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艺术文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范文1
关键词:艺术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一、引言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和历史传承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伴随着学校的产生而提出的,但高校校园文化这一概念直到近代才出现。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一种类型,其校园文化和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在概念上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在其所涉及的群体、共同意识及物质载体、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上与其他高校有所不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隶属于校园文化范畴的一种特殊文化,是高职院校全体成员为实现高职教育的各项职能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产品的集合,对高职院校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职院校实现良性、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教育教学的载体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学校教育发展与创新的体现。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急需找到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正确方式。艺术教育是以艺术美的形式为媒介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是整个教育中最具活力与色彩的领域。艺术教育就是要以立足于艺术普及,立足于提升学生素质,立足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立足于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面向全校学生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个性的目的。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不谋而合。艺术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不仅指知识技能的全面化,还指感情、审美、人格的丰富化。如果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只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却没有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性格,缺乏人文素养和艺术情操,这样的教育也不是成功的教育。艺术教育通过浅显易懂的理论和优秀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从而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的学习能力、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实现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离不开师生对艺术文化的认同。艺术教育是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是对课堂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其一,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艺术人文氛围。例如,通过成立摄影协会、影评协会、话剧社、书法协会等艺术类社团,营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学校各个部门的协同努力下,举办校园音乐节,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中感受浓厚的艺术氛围。其二,将艺术教育融入到普通学科教育中,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和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引导师生重视艺术教育。其三,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师生筹划组织艺术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参与艺术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有利于增进院校合作交流
一方面,艺术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纯真的友谊,提高校园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通过各类各层次的文艺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推动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有助于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有利于高职院校合作开发艺术教育课程,构建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在艺术必修课建设、艺术选修课开发等方面,高职院校能够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构建更加合理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各高职院校建立艺术课程管理体制,对艺术教育进行定期评估,有利于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艺术教育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在育人中的价值和地位,合理利用艺术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一)转变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进而发展思维,提高认知水平。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艺术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在思想上充分重视艺术教育,通过全面提高艺术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使艺术教育逐步走向正规化、专业化和制度化。同时,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开设类型丰富的艺术类课程,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最基本的艺术教育。
(二)构建艺术课程体系
加强艺术课程建设,提高艺术课程的教学水平,建立科学完善的艺术课程体系。为了使学生受到系统的艺术教育,高职院校应设置艺术必修课和选修课。低年级可以开设艺术基础课程,例如艺术鉴赏、美术基础、艺术概论等作为必修课,教授学生初步的艺术理论。高年级则可以开设不同门类的艺术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课程的开设要多样化,应考虑到艺术门类的齐全性和连贯性。通过开设绘画、表演、舞蹈、音乐、戏剧等艺术课程,对高职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以满足基础各异、爱好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的成败,高职院校要开展艺术教育,就必须加强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逐步增加专职艺术教师的数量。目前,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师人数少,且工作量大,有的教师甚至身兼数职,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要不断增加专职艺术教师的数量。其次,加强对艺术教师的培养,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为教师购置和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同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再次,不断提高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使他们不仅拥有较高的艺术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还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敬业精神。
(四)探索多元的艺术教育途径
一方面,确保艺术教育第一课堂的合理位置。第一课堂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主要阵地,也是加强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应将艺术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使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高品位、高质量的艺术教育中接受真善美的洗礼,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积极发挥艺术教育第二课堂的实践作用。第二课堂是对高职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最有效、最重要的阵地。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艺术教育活动。通过成立大学生艺术团,如合唱队、舞蹈队、模特队等,营造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扩大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举办高质量的艺术教育讲座和培训班,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艺术欣赏类讲座,利用多种资源为学生举行各种艺术培训班,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
(五)加大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
要开展质量高、效果好的艺术教育,学校需要提供充足的经费作为后盾。通过建立艺术研究基地和艺术教育中心,提升艺术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推动艺术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和良性循环,从整体上提升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大艺术教育活动的经费投入,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建设学校的校园文化,形成学校独有的育人理念和校园氛围,使校园文化在改革和发展中不断完善。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树立校园文化的品牌效应。
四、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开展艺术教育对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校团委、学生会、艺术团等部门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让广大学生在艺术教育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校各方面协调发展,最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侯长林.校园文化略论[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23.
[2]张 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42.
[3]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5.
[4]邓党雄等.校园文化建设论[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37.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范文2
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和精神生活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它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社会和学校的文化生活相对单调,在内容上为中学生考虑不够:教育观念滞后,内容空泛,方法不当;一些品味不高的流行歌曲、诗歌、言情小说、港台影视泛滥,使中学生深受影响而丧失进取心。某些中学生政治观念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强,价值观念混乱,拜金主义、文化欣赏向低层次滑坡。我们经常可见许多学生面对老师不问好、互相交流之间夹杂不文明用语、桌面留有同学们的“即兴发挥”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迫在眉睫。作为跨世纪的新青年,未来的接班人,应该拥有良好的素质和正确的文化取向。尤其作为xx中学这样一所百年名校的学子,更应该时时刻刻地以高要求来规范自己。所以,我们在此做以下倡议:
一、严格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中学生网络管理条例》。在校园内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进行交流,见到师长要主动问好;对待他人要友善、热情。配戴校牌和团徽,爱护公共设施,不在桌椅上乱涂乱画。对于违纪行为要勇于检举和制止;做合格的中学生及文明网民。
二、积极开展积极向上的主题活动。如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根据不同节日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净化校园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能主动捡起掉在地上的污染物;做到墙壁内外无脚印、球印;桌椅摆放整齐,无乱刻乱画,不乱丢废纸杂物;保持校园环境安静。干净整洁的校园及良好的教室环境也是同学们精神文明的体现。
四、多开展健康的娱乐性活动。如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看好书,写读书心得,定期举行读书竞赛活动;在看了好影视后,写影评、观后感,对影视中的优秀人物展开评论,以加深认识,弘扬真、善、美。组织歌咏比赛,让学生在歌声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发挥个人的潜能,学校可组织、科技、学科、文艺、体育类的多个社团,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活动。定期组织演讲比赛、绘画比赛、摄影比赛等,组织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让同学们展示各自的才能专长,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乐趣。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片沃土定会孕育我们美好的心灵,校园文化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之花定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争奇斗艳。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xx中学团委
20xx年xx月xx日
XX校园文明建设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一个有尊严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他必定是一个懂礼仪,讲文明的人。正当举国上下积极学习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下,作为四中学生的我们更应注重自我修养,加强文明礼仪学习,自觉树立文明高尚的当代中学生形象。为展现我校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校团委会、学生会特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语言文明,举止得体,告别污言秽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多讲 “谢谢”、“对不起”、“您好”、“请”、“再见”。公共场合着装大方、得体。
二、尊敬师长,孝敬长辈,团结同学,事事能谦让,处处讲诚信;珍惜身边的同学、朋友,不要因为自己的鲁莽给对方造成伤害。
三、关心爱护每一个同学,学会感恩。我们应当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身边的每一位亲友,向需要帮助的人给出鼓励的微笑、贴心的话语或用实际行动支持他们。
四、勤劳俭朴,不铺张浪费,不攀比,不贪图享乐;注意节约用水用电。
五、遵守并维护公共秩序,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待人接物讲礼仪;爱护公共设施,发现损坏的公物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
六、注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保持校园美好环境;尊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七、合理分配时间,文明科学上网,严守网络文明公约,合理科学利用网络资源;杜绝痴迷网络,不浏览不良网站,争做网络道德模范、文明使者和安全卫士。
八、努力争创星级文明寝室。维持宿舍良好的生活环境,不酗酒、不赌博。
九、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健康成长,全面成才,作一名自强、自立、自主的优秀中学生,作一名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积极参与学习礼仪、践行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等实践活动,要与学校的宣传教育活动和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自身的文明礼仪素质,提升我们的文明形象,构建和谐、团结、奋进的校园文化。
同学们,嘤嘤软声细语入耳,如小楼夜雨;默默举手投足入眼,如雪落凡尘;静静潜移默化入心,如浩然清风。美好心灵是文明行为的前提,文明行动是美好心灵的外化。正所谓“礼者,人道之极也。”当你在下意识的自我规范中,文明也就在不经意间进入你的血液和骨髓,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培养良好习惯,传承优良美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创设和谐人文校园而努力。
XX校园文化建设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新年伊始,伴着春天的脚步,今天我们迎来了“文化自贡,自贡市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大会”的召开。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行素质教育,构建文化自贡的时代背景下,市教育局适时地组织本次大会以推动全市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坚持文化内涵建设,培育优秀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层次,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需要,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在我市校园文化建设深入推动之际,我谨向全市各兄弟学校发出以下倡议:
一、校长引领,加强领导。校长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定位导航”的作用,以自身文化理念的时代性、先进性决定校园文化的内涵,培育学校的优秀文化,做到一切工作围绕和有利于学校的文化建设。
二、积极响应,立即行动。我们必须以本次大会为重要契机,把校园文化建设摆在高度的战略地位,切实制定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计划和方案,真正落实文化建设的步骤和细节,迅速掀起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新。
三、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围绕提高师生素质和提升办学水平,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做到全局打造有计划,局部建设有层次。
四、百花齐放,特色创建。文化建设时,我们要借鉴而不模仿,学校不分大小,形式不拘一格;我们要结合办学特色,关注群体价值,明确文化主题,建设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
五、集思广益,携手共建。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凝聚本校师生的才智,也要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携手共建。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范文3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和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学风是高校学术气氛、管理水平以及校园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从正面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创建优良学风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和学风建设的基本内涵
校园文化是以培养学生和提高全员文化乃至综合素质为目的,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一种文化。校园文化具有多样性、发展性、先进性、教化性和辐射性,校园文化是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续和补充,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通过几代师生共同努力形成的教职工、学生认同的有学校特色的行为方式、道德规范、教学原则、培养目标、学校传统等因素,包括物质文化、制度和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
探索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内涵,必须立足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培养需求和目前高校改革发展的现状。高校学风,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治学方针,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是一种严谨的治学作风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是高校学术气氛、管理水平以及校园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
二、校园文化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学风蕴涵于一定的校园文化之中,校园文化是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对学风建设具有重要导向和激励的功能。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好的学习风气会影响和感召学生,对学生综合发展和学生建设都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在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充分挖掘、整合文化育人的资源,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学风建设新的突破点。
校园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可以引导人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健康的校园文化,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它潜移默化地使人们受到感染,受到影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得知情意行,使学生在思想品德上受到熏陶,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能锻炼和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如言语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校园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学校凝聚力,对外增强学校竞争力的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不同的文化氛围熏陶下,毕业于不同院校的学生在行为举止、思维习惯方面会有所不同。如北京大学的“兼容并包”使学生有“民主”、“批判”之风;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使学生有“严禁”、“认真”之风,大学这些独特的传统和精神气质,形成了鲜明特色校园文化的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铭刻在学生的头脑中。
三、校园文化促进学风建设的措施
(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事关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充分认识加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摆上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紧密结合社会文化的原则,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紧密结合社会所体现出来“常为新”、“常向上”的精神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这样便于学生毕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顺利地融入社会和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实践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学风建设。
(二)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以优美环境物化校园文化建设。“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结合学校专业优势,充分发挥雕塑、手工艺等专业特长,在校内设置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雕塑、浮雕或景墙。在教学楼及办公区域悬挂一些名人名家作品或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美术、手工作品,建设充满学习风气的校园,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自然环境中融入科学人文知识,让学生在思想品德、人际关系、习惯养成等方面受到感染、激励和熏陶。
(三)建立学术科技活动平台,鼓励、支持学生科技学术创新和实践,营造浓郁的学习、学术氛围。
通过引导和资助学生参加科研和科技活动,奖励学生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管理,注意调动和发挥教师和研究生在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科技活动中的作用。
(四)以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助推校园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据统计有85%的大一新生会报名参加学生会和各种社团组织。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会、学生社团,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以富有时代精神、生动具体的活动在丰富大学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努力营造“工作是愉快的、学习是轻松的”浓厚文化氛围。
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动漫COSPLAY动漫协会,该社团演出的节目全部都是协会成员根据动漫作品改编,从演出服装、演出道具的准备到排练都是协会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形式多样的协会活动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动漫艺术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坚持校内活动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一些学校校内各种文化建设活动搞得风风火火,可在社会实践环节上却出现了“一头轻”的问题,不能把握好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实践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应当在学校办学理念指导下,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实践教育内容贯穿于社会实践、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之中,建立教学教育实践基地,完善实践教学教育体系,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拓展,以创新教育为突破,构建社会实践、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互为联动的实践教育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
(六)以先进典型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大力发现、总结、推介和树立各类先进典型,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广大师生见贤思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的洗礼,充分发挥典型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谭振亚,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永恒的主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20)
[2]郑廷友、陈静、冯亮波,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7,(3)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范文4
关键词:地域文化特色;龙江名老中医;数据库;名医经验
1龙江名老中医经验数据库建设的意义
中医药学的发展演变依赖于地域文化的土壤,名老中医诊疗疾病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呈现明显的地域性,为区域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是其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前人经验成功结合的体现,是中医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已引起广泛关注,成为目前中医研究的热点之一[3-4]。因此,地域性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和创新研究十分必要,提炼地域性中医学的精华,最终服务于社会。
2龙江名老中医经验数据库的建设原则
2.1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对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地域文化馆藏特色资源的建设工作,主要是针对读者群体的现实需求的考虑,这也是构建地域特色馆藏资源的重要前提[5]。结合学校重点学科设置和特色需求,有针对性地挖掘读者文献需求特征、知识结构特点和临床经验,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临床验方、临床经验、讲义、医案医话、临床成就等纸质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以满足读者科研、教学需求。
2.2实用性原则
地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费时、费财和费力的工作。在图书馆经费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对特色资源建设工作的投入产出进行合理的均衡,最大限度地保证读者实际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用有限的经费保证重点文献品种的收集,汇总入库,保证劳动成果产生效益,以较少的经费求得最好的实际效用。
2.3规范化原则
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是高校在建设地域文化特色数据库时数字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和前提。建立特色数据库时采用的数据交换格式、数据著录标准、网络通信协议等,均应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使特色数据库平台具有跨平台性和可移植性,实现地域性文化特色数据库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3龙江名老中医经验数据库的设计与建设
3.1龙江名老中医经验数据库的总体架构设计
龙江名老中医经验数据库在运行维护及管理体系、标准规范及安全保护体系的双重保障下,设计了资源建设与管理系统、资源检索与个人中心两大模块的系统框架,其中以目录数据库、全文检索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基础数据库、资源数据库和共享数据库为数据中心,以检索引擎、数据标引、目录管理、数据提取、数据分类和数据抽取为支撑服务,为用户提供一系列基础服务。
3.2龙江名老中医经验数据库建设的内容
龙江名老中医经验数据库的内容分为学术思想和从医经验,包括名老中医已出版的著作、论文、临床验方、临床经验、讲义、医案医话、临床成就等。其中,龙江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是根据老中医各自的专长,研究其独到的学术见解和临床辨证思维,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真正为读者所用。从医经验是根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典型案例,总结其思辨特点、养生经验、成才要素,研析名医的个性化诊疗经验中蕴含的辨证规律、证候学规律、用药规律等信息,目的是使名老中医经验的精华得到传承,并将形成的先进成果用于指导中医药的临床实践。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医大师张琪教授为例,通过对其近30年的文献和著作的收集和整理,归纳出张琪教授关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学术思想,如“保元降浊八法”的临床分期、治法治则、组方用药以及临床疗效;“慢性肾衰竭的三期治疗法”中临床常见症、方药、用药剂量等。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集关于“张琪教授辨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课题的患者临床观察表,并整理每个患者的跟踪诊疗记录,按证型及治疗效果分类归档。
3.3龙江名老中医经验数据库的系统平台建设
龙江名老中医经验数据库的建设离不开功能强大的系统平台作为技术支撑,它为构建有特色的、信息共享的高水平数据库提供重要保障。龙江名老中医经验数据库的系统平台在构建当中融入了Web2.0的先进理念,支持现在网络常用的简易信息聚合(RSS)方式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订阅功能。平台提供12种常用资源类型的标准元数据模板,同时可根据自建库资源类型的需要,灵活地添加不同类型的元数据模板。平台主要由分类标引、元数据管理、资源、资源检索、个人中心和后台管理等6大模块组成。分类标引系统包括元数据标引和内容标引。元数据标引支持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各种媒体的元数据标引,且支持多用户标引。内容标引将数据资源按照某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系统支持中图法分类和学科分类,可直接录入分类编码或者分类名称,快速定位分类号。元数据管理系统包括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DC元数据)、学科分类、语种分类,分别用于对DC元数据的管理、对学科分类的管理和多语种的管理。资源系统实际上是对资源的管理,包括文献库管理、资源建设、资源审核、资源维护。文献库管理用于管理员对文献库的管理,可进行多库创建,支持文档、图像等多资源类型。资源建设用于管理员对资源的录入。资源审核指导入系统的资源需审核,审核通过即可,审核不通过需返回修改。资源维护是对整个系统的资源进行编辑、删除、设置资源显示开关等操作。资源检索是指为用户提供方便的资源检索功能,并提供相关主题内容的资源推荐服务。为了实现快捷高效,该平台提供了强大的知识检索功能,方便用户通过多种方法找到目标资源。个人中心包括我的资源、我的下载、我的收藏、RSS订阅、文献求助。我的下载用来记录、展示用户下载过的信息资源。我的收藏可以把用户浏览时比较感兴趣的资源放入用户收藏夹中,方便自己查看。RSS订阅主要实现标记读者常浏览的文章和关联其他类似RSS资源,供读者参考。文献求助可对系统其他会员或管理员文献求助信息。后台管理中心包括管理员管理、服务管理、系统管理和统计报表。管理员管理可新增、编辑、删除管理员角色,并对角色进行权限的分配。服务管理包含信息、文献求助管理、评论审核、常见问题解答(FAQ)管理、参考咨询。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范文5
1地景构建———山居
在谈到浙江音乐学院的建筑与规划之前,我们先把规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就是在当今城市规划建设中,多以“三横三纵”“一圈一轴两线”等为概念模式的规划。在此我们将其命名为“蓝图式规划”,即考虑各区域安排中,人群进行各项活动时的效率因素。在各区域的人群活动功能定位基础上,配比空间、能源、交通……以上这些都重在考虑实用、高效、便捷。这类习以为常的规划与思考模式,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福特汽车工业流水线。即通过计算与分工,将各功能区域匹配在快速运转的工业流水线上,它集中体现了生产方面的集约、高效。从此,直线纵横的结构方式也就成为城市发展规划的范本。功能主义生产方式类型的城市建设,使得在一般的城市区域内,建筑成行排列,环境成为穿插其间的附属物。另一类,区别于“蓝图式规划”的,则是更加强调历史性积累的建设规划。此类规划的成型,从山、地、河流的地理条件约束开始,随着人群传统生产、生活的发展与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产生了与生活、风俗、历史等更多相关内容相联系的建设成果呈现。这类成果更为生活化,具有丰富的地域性和具备文化意蕴。我们在此称其为“有机生成式规划”。浙江音乐学院在规划与建筑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方面,对前两种分类作出了综合性的考量与应答,在规划设计中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地景的概念。即参照上述“有机生成式规划”,在考虑功能安置的基础上,追求表现方式,力图产生有机的、劳作中的、一种与自然环境相互结合并充满生命力的地景。
所谓地景,自然景观与建筑的融合可粗略的分为有机可生的地景概念和设计性的地景概念。有机的,又称作劳作中的,是一种与自然环境相互结合,充满生命力的地景,对应前述“有机生成式规划”概念;而设计性的,是一种人为营造的,让“自然”努力适应建筑的地景,也出于前述“蓝图式规划”概念。虽然设计性的地景在初步成效上可能会更让人耳目一新,但是无论从建筑还是环境的自身生长发展来看,有机的结合可能是更合理的选择。自然融合形成的地景概念主要由两个因素组成,即外部环境与建筑本身。而两个因素融合构成的地景概念也因此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选址环境(包括对于环境的利用、保护、破坏情况),建筑本体(建筑形制与构成),以及两方面考量的综合处理,相互融合。因此对于音乐学院建筑的地景面貌分析就可以依据这样的逻辑来进行。建设中的浙江音乐学院,建筑群有机地融入群山环抱的地形环境中,见图1、图2。(1)其外———山水环绕,因形就势。音乐学院选址转塘镇象山,群山环抱,曲水蜿蜒,环境宜人。音乐学院落成的思路也紧扣“钱塘山水,富春山居”的地理意向,充分保留原有地貌形态,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保留更多原生态储量。从基地原有的自然肌理上,梳理出“经络”,依脉络布局来“生发”建筑,既不会破坏原本的自然环境,也让在自然中的音乐学院有着更旺盛的生命力,这一点无论对于学校还是音乐、艺术这样的概念来说都无疑是十分宝贵的。(2)其本———庭院错落,面貌纷呈。由环绕的道路与水系,串起每一处聚落式庭院建筑。建筑依各教学院系的专业取向各呈面貌,大型教学建筑中,穿插廊道、亭榭,从而造就出层次丰富、多彩纷呈的艺术气息。建筑的材料与取色尽量贴近中性色彩或原色,减少了工业与人工的冰冷感,使得建筑面貌更加原生态,更好地与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3)其间———有机地景,相辅相生。造校园不止在造屋,更重在造境。将景观按公园、庭院理出层级关系,从草坪林带、果林到院落园景与花池矮垛;从开放包容的户外逐渐到隐秘独享的中院;从疏朗大气的共享性到宁静亲切的相属感,既可眺望期盼,也宜于凝神思索。这样的环境与造景,使得在环境中的人,产生不同的情境体验,浙江音乐学院夜景(图3)及南区学生食堂(图4),两个建筑单体与地景相辅相生。
2公共层级———音院
公共性建筑的另一大要点在于“公共性”。简单的三个字,却是指人与人交流活动的不简单。人的成分越复杂,交流越多样,越需要这个公共场所中可能涵盖更为丰富的公共层级。而公共层级越丰富,建筑所要承担的功能性职责就越复杂。在设计环节中理清这些层级,可让空间在公共性的建立上产生更多的积极作用。
2.1校园公共层级的分析校园无论从物质还是从人的角度,都存在着大量的不同环节的公共性问题。如何来为复杂的校园中的公共关系进行层级划分呢?公共层级的划分依据是明显的人群关系,校园中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大学校园不仅包括教学活动,还有一大块是学生及部分教职工的食宿生活,因而在校园内部环境里还有后勤、医疗、管理、服务等人群,增加了人群关系的交集选项。但无论如何复杂、如何细分,它们都是在校园环境内部,即小环境内的面对面的一种日常生活层级的公共活动,即校园层级的公共性。对比日常的、内部的层级,则是对外的、校园与社会之间发生的城市事件,即社会层级的公共性。这样的人流会更加多样,如学生家长的参与、学生校际间同学朋友的活动,校园招聘活动,各类社会实践或者公益活动,甚至是学校的教学成果(尤其是音乐学院独特的教学内容,诸如音乐会、各类戏剧类表演、艺术展示交流等)对社会的展演等。这种社会性层级的活动就不再是校园内部的了,而是面向城市,甚至面向全国的、跨国的、国际性的,处在无限放大的公共空间中,它们甚至是很抽象的互动交流,早已脱离了面对面而具有的影响。基于从校园层级与社会层级两个大样,开始一系列对于校园公共层级的梳理,接下来对于每一层级的公共性活动在音乐学院这个实践环境中的具体体现及应对措施,就可以有一个相对具体的分析与说明。
2.2音乐学院校园公共层级问题的应对依据上文分析的公共层级分类,首先来看日常层面。南区学生公寓周边对应学生服务的生活区广场街道设计,提供了解决学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超市和活动空间。艺术工程学院与文化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相连设计,建筑各体量间的夹角空场也为非表演艺术的师生提供了休憩、活动的主题性场所。北区戏剧学院与舞蹈学院共享的活力中心,为表演类学生提供了晨练、小型表演活动的场所。中心广场和景观湖则为音乐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交流和情景相融的极佳练习场地。然后,从社会层级来看,学院作为音乐教育场所的特例,舞台表演、露天表演以及媒体宣传等多方内容的要求被植入设计的诸多环节,使开放性和自由交流均得以展现。南北两个主入口,即北入口七玄汇音广场和南入口水乐礼泉广场,是带有音乐特点的大型公共空间,作为浙江音乐学院的外形形象与入口形象。入口,是外来者第一眼的感受,也是离开者最后的印象。它意味着频繁往来者最熟悉之形,是精神家园所在。前来了解学院的社会各界人士、学生、家长,参加每年艺术招生考试的考生,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典礼,或许都会将这里作为合影留念的地方。南区的下沉式体育广场,一方面承担着在校生日常的田径、足球等体育运动,年度运动会等大型竞赛活动;另一方面,下沉式的看台,结合体育馆为背景的主台设计,使其成为能够接纳社会大型公共活动(如西湖音乐节等)的可能场所。北区山音剧场是音乐学院面向社会服务的音乐厅、剧场和影剧院所在的位置。这里必将成为未来社会活动及校园活动交集丰富的场所。中心欢跃音阶广场是音乐学院独有的公共广场空间。音乐与表演专业在民间有着在露天公共场所表演的传统,艺术成就了场所的文化性与公共性,欢跃音阶广场则为艺术形式的传统在场所上给予条件。整个园区规划中,各个分院在一楼独立设置文化展馆:音乐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艺术工程学院、文化管理学院与人文学院各具特色的展馆,展现了各自艺术学科领域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并从整体上相互联系,构建起浙江音乐学院这所“音乐的博物馆”。
3灵活开放———多义空间
如果从领域上来看,前述两个问题———建筑与景观和公共性层级划分———前者是纯建筑学的问题,后者则是任何学科都可参与、都不得不参与的共同性问题。如果前者还可以通过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设计进行基本的解决完成,后一个共通的问题却是设计需要克服局限来努力筹划的。如前所述,公共性层级的划分是依据人与人活动来进行的,是人的问题,而前期这个问题的最终成果,也是参与到其中去的人。设计作为一个直接与物质环境相联系的存在,前期只能对解决问题提出一个假设、条件、可能性,这却恰恰是现当代设计的一个不可放弃的任务。当设计从艺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开始,它的身份就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艺、工具,而是拥有了自身的思考和灵魂。现代设计的指向性并不是直接解决问题本身,而是提供一些可能性,即在功能性设计目的中添加可能性。这里提到的“功能”不是狭义功能主义概念中的那个同音词。在建筑设计,尤其是公共性建筑设计中,单个场地符合单个功能条件是低级的、机械的、落后的功能主义;而多义空间,才是现代设计理念中的核心概念。空间在新一代的设计师手中拥有了多元性、混合性、复杂性和更多的可能性的特点。建筑物是死的,但是其所承载的功能与职责这些牵扯到人的内容却是活的,僵硬地划定区域单一职能的设计思路在面临开放社会的开放性时显然落伍。因而在新空间定义下,对于空间的多重利用以及对场地的重新诠释也是音乐学院建筑与规划的闪光点。例如:中间区域林荫休闲花园中的音谷云廊,结合钟楼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遮风避雨的休闲空间。云廊南北兼顾的均好位置,也将成为未来公共信息的中心位置。它可以承担新生报到、学生会纳新、校园招聘会等活动并作为其内容信息平台。北区戏剧舞蹈楼之间的古台新韵,是将老戏台在此复建。既活态地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学生与社会表演团队交流实践提供了平台。学生是最富有不确定性的人群,打破死板的框架,撕掉固定的封条,层出不穷的创意与对旧有事物的全新定义本就是艺术类学生的擅长,更是艺术教育所期待他们去做的事情。功能灵活多变的校园与建筑设计寻此线索,为学生们的创、思提供了铺垫。
4结语
校园艺术文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 高校 艺术社团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社团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M织。高校艺术社团是指有共同艺术特长或艺术兴趣的大学生自发组建的学生团体。为实现社团成员共同愿望而开展活动,是学生体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艺术社团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多元的价值功能,是高等院校普及艺术教育、实施美育教育的优质方式,为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推进艺术教育繁荣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1高校艺术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1.1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1.1.1通过艺术交流,激发学生情商
艺术社团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锻炼交往能力,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艺术是非语言的沟通方式,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手段来巧妙的构思带给人美的享受。参与艺术社团的成员来自各个不同的系别、年级,成员相互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情感,使广泛的参与对象融为一体。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肢体形象等,这种非语言的艺术交流能够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感悟力。
1.1.2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现在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常常以自己为中心,很少为他人考虑,缺乏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艺术社团是学生自发组建的学生团体,有着非盈利的组织特征,为了共同的兴趣爱好,提高艺术水准,自主独立开展艺术社团活动。艺术社团的活动必须要依靠合作和沟通才能完成,社团每组织一次活动,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就接受一次团队精神的培养。在活动中,社团取得的成功是社团里每一位学生的尽心付出的结果,获得成功的一刻,大家会相互拥抱、喜极而涕,从中就感受到了集体荣誉感。
1.1.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校艺术社团是提升大学生审美的有效途径。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社团的活动是以艺术为中心,以美育为核心,在审美中感受美、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进而表现美、创造美。这种美的熏陶会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使其人格美、行为美、情感美,并辐射到身边的同学当中,为进一步健全人格和完善自身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1.2促进高校艺术教育
1.2.1艺术社团弥补了艺术课程较强功利性的不足
据调查,一些艺术专业的学生是因为该专业文化分数线较低,为了取得大学文凭而不得不选择艺术专业。非艺术专业学生多数是为了修学分而去选择艺术选修课。相比之下,艺术社团的学生目的更加纯粹,追求自己兴趣,哪怕占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也要来参加社团活动。学生参与的出发点不同,学习的心态和状态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1.2.2教育方式灵活多样
在艺术专业课和艺术公共选修课中,授课模式多为教师“教”,学生“学”,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较少。自我成长和同伴教学是艺术社团主要的活动方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十分重视“同伴教学”和“意义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艺术社团的教育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和互都得到了提高。
2高校艺术社团需前进的方向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教师是学生们的引导者,是艺术社团技术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建立一支有好的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定期为艺术社团进行专业指导,能够促进艺术社团的活动质量与学生的艺术水平的提高;还可以聘请知名艺术家们担任客座教授,来开展讲座,对学生们进行艺术指导。
艺术实践活动为艺术社团成员提供了展示和锻炼自己的平台,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促进了艺术社团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发展。对于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社团,学校应推进奖励机制,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
2.2完善艺术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制度
目前高校艺术社团普遍处于自发的生存状态,社团发展具有不稳定性,活动的开展也缺乏计划性和连续性,这就需要健全有效的建设和管理机制才能保证社团稳定的发展。学生管理部门、团委和教学部门共同建立和实施艺术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制度,相互协作,明确分工。
2.3公平对待每一个艺术社团
一些高校的管理层对学校艺术社团认识不到位,并具有功利性,只扶持对其有用的艺术社团,忽略其他艺术社团的建设。高校艺术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学校并没有全面地、真正地普及和支持各个艺术社团的发展。高校应充分认识艺术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真正理解艺术社团的意义、地位和作用。学校要将艺术社团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并纳入学校统一管理中,使艺术社团真正成为大学生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 葛雷.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意义与建设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2008.
[2] 牛俊红.浅谈高校社团建设[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72-73.
[3] 卡尔・R・罗杰斯.个人形成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金超哲.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时代文学,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