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艺术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艺术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艺术研究

民俗艺术研究范文1

【关键词】民俗艺术设计;民俗元素

一、关于艺术设计中的民俗元素

民俗是一种综合多学科理论的文化现象,民俗学科与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学科均有融合,民俗学的发展也脱离不了这些学科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民俗文化无处不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土、世世代代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众所周知,生活和艺术一直都是不分家的,从远古时代的石器文化和陶器文化的装饰图案艺术上就可窥一斑,那时的人们就知道在制造出来的生活所需的器皿上加入喜爱的、吉祥的图案,再到历朝历代的老百姓服装的变迁、宅院建造样式及装饰的变化都可以看出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艺术,先民们在长期的劳动中,经过世世代代的摸索和实践,创做出无数的艺术珍品,同时也总结出一系列适合应用在艺术设计中带有民间风俗、民间信仰、俗民习惯的图案或文字或语言表达等的事项,这些事项就叫艺术设计中的民俗元素,这些民俗元素经过先民加工,成功添加并运用到艺术设计领域中,往往能给艺术设计带来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效果,甚至能直接决定艺术设计作品的好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应用的重要性

从古至今,许多艺术设计实践中不可缺乏民俗元素的应用,如果没有民俗元素应用,该艺术设计作品就会在实用性和民众接受程度上大打折扣,不易在民众中广泛流传,相反,如果民俗元素应用到位,就能起到很好的衬托和修饰作用,也能在民众中广泛流传。比如年画,剪纸设计中就很注重民俗元素的应用,比如很多年画和剪纸中都有持鞭门神、放鞭炮、福禽瑞兽、年年有鱼这些民俗元素,这些元素能更好的贴近百姓生活,使得艺术作品也变得生动起来。

三、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一)服装设计中的民俗元素应用

现代服装设计离不开传统服装文化的影响,我们可以说它是传统民族服装文化的延伸,将传统文化添加到到服装设计工艺中是当代服装设计的主流发展趋势,民俗文化不仅仅可以给服装设计带来灵感,带来丰富多彩的创意,更是贴近百姓生活和心里诉求的创新变革,服装设计中融入民俗元素不仅仅在中国,在其它国家也普遍存在,以韩国为例,韩国现代服饰中很多图案,形状都来源于韩国民俗和传统韩服。如今国内很多服装企业生产服装都要融入些日韩最流行,新潮的服装图案和款型来迎合消费者的心里需求,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在其著作《中国民俗学》书中介绍服饰习俗是民俗消费习俗中的一个类别,服饰习俗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服饰特点,比如民国时代人们喜欢穿中山装,八九十年代流行牛仔裤,21世纪初流行西服、西裤,最近几年流行英伦风格服装、日韩潮流服装、带有民族装饰的服装等,但不同时期的服装设计往往脱离不了一个时代和当地的民俗元素,比如现在很多西服、运动服、休闲服、裤子、等都添加了龙、凤、祥云等传统民俗吉祥物,比如有些服饰上的文字也很有寓意,比如福禄寿、这些文字,这些文字属于语言民俗里的范畴,也体现了民俗元素的应用;再比如应对某些民俗习惯生产的服装,比如家有喜事、本命年、老人做寿、过年过节的服装,这些都是民俗元素应用到服装设计中的一些很好例子。

(二)建筑设计作品中的民俗元素应用

古代社会,不论是贵族宫廷还是百姓庭院,都很注重装饰图案和传统文化的结合,虽然现代都市高楼大厦林立,但在整个建筑设计中,民俗元素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建筑设计中添加民俗元素,往往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能使建筑作品变得生动起来,学习过建筑专业的师生都知道,中国建筑史这门课程是建筑学科的必修课程,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了解些各地不同的建筑特色和风格,这些古代的建筑特色和风格经过学习和传播,经过世代的保留和传承,成了一种优秀的民间建造文化,成了生产民俗系列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比如建筑选址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看风水,风水学的很多相关理论都是民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古代建筑中的雕塑石狮、门神、左青龙右白虎等这些传统民间文化,本身也就是民俗元素;比如浙江泰顺地区建有很多廊桥,其结构保持飞檐式外形编梁式构造的传统民间建筑形式,但其间运用有很多民俗元素,比如龙凤、悬鱼、寿桃、蝙蝠、喜鹊上枝头等,既有民间文化寓意,又对廊桥起了很好的装饰作用。比如安徽,江西一带都有很多徽派建筑的民居,大多采用黑白色基调,这些建筑的特点是:居住舒适,外形美观,但由于安徽,江西分居两省和两地民风民俗的区别,导致两地徽派建筑在应用民俗元素上有所不同,比如安徽的横梁形状就与江西的不同,安徽的门槛高度也与江西的不同。现在建筑中的很多园林设计,雕塑设计都应用了各式各样的民俗元素,比如斗鱼,有传统文化寓意的福禄寿、求财求子、风水排列设计等民俗元素,与老百姓的审美及需求相吻合。

(三)工艺品设计中的民俗元素应用

在许多工艺品中民俗元素应用得十分广泛,尤其是泥塑,剪纸,木雕,石雕,陶艺等,民俗文化可以很好的结合到工艺品设计中,使得工艺品不断推陈出新,既有很好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又能包含幸福,平安,覆盖等美好寓意,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和喜爱。这些工艺品也深受国际友人的喜爱,比如很多陕西民间工艺品厂生产的泥塑,剪纸、山西的刺绣等都卖到了很多国家,产品供不应求。近几年民俗旅游越来越热,在各个民俗旅游景区,各类民俗商品、传统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都卖得火热,这也反映了一个趋势,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虽然如今经济和城市建设、居民收入都在不断高速发展,但老祖宗留下来的优秀的民俗文化也是不可缺少的,也许,在压力大,节奏快的当今社会,民俗文化能给民众带来心灵的慰藉和平静。

(四)其它艺术设计形式中的民俗元素应用及相关思考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艺术设计形式外,还有一些其它的艺术设计形式,比如:商标设计,园林设计,图标设计,展示设计等等,这些艺术设计也似乎能寻觅到民俗元素的影子,比如商标里的元宝,如意,展示设计里的祥云等天象元素,麒麟,龙凤等动物元素等,此外,在许多工业产品中,民俗元素应用也不可或缺,生产从一定程度反映大多数人的实际需求,因此,工业产品中的民俗元素和人们的需求相关联,在工业生产中民俗元素也得到了普遍应用。比如家居用品和日常用品等,笔者认为,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国家和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重视,民俗元素能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也许更多民俗元素将走进千家万户。

四、小结

民俗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来源于人民的总结和继承,被运用到生活生产中,艺术设计作为生活生产的组成部分,民俗元素自然贯穿在艺术设计的每个领域。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浅析并例证艺术设计中的民俗元素应用,并指出民俗元素的不可或缺性,并提议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做有效结合,达到更好的艺术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士闪.艺术民俗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乌丙安.民俗学原理[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3]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4]姜今.设计艺术[M].湖南美术出版社,1987.

[5]刘淑婷.中国传统建筑屋顶装饰艺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百度百科:艺术[EB/OL]http:///view/576.htm

[7]百度百科:艺术设计[EB/OL]http:///view/206721.htm

[8]汪芳.在现代设计与民间美术间聚焦[J].装饰,2001(1).

[9]徐建超.浙西南廊桥文化艺术[J].装饰,2006(1).

[10]王唯茵.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J].江南,2004(4).

[11]何勇;曹英;罗高生.浅议地域性民俗艺术设计的形态[J].大视野,2009(2).

[12]仇国梁.双赢的结合——论民俗美术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本土化[J].艺术百家,2008(2).

[13]黄永利.中国传统民俗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提取和运用方法研究[J].大视野,2010(15).

[14]虢海燕.民间美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大视野,2010(15).

民俗艺术研究范文2

[关键词]民俗艺术;苦水社火;价值评估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4-0045-02

永登苦水地处兰州市郊西北部,是兰州周边有名的文化名镇。这一带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苦水社火就是其中的代表。苦水每年举行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二月二龙抬头”社火,农历二月二闹社火已成为苦水重要的文化习俗,甚至比过春节还要热闹,场面壮观,气势雄浑。苦水社火主要有太平鼓、铁芯子、高高跷、舞龙、跑旱船、秧歌、腰鼓等,尤以太平鼓和高高跷最具代表性。本文试图对苦水社火的艺术性、原生性、独特性进行评估,使这些艺术资源产生更为广泛的效应。同时,在着力打造独具核心竞争力的民俗艺术品牌,建立起与之相关的多项产品体系,构成支撑点,形成品种覆盖效应等方面略陈己见,从而使得苦水社火这一民俗艺术品种更好地繁荣和发展。

一、苦水社火的历史价值评估

任何一种民间文化形式的形成都蕴涵着一定的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太平鼓的形成就是永登地区部分艺术元素的集中组合。1986年,在大通河东岸的永登县河桥镇的乐山坪一带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距今4300~4500年)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其中有7件喇叭形陶器,据专家考证可能就是古文献记载的“以瓦为框、以革为面,可击也”的土鼓,是中国所有膜鸣鼓的母胎,据此推断太平鼓的发祥地当为永登。

鼓原是在各种祭祀活动中通灵请神的乐器,《周礼・地官・鼓人》中有“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以鼓鼓军事”的记载。①太平鼓大约出现在汉武帝开辟西域、建立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积聚交汇的历史背景下。这时的鼓除用于战争鼓舞士气外,还广泛用于祭祀、舞蹈、音乐活动中。据《玉海》记载:“羯鼓如漆桶,两头具可击。”这可能是太平鼓的雏形。

二、苦水社火的经济价值评估

社火成为吸引人们纷纷走出家庭聚在一起的大集会,包括庙会、集市和旅游节会,其凝聚力、吸引力巨大而神奇。苦水地方政府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地方特色旅游事业和庙会文化相结合,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闹社火及民俗文化艺术表演是当地一个重要特色,规模空前,气势宏大,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

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带动了当地庙会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四月初八是当地重大的庙会文化节――猪驮山庙会节,此庙会主要是为了纪念李佛爷而进行的。21.95米高的李佛爷铜像在猪驮山落成,庙会当天有许多人都去上山烧香,为当地民间民俗文化增色不少。

“2008中国玫瑰之乡・苦水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大力弘扬了当地民间民俗文化,进一步扩大了苦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节会期间,专门设立了苦水高高跷等民俗艺术节目,并不定期进行非物质文化义演活动达60余场(次),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苦水太平鼓和高高跷曾多次被邀参加演出。2001和2002年,由甘肃国际文化传播交流协会文化艺术部组织拍摄的两部关于苦水高高跷表演艺术的电视音乐片《千禧龙抬头在乡村》和《龙抬头乡情》,先后在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哈尔滨五个卫视频道和甘肃兰州电视台五个频道播出30余次,有力地宣传了苦水高高跷民间表演艺术。2007年5月,甘肃卫视文化影视频道拍摄了苦水高高跷大型专题节目。2008年5月,兰州电视台《兰州往事》栏目组在苦水镇拍摄苦水高高跷专题片。

三、苦水社火的社会价值评估

社火源自于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和祈求吉祥。《风俗通》云:“百日之劳,一日之乐,集社燃火,群歌群舞,祈于天,祷于地,以期吉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对周围世界认识的提高,在祭拜“社”和“火”的仪式中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从自娱和娱神的角度看,社火是民族情感的释放,是才智和生命力的展示。苦水社火这一民间艺术活动不但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和谐,增强了认同意识,而且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的美好愿望。

作为一种表演仪式,社火在内容上有着自己的体系,反映了村民的集体意识和“公共性原则”。②苦水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主要由群众自筹资金,置办各种服装道具,由各自村社推举的社头来负责管理,参与人数达到3000多人,几乎是全民参与,完全是群众自发的娱乐活动。

四、苦水社火的艺术价值评估

苦水社火的代表是高跷,高跷的绝就在于高。苦水高跷又名“高高跷”,据考证,苦水高跷在明洪武年间高2~3尺,通过多年的发展,高度不断拔高,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升高到8~9尺,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高跷”。现在,苦水高高跷已达3.5~4米,俗称“丈二高高跷”。苦水高高跷以全国第一高的美誉而晋升“国字号”,于2006年荣获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民间杂技。

高高跷的表演艺术没有被局限于舞台之上,而是由表演者穿上表演服,拿着道具,自由灵活地行走于大街小巷,与观众面对面近距离地接触。高高跷队伍训练有素,排列整齐体现出一种宏伟庞大的气势之美。

社火中的人物造型是根据所要表演的内容而定的。不同的神话故事有着不同的人物造型和服饰,而脸谱则是区别不同对象的主要参照物。脸谱是戏曲的图案化的性格化妆,是用夸张的色彩和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苦水社火脸谱绘画是比较古老的脸谱绘画艺术,其历史久远,谱样多而齐全,绘画设色、章法布局均自成体系。民间艺人绘制出的社火脸谱,既古朴典雅,五彩缤纷,既简练单纯又复杂细腻,人物形象对比强烈而和谐统一。

艺人们运用夸张变形的色彩图案线条,同时加进极富寓意的纹样,突出人物的不同身份和性格,使脸谱显得非常丰富,富有装饰美,充分显示了我国民间彩绘艺术的特色。而脸谱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剧中人物的形、神、意上。几千年来,在中国各地民间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丰富的想象和对美好愿望的祈求,人们在表达这些想象和愿望的手法上,形成了从原始人文身、文面到脸谱表现艺术的演变过程。流传至今,社火脸谱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充分显示其宝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五、结语

总之,苦水社火这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资源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正确认识这些民间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合理保护和适度开发利用,对于展示苦水民间文化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带动当地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注释]

民俗艺术研究范文3

引言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跨文化传播,它总是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交织在一起,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必不可少的活动。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已成为文化交融及发展的大趋势。从旅游业方面看,民俗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从它自己的角度对这一趋势进行了印证。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形式,以其显著的民族和文化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大的旅游市场,广西武鸣伊岭岩景区就是一个显著的范例。广西壮乡素有“壮乡风景在武鸣,武鸣风景在伊岭”之说,为了更有效地传播、更直观地展示壮族文化,伊岭岩景区被打造成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景区。伊岭岩本身是一个喀斯特溶洞,景色奇丽,素有“地下宫殿”的美誉。伊岭山寨所处的广西武鸣是广西著名的壮乡,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壮族传统文化。因此景区除了奇丽的自然风光外,还对广西壮族的建筑、饮食、生产方式、艺术形式等进行了生动的展示,游客可以通过唢呐迎客、参与对歌、跳竹竿舞、参观酿酒等环节进行参与性强的互动活动,趣味横生,感受深刻。可以说,从民俗旅游景点开发的角度来看,伊岭岩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

任何景点都离不开文字的介绍,对于民俗旅游景点来说更是如此。既然民俗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那么它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必须通过其载体:文字来进行解释、传播,包括口头的及书面的。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在全球跨文化传播语境的今天,这些文字资料的译介、传播显得尤其重要。景点资料的全面、恰当与否对民俗旅游景区的存续有相当大的影响。在大部分景区,相对于开发者对景点硬件建设的重视,其景点资料的完善,特别是译介方面的完善亟待提高,应考虑采用有效的策略。本文以伊岭岩为例,试分析如下。

一、通过回译重现壮族传统文化,提升跨族群传播

对于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来说,跨族群的文化传播是实现国家多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壮族是广西原生的少数民族,为古代百越族群后裔,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他们是稻作文明的创始人之一,在冶炼、纺织、文学艺术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现人口发展到1700多万,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先民早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刻划文字符号,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上,通过与汉族的接触融合,在一千多年前借鉴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古壮字,即土俗字,是一种方块字,历史上曾相当普及,盛行于明清,一直使用到上世纪50年代。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出版社编撰的国内外第一本《古壮字字典》所收古壮字达10700多个,显示了方块壮字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壮族的许多重要典籍和民间艺术作品,如《布洛陀经诗》、《侬智高的故事》《刘三姐》、《百鸟衣》、等都是用这种古壮字记录、编写、整理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壮字没有得到规范和统一,有些字笔划过繁,书写不易,五十年代壮族在政府的帮助下创造出以拉丁字母为字母的拼音壮文后,古壮字亦即土俗字逐渐不再使用。

尽管如此,古壮字的发展伴随着壮族社会的发展,是壮族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载体。尽管不再作为活的语言流通,它仍应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存在。现在的人们,包括许多壮族人都不知道自己民族曾经创造的文字,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对于像伊岭岩这样的壮族民俗旅游景区来说,可以展示性地向旅游者介绍壮族的重要典籍,如《布洛陀经诗》、《刘三姐》等的文字片段,不仅要有汉语译本,还应有壮文原文版本,或将汉语译本再回译成壮文。这可使旅游者对壮族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使民俗旅游不仅仅耽于表面。在这一方面,纳西族对东巴文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可堪借鉴的例子。东巴文是非常古老的象形文字,现只有极少数人掌握,早已不是流通的语言。但以东巴文字为元素开发的旅游产品深受欢迎,加深了人们对纳西文化的了解,实际上起到向外推介、传播纳西族文化的良好作用。

二、注重外译,促进跨国传播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跨文化交际及传播成为研究热点。与其具有天然孪生关系的学科――翻译也受到更多关注。文化传播通常是从强势文化走向弱势文化的,多年来我国翻译界始终处于译入大大多于译出的局面。我国近期提出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旨在使中国文化真正融入世界文化,并发挥其应有的影响。旅游景点,特别是文化旅游景点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其资料的外译显然不容忽视。然而调研显示,除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代表国家形象、受到足够重视的文化景点外,我国大部分旅游景点资料的译介亟待提高。有些景点资料完全没有译文,有译文的也不完善,存在若干问题。首先是缺失的问题,例如,除了景点名、路牌配有译文,其它的介绍都没有译文;其次是翻译过于简略的问题,译文通常少于原文,有的甚至只译出原文的一半左右,碰到难以处理的文化元素则采取略过的态度;再者是外译语种单一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翻译的语种为英语、日语,其它语种比较少见。鉴于此,类似于伊岭岩的民俗旅游景点在对其景点资料进行译介时颖注意以下问题。

(一)进行多语种译介

在对景点资料进行译介时应注意到语种的多样性。对语种的选择不应该仅仅以该语种客源目前所占比例为决定因素,例如,日语游客多就译成日语,韩国游客多就译成韩语,更应考虑该语种在国际上的使用人数和影响,除英语等大语种外,法语、西班牙语等国际语言应受到充分重视,因为这些语言在国际上的使用遍及全球较多、较有实力的经济体,覆盖面广,具有较大的社会和文化影响,以这些语言的使用者为目标进行跨文化传播可以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利用恰当有效的媒介

多语种译介会给景点现场资料的陈列带来篇幅的问题,这就促使我们灵活使用媒介,以期有效地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例如,电子显示屏等电子设备具有容量大、视听效果好、允许互动等特点,是承载多语种译文十分恰当的媒介。此外,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用心建设多语种网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传播方式。外语游客在到达景点前和离开景点后,甚至在没有机会到景点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网站远程了解信息,感受文化,对于景区来说是一种事半功倍的传播工具。

三、灵活采用其它形式的立体翻译,实现跨群体传播

在跨文化传播中,跨群体的传播由于不像跨国、跨族群传播那样显眼,有时会受到忽视,然而这方面的传播需求却是很大的。在任何一个文化体中,与主导文化相依相伴的还有许多共生的文化群体。对于那些对语言传播不太敏感或不感兴趣的人群来说,则应该采取更灵活的、非文字语言的传播方式。事实上,在英语中“翻译”一词为“interpretation”,其意义为“诠释”,不仅包括文字语言的转换,也有“表演、演奏、艺术处理”等意,即通过别的符号进行诠释。从宏观的角度看, 一切用于表达、交流的符号系统可以看作是人类的语言。许多人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掌握的工具只是外语,其实,在跨文化交际中,非文字语言的交际行为和手段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其代替、 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则更不可低估。鉴于此,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应该有大翻译的思想,除文字的翻译转换外,也可使用其它形式的语言符号进行诠释,如舞蹈语言、音乐语言、绘画语言等,这些语言形式有的比文字更抽象,有的比文字更具象,但它们与文字语言相比所具有的共性是,比文字语言更加直观。恰当地使用这些语言可以更好地适应具有不同偏好的受众群体,更好地实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间进行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类似于伊岭岩这一类型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景区,除对景区资料进行文字语言的翻译外,还可以立体地运用其它艺术语言就行诠释。以广西桂林的另一民俗旅游景区刘三姐大观园为例,园内有形式丰富的壮族对歌、舞蹈表演及真人实景再现等,直观地展现了原汁原味及经过艺术加工的壮族生产、生活及文艺活动场面,使人们不用通过对文字的阅读和理解过程也能感受到壮族文化,对某些人群来说效果甚至更好,是跨文化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一些缺乏场地,或无意采用娱乐元素的民俗旅游景区来说,可以采用其它媒介作为文字资料的补充,如进行影像资料的放映,把音乐、舞蹈、绘画移到影像中去。事实证明,有些使用影像放映的文化旅游景点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扬州中国佛教文化博物馆,厦门陈嘉庚纪念馆等。通过对影像资料的观看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结合文字资料的介绍解释,有助于对文化事件和现象达到深层次的理解。

四、结语

民俗艺术研究范文4

民间美术在“非遗”中占有很大份额,分布于全国各地区,它涉及面广、种类繁多,主要包含:1.绘画: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等。2.雕塑:彩塑(奇观彩塑、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3.玩具: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等。4.刺绣染织: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5.服饰: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6.家具器皿:日用陶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7.戏具: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8.剪纸: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9.纸扎灯纸:花灯、各种纸扎。10.编织: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纸编等。11.食品:糕点模、面点造型、糖果造型等。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的文化价值观等随着流行文化传播到我国,从沿海城市蔓延到内地乡村。大学生受到各种思潮、理念和行为的影响,审美价值长期被日韩、欧美流行文化吸引,从穿着到日用品很多都贴有“洋标签”,对我国传统的“非遗”民间文化的较为淡漠。

一些大学生不知道“嘉兴灶头画”“瓯塑”“龙凤戏服绣袍”等这些国家“非遗”和省级“非遗”民间美术的经典作品,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洋”更前卫时尚,符合潮流,追“洋潮”现象逐步蔓延。另一方面,学校“非遗”民间美术教育也不容乐观,有的省份在学生培养问题上,过分强调量化的数据指标等,而忽略综合素质教育。也有些省份、地区虽重视“非遗”民间美术在学校中的教育,但“一刀切”填充式的教育,忽略了大学生个体的阶段性差异化审美特征,这些都造成了“非遗”传承和保护工程中的大学生参与严重不足现状,“非遗”民间美术教学也很难真正融入课堂,很难真正做到“零距离”。重新唤起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审美记忆,建立起完全的文化认同感,大学传承责无旁贷。“非遗”民间美术土壤的保护,重要的是由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来决定,而影响人的观念和审美取向的,是人所受的教育与传媒的导向。大学是“非遗”教育和普及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在大学生心中播下“非遗”民间美术的种子,传承民俗文化的样式,就能更好地恢复“非遗”存留下去的文化土壤。大学生是认识新事物、接受新事物最敏感、最快捷的群体之一,正处在思想意识的形成阶段。因此,在大学校园中传播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宣扬中华民族真、善、美,确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大学阶段是人生形成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大学教育不仅是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且应培养的是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艺术审美和价值理想,是关系到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民间美术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大量的知识来源和创造素材,为他们的人文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其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因此,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丰富的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形态中历史最悠久、群众性最广泛、地域特征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之一,民间美术为中国亿万劳动群众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体文化艺术,它融于民族群体的衣食住行、节日风俗、人生礼仪和信仰禁忌的社会生活之中。①从这个意义上讲,“非遗”民间美术传承实质上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拼图。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民间美术教育传承不仅有助于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具体推行,也是对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转第页)

(接第页)

随着人们对民间文化的日益关注,民间美术传承研究也进入了全新阶段。在大学生中选用适当的方式,有选择、有针对地进行民间美术方面的差异化传承,对拓展审美视野,完善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理想,促进当今的艺术创造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里既要让学生通过教育学习到一种传统手工艺技能,更要让他们感受到一种传统文化的精神,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让大学生加深对文化厚土的情感,通过对学生进行田野教学的现场实践,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博大精微之处,尤其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迫切。

民间美术传承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重大在于:首先,对树立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阳光成长需要“非遗”民间美术教育,其教育与传承强化着社区成员的言语和生活方式,传递着一个社区群体或国家的文化心理和情感,有助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培育,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表现。“非遗”民间美术教育在塑造民族性格、推动民族文化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传递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美术生于自然,产于劳作,其中存在着“气”“韵”“风骨”等美学概念,融会贯通的乡土、乡情、乡音等百姓审美追求,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最后,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

因此,把民间美术传承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把民间美术的教学与实践更好地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体系,研究我国“非遗”中民间美术在大学传承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差异化教学思想,打造出更多的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探讨“非遗”民间美术教育思想的基本规律与脉络,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当代“非遗”民间美术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和谐建构,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思想,孕育出更多的符合社会主义需求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的具有优秀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的综合人才,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具有深远的意义与学术研究价值。

(注:本文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 2012年度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SCG24)

注释

①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 :59.

参考文献:

[1]冯骥才.鉴别草根:中国民间美术分类研究 [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2]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 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

[3]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英文版)[M]. 金蓓,译.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

[4]邱观建.面向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新体系 [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民俗艺术研究范文5

在20世纪世界现代艺术运动影响下,中国的当代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这不仅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像现代西方的概念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抽象主义,如新的艺术和动画艺术等方面,中国的传统艺术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强大的挑战,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这种情况会影响该国创造的现代产品设计和追求的一部分。

多元化艺术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继续寻求的途径现代产品设计的创意改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去思考中国的发展现代产品设计的问题。努力融入当地文化,学习现代产品设计中使用的传统民间艺术的元素。从感觉上和艺术起动风格的创作。

二、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及文化价值

民间艺术是民俗文化,是公共生活和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直接反映其独特的生活乐趣,其中包括代人的审美理想的深刻的社会和历史信息。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多样,是人们的精神生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间艺术是密切相关的人们的基本需求,这也直接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民间艺术为载体的民俗文化,民俗活动,它的形象紧紧地握在一起。由于民间艺术的特殊形态特征,民间艺术和民间形成了文化的互补互动关系。首先,这是因为民间艺术和民俗形式的丰富内涵;其次,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依赖于长期的传播,因而不会被历史所淹没,都与不同形式的民俗文化。

生活中最简单原始的方式体现了美学和审美追求公众的理解和不断改进的做法。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功能性和美学融合,民间艺术,或与母公司的文化艺术形式。庞大的民间艺术系统,几乎涵盖了每一个环节涉及到人们的生活,从广义上讲,包括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剧,是满足人民群众和他们的生活审美需求,创造艺术门类;分类狭义上指的是民间艺术的形状,包括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民间工艺品和民间艺术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我们知道,民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在社会,创建国家和民族是一种文化现象与民间文化遗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力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人类社会生活的情感理解与表达。

三、现代产品造型设计及发展趋势

早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工艺品,工艺,还是这些手工艺品是否相当不错的形状。随着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物质生活,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工业快速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现代产品设计中占有社会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不仅要考虑功能和结构设计,还要考虑它的独特性,价值和创新。这些功能对产品的外观性能,使文化传统的延续,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方式。

设计是生命,关心人民生活的本质,生活创造一个更加理性的方式,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对于现代工业设计的重点则不会创建任何东西,但适用于各种中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人的需要,什么都能满足。它位于关怀和尊重的人,其目的是提供多种人类可能性的选择,从解放出来的各项规定人民通过自由的事情建立一个更和谐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以及市民控制呈现自身的尊严。

现代产品设计开发背景在当今时代,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一:生理需求的“人性化表达”,不仅要满足产品的功能,与产品带给体现人文关怀;二:心理学需求的“情感共鸣”在很好地满足了功能要求,同时也要求产品让人产生共鸣的心智认知。

1.色彩

色彩是一种语言,是信息传输的视觉效果之一。颜色可以显示的对象,空间位置和整体效果是最直观的设计性能元件的形状。产品的设计,并通过色彩的视觉效果,以显示之间的关系外观形象。有色人种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击,靓丽的色彩会产生愉悦的心情,但如果产品过于单调的颜色,形状,然后在美国,即使它是很难把握消费者的心。颜色和形状应互相影响,而设计师应该使“形”与“色”的协调。

2.形态

外形是由点、线、面的组合来确定和卷构成的平面的基本特性也构成。形式的产品建模结果的整体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通过获得连通,无论是平面或三维设计可以被人感知到获得以引起相应的情感的产品外观件的环境中,空间或性能。形式不应局限于本身,其比“形”的整体意义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四、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对现代产品造型设计的作用

(一)民间艺术元素为探索现代产品设计的重要资源

经济全球化更多的时代,设计得更加本地化。现代设计从根本上离不开民间艺术的滋养。因此,我们应该转移的现代产品设计元素的关注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探索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汇点,使之成为一个产品的设计和造型特征具有中国特色,这是工业设计发展的未来趋势。

(二)融合民间艺术元素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家,民族日益一体化的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产品设计是独一无二的市场,不仅技术先进和功能,而且还需要体现创新的文化特色。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市场,经济行为,但也反映了文化和美丽。设计师只使用在民间艺术的设计元素,强调的特色和风格,技术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使产品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民俗艺术研究范文6

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陶思炎教授在大会发言中对民俗艺术研究进行了历史回顾,指出在上个世纪2O年代随着日本“民俗艺术之会”的成立和《民俗艺术》杂志的创刊,“民俗艺术”已经开始从民俗学中被剥离出来,成为艺术学研究中的一个与传统生活紧密联系的新方向。中国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民俗艺术学的研究,近来,相关论著的出版、民俗艺术学硕士和博士的培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设立、民俗艺术相应机构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开展等,都反映了中国民俗艺术研究的拓展和繁荣。陶思炎教授指出,今后“民俗艺术学”的发展还急需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和自身学科的建设,以真正建立起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影响国际学界的中国的“民俗艺术学”。台湾辅仁大学郑志明教授的《“民俗文艺学”的研究范畴及其展望》对民俗文艺学的具体内涵与研究范畴做了详细界定,认为它是文学与民俗学的交叉领域,独立于文学、民俗学的原有范畴,自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民俗文艺学超越了传统单一的学术领域,必然走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用不同的研究角度开拓出更多的探讨面向与发展方向,结合成更为庞大的总体学术研究。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的《新时期中国艺术学的“田野转向”与学科景观》以艺术民俗学为核心进行考察,认为中国艺术学研究自新时期以来发生了影响深远的“田野转向”,关注艺术活动的民间发生现场、敞显个体的艺术生存智慧、秉持文化一生活的整体研究范式在当下艺术学研究中渐成主流。提出艺术民俗学与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以及民俗艺术学一样,都代表着艺术学“整体研究”的学术理念,而同时又有其独特之处,认为陶思炎先生首倡的“民俗艺术学”与其提出的“艺术民俗学”只有在中国艺术学“田野转向”的大前提下才得以呈现其探索意义。

二、中外民俗艺术的交流比较研究

在回顾与展望的前提下,与会代表对中外民俗艺术的交流融合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与探讨。韩国高丽大学田耕旭教授的《丝绸之路与东亚的表演文化》阐述了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西域、中国、韩国表演艺术的交流及韩国表演艺术的发展过程,指出作为东亚共同戏剧文化艺术的散乐百戏在韩、中、日各国随着时展变化各具不同特点,从而形成了各国的传统戏剧,因此今后对东亚表演艺术的普遍性与各国特点的比较研究是为东亚表演艺术的交流与深入研究所必要的课题。日本神奈川大学庸田律子教授的《神与祭神民间表演——于日本的展开》在追寻日本相关学者对祭神民间表演形态考察中出现与中国创世神话中相关的神名的基础上,添加并整理了其他涉及的文例,由此进一步考察由中国传来的“”如何演变为日本的狂暴之神这一问题,同时也考察了与汉族相邻的苗族如何接受并理解“”的问题。日本东北大学铃木岩弓教授的《与半跏趺坐地箴像有关的民间信仰》把半跏地蒇作为民俗艺术的一个范例加以思考,以日本东北地区为例总结了日本对于半跏地葳的信仰情况,并且从对我国江苏佛教寺院的考察中发现半跏地蒇画由此产生对于今后课题的思考,即基于日本撰述的伪经所建造的半跏地葳像为何会出现在中国?这将对于重新认识半跏趺坐地葳像、并从东亚这一广阔领域弄清民俗佛教的展开具有重要意义。曲阜师范大学刘卫平副教授的《“龙灯扛阁”与“男寺党农乐舞”的视觉形象比较》从造型艺术构成的角度对韩国传统的“男寺党”农乐舞与我国山东省的“龙灯扛阁”舞此二种民俗舞蹈作了比较,提出了它们视觉形象层面的异同之处,这对全面理解东亚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不同民族的精神特性将有所帮助。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徐习文副教授的《日本对中国端午文化的接受》引起了与会者对于中日文化交流与比较中某些具体问题的热烈争论。

三、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与功能探索

民俗活动文化积淀厚重,内容广博而绚丽多姿、内涵丰富而异彩纷呈、形式独特且流传久远,因此挖掘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其功能探索,是民俗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田兆元教授的《仪式美术:概念的建立与学术内涵》指出仪式美术作为美术的一种类型,特指那些因仪式而存在的美术形式,它有既存的作品的仪式展演,也有即时的创作。当前对仪式本身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都需要新的思维,仪式的相关文化研究更是推动仪式研究的重要空间,通过对它的研究既可推进仪式研究走向深入,也可对于美术形态有更为广泛的认知,因此,仪式美术应该成为引人注目的民俗艺术学研究论题。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龙红教授的《论吴昌硕绘画中的民俗意象》从民俗学角度审视吴昌硕卓越绘画艺术中以俗入雅、雅俗交融的民俗意象生成状态,从而分析其绘画艺术被广泛接受的深层文化原因。龙红教授的发言也给与会者提出了关于民俗艺术化与艺术的民俗化二者关系的思考,深化了民俗艺术研究的内涵。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苏金成副教授的《民俗艺术研究方法略论》对民俗艺术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行初步探析,并对在民俗艺术学研究领域做出贡献的民俗学家、艺术学家陶思炎教授的关于民俗艺术学研究方法的学术观念进行简要梳理与分析,指出国内的民俗艺术研究正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学术研究体系并与世界民俗艺术研究相接轨。此外,济南大学艺术学院韩波副教授通过对民俗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及艺术意义的分析,对民俗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南京师范大学晁胜杰博士的“抚琴居右”论把人抚琴居琴之右侧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礼俗相联系,探讨其中包涵的文化内涵。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刘凯博士对南京高淳老街建筑木雕进行了艺术风格上的分析,探讨其深刻的民俗内涵与文化意蕴,以期成为了解高淳地区乡风民俗的重要参考资料。

四、民俗艺术田野调查资料的深度阐释与探究

中国民协《民间文化论坛》编辑冯莉的《白地吴树湾村祭教祖舞仪的形态分析》以滇西北纳西族东巴舞蹈仪式的田野个案为例,对吴树湾村祭教祖习俗中的舞仪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因子分解,认为宗教民俗艺术的价值需要在田野中不断地去挖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李宏复副研究员的《中国民间的戏曲刺绣图像——象征意义的非文字教化功能》介绍了在中国民间刺绣作品中常见的戏曲题材的主要纹样或图像,指出其中所传达的故事情节和象征寓意既起到教化作用,又形成了新的艺术品的再生产,每种刺绣的图像符号均传递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陈宗花副教授的《民俗艺术考察中现代技术手段的功能及限度问题探析》指出现代技术手段的采用对民俗艺术田野考察工作起到了巨大推进作用,但当前出现了过于依赖、迷信现代技术手段等严重问题,已影响到民俗艺术田野考察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这一问题,陈宗花提出民俗艺术田野考察要坚持“以人为本”。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尹文教授的《以<诗经>立意的中国古代雕花床》从《诗经》的艺术语言这个崭新视角来阐释雕花大床的床楣木雕之大雅,认为《诗经》艺术语言深深刻印在中华民族文化思维之中,影响民俗艺术各个方面。另外,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的《试析魂瓶罐腹的小孔与动物组合装饰》以东吴中晚期魂瓶罐腹上使用较集中的小孔与动物组合形象为考察对象,认为其是具有一定民俗含义的象征符号,带有较为显著的吴越本土巫术俗信色彩。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吕晓燕主任对明清时期南京附近地区女性发簪进行研究,展现了这一时期妆饰艺术所赋含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

五、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