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典音乐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典音乐价值范文1
关键词:古典音乐;电影;意识导向
古典音乐究其根源多来自宗教仪式典礼,具有独特的创作背景与主题内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其自身的意识导向。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古典音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逐渐成为电影中叙事与人物表达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见,古典音乐在电影中体现的意识导向具有重要的额使用价值,其有利于提高电影的整体表现能力,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应得到广泛的应用。
1 古典音乐在电影中意识导向作用的具体表现
1.1 电影主题的深化
电影在其发展过程中日益呈现主题多样化的趋势,尤其在社会形态日趋开放,人们意识观念日趋复杂的环境下,电影的主题可谓多元化发展。不论是家庭伦理还是暴力血腥,亦或是爱情婚姻,其宗旨都在于击中观众的心灵与思维意识,使其产生思想共鸣,进而更好地展现该主题的魅力。在这一过程中,严谨肃穆的古典音乐的融入能够可电影场面形成对立或衬托的关系,进而形成音画相结合的生动表现手法,深化主题,给观众以深刻的情感体验。
1.2 电影格调的提升
格调是电影艺术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其受多层面因素影响,除了台词、场景或灯光的灵活展现,电影配乐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古典音乐历史厚重,并具有优美的旋律设计,和声效果庄严谨慎,给人以高雅稳重的意识体验经历。在此基础上,影片的格调也随之提高,在观众心目中呈现非凡的制作档次。
1.3 剧情张力的增强
剧情的张力是体现影片结构布局及震撼力的主要条件,将古典音乐融入到情面情节发展之中,可利用同一部古典音乐作品展现不同时期主人公心境与意识的变化,也可将其带入到故事情节发展的各个环节,利用古典音乐与剧情的强大反差,例如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缉毒警长在贝多芬古典音乐的高尚与圣洁中展现出自己血腥暴力的一面,将音乐融入到犯罪过程中,在冲突之中推动剧情的发展。
1.4 电影类型的丰富
电影类型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导演的意识形态,古典音乐的引入具有一定的意识导向作用,能够丰富电影类型,促进导演自身意识形态转化为电影剧情的表达。当电影中融入古典音乐后,影片画面与剪辑均与古典音乐意境与节奏相融合,给观众提供了想象的方向。
2 增强古典音乐在电影中意识导向作用的有效策略
2.1 结合电影具体情节选取适合的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意识导向作用要通过音乐与情节的完美融合来实现,只有选取与情节相匹配的音乐,才能更好地激发观众的思想共鸣,为观众的想象提供一定的导向。例如在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的电影制作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古典音乐的制作背景与创作者的意识观念,以此为出发点进行配乐的选择。比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其原标题为拿破仑所做,但是当贝多芬得知拿破仑称帝后便撕去原标题,以“英雄”命名,可见贝多芬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立场。将其应用到上述题材电影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彰显电影主题,给观众以清晰的想象方向。
2.2 注重古典音乐艺术品位的体现
古典音乐艺术品位在电影中的体现,能够有效地展现电影内容与题材方面的魅力,为观众提供精准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沉默的羔羊》这部电影中,融入巴洛克风格的《哥德堡变奏曲》,当明快的旋律响起,主人公沉浸在音乐与自己杀人经过的回响之中,主人公享受表情的每个细节变化都伴随着音乐的变奏,同时,这一过程中掺杂着死者的,使得整个画面与音乐完全融合,在对立或对照的关系中展现着音乐自身的艺术品位。
2.3 加强古典音乐美学价值的体现
古典音乐具有较强的震撼力,在将其融入到电影之中,要注重其美学价值的体现,使观众在产生思想共鸣的同时可以感受其带来的意识导向作用。例如,马斯卡尼创作的《乡村骑士》具有一种悲情的艺术美,其将主人公嫉妒、复仇最后身亡的过程表现的优美动人。《教父》中融入这首曲目,当听到旋律响起时,辉煌的历史,苦心经营的未来,却敌不过落叶归根的凄凉之感尤为强烈。这首经典曲目与电影的融合恰到好处,影片的情节与音乐的审美价值互相衬托,给观众以明确的联想方向,加深其思想共鸣。
3 结语
在电影中融入古典音乐具有诸多优势,古典音乐对电影发挥着一定的意识导向作用。在电影发展过程中,采取有效地措施加强古典音乐艺术品位与审美价值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电影完整性与特殊性的呈现,更好地捕捉观众的喜好与心理,自成流派,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古典音乐价值范文2
一、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由于中学生缺乏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导致学生缺乏对古典音乐审美的价值,他们更倾向于现代音乐歌曲的节奏、新奇、摇滚和流行,所以发现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才能有效解决中学生缺乏对古典音乐兴趣这一问题。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这个主题是基于科学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唯物论作为其哲学基础,理性的认识并且依赖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发展。用哲学的基本理论,探索古典音乐教学方法,这有助于中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也是掌握古典音乐知识的有效途径。根据注重理解和兴趣喜好理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的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将课堂教学呈现出立体化、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可以很好的改善学生对古典音乐课的兴趣,加强中学生对音乐的创新思维。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更注重人的声音、音乐的记忆、想象的音乐和音乐的感知,根据人的声音感觉的四个要素:音高、音色、强度,时值,利用这些物理特性来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的现状。利用这些教学方法,来有效解决对古典音乐缺乏兴趣的问题,从而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研究学习方法构建来和谐教学气氛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强初中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知。古典音乐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可以增长自己的艺术素养,培养感请,有助于发展成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健康的人。怎样在这个流行音乐肆虐的时代培养初中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爱好,是一个非常考验初中音乐教师教学水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要不断进行进修培训,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培训中进行思考。还可以寻求互联网上正确有效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了对中学古典音乐课的反思,并对学生教学效果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需要研究中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重要原因,设计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形成一个教学提案,通过基准教学的比较,表现出课程的有效性,鉴于具体的问题,可以积极研究具体方法并寻求更有效的对策。
从初中教师的角度出发,初中生学生因为什么不喜欢古典音乐、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我们需要对文献的大量阅读,找出培养中学生对古典音乐喜爱的方法,并能提供参考价值。而且在音乐教学课堂中要进行时效性的观察,掌握教学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还需要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让教师填写问卷,找出教师认为初中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原因。最后根据以往教师的音乐教学经验,总结和探讨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真正原因,并研究设计一个可以突破的教学方法,再将设计的课程与之前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教学,研究课程的有效性。教师还要为学生建立个人档案,通过观察、调查、比较等方法,在学生艺术能力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记录。最后,通过研究整个过程中进行深度的总结及反思,促使学生努力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音乐评价的能力。
从初中学生的角度出发,做问卷调查时我们应该以座谈会等形式对全体初中学生进行调查,探究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理解程度,并对学生不喜欢古典音乐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使得研究和评价有重要数据支持。班长和学习委员协助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类校园文艺活动,从而引导初中学生理解古典音乐,促进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三、注重教学与实际的相结合
目前,标准的初中音乐课程是提倡以音乐基础教学为主,以教师的指导方针,提出课堂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如果发现学生不理解古典音乐,不知道如何去鉴赏古典音乐,那么教师应该善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得每位学生都可以实现更好的学习。而且学生置身于教学学习情境中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新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鉴赏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目的性。为了让学生能对古典音乐感兴趣,教师也应当做一些学习计划,比如每周让每个学生选择一首古典音乐进行鉴赏,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联系教师,也可以推荐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让大家在课堂一起探讨和解读;在音乐课堂上仔细品鉴古典音乐,慢慢去感受和欣赏。通过使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初中学生对古典音乐也会有质的飞跃和量的提高,对于流向音乐有所减弱,而在古典和民族音乐有很大的发展。从而扩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喜爱,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四、结语
古典音乐价值范文3
[关键词]语境;古典音乐;后现代主义电影;接受美学;审美活动;声画关系
是什么使古典音乐在现代电影中的诠释成为可能呢?用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现代的艺术品中受众价值已经成为艺术品本身价值的一部分,在人类精神花园百花齐放、网络的资源大量复制、大众文化以传播和复制为手段的影响下,古典音乐在电影美学发展下是怎样经历能指的狂欢,同时古典音乐的复制又怎样能表现电影艺术中的个性化色彩的,将是本文的出发点和探讨的核心内容。
一、可能性下的期待视野――古典音乐
运用于电影的美学基础
“接受美学的核心在于,注重研究读者在作品接受过程中的所有重要的因素和规律,……”“所有重要的因素之首当其冲者就是语境”,二者在意义上都依赖于一种生态关系――艺术话语依赖于词句本文的上下文关系,生活话语依赖于语境中的非词句因素。对语境的过分关注并不意味着对接受者的忽视,因为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也是由相应的语境决定的。我们与世界交流在作品上下文关联下,无限的交流背景成为古典音乐最先运用到电影里的可能性的契机,电影艺术在当时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需要借助已经发展趋向成熟的古典音乐为他其敲开受众的大门,从卢米埃尔兄弟诚惶诚恐地把他们的“流动的画面”展现于世人面前的时候,为了使之能更容易地被观众理解,还请了钢琴家在现场演奏,为“沉默的电影”渲染了气氛,也让电影与音乐首度“发生关系”。其实,初期对电影音乐较早具有贡献的人是古典音乐家,因为从有声电影问世到20世纪30年代中,电影音乐都是以纯音乐的形态来构思创作,因此电影音乐具有浓浓的“古典味”。
此后古典音乐一直跟电影艺术脱不了干系,在大大小小的影片中――商业片也好艺术片也好――频频出现,甚至在几位电影配乐大师领衔下的电影音乐制作工业如日中天环境下,导演们仍对古典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偏爱,而且显而易见的是,现代电影大量运用古典音乐其中不乏经典的例子,如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在电影中的频率就很高。
二、后现代电影的精神内核――新语境下的古典音乐
现代的电子化科技生产力推动下的后现代电影艺术从物质形式上必然朝两极发展――超异想和超写实,因为人类已经有足够的科技手段去将内心的精神世界实体化,电影早期不能做的特效和特技在3D电影工业日趋成熟的今天都已经不在话下,以“星球大战”为标志的科技与艺术高度集中的浓缩品意味着电影已经越来越成为观众身心共同消费的“视听圣宴”,另一方面批量生产和模拟复制的必然结果是类型电影的产生,从而也拥有一批人去抵制这种工业化流水线下生产出的华而不实的艺术消费品,形成了对个性化、风格化、私有化电影的强烈需要,顺应这样的浪潮出现了以库布里克为代表的另类西方电影大师,于是“后现代主义电影”概念诞生了。对应尹鸿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概念,“后现代主义电影”指对后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进行反映和反思的电影类型,它具有知识分子精英的怀疑气质,不再相信真理的存在和可追求性,不再相信人类解放的宏大叙事,也不在相信主体人的伟大神话,它是对崇高感、悲剧感、使命感的疏离和拆解,在具体的电影摄制上,它往往把这种思想气质融入电影的表现内容、反映视角、框架结构和镜象语言上,这使得后现代主义电影往往能显出一种强烈的实验性质和前卫立场,以《猜火车》和《发条橙》等电影为代表,这些电影往往有着相当写实甚至刻意加深扩大现实生活中人的精神状态的特点,他们是高度生活和主观化的。
三、库布里克电影中的古典音乐――另一段生命的喝彩
路易斯・贾内梯在《认识电影》一书中既指出“库布里克电影中配乐之震撼,也说明了一旦把从属与独立艺术个体的古典乐曲,配置在另一媒体的电影上,而且是带有强烈个人主义色彩的电影上,这种撞击既是化学上的又是物理上的,影像跟声音的交织作用(这个“和”相信绝对大干简单的乘法)在观众心理听觉和视觉引导下起了关键作用,而库布里克从来没有跟任何一位配乐家产生长期的合作说明库布里克对自己电影中的音乐要求全权性的主导,他基于自己的主观意愿加上认为合适的音乐,从来不重复自己的库布里克为古典音乐对于电影的贡献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
下面以《2001太空漫游》中古典音乐的运用的个案为例说明古典音乐在风格化电影中的作用。
其一,《蓝色多瑙河》的运用――约翰・斯特劳斯的经典乐曲在这部电影中一开始出场于骨头到倒漂浮在浩荡太空的飞行船的相似体转场处,这是太空船首次在电影中登场,除却音乐在电影字幕出现的那一次出场,蓝色多瑙河播放时都是集中在太空船的旅程上。它的开场貌似点出了电影主题――太空的冒险,人类的伟大,新时代的诞生。斯特劳斯在1867年创作此乐章时,是寄望写出一首充满希望的作品,更以自己身边的多瑙河命名,在影片中表现科技之伟大好像名正言顺,但是看完影片发现它其实最后揭示的是这样一个事实――人类的科学被巨大的宇宙力量吞噬,人的感情和痛苦在历史的轮回面前又是那么渺小――在片尾字幕出现时使用这段乐曲便出现了像哭诉一般的讽刺效果。此曲更惨的效果是后来被《全职杀手》和《大逃杀》两部电影运用到了枪战和广播里播报死亡人数的背景音乐,杀戮的血腥被鲜活地表现出来。
其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三回此曲配置之处都是在电影情节中有关“开始”和“新里程”的寓意,“理查德・斯特劳斯创作这段乐曲时已经考虑到了如何利用音乐展现尼采的哲学思想。音乐开始用三声小号吹出了三个长音符(C-G-高八度C),三个音符呈上升趋势,然后是两个愈加响亮的尾随音符,伴着定音鼓的敲击,这种逐渐扩展的旋律走向与人类的进化跟没落有着惊奇的相似之处”,而我们知道此片中越是正面鼓吹人类的伟大就越是讽刺了人类的无知无能。电影上映后甚至这半个世纪过去后,库布里克对《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运用已经成为历史性的标志,今后的媒体包括电视、广告片、讽刺性的卡通电影都不约而同地运用这段音乐符码,可见库布里克为古典音乐赋予的新意义甚至可以远大于乐曲本身,影响之深之久远令人惊叹。
四、私有化的古典音乐
任何艺术审美活动无疑不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众审美的改变同时也孕育着改变着形式的各种电影作品,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生活不同的意义,给予我们艺术不同的创作方式,也给了古典音乐在电影艺术里新的生命力――这是一个陌生化、私有化的过程,也证明了经典作品能经久不衰的本质是人类思想的共通性,是古典音乐的符号性,而它的能指在各个时代都会呈现不同的面目,我们看到的古典音乐在后现代电影里的作用只是这个时代下特殊的产物而已,如果允许大胆地做一个预测,古典音乐将会像它刚刚诞生之初那样变成完全私有化的艺术品、消费品、人类历史沉淀下的文化产物并以其各种介质催生下的作用而长留于世。
古典音乐价值范文4
有效的音乐欣赏方式是充分理解所体验的音乐作品的前提条件。所以面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和欣赏者不同的目的应该相应有侧重地采取不同类型的(一种或几种)音乐欣赏方式,以期获得最佳的欣赏效果。从当前专业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实际和教材编排的情况来看,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曲目比例偏多,而现代音乐的欣赏曲目比例过低,造成了学生音乐欣赏知识结构和审美体验的不平衡、不完善,历史经典和旧传统与当代名作和新观念之间出现了断裂和分离。由于了解和欣赏的少,以至于学生在面对这类作品的时候出现了晕眩和困惑的感觉,在体验的同时却不能理解。
由于许多现代音乐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涵量相对于古典音乐来说大大降低,所以许多的音乐欣赏者在面对现代音乐时或是采取了慎重的回避态度――“袖耳旁观”;或是采取了极端的批判态度――彻底否定。这些做法实际上都是拒绝进入现代音乐世界的表现,而那些愿意进入现代音乐世界的欣赏者也因欣赏方式的不得当而未能深入体验和理解作品。所以本文在上述的六种一般的音乐欣赏方式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套具体可行的关于现代音乐欣赏的操作方式,以期为现代音乐欣赏的教学提供一套程式化操作的方法。
一
要获得充分的音乐审美体验和形成对音乐作品的正确理解与把握,没有欣赏主体的积极投入是不可能的,这应被视为是音乐欣赏的前提条件,无论欣赏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皆是如此。之所以在这里做出强调,是因为在现代音乐的欣赏过程中,欣赏者进入音乐作品的世界(包括音响世界和音乐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代音乐的音响形态和音乐理念异于传统,在人们审美的耳朵习惯了古典音乐的感觉之后,现代音乐往往在音响形式上给人以怪异、荒诞的感觉,让人无从去捉摸潜藏在这些毫无美感的音响形式下的深度表现理念,由此而产生的听觉排斥也就成为了现代音乐欣赏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现代音乐欣赏难以进入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音乐主要作为一种听觉的艺术,是需要欣赏者投入充分的听觉热情去感受的,所以对于现代音乐欣赏者而言,欣赏者首先要排除主观成见,将现代音乐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文化现象去感受,这种感性的体验将形成一种初步的认识,为尔后的音乐理解奠定必要的感性体验的基础。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面对现代音乐作品充分敞开听觉的同时,还要融合丰富的想象力于其中,通过充分的情感体验去探求音乐的意义。想象力是艺术实践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音乐欣赏来说同样如此,其重要性不低于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对未知作品意义的“读解”过程。由于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使得这种“读解”过程显得十分困难。只有在音响感知的直觉基础上充分想象,才能够在把握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的基础上去推论出音乐作品的意义。
二
除了欣赏者以一种比较积极的听觉状态面对作品以外,对于有关现代音乐的一些背景知识的了解也是充分理解作品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对于这些背景知识应该从以下的三个方面把握:
第一,基于社会环境方面的时代特征的感受。我们知道,任何的艺术作品都会带有时代影响的烙印,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充满着时代特征的。现代音乐作品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它本身必然会受到时代精神的深刻影响。20世纪以来的现代音乐作品之所以会和之前的传统音乐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异(包括形态差异和表现内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因为20世纪人类的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所致。
20世纪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世纪,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大灾难的世纪。一方面,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超过了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的总合,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使得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存环境的改变使得人们的情感心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样也就导致了作曲家的创作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音乐作品的创作成为了表达某种观念、思想甚至于哲学的载体,这样,作曲家不再关注音响的审美价值涵量,而专注于音乐意义的理性价值涵量,同时充分扩大音乐音响的区域范围,做出了一种音响形式新奇、音乐表现深奥的作品,由此因为它不再以听众为根本而导致了现代音乐作品缺少听众;因为它不再以表现美感为中心而导致了现代音乐作品美感的缺失。另一方面,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的地区局部战争。这些战争对于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毁灭性破坏是以往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战争都无法比拟的。战争造成了经济萧条、生产破坏、社会混乱等等,但更为严重的恐怕还是人类精神领域中所产生的信仰危机。人生价值的丧失造成了人性的扭曲,诸如恐惧、忧郁、压抑、不安和紧张等心理状况常出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一切都必将反映到艺术创作中。比如勋伯格的《一个华沙的幸运者》,和诺诺的《飘零之歌》这类的作品,若没有对于时代特征的认识与感受是很难理解它们的。
第二,基于形式层面对于作曲家创作技法的了解。作曲技法是音乐创作的基础,是作曲家音乐表现意图的一种选择性载体,所以对于作品技法的了解将会有助于我们进入作品的形式世界,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音乐表现。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即使对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而言也并不容易,因为他们往往接受的是关于传统古典音乐的作曲学习和训练,所以在此特别提出这一点。
我们知道,现代作曲技术的出现本身是和作曲家新的表现意图联系在一起的,作曲家往往在表现要求上异于传统,如表现人的潜意识心理,如勋伯格的《期待》:表现某种生命状态;如凯奇的《芳塔娜混合曲》:表现一种灾难所带来的人的精神扭曲;如潘德雷茨基的《广岛受难者的哀歌》。诸如此类新的表现要求必然导致对于传统作曲技法手段的更新。20世纪的许多作曲家都自有一套独特的音响结构方式,在现代音乐的欣赏过程中,需要对这些作曲技法做一些初步的了解,以理性的方式从形式层面解读音乐作品。20世纪的新音乐已经成为了一种“专家音乐”,作曲技术层面的选择趋于高度的理性化,作品的音响结构体系本身就可能在表达着某种智慧。所以欣赏现代音乐也要从了解作品的外部形式结构入手,比如对中国作曲家赵小生的《太极》这一秩序井然的音响世界的欣赏和理解必须要从作曲技术层面做起。
第三,基于内容层面的对作曲家音乐创作的美学思想的把握。这一点是进入现代音乐欣赏最为重要的一步,因为作曲家所创作出的作品本身就是某种音乐表现思想的结果。下面主要从现代音乐与古典音乐在审美意识层面上的差异来大略地谈一下现代音乐所依据的美学思想。
20世纪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取得巨大进步、社会变革加速发展、社会生活产生剧烈动荡的一个世纪,这一切使得人们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传统价值的否定、对于传统思维的背离成为了这一时期的思想潮流,反映到艺术领域内,就有诸如意识流、达达主义、表现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艺术思想流派,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艺术的创作。而现代音乐正是产生在这些现代艺术的理念基础上,可以说,现代音乐创作的美学意识是对于传统音乐的全方位的背离和反叛。
古典音乐的审美意识是以观审美好、美妙、美丽来进行的,它要求音乐作品的旋律符合人们歌唱声调的纯性美,节奏充满着律动感,曲式结构原则表现为对称、均衡,这一切都与人们的生活状况紧密相连,古典音乐的一切表现都反映为美好的,如:爱情、亲情、和平、歌颂英雄之类的主题常出现古典音乐的作品中,总之,古典音乐把哲理性与抒情性的统一,协调发展到了一种最为完美的境界。
现代音乐是传统的古典音乐发展到现代的一种必然。因为传统的古典音乐在发展到其高峰以后,自身也需要变革以获取新的发展动力。从审美的角度来说,现代音乐不再着力表现美,而是着力去表现丑、战争、灾难等一些反方面的价值和事物,因为作曲家认为现实就是如此。现代音乐了传统古典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曲式诸原则,以噪音取代乐音,以声响代替音响,以理性取代感性,比如把非歌唱性的人声加入音乐作品中,把表演性的方式加入到音乐表现的过程中等等,诸如此类的做法在现代音乐的创作中很常见,这一切做法实际上导致了现代音乐走向了其本质的对立面。
中国当代作曲家贾达群教授认为,音乐的作用有两个方面,即承载情感和表达智慧。如果说古典音乐更多的是将音乐用于承载情感的话,那么现代音乐则更多的在表达着作曲家的智慧,这样一种事实说明,现代音乐与古典音乐在审美意识上存在着必然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就最终导致了一部分现代音乐走向了一条非音乐的道路。
古典音乐价值范文5
1.古典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必要性
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是两种不同构架、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古典音乐规模宏大,清新典雅,流行音乐情感丰富,易于传唱。两者虽然在表现形式、受众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和本质是不变的,它们都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音乐形式。如今,许多古典音乐在表达形式上日趋流行化,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也更加紧密。大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但是由于审美方面的爱好不同,音乐素养差异,加之年龄所限,缺乏阅历,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音乐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对象的喜好,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满足大学生的情感和表达需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
2.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途径
2.1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由上述可知,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有着不同的特点,两者的受众在审美兴趣、喜好等方面也有所不同,针对两者的差异性,教师可以课内外教学内容一体化理论为指导,构建课内外教学内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都引入到高校音乐课堂上去。确切来说,高校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树立开放的教学思想,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审美心理特征进行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创新,广开音乐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多种音乐种类的机会。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音乐教学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将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如《告白气球》、《不将就》等用到音乐教学中来,一方面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地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在讲述到与古典音乐有关的音乐乐理知识时,教师要积极借助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备来形象讲述古典音乐知识,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经典古典音乐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加深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特色、乐理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构建富有传统韵味的音乐课堂,真正使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爱上古典音乐。2.2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素养。就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比较而言,大学生显然更喜欢流行音乐,究其原因,许多学生从小就接触到流行音乐,他们对流行音乐也更感兴趣。在许多大学生看来,古典音乐虽然高雅别致,但是已经过时。高校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综合教育,首先要改变的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偏见,而要想改变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偏见,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古典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这也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在选用的教材、课堂练唱教学中,合理掌控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比例,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普及一些古典音乐知识。如在课堂休息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当天天气情况、社会热门话题播放一些应情应境的古典音乐,或根据该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进行对比分析,以引起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关注,使学生慢慢接触并接受古典音乐。2.3借助校园文化进行音乐教学。如今,随着社会发展,高校音乐教学的开放性不断增强。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渗透音乐教育,进行音乐教学资源开发,是大学音乐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因此,高校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将音乐教育与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支持学生创建音乐社团,鼓励学生以社团为单位开展各种音乐学习、交流活动。与此同时,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开展各种音乐表演、欣赏和文化活动,举办各种音乐比赛、音乐会,推进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或者引导有音乐特长的学生积极参加社区、地方举办的音乐比赛、文化活动,并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高校要以音乐教学改革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古典与流行的结合途径和新的教学方法,通过两者相互结合、创新教学实现音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白帆.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路径探讨[J].音乐时空,2016,01:152-153.
[2]赵静.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J].大众文艺,2016,06:239.
[3]刘兴武.基于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探究[J].戏剧之家,2017,03:202-203.
古典音乐价值范文6
近几年来,大多数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力求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活动中学习歌词、节奏、曲调、创编等,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小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是一个弱点。
中国的古典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都是高雅音乐,它们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着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温馨、浪漫。这些音乐流传千古、亘古不衰,不但优美动听,而且华贵高雅,会让你听得如醉如痴,也会让你在潜移默化中高贵起来。“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孩子没有不懂古典音乐的,因为经典音乐已成为这个城市俯拾即是的文化之声,无需专门教育,耳濡目染,人们便自然地走进了高雅音乐的殿堂。
经典就是世界公认的共同智慧,经典的思想文化价值永久不衰,是人们生命成长的必需精神食粮。音乐也是如此,经典的音乐作品传唱不衰。一些流行歌曲进入校园后,对学生尤其是对小学生会产生不良影响,把他们引向了成熟化。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听了那些带着爱彩的流行歌曲怎会不产生负面影响呢?记得一次上三年级的音乐课时,我组织了一次才艺展示,在展示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拿出了自己最拿手的歌曲,但让我失望的是那些欢快、有着童趣的儿歌已经离他们远去,伴随着他们成长的都是流行歌曲,一个同学演唱当今流行的《两只蝴蝶》,当唱到第一句的时候(亲爱的你慢慢飞),我想到了必须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必须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那么,欣赏音乐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我认为,孩子纯洁的心智更容易接受古典音乐,而且他们的收获也会有相当的意义,我所说的古典音乐,不是指音乐史上的意义,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维也纳古典乐派,也包括浪漫主义乐派、民族乐派等。不同时期的作品有不同的风格特征意义,这些作品的最大意义是深化心灵,滋润想象。对小孩子来说,看似庄严宏伟、高不可攀的古典音乐,其实比流行音乐更好接受,也更好理解,而培养一个人的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素养最好从小开始,一个古典音乐素养很高的人,很容易理解流行音乐所表达的东西,反之一个一直沉浸在流行音乐中的人常常很难深刻理解古典音乐的意境。
比如,中国古典音乐《十面埋伏》是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乐曲描写的是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从听《十面埋伏》可以让孩子们了解白居易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也可探知作者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争场景的琵琶音乐。世界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曾经这样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便能超越常人无以摆脱的苦难。”要想理解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你就要了解贝多芬的《命运》,你就要了解贝多芬,寻找贝多芬,认识贝多芬。由此可见,欣赏古典音乐,可以从中了解历史背景、年代、文化背景等。有的教师和家长认为孩子听不懂,如果用现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去衡量他的知识,那他当然一点也不“懂”,但可能有某种默默的“懂”而且可能“懂”得很深,“懂”到他整个生命里去,或许这才是“懂”的真意!毕竟生命是一大神奇,你以为儿童不懂甚至连儿童自己也不知道懂不懂,但小时候有了默默的酝酿,到了适当的时候就会“豁然开朗”,我们应给教育保留这一扇人生的可贵之门才好,也不要觉得孩子在玩的时候根本没有听,这种学习既符合儿童的学习规律,又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他们会在玩与学中愉悦心智,更会为成人之后富有教养与聪明过人奠定基础。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了人类的智慧、才能、情感等高尚的精神素养。有人说音乐像数学,那么音乐就是一个无限深邃的世界,学生在欣赏古典音乐时,不仅能受到美的情感感染,还能积极调动、运用个人所储存的“语言文字模块”,把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进行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自我人格素养的建构。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吸收知识、学习各方面文化的最佳时期,让他们沐浴在古典音乐的世界中,可为他们创造一个高雅的文化氛围。法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这样说:“音乐不在于直接描绘对象,而在于把心灵置于这些心灵创造的情绪之中去。”我想他说的音乐应该是古典音乐。中国的民族乐器古筝、笛子、二胡、琵琶、大鼓等乐器演奏的乐曲,你可以清楚地感到在空气中流动,山、水、落叶、冬雪……那是千古的生命里一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那是你从来未经历的古典音乐之美。宇宙之音人人皆可从天地万物之中获取,人文之声却因父母和教师的教育不同而大相径庭,接受高雅音乐应从小学生甚至从零岁开始,让他们沐浴在高层次的文化氛围之中,让孩子们从古典音乐中获得智慧,这些智慧将会伴随人的一生,且影响其整个生命的发展。
古典音乐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强调风格高雅并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古典音乐很高雅,并能给人心灵上的一种震撼。儿童的吸收能力是一生中最好的时期,犹如海绵一样,甚至可以全盘吸收,将来慢慢发酵,就好像种子种下去一样,将来一定会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应该让孩子们在古典音乐中的情绪,感受音乐中的美。
综上所述,欣赏古典音乐要从小开始,不管孩子们当时懂不懂,我相信在以后的成长路上会提高他们的修养,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成就他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