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音乐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农村音乐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农村音乐教育

浅谈农村音乐教育范文1

摘要: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存在着一些不足,为此,教师应尝试改进这些不足,从而使农村小学生的音乐素质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学生真正学到音乐知识,体会到美,享受到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 :改变思想;培养兴趣;掌握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031-02

当今教育正处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教育改革中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价值在于通过聆听、演唱、表演和音乐创造等形式为主的审美活动,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丰富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在当今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农村的学生家长不重视学生的音乐学习,总是认为学音乐没用,只要学好语文、数学和英语就行。同时,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也不浓厚。不可否认,很多孩子喜欢上音乐课,不过这个“喜欢”不是真正喜欢学习音乐,而是和语文、数学、英语相比不用写作业,做习题,可以随便玩的一个错误思想。此外,农村的学生对音乐接触较少,音乐素质较差,不知道从哪学起,信心不足,自卑感较强,总是认为自己唱的歌太难听,不敢表现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就此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转变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党政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要有长远的教育眼光,要彻底消除“正课”和“副课”的偏见。其次,要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学校可通过每学期的家长会或是平时的家访活动去慢慢渗透音乐学习的重要性,也可以多次举行不同的音乐文化活动,让家长知道音乐学科也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要逐渐转变学生上音乐课就不用学习写作业,可以随便玩的错误的学习观,让他们了解音乐学习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地完成音乐教学,让学生真正在音乐的海洋里感受美、体现美、享受美和创造美。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都是课堂的参与者和学习者,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爱护他。

2.课堂形式要丰富。教师可采用游戏、故事、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要活泼、轻松,不能死板、单调,也可加入多种形式的律动或模仿来增强课堂气氛。例如,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材中的《猫虎歌》,就可以让学生模仿老虎和小猫的叫声,用叫声来练习此歌曲的节奏,这样就能轻松地解决歌曲中节分音的节奏问题,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多媒体和乐器的利用。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一些乐器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音乐课堂中,多媒体课件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可根据课的具体内容做一些生动有趣的课件,有能力的教师还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一些视频或把课件做成flash动画的形式,但切记不要过于复杂凌乱,要做到图片或视频音频少而精,只要能反映出课的内容,达到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直观、有效地学到知识就可以。此外,一些乐器的运用也能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就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也能为所学的歌曲进行伴奏,对学生的音乐感觉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同时还可再加入一些简单的头饰,在歌曲表演唱的时候运用,这样也会为课堂锦上添花。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自由安排培养方法,只有重视了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地完成音乐的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到美,体现美,享受美。

三、音乐基本知识的训练

1.乐理的学习。音乐离不开音符、节奏、力度、旋律等基本要素,对于小学生来讲,其实不需要让学生掌握多么复杂的乐理知识,也不需要学习多么复杂的节奏型或掌握多么好的演唱技巧,只需让他们学习简单的七个基本音“do、re、mi、fa、sol、la、si ”就可以,要求学生唱准音高。在基本音的练习中,不可把高音放得太高,低音放得太低,要根据小学生的嗓音特点,把音域控制在C自然大调的低音sol到高音mi之间。节奏方面可让学生们学习一些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八三拍常出现的简单的节奏型,包括切分音节奏型,如“四二拍的X X|X - , XX XX|X - , X. X | X X ,四三拍的X. X XX |X – XX 等”。这些练习要慢慢的长期进行训练,因为农村学生对乐理知识接触较少,对音高的概念较差,对节奏的感觉不强,如果不坚持训练就很可能出现音高不到位,节奏混乱的情况。

2.歌唱的学习。歌唱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激发学生富有情感的歌唱。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情感,是歌唱教学的中心环节,“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是我们在歌唱教学中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引导学生体验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与句法,连音和非连音,与铺垫等方面的特点,并运用这些特点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避免简单地干唱。

(2)歌唱技能的练习。在教学中可根据各学段、各年级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歌唱技能练习。歌唱技能练习包括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和吐字等,其中,正确运用科学的发声和使用气息支持尤显重要。这些练习一定要在演唱活动中结合歌唱实践,并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但不可专业化、成人化。

(3)注意学生的嗓音保护。少年儿童的发声器官细小、嫩弱,容易受到损伤,但他们又都活泼好动,爱喊爱唱,自控力差,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关注,要指导学生注意对嗓子的保护,特别是小学高段的学生,可能有一部分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如不注意保护,就可能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四、培养学生的演唱自信心和积极性

1.教师应采用符合学生特点的、符合音乐学习规律的方法教授唱歌,注意保护并调动学生参与演唱活动的积极性,相反的,割裂音乐整体艺术形象,进行反复、枯燥的练习等,则会使学生失去演唱兴趣和积极性。

2.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歌唱的自信心,鼓励其踊跃参与演唱活动,使他们在歌唱中享受美的愉悦,接受美的熏陶。

浅谈农村音乐教育范文2

【关键词】音乐教学 教师培训 责任感 民族文化

新课标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可以说音乐教育在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可是,在我们深感欣慰的同时,却不能回避广大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可以说与素质教育是格格不入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缺乏, 主管教育部门、学校及家长对音乐教育的功能缺乏认识, 学校对音乐这一学科的资金投入少,农村大多数学生家长的思想落后,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再加上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心语数外等统考科目。笔者认为,要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这一现状,让教育工作者已经学生重视关注音乐教学,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加强对农村音乐教师的培训

为加强对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行)》教育理念的认识与理解,更新音乐教师音乐教育观念,深化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充实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农村县小学音乐教师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实践能力,使小学音乐教师的教育行为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方式,使音乐教学充分体现学科教学价值,提升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质量,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音乐教育教研机构,成立农村音乐教师业务培训班,聘请当地优秀音乐教师来授课,时间可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首先,通过培训使其具备:①乐理和识谱的知识与技能;②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③有关音乐史的知识和音乐鉴赏的基本知识;④指挥合唱团和乐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等。讲究对兼职音乐教师培训的方法,改进教学模式。其次,组织音乐教师认真钻研《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音乐学科的教学目的,改变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传统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和胜任音乐教育教学的工作。

二、提高音乐课的教学地位

人们所认识到的这些音乐教育的功能,实际上只是音乐教育的“副产品”,人们把音乐教育只是作为“其他学科”,是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纯属认识上的误区。音乐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音乐教育同样有其自身的目的和价值。音乐课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音乐教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投入资金短缺,这是不争的事实。学校对音乐教育投入的资金更是少得可怜。学校的教学条件是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在实施科教兴国、尊师重教的今天,各级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响器材、多媒体教学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确保教学效果。近几年,中央虽然也下大力气努力改变农村的教育现状,但如果这种努力只是进行一年或两年,而不能长期进行,也很难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平等的教育。

四、 因地制宜,弘扬民族文化

新课标写道:“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有着各自的特点,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各地区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本地区文化和本民族特色的教学内容。

农村音乐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目的是培养符合时展的优秀人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新课标提出的音乐教育理念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无法得到落实,城、乡学校音乐教育的差距在一步步拉大。因此,急需寻找解决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问题的方法。文本所提的片面设想,笔者只是有感而发,其主要的目的是想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并共同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排忧解难,那将是笔者愿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冷余生.教师实用教育学[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浅谈农村音乐教育范文3

一、农村音乐教育教学现状:

1、音乐教育地位得不到重视

音乐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多年来,小学、初中的音乐课我都带过,我感觉学生们对音乐学习充满渴望,而来自农村的学生比来自城镇的学生更渴望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更重视对自身音乐成绩的肯定。但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音乐课在好多学校的课程表里是一门有名无实的科目,音乐教育在很多人眼里也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小三门”学科,甚至连我们同一战壕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同样是这样看待。在我身边就有很多我所熟知的音乐教师“改了行”,去教语、数、外等所谓的一些“主科”。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教这些学科才会被校领导重视,才能更广泛的得到学生家长与社会的认同,才能更早的评上高级职称、拿更高的收入。而那些工作在音乐教师岗位的同仁们则不外乎只剩下了两种人:一种人甘于寂寞、任劳任怨;另一种人甘于平凡、得过且过。

2、孩子的音乐爱好得不到家长的关心

大多数中、小学的音乐教师还是同学们喜欢的对象,而大多数学生家长是不关心自己子女的音乐爱好的,或者说大多数家长认识不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好多孩子学习文化课非常吃力,但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选择音乐高考就很有可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但家长就是不支持。

3、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

大多数农村学校就没有专门的音乐老师,于是随便找个喜欢唱几句的老师顶替,自己连简谱都不认识,能给孩子们教好吗?还有现在的音乐院校是降低标准招进去的,进校后还不刻苦学习,工作中才发现学到的东西往往不够用。

4、音乐教学硬件得不到保障

目前义教办给各村学增添了一些音乐器材,但好多边远的小学校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乐器。有隔音设备的音乐教室几乎没有,有的只是一架破旧的脚踏琴或者是手风琴,还没人会使用,有的只有一台古老的双卡录音机。这样的音乐教学设备是很难让孩子们充分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的。

5、“垃圾”音乐泛滥成灾

在音乐教学中加强“中国民歌和民族器乐曲”的欣赏会使一部分学生受到感染和启示,但流行音乐排名第一的地位并不能得到改变。而对于曲艺、戏曲、歌剧、舞剧、外国民歌等方面的欣赏则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不喜欢,特别是对于民族音乐的欣赏。由于现在传播途径先进,好多学生盲目崇拜明星,不论是好是坏的音乐都喜欢。这个时候,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就体会不到优秀音乐艺术作品在传承人类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不到经典音乐艺术作品对于人充实自身精神世界的重要作用;体会不到音乐这种“源自”我们的社会生活,又“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境界不高,他们的精神世界将是空虚的、庸俗的。有调查说明,尤其是为了发泄情绪而常听摇滚音乐的孩子,他们中的许多都是心理歪曲的,极端的。这种情况实在令人担忧。

二、改变音乐教育教学现状的建议:

1、音乐基础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的确立

“一切为了孩子”是多么响亮的一句口号,为了彻底改变音乐教育、音乐教师的尴尬局面,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呼吁国家为艺术教育“立法”,为高雅音乐的传播途径“立法”,为我们音乐教师的合理地位“立法”。提高音乐教育水平,全面发展学生个性,这不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能促进“语、数、外、理、化、生”的学习。

2、音乐基础教育中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主阵地在广大的农村城乡,加强音乐基础教育中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的“主阵地”也在广大的农村城乡。尤其是近年来,有很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宁可在大城市中做“打工仔”也不愿意到广大的农村城乡做一名音乐教师,这不值得我们思索吗?

那么解决的途径在何处?

(1)、可以以高校为依托,建立音乐师资供求“合同制”,以保障音乐师资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广大的农村城乡学校为高校教育实习基地,切实实施教育实习制度,而不是“摆花架子”“走过场”。就连高校教师也应该走出“书斋和琴房”,广泛开展“高校送文化下乡”活动,切实投入到音乐基础教育的第一线中去。

(2)、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科研机构的作用,加强对广大的农村城乡学校“校领导”和艺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音乐培训”,积极推广音乐教育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帮助地方合理的调整本地区的音乐教育资源和音乐教育活动,为加强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保驾护航”。

3、音乐基础教育中的“软硬件”建设

(1)、加强社会音乐环境整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形形、各种各样的“垃圾音乐”充斥其间,各种“商业音乐”更是大行其道。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是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的,而社会大环境中高雅艺术氛围的建立更离不开国家传媒机构的大力支持,为了能给广大中小学生创设一个健康的音乐空间,为了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家应该加大社会音乐环境的整治力度,限制“商品音乐”的传播途径,还高雅音乐传播一片洁净的天空。

(2)、建立并开放国家音乐资源库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少地区仍然相当贫穷、落后。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贫穷落后的经济条件将极大的制约音乐教育的发展。高校的音乐资源库是我国最丰富的,而整合高校的音乐资源,建立国家音乐资源库并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无偿开放,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3)、教材编写应牢牢树立“以人为本”是教育观念

浅谈农村音乐教育范文4

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主动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兴趣和特长和谐统一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操的发展。

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在全国上下已成为共识。但在农村学校教育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制约因素:

一、教学设施建设落后

教学设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农村中小学的校舍大多数十分简陋 ,有门无窗 ,有椅少桌 ,夏不避雨 ,冬不御寒 ,破烂不堪。教室和办公室一体化 ,住宿条件十分简陋。有的学校甚至最起码的录音机都没有 ,更不用说电视机、电脑等电教设备 ,教学设施不完备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短缺。税费改革前,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各种教育集资几乎能占到整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45%,但改革后逐步取消了这两项资金,这使本来就不宽裕的农村中小学面临很大的经费困难。在资金分配上,由于各种原因,教育经费能投入到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上的也不多,大多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实验室等,甚至有些学校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如笔者所在学校,操场只是黄土,体育课形同虚设,学生课余时间游戏项目极少。农村中小学即使设有微机教室,也只是形式,电脑老化严重。

二、 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1.教师人员少。定编定岗后,教师减多增少。多数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在几百人上下,但只有十几名老师。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学生人数在400左右,教师有18名,平均两个老师教一个班,要教7~8个课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学校有图书室、仪器室,也因缺少专人管理大多闲置着,很少投入使用。

2.专职教师几乎为零。农村学校的自然、音乐、美术、社会等课程均由语、数教师兼任,多数教师缺乏艺体类的专长,因而敷衍了事,或直接改上语文、数学,即使有的教师上体育课,也只是放任学生自由玩耍。

3.优秀教师流动性大。由于城乡学校差距悬殊,农村教师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计想调入县城学校。城镇教育发展迅速,亟需调配师资,于是通过招考等方式从农村学校挖走了大批优秀教师。农村教师队伍呈现不稳定的态势。

4.教师老龄化。由于定编定岗,极少的招聘名额如杯水车薪,而在校教师有近一半以上仍是六七十年代的老教师,在教改面前往往力不从心,教师队伍严重缺乏有活力、有进取心、有知识的新生力量。

5.教师学习机会少。一是教师能接触到的课改资料有限,往往只能自己摸索前进;二是缺少观摩实践的机会,许多农村教师在理解并实践新课改的时候,缺乏有经验的教育者引导,遇到困难往往不了了之。

三、农村学生的自身素质堪忧

1.农村留守儿童多。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家庭“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问题。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是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两种。祖孙辈年龄的差距,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陈旧,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小孩。有的监护人是上代,监护中难免有顾忌,不敢严格管教,很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或寄人篱下的感觉。这些儿童因长期得不到父爱和母爱,心理问题日趋增多。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很多就要靠学校教师管教,有些在外增长了见识的家长会对儿童的教育问题重视起来,会经常联系监护人和教师,而有些家长认为学习并没有多少用,不读书将来也能挣钱养活自己,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优秀学生流动性大。随着城镇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多数在农村学校表现优秀的学生,其家长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将其子女送入县城学校,以期望以后能考一所好大学。

因此,要使“素质教育”在农村学校真正得以实施,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这个“环境”包括,教师的工作环境、学生的学习环境、师生的生活环境,以及尊师重教的社会大环境。

浅谈农村音乐教育范文5

论文摘要:新形势下制约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认真分析这些制约因素,研究相应对策,调整和优化有关教研工作,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调查研究制约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因素的基础上,就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性地提出教研对策。

作为教学研究人员,我们特别注重到农村中学甚至是山区中学听、评课,与教师座谈、交流。在近几年的听课及视导检查中,深感驻城中学与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显著差别。这种差别,不仅仅体现在一年一度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上,也表现在学生的化学观念和综合素质上。分析制约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因素,研究相应的教研对策,有针对性地做好化学教研工作,努力缩小城乡学生在化学意识、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别,是新形势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每个化学教研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1制约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1.1师资状况

受城乡生活环境、子女上学便利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队伍是不够稳定的。尽管化学学科大多只在九年级一个年级开设,所需要的师资也不多,但由于前述原因,各地初中化学教师师资的分布很不均衡,在有些县区(如山东临沂市的平邑县)的个别学校根本就没有一个化学专业毕业的,学校领导不得不从相近学科的“富裕”教师中选拔兼课;同时,也有些学校(特别是驻城中学)则是“僧多粥少”,闲置了部分具有大专甚至本科学历的化学教师,他们中的这些人不是进了实验室就是去了教导处、图书室或是兼任其他的学科。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困扰和阻碍了部分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2办学条件

毋庸讳言,现在许多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还比较差,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且不说上网下载教学资料,一些学校连起码的打印纸张都难以向教师提供,不少化学教师根本就没有到外地参加学习或培训的机会。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相当部分的学校化学实验仪器破损、缺少严重,也几乎没有专门的实验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受条件或时间的限制,“讲实验”便成了普遍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又如何谈起呢?这是制约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客观因素。

1.3教学管理

调查发现,在不少农村中学领导的心目中,化学是一门小学科、副科。教导处在安排课程表时,不是把化学排在上午的最后一节,就是排在下午的第一节或最后一节;化学教师用在准备实验上的时间不给算工作量,而实验室里即使有人从事实验员的工作,多数也是管理房门而已,对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帮助不大;在对教师量化考评时,同样是一节课,化学科是语数外等学科工作量权重的80甚至更低……此外,由于多数学校的化学教师仅有1~2人,这也给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推门听课研讨及教案评比等活动中也缺少学科内的指导与交流。

1.4教师素养

由于农村中学管理上的相对松散,加之缺少同学科教师间的竞争,致使个别化学教师养成了懒散的习惯,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晋了比较满意职称的教师,更是感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孬干好一个样,缺乏工作和学习的上进心与积极性;从专业素养上来看,面对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如何高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感到束手无策,更不必说制作课件、编制学案、整合与开发教学资源了。再者,化学新课程中很多问题的呈现已经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再单一,很多答案也是开放性的,这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起来增大了不少的难度。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依赖教材和教参的现象,照本宣科,缺乏对教材进行开发创新的能力,忽视利用身边的、生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难以引导学生去感悟化学新课程潜在的内涵,不能把新教材中的新理念有效地融人教学过程之中。

此外,多数化学教师做班主任工作的经历较少,缺少必要的管理经验,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或分组实验中表现得调控不力、措施不当,教学效果较差。

1.5生源质量

驻城中学尤其是民办学校的扩招,导致农村中学生源锐减,家庭条件差、父母均在外地打工的学生(留守少年)占了较大的比例。这些学生中的相当部分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想学、不愿学的厌学现象。缺少了父母的监管,失去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再加上本身基础普遍较差、学法不当,到了九年级学习化学时,除了开始学习新课时带来的一丝新奇外,一经进入实质性的学习,就慢慢跟不上步伐了。这不能不说是制约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2提高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教研对策

农村中学的生源质量、办学条件及师资队伍建设是我们教研工作者难以左右的。我们所能够做到的,是通过我们的工作引起管理者对化学学科的重视和对对化学教学的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和教研活动转变化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指导他们提高教学水平,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平台。

2.1精心组织专题研讨活动

及时、精心组织专题研讨活动,力促农村中学教师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研讨活动尽量包含公开课、经验交流和专题报告等内容。研讨的专题要根据听课、视导中发现的问题来确定,如如何上好实验探究课、如何处理习题、怎样进行化学课的复习等。专题确定之后,就要紧紧围绕相关内容确定恰当的上课人选,安排具备这方面经验的老师提供交流材料,可能的话,也可请外地专家做专题报告。在安排上课人选的时候,要同时兼顾城乡教师,既为更多的农村教师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也让他们看到城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究竟存在哪些差别。经验交流材料尽可能多地让农村中学教师来提供,给他们压担子,促使他们加强学习、及时总结,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教研人员对他们的信任和器重。公开课后的说课、评课及专题报告或教学指导意见是研讨会的重点,可先安排上课教师说课,再安排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或教研员来进行评课,最后进行互动式的提问、他评。评课的要点要紧紧围绕专题进行、围绕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突出问题进行,以体现公开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2面对面进行教学指导

把教研工作的重心切实下移到基层农村中学,特别是向山区中学偏移,进行面对面的指导。针对不同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有计划地探讨、交流教学的热点和疑点问题。将原来的“遥控教研”转变为“上山下乡”式的“田野教研”,由“集中教学指导”转变为与教师面对面的“平等对话、交流合作”。听课带着问题听,评课评在点子上。努力做到“三多一少”,即多鼓励、多指导、多倾听、少指责,体谅和理解农村教师的苦衷。调查发现,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最希望的专业指导方式是在“作为合作伙伴,与教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再上课改进”上。

在一次视导听课中,我们和某农村中学的一位化学老师结合上课情况谈起了如何处理讲授和练习的关系问题。这是一节“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新授课。教师认为“我班学生基础差,这部分内容又是难点,你不多讲学生就搞不懂”,于是在课堂上花大力气、用长时间来讲解,讲不同类物质化学式的意义,讲化合价的来历,讲怎样根据化合价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该讲的讲了,不该讲的也讲了,到了快下课时也没有讲完。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如坐云雾”,“讲”不断,理还乱。在评课中,我们引导教师换位思考,如果你是班上的学生,一下子听这么多的内容,能接受得了吗?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只是获得了表面知识,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能从深层次上理解知识,更不会主动地去探究,表现在解题时就不会应变和迁移。然后我们分析得出,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书写化学式、为什么要和化合价结合起来去写化学式?同时必须注重方法指导,边讲边练,各个击破教学的难点。在练习时,一定要把握准学生的起点,由易到难,分层进行。最后我们一起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教学理念上存在偏差,认为学生基础较差,不讲不行,殊不知这种低效的讲解耗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对学生的能力提高非但没有帮助,反而逐步形成恶性循环;二是讲课追求大而全,恨不能包罗万象,处处当作重点的结果便是没有重点,学生无所适从;三是不了解学生的已有水平,只凭自己的主观臆断确定教学起点,一味地追求低起点、小步子。分析了讲授和练习的关系及处理方法,在当天下午这位老师重新在另一个班级上这节课时,虽然讲得少了,但由于注重了方法指导,练习到位,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2.3校际联研,送课下乡

针对本校内化学教师偏少难以开展研讨交流的实际,大力开展校际间的联研活动对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就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校际联研活动,不仅能够拓宽教师视野,实现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相邻农村中学的教师坐在一起,通过相互听评课等活动,针对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一同研讨,满足了这些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需要。

要做好校际联研活动,除了与相关学校领导的沟通和协调之外,关键是提前安排有关化学教师确定研讨主体,准备交流材料,提高研讨效果。如针对农村中学不能较好地开展实验教学的实际,我们曾经进行过校际联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许多好的对策,有的教师还把改进后的仪器装置带到了现场进行了展示。

(1)寻找实验代用品。比如把矿泉水瓶改造成烧杯和漏斗,把药瓶改造成试管和量筒;用废金属代替化学实验中铝、铁、铜;用植物的花、叶自制酸碱指示剂等。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节约和环保意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改进仪器装置或实验内容。如使用常见的药瓶、软管等组合成制取气体的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不必制作紫色小花而采取增加对比实验的方法同样能让学生获得信服的证据,即先将二氧化碳分别通人2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此时都看不出有明显的变化,一支留做对比,向另一支里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立即会变为红色,将变红的溶液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的紫色。

(3)给学生列出可以作为实验代用品的仪器、药品,组织学生搜集、整理、分类,建立化学实验角,让有余力、感兴趣的同学在课余时间不受时问限制的去拨弄一番。

送课下乡,是发挥驻城中学的优秀教师资源、实现取长补短的重要途经之一。由于驻城中学的师资力量较为雄厚,适时组织这些学校的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学上示范课,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说课、研讨再让听课的农村中学老师稍做准备后同题上课,再说课、再研讨,这种跟踪式的教研活动,既让他们相互学习、借鉴,又为他们牵线搭桥,为今后的学习与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送课下乡,不单单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更应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思考和讨论教学的方式、方法问题如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之一,在送课下乡的过程中,我们曾对此进行了探讨。大家认为,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4开展教学案例、课件评比以及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

除了定期开展的课堂教学比赛、论文评比之外大力进行教学案例、课件评比以及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及时发现素质比较全面、能力较强的教师并重点进行指导和培养,在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尽可能推荐农村中学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尤其是对有两名以上化学教师的学校,尽力把他们的化学教研组长培养成为骨干教师。可以说,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就是一个好的教研组,这个学校的化学教学质量就会大为提高。

经常为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选编一些实用性强的教案设计、课件制作等方面的材料,把教学案例评比中的优秀教案结集印发,定期为这些学校的老师提供单元或阶段性检测试题,征集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意见,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与协调,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进行材料指导的主题内容。

2.5借助网络平台,与农村化学教师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浅谈农村音乐教育范文6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培养

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全民的文化素质及生活保障都明显地得到了提高,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而城乡之间的差异也开始产生,今天我将浅谈城乡小学教学中音乐(美)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观念落后,领导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对乡村小学的影响力度还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而且在农村小学,乡、校一级的基层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且本身艺术素质低,所以对学生音乐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因此,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就是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彻底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使乡村小学重视音乐教学。

二、专业师资匮乏

在如今社会,年轻教师不愿下基层,觉得农村学校教学环境没有城镇好,待遇没有城镇学校高。所以,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失,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要求是每星期上三课时,而我们多少个学校做到了这一要求呢?开展两课时已经是很好的了。面临实际问题,农村小学一所学校有一位专职的音乐教师,一位教师能按照一周每班三节音乐课的标准授课的话,那么,一周下来,该教师将以几时节来计算他的课时,所以基本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三、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的陈旧与不完善

农村的中小学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极不平衡,导致国家的音乐教育政策方针不能很好地在农村中小学实施。但对于艺术教育设施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有的学校甚至连音乐教室都没有,更别说要有钢琴以及其他的上课要使用的小型乐器。例如,每年教育部门都会组织以学校为单位的文艺比赛,作为音乐教师的我,有时候真的很苦恼,想排合唱没有音乐教室,想排舞蹈,没有专门的舞蹈教室。学生练舞只能在水泥地上练,如果在排练中舞蹈动作稍难,学生的膝盖和手臂都有可能会淤青。缺少音乐专用教室,真是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纵使专业音乐教师使尽浑身解数,也难以收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只能说:音乐教室、钢琴、功放音箱、多媒体……都只能是农村音乐教师的梦想。

以上是个人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个人认识,简单描述了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总之,我认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是可观的,社会在发展,文化在发扬,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提高,现代人的生活中音乐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一定会有不错的成绩。我们要正确认识小学音乐教育,有针对性地去发展和创新小学音乐教育,让农村孩子打破传统的思想,高雅的音乐和民间的音乐离我们将不再遥远,让农村的孩子走进真正的艺术殿堂,充分去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

[2]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2001-02.

[3]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