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简单的改进实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化学简单的改进实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化学简单的改进实验

初中化学简单的改进实验范文1

关键词:微型试验;初中化学;应用探究

化学是一门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很多的化学定理与化学公式都是经过前人无数次试验得出来的结果。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课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化学实验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课堂内容。学生也可以通过操作实验仪器,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习兴趣。然而传统的化学实验基本上都是使用玻璃器皿,仪器较大,又不便操作,导致化学课堂经常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自导自演,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学习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的高度。微型化学实验的出现在部分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学生可以通过几件微型实验仪器,就可以对生活中出现的化学现象进行解释,增强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学生也可以使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通过教师对课本内容的讲解,自己动手做实验,既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又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内容,加深学习印象。

一、微型化学实验的特点与优势

(一)操作难度低,使用试剂少。与传统的化学实验相比,微型化学实验有仪器小巧、便于操作、趣味性强的特点,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即便是在课后,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做试验的方法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以简便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化学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微型试验的仪器小巧,在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实验试剂就相对较少,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化学药品的使用量,减少不必要的药品使用,节约开支,避免浪费,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教学理念,为减少环境污染作出了贡献。(二)改进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理念。初中化学的新课程中设置了许多简单的化学实验,其中很多实验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所以在化学课堂上,不再是教师在讲台上单纯进行知识灌输,或者教师在前面进行实验演示,学生完全充当的是旁观者角色。这样的教育模式并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整个化学实验过程中都是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学生很难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微型化学实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动手参与课堂的化学实验,通过对化学实验的独立操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学生还可以通过记录实验过程,进一步掌握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微型化学实验不仅仅是指将传统的化学实验简单浓缩,而是从根本上改进了传统的化学实验模式,重新设计和改进化学实验装置,创新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教育理念的创新。

二、微型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当中的应用策略

(一)联系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化学中有很多理论都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得来的,初中化学的新课程中也设计了很多活动与探究的栏目,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既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学习“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教师完全可以发动学生寻找生活中含有碳酸钙的物质,比如用鸡蛋壳与食醋,这两样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学生完全观察将鸡蛋壳与食醋进行反应,也可以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二)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微型化学实验对环境的保护不仅体现在药品使用量的减少上,更体现在改进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上。充分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化学实验,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约部分成本。例如,废弃的药瓶可以当作广口瓶。废旧的输液管可以当作导管等等,废旧物品的有效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化学实验室的污染。在许多农村中学,很多学校面临经费短缺的问题,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实验可以解决部分经费问题,不仅进一步保证了师生的人身安全,又为绿色环保做出了贡献。微型化学实验使其在传统的初中化学实验当中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它小巧简便地使用装置,相对较少的药品使用和灵活的实验操作,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进教学模式有着重要意义。将微型化学实验合理应用到初中化学课堂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作者:刘兴忠 单位:甘肃省古浪县大靖教育工作站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简单的改进实验范文2

新课标初中化学教学

问题

有效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对化学的依赖程度越越高。从农业的农药到工业化工厂再到我们生活所使用的塑料袋等等都是对化学的应用。因此学习和了解化学知识对中学生很重要。国家也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化学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提高学习效率增长科学知识。初中化学学习是学生系统化学习化学知识的开端和起点。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学校和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初中化学教学进步的步伐。虽然我国通过积极的教育改革使得初中化学教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仍然才在着问题和不足。本文结合新课标背景下的化学教学做一简单的研究说明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化学教学的方法不合理、目的不明确。俗话说,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子,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是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考给学生带来了特别大的压力。很多的学校目前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上不停的讲学生在不停地做笔记下课后还要让学生完成很繁重的家庭作业。这种不注重质量的化学教学不仅降低了学习效率而且影响了学习氛围。现代的初中化学教学把学生升高中作为教学目的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和创新的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新课标初中化学培养的目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学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2.化学教学对实验不够重视。化学实验对初中化学的学习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学生往往可以通过做实验更简单的理解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比如,Hcl和Fe的化学反应、Mg条的燃烧反应,等等。通过实验,很容易让学生记住化学反映的现象。化学实验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不断的探索中对化学有新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现在,实验教学被忽视学生学到的一些知识和实验设备,只能通过自己的理解想象死记硬背来记忆。现在,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往往表现动出动手能力差、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担负起社会责任。

3.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单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很多学校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受到限制。有可能受学科特点的影响,关于化学方面的活动开展的比较少,同时老师和学生之间敞开心扉交流沟通的机会也很少。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化学学习,部分学校的教师队伍水平较低,在教学工作中缺乏教学的热情和对学术的追求。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一个教师担任很多学科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方法

1.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这样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并且提高了学习效率。初中化学教学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激发每位同学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中可将化学知识与身边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学生的理解,摆脱传统的“揠苗助长”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培养,其实是综合素质的培养一个没有素质的学生,即使学习成绩再好也无济于事。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以学习成绩评定学生的传统观念,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2.化学实验要把现实与理论相结合。化学知识可以通过实验直观地得到结论。学生通过做实验,可以认识实验仪器、学习试验方法、观察实验现象、掌握实验原理;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传统的实验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一个人做,很多的同学看着。新课标背景下,老师要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化学实验可以交给学生自己来设计完成,教师知识起到引导保护的作用比如说NaoH与Hcl的滴定实验。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学校可以联系有关部门为学校教学提供必要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加大对实验教学的力度,切实将化学实验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学校、教师教学的共同努力,把实验教学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3.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并不代表要要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化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学生学起来自身又可能存在抵触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教材以外的知识点,做以补充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通过进行化学知识竞赛、化学讲座等活动来和利用多媒体设备增加学生对化学的了解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学生的成长的引导着和栽培者。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这也是塑造学生的分水岭,老师的思想、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心理上的成长。化学教师作为学生的主要老师在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初中化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起一支有文化、有水平、有责任的教师队伍。

4.众所周知,外国的教育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并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研究学习外国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和理念为我国素质教育起到了很好借鉴作用。将外国教学的优点结合我国的国情来弥补我国教学上的不足。

三、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初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品质的形成最为重要的阶段。初中化学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化学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可以做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丰富学习内容,提高教师水平,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和人格培养;学习外国教育理念,可以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指导。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不断地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玉杰.探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2013,(03).

初中化学简单的改进实验范文3

1.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基于多种学习理论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基于多种学习理论,主要包括的学习理论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其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其观点为:学习的本质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尝试错误以形成联结的过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为学习的主要规律。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候,由于涉及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多以学生的自我发现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所采取的学习方式以化学实验为主。首先用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水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会出现的形态:通过实验加热、降温形成水蒸气及冰的形态。其次,除了形态变化之外,物质还有颜色、气味等方面变化,这时候教师再带领学生通过“CO■溶于水”、“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让学生认识物质其他方面的变化与反应。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括知识观、学习观等。知识观认为:人的知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金属材料”该课题时,由于金属材料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对于该材料并不陌生,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对此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在认识金属材料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对其用途展开讨论,并能够联系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关于金属材料的方方面面,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不断改变以往的学生观,要求教师重新定位教学观。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通过观念转变带来教学行为的变化。例如,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2.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基于多重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基于多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科学实验教学模式,概念本体教学模式,方法本体教学模式,应用本体教学模式,等等。第一,科学实验教学模式。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中实验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我带领学生以蜡烛为实验对象,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在实验中,我们分为三个阶段:点燃前、燃烧时及熄灭后,并对蜡烛的组成、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燃烧时的分层及温度、烛身的变化、燃烧后生产之物进行动手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概念本体教学模式。第三,方法本体教学模式。第四,应用本体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做“魔术表演”,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初三化学中的“魔棒点灯”: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锰酸钾,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表演时将玻璃棒点在灯芯里的高锰酸钾上,即可产生火焰。水变“牛奶”,“牛奶”变水: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白纸显字:预先在白纸上用酚酞溶液写好“奇妙化学,源于生活”八个字,晾干呈无色,将稀氨水贮于小型喷雾器内,表演时,将氨水喷在白纸上即可显现出8个红字。

3.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基于多重问题应对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基于多重问题应对方法。第一,针对实验课开展实验的选材与步骤问题。首先,引导学生在做化学实验前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实验材料,避免实验的盲目性与实验材料的浪费。其次,每次实验结束都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要注重对实验过程与实验材料进行改进,优化实验效果。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能否使用更简单的仪器、更价廉易得的药品进行实验,能否使实验在操作上更安全可靠,能否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能否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等。第二,针对实验结论难记忆的问题。观察实验现象主要是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得到实验现象。记忆实验现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如果能找到实验现象存在的规律,则可化难为易。具体做法:首先,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将化学实验大致分成三种类型:物质燃烧实验,加热固体物质实验,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实验。然后,根据这三类试验规律对其实验结论进行记忆。

初中化学简单的改进实验范文4

在高中化学起始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适应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听不懂教师讲的内容。大部分学生认为高一化学内容多,难以理解,课后不会做题,因而对高中化学学习失去了信心。不少教师觉得高一学生难教,也发现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高中教师不明白学生初中化学都学了什么,怎么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于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不畅。所以,有必要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发现高一新生对新课程的不适应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学习内容不适应

我们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目标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学内容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等方面的某些应用,而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相对更系统化和理论化;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初中化学记忆的东西多一些,而高中化学更侧重于知识点的理解。另外,高中化学知识的容量也急剧增加,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的量增加了许多,相对而言,辅导练习的课时较少,不少学生来不及消化吸收。

(2)教学方法不适应

很多高中教师脱离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过快与高考要求接轨,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有的教师片面追求难度,使大片学生产生退步的错觉;有些教师片面加大作业量,使学生疲于奔命。

(3)学习方法不适应

高中化学学习对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初中化学学习以记忆为主,学习相对简单轻松,而高中化学学习以理解为主,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复杂。而不少高一学生仍然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结果导致学习效率低,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障碍,使其难以适应高中紧张的化学学习。

针对以上方面的问题,教师应该做好以下三点衔接:

1. 做好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高中化学教师一般对初三教材内容不熟悉,对初中化学教学情况缺乏了解,导致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脱节,知识出现断层。因此,要做好教学内容上的衔接,高一化学教师必须熟悉初中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学生具备了怎样的化学基础;明确哪些知识点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尚未掌握,应在高中进一步加深和拓宽,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高一化学教师要认真研究高中教材,分析高中教学内容对初中所学的知识、技能是否要求太高;研究高中化学教学是否要提供一定的时间进行初中知识技能的复习等。作为高一化学教师,要认真找出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完善知识的衔接,最大限度地消除学习内容中可能存在的衔接不畅问题,这直接关系到高一化学的教学质量。

2. 做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由于初高中教材在编排上有很大不同,高中更倾向于让学生自己探索,因此进入高中学习之初,必须要对初中化学的相关概念等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适当拓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创设学习台阶,分层落实教学要求,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争取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逐渐适应高中课程的学习,减少学习程度的进一步分化。高中必修模块的教科书,在引入课题时都要尽量能够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例,给学生提供观察、实验、讨论、探究活动的机会,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资源,发挥初中学生学习方式上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引用初中化学中的化学知识,保留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些基本方式,教学中应适当照顾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知识基础,使学生顺利地过渡到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来,以防学生出现不适应教师教法的现象。

3. 做好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要积极思考,多动脑筋,对于知识的接受要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学过的知识要系统化,要养成反思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教师在学习方法上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发挥主动性,进行有效学习。

初中化学简单的改进实验范文5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②同素异形体。③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④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级教材的第三章就已经开始出现,在讲解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高一年级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进行加深、完善:氧化一一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地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级时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3)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年级时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②反应装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高、初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识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教师应:

(1)通览教材、大纲。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应该从高一开始。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简单的改进实验范文6

高、初中衔接要做好下面几点:一是初高中教材的衔接;二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三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本文谈谈自己在高、初中教学衔接方面的做法及想法。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同素异形体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高—年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一一还原反应

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①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年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于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

由上可知高一年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知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

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年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年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⑦反应装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高、初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教学工作,教师应:

1.通览教材、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卤素》时,可介绍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原理,讲授《硫一硫酸》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讲《物质结构》时,可介绍北约对南联盟轰炸时所使用的贫铀炸弹及其对人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或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应自高一始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

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

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会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学生各种知识予具体指导。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备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生受用。教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进行各种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是授人以渔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