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范文1
1概述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最新公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19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40个城市(不含港澳台)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0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6736.2km。共有65个城市线网规划获批,63个城市在建规划线路总长达7339.4km[1]。为此,切实加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拥堵问题日益严峻,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满足了市民出行需求[2];另一方面,沿线建筑工程大量开发和施工,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危及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事故时有发生。2012年10月12日,某市轨道交通3号线因隧道上方违法施工,隧道被钻机刺穿,钻管砸坏行驶列车,泥浆大量涌入轨行区,造成该段轨道交通停运,大量乘客滞留;2017年12月6日,某市轨道交通11号线因隧道上方违法施工,隧道被打桩机作业击穿,致使列车与桩头发生碰撞,列车严重受损,相关轨道交通设备不同程度损伤,运营被迫中断。因此,若缺失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将严重危及城市轨道交通的结构安全、运营秩序甚至是乘客安危[3]。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的交通命脉,其安全性极为重要。轨道交通要保,大楼要建。切实加强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是保障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城市建设及物业开发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2控制保护区管理
2.1制定管理制度
控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开展建立在必须合法、合规、合理的基础上,完善管理制度是必要前提。行业内相关管理制度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城市轨道交通条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办法》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实施办法》。《城市轨道交通条例》是地方性法规,是各地关于轨道交通的最高效力文件,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均应制定轨道交通条例。在制定轨道交通条例之前,大多在建城市均会先制定和出台《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办法》,作为轨道交通管理的依据。《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实施办法》是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内部制定的实施细则,旨在明确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的具体流程。
2.2明确管理范围
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市交通运输部门及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划定,按程序报市政府批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阶段,以沿线城市道路规划红线中线为基线,每侧各60m范围内为控制保护区。在建或建成线路控制保护区分为安全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两个层次,其范围分别如下:1)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车站、隧道等)结构外边线外侧50m内为安全保护区,10m内为特别保护区;2)高架车站及高架线路工程结构外边线水平投影外侧30m内为安全保护区,10m内为特别保护区;3)地面车站及地面线路路堤或路堑外边线外侧30m内为安全保护区,10m内为特别保护区;4)轨道交通控制中心、变电站、出入口、通风亭、冷却塔、集中供冷站、基岩标、分层标等建(构)筑物结构外边线和场段用地范围外侧20m内为安全保护区,10m内为特别保护区;5)轨道交通过河、湖隧道工程结构外边线外侧各100m内为安全保护区,50m内为特别保护区。
2.3落实管理工作
关于具体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分为方案审核、安全评估、实施监管、巡查管理、应急管理、归档管理几个部分。1)方案审核。控制保护区内建设项目的方案审核主要分两个阶段:a.用地出让阶段。根据轨道交通在建及规划线路对拟出让地块提出控制性建议。b.方案联审阶段。依据相关规范,根据建设项目与轨道设施的空间关系、建设地点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工程设计方案、受影响轨道设施的结构特征和使用状况判断项目建设对轨道交通的影响程度分级,并提出方案联审意见。对轨道交通影响程度较大的项目,进行轨道交通安全专项评估。2)安全评估。对轨道交通影响较大的项目需开展专项安全评估及专家审查工作。轨道交通安全评估通过计算分析、工程类比和专家咨询等,对临近轨道交通结构的外部作业实施方案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严重程度所进行的综合评价和预测,量化外部作业对临近轨道较近结构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并根据风险性的大小,提出相应的预防或防护措施,以保障外部作业实施过程中轨道交通结构的安全。安全评估工作应贯穿于外部作业的设计、实施、工后等多个阶段,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现状安全评估、外部作业影响预评估、外部作业施工过程评估和外部作业影响后评估。3)实施监管。实施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a.施工前备案管理。项目施工前建设单位到轨道公司备案,并签订《轨道交通设施保护安全协议》。b.施工过程监管。监管项目是否在建设过程中落实安全评估报告及专家评审意见提出的保护措施。根据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建设项目对轨道交通设施的潜在风险,提出需重点监管的工程,确定关键监管工序。c.监测管理。重大影响项目由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专项监测,审阅轨道保护专项监测日常报告,及时掌握轨道结构状态,处理轨道保护监测数据报警。d.安全后评估管理。工程对轨道设施影响趋于稳定后,结合施工总结报告、轨道保护专项监测报告(必要时),编制《工程建设对轨道交通设施及运营安全影响后评估报告》,并通过评审,适时结束工程实施监管,解除双方安全协议。4)巡查管理。已建、在建线路日常巡查管理。制定巡查计划,对已建和在建线路控制保护区开展定期巡查,掌握控制保护区范围内的项目建设情况和对轨道交通的影响程度,发现问题及时劝阻和上报。巡查完成后,及时上报发现的问题、现场处置情况以及下阶段处理建议。规划线路日常巡查管理。制定巡查计划,对规划线路控制保护区开展定期巡查,重点关注项目是否按批复方案实施,对于未按批复方案实施的工程,现场应及时告知制止并要求整改。5)应急管理。应急管理可以分为:应急预案管理、现场监管和应急处置三个方面。在项目施工备案阶段,对项目轨道保护专项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后予以备案。现场监管阶段,根据工程对轨道的影响程度,到现场监督检查轨道保护专项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出现危及轨道交通设施安全的情况,轨道保护专项应急预案启动条件生效后,轨道公司需监督执行相关工程施工应急预案。6)归档管理。轨道控制保护区建设项目全过程记录及归档,包括项目工程审查审批、过程监管资料和监测总结报告等各种文字、图形和影像资料,按轨道公司归档资料管理办法归档。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范文2
关键词:地铁安全 计算机 发展 事故 安全 保障 技术
规范 分析
1 概述
随着加入地铁俱乐部的城市越来越多,我国有很多的城市都正在就安设以及扩建或计划建设地铁,而在地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值得安全生产责任单位关注和重视的课题。在地铁施工中,不仅要遵守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还应当针对建设单位在建设中的安全责任形成一套标准规范。在建设地铁工程中一直推行安全目标管理并建立施工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以使得各方的责任更加明确而具体。比如:深圳制定的总的目标是: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努力降低事故次数、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对于每个承包商,则在合同条款中规定8个分目标,其中包括不发生因工死亡事故,年伤率不大于5×10-4,以及安全生产检查综合得分在75分及以上,文明施工得分在80分以上。这些计算机统计的数据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建设单位一定要杜绝由于没有履行或履行不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的6项责任而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事实证明,推行安全目标管理以及建立控制指标体系能够有效的控制安全事故的发展。本文对地铁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重点介绍。
2 地铁施工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以近年来我国地铁的发展对地铁安全进行一个分析研究。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进程,而轨道交通具有绿色、安全以及快捷的特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地铁工程的规模日益扩大。但是,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问题,因此,为了保证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更为了保证轨道交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在解决轨道交通的施工安全方面采用了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
2.1 在地铁的建设施工阶段,在基坑或区间隧道开发时采用明挖、暗挖以及盾构等施工方法和辅助工法时,由于地层周围岩土体的原始应力变化和受扰动或者受到剪切破坏的重塑土不固结,就会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地面塌陷或隆起。因此,为了避免由于选择错误的施工方法和维护方案而造成地下管线的断裂或导致周围建筑物的开裂、倾斜甚至是倒塌,在分析时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以制定安全合适的方案。
2.2 在地铁建设施工期间,现场施工管理以及安全防护措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会对地铁施工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引发各种安全事故。如:不确定各种改移的管线和管位;由于施工场地狭小导致运输车辆乱行,或者设置的交通标志、指示灯等不恰当;检查被拆迁建筑的外接管线不到位;由于施工作业区边界不清楚或无栅栏或保安人员等造成非施工人员进入而影响施工安全;管线施工的沟槽安全防护以及周边建筑物的保护不当;燃气管线被切断且防护不当等。
2.3 施工建设的周边环境复杂。不仅地铁施工建设与周围环境相互制约、影响而错综复杂,加上在热闹繁华的市区进行建设,建筑物、拥挤的交通、城市地层中交错密集的管线分布也不可避免的对地铁施工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建设中一定要考虑周边的环境因素。
2.4 施工企业缺乏安全制度。无法认真落实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以及安全管理机制的滞后性,使得各方都不能明确自己的责任,更不能对安全事故负责。由于我国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监督方式,因此,不能适应扩大的建设规模以及更好的开展施工安全监督工作。此外,安监部门应当利用计算机监控技术,监督管理施工现场,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从而有效的遏制施工单位对问题和隐患处理所采取的不负责任的做法。
3 利用计算机对地铁技术接口进行管理
地铁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由城市规划、土木工程、机电设备、信息技术及公共管理等众多子系统组成。使各子系统在统一的技术接口上协调和匹配,从而完成一个庞大工程的融合。科学与严谨性的技术接口管理,对地铁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更能有效控制投资规模。
技术接口起源于计算机科学,其一,指为了解决计算机硬件间相互传输数据,必须给各硬件设备建立一个数据传输标准或通讯协议;其二,指计算机软件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标准程序或协议数据格式。
地铁的技术接口大致可以分如下三类:
①由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组成的行政技术接口。
②由物理接口(平面或空间)和逻辑接口组成的功能技术接口。
③由管理接口、设计接口、施工和调试验收接口等组成的施工执行技术接口。此外,技术接口还可以从地铁的规划合约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照地铁规划时间划分。总之,地铁技术接口是动态的,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技术接口,不同的技术接口当采取不同的措施。技术接口管理的好坏,直接牵涉到整个地铁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营等能否良好运转。
技术接口的文件资料包含了大量的专业信息,接口文件资料的创建要通过各相关单位的配合、探讨,并逐步完善接口需求。接口文件资料的创建是一个繁琐、严谨的体系工程,工作人员应当采取动态的变更与监管。有必要时,借助相关辅助工具计算,对每个体系从左至右的任何零部件进行一个一个认真细致的检查;发现某部件间有关联时,做个清楚的标记,继续排查其它有关联的零部件;反复这个过程,就可以创建一个完整有效的技术接口。通过以上的工作步骤充分说明,部件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中就能说明体系层间的联系。假如发现部件间没有相互联系,则可以证明体系之间也是没有联系的。接口数据库体系具备的功能主要有,网络传递,资源共享,动态保存,远程监控,迅速检查,分类别统计等性能,可完成技能接口文件的信息化管制,从而加大了技能接口管制的工作成效。
4 结束语
地铁作为一项地下建设工程项目,往往在人口密集且繁华的城市进行施工,且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以及技术复杂的特点。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地铁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科学领域很多,技术接口问题凸显在建设的每一个阶段。目前随着地铁工程的大力发展从而不断的趋向深化与量化,在地铁建设中,有效的技术接口管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些年以来,由于安全管理以及防护措施的缺陷,在许多已建和在建的地铁工程中引发了很多安全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加强安全管理以及防护措施,同时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地铁的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记者戴睿云.杭州萧山湘湖段发生地铁施工塌方事故[N].浙江日报,2008年.
[2]廖萧.上海地铁施工克服世界级难点[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陆文军.上海地铁施工完成高难度“穿越”[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通讯员曹建忠,冯玉平.十八局集团四公司成为天津地铁施工劲旅[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5]记者张翰轩,通讯员孔祥文.地铁施工能“上”能“下”[N].首都建设报,2010年.
[6]何玲玲,段菁菁,方列.地铁施工事故频发背后的反思[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8年.
[7]记者何玲玲,段菁菁,方列.地铁施工事故频发:“抢进度”之祸[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胡荣明.城市地铁施工测量安全及安全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贺爱群.地铁施工重大危险源评估与识别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