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艺术和古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艺术和古文化范文1
首先,中原封建王朝对西部边疆各民族采用怀柔、羁縻政策,鼓励倡兴宗教,促使西北地区宗教繁荣,宗教建筑日益繁多,样式丰富多彩。元以后,藏传佛教格鲁派兴起,且大量回族集中于西北,因此,大量兴修清真寺和佛教寺院。其次,西北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杂居,导致战争不断。战争中各种建筑首当其冲受到破坏,频繁出现建了毁、毁了建的恶性循环。这样的状况致使白塔木匠的修建工程从未间断。同时,由于当时宽松政策,民族聚居地客观上摆脱了中原“营造法式”的束缚,匠人可以尽情发挥艺术想象进行艺术创作,表达出自己对古建风格的感受,这为他们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自由的舞台。发展到现在,白塔掌尺们已能熟练修建宫式、藏式、回式、回汉结合式、藏汉结合式等风格的古建筑,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他们的智慧进行独特的风格创造,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建筑形式,而且以独一无二的显著特色,在西北乃至华夏建筑史上闪耀着炫目的光芒。
二、区域环境
(一)自然环境永靖县位于甘肃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东与兰州市接壤,南邻刘家峡水库,素称“河州北乡”。永靖地处内陆,大陆性气候显著,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境内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气候干燥,年平均温度5~9℃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300多毫米。过去,这里山大沟深,交通闭塞,文化落后,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有“十种九不收,过完春节就出走”的民谚。而现在,时代变迁,永靖县交通四通八达,水利便给,特产丰饶。
(二)人文环境永靖县总面积1863.6平方公里,有17个乡(镇),人口23万人,县境有汉、藏、东乡、撒拉、回、土、保安等11个民族。黄河由南而北贯穿全县,其间有洮水、夏河、湟水注入,水利资源丰富。永靖县处于黄河古文化荟萃之地,是中华民族黄河古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有五千年灿烂辉煌的黄河古文化。此地还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要冲,古生物的伊甸园,彩陶之乡。优秀历史文化对当地古建筑技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了永靖白塔乡古建筑技艺的发展。白塔乡,因在刘家峡库区内有一座白塔而得名。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这里兴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利电力枢纽工程———刘家峡水库。原白塔寺川百姓被迁至现今的三塬、岘塬、盐锅峡、西河等乡(镇)。
三、种类特征
(一)建筑种类及特征白塔木匠所营建的古建筑经历了时代变迁,发展到今天大致可分为九大类别:宫式类、藏式类、藏汉结合类、回式类、回汉结合类、雕刻类、交通运输类、生产生活类、风格创造类。官式类为一套完整的具有严格形制的汉族宫殿建筑施工技艺。藏式类有红教建筑、黄教建筑两种。藏汉结合类是藏式风格和汉式风格的有机结合,如《妙因寺》。回式类分拱北型、多脊型、狼尾脊型等。回汉结合类分攒尖式的唤醒楼、拱北、多脊前卷式大殿。雕刻类有深雕、浮雕、镂雕、悬雕。交通运输类有飞桥、廊桥、弓桥、渡槽、浮桥、棧桥、木船、轿车。生活用具类分水车、船磨、渠磨、净粮风车、鼓风箱。风格创造类又分斗拱和结构两种。斗拱又分七小类;结构又分十六类,生活工具型有:黄河船磨、净粮风车、渠磨。永靖白塔古建技艺具有起源和发展的历史长久性、建筑营造技艺辐射地域的广阔性、流派兴起地域的唯一性、家族式的传承性、建筑类型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以及多民族融和性等特点。
(二)营建工具种类白塔木匠的建筑别致新颖,技艺精湛,创造出许多美轮美奂的作品,更少不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据永靖县存档中记载,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加工用具类:锯、凿、刨、锛、斧;雕刻用具类:刀、铲、锥;其他用具:尺、墨盒、墨斗、木马、放线锤、刮刀、钻子、撒钻、吊线锤、碰头、大锉、中锉、小锉。
四、传承与保护
(一)传承方式永靖白塔乡古建技艺是家族世代相传。受传统观念影响,有条件的白塔木匠首先考虑还是送子孙去上学,学而优则仕。而继承人大多为家里经济条件困难、无法完成学业被迫回家的孩子,或是学业不精通而被迫学艺。由于生长在建筑技艺世家,他们从小耳濡目染,跟随父辈接触、学习古建营造技艺。这种古建技艺传承方式为“言传身教”,并没有文字记载;古建技艺传承者大多学历较低或目不识丁,也有一些掌尺学习技艺时会自学一些文化知识。目前,由于世代相传的局限性和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的考虑,有少数掌尺开设拜师学艺的方式,广纳贤才、弟子,传授自己古建营造技艺。然而,出现的问题是学习古建筑营造技艺非一日之功,学习周期长,出师慢;再加上木匠本是苦力性劳动,出力多、收入低。因此,迫于经济压力,纳入的徒弟大多半路出门,自立门户。艺无止境,永靖白塔寺川的古建营造技艺也是如此。事实上,目前的传承人都是在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练就的技能,即使是年近80的传承人肖怀贤老人至今仍在不断的学习和练习中。
(二)保护现状及措施目前,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西方现代建筑的影响、木材的缺乏,导致古建筑的修建数量跟从前相比已大大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古建筑营建人力投入大,工期长,且木工培养周期长,出师慢,收入低等原因,导致白塔木匠数量已大为减少。同时,由于急功近利,许多木匠做工粗糙,艺术水平已无法与前辈相比。随着一些能工巧匠相继谢世,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据永靖县调查显示1954年,白塔工匠1686人,2013年仅有520余人。针对目前的传承危机,永靖县政府已积极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和抢救,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如成立永靖县古典建筑公司;开展普查工作,包括对辖区内古建筑艺术的人员分布范围、传承人谱系、作品分布区域等情况进行普查,以及对陕、青、宁等省内主要精品建筑进行普查;每年举办四期培训班,请老掌尺传授经验并到现场指导;利用媒体进行宣传等。此外,政府还根据木匠的技能掌握程度,对其颁发古建技艺荣誉证书,共分为初级、高级、副高级及高级四个等级,有效促进白塔木匠在外承包古建筑工程。
五、结语
科学艺术和古文化范文2
一、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㈠深化文化内涵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者的需求正逐步由满足“观光休闲”向享受“文化洗礼”方向转变,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享受,文化逐渐成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力和强力支撑,二者紧密结合,必定会实现互利双赢、共同繁荣。因此,要激起旅游者的旅游“冲动”,旅游目的地必须具有魅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提高旅游景点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已经成为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因此,必须注重用文化的理念提升旅游业,深度挖掘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和生态文化,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㈡文化旅游的交融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抓手。现代旅游非常强调参与性,旅游者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一般观赏,更多地祈求融入旅游地的人文环境中,深度体验地域文化的“真、趣、味”。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既是旅游的载体,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和窗口,是一个地方的“精神形象”。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得当地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和接受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旅游的文化内涵开发,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有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㈢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的有效举措。旅游文化一般都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往往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独有,具有唯一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独具魅力的文化差异,在旅游客源竞争中将处于优势地位,易形成强有力的“排它性”竞争能力,易于创造特色和名牌效应。可通过极具特色的文化,推出一系列人无我有的旅游文化活动,以独特的民俗风情、地方特色和民间文化去吸引外地游客,提高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综合竞争力。
二、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山川秀美、民风淳朴,这些都是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和文化基础。
科学艺术和古文化范文3
此次的获奖作品取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句寓意,用写意手法形象地塑造出一个书生神态陶然、尽享知识境界的神韵。
“迟来”的大奖
早在1998年,陈明良的“千手千眼观音”立像就荣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牌奖,同时被收入美国大事年鉴,在国外被流传学习。
这尊“千手千眼观音”立像当年在香港展出时,引起社会各界轰动,加拿大温哥华国际佛教协会董事伊金成等行家给予“妙相庄严,无与伦比”、“瓷雕奇观,古今独创”等赞誉。
然而,这项大奖却迟来十六年。
早在1983年,年仅19岁的陈明良就成功研制出这座大型瓷雕“千手千眼观音”立像。这尊观音像高达1.25米,加底座达1.55米,重达100多公斤,上身含手臂,伸展最宽处有62厘米,下身胫足部为22厘米,上大下小,上重下轻,给烧成带来极大困难和挑战。这是陈明良第一件大作,它的成功也是德化陶瓷科研的一大成就。
谈及陈明良,我们不得不谈德化。
作为我国古瓷都之一的德化,以烧制优质白瓷名震海内外。以明代何朝宗、张寿山、林希宗、林朝景、陈伟等为代表的一批瓷艺术家,将德化的瓷艺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而生长在陶瓷世家的陈明良,深受古文化的熏陶,自幼酷爱捏泥艺术,以何朝宗为榜样,立志要将德化陶瓷文化继承发扬光大。
陈明良从小就显现出超人的天赋,他师承瓷雕艺人陈其泰,深得其真传,成为瓷雕艺术大师许友义的第三代传人。他一直勤于研究创作,在学习何朝宗一派的高超技艺的同时,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打造“明玉瓷”妙品
“千手千眼观音”的成功,让陈明良更坚定了自己对于艺术的追求。他于1998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设计系进行系统学习,后他长期致力于仿古工艺瓷和现代工艺瓷的探索和创作,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在全国评比中多次获奖。2006年,陈明良被评为年度中国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可谓实至名归。
在艺术道路上,陈明良追求创新多变,他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着力创新,吸取古代艺术精华,揉合现代艺术审美,形成自己独特风格。他擅长写实、夸张、大写意、抽象等表现手法,以仙佛传说、历史故事、现代生活等为题材,并赋予作品新内涵和新的艺术生命,创作出多件极富艺术水准和收藏价值的手工艺术珍品。
他的作品造型大器,线条简练流畅,面部表情传神生动,上下呼应,左右协调,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他充分运用了德化本地瓷泥结实致密、釉色洁白似雪、温润如玉、透明度好的优质“明玉瓷”优秀新品。这一优质的瓷质为陈明良的作品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他再现了“象牙白”、“玉白”、“猪油白”、“葱根白”、“孩儿红”等珍瓷,加上惟妙惟肖的刻画雕塑,刚柔并济,使整件作品完美无瑕,达到炉火纯青境界。陈明良的许多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及艺术界爱好者竞相定购收藏。
近年来,他的作品更是获奖无数:2009年他的《童子拜观音》作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深圳)优秀作品金奖;2010年他的佳作《静卧禅思》也喜获中国(天津)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作品金奖;当年8月,其作品《白瓷观音像》被台湾县立莺歌陶瓷博物馆珍藏,《千年窑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2011年5月,他创作的《成功从这里开始》获得第4届中国工艺美术学术奖“华艺杯”金奖。而对他而言,上述这些获奖美誉也只不过是蜻蜓点水而已。
藏宝“瓷艺堂”
陈明良不仅是瓷艺手工高手,也是收藏大家。
从八十年代中期陈明良就开始收藏德化窑古瓷,谈及收藏经历,他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收到第一件瓷塑“立云观音”的情景,“看到古瓷塑的工艺,我惊讶得不能言语”。
那时的陈明良刚学艺结束,正是自己独立创作初始时期,创作思路上还没有头绪。他把自己所作和“立云观音”对比,渐寻技艺上的不足,通过反复揣摩,收益颇大。对比的学习法成为了陈明良前进道路上的助推器。
起初搞收藏,没有经验,钱花了不少,却事倍功半,甚至上当受骗,他也曾一度陷入经济困难。幸而他始终怀有良好的收藏心态,“衣带渐宽终不悔”,在苦乐与共,喜忧参半的收藏路上,坚定不移。
长期的摸索使他不仅在瓷雕技艺上有了显著进步,鉴赏水平也大大提高,他的藏品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增长,在质上也有了跨越——追求名家杰作。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民间寻宝记—走进福建”鉴宝活动中,其藏品中有四件被入选十大宝物。
“收藏人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也是最穷的人”。一位高人曾对陈明良说。“确实是这样!经常口袋掏得光光的,常找亲朋好友借贷,幸好有自己手艺,可以卖新瓷来养古瓷。”就这样陈明良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件件古瓷最终走进了他的艺术殿堂。
多年的积累和不懈努力成就了今天的陈明良,2005年5月他将所创和所藏集于一馆,形成专题,聚为馆系,取名“瓷艺堂”。
瓷艺堂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分为前后两座楼,前楼一层陈列陈明良个人创新作品,二层陈列古瓷,三层办公,后楼是陈明良已成体系的“明玉陶瓷研究所”厂房车间。
馆内是陈明良收藏的从唐朝至民国时期的2000余件瓷器,经过他长期精心整理,他将藏品分为人物瓷塑、青花五彩、日常生活器皿等几大类别。
瓷艺堂内珍藏的瓷器是瓷都德化的缩影,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印章纪年款瓷器300余件,是目前最为齐全的德化窑白瓷珍贵标本,也是融德化窑古陶瓷文化艺术与德化陶瓷历史研究于一体的私人藏馆。
厂房底楼的陶巴作坊,有老艺人现场展示古代手拉坯制作,客人也可以动手创作小玩意。这种观赏与体验一体化的模式,将德化古瓷的文化更加生动地传达给广大民众。人们在一睹古瓷珍品为快的同时,也了解了德化古瓷的制作过程。这是一种艺术文化的普及和熏陶,为国家为社会保护了许多德化窑古陶瓷文化遗产,受到收藏界普遍称道。
陈明良表示瓷艺堂将不断完善,藏品精益求精,用科学的方式管理,使瓷艺堂更加规范化,规模化,品质化,成为国际一流的私人博物馆,成为德化陶瓷文化旅游景点,丰富德化陶瓷文化底蕴,成为德化的一个标志,更是世界德化陶瓷的一个标志。
“中国的瓷艺以意境为主,而西方的瓷艺是形体解剖,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我们以后不仅仅要做产品外销,还要加大两种文化的交流,做好内外对接,使德化瓷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陈明良说。
科学艺术和古文化范文4
【关键词】秦皇岛 民间文化 产业化
民间文化就是以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为主体,在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文化传统,包括生产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其内容之丰富庞杂、形式之多种多样、价值之无限可能等,无法一一列举。秦皇岛作为蜚声中外的滨海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镶嵌在渤海沿岸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有着优越的旅游地理环境,而且也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其辖区内的昌黎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抚宁县是“中国吹歌之乡”、“中国吹歌研究基地”,千年古镇卢龙县是“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山海关是“中国长城文化之乡”;昌黎地秧歌、昌黎民歌、抚宁鼓吹乐、山海关孟姜女传说等4项民间文化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抚宁太平鼓、青龙猴打棒、卢龙抬皇杠等19项民间文化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秦皇岛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北省政府及秦皇岛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对秦皇岛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运用,并推动其实现产业化,使得秦皇岛内的民间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但不可否认,在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对某些民间文化资源的市场分析及定位还不够准确,未能实现民间文化资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民间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实质是民间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经济的腾飞可以带动民间文化的发展,而传统民间文化的发扬光大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因此,开发、运用宝贵的民间文化财富,并对其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实现文化资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秦皇岛市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虽已得到了开发利用,有的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一些文化资源的市场需求分析及市场定位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如市场定位不准确,开发的文化产品单一、未形成规模,在对传统的继承上缺乏创新和现代意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影响了文化资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例如,秦皇岛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故事的城市,美丽、丰富的历史故事对当今社会人们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如何分析及拓展历史传说故事的市场定位并使之形成产业化规模,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对秦皇岛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继承与持续性发展等还不够和谐统一,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划与保护机制,以致民间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损毁或流失。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因此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它,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利用中加强保护。在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事业时,要防止开发中的低品位和庸俗化倾向;防止对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为达经济效益不合理使用、歪用、滥用文化资源;防止开发过程中的损毁或流失现象的发生等。当前,秦皇岛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很强,大部分民间传统文化几乎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保护,但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仍存在着“短视”眼光,不够注重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对秦皇岛乃至河北省内某些历史古迹、古文化遗址的开发,很多地方都只注重其商业价值,而忽视了其文化价值的传承与维护。随着秦皇岛游客的增多,秦皇岛的环境保护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民间文化产业化的焦点问题之一。
第三,秦皇岛近年来的发展不管是在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呈现出走低态势,它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同时开放的其他13个沿海开放城市,甚至比某些内陆城市发展还要缓慢,特别是在民间文化教育以及传承发扬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据一项调查显示,秦皇岛当地居民对秦皇岛的历史文化了解程度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大致情况如下:在所参与调查的人员中,26%的人对当地历史文化了解的很多,69%的人多少了解一点,5%的人一点也不了解;66%的老年人了解非常多,32%的老年人多少了解一点,2%的老年人一点也不了解;39%的中年人了解很多,55%的中年人多少了解一点,6%的中年人一点也不了解;2%的青年人了解很多,83%的青年人多少了解一点,15%的青年人一点也不了解;45%的少年儿童了解一点,55%的少年儿童一点也不了解,非常了解秦皇岛历史文化的少年儿童没有。其中,不同年龄阶层的人对民间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也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历越高的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越高,学历越低的人对历史文化了解的越少。当前,秦皇岛对当地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除了政府倾注资金开发的主要项目之外,民间资金的投入远远不足,这与当地居民对本地民间历史文化认识了解不足是分不开的。
第四,秦皇岛的民间文化资源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间性特征,这不仅是一种优势,同时也是一种局限。当前,秦皇岛一些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仪式等由于受地域和人们的接受程度影响,只能在当地形成一定的产业化规模,而未能走出地域限制。尤其是存在于乡村的民风民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有的已经逐渐消失。
秦皇岛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策略探索
秦皇岛的民间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可以被开发利用并形成产业化规模的方面也比较多,如何将这些丰富的民间文化转化成经济效益,并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合理保护与发扬,较好地发挥这些民间文化资源的精神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第一,应对民间历史文化进行资源整合,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中的精华所在,在此基础上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品牌宣传的力度,使之形成以品牌带动其他相关文化资源发展的产业链。以精品意识开发和包装民间文化,并融入现代科技和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和审美眼光,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文化艺术的审美性、参与性及精神娱乐性。秦皇岛的乡村民间文化艺术比较富有地方特色,如昌黎县的秧歌、吹歌、民歌、皮影等,抚宁县的太平鼓、吹歌等,这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是这些乡镇文化的灵魂所在,是秦皇岛世世代代的乡村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集中体现。因此,以这些乡村民间文化艺术中的精华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展村落文化旅游经济,是秦皇岛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的一个较佳途径。
秦皇岛发展村落文化产业的潜力很大,但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科学策划,找准市场定位和开发切入点。开发乡村民间文化资源,原生态、自然式、尽量展现当地的历史和特色自是较佳选择,但在内容、格调、造型、色彩、形式上既要保持原有的古朴性、泥土味又要有所创新,使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休闲需求,以文化资源开发为龙头,带动饮食、住宿、购物、文化工艺品等产业的发展。
第二,加强民间文化艺术教育宣传力度,让每一个秦皇岛人都了解或感知本土民间文化的魅力,吸收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开发运营中。秦皇岛人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绝大多数人都多少了解一点,特别是对孟姜女哭长城、秦始皇求仙入海等典型的历史文化了解得更多一些,但是真正懂秦皇岛民间历史文化的人却很少,而且人们对秦皇岛民间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也受年龄、学历和成长环境影响,这样就导致民间资本倾注于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发扬方面较为缺乏。只有让民间发现民间艺术的价值所在,民间资本才会流向民间文化,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但是在向当地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教育人们不要只图眼前利益,掠夺性地利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因为这样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提倡环保旅游、绿色旅游,民间文化资源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三,从宏观出发,系统规划,开拓多种开发途径,真正实现民间文化旅游市场产业化的规模效应。系统规划要注意开发与保护并重、继承与创新同步、传统与现代兼容,分门别类,于差异中寻找共同点,于同类中发现差别处,多角度、多渠道开拓民间文化资源的利用价值,使之形成产业化,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历史价值与现代传承的和谐统一。比如在农村,有着不同文化资源的村镇可以联合起来,整合优势资源,将民间艺人的绝活技艺、民间艺术家的音乐舞蹈、民间手工作坊的展示、民风民俗的表演等科学合理地集合起来,把静态的自然景观与动态的人文景观相交融,使之形成系统的、相互和谐促进的发展模式,以实现资本投入的最小化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又如,把当代动漫科技融入民间文化资源当中,利用民间文化的传统教育价值开发有利于儿童教育的动漫角色和影视娱乐相关产品等,都是使民间文化资源形成产业规模的较佳途径。
科学艺术和古文化范文5
关键词:生僻字;释义;英译
1. 研究现状及意义
古难僻字的中英文释义,旨在研究和解决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字障碍,运用辞书编辑学原理、比较语言学原理和语义学原理,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的诸多问题。首先是生僻汉字的遴选和梳理,英语语义的确定和平行语料库的制作,以及生僻汉字造字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型软件的设计。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法、文字考据、统计法、译介语义比较法等,通过纸质语料向数字语料的转换,实现传统文化的技术资源共享,取得典籍英译和对外汉语习得在文字处理方面快捷化、高效化的效果。
典籍翻译标准,与中国典籍英译的历史发展同步。某些翻译家、理论家的著译作或外语期刊的述著论文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介绍和论述。这些论说有些是来自译者翻译实践的经验总结,有些是是翻译的个案研究,或是某个译家介评等等,但很少有全面详细的述评。从 1741 年至今,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与实践已走过三百多年的历程。三百年来,中外译者都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进行中国典籍英译活动。他们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翻译理论,创新地提出各自的典籍英译标准,为提高典籍英译的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有关生僻字双语翻译,首先应该界定字典翻译及编撰的原则,描述编撰的方法和手段。古难僻汉字英译,具有忠实性、客观性和实用性等优点,是具有自动化、信息、经济、社会综合知识的专家团队开发的项目,旨在解决目前汉字处理中,乱码、缺字难等问题。双语词典是由“词目语言――释义语言”,或者说由“中心语――译语”构成的,“英汉词典”的中心语是英语,译语是汉语,编纂的目的是供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学习英语用的。因此,在组织义项时,我们以词目语言即古疑难汉字为中心语,然后将词目语言的思维成果译成释义语言,摘译其主要义项来编纂双语词典,一般以汉语单语词为蓝本,选择义项译成英语,词目语言和释义语言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在语料选择上,我们多方采集信息来源,选用了几部比较权威和经典的辞书文献作为参考,利用多种渠道和工具进行输入,但仍然有少数疑难字资源因为输入困难而无法利用,这将是后期研究所亟待解决和重视的问题。另外疑难汉字英译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偏差,也是研究过程中值得反复推敲和商榷的重点。
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模式是从源语出发,以原文为本,以译者为中心,把难僻字英译译者的翻译标准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它包括翻译的忠实性,翻译可读性和译者再创造性;研究模式在方法上力求做到融汇中西、古今的新尝试,对翻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无疑是全新的探索。
关于翻译标准的探讨,不仅仅是普通翻译实践的核心问题,也是典籍英译理论与实践乃至整个翻译界的中心议题。经典英译译者论者的翻译理论的关切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大部分经典英译译者最关切的是忠实性,及提高忠实性的方法。译者关于直译和意译之争主要是以原作为中心,围绕原文而进行。早期的和近代的经典翻译理论探讨更是如此。
其次,翻译的可读性。民族语的经典翻译尤其注重此点。二十世纪以来的经典译者仍然关注翻译的忠实性,但不再强调原作的风格,不再追求经典英译学究式的忠实性。大部分译者倡导并实践对原语文本进行意译或归化处理、提高翻译的可读性,以尊重和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要,从而把译文的通顺流畅作为衡量译作的标准。这些实践也可以说是奈达“功能对等”原则的某种再现,是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理论。
再次,有关翻译的再创造性,多年来,译者对此众说纷纭,各持己见。其中,作家和诗人的经典翻译比较强调译者在翻译中应当具有再创造性的体现;同时,也有其他文本种类的译者持有相似或相反的看法。
关于翻译中的风格传达,说起来简单,实践起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典籍英译中要想重现古代圣贤典籍的行文风格,不仅要求译者具备文学修辞意义上的风格,还包括思想精神上的语言风格。如此以来,译者需将自己置于与古代圣贤同样的思想与性情之中,这种要求难度更大。
翻译行为和翻译过程是翻译的中心本体,译者翻译时永远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译”的问题。众所周知,翻译是辨义和取舍的艺术。翻译的整个文本转换过程,也就是译者从翻译的准备工作直到完成全部的翻译任务,是译学研究的过程。尤其是文学途径和语言学途径的翻译,更将其作为自己领域的核心问题。因此,这是译者最关心、也是最需要得到帮助的问题。
另一方面,翻译是在跨学科的领域中进行创作,人们就可以结合或参考各学科的研究理论及方法,从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出发,对纷繁复杂的翻译行为和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得出综合翻译理论。要知道,翻译研究的切入点和视角不只限于文学艺术和语言科学,还涉及到许多其他的边缘领域。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中华文化的英译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而涉及典籍英译所必备的生僻字或难检字则成为国内、外汉文化英译工作者最头疼的事。在这种形势下,组织能够胜任此项文字标准化开发工作的人力资源,尽一切所能去填补这个世界性的文字空白,是摆在项目组面前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从跨文化传媒角度讲,对外汉语的教学任务是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文化交际;以汉语教学、研究和翻译为终身职业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具备深厚的典籍文化修养。这种修养体现在双语方面是互动关系,通过对比语言学原理来输出中国古文化,通过中英双语在不同层次的比较,来剥离出具有影响世界思维的中华文化精髓。■
参考文献
[1] 武继红. 浅析理论词典学的发展[J]. 辞书研究, 2002(5):11-18.
[2] 魏向清, 张柏然. 新世纪词典学理论研究趋势展望[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4)54-56.
[3] 陈楚祥. 关于双语词典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5(1):149-150.
[4] 汪榕培. 双语词典学研究大有作为[J]. 辞书文摘, 1995(1):144-150.
[5] 陈楚祥. 语言学:21世纪展望[J]. 外语研究, 1998 (4):1-4.
科学艺术和古文化范文6
关键词:先秦文学;上古神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97-03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其时间跨度大、内容涉及面广、容量多。许多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长期是以分段的形式进行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段式的教学形式:先秦文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其中以先秦文学最为艰深古奥,但地位也尤其重要。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和开拓的时代,是中国文学上古期的第一段,这时期所确立的文化精神对后世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有后世各种文学体式的胚芽或雏形,且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审美、思维、传统及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最先接触的古代文学史的先秦文学段,对于学生更好地贯通和理解后面阶段的文学形态和特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看,先秦文学教学的地位是特殊的。先秦文学教学的主体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神话、诗歌和散文,诗歌再进行细分为上古歌谣、《诗经》、《楚辞》,散文细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各部分由于作品的分布状况不均以及思想深度不一,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有不同的侧重,由于先秦诗歌和散文有着开创性和奠基性的作用,因此教学中对这两部分的教学往往是浓墨重彩,对于“上古神话”部分因后世缺少与之联系紧密的文学样式,因此教学多采取的是课时少、讲解浅、蜻蜓点水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对“上古神话”的理解仍停留在中学的认识上,少有突破。
一、先秦“上古神话”教学的现状及误区
1.一带而过的教学思路
以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般安排两个学年完成,现由于课程设置的变化,使得中国古代文学课时量从原来的每周四课时进行教学删减至现在每周三课时,先秦文学段只有54学时。而且既要宏观勾勒先秦文学发展的大致演进脉络及文学形态、特征,又要讲授先秦文学中的重要篇目,课时相对就比较紧缩。诗歌和散文部分的文学史状况复杂难懂,名篇佳作也比较多,因此在课时设置上能忍痛割爱的就似乎只有上古神话部分,一般上古神话安排的课时量总体来说在6节左右,其实这个课时量对于讲解上古神话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篇目是充足的,但教学中有的因为把重心完全移位在后面两种文学形态上,从而对上古神话蜻蜓点水似的教学,甚而把属于上古神话的课时摊分在其他的文学形态教学中,上古神话部分或以自学阅读的方式一带而过,这实质上是对上古神话的文学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导致的。这种教学思路不仅将“上古神话”的内容“省”而且“略”,然而作为人类文学的发端,神话内容的教学不仅不能省和略,而且要讲解清楚神话理论和神话作品才能更好带动先秦文学其他版块的通识。
2.神话定义的单一化
在现通用的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及其他版本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往往采用的都是马克思对神话的定义:“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1]。从唯物主义的文学观来说这个定义无疑是比较合理的。但另一方面来说,仅仅只用这个神话的定义,学生往往很难理解神话是怎样产生的,及神话和其他我们常讲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有什么区别,亦很难理解神话本身的功能及其表现,许多学生受到唯物论的影响多对神话是持有偏见的,往往把神话等同于迷信,或不值一信的文学现象,因此讲解清楚神话与、文学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关系,并使学生对神话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在教学中无疑是重要的。
3.神话作品讲解的表浅化
对于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来说,深化神话作品的讲解应与初中高中有所区别,但往往在讲解作品的过程中缺乏以神话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而是以文学的分析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方式比较普遍,分析神话时又常用现代人对于古代神话的一种延伸性认识为主,现代诠释造成了对神话所反映的社会原型、思维模式的曲解。以《夸父逐日》神话为例,分析夸父的形象时往往常以袁珂的延伸性评价作为讲解的依据,如:“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积极的幻想。”“神话中的巨人‘地之子’的夸父之所以失败,是由于当时客观上水不足,他不是懒死的,而是在追求水(知识和真理)的路途上渴死的。夸父英雄的悲剧结局,正是我们伟大的先人对自己的写照。”[2]总体来说这几种说法都有今人思想猜度古人的嫌疑,因此怎样结合上古文化向学生讲解“夸父逐日”这则神话的原始内涵无疑就很重要了,在神话理论的指导下使学生获得对夸父原型的突破性认识,教学中如果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指导,以神话产生的文化背景为出发点,对于夸父逐日的原因、“逐”字的深层次理解、夸父的结局与原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引导性的深入分析,那势必会让学生在这则神话中获得较多的神话文本以外的对于原始文化认识的升华,从而也对神话本身的文学功能有崭新的认识。
二、“上古神话”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地位
1.“上古神话”教学是源头中的源头
上古神话从产生的时间来讲,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各文学形态中最早的,但它却一直持续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许多方面。单在先秦文学中的《诗经》、《左传》、《庄子》、《楚辞》等先秦古籍中就记载了比较丰富的古代神话,以及神话内容的变形和发展。如《诗经》中周部族史诗的代表《大雅・生民》、商部族史诗《商颂・玄鸟》等篇目就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其中包含了部族起源神话中的母题类型,如果学生对感生型神话及历史神话化等神话基础问题不理解,就会在这些篇目的阅读中遇到困难。再如《庄子》一书中也有许多上古神内容的演变,像鲲鹏之变、黄帝遗玄珠等都是在上古神话的基础上的变形,《楚辞》更是将神话与文学经典结合的典范之作,可以说对神话的理解是深入理解先秦文学的其他文学样式的前提。
2.“上古神话”的思维方法和主题内容是后世文学的先驱
“上古神话”的思维方法对后世文学的创作方法影响巨大。其中必须要让学生有一定理解的便是神话最初产生的原动力――神话思维,神话思维也叫原始思维,源于法国社会学家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一书,这种思维的特征是人类原始的非逻辑思维,它是神话产生的主要原因,神话就是基于这种思维方式的支配而对世界和人类自身进行的一种充满想象的描述和阐释,这种思维特征在神话之后的文学创作上仍体现地比较明显。比如六朝志怪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就是这种思维特征的延续。六朝志怪小说中有许多关于“异化”的题材故事,如人与异类如动物、植物甚至无生命之物之间的互化,这些并非六朝小说家的原创,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变形思维模式在六朝特有的社会环境下的继承和演变。明清小说中亦存在这种神话思维的因子,比如石头生人的神话思维方式在《西游记》与《红楼梦》中就有比较明显的体现,并且其作为整个叙事的开端与线索并不是无端肇始的,而是神话思维在后世文学中的延承。
并且上古神话的主题内容为后世文学提供了大量素材。我国古代优秀的诗歌中有一部分关于神话题材的佳作,像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曹植的《洛神赋》、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再如古典小说中的六朝志怪小说,唐传奇、清小说,及现代小说的神话题材等无一不受上古神话的影响,如鲁迅的神话题材的历史小说《补天》、《奔月》、《理水》等,几乎贯穿了鲁迅《故事新编》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并从观念和形式上建构了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文体
3.上古神话蕴含的民族个性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渊源
“神话是原始先民的文化结晶,任何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都是这个民族在人类早期发展中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一种想象。原始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因素,都渗透于他们的神话作品之中。作为民族性格的某些具有代表性的方面,也必然在这一民族创造出来的神话中得到或鲜明或隐晦的表现。”[3]不仅如此,上古神话作为民族精神的源泉,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如女娲补天神话、鲧禹治水神话、后羿射日神话中反映出的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刑天舞干戚神话中透露的反抗精神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我们今天提倡的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探索上古神话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对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4]可以说,神话作为最古老的文学形态是很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的。
综上可见,上古神话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还是异常重要的,因此先秦文学中“上古神话”的教学并非可有可无的。
三、先秦“上古神话”教学的几点改革思考
1.利用好属于上古神话本身的课时
由于许多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神话学课程,神话学的知识只能在先秦文学和民间文学中才有所涉及,因此就更加要利用好有限的课时,不能因为这一段的文学史内容少就一带而过或者省略不讲。一般讲解上古神话应在6至8节课时为宜,涉及的内容应包括神话理论与神话作品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神话基础理论应涉及神话的起源、神话的特征、神话的类型、神话研究理论及方法等方面,对像神话定义讲解的重点应放在神话的产生上,对神话特征的描述上,并且再利用神话的基本知识对作品选中的神话作品进行分析讲解,可以重点讲解《山海经》与《淮南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神话作品,才能更好地有助于学生客观地认识神话和评价神话。
2.从神话欣赏过渡到神话研究
在初高中阶段涉及的神话文本阅读,主要是以阅读欣赏为主,先秦文学中“上古神话”的教学应充分联系神话的研究理论来阅读神话,而不能就神话而神话,脱离神话本身的功能及文化意蕴。
神话学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早在30年代,钟敬文先生就指出,神话中包含着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民族学、人类学等文化科学,因此搜集、研究神话作品,有重大的文化史价值。神话被称为原始社会的百科全书,不仅仅因为它包含多学科的内容,而且还在于神话是文化精神的集合。”[5]因此通过教学对神话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讲解,学生能在联系与神话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基础上,对神话文本阅读并解读,进一步研究神话之于人类生活习俗、思维方式、思想传统等方面的反映及影响。还可以利用纵向中国古代文学中神话脉络发展与演变以及横向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神话比较等研究方法对神话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做一些相关的论文练习,把神话研究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文学当中,使神话的研究更加灵活,从神话欣赏真正过渡到神话研究。
3.以神话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讲解神话作品
在上古神话作品的讲解中应注重神话思维的引入和神话原型分析在作品讲解中的运用。可以说上古神话的传承和记录还不是一种纯文学,它更多的是原始社会及文化经过想象和夸张后的反映,因此利用神话思维方式和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及研究方法去研究神话作品,更能接近神话反映的历史社会的真实,是带领学生认识和探究原始文化必要的途径。
“神话思维最能体现神话的生命力,通过神话思维可以探究文化之根。原始――神话思维直接孕育了审美意识的发生。西方文明受神话影响很深,所以西方学者一直重视研究神话。中国神话研究起步很晚。百年来中国学者在神话的发掘、整理和阐释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对神话思维的深入研究还很欠缺。”[6]因此应该利用好中西方先进的神话理论来讲解中国古代上古神话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时在上古神话的教学中,可以多联系中国文学中的神话题材和西方文学的神话题材,引起学生的兴趣点。如可扩展结合六朝志怪小说,唐传奇中的《柳毅传》、《李娃传》,古典长篇小说《聊斋志异》、《镜花缘》、《西游记》,以及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圣经故事等进行讲解。但归根结底,先秦文学中的“上古神话”教学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引起学生对上古神话学习的重视与古代诗词、散文、辞赋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3.
[2]沈怀灵.从上古文化看“夸父追日”神话的原始内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3).
[3]张.中西神话对比研究:以中国上古神话和古希腊神话对比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2012.
[4]王娜娜.探索上古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