时文化时代的意义,也理解到所谓“严肃”音乐在那种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为何“严肃”的原因。[3]

只要音乐教育者肯下功夫,结合时代特色,采用多元化教学,古典音乐也必将冲破“严肃”音乐的局限性,被年轻的音乐人和更多的音乐爱好者所喜爱和接受。

参考文献:

[1]宋莉莉.西方音乐简史与欣赏[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周佳毅.浅谈中国古典音乐现状及发展前景[j].声乐舞蹈,2012,09:119.

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2

1.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大学音乐课程作为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工作期间的必修课程, 对学生们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 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给予学生们一定的情感共鸣是开展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并且通过在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期间指导学生们进行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创作, 对于学生们自身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进而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利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因此为了促进学生们的进步和发展, 教师需要在开展高校音乐课程的教学期间, 充分将古典与流行进行有效的结合。

2. 有利于教师教学效果的持续提升

高校教师在以往的音乐课程的教学期间, 由于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在表现形式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 因此在教学期间仅仅只是重视将其中的一种形式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期间, 由于学生自身年龄的特点, 以及学生们自身生活环境的影响, 同时由于古典音乐在教学形式方面较为严肃或者柔美, 缺乏广泛的流传度。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期间将流行音乐的形式融入到古典音乐的形式之中, 将这两种音乐教学形式进行充分的融合, 不仅能够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这种形式的教学产生极高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在开展教学期间促进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 有利于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方面的活动。

二、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结合的方式

1. 对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进行转变

相比于流行音乐, 古典音乐由于在传唱度方面有着一定的劣势, 并且这种形式的音乐对于演唱者的演唱功底有着极高的要求, 从而导致古典音乐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不仅在观众数量方面出现了持续流失方面的问题, 同时还因为人们在学习古典音乐的过程中教学形式过于枯燥, 从而导致大部分的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期间都是以教授流行音乐为主, 对于古典音乐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为了让更多的人群充分理解和感受古典音乐, 并且积极的投入到古典音乐课程知识的学习, 教师可以将流行音乐形式融入到古典音乐的教学过程中, 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以适应人民审美需求的变化。

2.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音乐课程的教学中

我国自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以来, 为了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同时为了让学生们在学习相关课程的过程中对于所学知识的拥有更多的学习兴趣, 同时为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古典和流行这两种音乐形式进行充分的融合, 就需要充分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们进行音乐课程的教学。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贝多芬的《命运》时,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于这首古典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们创设与这首音乐有关的教学情境。从而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使用, 促使教师在教学期间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同时对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提升师生之间交流与沟通的质量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3. 引导学生们转变对古典音乐的态度

由于时代因素的影响, 致使当今的大学生们对于古典音乐存在着理解方面的偏差, 认为古典音乐较为落后和过时, 缺乏学习和欣赏的兴趣, 从而导致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古典音乐中包含的深刻内涵缺乏深刻理解和感知, 从而影响了大学音乐教师在开展古典音乐教学期间的质量。但是古典音乐对于提升人们的音乐素养有着极大的帮助, 有利于学生们在今后道路上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因此为了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师就需要在教学期间积极转变学生们对于古典音乐的态度, 并且在开展教学期间将学生们感兴趣的教材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从而使得学生们在学习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学习兴趣的持续提升, 并且积极的投入到古典音乐知识的过程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开展, 大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期间,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积极投入到音乐教学过程中, 促使学生们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同时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质量, 教师为了能够在教学期间将古典和流行这两种音乐形式进行充分的融合, 进而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需要在教学期间对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进行转变,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们转变对古典音乐的态度。从而通过这种方式, 促使大学音乐课程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变得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兴武.基于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探究[J].戏剧之家, 2017, 4 (3) :202-203.

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 流行音乐 传统音乐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促使学生形成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是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保证。中学生们拥有着一颗充满活力的心,他们不停地追求着新鲜的事物,同时也被这些新鲜事物深深地感染着,各式各样的、富有动感和冲击力的流行音乐让他们将疲惫与不快尽情地发泄,让无比活跃的神经完全释放,追求流行与时尚。但是,有些学生在盲目追求流行音乐的同时,却忽视了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重要性,难以感受、理解古典音乐的文化精髓,对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望而却步”,甚至觉得听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很“闷”、很枯燥,说太旧、太土,不喜欢听。现在流行歌坛吹起一阵浓厚的复古华丽古典风,很多知名的流行音乐人,都在自己的歌曲里加入了古典音乐的元素,有的在古典音乐的旋律上加配歌词,也有在古典音乐的旋律基础下进行再创作,又或是将古典音乐的旋律作为伴奏,进行再创作……针对这一趋势,我试着从学生们喜欢的流行音乐入手,探索实现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对接,达到激起中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目的。

(一)用流行音乐导入新课,启发学生的心灵,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第五届全国音乐优质课一等奖《永远的莫扎特》一课中老师先播放了S.H.E演唱的《不想长大》,再和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比较,学生发现如此时尚、前卫的音乐竟源于两百年前的古典音乐,出自音乐神童莫扎特之手,用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也成为该课的一大亮点。笔者在音乐课上也尝试用流行音乐导入新课:如《中国京剧》一课用李宇春的《N+1》导入,引出京剧艺术的部分表演特征,包括京剧中的念白、青衣的角色和西皮流水的唱腔等;《天鹅湖》一课用S.H.E的《remember》导入,其主旋律来自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讲《八音之乐》一课时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而歌》引出中国古代的乐器……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不但对古典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拉近了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古典音乐的距离。

(二)让一些流行音乐元素融入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师生感情

1. 流行歌曲的旋律中包含着当代学生的审美观。歌词来源于生活,往往渗透着生活哲理。青少年一代,喜欢将自己的烦恼、快乐、情感、理想追求等寄托在流行歌曲之中。鉴于此,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流行歌曲去理解学生;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人生,并且有效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笔者在讲《梨园金曲》时引导学生欣赏了《苏三起解》和陶喆的《苏三说》;在欣赏古典音乐琵琶曲《十面埋伏》时,给学生播放电影《十面埋伏》的片段和流行歌曲《十面埋伏》;在欣赏肖邦的音乐时,欣赏了周杰伦电影《不能说的秘密》里斗琴的片段,并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流行离不开经典。

2. 流行歌曲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我在讲《祖国颂歌》一课时,按时间顺序分别让学生欣赏了《歌唱祖国》《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我和我的祖国》《我的中国心》《国家》等歌曲,讲述了这些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并和学生一起大声歌唱,这些歌曲记录这一个时代,很多歌曲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可以说当时的流行歌曲,现在也成为经典,课堂气氛很热烈。

3. 流行元素可提高音乐教学实效。?面对流行元素的不断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对流行事物的喜爱程度,在课堂上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流行元素中。由于流行元素良莠不齐,势必对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面对挑战,一方面要把课堂音乐教学与社会音乐生活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演唱、表演、讨论等。把一些好的流行元素引入音乐课堂教学中来,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例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播放《猫和老鼠》的音乐视频片段,让学生从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中去感受音乐,让他们从听觉和视觉上感受到古典音乐的美妙。

(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适当渗透“民族风格”的流行音乐

当代出现了大量的具有民族元素的流行音乐,民族元素的流行音乐主要有以下特点:

(1)“民族元素”的流行音乐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

(2)?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

(3)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

(4)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古诗或者传说故事。

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流行音乐;艺术形式;演奏

流行音乐相比于西方古典音乐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流行音乐实质上是古典音乐的延伸。比如美国从19世纪20年代逐渐开始被人接受的爵士乐的发展来说,爵士乐演奏中所用到的爵士鼓,是从西方古典音乐中定音鼓和军鼓以及其他的一些打击乐器发展而来,而小号和萨克斯在爵士乐中的运用,也是对交响乐中管乐的一种发展和运用。在弦乐上,从低音提琴到贝斯的发展,以及钢琴广泛应用于流行音乐艺术中也是如此。这些乐器已经成为了流行音乐艺术表达的一种主流形式。从乐曲风格上来看,流行音乐也继承了西方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很多元素。

首先,民族音乐与元素的加入,成为了流行音乐表现的显著标志。我们经常可以在流行音乐中看到,民族音乐的元素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流行音乐中。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国风”的歌曲,这种“中国风”,并不是流行歌曲完全使用了中国古典的五调式的形式而创作,而是将这种调式融入到了流行音乐创作中。不仅是“中国风”,在西方的音乐中,我们也看到以美国乡村音乐中的约德尔调式为主题元素的乡村流行音乐、融合了凯尔特调式的民谣等等。我们可以看到,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来简单的以西方古典的音乐创作形式来创作流行歌曲,更多的民族艺术元素的加入,使得流行音乐的发展更加丰富,表达的内容也更加多样。其次,艺术表演形式上的变化也成为流行音乐艺术发展多元化的新趋势之一。在我们对流行音乐的理解中,简单清晰的旋律,弦乐组的加入是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通过近几年流行音乐的变化,我们发现,流行音乐的表演形式也开始发生变化。电子音乐的出现是流行音乐一个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最早能看到的是电子效果器的运用,通过不同的效果模拟真实的声音,同时还为观众们带来了一种如入梦境一般的感受。另一种形式上的大变化就是古典音乐的流行化表演趋势。在我们眼中的传统古典音乐中,演奏者一般在很正式的场合进行表演(比如剧院、会堂等),并且要求演奏者和观众穿着正式的服装,交响乐的欣赏对观众的素质有着较高的限制。

而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演奏,也不局限于某种时空限制,交响音乐的演出也从原来的剧院、音乐厅发展到户外、舞台等不同的表演地点,在曲目上,交响乐也不仅仅只演奏贝多芬、莫扎特等大师的作品。可见,交响乐的演奏中,逐渐产生出了一种与西方古典音乐演奏完全不同的新形式。对于我国的民乐来说,这种体现就更加明显。在我们看过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演出中,我们总会看到演奏民乐的演奏者站在舞台上进行演奏,同时还加入了许多诸如爵士鼓、电子乐等流行音乐的表演因素。这大大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民乐演奏形式上的概念。这些变化可以说明,流行音乐发展的趋势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不只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因此,通过流行音乐的表达我们可以看到,流行艺术正在向一个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这种发展对流行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它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某种形式,这使得它的传播方式有了更为广泛的发展。流行艺术相比于古典艺术和民间艺术,其让人们接受的程度在这三者之间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这也是流行艺术的一大特征,而流行艺术中所具有的商业性则是推动其发展多元化趋势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们可以说,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流行音乐的多元化。

随着这种过程的持续发展,流行音乐也会体现出更加明显的多元化趋势,也势必会出现更多不同形式的流行艺术形式。艺术的产生都是伴随着我们对艺术的理解而来,这种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创作和理解过程中为我们赋予的意义。所以,更多形式的艺术出现并不是一件坏事,至于我们如何理解这些艺术形式,以及如何评价这些艺术形式,是我们在欣赏和看待流行艺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因此,这种多元化的流行艺术形式的出现,其积极意义还是要大于消极意义的,并且这种流行艺术的多元形式还是会继续下去,并发展得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胡娜.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与发展[J].大众文艺(理论),2009(03).

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幼儿教育 古典音乐教育 学习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3.5

“学习品质”指的是幼儿在幼儿园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学习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幼儿教育水平的高低以及幼儿能力的培养水平的高低。因此,良好的“学习品质”需要幼儿园高校的教学活动来进行,其中古典音乐教学就是有力的方式之一。

一、音乐对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思考

音乐与语言一样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表现,而音乐又存在于每一个个体生命中。人类制造音乐的过程实际上便是感知自身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而这种感知能够受到基因遗传的影响。因此,音乐是生命本能。而对幼儿进行音乐的教育,有助于营造出一个健全的并能增进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与创造能力,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主精神、好奇心以及创新能力等。

二、如何进行古典音乐与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一)选择适宜的音乐材料,满足幼儿的兴趣与好奇心

人在幼儿时期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尤其是在面对新的活动材料时更是如此,往往会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及热情。而幼儿教师选用适宜幼儿的音乐材料便能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从而激发出幼儿的潜在英语素质。新鲜、丰富、有趣的音乐能够吸引幼儿的主动性。因此,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特点及需求,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从而选择适宜幼儿的英语材料,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在选择音乐时,不仅要注重幼儿的兴趣,还必须要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同时还要具有艺术性与教育性。而古典音乐就是一个很好的音乐材料选择,与其它音乐形式相比,古典音乐具有统一性、整体性及严谨性,也正是因为古典音乐具有的这些特征才使其情感得到了完整的诉说,对古典音乐来说其曲式结构的严谨、尾声的使用、音乐结构中的因子以及丰富的和声运用与配器技术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而这样的整体则与幼儿的个体生命有着相似之处,虽然幼儿是尚未成熟的个体,但也是生命个体,同样也着自身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因此幼儿也是具有整体性的。而在音乐教学中,古典音乐的完整性和有机性给了幼儿一个完整的印象,并为其塑造了良好的审美体验。如在进行古典音乐《加速度圆舞曲》的欣赏时,教师可以将音乐作为背景,并利用游戏或动作的演示,从而使幼儿能够借助游戏或动作的演示来想象,体现古典音乐中的倾听、辨析与互动的乐趣。

(二)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

幼儿园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条件,大力支持幼儿进行的音乐自发创造或表现。古典音乐作品与生命一样一直在持续的运动,其运动的过程既有缓慢的、也有快速的,而所有的这些都是生命形式运动的表现。因此,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对幼儿的音乐教学需要保持运动的状态,同时还要关注音乐对幼儿生活的教育价值,以音乐来促进幼儿对生活的体验与观察,增强艺术与幼儿生活的联系,进而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与发现。如幼儿教师可以将《胡桃夹子》中的《玩具进行曲》引入到幼儿的音乐教学中,并根据音乐的表现形式,创作适合幼儿的舞蹈表演,将对音乐的欣赏和舞蹈充分融合在一起。伴随着滑稽、欢快、幽默的乐曲,幼儿大胆地利用舞蹈将其对乐曲的理解表现了出来。这些不断流动的音乐符号、旋律,能够唤起幼儿对音乐的表现,也能感知到艺术创造的美。

(三)捕捉幼儿学习音乐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优秀的品质是建立在主观能动性基础上的,而幼儿便处于自主学习能力与主动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对音乐感兴趣,并能用动作来表达其对音乐的态度。因此,针对幼儿学习音乐的关键期,教师引导给予幼儿不同的音乐教学,以此培养并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在这一时期内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能使其对音乐产生良好的音乐感觉,从而开发幼儿的音乐天赋。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首先是要充分了解到每一个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从客观的角度,细致的观察幼儿对音乐的需求,并据此予以正确的音乐教育。比如幼儿会对节奏感与声音较强的音乐表现出特别的喜爱,而节奏不仅存在于人的生命个体本身,还存在于音乐的节拍中,也正因为音乐有了与人生命相契合的节奏,才使得音乐能够打动人心。在古典音乐中同样具有节奏,而这种节奏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其从根本上服从的是音乐,强调的也是音乐,但是节奏却完全依赖于运动。如在《狮王争霸》中,狮王争霸的场面全部都是通过节奏的强弱起伏以及节奏的乐曲来展现的,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这样的节奏同样能唤起幼儿无限的生命价值体验。

针对幼儿个性的特点以及音乐的规律,幼儿教师需要设计内容丰富多变的教学方式与内容,从而吸引幼儿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兴趣。如《狮王争霸》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扮演狮子王,伴随着《狮王争霸》的音乐带领着幼儿威风凛凛的出场。这样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在一开始就让幼儿沉浸在音乐与表演的状态中,从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内心感受。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狮王争霸》创设教学情境,让幼儿全部扮演成“狮子”,并进行“比比谁力气大”的比赛,从中选出真正的“狮王”,这样在游戏式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幼儿感受到古典音乐节奏的快慢、力量的强弱,进而深入的体验到古典音乐带来的深层次情感,达到精神上的满足。

结束语: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是幼儿实现自我思维能力与个性品质结合的重要基础。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必须要先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力,并创新音乐的教学模式来启发幼儿。古典音乐的价值是永恒的,也是被人们认可的。古典音乐作为一种与生命相契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必定能够幼儿的“学习品质”带来巨大的帮助,并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范文6

一、“主旋律”――泰国古典音乐的核心

泰国古典音乐中的主旋律最初由大围锣创作并演奏,其他古典乐器的旋律均以它为基础创作而成。主旋律是泰国古典乐队的旋律核心,固定的主旋律与依附于它之上的各声部运用支声原则形成了多声的

泰国古典合奏音乐。演奏中,主旋律是与其他乐器演奏旋律平行出现的存在于各个演奏者内心的音乐,并构成了泰国古典音乐的双层音乐模式。在实际学习泰国古典音乐的过程中,老师们不会刻意强调主旋律的重要性,主旋律已自然地融入了泰国古典音乐的传习、创作和演奏的过程当中,成为了泰国古典音乐的核心力量。

(一)“主旋律”的演奏乐器――大围锣

泰国音乐家认为“主旋律”就是由大围锣所演奏的旋律,是泰国其他古典乐器旋律的基础。大围锣是泰国古典旋律打击乐器中演奏速度最慢的乐器,在与其他乐器匀速演奏的情况下,大围锣一拍只需奏出一到两音,这使它成为了最适合演奏简洁又轮廓鲜明的主旋律的乐器,其他比大围锣演奏速度快的乐器再根据主旋律进行各自的旋律创作。

由于大围锣演奏了主旋律的缘故,泰国古典音乐的初学者都要首先学围锣,待熟练掌握大围锣演奏的主旋律后,再开始学习其他旋律打击乐器或根据自身天赋选择学习适合自己演奏的乐器。笔者在泰国乌东大学结识的泰国音乐家斯拉巴柴夫妇生长在传统的音乐世家,他们的三个孩子从小也跟随父亲学习泰国古典音乐。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孩子们每天都要练习各种乐器的演奏,并用大量的时间重点练习演奏大围锣。他们告诉笔者:“泰国的习惯是孩子们都先从大围锣开始学习,然后再学习其他乐器。大围锣的旋律记得越熟,其他乐器学起来也越容易。”[1]有了主旋律作为基础,学生很容易学习和记忆从主旋律创作而来的其他乐器的旋律,对每一件合奏中出现的乐器也非常熟悉,并且都会演奏两种以上的乐器。这种一人多技的现象在泰国精通古典音乐的艺人中十分普遍,无论演奏哪一种乐器,都能随时唤起演奏者内心对主旋律的回忆,正如三弦胡演奏者拉涵宁先生所说:“演奏三弦胡时,美妙的旋律将包围在你身边,而当初大围锣演奏的主旋律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有机会你一定要学围锣,这是泰国音乐的一把钥匙。”[2]

(二)“主旋律”在泰国古典音乐创作中的作用

与西方专业作曲的方式不同,泰国古典乐器的旋律创作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以一个动机或乐思展开一段旋律的创作,而是在已有主旋律的基础上,对主旋律强拍部位骨干音以外的部分进行变化和填充。音乐学家泰瑞 米勒教授这样描述泰国古典音乐的创作过程:“作曲家其实是把创作的音乐记在脑子里,用大围锣演奏自己创作的曲子的基本旋律轮廓。其他不同演奏员按照作曲家演奏的旋律轮廓,用各自的乐器奏出相应的声部,由此,每一件乐器都会奏出同一内容不同的相应旋律。”[3]其中“基本旋律轮廓”就是指主旋律。潘尚教授[4]曾分别用大围锣和三弦胡为笔者演奏了主旋律与对应的三弦胡旋律:主旋律是十分简洁的旋律,多为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三弦胡的旋律丰富了主旋律的节奏型,每一小节强拍上的骨干音与主旋律强拍上的骨干音一致,演奏中还加入了颤音、附点、滑音等三弦胡特有的演奏技法。其他泰国古典乐器旋律与主旋律的关联亦如此,一方面需要在骨干音上与主旋律保持一致,一方面却需要根据乐器的自然属性,利用各自不同的演奏技法,去填充和变化主旋律。

在泰国古典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根据各自的乐器属性扮演了不同的角色[5]:大围锣的角色是父亲,它的音色稳重而具有威严,最适合演奏主旋律;第一竹排琴(Ranad e)像一位英雄,有时与大围锣一起演奏主旋律;第二竹排琴(Ranatu)的角色则像顽皮的小孩,它自由地在以大围锣为基础的旋律上做加花变奏,演奏出具有诙谐幽默感的音乐;演奏三弦胡时的姿态一定要优美,因为三弦胡的气质就像一位高贵的女士;拉弦乐器的身份都为女性,它们用拉弦乐器特有的连弓和华丽的装饰音,将打击乐器清脆的音色装饰的柔美悠长。演奏泰国古典合奏音乐的乐器,可以分成以演奏主旋律为主的旋律打击乐器,如大围锣、竹排琴等;装饰主旋律、对主旋律进行加花变奏的吹奏乐器和拉弦乐器以及弹拨乐器,如泰国竖笛(klui)、皮、三弦胡、鳄鱼琴等。根据角色的分配,可以看出在整个乐队中,大围锣是乐队的核心;最接近主旋律的是竹排琴以及其他旋律打击乐器,它们负责配合巩固主旋律;其他吹奏、拉弦、弹拨类乐器,均围绕着主旋律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旋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由的即兴演奏。从某种程度来说,其他乐器的旋律都是主旋律的变奏,每件乐器都根据自身的属性形成了各自的旋律创作的规律,因而从主旋律变化的程度和方式才会各有不同。

(三)“主旋律”在泰国古典音乐合奏中的支声原则

西方音乐在处理多声部音乐时,使用的是纵向思维,各声部之间依靠和声的功能排列在一起,烘托着音乐中具有完整意义的旋律主题,达到对整部作品的音响、情绪等的综合把握。泰国古典合奏音乐却是横向思维,每个声部都是一条可以用来独奏的完整旋律,每一条旋律都有它独自存在的意义,并通过每一层旋律与主旋律之间的关联将各声部结合为一个整体。各声部之间是按照支声的原则结合在一起。仔细分析各声部之间的关系,各声部均从自己的乐器性格和技能特点出发,旋律间互相交错、有繁有简又各自独立,但每进行到重要部位时各声部音调必然会重合:“它们在每小节的强拍上齐奏旋律骨干音,而在其余拍子上则各自进行发挥,从而造成时而协和,时而不协和的音响效果。”[6]由此可见它们之间具有某种亲缘关系,而这种关系都来自于固定的主旋律对于变奏衍生于它之上的各声部旋律的约束。

支声的合奏思维在我国传统的合奏艺术中十分常见,如工尺谱在演奏中只是一个基本框架,演奏时艺人在框架之上灵活地即兴创造出各个声部的旋律;又如江南丝竹的合奏,声部之间各自发展却又万变不离其宗。同样泰国古典乐队按照支声原则,各声部时而在强拍骨干音上汇合,时而又各自分离,加上贯穿整个演奏过程始终固定不变的主旋律,形成了纷繁多变又协和统一的音乐形态。在泰国古典音乐的发展中,创作与乐队演奏,练习与乐队演奏都是一体化的过程,这也是区别于西方专业音乐的特殊方式。许多流动的即兴因素需要与演奏同时进行,只有在乐队合奏中才能训练出支声的思维,达到每个声部的演奏者对主旋律和各声部旋律均能熟练把握的程度;也唯有参与了合奏,才能体验出以主旋律为核心的支声思维的重要性。

为了准备2012年中央音乐学院世界音乐周的演出,笔者参加了由五人组成的小型马荷里乐队,演奏泰国双面长鼓(Thon)和手鼓(Rammana)。乐队使用了四弦弹拨琉特(Kra-jub-pi)、三弦胡、泰国笛、双面长鼓和手鼓5种乐器,加上歌唱,旋律复杂多变。由于每个声部的旋律听上去均不同,笔者很难在正确的节拍上演奏出看似简单的8拍循环的鼓点节奏。而泰国乐手们却仿佛知道彼此的旋律,甚至能很快意识到对方演奏中的错误。在他们的帮助下,笔者认识到自己无法顺利演奏鼓的原因是不熟悉主旋律。乐队虽然没有大围锣演奏主旋律,但整个乐队的音乐是在演奏者内心主旋律齐奏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合奏中才能知己知彼、配合默契。不同乐器的演奏者需要在合奏中练习在倾听其他声部的同时灵活地对自己演奏旋律进行即兴调整的能力,泰国古典乐器的学习也需要在合奏的环境里、在和其他乐器的配合中完成,这些都是为了不断巩固主旋律在演奏者内心的熟悉程度以及培养不同演奏者彼此对主旋律共同把握的默契程度。

二、以“主旋律”为结构模式的泰国古典音乐创造与演奏

“主旋律”在长时间的学习、创作、演奏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了泰国古典音乐家的思维习惯,主旋律与依附于它之上的其他乐器的旋律共同构建出了泰国古典音乐独特的双层音乐模式。在这一模式里,主旋律与其他乐器演奏的旋律是同时进行的两条平行旋律,主旋律是内在的、不变的部分,其他乐器演奏的旋律是外在的、变化的部分。其他乐器旋律的变化都是基于主旋律的框架而产生的变化,而无论是版本的不同、后人的改变或演奏时的即兴发挥,主旋律都不再有任何变动。

对于主旋律和其他乐器旋律关系的理解,可参考我国《十六板》中,[八板]与[十六板]的关系:“[十六板]的每次变奏均与固定不变的[八板]相结合,[八板]在这里作为一种稳态的对应曲调,实际上是从纵向上制约着[十六板]的每次变奏,使其时时顾及到变奏与[八板]间的结合关系,即原型结合中就存的支声―派生关系。从而形成以[八板]为基础的固定旋律变奏。”[7]泰国音乐中的主旋律也同样是从纵向上制约着其他声部的旋律,并且形成了泰国古典音乐的双层的结构。如果只有由其他乐器演奏的外层面音乐而没有主旋律的存在,泰国古典音乐就不再完整。泰国的三个古典乐队中,真正有大围锣参与演奏的乐队只有皮帕特乐队,那么另外两个没有大围锣演奏的乐队是否就不存在主旋律了?答案正相反,在泰国音乐家看来:“没有大围锣演奏的乐队中,每一种乐器都好似在演奏主旋律。”[8]正因为其他乐器的旋律都来自于主旋律,更因为主旋律在长期的学习和演奏过程中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演奏者的心底,在没有演奏主旋律乐器的情况下,演奏者们完成了彼此内心对主旋律的齐奏,而各自演奏出的各声部旋律,则是在主旋律基础之上的变奏。因此在泰国古典音乐双层模式中的关键一点,是主旋律不再只以现实音响的效果出现,而是无论有没有大围锣或其他旋律打击乐器演奏主旋律,主旋律都以意识形态出现在演奏者的脑海中,这以意识形态存在的主旋律,才是真正的泰国古典音乐模式双层结构中的内在层面。

以主旋律为内在层面的泰国古典音乐模式,是在最初对大围锣所演奏主旋律的学习到之后对其他乐器的反复练习再到可以轻松地在主旋律上做其他乐器的旋律变化这样一个过程之上建立的。如果在这个运行过程中,脱离了对主旋律的学习而仅掌握所需演奏乐器的旋律和技巧,脱离了以主旋律为基础的创作方式而直接谱写其他乐器的旋律,脱离了在合奏中以主旋律为核心思想的演奏方式而仅以演奏各声部旋律为主,泰国古典音乐的核心也就不复存在。

“主旋律”体现了泰国古典乐器之间的联系与共性,给予了不同乐器泰国音乐的身份标识,让泰国古典音乐的创作和演奏成为个人风格与民族文化风格的共同产物。在泰国古典音乐的合奏中,演奏者将各声部的旋律化繁为简,以主旋律的形式将各演奏者的内心归于统一,最终到达平和、安宁的演奏境界,表现出泰国人民内心对平和的追求。也正因为如此,泰国古典音乐被泰国人民视为泰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三、结语

“主旋律”的存在始终贯穿于泰国古典音乐的创作到演奏的全过程,是构成独具泰国特色的传统音乐思维模式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今尽管泰国古典音乐在泰国社会仍十分活跃,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化社会的进程还是给它带来了一些影响。部分学生跳过了学习主旋律这一步骤,直接记忆自己声部的旋律,虽可以快速加入乐队的演奏,但却降低了对主旋律和其他声部的熟悉程度。

“主旋律”容易被其他声部富有个性的旋律覆盖,往往在最初得不到很好的认识。对泰国或非泰国的、学习泰国音乐或刚接触泰国音乐的朋友来说,通过对主旋律的了解,均可以更好地理解泰国古典音乐的构造,更准确地把握泰国古典音乐的要领。这一过程对分析我国的传统音乐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泰国的学生尚且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地学习主旋律,因而笔者短时间的田野工作不足以更深入和全面地去挖掘主旋律以及泰国古典音乐文化的内在,不足的地方还需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地加强和改进。

注释:

[1][5]2012年10月26日笔者在泰国乌东大学拜访斯拉巴柴先生的录音整理.

[2] 2011年11月19日笔者在泰国马哈撒拉坎大学拜访三弦胡演奏者拉涵宁先生的录音记录.

[3]泰瑞・米勒.当代世界中的传统音乐:泰国和越南的两大对比模式[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02).

[4]潘尚教授是泰国曼谷孙素楠塔皇家大学艺术系老师,也是笔者的三弦胡老师.

[6]俞人豪、陈自明.东方音乐文化[M].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