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范文1

[关键词]全球化;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

[中图分类号] F27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3-0046-04

2006年10月16日,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以“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FDI from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Economies)为题,了《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该报告指出:长期以来,外国直接投资一直被认为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渠道。而现在,情况开始变得多样化,其中一个最突出的新特点就是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开始蓬勃兴起。2005年,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亿美元。2005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大的投资来源地依次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湾、巴西和中国内地。中国在吸收外资保持世界第三的同时,自身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中国跨国公司的崛起已经引起全球注目。在《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全球100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中,中国跨国公司占据了半壁江山,达到50家。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已达636.4亿美元,累计成立境外投资企业9,900多家,分布在全球近170个国家和地区。[1]而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领头羊,其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而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此,本文在分析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以全球化的视角对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

一、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

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目标主要是:力争在近年内对外直接投资大项目上有所突破,特别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项目;力争在对外劳务合作层次上实现劳务人员输出由普通型向专业型、技术型升级;力争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海本土跨国企业;力争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打拼的复合型人才。

在此战略目标下,2006年上海全年新批对外直接投资项目75个,对外直接投资总额5.3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4亿美元。迄今为止,上海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投资企业和办事机构。“十一五”期间,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望年均增长30%左右;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额累计超过280亿美元,约为“十五”期间的3倍多。此外,上海已于55个城市建立了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与10个城市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上海将充分利用“友城”资源,为企业“走出去”服务。[2]

此外,近年来上海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特点突出,表现为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超过国有企业跃居投资主体首位;从投资主体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占到投资主体总数的五成半,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纺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

二、全球化背景下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

上述分析可见,近年来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快速增长。那么,导致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出现快速增长的动因是什么呢?本文认为,这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剧相关。下文对此进行详细论述。

20世纪末的最后10多年,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在全球化背景下,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新的动因,这与传统的跨国公司FDI动因有着很大的不同,是对传统跨国公司FDI理论的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普遍关注。他们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定,提出了许多观点各异的跨国公司FDI理论。这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海默(Stephen H. 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弗农(Raymond Vernon)的产品周期理论、尼克博克(Frederick T. Knickerbocker)的寡占反应理论、巴克莱(P.J.Buckley)的内部化理论、邓宁(John H.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等。这些跨国公司FDI理论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对外直接投资的行列中,并且呈现出迅速增长之势:1981~1985年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仅占世界FDI总额的2.2%,但到了1993年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已达到了7.2%,其绝对数量的增长更可观,在1981~1985年期间平均每年只有10亿美元,而到1993年己高达140亿美元。2005年,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亿美元。[3]上述传统FDI理论对于大批涌现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无法解释。本文认为,传统理论所依据的环境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人类社会经济状况。而这种状况在20世纪的最后十几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伴随着这种变化,企业战略环境也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巨变必然对现有的跨国公司FDI理论提出众多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是为了获取技术和融入全球供应链。

1.获取技术。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理论认为,企业只有具备了垄断优势,才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Stephen H. Hymer,1960)[4]。上海大多数企业不具有垄断优势,在技术上往往处于劣势。上海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动因就是为了获取技术,加速技术累积的速度和动态效果,从而获取垄断优势。

以技术获取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依赖于这样一些条件:①某技术先进地区拥有生产X所必需的先进技术(或管理技能)T,这是因为技术先进地区具有产生T的R&D环境;②某技术后进地区拥有生产X所需要的某种重要要素L。假设:①技术或管理技能T的交易成本很高,因此技术先进地区向技术后进地区许可并由技术后进地区组合T、L进行生产的方式被排除;②技术先进地区企业到技术后进地区从事FDI的可能,因跨国成本高(含跨越“国界”成本和技术内部转移成本)和害怕引出潜在竞争者,而被排除;③技术后进地区为得到T,可到技术先进地区从事获取技术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即在当地雇佣工程师、收集信息、设计和开发技术或管理技能T1。

我们把T、T1,刻化为时间t的函数,易知T (t) > T1(t)≥0,t ∈[0, t,] ,用T(t)- T1(t) =G表示技术差距,则学习过程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为:

而策略竞争(博弈过程)能够维持的必要条件是,对任取t≥t1,存在某个充分小的技术差距(G ),使得

G(t)=T(t)-T1(t)≤G,t∈[t1,+∞](2)

以技术获取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本身使企业在短期内(0, t1,)遭受的损失(C)和长期(t1,+∞)在世界市场利用新技术T1所获利润π分别为:

这里r为贴现率,i为某国(i=1, 2,・・・,n),π1为拥有T1的技术后进地区在(T1,+∞)期在世界第i国投资的跨国公司所获利润。显然,关于(3)式?坠C(t)/?坠G(t)>0,t∈(0,t1) 这表明,技术差距越大,损失越大;关于(4)式,π只与某个固定常数G有关,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表明t∈(t1,+∞)时,技术差距已不构成技术先进地区和技术后进地区之间特定的竞争优势,这些地区的企业所获利润与技术差距无关。

最后,用倒推法(backward),当π>C,t∈(0,+∞) 技术获取型FDI在(0, t1)发生,意味着会出现逆向投资;当T(t)-T1(t)≤G,t∈[t1,+∞]时,意味着技术后进地区企业通过逆向型投资已成功获取某项技术T。

上文证明了技术后进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是现实的,强调了技术后进地区是可以在对外直接投资领域有所作为的,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外来直接投资。事实上,以技术获取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实践中也完全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的现实情况,特别是对当前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在技术上存在的巨大差距,上海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国外跨国公司成为技术标准的制定者,而上海企业被迫成为技术标准接受者。因此,与世界级的大公司相比,上海企业最为突出的缺陷正是缺乏核心技术,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技术模仿阶段,不能自主开发出引导市场需求、领先于同行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而出于保持与增强垄断优势的需要,跨国公司无论在技术转让还是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对关键技术都十分敏感,避免技术扩散,增强竞争对手能力。因此,上海企业也很难通过技术引进或引进外资的方式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正因如此,上海企业要想获取技术这一产业竞争中最为关键的战略要素,在强调“自主创新”的同时,也应当积极主动利用“走出去”获取技术,即开展以技术获取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最大化地利用发达国家技术集聚地的外溢效应,并将海外研发机构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迅速转化、投入生产,使“新型工业化”道路尽快实现“研发在外、应用在内”的格局。上海企业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并购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公司的研发部门,或者与当地拥有先进技术的高技术企业合资设立新技术开发公司,雇佣当地工程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利用当地的先进设备,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国外“硅谷”技术集聚所产生的外溢效应;同时,海外研发机构更能将大量技术信息及时、准确、直接地传递到上海公司总部,有助于上海企业及时了解世界前沿技术动态,调整企业技术研发方向。以获取技术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提升上海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同时,更能促进上海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加速上海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上海企业实施以获取技术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一些企业开始逐步到发达国家设立研发型企业,成为以技术获取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先驱者。以上海复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1991年2月,该公司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AIDO)合资成立上海中和软件有限公司,同时在东京成立研发公司――中和软件株式会社东京支社;1994年3月复华实业全额投资成立美国环球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致力于开发与生产UPS产品并将先进技术转移到国内,加速国内产品的更新换代。

2.融入全球供应链。传统跨国公司FDI理论认为,企业的跨国发展与国内市场发展相比,面临着更高的交易成本,因此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条件是具备某种竞争者所没有的优势,这是传统跨国公司FDI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其实,这里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条件,即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非全球化的条件下,绝大多数的企业在各自的国内市场里可以生存与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并非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在非全球化时期里,对外直接投资只是企业成长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上海企业必须做好全球竞争的准备,而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一环是上海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事实上,全球供应链的概念是随着跨国公司全球化业务拓展而产生的,是研究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供应链优化的问题。以在华跨国公司为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全球供应链延伸到中国,在中国建立新的大规模生产基地、设立新的合资公司及销售网络,以期降低其运营成本、更贴近消费者,并提高市场份额。举例来说,进军中国市场较早的摩托罗拉和爱立信公司,在把整机带入中国的同时,也发展了一大批配套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国外知名企业在华投资建立的合资企业。2000年摩托罗拉在华采购金额为75亿元人民币,2004年达到120亿元。摩托罗拉产品在中国采购的零部件比例高达65%,有700家供应商;同样,爱立信公司在中国也有24个办事处、9家合资企业和4家独资企业。中国已经成为爱立信全球四大供货基地之一,设在南京和北京的两家合资公司生产的产品不仅提供给中国市场,也提供给亚洲乃至全球其他客户[5]。跨国公司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采购和销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最佳配置,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的供应链延伸至全球每个角落。在此背景下,上海企业不能等待观望,而要积极参与,争取尽早融入到全球供应链的环节中去,这是经济全球化对上海企业提出的客观要求,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使上海企业尽快融入全球供应链。

随着近年来上海商品竞争力的大幅提高,上海企业要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直接把商品卖给国外消费者,而融入全球供应链是必然的选择。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都要在全球范围进行原料采购、产品生产和销售,这就形成了一条稳定的国际供应链。这些跨国公司每年的采购额十分可观,而且一旦选定供应商就轻易不会变动。客户不稳定、订单不稳定一直是上海许多企业面临的难题,这些企业不得不按照中间商的指令进行生产,企业成了中间商的“打工仔”。如果能够进入全球供应链,就相当于获得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就可以摆脱中间商的控制。上海企业在设备、技术、人力资源、经济环境等指标上都相当不错,完全有条件进入全球供应链。随着上海企业的不断壮大,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跨国公司,上海企业不仅能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一环,而且还能成为新一代的全球供应链的“链主”,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使上海企业尽快融入全球供应链之中。总之,融入全球供应链是上海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又一主要动因。

事实上,一些发展壮大了的上海企业为了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已经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他们制定了国际化战略,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全球市场。在实践中,宝钢公司在打造全球供应链方面颇为成功。宝钢生产钢铁所需的原材料,绝大部分必须依靠进口。这一点使宝钢较早地考虑了原材料的供应问题,在采购上采取战略供应链方式以及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最近几年,宝钢相继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哈默斯利公司等合资办矿,确立了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并与多家世界知名船东签订长期运输协议,确保了原料资源的稳定供应,保障了运输能力。2004年,宝钢决定对外直接投资80亿美元在巴西建设一个钢铁厂,产品主要为当地汽车工业服务。这一计划吸引了巴西淡水河谷矿业公司、法国钢铁集团阿赛洛的参与,是迄今我国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项目之一。[6]宝钢此举不但进一步巩固了与国际矿业巨头和钢铁巨头的战略联盟,也直接嵌入了美资巨头主导的全球汽车供应链条之中。随着上海企业的不断壮大,以融入全球供应链为主要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会被越来越多的上海企业所采用。

3.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近年来,日益加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于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1/2,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人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约 1/10、1/20和3/5。[7]而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人口多、地域小、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力弱,资源与环境约束瓶颈更为突出。由于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上海经济对资源的需求迅猛增加。伴随着上海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对矿产、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供求缺口日益凸现。资源的国内供给率将进一步下降,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这些因素都迫使上海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以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也就是说,上海在进一步加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同时,应该积极实施对外直接投资,让更多的上海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去获取资源,利用全球资源发展壮大,同时缓解上海的环境压力。这既是上海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上海突破资源与环境约束瓶颈的有效出路。

结 语

近年来,中国在吸收外资保持世界前列的同时,自身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而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领头羊,其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而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是为了获取技术、融入全球供应链和缓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上海企业要善于利用当前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寻找合适的切入点,物色良好的合作伙伴,更为大胆地实施对外直接投资,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获取先进技术,尽早融入全球供应链之中,同时也可以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带领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中国不仅成为世界上吸收FDI最多的国家之一,也必将成为全球FDI来源大国之一。

[参考文献]

[1]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6:FDI from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Economies[EB/OL]. 省略,2006-09-16.

[2]吴 宇.上海市今后4年对外投资规模可望超过30亿美元[EB/OL].新华网,news.省略,2007-2-9.

[3]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2006[R].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 省略/,2006-09-10.

[4]Hymer Stepher H. (1960),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M.I.T. Press.

[5]白木.中国将成为全球制造工厂[J].党政干部学刊,2002(5).

[6]柯兆发.中国企业转向全球供应链[N].中国交通报,2005-2-23.

[7]顾海兵.“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分析[N].中国税务 报,2006-3-31.

The Motive of Shanghai Enterprises’FDI under the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He Ju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3,China)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范文2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内生边界;资源类企业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5-0038-04

自2000年中国正式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突飞猛进的增长态势。2003年~2008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流量几乎保持了每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2010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创下了688.1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首超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从对外直接投资所在行业分布来看,中国资源类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井喷态势。据统计,2009年中国海外并购中来自资源类行业的交易金额超过了90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全部交易金额比重的七成以上。为什么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在资源类行业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中国3/4的对外直接投资由资源类企业完成

企业内生边界理论是新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解释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选择。安特拉斯(Antr6s)(2003)将刻画企业边界的契约理论与国际贸易新理论相结合,揭示了企业在资本和技术上的异质性是如何影响其在全球范围内安排生产模式的,即为什么有些企业选择了对外直接投资,而有些企业则选择外包。根据安特拉斯(Antr6s)(2003,2005)的理论模型,当最终产品生产企业的资本密集度大于某一临界值时,该企业将会选择直接投资的方式来组织生产,反之,更倾向于选择外包的组织形式。所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行业选择与企业的资本密集度存在密切关系。

企业的资本密集度对其选择何种方式来组织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将择优选取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按行业分组的规模以上企业数据为样本,重点考察中国39个细分行业中434364个企业的资本密集度情况。依据计算出的资本密集度结果,我们大致可以将39个行业划分为三个层次(如表1所示)。第一个层次为资本密集度在80以上的行业,这类行业由于资本密集度较高,更适于通过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来安排组织结构,因而此类行业可能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行业;第二个层次为资本密集度在40~80之间的行业,随着这类行业资本密集度水平的逐渐提高,其生产模式可能从外包向对外直接投资转化;第三个层次为资本密集度小于40的行业,这类行业由于资本密集度较低,而更适宜采取外包方式来组织全球生产。

依据企业内生边界理论,资本密集度较高的企业能够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因而可以理解为资本密集度越高的企业越应该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在表1中,居于第一个层次内行业的资本密集度显著高于其他行业,而这些行业中的绝大多数都与石油、天然气、金属和水等资源的生产相关,因而根据企业内生边界理论可推断,资源类行业应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这与事实完全相符,近年来中国“走出去”企业的行业分布表现出了显著的集聚态势,大批资源类企业“走出去”的现象十分突出。

来自国内外的统计数据证实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类行业。据美国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0年,中国能源和电力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022亿美元,占五年内全部对外直接投资的47.3%;金属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608亿美元,所占比重为28.2%。可见,约3/4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资源类企业所完成,此类企业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

来自国内的统计数据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以资源类行业的代表性产业——采矿业为例,根据商务部公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统计数据,2010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100亿美元的六大行业中,除资产管理类和金融类投资之外,采矿业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从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上看,近十年来采矿业保持了17.2%的平均对外投资比重。2009年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高达133.4亿美元,接近2003年的10倍,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的23.6%。可见,资本密集度较高的资源类行业更易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行业。

二、中国资源类企业“走出去”的特点

资源类行业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导行业,资源类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投资主体、投资方式、投资目标和投资风险四个方面,具体特点如下:

(一)大型国企占据主导地位

资源类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一直以来大型国有企业始终在这类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资源类国有企业因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能够更好地降低投资风险,从而实现海外扩张。根据投中集团(China Venture)(2011)统计显示,在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1亿美元以上的21个案例中,有19个均为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实施,国有企业参与海外并购的比例超过90%。在这些投资海外的国有企业中,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央企主导了多项海外大型投资项目,是国内资源类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资金实力雄厚且经营业绩良好的民营企业也逐步加入到对海外资源的投资中来,但资源类行业的独特属性使国有企业稳居核心地位。

(二)投资方式以跨国并购为主

近年来,跨国并购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手段,并购案件的数量和涉及金额呈快速上升趋势。2010年,中国企业完成的跨国并购55件,环比增长7.8%,披露金额294.19亿美元,环比上升2.91%,其中资源行业占比较大,披露交易金额居各行业之首。中国资源类企业主要选择跨国并购为主的海外投资方式,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跨国并购可以使企业在较短的周期内实现收益,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另一方面,跨国并购可以使中国资源类企业利用国外企业在资源掌控方面的优势,快速进入海外资源市场,通过打入产业链上游来降低原料供应成本,并保证原料稳定供应。如,2009年中石化以72.4亿美元收购了瑞士的阿达克斯(Addax)石油公司,这项收购使中石化获得了阿达克斯(Addax)公司在尼日利亚、加蓬和伊拉克部分地区的油气开发权,增加了中石化的油气储备,并顺利完成了企业的资源结构优化。

(三)寻求优质海外资源成为主要目标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市场需求日益扩大使中国资源类企业迫切需要寻求优质的海外资源,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使国外一部分资源类企业面临生存困境。于是,中国资源类企业加大了对海外资源市场的投资规模。2010年,中国十大海外并购交易中有7项来自资源行业,资源行业以230.71亿美元的海外并购交易完成金额占据该年度海外并购案例总量的79%。而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和许多西半球国家成为中国资源类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市场,占中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总数的70%左右。如,中石油联合皇家壳牌以31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煤层全体生产商及液化天然气勘探公司(Arrow En-ergy)的全部股权,五矿集团以13.86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矿业公司(OZ Minerals)的部分资产,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向委内瑞拉投资400亿美元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合作。

(四)高投资风险与高投资收益并存

中国资源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交易金额往往很高,基于1994~2009年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其中近七成企业属于资源类企业),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为投资者带来了正的财富效应。但是,海外资源类投资在给国内企业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投资风险,这类高风险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企业内部所蕴含的投资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在技术条件、管理水平、运营能力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薄弱而可能导致的投资损失;企业外部因素所引发的投资风险也往往会对企业投资收益产生巨大影响,政治风险是当前中国资源类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首要风险。一旦东道国政府利用海外投资进行政治博弈或当地发生政局动荡,都将引发投资不畅甚至直接导致投资损失。2009年中国铝业公司收购澳大利亚力拓的失败,以及2011年利比亚政局动荡引发的投资损失,都突显了政治风险对资源类企业海外投资的重大影响。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企业内生边界理论探讨了企业资本密集度与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关系,认为资本密集度较高的企业更容易参与对外直接投资。上述研究解释了中国“走出去”企业集聚于资源类行业的现实表现,揭示出企业在资本密集度方面的异质性对其在全球范围内安排生产模式的内生决定作用。尽管企业内生边界理论及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实都证明了资本密集度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其他要素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并非所有行业中的企业均适宜从事对外直接投资,资本密集度较高的企业可以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得更高收益,而资本密集度较低的企业可以从外包等其他方式的生产模式中获得更高收益。因而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中,企业应视自身在资本密集度方面的异质性差异而科学做出对外直接投资决策。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范文3

关键词:海外投资;收益;分析

中国企业轰轰烈烈地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但是投资的收益与投资的预期差距较远。据世界银行估算,1/3的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是亏损的,1/3盈利,1/3持平。而中国一些学者和专家认为,实际情况可能比世界银行的估计还要严重。在2002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中,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低下,几乎属于最低的20%之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提供的调查显示,中资企业境外投资不赚钱甚至赔钱的,约占67%。沿海地区过半数的企业海外投资是不成功的,真正成功的企业仅占10%左右。广东省在香港的企业有600多家,很多公司管理不善,亏损严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收益不佳,收益和投资不成比例,实际收益远远低于投资的期望。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收益不佳的表现

(一)区位选择不当引发的收益不佳

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区位选择不当,对区位内的风险估计不足,产生严重的问题,企业损失很大,引发收益不佳。例如:2005年联想用12.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制造公司(IBM)的PC业务,美国国会议员理查德・达马托向国会提议审核联想计算机的信息安全,使联想的业务发展受到制约,联想集团海外发展困难重重,加上美国严格的劳工法,使得企业难于破产,只能苦苦挣扎,更无法谈及提高收益。2004年中国两名工程技术人员在巴基斯坦被绑架,2005年1月,8名中国人在伊拉克被绑架。2007年1月,先后有5名和9名中国工人在尼日利亚南部的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遭到武装分子劫持。这些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二)对当地环境不了解引发的收益不佳

企业自身对当地环境不了解,尤其是人文环境不了解,使得投资困难重重,收益及其不佳。例如,2004年上汽用5亿美元收购了韩国的双龙汽车公司。双龙汽车的收购,使中国在韩国投资引起韩国普通民众的反感情绪。不满的情绪很快蔓延到消费领域,减少购买,再加上经营不当的问题,曾经辉煌的收购投资以申请破产告结。2005年委内瑞拉政府宣布,把外资控股或独资的石油、能源类企业收归国有,外资方不能控股。因此,在委内瑞拉投资石油、能源的外国公司损失巨大。

(三)投资策略不当引发的收益不佳

在2002年开始的海外直接投资热潮中,企业更多的是看重被并购企业的技术、市场或资源状况,而对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具体环境与自身状况是否适合考虑较少。例如:2005年,中海油斥资185亿美元收购美国第石油公司尤尼科,因美国国会的阻挠而失败。对海外投资环境考虑不周,盲目投资,策略不当,这种方式的投资给海外企业后期的发展形成巨大隐患,投资收益非常困难。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收益不佳的原因

(一)海外投资历程短,经验匮乏是收益较差的直接原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是在2003年以后,发展的时间与发达资本主义20世纪60年代的对外直接投资相比,时间短,在几年的时间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其蕴含的风险及问题非常多。投资经验缺乏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投资经验的缺乏与讯息的获得有极大的关系。国内企业一般缺乏具有研究国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对投资国经济法律了解透彻的人才,信息的缺乏加上人才的缺失,企业在进行决策中难免依靠国内经营的经验,而国内经验在国际上很难行得通。联想的海外困境和韩国双龙的破产就是典型的缺乏经验。这两个2005年的投资明星,一个是被国外的劳工等法律制度困扰,一个是被韩国的民族情结和害怕中国强大的情绪打倒。虽然原因不同,却殊途同归,结果都是缺乏海外投资经验。

(二)融资渠道不畅是收益不佳的客观原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国有大型企业投资存量的比重超过81%,这类企业在投资初期得到国家政府的资金帮助,但政府资金来源的最大问题是后续较差,一旦这些企业在海外短时无法获利,想从政府这里再获得较多资金就很困难,因为政府资金有限,因此海外投资资金短缺现象比较普遍。中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善,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完整的为海外投资提供信用担保和保险机制,国内银行难以评估海外投资的信贷风险,还不能有效地为海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融资。企业从海外市场融资也很困难,企业自身的实力较弱,在融资环境良好的国家难以开展;在投资的东道国融资环境较差时融资变的根本不可能,境外企业缺乏一个正常的融资渠道,难以有效做到融资成本最小化,中国海外企业很难获得后续发展资金,甚至在经营过程中的短期资金需要都很难得到满足,这直接制约了中国企业海外的经营与发展。

(三)缺乏核心竞争力是收益不佳的根本原因

中国企业国内生产国际销售的竞争力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但国际投资的竞争力却十分薄弱。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一个企业要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有3个方面的优势: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东道国的区位优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首先是所有权特定优势不明确,企业缺乏核心的竞争力。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就会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就不可能拥有更多的客户资源,联想的海外投资中缺乏核心竞争力是其投资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要想取得最终的成功更是不可能的。中国目前就整体而言,在技术创新方面还比较落后,中国的许多企业,在技术上多数尚处于引进和消化国外技术基础上的创新阶段,加上受研发投入水平的限制,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在技术上都没有摆脱对国外的依赖,即便是电子产业这种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也是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竞争力就不会有长久收益。

三、提高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收益的策略

(一)选择与投资项目相匹配的区域进行投资以提高收益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历程很短,对外界情况了解很少,企业在作决策时常常看的是市场份额和机会,但是其中很多因素都可能限制企业发展,降低企业的收益,因此对投资国环境进行全面地分析,选择与企业相匹配的区位进行投资,以提高海外投资的收益。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

投资历程短,并不是不可克服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对照所列因素对投资国进行评估,如果企业可以克服这些因素,则可以进行直接投资,如果企业不可以克服这些因素,则不要贸然投资。例如,中国某企业是一家有特色的餐饮业,其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针对当地劳动力价格高的问题,可用提高产品的价格来应对。如企业是一个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科技含量低的企业,则在劳动力价格高的国家很难站稳脚跟,这些企业应该选择劳动力价格低于中国的区位进行投资。选择与投资项目相匹配的区域进行投资是提高收益的前提。

(二)建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国内外融资平台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自有资金普遍短缺,跨国经营中资金问题是一个显著的瓶颈。因此,解决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融资问题,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应该建立国内海外资金融资平台,中国企业在国外受到较多的融资限制一时难以克服,因此,在国内建立相应融资渠道,以解决企业短期资金缺乏的问题。这里面存在的问题核心是海外企业很难用自己海外企业担保进行融资,因为国内银行对海外资产的处理比较困难,因此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用国内企业担保为海外筹资。其次,积极引导企业海外融资,政府可以通过官方外交建立海外融资渠道,以政府信誉担保,使企业在海外融资市场上获得资金。融资渠道畅通,后续资金有保证,使企业收益提高的必要条件。

(三)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对外直接投资主体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有无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关键,在现有的基础上发掘企业竞争力是投资收益的保证,对外直接投资不一定要有制造飞机的技术,而是要有竞争力的特色技术。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要对自身进行评估,找出自己立足海外的优势,如无任何优势可言,就不要盲目投资。当然,投资优势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有自己的特色产品:这类企业有自己的秘密技术,像可口可乐公司的配方保密,虽然没有高技术,却有自己的商业秘密。此类企业就是一类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比如医药、餐饮行业等。

企业有自己的管理特色:这类企业在产品上并无过人之处,但在企业管理上有自己的特色,员工素质很高,采取柔性化管理,员工乐于奉献,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此类企业就是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比如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

企业有自己的资金规模优势:这类企业资本雄厚,规模庞大,在市场投资过程中以资本取胜,虽然产品特色一般,在国际市场上却能站稳脚跟。如中石油、联通公司等等。

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多方面的,在科技领域竞争力短期内无法提高的情况下,培育多种多样的核心竞争优势是提高企业海外受益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杨文.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基于中国企业500强和世界企业500强对比数据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8.

2、张树明,徐莉.中国企业FDI的海外进入模式及其投资绩效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范文4

中国大规模的海外投资被视为“中国崛起”的新标志。然而,海外投资规模的急剧扩大、资产份额的快速提升,也意味着海外投资风险的日益加大,中国要学会跨国投资的风险管理,提高中国的海外经济利益。

首先是投资保护主义风险。近几年,发达国家以威胁国家战略安全为由,使中国企业海外资产并购频频受阻。美国经济分析局统计显示,中国对美国历年投资存量仅为23亿美元,是美国外资直接投资存量的千分之一。深处债务危机困扰的欧盟对中国企业的并购也深感不安。近期欧盟有意效仿美国在1975年成立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CFIUS),希望设立一个新机构负责对外国企业投资和收购本国企业进行安全审查。

第二,海外投资成本上升风险。比如,中国每年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量资源。然而,继欧盟率先通过碳排放交易体系之后,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近期宣布,计划在明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征碳排放税,三年后还将引进碳交易排放机制,以降低澳大利亚碳排放。目前公布的受控于碳价的企业名单包括:国际电力、TRU能源等电力企业,布鲁斯科等钢铁公司以及力拓、必和必拓和伍德赛德等矿产资源和石油巨头。将被征收碳税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到了澳大利亚总排放量的60%以上。这也意味着,今后对矿产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进行直接投资,其投资成本上升的不确定性开始变得越来越大。

第三,海外投资战略缺失风险。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排名更能说明问题。在全球128个参与排名的国家中,2003-2005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绩效指数(OND)为1.139,全球排名第67位,而该指数2007年以后再次下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绩效非常低,意味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不高,效益较差,严重缺乏海外投资的所有权优势。

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国家经济增速下降,需求不旺,大宗产品国际价格低迷,企业流动性出现严重短缺。相比之下,手中相对充足的现金激发了不少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强烈的“抄底”心态。但总体看来,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收购整合的理解,似乎一直停留在买设备、买厂房、买技术的阶段,而缺乏明确、长远的战略规划。

第四,海外资产汇兑风险。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汇兑风险越来越突出。特别是2008年以来,传统的对冲工具等套期保值手段更加难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高度不确定风险,中国海外企业屡屡蒙受因汇率剧烈波动而带来的巨大损失。

当然,更不可避免的是国家政局动荡等带来的不可抗力风险。海外投资活动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中国企业在投资意愿高涨、投资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必须重视日益复杂的海外投资环境。今年以来,中东、北非局势动荡让在这些地区拥有大量投资、工程承包、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国企业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范文5

关键词:中国外直接投资;现状;特点;对策

一、引言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与特征对增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地位以及加快融入世界经济进程也有指导意义。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特点

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鼓励有条件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尤其入世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从2002年不足1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约521.5亿美元。我国对外投资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在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不断的提升。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

(1)对外直接投资地区过于集中

我国对外投资的地区过于集中,亚洲以及拉美地区仍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集中地区,2007年存量为1039.2亿美元,占比为88.1%,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是我国对拉丁美洲的投资有所下降所致。从流量上来看,中国大陆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向主要集中于亚洲和拉丁美洲,占中国大陆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90%以上。从非金融类投资流量分析来看,2007年我国拉丁美洲地区的投资下浮比较大,对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投资增长一倍以上。

(2)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比较集中

从流量上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流向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采矿业、制造业、金融业的投资占到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91%。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批发和零售业66亿美元,占24.9%,其中有四成的投资属于当期利润再投资。从存量上来看,行业分布比较齐全,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采矿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合计占80%。

(3)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逐渐放宽了对外投资政策,对外直接投资主体逐渐由国有企业主导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方向发展。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继续保持多元化格局。国有企业所占整个境内投资主体的比重继续下降,有限责任公司占投资主体的比重上升到43.3%,位于境内投资主体数量的首位。这表明有限责任公司和民营企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新生力量,投资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应对策略

由于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时间还比较短,仍处在起步阶段,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过程中,难免存在问题,现提出如下对策:

1 调整地区结构,拓展投资市场多元化

从整个海外投资布局来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仍明显偏少,从而影响了我国对外投资市场的进一步拓展。除已进行投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以外,从近期来看,发展中国家中的印度、巴基斯坦、巴西等国家,拥有众多的人口和庞大的消费群体,经济增长较快,并且中国许多产业相对于其国内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是许多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理想的目标国。另外,周边国家如东盟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比较接近,又有“10+1”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更可成为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伙伴和对象。

2 调整行业结构,丰富行业多元化

从产业角度来看,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在国际竞争中占垄断优势地位的产业。实际上,按照日本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我国应将边际产业转向其他国际产业分工层次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因此,选择拉美、非洲、中东和其他东南亚国家进行边际产业的转移,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而且随着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外市场份额的扩大,我国企业面临的反倾销诉讼也在增加,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绕过贸易的壁垒,充分利用我国企业所拥有的小规模适应性技术,同时劳动力成本又不至于增加,这样既可以带动相关设备、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出口,又有利于我国企业形成稳定的海外市场。

3 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为开创海外投资事业新局面,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运用国家政权力量尽快制定与完善海外投资立法,以信贷、保险、投资保证等各方面为企业海外投资创造条件。应尽早制定与国际法、国际惯例相接轨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法,以达到保护和促进本国海外投资的健康发展。建立高效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体系,注重发挥政府部门、信息中心和社会团体的资源优势,积极向企业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范文6

在世界经济前景黯淡的局面下,全球并购市场日渐冷清,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并购市场则略显暖意。尽管在此次全球危机中未能幸免,但很多亚洲公司相比欧美同行拥有更为充裕的现金流,中国公司越来越被视为并购交易中的活跃买家,其在国际并购市场中格外引人注目。规模庞大的资源型企业收购,使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扬眉吐气。然而,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背景下,拥有强大研发能力的技术型企业更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海外并购 浪潮滚滚

经过多年的资本积累,羽翼渐丰的中国企业逐渐开始走向海外,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在进行资本国际输出。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521.5亿美元,同比增长96.7%,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6.5亿美元,同比增长63.6%。2003―2008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70.2%。据渣打银行估计,2009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有望首次超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额。

对外直接投资包括“新设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基本方式。一般来说,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初期,企业大多采用新设投资的形式,但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跨国并购将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与新设投资相比,跨国并购具有建设周期短、经营风险低、投资方向灵活等优点。2008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日益活跃。清科《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并购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发生的13起跨国并购事件中,有7起为中国企业对外的并购,比重达到了53.8%,而2008年同期该比重仅为20%。

海外并购资源:无奈之举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生水起,触及行业日益广泛,但总体来看,自然资源领域的并购仍较为集中。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公布的多个并购案例中,能源,矿产资源领域的并购占了绝大的比重。仅在今年2月份,中国企业就向4家海外资源类公司发起并购,其中的3家均为澳大利亚的资源类公司。

趁国际资源价格下跌出海“抄底”,虽有利于企业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但这也透露出中国资源类企业的一丝无奈。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额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从而引发能源,矿产类资源需求高涨。但受国内资源供给能力的限制,中国资源类企业不得不依靠进口来确保产能,对外资源的依赖日益严重。而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巨幅波动,严重影响国内企业的正常发展。为掌握更多资源,保障企业的平稳运行,海外并购成了资源类企业的现实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企业目前大量并购海外矿产资源,是国内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外延。

然而,高能耗、低水平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社会的主题,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恰好为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当前危机中,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重中之重。在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都要求加快产业内部兼并重组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从经济转型的角度看,资源虽然是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但是先进的技术却是当前迫切需要的。

海外并购技术:当务首选

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无外乎自主研发和外部引进两种途径。自主研发虽然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但是在前期科研投入少、科研实力薄弱的情况下,自主研发耗时较长且风险较大。在目前中国产业急需升级的情况下,采用“拿来主义”直接引进国外已经基本成型的技术未尝不是一种快捷的方式。

国际金融危机给各行业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拥有大量专利技术但由于资金紧张而陷入困境的海外企业并不罕见。为了维持正常经营,这些企业正亟待出售。另外,各国政府在危机下也相对放松了对技术型企业并购的限制。相对于资源类企业的海外并购,技术型企业的并购金额相对较小,不易引起舆论的抵制,所面临的并购风险也就相对较小。因此当前的经济环境,也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技术型企业的最佳时机。

当前,海外并购技术型企业在整个海外并购潮流中还属于涓涓细流。从并购案例上看,海外并购技术型企业主要集中在IT,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被并购企业的技术都是并购方所急需的,并购的规模及影响力都较小。然而我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与国外都存在较大差异,海外并购这些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的技术型企业存在广阔空间。

政府已经对海外技术型企业并购制定了明确的鼓励政策,在《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中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境外企业和研发机构”,“对境内企业并购境外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可给予相关项目贷款贴息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境内外并购贷款业务。”

海外技术并购注意事项

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现代科技是各种工具和规则的系统,具有复杂的多元性。在选择海外并购技术的时候,并不一定最先进的技术就是最好的。技术上具有适当的领先性、能够解决企业技术瓶颈,是选择海外并购目标的基本原则。

公道的交易价格技术型企业价值的评估要比资源企业的评估更难,在评估时不但要懂得目标企业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更要了解该技术的市场前景。为了取得双方都满意的交易价格,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参与并购资产的评估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