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服饰礼仪差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服饰礼仪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服饰礼仪差异

中西方服饰礼仪差异范文1

关键词:礼仪;差异;影响

中图分类号:K8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91-02

一、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

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人民有着基本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这是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1.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人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二、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1.交际语言的差异

(1)打招呼。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与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 it?”

(2)称谓。在西方,称呼是比较笼统的,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的很多称呼。例如,西方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为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国“先生”第一解释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随着改革开放,先生已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西方人称“uncle”,可以涵盖我国的婶婶、伯母、姨。他们对这些方面的关系也不如中国分明,在中国伦理中,父亲系列的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亲方则为舅,姨,表兄妹。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

(3)感谢。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4)招待客人。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请慢走!”“路上小心点!”“再见,一路走好啊!”“你们进去吧!”“你们请回吧”“请留步”,等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2.餐饮礼仪的差异

就饮食方式如宴席而言,在中国,在任何一个宴席上,不管是基于什么目的,都会出现一种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氛围,就是宾客到来后,便会齐聚一桌,共享一桌。一般来说,宴席用的是圆桌。从形式上来看,给人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环境。当许多菜摆在桌子的中心时,这些特色菜就成了人们欣赏、品尝的对象了。与此同时,它又成为人们联络感情的媒介。中国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喜欢在桌上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显现出的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美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礼让。虽然从卫生的角度来看似乎不太适宜,但中国人喜欢团圆,这正符合了绝大多数人的心态。饮宴对西方人来说,尽管食品和酒似乎对于他们非常重要。但实际上在他们眼里那些只不过是用来作为陪衬而已。他们举办宴会的目的在于交谊,通过与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结交友谊的目的,仅此而已。其实,中国式的宴席与西方的宴会交谊都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是,中式宴会表现了一种全席的友谊,而西式的宴会则表现为宾客间的交谊罢了。

在餐具方面,中西方的差异也很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用餐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他们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成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与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智慧。

3.服饰礼仪差异

服饰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是指包括服装、饰物、衣着方式、打扮,包括发型、化装在内的多种要素的有机整体。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度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肉体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现。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中西方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

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则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最能代表中国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人们平时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俗话讲,人是衣服,马是鞍。尽管以貌取人并不可取,但是在现代生活中,服饰越来越成为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穿着打扮的得体与否,不仅仅是个人品位的体现,更能成为人们彼此观察与评价的一个尺度。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尤其是在正规的场合,穿着打扮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现代人的重视。

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和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在中西方礼仪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国应该研究和理解深藏在礼仪背后的文化因素,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交际的原则和习惯,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际障碍,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进而促进提高相关的教学效果。要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真正使我们的礼仪通过我们的教育通行于世界。

参考文献:

中西方服饰礼仪差异范文2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他 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 do yo u do!”“Nice 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 ”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 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See you later!””See you next time !””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cowboy can be 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 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中西方服饰礼仪差异范文3

学习英语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文化的过程。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如饮食、习惯、风俗、信仰等。在多方面差异中思维差异为最根本的差异,这种思维差异最终导致了巨大的文化差异,成为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拦路虎。

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们认识英语与汉语的差别……让他们通过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和讲解英语文化习惯和思维模式,最终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英语思维习惯,达到能够准确、恰当地用英语表达的目的。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如何帮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从而为他们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了解东西方文化不同的形成背景是学习英语的前提

在中国,由于人口密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紧密,人们希望增进相互了解,所以与人交流时常会问: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啊?你多大了?你结婚了吗?你的收入如何?等等。然而在西方,人们交往时会避免交谈隐私,对于婚恋、年龄、收入、生活状况等方面的问题,通常采取回避的态度。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时,教师有责任介绍东西方不同的日常交流话题,以免产生误解。那么在英语国家哪些话题是可以探讨的呢?天气,爱好,食物,喜欢的体育运动,度假时的见闻,宠物等,这些都是非常适合的话题。

服饰上,东方人的取向是年轻人穿着鲜艳亮丽,老年人衣着比较灰暗。在西方情况恰恰相反,年轻人衣着简约暗淡,他们认为深色服饰穿在年轻人身上只会增添成熟和老练的气度。而老年人则需要用色彩明快的服饰来装饰自己失去的青春。中国学生若是明白这种东西方服饰的差异,就不会对穿着花哨的西方老人指指点点。还有中国女性忌戴白花,而在西方婚礼,新娘戴白花以示纯洁。东西方穿戴观念上的差异,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讲述清楚,以免学生用英语表达时闹出笑话,有失礼仪。

此外,英汉两种语言在问候、受褒奖及用餐劝吃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不同。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性,指导学生尽力避免以本民族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和解释西方文化现象,就能逐步提高学生英汉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二、东西方世界观、价值观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言的表达与理解

教育和共同的文化背景往往使一个民族的人民具有类似的价值观。而不同的民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价值观有时差异很大。

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汉文化中的“礼貌”植根于儒家“礼”的传统,强调“贬己尊人”和“中庸”,提倡谦虚;而西方文化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强调个人价值,提倡个人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礼貌方式影响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对于“你的衣服真漂亮”这样的称赞话,中国人大都答“哪里,哪里”,而西方人则高兴地答道:“Thank you!”如在课堂上中国教师比较正式,注重教态;而美国教师则比较随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化中的等级意识和美国文化中的平等意识。

通过语言,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假设一个小孩看见邻居家的果树上结满了苹果而不去摘吃,问他:“为什么不摘?”信奉基督教欧美的小孩会回答说:“我不能去摘,因为上帝在看着我。”如果是中国、日本等东方的孩子,一定会回答:“那是人家的东西,我们不能要。”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自己是上帝之子,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受着上帝的监视与庇护。我们中国人大多数不信上帝,但我们亦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样的古训,大多数中国家长都会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中西价值观念差异导致中西方人们对英语中某些词义内涵理解不同,甚至在语言交际中不能相互沟通。西方文化特点是个人价值至上,“Individualism”是英美人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实用主义”的人生观支配着大多数美国人,因而有“在爱情和战争中,采取任何手段都是可以的”,这对于“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来说非但接受不了,甚至会感到这种为人态度是可怕而不可取的;而汉语中的“自以为是”“自负”都带有贬义色彩,“Individualism”被认为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总之,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我国正面临世界多元文化的撞击,其中仍将以西方文化(欧洲及北美文化)为主要的文化源。毋庸置疑,中西文化交流的扩大和深化必将进一步使中国更加了解世界,也必将令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著名的学者McLuhan曾以“地球村”一词形容当今这个越来越小的世界,正是当今地球上时空的紧缩,使得跨文化差异的学习和研究更为迫切。

中西方服饰礼仪差异范文4

(1)大学的使命在于传承民族文化

从University的来源、发展和最终定义来看,“大学”是沿着特定的方向学习讨论的学者集群地。我们都知道大学涵盖的学习范围十分广阔,这又与university词源之一的“universe(宇宙)”相呼应。大学不仅是进一步更有针对性地更广泛地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对文化以及人性道德等精神文明进行学习、探索、传承的重要场所。大学生作为国内的学识水平高等人才,他们的积极作用不仅表现在对中国社会的诸多经济财富方面的贡献,更多是指对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的传承发扬。特定的文化环境会孕育出特定的语言,所以语言是离不开文化的,但是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这就很不利于教会大学生们使用英语传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

正如前文所言,不同的文化必然会孕育出不同的特色语言。简单以国内的各地方言为例,我们都能明显察觉出这些语言差异背后体现出的生活习惯差异和地域文化差异。这种文化的差异对当地人们的诸多习惯和理念都有巨大的影响。再具体点以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为例,每个地方对这些动作、场合的描述都不尽相同。就好比东北人很难一次理解上海人口中的“打打面孔”是“洗脸”的意思。因为东北方言里“打”很少甚至几乎不会被引申到“洗”的意思。这种自小的文化影响会伴作者简介:任婧文,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医学英语。随人们的一生,是很难彻底改变的。而人们学习新事物的方法必然是和他们的文化背景影响有关的。所以很多中国人终其一生还是不能完全适应或者掌握英语。这不仅是因为中西方地域文化本身有很大的特异性,还因为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与西方的文化实情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都必然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具体到英语教学中,就变成了中国学生不习惯英美的思维和背景文化差异,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那些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必然就会成为他们学习的难点和阻碍。

(3)教学生活化的内在需求

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导入和理解是十分重要的。现代教育认为,老师需要为学生创建一定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自主地探索知识,从而真正学会知识。中国的大学生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长大的,在开展具体系统的学校教育之前,孩提时期在摸爬滚打中也积累了很多自己的感受和经验。以下雨天打雷这样简单的自然现象为例,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视听感认识到打雷之后可能会下雨。此外,当地的文化在学前就已经对孩子们形成了比较复杂的影响。在学习新知识时,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能力基础和感知力,唯一的差别是这些能力的强与弱。而生物、地理等实际联系性很强的学科,它们的教学事例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学生有所听闻的实际生活,所以对新知识的导入和知识框架体系的构建比较顺利。因此,英语的教学需要尽可能用贴近生活的例子或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与此同时,老师还必须了解大学生的特殊心理特点和兴趣偏向,选择既贴近实际又喜闻乐见的例子进行讲解,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途径

(1)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对比中西方两种文化组织英语教学

随着关于“对文化进行适当补充有助于语言学习”这一理论的逐步发展,如今的英语教材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添加了相关内容,然而这些添加内容中,中华传统文化的部分很少。在有更全面科学的教材投入使用之前,老师应当发挥自身作用,积极探索可用的文化资源。比如上文说过的,在讲解西方国家最盛大的“圣诞节”时,老师不仅需要补充基督教的相关知识说明“圣诞”的来由,更可以引出与之对应的中国“春节”,作具体的举例说明。通过对两国的具体风俗习惯体现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差异,进行很好的交互渗透,也可以帮助学生在传统习俗日趋淡忘的今天更多地了解本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找出中西方类似的或者相对的文化观念或者民俗传统,作为例子具体分析讲解,不仅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注意力,而且也是对文化的进一步扩充认知,帮助学生全面地学习和成长。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

教学的场地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课外时间同样可以很好地利用起来。老师需要积极创办一些有助于在英语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活动,为学生学习英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正如同传统文化强调的那样,老师在选择课题或材料时,需要注意“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尤其需要注重中华文化在其中的有机结合和多面渗透。例如学习服饰的相关单词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中、英两组,分别去自主收集有关的文字、图片、影像记录等资料。传统英国服饰最典型的就是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常服中肥大的长衣和连袖的外套、以黑白灰三色为主,体现了中世纪森严的等级制度。时至今日,最初以做修女服为主的国际名牌香奈儿,它的黑白灰色调搭配依然倍受追捧,甚至有“小香风”的美誉。而传承发展千年的华夏汉服,以汉文化为背景及主导思想,以华夏的礼仪文化为中心,从形制到造型、颜色,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对汉民族文化的影响。更是中国作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体现,优良的制作工艺和艺术内涵美,更使得汉服成为民族文化在服饰领域的体现。类似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建立健全文化交流和文化根源意识。

(3)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材,突出民族性

中西方服饰礼仪差异范文5

一、中西文化在餐桌礼仪上的差异

中国人习惯用筷子,西方人习惯用刀叉;中国人喜欢聚餐,西方人则偏爱分餐制;中国人乐于劝酒敬酒,西方人比较随人意,种种餐桌上的差别方式,是在中西方不同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 同时又是文化差异性的集中反映。中国人喜欢聚餐共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独食难肥,共食才能汲取营养;独食无味,共食才会其乐无穷。”目的是为了加强人情往来,群体联系。中餐桌上的热闹气氛与西餐的雅静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主人宴请客人往往为了表现热情好客,铺张排场,在餐桌上还频频给客人布菜夹菜。客人们一上桌,便滔滔不绝,谈天说地,劝酒敬烟,甚至吆喝划拳,现阶段的这种风潮有悖于传统儒家文化“食不语,寝不言”的教诲,已远超出文明的界限。

二、中西文化在颜色上的差异

在颜色的自然属性方面,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着相同的认识,但是在其象征含义及社会属性方面,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认识就大不相同了,只有充分掌握颜色在不同民族中的社会属性才能进行更好的跨民族交流。在中西文化中都有着用不同颜色的服饰来象征身份高低的历史,但象征形式却不尽相同,在中国历史中,黄色象征王位,代表着最尊贵的身份,而在西方历史中,紫色则是最高地位的象征,再如,我国清朝时期就有文献规定只有皇室的建筑才可以使用黄色,郡王亲王的陵墓只能使用绿色或者紫色,这与西方历史有着很大的差异。

三、中西文化在称谓上的差异

在社会文化中, 称谓语是常用的言语. 汉语里, 称谓语多而复杂, 可谓形形; 而在英语里,称谓语相对简单. 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是汉英民族的文化差异.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代,封建宪法思想和伦理观念对汉语的一向很大; 英国较早地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民主和法制思想对英语的影响巨大。法制思想对英语称谓有着很大的影响, 例如英语里对姻亲的称谓都用到 - in- law的结构. 如夫妻双方都称对方的父亲为 father- in - law, 称对方的母亲为mo ther- in- law , 称对方的兄弟为brother- in- law , 称对方的姐妹为sister- in - law ,等等, 在这里强调的是一种法律关系, 而不是宗法观念下的亲戚关系. 拟亲属称谓法在中国十分常见. 中国的小孩从小就被父母教育如何称呼他人: 称呼和自己的父母年龄相仿的为 叔叔、阿姨,和自己的姐姐哥哥年龄相仿的为“哥哥”、“姐姐”,和自己的爷爷奶奶年龄相仿的为“爷爷”、“奶奶”等. 如果知道被称呼人的姓氏还要在称谓前加上姓氏 比如说, 小红的父亲有一姓王的男性朋友, 小红就称他为“王叔叔”.再比如说;小红想去帮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太太提行李, 他会对老太太说: “奶奶”让我来帮你吧! 在说英语的国家就不存在所谓的拟称谓系统.

四、中西文化在习语风俗上的差异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由于受民族心理状态的支 民族风俗是丰富多彩的"它构成了习语丰富的底蕴"是习语赖以滋生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出自民俗汉语习语。汉语习语’小菜一碟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都表示一件事情很容易.在这种意义中汉语的小菜"与英语的蛋糕"都含有容易或轻松愉快"的意思。两个民族对同一思想的表达采用的形式完全不同。这与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关系,蛋糕是英国饮食文化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品。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所以他们就用“a piece of cake”表示一件容易做的事情. 在中国蛋糕是近百年才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一种比较高端的食品.一般只有在殊情况下才能吃到。而小菜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重要地位吃一碟小菜对中国人来说易如反掌。因此我们常用“小菜一碟”来形容一件事情很容易。正是由于这种饮食风俗习惯的不同汉英习语在表达同一种源于饮食文化的意义时采用完全不同的形式。

五、结论

在英语教学中,应将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学习,并及时总结归纳。可以分别把中西文化差异、价值观、社会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日常用语、英语习语等方面的差异作为教学中的话题,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较、讨论。英语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语言知识,而且应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放在文化背景中进行。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教授语言与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同时还应在遵循文化教育原则的前提下,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文化教育贯穿到整个英语教学之中,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J].文汇报・笔会,2010.12- 14.

2.黄中军.浅谈中西文化中颜色使用的差异[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0.4.

中西方服饰礼仪差异范文6

事实上,在国际图书贸易过程中,外国公司制订的合同条款中都含有“被授权方不得自行改动图书的内容,如要改动,必须得到授权方的书面同意”等相关条文,而翻译图书出版物时总会因为两国人民的文化观念不同,也就是所谓的伦理观念不同,而出现对内容评价的分歧状况。出版相关伦理差异较大的图书面临的两难主要是,不修改则不符合我国出版规定,修改了又会像《亲历历史》那样遇到无法执行翻译合同的情况。

那么,如何解决出版贸易中的伦理观念差异,以期在版权的引进或输出中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麻烦,从而使两国图书贸易变得更加顺利呢?本文将从中外伦理差异的主要表现入手,讨论一些对应措施。

一、常见中外伦理的差异

伦理,通俗地说,就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因人因地而异。中外伦理的差异存在于方方面面,这里仅仅讨论图书出版内容中常见,且可能在图书版权贸易中会遇到冲突的一些伦理差异。

1. 中外长幼的伦理差异

长幼的伦理差异一是表现在长幼称呼方面,比如在中外家庭故事类图书中,经常会出现称呼的不相容现象,这会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困惑或者增加一定的难度。在中国的此类图书中,强调长幼有序,对不同的有血缘关系的人有不同的称呼。长辈对晚辈可以直呼姓名,晚辈对长辈必须予以尊称,比如叔伯仲之间的区别。而在西方国家的图书中,这方面表现得比较随意,没有繁杂的称谓,在家庭中可以彼此称呼对方的姓名或者昵称。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叫Uncle(叔叔),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叫Aunt(阿姨)。

二是表现在长幼责任方面,如在中国家庭中,沿袭着“子不孝,父之过”的古训。父母在孩子年幼时,负担其生活、教育等费用,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待孩子成家后,其孩子有责任孝敬自己的父母,使父母老有所依。而在西方国家,多是以夫妻为主的家庭模式,在家庭中的未成年孩子有其独立自主的选择权利,在合法范围内可以坚持自己认为最好的选择。孩子成年之后,会脱离这个家庭,父母有权不再对他进行一些物质上的帮助。基于西方国家的养老制度和风俗习惯,老人是不需要子女为其养老送终的,因为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能够满足老人基本的生活需求。

2. 中外饮食的伦理差异

饮食伦理差异是中外文化伦理差异的主要方面。中国人吃饭多使用圆桌和筷子,主食是米饭和面食。西方国家多使用方桌和刀叉,以肉食和奶类为主食。显然,不同的文化,饮食忌宜也有所不同。比如,很多民族只用清真食品;大部分西方人拒绝食用动物的血、内脏、头部、爪子,以及臭豆腐、蛇、皮蛋、昆虫等具有特殊气味的或者具有复杂骨骼结构的食物,也不食用一些与人类友好的动物,比如狗、猫、驴等。

3. 中外服饰的伦理差异

每一个国家都会有代表自己文化的特殊服饰,随着全球贸易的日渐频繁,各国的服饰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但是,各国依然表现着自己独特的衣着特色和服饰理念,当然也有服装标志禁忌和颜色禁忌。比如在中国,服饰的主要特点是衣服适体,但不完全合体,不,不张扬,流畅婉转地体现人体的曲线美。在穿着搭配上表现出了一种协调、渐进和含蓄之美。而在西方国家,在量体裁衣时,尽量凸显胸部、纤细腰部,通过裤子或者裙子的长度和宽度来调节下肢。穿着中凸显自己的鲜明个性和传统文化,这一点在服饰的色彩搭配、造型设计、面料的选择等都有所体现。比如法国人喜爱丁香色和蔷薇色,也特别喜欢圣洁的白色和含蓄的天蓝;西班牙人推崇高雅的玫瑰红和灰色调;在英国人看来,黑色被认为是神秘而高贵的色彩。普遍来说,欧洲人多忌黑色,认为黑色是丧礼之色。

除上述伦理差异外,常见的还有中外交际隐私的伦理差异、宗教观念差异、教育伦理的差异、人格伦理的差异、恋爱婚姻的伦理差异、价值观念的伦理差异、消费观念的伦理差异、社会观念的伦理差异等,在本文中不一一展开叙述。

二、中外伦理差异在中外版权贸易中的应对措施

中外伦理的差异表现在图书内容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图书版权贸易工作给予高度的关注。只要有一丝的伦理差异存在,在图书的引进和输出的工作中,我们就要有足够的认识,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准备。

这里,按图书作品分类,谈谈中外伦理差异的应对措施。

1.文学作品中的伦理差异应对

在引进和输出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尤其是家庭伦理作品,面对长幼伦理称呼差异,这就要求中国图书在输出的时候,做好相应称呼的解释,以避免外国人对复杂的称谓产生困惑而增加阅读难度。同时,在国外图书引进的过程中,也应当根据中国的长幼伦理称呼要求做出科学的翻译,以提高阅读的精确度。

各国长幼责任伦理因国情不同而有所差异,这就会使许多西方人难以理解中国的“老有所依”“买房养老”等观念。同时,中国人也难以理解西方人对自己父母“不管不顾”的社会现象。在图书版贸过程中,对于这类养老问题的书籍,就应当正确对待,要避免这类外国书籍引进我国后对青年人可能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样,相关图书输出时,也要注意外国读者的观念差异。

涉及交际隐私伦理差异时,应当想到交往礼仪上的隐私理念的差异往往会导致不同国家的人在交往过程中的尴尬。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交礼仪图书或者文学类图书引进的过程中,对相关问题做一些注释,不仅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和情节发展,而且能够使读者理解其他国家对这类问题的重视,这样,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能减少误会的产生。

另外,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性也会造成西方人完全没有办法理解中国人在爱情方面的谨慎,而中国人可能没法理解西方人对爱情的执念和疯狂。当然,现实中这种差异也在不断缩小,也就说,中国的爱情观可能正在影响着一些西方人,而西方人的爱情观也在一些年轻人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在输出或者引进一些包含此类内容的图书时,我们应该考虑到中外对爱情文化差异的可接受程度,以期控制在双方读者可接受的范围内,尽情展现各国的爱情文化。

2. 美食类图书中的伦理差异应对

在引进或输出饮食类图书时,我们就应该慎重对待各国人民对食物的要求。向国外输出饮食文化图书时,应重点注意是否含有饮食禁忌,或者不符合国外饮食卫生或饮食习惯的内容。还要注意,在输出的饮食文化相关图书里,尽量不要出现外国人拒绝食用或者提倡保护的动物肉类相关内容。

3. 社科类图书中的伦理差异应对

社科类图书牵涉到的伦理差异最大,既涉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也涉及社会观念,更涉及宗教,因此引进和输出该类图书时,尤其要注意。有些内容需要中外交流,以达到国民间的相互了解;有些内容需要我们研究,但不适合大众传播;有些内容根本不适合我国国情,坚决不能引进。当然,相关图书输出时,也要注意国外的接受意愿,有针对性推荐,不要把我们认为是非常好的政治书籍积极向外方推荐,以免引起尴尬。

4. 教育类图书中的伦理差异应对

中外对孩子教育文化的巨大差异,是孩子在人格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家庭的作用问题。显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人生成长。在各国教育各有利弊的情况下,引进和输出这类图书,都要尊重他国的文化,在吸收他人先进的教育方法的同时,又坚持自己的教育传统,全盘肯定或者全部否定都是不妥当的。

具体来说,西方先进的课本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先进的教学心理等,都是我们要努力学习和研究的。反之,我们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先进的科学知识,也是向国外推荐的对象。在这方面,不完全照抄,不完全否定,走中西结合的道路是比较明智的。这就需要在图书引进或者输出的时候,尊重各国人民对教育理念的选择,毕竟中外教育理念都有自己的合理性。

以上列举的只是目前图书版权贸易出现频率较高的种类。在图书的实际引进与输出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图书,如动漫幽默类、地理地图类、心理健康类、法律类、经济类、管理类、科技类等图书,其内容都会多多少少涉及中外伦理差异。因此,在中外图书版权贸易过程中,都应当引起重视。要研究图书内容可能存在的伦理差异,找到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一定措施,以确保图书版权贸易能够正常进行。

笔者认为比较可行的,是按版权贸易的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在版权交易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充分了解相关图书的具体内容,必要时可先经相关部门审查。

在版权交易中,版权人员要守土有责,为国家站好岗,在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同时,拒绝引进文化垃圾。这就要在订立合同时,事先对相关内容提出处理意见,以便在版权合同上明确相关内容处理的权力,也就是内容修改要事先获得授权方的书面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