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源运营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综合能源运营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综合能源运营管理

综合能源运营管理范文1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建设 运营管理

1背景介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进行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度融合,我国经济正在朝向健康、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依托于稳定、安全的电网系统,因此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智能电网是将分布式能源系统、信息化家电和蓄能式混合动力交通工具有机结合的高效电力网络,其建设与良好运营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智能电网的建设与运营具有多方面的意义:(1)能够保障各级电网的协调发展和灵活配置;(2)实现太阳能、风能发电等多种新能源电力的灵活并网;(3)向客户提供安全、可靠、清洁的电力能源;(4)迎合复杂用户侧的用电需求。因此,智能电网建设受到了广泛关注与重视。但智能电网建设与运营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前期规划、施工建设、后期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深入了解将十分有利于对智能电网的全面认知。

2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

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是一个具有多目标性、不确定性和多阶段性等特点的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也引进了大量的技术方法,如计算机技术、数学优化方法等。以下从智能电网规划建设的宏观要求、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2.1智能电网规划建设的宏观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年5月提出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要求我国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应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目标,同时还要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供应的需求,注重提高电网建设的智能化、信息化及交互化水平。从变电环节、配电环节、用电环节及通信信息环节运用先进理论与多N技术科学规划,建成安全防御、经济优化、高效管理三位一体的资源节约型、环境有好型智能电网。

2.2智能电网规划建设的技术要求

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应以技术为关键。具体包括集成的通信技术、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电网设备、先进的控制技术及决策支持和可视化的人机接口技术等。其中先进的传感与测量技术又包含了智能仪表、广域测量系统、电网设备的在线监测等。

2.3智能电网规划建设的注意事项

智能电网建设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智能电网是一个长远目标,建设智能电网一定要注意实效,从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予以实施,且应先试点再推广;(2)应当优先发展坚强的输电网架,形成良好的一次系统,注意加强一次系统运行可靠性和操作控制的灵活性;(3)在发展优良的一次系统同时,大力加强新技术在二次保护和控制系统中的综合与集成应用;(4)在条件许可的地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5)在智能输电网建设同时,应积极对智能配电网建设进行规划,对关键新技术(如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分布式发电、微网技术等)进行重点研发和试点应用;(6)要建设好智能电网,不仅需要智能技术,还必须有产、学、研相结合的优秀的智能电网建设团队,并积极促进和大力开展国际合作。

3智能电网的运营管理

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是智能电网的主要运营模式。其形成需要电力公司与用户建立双向了解基础,电力公司为用户提供电力,满足用户需求并不损害用户利益,才能让用户用得放心,树立良好的信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省电力资源。优化智能电网的运营管理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3.1加强配网可靠性管理

配网可靠性管理是保证供电质量,实现电力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和改善电力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进行智能电网建设和改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安全可靠的电网是智能电网高效运营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与客户双向互动的要求。加强智能化配网管理可从实时监控、动态评估、滚动改进等多方面着手。

3.2培养专业的智能电网管理人才

智能电网管理水平的提高,除了设备革新换代外,还应加强电网管理人才的培养。管理人员自身的提高在电网管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管理人员的自我学习机制和培训机制,使电网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只有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与智能电网的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智能电网给用户带来的便利。

3.3加大智能电网科普宣传力度

为使智能电网能够高效的运营,同时也为了使用户更加深入的了解智能电网的运营特点,适当加强有关智能电网知识的宣传力度十分必要。宣传方式可以采用海报宣传、活动宣传、实地宣传等多种方式,但需要因地制宜。通过宣传讲解的方式,深化用户对智能电网技术优势的了解,消除用户心中的疑虑。

4结语

智能电网是输配电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其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多种方法和技术的运用。目前,各个国家都在根据自己国家的资源分布、能源布局、电网结构、用户需求等进行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笔者对智能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解析,将加深人们对智能电网的深入认识和了解。

参考文献

[1] 杨继红.智能电网建设的规划与评估研究[J].甘肃科技,2011,27(20): 76-77.

[2] 李乃湖,倪以信,孙舒捷,等.智能电网及其关键技术综述[J].南方电网技术, 2010,4(3):1-7.

综合能源运营管理范文2

关键词:中船重工;运营管理;提升;策略;研究综述

一、研究意义

新能源发电单位的运行特点是机组地域分布广、数量庞大、机型繁多,加上项目的快速扩张,使得生产运营管理工作复杂,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开展运行分析及故障处理的难度逐步增加。目前,运维管理工作主要依靠现场人员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查找故障、排除故障,运维人员的经验与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对数据分析能力、故障快速诊断和排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生产单位大多地处偏远,气候环境较为恶劣,信息沟通受到限制,现场人员的运维工作受到相对孤立的工作环境的制约,缺少深入的数据分析支持和及时的技术支持。

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生产运行管理中潜在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首先,是运营管理的问题。生产单位的建设较为分散,不同生产单位的设备配置和所处环境不同,因此,当管理人员需要随时掌握各生产单位的运行情况,并对不同生产单位的运行情况作相互比较,以便掌握全局时,现有的各生产单位当地的监视与控制系统就难以满足此项要求。其次,是运行维护的问题。因为各生产单位相距较远,而每个生产单位内设备数量很多,各种设备供应商也不尽相同,给维护检修造成一定困难。因此,如果生产管理部门不能提前分析到设备的劣化状况,或及时发现到设备异常、故障,就无法统筹安排、督促检修人员快速修复故障设备,从而降低人员利用效率,延长故障的时间,影响发电量,造成经济损失。再次,是人员管理的问题。风电场比较偏僻,地理环境一般都比较恶劣,工作人员长期驻守现场,其工作、生活都很不方便,因此,很难吸引人才和稳定人员。

中船重工海为(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提升运营管理的目的是为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区域检修”的科学管理模式,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升个生产单位综合管理水平。

本研究针对公司下属生产单位规模小、数量多、场址分散的特点,为了能在乌鲁木齐市公司本部对个生产单位实现集中监视控制、综合数据分析和统一运维管理,为开展区域规模化检修维护、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管理效率提供科学化管理平台,逐步将当前分散式、扁平化的生产管理模式转变为区域化、集约化的精益生产管理模式,解决管理主体过多、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效率偏低、经济效益增长受限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当前,许多新能源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在管控模式上进行了一些尝试,以风力发电场为例,总体来说管控模式形成了多元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对于集中开发且装机规模较大的风场,实行运检分开的管控模式;对于风场规模一般且位置偏远的风场采用运检合一的管控模式;对于位置比较偏远同时装机规模较小,则采用整体委托经营的管控模式。风电场的管控模式虽然很多,但在管控模式的选用上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采用哪种管控模式要根据风场规模、变电所及风场岗位定员、外委队伍素质、当地工资收入水平、风场人员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等条件综合考虑。

目前,我国风电企业整体管控水平较低,无论采用那种管控模式,在运营管控方面均要着重落实以下几项工作:

重视生产指标统计与分析,总结经验,形成结论,超前控制。细化“两票三制”等基础管理工作,推行标准化作业。深入践行“三讲一落实”工作,做细做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安装生产管理软件和信息平台,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风电的快速发展,生产、经营规模将日益扩大,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信息越来越庞大和繁杂,为了提高办公效率,在各风场应实现网络通畅,通过网络实现生产现场的可控和再控,同时也提高整个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按照分级管理、闭环控制、专业归口的管理模式落实技术监控制度,做好技术监控日常工作。探索“集中管控”新模式,优化人员结构,合理调配运行方式,做到经济运行。

许多企业在同一区域建立多个风场,形成“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人力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为此成立风电场集控和调度中心,将多个风厂运行工况和生产信息统一接入一个控制室实现集中控制,做到了风电场的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运行。合理调整各输电设备潮流分布,做到经济运行。推行风力发电场“定期工作标准”和“岗位工作标准”,加强运维人员队伍建设。

(二)国内研究综述

华为集团在光伏发电领域提出了“智能运维管理系统”,“智能光伏电站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监测与远程监测技术、通信技术和相关的专业技术,建立起的一套高效、稳定的光伏专业监测、分析、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测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情况、统计分析电站历史运行数据、实现电站日常工作和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管理,为光伏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生产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并且能够将集团下属的分散在各个区域的电站统一接入到集团智能营维云中心。

山路集团电站分布在全国各地,集团总部需要实时了解各个电站的运行状况,以评估集团电站整体经营状况。为了进一步提高集团下属电站的运维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让各级管理和技术人员更好的掌握光伏电站信息,并能够快速、方便了解各光伏电站生产运营情况,并对生产运营进行分析优化,持续提升电站收益,迫切需要一套智能光伏电站管理系统。

集中运维云中心设在山路公司总部,集中监测中心能够对下辖管理的所有光伏电站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能够实现光伏设备运行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等功能。光伏设备本地站级管理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光伏设备的运行数据,并能够将所有获得的数据传送到集团运维云中心。运维云中心的建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企业效益,同时也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运营维护成本。

参考文献:

综合能源运营管理范文3

因此,这里不仅成为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的落户地,同时,也吸引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及华为云数据中心项目总部、中国(高通)总部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

依托大数据资源,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积极探索建立绿色数据中心,着力打造中国南方数据中心和全国领先的绿色数据中心基地,目前已建设成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国家大数据发展集聚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国家南方示范中心数据基地和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走出了一条绿色、节能、生态、高效的发展之路。

贵安速度,缔造“第一”

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坐落于贵安新区南部科技新城的青山绿水之间,规划面积约42平方公里。南部科技新城与贵安新区生态新城区、花溪大学城三足鼎立,共同支撑着贵安新区核心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产业布局上,园区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按照“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理念,重点布局电子信息制造、软件服务、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先进制造等产业,逐渐构建起电子商务、数据中心、端产品及配套、智慧城市、软件及服务外包、北斗导航、大数据研发及培训7大产业集群,实现了产业聚集的裂变式发展。

这种裂变式发展,不仅体现在产业集聚规模上,更体现在发展速度上。

在贵安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一个可视化平台已经建立起来。通过这一平台,人们可以随时了解贵安新区城市应急、环境资源、产业项目、经济发展、智能资源、政务大数据、发展愿景等7个方面的实时数据和分析结果。

这个占地1815平方米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已经缔造了无数“贵州第一”――

这里,是贵州省第一个完全基于云架构平台的市州级政府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

第一个全方位接入“云上贵州”省级数据平台的市州级智慧城市云平台;

第一个实现政务数据全汇聚、兼具数据综合处理与成果展示功能的国家级新区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

第一个提供“呼叫云”服务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

而让人惊叹的是,这个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从建设到建成只用了短短30天。“这样的项目建设速度,在电子信息产业园是家常便饭。”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经济发展部部长吴勇介绍。

中国智慧园,生态科技城

近年来,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坚持国际化、生态化、产业高端化原则,按照“新兴产业示范区、IT产业引领区、开放创新前沿区、科技成果孵化区、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绿色环保居住区”的战略目标,结合“基础构建、集群集聚、创新突破”的思路,科学规划引入新区的大数据项目及相关产业,同步带动大学城区域内的教育培训、研发及大数据关联产业发展。

综合能源运营管理范文4

【关键词】苏里格气田;运营管理;开放式运营管理

一、引言

石油与天然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基础。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暖的战略高度,国家将其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在中国其产业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对促进与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简称中油集团)所属的长庆油田公司的勘探与开发一直是积极的创新先行的代表。油气田勘探开发在技术攻关的同时,坚持紧抓管理创新,在低成本管理体系形成的同时,也形成了多个特色油气田开发管理模式。长庆油田公司在这些创新成果基础上完成了一次突破式创新:苏里格“5+1”开发模式。

二、开放式运营管理概述

开放式运营管理是对开放式创新的必要补充。如果企业只是与外部合作者进行内包或外包彼此的知识产权行为,那样核心创新企业是不可以从开放式创新中获利的,它们必须建立与管理组织间网络,不仅要开发新技术,还要利用新技术取得商机。当开放式创新不只局限在双方内包或外包彼此技术层面时,外部网络管理则非常关键。组织间关系与组织间网络是开放式创新的关键维度。企业在开放式创新机制下将外部创意引入企业内部并创造出价值,或内部的创意通过外部的渠道以不同的商业模式创造出商业价值。Chesbrough和Rosenbloom 在相关著作中明确指出,某一企业的商业模式的成功不只依赖于它所拥有知识产权和价值主张,更加潜在地依赖于整个价值网络中对其响应的供应商、用户、竞争者与互补者的商业模式。由这些供应商、用户、竞争者和互补者共同协作形成的协作网络,怎么对其进行组织管理已成为开放式创新的核心。

三、苏里格气田开放式运营管理的必要性

从苏里格气田特殊的地质条件以及勘探开发规模等一系列外部条件来看,中油集团单靠以前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模式是肯定不能满足低成本的有效开发的,所以只有打破过去封闭的藩篱,充分调动和配置外部各种相关互补资源,甚至是将原来的行业竞争对手引入,组成一个新的团队或独立的组织网络。然而苏里格该如何对这种组织网络进行管理是以往运营管理中从未遇到的全新问题。

1.苏里格气田勘探开发面临困境。(1)“低渗、低压、低丰度”,是低品位储量气田,开发难度世界罕见。苏里格气田自发现以来,勘探与开发过程一路坎坷。问题的关键就是“低渗、低压、低丰度”,储层非均质性强,埋藏较深,单井控制储量少、累积产量低,开发难度较大。(2)不但开发建设成本太高、而且经济效益还不容乐观。苏里格气田气层在地下大约3500m处,气层在横向范围内连通是有限的,每个气井控制储量也很低,钻井周期跨度很长,单井建设所需综合成本大概要1500万,如果按照以往常规开发方式和管理模式,是难以取得经济效益的。(3)在产能建设方面,工作量庞大、任务比较繁重。该气田的气层面积非常大,但是储量丰度低,而且横向延伸范围也小,要实现“规模、有效经济开发”必须采用小井距、密井网,这样工作量必然加大,勘探开发任务也较繁重。

2.开放式运营管理化解其危机(“5+1”开发模式)。苏里格气田的“5+1”的开发模式,是苏里格气田创新过程中最大的亮点。通过“5+1”模式的机制创新,苏里格的开发运营与技术创新过程从此走向了网络集成时代,创新协作企业彼此之间的组织结构更加具有柔性。创新与技术攻关活动跨越了企业的边界,链网协作平台中的各种资源能够被最大限度地共享。如图1所示。苏里格气田“5+1”开发模式是一种颠覆性创新,它构建的这种新型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苏里格气田的开发建设;也充分发挥了中油集团的整体优势,打破了地域和内部体制的限制,实现了优势资源整合,为苏里格气田的有效经济开发创造了条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充分调动了积极性,在苏里格气田掀起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热潮;充分利用了市场配置资源,搭建了很好的竞争平台,降低了开发成本。

正是因为突破了过去单个油田公司开发的“5+1”生产模式的横空出世,才使得苏里格气田焕发出了巨大的生机活力。在可预见的未来,油气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将逐渐由拥有静态自然资源的多寡转变为动态组织资源的能力。

四、苏里格气田开放式运营管理形成机理

1.苏里格气田开放式运营管理内部需求。长庆油田公司将2015年前实现5000万吨油气产量作为其使命性的战略目标,而苏里格气田作为其主力部分,它的成功有效开发成了实现油田公司战略目标最重要的依托与保证。但长庆油田公司现拥有的各类资源与能力,要想满足企业的战略目标,仅依靠以往传统的增长模式与管理经验是不可能达成的。依靠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资源积累、技术积累,封闭起来靠自身的力量解决不了这样的难题。只有颠覆了传统的企业运营模式,依靠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跨越企业边界,重新构建新型的开放式链网协作组织结构,才能实现目标。此时开放式创新应运而生,只有“开放式创新”才是解决苏里格气田勘探开发的有效途径。开放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就是公司必须提高其获得、吸收和使用知识技术的“新陈代谢”速度。成功主要来源于对企业内外部知识技术的充分、及时的利用与吸收,并以一种全新的、特别的方式创造性地将各种知识技术整合起来,创造出新产品和新服务。通过突破传统运营管理束缚对各种互补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整合过程,就是开放式运营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2.苏里格气田开放式运营管理外部动因。中油集团是我国战略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其发展的规模与范围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它的传统管理模式,虽然已经历多次管理变革,仍然无法全面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多种挑战以及内部开发条件的全新要求。因此在制度、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大力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是油气企业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最佳途径。西方石油跨国巨头们在油气企业的运营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已形成了稳定的管理模式。然而,我国油气企业由于自身的经营条件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西方同行们在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不能完全满足“走出去”的战略要求,因此大力开展管理创新,改造现有滞后的运营管理模式,成了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开放式运营管理的产生不是企业的偶然事件,而是企业的文化、组织结构与流程等要素相互作用及演变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要求企业必须形成良好的开放式创新机制从而保证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促进创新的整体性、连续性和高效性,以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与持续竞争力。

五、我国油气资源勘探成功开发的展望之路

油气产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它的百年产业发展史已经证明一个事实:技术在它的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将来油气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科学技术还将起着巨大的作用,并且这种优势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将更为突出。经过几十年的勘探,我国剩余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我们以前很少涉足的前陆盆地、低渗透储层、碳酸盐岩与滩海及海域中,这些领域油气资源赋存是非常复杂的、而且目前技术在这些勘探领域还不成熟。只有这些领域里的勘探理论和技术进步了,才能带动储量增长和产量上升。然而企业仅仅依靠内部的资源来组织高成本的创新活动,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更加不能满足技术创新的要求。如果企业内部科技资源不能与外部丰富的创新资源相结合,单靠自身分散的研发力量,是难以形成攻关合力,最后创新效率必然是低下的。这向我国油气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油气企业只有通过与其他企业技术合作,使企业自身取得互补性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从而形成技术组合优势与协同效应,不同知识领域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结合经常可以产生全新的技术,最后获得技术上的突破。组织网络中企业把各自拥有的互补性资源整合在一起,促进信息的沟通与共享,加快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创造与有效转移,从而提高企业应付复杂情况的能力,企业间将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共同分担,则可以缩短创新的周期,也能提高创新的效率。

六、结论与展望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开发的成功,对中国石油天然气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具有极大的里程碑意义。中油集团成功地运用了开放式创新模式,通过技术与管理双重创新,探索出了“5+1”合作开发模式,且通过对协作网络平台中的组织网络的管理,全面推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克服了开发苏里格“三低”气田诸多世界级的难题。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的成功开发,为国内类似油气田的开发运营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 考 文 献

[1]胡文瑞.天然气业务快速发展中要高度重视的几个问题[J].天然气工业.2008,28(1)

[2]亨利·切萨布鲁夫.开放创新的新范式[M].科学出版社,2010,6:

214

[3]胡文瑞.苏里格气田建设中的管理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8(10)

[4]陈钰芬,陈劲.开放式创新:机理与模式[M].科学出版社,2008,6:

180

[5]杨嵘等.石油产业经济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2:239

[6]陈钰芬,陈劲.开放式创新:机理与模式[M].科学出版社,2008,6:

176

备:1.多个特色油气田开发管理模式包括安塞开发模式、靖安开发模式、靖边开发模式、延长开发模式、西峰开发模式、长北开发模式等经典开发模式。

综合能源运营管理范文5

【关键词】电动汽车 充电 电力需求响应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政府和电网公司鼓励用户在能够满足同样用电功能的情况下,减少电力消耗和电力负荷需求,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在电力市场背景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用户通过控制自己的负荷以降低用电成本,售电公司通过电力需求侧响应提高负荷预测精度,电网公司通过需求侧响应调峰调频。

随着我国近年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爆发性增长,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不容忽视,电动汽车充电具有功率大、负荷柔性、易于控制的特点,只要控制得当,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可以在促进电力安全经济运行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

1 电动汽车充电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系统架构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普遍采用“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充电桩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将用电信息和结算信息上传至运营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亦可以给充电桩发送启动、停止、远程功率控制等控制命令。电动汽车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系统仅需要将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运营系统进行连接,当电力需求侧响应需要进行负荷控制时,只需将“请求需求侧响应”发送至运营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根据对应需要进行需求侧响应的区域进行充电桩功率控制。

电动汽车运营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与电动汽车充电站站级综合管理系统进行通信,由站级综合管理系统具体控制站内充电桩功率分配的策略,也可以将远程功率控制命令直接发给分散充电桩,进行精细功率控制,如图1所示。

2 电动汽车充电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通讯规约

由于电动汽车充桩的分散性,充电桩和运营系统之间通常采用无线网络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目前国内主流电动汽车运营商电动汽车充电桩与运营系统之间的通信规约通常采用能源行业标准《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通信规约》,通信接口支持TCP/IP方式,数据帧格式采用电力行业远动设备标准DL/T 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和DL/T 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帧格式进行,在电力信息系统中具有很强的移植性。

电动汽车充电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通信应包含心跳帧、身份识别帧、密钥分配帧、遥信遥测帧、远程功率控制帧。其中最重要的是远程功率控制帧,为满足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控制的要求,远程功率控制帧分为4个信息段:充电设备编号,接口标识、功率控制参数、限定截止时间。

其中充电设备编号和接口标识是单个充电枪的身份信息,可以将远程功率控制命令具体下达到每个充电功率输出枪口;功率控制参数信息指需要限制充电桩功率的等级,采用百分制表示,可以控制充电桩的最大功率输出从0%-100%;限制截止时间只远程功率控制失效时间,到该时间后,远程功率控制失效,充电桩最大功率输出重新回到默认状态100%,如图2所示。

3 系统安全设计

充电桩作为一种可以远程控制的电力设备,基于设备安全考虑,必须对身份识别、远程功率控制这些涉及到设备私密信息的通信帧进行加密,否则设备一旦受到黑客攻击,可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可通过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等安全措施,保障数据传输过程中要保障所传输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远程功率控制通信内容除充电设备编号字段外应进行加密,目前业内普遍采用ESAM硬加密模式,也适用于采用SM4软加密算法。

密钥的管理至关重要。密钥的产生幻觉应具备随机产生的特性,并应检查密钥的有效性;密钥的分发目前普遍采用联机报文或数字信封的方式进行。

4 系统响应速度

电力需求侧响应对实时性要求很高,这是因为只有保证各分散负荷需求侧响应的同步性,才能有效形成合力。目前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下,系统响应时间主要取决于运营管理系统与充电桩之间的通信网络环境,当采用有线通信方式或者采用4G无线通信方式的模式下,充电桩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速度可以控制在1s以内,能在电网负荷裕度不足或者频率失稳的状态下通过降低电动汽充电方式的方式使系统回到安全运行状态,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5 结论

将分散的电力负荷进行实时调控能够起到“虚拟电厂”的作用,对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详述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的系统架构、通讯规约、系统安全设计,可以在快速精准控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促进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旭冉,郭庆来,孙宏斌,等.计及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的分布式电压稳定监控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16):43-49.

[2]闫光华,陈宋宋,钟鸣,等.电力需求侧能效管理与需求侧响应系统研究与设计[J].电网技术,2015,39(01):42-47.

[3]吴海红.基于可中断智能需求响应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J].信息系统工程,2014(03):60.

[4]刘东旗.智能电网自动需求响应技术系统的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3,34(11):76-79.

作者简介

邓凯(1989-),湖北省仙桃市人。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技术。

综合能源运营管理范文6

1组织措施方面

1.1强化组织统筹协调

建立健全了以工程运营管理部总经理为组长的节能减排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相关方的工作职责与节能减排的目标。通过精心组织和协调,确保各项节能减排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1.2完善制度、规范程序

自工程运营管理部成立以来,根据集团公司相关制度、规范等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编写完成并了《能源资源管理及考核制度》、《关于加强X工程节能工作的通知》、《关于下达节能管理方针目标及考核意见的通知》、《关于规范X工程设备能源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管理文件,包括各系统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共计150余项,从制度方面规定了本工程运营管理部各级部门,在设备能源管理方面的职责、工作程序,以及管理、操作维护的内容与要求,切实提高能源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3加强宣传积极动员

大力宣传有关节能低碳和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生产生活知识,强化全员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加强节能低碳文化建设,落实节能责任。每年凭借低碳节能宣传活动形式,在全运营管理部范围内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节能氛围。在控制室大厅前的LED屏上滚动播放“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等影像资料,并悬挂“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等主题标语,向各单位发放《节能减排知识读本》、《节约用电三字经》、《能源管理基础知识》等资料,张贴宣传画及节能减排标识牌等进行节能减排宣传。宣讲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节能知识,教导员工科学使用各类电器,尽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布置节能减排主要工作措施,来强化工程建设、调试、试运行、运行期间的用能过程监督和控制。

2管理措施

2.1技术方案措施

(1)在工程调试前,由调试组技术人员编制调试大纲、施工组织设计、调试方案和调试规程。绘制各系统平面布置图,全面掌握各系统资源能源消耗情况,定期统计工程用水、用电、用氮情况。管理人员密切和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沟通与协调,不断优化系统运行方案。根据工艺要求合理整定空调温度、湿度、管网压力等。通过技术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有效确保了主工艺系统的安全、稳定、连续、优质与高效运行。(2)各项工作开工前,对作业活动中涉及节能降耗影响较大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重点部位、重要材料等,都要进行技术交底。对节能降耗措施、节能减排方法、规范操作等,也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2.2人员能力保证措施

(1)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要求。电工、起重工、电瓶车司机、液氮充装作业人员等,必须按照国家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有关规定定期地进行体检和培训,并取得相应工种的专业资格证后,方能上岗。避免因操作人员资格不符或能力不强造成的质量、安全与环境事故,以及产生损失或形成浪费。(2)加强全员培训。对全员进行节能降耗、安全、质量、操作技能、设备能源管理、环境知识培训等,快速提高其节能降耗意识和操作技能,避免违章操作、维护保养不当等现象,以及设备带“病”或过负荷运行而处于的高耗能状态。(3)在新上岗、转岗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时,特别是工程运营管理部成立之初,要对相关人员岗位进行有针对性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目的是使其尽快掌握新岗位和新设备、新工艺的节能降耗要领,以及其他方面工作要求,防止因不会操作或者操作不当造成质量、安全、环境事故或者事件,而产生损失或形成浪费。

2.3节材措施

(1)工程管理部积极响应电子化、无纸化等绿色办公理念,除打印需归档和上报的必要资料用新纸外,其他需传阅的资料、文件、方案打印时,尽可能采取双面打印或利用废旧纸张反面打印。(2)液氮充装完毕后,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岗位操作人员利用液氮反蒸发技术,充分减小连接管道中的压力。不仅能有效确保充装作业安全,还减少了液氮消耗量,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生产成本。(3)针对主工艺系统电伴加热带在调试、运行期间存在损耗率较高的情况,工程运营管理部组织相关人员展开了质量改进与技术攻关,应用替代技术原理,改为国产电伴加热带,将电伴加热带损耗率由以前32.6%,降到18.4%,共节省资金10万余元。

2.4节电措施

(1)制定用电管理制度,工作现场用电设备不使用时要及时关闭,防止长明灯,设备无负荷空转,以及长时间待机现象发生。夏季空调设置温度不得低于26℃,冬季不得高于20℃,以减小电能消耗。(2)将空调和照明灯采用分时集中控制的方式,例如,生活及办公区使用的空调等电器设备,均改为节能型环保型设备;环厂区道路路灯均采用节能灯,并采用经纬度时间控制器控制方式适时开启或关闭。(3)严禁各运行岗位使用大功率取暖器或烧水器等,企业不定期地进行安全、消防等综合大检查,发现有违章使用电器的情况,就要严格查处。(4)工程中的供配电系统采用集中无功补偿用电,在各变电所及工艺系统也采取了集中或者就地自动补偿等方式。根据当地供电局用电管理规定(用户的功率因数不能低于0.9,否则将进行罚款处理,用户功率因数超过0.92,供电局将进行奖励),采用了集中或就地无功补偿用电,减少了无功功率,不仅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还得到了当地供电局奖励。自工程建设完工以来,已获得当地供电局的功率因数奖励105万余元,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中的施工与运行成本。(5)大功率水泵电机、空调机组风机,以及空压机电机等均采用了变频控制,电源运行频率一般调整为30~35Hz。在满足工艺需要的前提下,既大幅度减小了运行电流,也极大降低了功耗。与额定频率工况运行比较,其能耗可降低约15%。

2.5节水措施

(1)水辅助系统岗位运行人员每班每隔2h就要对供水管网进行巡查,按照操作维护检修规程定期维护和修理。对于检查发现的故障,项目部及时安排有关人员进行处理,彻底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2)在水池、厕所、浴室等主要用水点的醒目位置张贴节约用水标语,以增强员工的节水意识。

2.6环境保护措施

(1)沾污和生活垃圾要分类存放和处理,生活垃圾每天有专人负责清理和清扫,沾污垃圾由专门的压缩减容装置进行处理和存放,以减少废弃物所占用的空间,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2)压空站、空调机房、水处理系统值班室,均采用隔音、隔噪房间,既为减少噪声污染,改善值班环境,也为强化员工的职业健康管理。(3)厂区道路全部采取沥青硬化处理,厂房周围种植景观树木及花草,不仅美化了厂区环境,形成园林式新型现代化工厂,也减少了工程施工车辆过路产生的扬尘现象。(4)工程建设之初,项目部就购置10余台不同吨位的电瓶车,分别用于物料运输、应急处理及巡视检查,有效减少了内燃机车产生的碳排放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

3技术措施

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安装与调试进度,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尽快使各系统投入使用等,这是最有效的利用和节约资本。本工程因企业发展需要,工程质量要求高,工期紧,为使工程尽早投产和达产,在集团公司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项目部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方案,如改进工作流程措施等,极大地加快了安装与调试进度。(1)工程中采用的工艺技术,较传统工艺技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工程建设、调试与运行期间,设计并优化了各批次机器启动方案、各产品运行方案29项,科研项目8项,论文交流25篇。在方案实施前展开了方案论证、研讨、评审、技术交底、设备状态检查等准备工作,在新方案实施及产品在线控制期间密切监测和控制主、辅工艺系统参数,以有效保障工程启动节点和投运后各系统的安全、稳定与连续运行。各批次产品合格率均为100%,单位产品耗电量较设计值下降了17%,刷新了国内同行业记录。(2)广泛采用系统控制理论,实行统筹协调。①取消了员工淋浴用的热水锅炉,改用预热回收技术。采用螺杆式小功率热泵,工艺冷冻水回水经过蒸发器放热后变为较低温度的冷却水,冷凝器吸收这部分回水释放的热量,将自来水加热至50~55℃的热水,以满足员工的洗澡需要。②将空压机后冷却器出水引入冷冻水补水给水系统,动态控制吸水井补水阀门,每月可节水约500t。③主工艺系统拆装工作需要开启局排系统,通过统筹协调各岗位操作时间,评估作业情况等,在必要时才开启局排装置。不仅降低了电耗,减少了局排装置过滤器的更换频次和局排系统的排风量,还有效控制了气载流出物的排放量,从而达到更加环保的目的。④厂房屋顶采用自动循环通风机,既减少了离心排风机在通、排风系统的数量,也大大降低了电耗。类似上述的例子还有很多,自工程运营管理部成立以来,申报合理化建议103项,开展劳动竞赛57项,QC改进课题研究22项。在确保工程如期投产、达产,产品生产、分装过程受控,产品质量100%合格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优势挖掘工程节能减排潜能,利用价值工程原理,为建设工程起到了保值增值的作用。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