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范文1
(1)科学在近代,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不断取得巨大的成就,“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呐喊,使科学建立了自信和权威。这种自信和权威紧随着科学的迅速增长而膨胀为一种自我的迷狂和自恋。于是在17—18世纪,科学教育步步进逼,人文教育不断退却;而到19世纪,科学开始大肆宣扬其中心地位,要求包括人文在内的其他学科或领域都要到它的门庭求取存在的合法性证明。这一方面导致科学及科学教育的自我迷失,另一方面导致了人文教育及其他学科或领域一场比较负面的的科学化运动。适度的借用、移植科学的方法、思想或精神,对于人文教育等其他领域而言本是必要且合理的,但人文教育等其他领域的科学化往往走入极端,以至于狄尔泰等不得不专门建构了“人文精神科学”以与自然科学相区分,以至于像语文这样的人文学科的教育竟也一度沉溺于字词句段的科学化分析,甚至追求像数学学科那样的精确和标准。表面上看,它们不至于因为与科学没有建立“友好”关系丧失自身的存在,实际上却因为过度自卑或自我放逐而“无家可归”。
(2)人文教育在与科学教育争夺教育领地的时候,除却采取“追求科学化,讨好或模仿科学”的做法外,也就只剩下顽固和拒绝了。这就是人文教育采取一种闭关自守、排斥合作的态度在自我的界域自说自话,尤其是非理性主义思潮中的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等作为理性主义,特别是实证主义的对立面,给了人文教育强烈的支持和深远的影响,表现之一就是人文教育及其研究拒绝实证科学的探询和考量。
(3)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出于对自身领地的守护,相互采取拒绝参与、无关对话的姿态,逗留于“极地”乐不思返,使得两种教育龃龉不断而又距离迢遥,这在19世纪的两种教育的关系进展中表现明显。无论是科学自我张狂引来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紧张,还是人文教育、科学教育或单方或相互的自我固化,其造成的两种教育的关系样态是相似的,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背向”。所以,“教育融合”的起始阶段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由“背向”转为“相向”:不论是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保持必要的节制和审慎,坚持“限度性生存”的原则,以为两种教育关系的回复或缓和奠定基础。同时,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特别需要有一种兼容并蓄的胸襟,以作为两种不同视界的教育的“交往—对话”,尤其是“视界融合”的实现提供契机。至于这种相向何以可能,最重要的是要像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原理所说的,在社会和心理领域建立一种反对习俗、反对常规、反对一成不变的强大意向,以使相对的二者能够在介于其间的“超然领域”相交易。就两种教育而言,重要的是各自要努力植入或培养一种反向意识和反向能力,以破除自我神性(权威)的迷误和消解那种“一方压倒另一方”的翻身思维模式。
二、“教育融合”的过渡期:走进
“走进”是教育融合的过渡阶段,大约始于20世纪中后叶,伴随着人们对科学主义和片面科学教育带来的“精神—意义”危机、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以及科学教育改革更加注重人的现实生活和挖掘科学中独特的精神资源。此阶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已处身两者间的“边缘地带”,并开始以两种不同视界的身份在“边缘地带”进行“交往—对话”,具体展现为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互涉、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的互补、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的互动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渗。鉴于我们用“走进”的初衷只是为了概括“教育融合”进程所经历的一个阶段,逐一阐明两种教育之构成要素的关联没有必要,以下拟以对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之互涉的分析稍作说明。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互涉,至少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获得索解:从“历史”来看,文明早期,科学与神话、宗教等人文观念相互交错,即使到了科学比较成熟的时期,科学也未能割断与形上观念的联系。正如E•A佰特在谈及前牛顿科学时所说的,“至于前牛顿科学,那在英国和大陆都与牛顿哲学属于同一个运动;科学就是自然哲学。自然哲学属于思辨形态的哲学,科学与自然哲学的融合,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科学与形上观念的纠缠。这种纠缠不仅构成了前牛顿科学时期的一道景观,而且也存在于牛顿以后科学的发展过程。”
这表明,科学(包括以其为内容的科学知识、科学教育)在其历史之内和之外处在与人文(以及以其为内容的人文知识、人文教育)的内在关联中,只是这关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而已。从“现实”来讲,其一,科学与常识有着深层的联系,“在科学本身的基础上,铭刻着它同普通经验、普通的理解方式以及普遍的交谈和思维方式的历史连续性的记忆,因为科学不是一跃而成熟的。”其二,科学知识的呈现和科学内容阐述也总是与人文的观念或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科学的知识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包含着人文的内涵。纯而又纯,完全剔除了人文内容的所谓‘科学’,只能存在于理想之中,而缺乏现实的品格”。其三,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在现时代汇流的发展:自然科学的方法、工具、概念和范畴等向人文学科渗透,人文学科内蕴的价值和评判尺度成为自然科学的方向标,而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互渗又衍生了大量的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也把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推入或带回对话之境。这说明,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事实性地具有内在的联系。
从我们揭明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关联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走进”阶段交相参与的关系不是“新”的关系,而是两种教育本然的具有的内在关联。或者说,两种教育在“走进”阶段的相与建构关系其实是一种对两种教育本然性联系的重拾。当然,这种联系与两种教育的本然性联系是形式相似而内质有别的,因为迈入“走进”阶段的两种教育经历了“非融合”(分离、分裂以至对立)阶段关系的洗礼,并克服和超越了“非融合”阶段关系的局限。在这个意义上,“走进”阶段两种教育的“交往—对话”,确切地说是一种对两种教育的本然性联系的扩充,是发展了的两种教育的新联系。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以分解之法阐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走进”阶段的关系只是出于描述的方便,而不表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是“分裂”的。事实上,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是以知识、方法、思维、思想及精神等构成的有机整体而处身“走进”阶段的。
三、“教育融合”的完满期:一体化
在经历了走向、走进阶段的洗礼、磨合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步入“一体化”阶段。这是两种教育关系发展的完满期,大约从20世纪晚期开始,伴随着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成为改革、发展教育的共识和普遍选择。“完满”只是意味着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作为有机整体的发展趋向较高的水平,两种教育在促进人之完满精神世界的建构上达成高度一致,而不意味着两种教育关系的终结或完善。事实上,两种教育的关系并不可能终结或完善,因为学科分化与综合的发展并不会终结,而教育处身的社会文化环境也总在持续地建构、解构和重构中,这决定了教育融合是个不断展布的历史进程。作为两种教育关系发展的最后篇章,“一体化”表现为两种教育“依存—开放”“民主—平等”“创造—生成”关系的形成以及两种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确立。“依存—开放”强调两种教育的共生关系,两种教育各以对方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证明,脱离彼此其存在的“岌岌可危”。但这并非要把两种教育中的一种消解或化归在另一种教育中,而是要求在守护各自边界的前提下,秉持一种开放的态度理解、接纳对方,取彼之长以更好地促进自我发展和共同提高。“民主—平等”注重两种教育在“交往—对话”中的关系的性质,即无论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应认识并把握自身的存在限度,坚持以一种平视的眼光和平常的心态看待、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做到既从自我看他者,也从他者看自我。“创造—生成”注意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作为两种不同的视界走向融合的结果。
实际上,两种教育在“边缘地带”基于“依存—开放”和“民主—平等”展开的“交往—对话”,会在教育的预成与生成之间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在这种平衡中,科学教育、人文教育都能获得自身的更好发展,同时又能生成不同于它们自身的新质教育(资源),“以人为本”,关切两种教育的价值指向。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因科学、人文不同而差异明显,但它们共享着“教育”这个共同的语素。教育之为教育并不因科学、人文而不同,而是始终如一地指向进入并处身其中的人的生成。而人之为人对于教育的需要,实际上使教育具有关切人的存在的意义。倘若从广义的“教育”来论,则教育不仅关切人的存在,而且关切人的存在方式。在此意义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殊途而同归:应促进栖身其间的人的发展。如果两种教育都指向了教育中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出两种教育走向融合的判断。因为,一方面两种教育回到了教育的原点,另一方面两种教育“依存—开放”“民主—平等”和“创造—生成”关系的建立,表层的目的是为了良性的教育生态的形成,深层的目的却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和自由。所以,教育融合之“融合”最特出的表征是两种教育回归自我的本真,也回归教育的本真,在更好地发展自我和更好地促进人的完满精神世界的建构上达成深度共鸣或高度默契。而这其实也是融合态中的两种教育与非融合态中的两种教育的标志性区别。总之,显现为上述三种关系样态和一种价值指向的两种教育,是契合“教育融合”内有之义的两种教育。
四、总结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范文2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
我们都知道,科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内容之一,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础条件。科学教育包括了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科学态度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等相互关联的四个层次的教育[1]。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关注度大多放在了科学知识的获取上,也就是说只重视科学带来的实际功利价值,对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关注度远远不及它带来的价值,许多情况下甚至违背了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因此,教育者们站起来呼吁,应响应科学的正?x之处,而响应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教育的正确教育理念就是更新以往的教育观念,改变以往的教育思想。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重要的价值以及不同的功能。科学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超过了其目的性的价值,而人文教育恰恰是目的性的价值超过了其工具性的价值,它的关注点在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的情感、人格、人性、思想、信念等的陶冶过程,总而言之,人文教育的宗旨就是以人文精神进行教育,在人文教育的各个角落、各个阶段都贯穿着人文精神。由于对人没有全面的理解,致使人文精神和人文意义与价值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应该把人培养成健全和完善的人,使之能够传递人类文化正确的价值观念。当今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对我们的教育赋予了难度极大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念,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培养完整的人。只有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在体系中正确施行,才能确保人和社会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者中任何一个教育都是不可缺的,也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通不是表面意义上的简单融合,而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融为一体,和谐共进。
二、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现代化教育中融通可能性的途径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会涉及到很多方面,有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等等。下面就简单论述几个方面。
(一)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思想
教育本身就有其经济功能,也有隐形的非经济功能。它既有长远效益,也有眼前的效益。目前,部分人在教育观方面问题还停留在片面理解上,往往被功利性占据了双眼,而非功利性就靠边站了;只关注了其短期可带来的社会价值,而忽略了未来无限可能的价值。教育的大方向是在未来,应该坚持它的独立性。教育体现的价值不应该由急功近利和短浅的目光来表现,我们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从长计议。
(二)不断改革教育体制,加强理论创新
教育体制要根据现行教育形式不断加强改革,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提供更多有利的条件,建立更肥沃的基地,开发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尽可能的消除不利因素,确保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良好的发展。同时,科学教育和文学教育在理论方面不能懈怠,要加强对其研究,在理论上做出一番重大的创新,给予教育实践智力上的支持,指导一个正确的方向。给教育发展带来一番成就。
(三)改革课程,更新内容
科学与人文在整个人类文明中占有重要的组成成分,其力量渗透在全方面的人类社会活动中,其影响力范围极广。人文主义有相应的课程内容,科学主义也有相应的课程内容,但两者的课程在相处时并不融洽,很长时间里是针锋相对的状态。我们提倡课程改革中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起来,通过课程的改革来使之和谐共处,有效避免两者各执一端互不相让走入极端的境况。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平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四)提倡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培养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是历史和当代教育必须完成的教育使命。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学生全面发展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通才能体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应有的意义。在现代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就像鸟儿的一对翅膀,少之一侧都不能正常飞翔。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中最主要的成分。
(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生活的真谛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到人文教育理念。使受教育者体现其主体性,在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体验生活中的种种意义。科学到人文的教育过程可以说是在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色彩的多样化教育过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范文3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中和之道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当今,中国教育关注更多的是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科学知识的教育和学科专业的教育被日益强化,智商的开发与利用受到顶礼膜拜。而教育的本质是关于“人”的教育,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如仁爱之心、公民素质等涉及人的精神与灵魂的情商的开发与养成,却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种 “机器人”式的教育,把人视为工具,强调人知识习得和专业训练即片面发展,忽略了人的身心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致使我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却出现有不少受过正规教育的人素质低下、诚信丧失、名利至上等不良社会表征。毒奶粉、地沟油、冰毒等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制假贩假、毒害生命的社会问题即是具体例证。渴望人生幸福体验的人们不禁会反思:片面专注向人类传输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否是科学的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人”的本体教育即“人文”教育是否是科学的教育?由此,引出本文探讨的问题:科学与人文的必然理路究竟为何?是否需要对二者进行人为整合?
2 科学与人文解读
探讨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前提是对科学与人文有比较清晰的理解。从科学与人文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是认识科学与人文的有效路径。
2.1 科学的内涵及特征
“‘科学’这个概念严格说是在1842年才产生的,在这之前没有‘science’这个概念”,①此概念于1842年由法国实证主义学者孔哲提出,并阐明科学产生的前提是实物永恒性、自然一致性和因果性。那么该如何理解科学呢?《辞海》里科学的定义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②另外,有学者认为对科学的理解应持动态发展的观点,将科学看作是人类获取知识、探索自然的认识活动,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因此,科学的内涵包括“作为探究与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以及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③由此可见,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过程,以实验为基础探求世界真理,其目的在于求真,理性是科学的思想基石。科学的特征在于:可重复性,即科学实验的结果可以多次重复求证获得;确定性,即科学研究过程和结果是确定的,可计量且唯一,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客观性,则充分体现在科学研究的问题的界定、科学假设的提出、科学验证的过程以及科学结论的呈现上。
2.2 人文的内涵与特征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人文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辞海》对人文的阐释为 “旧指诗书礼乐等,《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④可见,这里的人文指与文化相关的人类活动和各种社会现象,包括人的情感、文化、教养、教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人的感情、欲望、理念、动机、心理、野心等一系列主观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文的进程。人文经常使用在人文知识、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中,从而区别于自然科学、科学主义和科学精神。人文的特征主要由其实质决定,人文或者说人文精神首先是指向于人的,脱离了人就无从说起人文和人文精神,因此人文是基于人并指向于人或人的精神的。其次,人文是外显性和内隐性的统一,外显性主要是相对于各种人文现象、人文事物、人文活动而言的,通过物质形态的人文载体,人们能够感性或初步接触人文。内隐性是指各种物化人文载体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人文意义,即具体物质性载体所隐含着的作者思维、价值追求和精神状况。这种人文精神需要主体的体察、经验、思考才能感受到的,属于精神层面的体验。再次,人文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人文不管是其物化载体还是内隐精神,往往体现的都是一种主观再造,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关涉的是人的精神层面,因而人文往往需要情境性的解读和生成性的理解。由此,我们可以将人文理解为:人类文化中先进的核心成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规范,强调的是,关注人、爱护人、重视人、发展人;一句话,人文即重视并弘扬人的先进文化。
从科学与人文的内涵解读和特征的理解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科学与人文各有其独特内涵和特征,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由其自身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社会和历史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科学与人文本身不存在冲突,冲突是由人造成的,究其因是人的欲望以及对欲望的无限追逐。因此,简单的整合并不能消除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及危机。
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审思
3.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广义而言,伴随着人类的产生,人文就开始呈现,人类的活动体现着人文并创造着人文,人类也因此得以开化,文明也愈发进步。早在15世纪,自然科学尚未分化、成熟,“人文科学”就有了较准确和专门的定义,人文教育早于科学教育而专业化并在大学里占据了主导地位。人文思想在于培养智慧之人、自然之人,“它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在一起,甚至不排除神学教育,表现出兼容并包的气度”。⑤人文及以此为基础的人文教育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做好直接准备。尽管人文、人文思想以及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受到了科学、科学思想乃至科学主义的冲击,但人文教育始终向前发展。从古希腊先哲关于世界本源的思考(原子说、理念说等)到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抗衡,再到实证主义以及后来的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在整个过程中,人文教育都贯穿始终,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不同而已。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西方,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说,文艺复兴使科学得以大放光彩,文艺复兴颠覆宗教神学的主要手段就是宣扬科学,通过科学教育反对神学主义,把人们从神学宗教的枷锁下解放出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科学教育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使人们为之惊叹,随之而来的几次工业革命充分体现和证明了科学教育的巨大潜力。因此,人们开始崇拜科学,最终形成声势浩大的科学教育运动,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直至19世纪后半叶,对科学的崇拜已发展成为对科学极端迷信的泛科学主义,科学以其不可阻挡的功利效应为工具理性的泛滥提供了依据,从而导致对价值理性的淹没。人、人的主体精神已经不再存在,人已经沦为科学的奴隶和仆从。因此,一大批学者极力呼吁关注人、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如: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主张回归生活世界,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个体事件,找寻人的意义;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关注人的存在、生命的意义、精神世界等,一直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等都要求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去中心化,关注人,关注主体的意义。
3.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审思
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各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背景,基于此形成了各自的品性特征。因而,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解读不能将其混为一谈,而应当区别对待,方可真正把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实质。
可以得出,简单地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人为整合是没有合理依据的,因为二者的存在和发展机制是不一样的。并且,也无法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简单整合,只能通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当去除人为因素作用,回归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本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通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都是主体对对象物认识或作用的结果,都蕴含着人的理性与情感,都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著名学者萨顿认为:“自然的研究必然是由人研究的。尽管这种研究是客观的,并且科学家们试图使它尽可能地客观,但是它仍然是以人类的经验和观察来解释一切的。……科学不过是自然界以人为镜的反映。……无论我们是研究人的历史还是研究自然的历史,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人”。⑥基于人的发展来考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最终都是指向于人并实现人的发展,正如有学者认为:“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善为真导向,真为善奠基”。⑦也就是说,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共同作用,使人成为具有真善美品性的人,由此可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实现完满的人、幸福的人服务的。因此,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本质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通的,故而不存在整合之说。
从科学与人文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最终走向科学主义并使科学泛滥,从而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使人们精神之源走向干涸,使丰富多彩的生活走向无聊单调,这并非科学本性使然,而是人,是人自己为自己设计的陷阱,无意中人自己成为自己的掘墓人。从工业革命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正是人对无限欲望的穷极,对无限利益的追逐,而导致滥用科学,滥用科技,使科学成为实现自己欲望的工具,与此同时,自己也不由地成为了科学的附庸和奴隶。工具理性的高扬,征服欲望的实现使价值理性不断势微,由此激发人文学者的觉醒,高呼人的存在和价值。于是上演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争。因此,需要整合的是人,是人的欲望和贪婪,而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本身。
4 中和之道: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为何?有学者主张通过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机制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也有学者主张通过教化实现科学与人的理性发展。我们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理路必须基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本身的特点,遵循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上。因此,“中和”之道,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中和”思想源于《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⑧由此可见,“中”是万物的最大根本;“和”是万物共行的普遍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各得其所繁衍生息。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理路必须是通过“中”、“和”之路实现“中和”之境地,以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达到天地各安其位,万物相育相生的境地。
4.1 “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独立之路
《甲骨文字典》里“中”的解释是:“本为氏族社会之徽帜,古时有大事,聚众于广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中’而赶赴,群众来自四方则建中之地为中央矣”。⑨可见,这里“中”有旗帜之意,立中即立旗,立中以聚众,又可观测风向;中间,相对于左右上下而言。此外,还有中用、中听之意。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中”之路,就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根据其自身的背景、特点、环境实现其自身发展,这种发展不会造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悖,正如“喜怒哀乐之未发”,当然这也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起源时期的形态,他们各自在自身的范围内,在自己的场域中独自发展而互不相碍。正是经过“中'之路的发展,才使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自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逻辑体系、表达体系和运行机制。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走“中”的道路,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自身不断实现新生和创新的必由之路。
4.2 “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对话之路
“和”有和谐、协调之意。“和则生物,同则不继”。对“和”的理解需要基于唯物辩证法中矛盾论来分析。“和”即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是一个不断变化、动态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和”之路就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对立与统一。也就是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相互冲突、碰撞中实现对话,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丧失了一方,另一方也不复存在。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和历史背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所处的主流位置不同,所受到的关注就不同。尽管近代科学的发展在反对宗教神性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其后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使科学走向了科学主义以致造成科学的一度泛滥,这从反面说明了科学的发展不能够脱离人文的发展,脱离人文的科学的发展注定是迷失方向的、单向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培养教育出来的人必定是单向度的人,丧失人文精神的人。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走“和”之路,必然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应“发而皆中节”。尽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是在二者的不断冲突、冲突中超越、新的冲突形成这样一个螺旋式过程里实现的,但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自身的发展中要适度、协调,在对话中实现共同发展,而不能否定对方的存在和发展。
4.3 “中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共生共谐共存之道
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对话、发展,实现 “中和”,从而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境地,即人类与自然的相融共生。此时,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实现精神的无限自由、思想的无限畅想;科学不再是奴役人们的工具,而是为人类谋福利的必要手段。人文不再与科学对抗,而是为科学导航,指明方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携手并进实现共生共存。此时,人不再是宇宙的中心,不再是万物的主宰。相反,人是自然朴实的一员,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相容相存的个体,不再单纯满足于物质享受,而是追求思想的超越、精神的升华。因此,“中和”之道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理路,是对二者实质的充分理解,是遵循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 劳凯声.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转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教育研究,2004(4).
② 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919,1399.
③ 陈琴,庞丽娟.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
④ 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399.
⑤ 林杰.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教育思潮评析.江苏高教,2002(3).
⑥ 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8.
⑦ 杨叔子.时代的必然趋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中国高教研究,2004(8).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范文4
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知识为基础的人文素质教育,核心是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良知美德。人文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美学、伦理学、社会学、逻辑学等。民办本科大学通过开设必要的人文课程,从人文知识教育入手,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品格。这种人文教育,不仅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改变其知识结构,引导他们认知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使之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有明确的是非辨别,有自觉的行为规范,培育良知美德,使人具有人性、灵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认为:“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侧重于求善博爱的精神,精神是文化的灵魂,文化失去了高尚的灵魂,势必异化。当精神越向上越高尚时,文化就越先进越精湛,由此文化而育就的人才,其素质、其层次就越高越优,其品位其格调就越醇越美,其作用、其影响就越好越大;相反,当精神越向下越卑鄙时,文化就越落后越腐朽,由此而育就的人,其素质其层次就越低越劣,其品位其格调就越毒越丑,其作用其影响就越坏越深。”这段话,非常明白而深刻地说明了人文教育与育人的密切关系。育人要以人文精神为灵魂,这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规律。人文教育实质上是赋予人以人格、人品的教育,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也是我们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基础。现代大学所提倡通识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其着重点也在这里。党的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种价值体系,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新时代的普世价值追求相融合,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意义重大。其目的是以全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民办本科大学贯彻十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加强人文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弘扬传统美德,践行十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出大批适应新时代需求,具有人文精神和良知美德、善于做人处世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并不是否认科学教育的重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科技创造的大量社会财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新形势下,人文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呈现出削弱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重理工,轻人文”,“重知识,轻教养”,“重做事,轻做人”等倾向越来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不少大学毕业生成为“跛脚”人才。有些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能力,但人文精神缺失,思想境界低下,甚至出现象药家鑫那样因驾车撞伤了人而将伤者杀死的大学生罪犯。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加强人文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民办大学在重视科学教育的同时,应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紧密结合,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规律所决定的。在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是灵魂,引领大学精神,塑造大学品格。有学者指出:“古往今来,大学从来不曾离得开‘人文’二字。古代大学所研究和传授的知识以哲学、文学为主,科学教育包含于人文教育之中,相当长一段时期,人文教育始终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大学科学的产生后于大学人文,也是以人文为前提的。科学革命使科学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划定了各自的边界,近代以来,自然科学迅速发展,进而从人文学科中分化出来,才得以与人文教育并驾齐驱。”这个历史演变过程说明,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元老,科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后起之秀,两者各有不同。科学教育传授的科学知识是一元的,其思维方式是系统的,逻辑的,其研究方法是严密的、实证的,其目标是求真;人文教育传授的人文知识是多元的,其思维方式是形象的,直觉、灵感突发的,其研究方法是思想体验,情感熏陶,其目标是求善、求美、求真。我国理论界早就有权威学者指出,大学实施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还要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侧重于求真务实”;大学实施人文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古今中外的人文精典,掌握必要的人文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侧重于求善博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就是要使大学生既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又有求善博爱的人文精神,既会做人,又会做事,成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优秀专业人才。民办本科大学在积极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并把这种教育思想体现在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拓宽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渠道,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民办本科大学在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过程中,最困难的事情是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消化理解,思想体验,实践锻炼,使知识内化为素养、素质,外化为行为习惯和专业能力。这个转化过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依靠教师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环境等对学生的思想感染和精神熏陶,更要依靠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通过生活体验与实践锻炼,使知识转化为思想情感,精神意志、做人做事的习惯和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大力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主张“教学做合一”,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达到知行统一。他对知行统一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在他两次改名字的过程中。他原名陶文浚,1911年20岁的时候,他因研究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思想,把名字改为“知行”,源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934年,因深刻领悟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再次改名字为“行知”,强调“行”在前,“知”在后,真“知”是通过践“行”才能获得的。这种实践第一,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教育思想,对于民办本科高校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培养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应用型人才,有重要启示。首先,要深刻认识陶行知先生强调的知行统一,是应用型人才的首要特征,也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培养这样的应用型人才,必须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使两者相互渗透,引导学生成长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高素质人才。因为在现实生活里,做人与做事往往是表现在做好同一件事情中,比如:农艺师为了研究水稻,常常要头顶炎炎烈日,脚踩水田泥浆,工程师为了排除机械故障,必须在震耳欲聋的噪音中,倾听操作工人讲述故障发生的过程,运用专业技术冷静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在这里,首先需要的是爱岗敬业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吃苦耐劳的品格,然后,才能发挥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的作用。这就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说的:“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必须德才兼备,才能成为优秀人才。其次,德才兼备,知行统一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关键,师德、教风建设十分重要。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教师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引路人。教学过程是教师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赏识、评价教师的过程。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是教师以道德学问和人格魅力感染、熏陶学生,使之追求德才兼备和知行统一的根本途径。教师通过讲课、辅导、日常交流,表达自己对专业学术问题和各种社会现象的见解,回答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表达自己的是非判断、价值取向,坦陈爱憎、抒发真情。一个优秀教师,能够吸引学生、感染教化学生,使学生对他感到熟悉、亲切,进而佩服,崇敬甚至崇拜,终至潜移默化,受到精神熏陶,对学生的人品道德、价值取向、甚至兴趣爱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师生一对一、或一对少量群体的交谈讨论,问题探究、情感交流,往往给予学生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和启迪,可以产生“与君一夕谈,胜读十年书”的良好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加强师德建设,促使教师达到德才兼备,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业,敬业爱生,塑造师德风范,使其成为教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成为学生敬仰、仿效的精神偶像和引路人。总之,民办本科高校为了培养德才兼备,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既加强人文教育,又加强科学教育。在当前科学教育受到高度重视,人文教育步步滞后的形势下,民办本科高校尤其要重视人文教育,要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计划安排,课程体系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大力推进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为营造大学生全面发展,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育人环境而努力。
作者:张锡侯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范文5
不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一直以来的追求目标,而其所关注的关键问题就是关于人的教育以及发展。一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应试教育而轻素质教育,因而其人文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环节都比较薄弱。在这样的情形下,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需求,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转变教育理念,使其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充分有效的融合,以提高我国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环节的教育水平。[1]只有充分实现高校教育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才能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才能使其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因此,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从教育的发展进程来看,虽然历史上曾一度出现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之争,但是二者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绝对的对立,即使早期的教育主要强调的是人文教育,但科学教育则是一直融入在人文教育之中的,直到工业革命之后,教育的重心才转向了科学教育,并一直延续发展至今。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管时代怎样变迁,也无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地位怎样变化,片面地重视其中一方而轻视另一方,无疑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人文教育一旦失去科学理性的支撑,将会陷入空疏的境地,而科学教育一旦失却人文关怀的引领,则将失去前进的方向。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为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就需要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2]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教育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的是具有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能有效地促进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相互渗透,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3]
二、融合的方法
树立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有机融合的教育新理念。教育理念包括教学理想、教学思想、教学观点以及教学信念等,是对教育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智认识。不管是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只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把它们彼此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合理的教学理念。思想是行动的指导者,只有先明确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只有转变重科学轻人文的偏颇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专业能力与完善人格的培养,并将此转换成新的教育理念,以之指导各项教育活动,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4]完善教学体系,合理优化课程设置。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是无法实现教育体制的有效变革的。完善教学体系,合理优化课程设置,首当其冲的是要改革现有的不尽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加强基础课,适当减少专业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尤其是人文选修课,以让文科的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理工科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让理工科的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文科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5],以逐渐实现文理知识的彼此渗透;其次,高校应尽量多开设一些辅修专业,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校既不用延长学制,也无需额外的投入,便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另外的专业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再次,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人文知识的有机渗透,应多渠道多角度地深度挖掘科学知识中所包孕的人文精神,将人文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课堂教育之中,以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是从事科学研究与思想教育的重要园地,同时也是师生陶冶情操的最佳园地。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诞生的校园文化,凭藉一定的物质实体或者活动载体,在特定的氛围和环境中,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趣,因此,健康向上、朝气蓬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6],并且可以很好地弥补正面灌输教育的不足。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范文6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育;人文;统一
数学是一门承载人文教育功能的基础性学科。数学教育不仅是科学教育、能力教育,也是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因此,我们在中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努力使中学数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论述这个问题。
一、数学教师需有人文意识
教师是数学课程的实施者,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人文意识,就很难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才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数学教师本身需要有人文意识。
1.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必须彻底摒弃传授知识加技能训练的陈旧教育模式,需要有生动活泼的数学思想和精彩纷呈的文化内涵。因此,适时、适度的课堂评价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运用客观、准确的蕴含着真情实感的评价(尤其是鼓励性评价),会使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当前的学习情况,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产生争取进步的信心,从而更好地激发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和谐、主动、自觉地发展。
2.要加强数学史等知识的学习
教师要不断地用新的数学知识来武装自己,用数学文化来滋养自己。数学教师既要了解数学的发展史,还要了解数学教育的最新成就,更要了解其他学科的前沿成果,以指导我们的数学教育。
二、数学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1.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人文氛围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数学课堂倾注人文关怀能够给沉闷的课堂带来鲜活的生命力,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使学生主动学习。这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中学数学学科特点,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乐趣中学到知识,在乐趣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数学教学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还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发扬人的个性,促进人的进步,形成健康的人格,使学生学会做人,全面发展。
例如,学生日常接触的现代社会的股市、产出成本、利润等信息,虽然这些信息比比皆是,而现代数学思想,如,函数思想、统计思想、优化思想、应用意识和估算意识也无处不存在于这些信息中,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应该反映这方面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尽量挖掘其中的数学思想,使中学生体会数学的全貌。但也不能单纯地介绍这方面的知识,而应从数学的角度以渗透的方式来体现,要在“在意但不刻意”间,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做到时常性渗透。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在学生以后的人生中,这种思想方法更有用、更有生命价值。
三、数学人文教育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对中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课堂外,数学教师对中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仅仅光体现在课堂45分钟里,更重要注意的是课外时间。
1.联合开发“班级隐性课程”
中学生人文教育的途径有多种,既要靠课堂上的文化知识和学生的体悟,还要靠高雅文化氛围的熏染和陶冶。以往我们人文教育的重要缺陷之一,就是只重视课堂教学,而对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学生个体的人生体验却不够重视。实践证明,开展适合中学生人文意识发展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是达到人文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例如,开设文化经典导读、开展班级文化活动。
2.开拓心灵沟通途径
课余时间进行师生间的心灵沟通是另一个中学生人文意识养成的有效补充途径。课下多与学生接触,能有效促使小学生人文意识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