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范文1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东亚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起着越来重要的影响作用,两个国家在千百的历史中不断交流,互通有无,有着许多相似的文化特点和相同的传统礼仪修养。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者和未来的建设者,对其礼仪修养的研究和调查有着十分重要的开拓作用,特别是对比研究中日两个国家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发现两个国家在礼仪修养方面的异同,在差异中学习,在对比中提高,为中日两国大学生的交流和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也为中日两国的一衣带水的友谊作出贡献。
关键词:中日 大学生 礼仪修养 调查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研究中日大学生礼仪修养的背景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拥有着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儒雅的秉性修养,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修养作为文明、进步的象征,始终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广泛而且深远的影响。在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中,处处体现了古人对礼仪和修养的心的与体会。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日本的文化则是从古代中国流传进入的。考古学和人类学观点认为日本民族是主要由古代中国汉族、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融合而来,逐渐迁移到日本融合衍变而来,其文化有着和古代中国相似相同的地方[1]。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日本的大河民族不断学习和发展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礼仪特点。在世界范围内,日本人以其独特的礼仪修养,代表了东亚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2、研究中日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目的
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两个最重要的国家,在东亚乃至世界上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示范效应,两国在历史上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交流,汉朝时,日本和中国即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唐朝时候的鉴真东渡更为中日之间的交流交往添上了浓墨重笔。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说过:“中国是日本的邻国,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关系,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哺育,这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中日两国就是在这样的联系中生活过来的。”[2]。此次作者以交流考察的身份前往日本,对中日大学生在礼仪修养的差异做了方方面面调查和对比,期间发现两国大学生在很多方面的确存在差异,而重要的是,发现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的方面,这就是研究中日两国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目的。
研究中日礼仪修养,特别是中日大学生之间的礼仪修养的异同,探究中日礼仪现状和原因,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现有的情况,在思考中研究中日大学生礼仪修养的对比,有利于我们在加强认识的同时,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和对策。
二、中日两国大学生礼仪修养的表现
1、语言词汇表达方面
礼仪修养最外在和最直接的形式就是语言词汇的表达,虽然日本的汉语是从中国引进的,经过一千多年的使用和改良发展,部分词汇已有了歧义或者不同的用法。例如,“先生”一词 , 在中国古代时指“文兄”和“老师”,后来用作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称,也被妇女用来称自己的丈夫。而在当今中国,无论对方是谁,身份如何 ,许多人都爱以“先生”敬称 ,特别是服务行业用来称呼客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日语却保持了国内部分语言“内涵修养”的部分,日语中的“先生”一词却不能泛指任何人 ,一般指教师、医生、律师以及国会议员等具有身份的人,和古代中国的用法范围基本一致。一些表示动作的词 , 虽字形一样 ,但随历史的变迁 , 却各具其意,如“走”,在古代汉语中有“疾趋”即“跑”的意思 ,但现在汉语中的“走”已成为“步行的通称”,但在日语使用上,仍是疾跑的意思。[3]。虽然词语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日本大学生在对老师、兄长,甚至是我们中国的交流访问生的语言敬意。
在日本的交流期间,作者感觉最深的就是日本大学生对敬语的使用,无论是ありがとう还是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日语,两个均是“谢谢”的意思,后者是敬体形式,它是日语文言文在现代日语中的残留,是十分尊敬而且正式的用法)。
人类的语言行为是礼仪修养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探索到很多文化的奥秘,不同文化对相同的问题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但是其内在的含义和意义却有着相似相同的地方,礼仪修养最直接,最外在的体现就是谈吐和言行举止,而国内大学生,在许多的地方还有不足,在作者之前做的《90后大学生礼仪修养调查研究报告》中,当问及“哪些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时,其中发现17.3%的国内大学生说话带脏字,有14.3%的国内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听电话,有6.9%的大学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中日两国的大学生在语言词汇的使用和表达上体现了不小的差异。
2、行为举止方面
(1)社交礼仪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范文2
关键词: 中西方丧葬礼俗 死亡文化 宗教因素
丧葬礼俗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文明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积累、沉淀和发展。不管是何种文明,虽丧葬礼俗的形式复杂多样,但是至少在遵循某种丧葬礼俗和宗教仪式来表达对逝者的缅怀这一点上都是相同的。不过在具体的实施的过程中无不带有本民族的文化烙印。死亡文化的本质是生存文化,从一个民族的死亡文化中可以窥到那个民族的全部生存哲学。本文通过对中西方丧葬礼俗的差异的比较谈谈中西方死亡文化差异的宗教因素。
一、中国的“隆丧厚葬”和西方的“简丧薄葬”
从中国的历史看,丧葬礼俗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一直都有“隆丧厚葬”的传统。亲人亡故后的丧葬礼仪包括停尸、报丧、招魂和送魂、做“七”、吊唁、入殓、丧服、出丧择日、哭丧和下葬十种仪式。期间还要设宴招待前来慰问的亲朋,整个丧礼可以断断续续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而西方受到基督教的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西方丧葬礼俗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哭丧、宴谢、祭奠等程序,基督教仪式几乎贯穿其中,但与中国的丧葬礼俗想比就要简单很多了。以从三个方面比较中西方丧葬礼俗的差异。
1.墓地
《易经・系辞》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至春秋时期,孔子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风日盛,历代不衰,并逐渐形成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礼仪制度和墓葬制度,以及种种讲究。于是,坟墓被认为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邱,上可尽送终之孝,下以为启后之谋。所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对坟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视。风水说也由此被丧葬所重视并流传至今,在某种程度上选择风水宝地比厚葬更重要。到现在,尽管中国各个城市都实行公墓对殡葬进行统一管理,但在公墓位置的选择上,不少人还是会听从风水师的建议。
与中国相比,西方墓地的选择就没有这么多的讲究了。以美国为例,较早的墓地一般是在教堂周围,受英国和法国习俗的影响,人们也常常选择那些位于城郊风景秀丽、肃穆安详的地方作为墓地。现在西方公墓园林化程度很高,规划也很长远、划一、详细,有公路、纪念、休息、住宿、购物的场所。公墓管理很严谨,死者不论何种葬式,都要深埋,墓面平整,而后种上草皮,碑石不能太高,碑石周围要种四季花卉,一年四季墓前几乎都是鲜花盛开。整个公墓内无论墓多少,墓主何人,只见墓碑和花草,看不到任何特殊标志或土堆。
2.丧服
死亡是人生的重点,中国传统奉行“事死如生”、“慎终追远”的价值观,因此,在中国古代礼仪中,丧礼是极其讲究的,尤其是子女对父母服丧礼仪,往往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格的重要标准。丧服从重到轻,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合称五服。不同丧服穿着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其中时间最长是斩衰,期限三年。中国的丧服避精细,趋粗疏;忌华丽,尚缟素。到了近现代的时候,中国的丧葬习俗受到西方的影响,丧服有了很大改变。通常是在告别死者、悼念亡魂时,左胸别一朵小黄花,左臂围一块黑纱。有些妇女在亲人离世后在发际插一朵白绒花。这些象征的志哀方式,比起古代丧服要大大简化了。
在传统丧葬中,西方没有像中国对丧服有明确的规定,不过中西方在丧服的颜色选择上截然不同。中国采用的是白色,中国一直就用“红白喜事”称婚丧。而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在美国的丧葬礼仪中,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色,车窗遮有黑纱。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领带。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以示对逝者的哀悼。人们需要黑色文化来摆脱恐惧(死亡的恐惧),并将它形象化和实在化,这是人们潜在的需要。
3.哭丧
哭丧是中国传统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是一种以哭的形式表达哀思的礼俗,贯穿了整个丧葬过程,尤其以出殡时的哭丧尤为受重视。因为出殡时必须全体子孙后代特别是男人们“唱哭”,否则就会被乡亲视为不孝。此外,哭的音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会被人们视为不孝。因此为了赢得孝顺的美名,后代子孙们往往会花钱请人替死者哭丧,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职业的哭丧者。
在西方的丧葬礼仪中也有哭的场景,但是不会像中国的哭丧那样需要嚎啕大哭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无论是在送葬路上或下葬时,亲人们都不能嚎啕大哭,只能默默流泪或嘤嘤啜泣,意为不要打忧死者灵魂安静。
二、中西方死亡文化差异的宗教根源
中国的“死亡文化”是儒家仁学道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我国原有的丧礼为表致哀;祭礼为表致敬,并有“不忘”“报德”的涵义,后渗入了佛教的果报,道教的鬼神来世观念,与原有的“不忘”“报德”思想融合,行成了中国以孝为中心的丧葬礼俗。
在中国古代儒学家看来,“生”与“死”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正如《论语・先进》所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因此,儒家对死后世界的认识是一片空白。道教为我国本土宗教,对来世也一无所知。后佛教传入,提供了死后六道轮回、托生转世的观点。道教即予以吸收附会,填补了死后世界的空白。于是出现了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融合了佛、道二教的丧葬礼仪。“孝道”则成为儒、佛、道在丧葬礼仪中融合的关键。儒家提出了对亡故祖先“应尽孝道”的原则,佛道提出了“如何尽孝”的办法。如此,佛道影响了祖先崇拜,祖先崇拜影响了佛道,也因此影响了中国人的一般人生观。“中国人在得意时人人是儒家,失意时人人是道家,去世时人人是佛家”。中国是儒佛道三教合一,而这合一的可能也可以说是由这“孝”字说促成的。
西方的“死亡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是基督教灵魂学说的一部分,意在培养人们对上帝的宗教感情,净化其道德情操,坚定基督教轻尘世、重后世的生死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罪,人活着必须赎罪,死后才能进天堂。“人的生和死是个人和上帝之间的事,死亡是灵魂摆脱了躯体而皈依上帝,人一经死亡,似乎就与自己的亲朋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躯体已经腐朽,灵魂则到一个美好的地方去了”。所以基督教轻视肉体的过程,而重视灵魂的得救。也正因为这样,对于丧礼提倡简丧薄葬,更多地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
丧葬礼俗是人类对死亡超越的外在形式,在宗教教义的解释与参与下,它将死亡所承载的伤痛、悲苦、绝望、恐惧一一化解。并且中西传统丧葬习俗的差异不仅仅表现为“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丧葬活动作为一种文化,必定体现该社会文化的某一精神,而且是人们各种心理需要的映像。不过,我们认为死亡文化及丧葬活动最终仍然是为了生者,所以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文化。一如生和死不可分离一样,它们各自的文化也是紧密相连,同时又相互制约。
参考文献:
[1]黄建中.比较伦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范文3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 护理礼仪 教学改革 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28-02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经历着由疾病向患者、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方向转变。这种转变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外在形象。因此,加强护理学生的护理礼仪基本素质教育和训练,是护理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研究开展护理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并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价。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选择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3届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8班和9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8班93人,男7人,女86人;平均年龄21.5±0.9岁。9班93人,男6人,女87人;平均年龄21.2±0.6岁;两个班的性别构成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抽签法随机确定8班为教改组,开展护理礼仪课程改革教学;9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礼仪方法教学。
(二)教学方法。两组使用同一教材, 由同一教学团队授课。教学团队组成包括形体专业教师1名、人文学科专业教师1名、临床护理专家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大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理论授课为主,考核方式主要为理论考试。教改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主要表现为:在传统护理礼仪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渗入古礼的教化,把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相结合、礼仪与沟通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案例相结合,并融入现代医学模式理念。教学方法改革体现为: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体系,重视实践技能培养。教学方法上注重多样化,采用系统讲授法、实训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拟法等,甚至部分课程内容采用小班化教学,强调教与学的互动。理论课的讲授,只要有需要,都有采用案例展开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续后可根据学生在案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把要教授的知识进行展开传授。实践课采用模拟教学法,教学团队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的背景以及行业的特色给学生创建模拟仿真的工作场景,设计不同的工作岗位,让学生模拟职业岗位的角色完成各种工作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模拟训练中培养职业技能素质扩大专业知识。具体训练的方法是以2个或多个同学为一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再角色互换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这一过程重点考核学生对称谓礼仪、自我介绍礼仪、与病人礼仪沟通的运用,体现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以规范的礼仪沟通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课程改革效果评价内容与方法。课程改革效果评价包括课程教学评价和外部评价。课程教学评价由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组成。对照组只进行理论考核,闭卷方式进行。教改组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内容和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实践考核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护理礼仪的综合掌握及灵活运用,考核时教师给出几个模拟场景,如面试场景、查房场景、危重患者特护场景等,学生自由组合, 2~4人为1个小组完成。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成绩均为百分制。教改组成绩由理论考核成绩的60%与实践考核成绩的40%相加。
两组学生在同一个医院的相同科室进行轮转实习。结束时,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临床带教教师和学生参与护理的住院患者开展满意度问卷调查,进行外部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在护理实习过程中的穿着、表情、妆容;姿态、身体语言;问候、介绍方法;交流、沟通技巧;护理操作技能等方面。满意度采用Likert5级评价法,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5个等级,依次计分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对带教教师发放问卷45份,两组均回收45份,回收率100.0%。对住院患者发放问卷150份,教改组回收134份,回收率89.3%;对照组回收133份,回收率88.7%。
(四)资料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1软件建库,双人双录入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方法,组间满意度得分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二、结果
(一)两组课程考核成绩比较。教改组学生理论考核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改组学生实践考核成绩75~93分,平均分85.5±3.1。见表1。
组别 人数 理论考核成绩 实践考核成绩 总成绩
对照组 93 80.2±10.3 ― 80.2±10.3
教改组 93 86.0±8.4 85.5±3.1 85.8±4.6
t值 4.208 ― ―
P值 0.000 ― ―
(二)实习带教教师评价。带教教师对教改组护理操作技能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项目 教改组(n=45) 对照组(n=45) t值 P值
穿着、表情、妆容 4.53±072 4.13±0.82 2.459 0.016
姿态、身体语言 4.60±0.81 3.95±0.77 3.902 0.000
问候、介绍方法 4.65±0.86 4.09±0.82 3.161 0.002
交流、沟通技巧 4.39±0.81 3.96±0.88 2.412 0.018
护理操作技能 4.18±0.76 4.15±0.83 0.179 0.859
(三)住院患者评价。住院患者对教改组护理操作技能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项目 教改组(n=134) 对照组(n=133) t值 P值
穿着、表情、妆容 4.66±0.73 3.97±0.65 8.155 0.000
姿态、身体语言 4.35±0.66 4.01±0.73 3.993 0.000
问候、介绍方法 4.58±0.70 4.03±0.86 5.733 0.000
交流、沟通技巧 4.26±0.83 3.76±0.91 4.691 0.000
护理操作技能 4.06±0.69 4.00±0.78 0.666 0.506
三、讨论
目前国内虽然不少院校已经开设护理礼仪课程,但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大班授课,理论授课占主导,教师往往沿袭传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一般是缺乏互动性的“填鸭式”,教学效果较差。二是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三是考评方式单一,考核一般以理论考试为主,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死记硬背,融会贯通的能力较差。因此,开展护理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研究构建的护理礼仪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案例分析法,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研究调查显示,教学改革取得较好成效,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教改组学生实践考核及格率100%。国内有研究也发现,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护理礼仪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方面需要理论知识的讲解、传授,另一方面更需要技能的训练。以往国内护理礼仪课程绝大多数以理论授课为主,忽视实践教学。近年来,国内各地在护理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实践教学改革思考和探索,并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研究者郎巍和胡剑华应用角色扮演法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护士、医生、病人、家属,分组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表演过后各组互评, 互相取长补短。将学生本身作为教学的教材, 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 在提高沟通技能和沟通自信心的同时, 学会了如何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研究者吴明等采用情景模拟法进行实践教学,把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综合运用于临床实践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 结合临床的一些真实病例, 展现不同的情景, 如患者不愿意让实习护士实施操作、患者得知癌症后心情郁闷、幼儿不配合注射等, 让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和护士,身临其境训练沟通技巧, 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本研究将角色扮演法和情景模拟法结合进行护理礼仪实践教学,创建模拟仿真的工作场景,设计不同的工作岗位,让学生模拟职业岗位的角色完成各种工作任务。本研究调查发现,带教老师和住院病人对教改组学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语言、微笑和交流沟通技巧等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护理礼仪服务的基本技能和语言规范,并将所学护理礼仪知识较好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并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 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的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和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护理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教学效果较好。但本研究存在实施对象范围窄、数量少的局限,研究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进行检验。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护理礼仪是一门以提高护生礼仪修养为目标的课程,良好的礼仪行为并非一朝一夕训练而成,而要靠日常生活中的不断训练并内化为个体的行为习惯。因此, 护理礼仪应贯穿在整个护理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复训练, 才能逐步纠正护生的一些与护理礼仪不相符的习惯, 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 使护生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岗位, 胜任角色。
【参考文献】
[1]王成文,王成伟,刘剑威.《护理礼仪》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 吉林医学,2009(18)
[2]张凤英,朱丹,朱晶.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理礼仪》教学需求与课程设置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1)
[3]郎巍.《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1(9)
[4]胡剑华.角色扮演在加强护生礼仪形体培训中的效果评价[J]. 护士进修杂志,2012(3)
[5]吴明,钱晓路. 护理礼仪课程设置及教学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0)
[6]夏雅雄,方仕婷. 护理礼仪融入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应用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09(20)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范文4
关键词:礼仪教育;道德教育;作用;实施
我国是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标志,是历代最基本的道德教化内容。我国古代完备的礼仪知识、规范的礼仪体系,不仅对东方各国,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发展都曾发生过深远的影响。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礼仪教育同样十分重要,它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重视礼仪教育,尤其是学校礼仪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
何谓礼仪教育?所谓礼仪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社会生活的文明规范,形成健全人格,是教学生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何谓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我国古代有德育之实,并无德育之名。“德育”一词在 20 世纪初传入我国,1904 年,王国维以“德育”、“智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本论文将礼仪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抓手,或者说一个突破口,试图通过礼仪教育,整合学校的行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其它道德教育领域,帮助学生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形成健全人格。
二、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的主要原则
学校礼仪教育原则作为学校礼仪教育客观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主观反映,是礼仪教育工作者处理礼仪教育中各种矛盾的主题思想,是学校礼仪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为了使学校礼仪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结合当前学校礼仪教育的实况,提出以下四个主要原则:
(一)自律性原则
自律指不受外界的约束,不为情感所支配,根据自己的良心,为追求道德之外的目的而制定的伦理原则。现在一般使用“自律”这个词,就是指不受外界的约束,不为情感所支配,根据自己掌握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礼仪教育应该自始至终强调礼仪行为的自律性。但如果礼仪教育仍然停留在要求学生听话、服从,那么实际效果就会出现许多两面派、伪君子,当面服从、背后不从,滋生出大量社会问题。因此坚持礼仪教育的自律性原则,是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又符合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的发展,也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件实事。
(二)合作性原则
礼仪教育必须通过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形式,主要是小组学生的合作形式来进行。礼仪知识的学习不是纯知识学习,也不是纯个人技能训练。而是一种交往道德和公共道德的学习。如果说在现代学校中各种学科的合作学习已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那么在礼仪教育中小组同伙共同学习更应成为一条铁则。礼仪教育一定要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满堂灌形式,也要改变全班一起统一操练的形式,而是要转变到教师精心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形式上来。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可分别承担一项互补且有内在关联的“角色”,包括小组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而且这些角色是可以更换的。从而使每个学生在不同情境中通过“合作”,学习到交往技巧和礼仪知识。因此人际交流、交往的意义和目的就在于合作,礼仪的意义和目的也在于和谐合作。合作应是自始至终贯彻于礼仪学习和教育的全过程的原则。
(三)情境性原则
情境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授礼仪时,不能脱离情境,只是抽象地讲解礼仪准则,而是要把这一礼仪行为放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并说明清楚。学生在学习礼仪行为时,不能以了解和懂得礼仪规则为满足,而是要以自己的礼仪行为在不同情境下最为适宜的不同运用为学习目标。礼仪教育的情境性原则就是要开启这样适时适宜的礼仪智慧。否则脱离情境宣讲,那么就只能留下几条简单的原则。情境性原则就是要教师注意在不同情境下学生行为的不同差异。礼仪的规则是典型的教条,在教和学礼仪时注意情境性才有礼仪的智慧,才能把礼仪真正学到手。
(四)整合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指的是在实施礼仪教育的个别内容时,要有整合和整体的理念。不仅要注意礼仪教育各部分内容的关联和整合,也要注意礼仪和道德人格的联系;不仅要注意礼仪教育内部各方面的整合,还要注意礼仪教育外部和其它德育的整合。对于礼仪,我们可以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公共场合礼仪,或餐桌礼仪、服饰礼仪、行为礼仪等等。但最基本的是教师要对礼仪知识和行为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在教授时,也要有整合的思路,切忌“就事论事”,割裂地教授某一礼仪,这样就很容易成为只是礼仪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与学生实际行为和道德脱节作为一个教育原则。如果我们对礼仪教育的理念和实施有了整合观念,那么再来看学校其他教育如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等,在理念上和内容上也是可以整合的。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原则,我们必须鲜明提出并努力坚持。
三、礼仪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实施
(一)科学规划丰富教育内容
礼仪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优雅行为的人,还要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开设相关的礼仪教育课程,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地引导受教育者自觉的掌握礼仪规范并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在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多种学科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的程度开展教学内容。学校礼仪教育则要将礼仪教育与伦理学、交际学等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历史渊源和思想内涵,了解文明礼仪的功能和作用,从礼仪的基础知识到个人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社会交往的基本礼仪等,全方位了解礼仪教育的内容,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要开设各种形式礼仪讲座和礼仪活动,将继承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增加对传统礼仪的了解,接受并掌握现代礼仪规范,处理好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的关系。通过礼仪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礼仪知识和礼仪行为规范,养成礼仪行为习惯。
(二)通过榜样示范争做道德模范
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地方,也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的重要桥梁。礼仪本身就包含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和公德,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塑造良好的礼仪形象。在学校开展礼仪教育,要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认同并内化礼仪规范,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和审美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要起到为人师表的道德表率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带头遵守道德规范,践行文明礼仪,以良好的作风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树立学生学习的先进榜样。教师还要积极带领和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活动和社会活动,在实际活动中实现礼仪行为的自觉,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争做礼仪行为模范。
(三)过程与结果并重
礼仪教育是要通过行为训练和强化,使个体形成健全的人格并成为社会合格的公民,是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凝合。礼仪教育过程是教育的量和教育的质的统一,通过提高学生的礼仪学识、构建礼貌的思维方式,培养具有道德精神内涵和较强的礼仪应用能力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体验和礼仪行为的实践,因为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了解礼仪的道德内涵、礼仪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和学习结果有深刻的反思,提高礼仪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践行文明礼仪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积极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道德教育的校园氛围,是促进道德建设的潜在的教育力量,各种活动的不断展开还能够促进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形成新的凝聚力。同时,还要借助校园网络、校报、校园广播、宣展栏、学生会组织等彰显校园精神的平台,营造文明有礼的良好校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礼仪活动,使学生在礼仪文化活动中感受礼仪的精髓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不断开展,形成良好的校园文明的环境,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导向,改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开展礼仪教育要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使礼仪教育有丰富的文化活动载体,不断促进教育形式多样化,丰富礼仪教育内容,深化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燕.现代礼仪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赵玉梅.初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7.
[3]刘敬.中学生礼仪教育初探[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范文5
关键词:中俄;宴会礼仪文化;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
从本质上看,宴会礼仪文化不仅仅是饮食礼仪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标志。中俄两国宴会礼仪文化是因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产生的,因此也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民族特色。我国的宴会礼仪文化更关乎政治,而俄罗斯宴会礼仪文化更多反映了俄罗斯社会和历史的变迁。中国宴会礼仪存在的意义是为统治者的政治服务,对伦理和规范进行了强化,让传统儒家文化得以在宴会上面面俱到,变成引领不同阶层群众行为的榜样和制度。而俄罗斯宴会礼仪文化的意义在于反映社会和历史发展及变迁,将其中蕴含的物质理念转化为促进俄罗斯精神形成的主要方式。
一、中俄宴会礼仪文化中用餐工具的对比
宴会礼仪文化内容中,餐具占据较为主要的地位,因此笔者先从餐具部分入手,对中俄两国的宴会礼仪文化的不同做出对比研究。
中国老百姓在饭桌上最常见的餐具就是筷子,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已经超过三千年。筷子最早的说法是箸,由于材质为竹子,因此以“竹”为部首。但是箸的发音有着停滞不前的意思,没有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因此我国人民将箸改为筷,意味快速发展的意思,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筷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中国人好吃的名声也来源于此,中国人只要有了筷子,一般什么食物都可以夹取到,可谓一“筷”在手,美味不愁。
俄罗斯饮食中使用的用餐工具一般为匙、刀、叉,在使用不同食物的时候,还需要根据食物的冷热、味道以及食材使用不同的刀叉,也需要配合以碟、瓢、杯、锅、碗等工具。据史料记载,俄国是在彼得一世之后开始使用刀叉匙开始进食的,因此刀和叉是俄罗斯在饮食文化中必须具备的工具,而且材质上也比较偏爱陶瓷餐具。俄罗斯公民在用餐时往往是右刀左叉,吃鱼类食物的时候要使用三齿叉,吃温度较低的菜式时使用较小的叉子,温度较高的菜式使用较大的叉子,面条、果冻、布丁、鸡蛋和鱼都是不能用刀切之后再食用的。吃面条的时候要右手拿着叉子,只叉起两三根面条,然后进行旋转餐叉,待面条卷在叉子上之后再放入口中,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用嘴吸食面条,发出声音也是不允许的。
二、中俄宴会礼仪文化中用餐氛围的对比
简言之,俄罗斯的宴会礼仪文化以静为主,中国的宴会礼仪文化以动为主。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大外交和政治问题都是在宴会上得到处理和解决的。我国古代较为流行的一种礼仪宴饮活动――“乡饮酒礼”,是由统治者从领地中请来各式各样的人才,按照宴会礼仪文化开设宴饮活动,在宴会上与其讨论国家发展等相关大事,因此可以说我国从古至今都有着宴会文化礼仪活动的存在。除此之外,中国人讲究排场在国际上也是很出名的。对封建时期的国家统治者来说,吃饭的行为并不是为了吃饭,而是利用饭菜的样式和数量体现其帝王的价值和地位。
俄罗斯的宴会文化礼仪和中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部分宴会上发出较大声音都属于不礼貌行为。在俄罗斯人的观念中,吃饭也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更多的意义在于和朋友进行友好交往,宴会的主人会很在意客人对食物的评价,更会希望客人把餐桌上的食物都吃光。这不仅是对食物味道的赞赏,同时也体现了客人对主人的尊重和感谢。俄罗斯人无论是在餐厅还是家里,基本都会保持轻声细语的用餐氛围,像中国一样的小吃夜市和大排档的热闹氛围基本不会存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在很多中国人也开始学习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学会了很多可以借鉴的宴会礼仪文化,但是也不能因此失去我国饮食文化的优点,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中加速发展才是真正的大国之道。
参考文献:
[1]张清波.中俄宴会礼仪文化对比研究[D].重庆:四川外语学院,2011.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范文6
广州“南方窗”杂志报导,2010年中国出境人数达3452万人次,成为亚洲第一大旅客输出国。但欧洲酒店业2011年6月举行的全球游客评选中,中国游客形象排名全球倒数第三。
这报道距离2001年10月中央颁布《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已十年,这期间,各大、中、小学也根据文件精神进行了一系列的礼仪教育,但实效性却令人深思,农村小学礼仪教育缺乏实效性更甚。
2010年12月30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并指出:“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见增强实效性的紧迫性。
二、农村小学礼仪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
通过实地的考察、访谈和对随机抽样调查问卷汇总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对现有教育模式下农村小学礼仪教育实效性进行评估。主要原因有如下:
1 礼仪教育“网络”缺失
通过礼仪教育实效性的调查分析,我发现学生在学校表现、在家庭中的表现、在社区中的表现是有很大差异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者就礼仪教育方面是脱节的,没有形成有机的“网络”统一体。
2 “知”“行”链条断裂
良好礼仪行为的产生必须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内在因素是“情”和“意”。而目前农村小学进行的礼仪教育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那只是在做部分“知”的工作,而没有做全面的“知”、深层面的“知”,也没有很好做“情”和“意”的工作,出现了学生被动的、机械接受礼仪行为的教条,产生了思想上抵触情绪,影响了小学礼仪教育实效性。
(1)对“知”理解的片面性
在礼仪教育中,很多学校对“知”单纯理解为“礼仪规范”,认为学生礼仪表现不好是因为没有进行系统的礼仪规范教育所致,因而向学生灌输了那不合实际的中规中矩的“成人性的礼仪动作”。如:向老师打招呼时要一鞠躬二问好,鞠躬要90度角。这显然不符合生活实际,学生也不可能做到这种超越了学生行动限度的动作,学生在情绪上当然有抵触了。
(2)教师“意”参与的缺乏
在对班主任、德育干部进行访谈时,当问到“礼仪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是什么?”。老师们各抒己见,其中教师“意”参与的缺乏,也是大家认同的原因之一。
如:礼仪教育活动都是学校德育处安排的,从内容、方式到时间,班主任是比较被动地接受任务和完成任务。某周有主题班会,该主题班会的主题也由德育处明确,是否完成任务,德育处还要检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班主任只是“任务型”并没有主观能动的“意”的参与。
(3)学生“情”的“淡薄”
知、情、意、行是思想工作的法宝,只有在知的情况下,学生把知识内化为个人修养,才能产生情,才会有意志品质,才会有行的结果。从调查可知,学校在进行礼仪教育时都在做“知”表面化、规范化的工作,在做“行”的“中规中矩”工作,没有能“以情动人,将心换心,平等互相”,学生当然也就变成了接受的机器,没有产生共鸣,学生没有“被感动”。
3 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从调查中得知,心理健康教育还需引起我们农村小学关注,在进行礼仪教育中还没有能很好地从学生心理特点入手,做好“交心”思想工作。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贯以“思想品德”问题而没有从心理问题加以疏导。
4 社会环境的负面效应
社会是个大课堂,小学生的思想每天都受到大课堂的熏陶,而这个大课堂有积极面之外,还有负面效应,成为了小学生两难的德育界面。特别是个人修养问题无时无刻地冲击着中国人的良知:问题鸡蛋、问题奶粉、问题香肠、问题大米、问题食用油、问题猪肉、问题食盐、闯红灯等。毋庸置疑的是,这种种的社会现象对我们农村小学进行礼仪教育成效是产生很大负面影响的,学生礼仪行动也处于“两难”境地。
5 科学评价机制的缺失
在老师问卷中我设计了第8小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是如何就礼仪教育实效性开展评价?”以此调查研究各校就礼仪教育的实效性评价开展情况。从调查中得知,学校更注重学科成绩的评价,对学校开展礼仪教育评价是无章可循的。可见,科学评价体系到科学操作体系的缺失,是造成学校礼仪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三、提升农村小学礼仪教育实效性对策
课题组成员经过了三年的努力,通过研究、实践、修正、完善、再实践、再完善,揭示提升农村小学礼仪教育实效性对策有如下三个大方面。
1 提升“礼仪修养”的教育
礼仪修养是礼仪教育成败的根本,“本”指本源之意,即“知、识、明、意”内化成为个人思想、行为的境界。“知”指识道、知明之意。知的重要,早已经被孔夫子作了精辟的论述,如:“知者不惑”;荀子也有论述“识道”地能提高道德的自觉性,只有“知明”才能保证“行无过”。“意”指意志、意愿之意。意之重要,孔子也有精辟论述,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可见,人的意志力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力量。
(1)增加学生“礼仪修养”的厚度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可见中国有博大精深的礼仪文化。
首先是礼仪知识认知。这是我们农村小学老师所缺乏的,俗语道“要使学生掌握一滴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要求老师具有丰富的礼仪知识、礼仪文化、礼仪修养,同时老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礼仪知识学习任务要求也必须十分清楚明了。并要求教师要在各科教育教学中、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做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把各有关内容的实施操作细化指导、有机渗透。
其次是对国外及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礼仪历史的认知。在提升小学生礼仪教育实效性对策的实践中,我们引导学生利用电视、报纸、书本、网络等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收集各民族节日的风俗习惯、世界各国的风土人事,出版学校礼仪报刊、礼仪演讲、礼仪故事会等让学生深入认知中国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礼仪文化及世界礼仪文化,更从中认知现代礼仪文化的演变及应用,以提高对礼仪文化价值的认识及趋同。
再次,在增加学生“礼仪修养”教育中,还应“固本清源”中,回归其深层次的“源”,那就是礼仪价值观。如“勤奋”“节俭”“平等”“宽容”“仁爱”“责任”“尊重”等内容。
(2)拓展学生“礼仪修养”的广度
首先是“四大校园”打造,拓展“礼仪修养”广度。中国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如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修身养性之目的,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学校着力于“四大校园”的打造,几年的努力,学生修身励志行为及表现在我校成为了现实:
一是打造“书香校园”。构建学校师生读书长效机制,营造“教与书相伴,行与文相随”的浓郁读书氛围,促进“学习型”校园建设。
二是打造“雅韵校园”。建立多种学生艺术社团,大力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多形式开展题材广泛新颖、形式丰富多样,富有学生情趣和时代精神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审美体验,增强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着力打造“雅韵校园”。
三是做好“动”字文章,打造“活力校园”。
四是打造“科技校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展校内科技节等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
其次走出书本、课堂,强化实践,拓展“礼仪修养”广度。进行实践场景的参观、体验、感悟或模拟训练,提升学生实践感知力。如参观工厂、参观会展、模拟家庭场景、模拟某商场场景、模拟法庭场景等。
再次利用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拓展“礼仪修养”广度。学校依据节假日,民族传统节日,充分挖掘民族精神,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的、主题明确的、观点鲜明的礼仪文化教育活动。
2 促进“礼仪情感”培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道德情感又是情感的高级表现形式,它能根据社会道德育规范对自己或对别人进行评价时产生情感体验,是激发人的思想与行为的重要的内驱力。《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论述,道德情感有三方面作用,一是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的激发力量与驱动力量,二是道德情感的认识对道德行为的调控作用,三是移情或能情是自我与道德行为间重要的中介变量。
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首先,新型师生观的建立。俗话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农村小学教师的师道尊严的思想总还在影响着老师课堂教学观、学生思想工作育人观。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点是平等、民主、尊重、共同发展。
其次,健康心理情感养成。一是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理咨询室基地作用,引进专业心理学教师,加强老师B证、C证培训力度,提升老师心理辅导能力与水平,通过辅导,转变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冷漠、孤独心理、自私心理、嫉妒心理等,培养健康向上、和谐、包容的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二是要利用多渠道进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情感熏陶。如亲子活动、有创意的学生参与的主题班会、学生喜爱的外出参观活动等鲜活的实践情感体验。三是进行爱自己、爱他人、爱学校、爱社会、爱亲人等系列“爱的教育实践研究”。“爱”是情感教育、情感养成的核心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再次,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同,产生的价值情感体验。在研究实践中,我们课题组从“礼仪规范行为”“感恩”“责任”等价值观入手,创立了“礼仪教育规范篇”“感恩教育篇”“责任教育篇”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年,在教育活动年中又细分为主题教育活动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成效。
3 创新“礼仪评价”模式
“评价”能有效促进礼仪教育效果螺旋上升,是提升礼仪教育实效性的助推器。
“评价”是对礼仪教育实效性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对学生个体来讲,是学生对自己礼仪行为对与否的判断,也可以说是价值的判断过程。
首先,评价要求多方参与。社区、学校、老师、学生等都是评价的主体,形成“网络”的评价,产生多维评价效果。
其次,把握礼仪教育评价的内容。
教育部在2010年12月30日颁发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实施纲要》中对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内容有明确具体的要求,这可以是我们评价主要参照系。
再次,礼仪教育评价的方法与途径。
内部评价:对学生、老师、家庭都可以由评价个体对照相关评价体系进行内部的评价,内部自省,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制定措施,自己整改。
外部评价:定时评价,不定时的评价相结合。如对学生评价,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从日常礼仪规范表现入手,由学生礼仪岗、由校值日老师、学校老师、由学校关工委成员、由家长义工队成员、由家庭成员进行定时与不定时评价,做到全过程的评价、全员评价。
四、实践成果
从上面的研究前后成效对比中可见学生行为的可喜变化,学生素质的可喜变化,这说明我们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方法是科学的,研究成果是喜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