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观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交流的观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交流的观点

文化交流的观点范文1

关键词:文化交流:翻译;异同;

前言: 翻译工作的目的和特点是思想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或社团之间希望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的愿望,产生了互译精神产品的要求。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外来文化,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通过翻译,尽量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缩短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所产生的障碍和距离。

1.文化交流与翻译

1.1有关文化交流

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 译界虽对此一直多有讨论 , 但并未取得共识。从翻译实践来看 , 不论是在当代还是在历史上 , 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即归化)的原则似乎是占了上风。近十多年来 , 随着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并逐渐向边缘学科广泛渗透 , 翻译理论界越来越注重把翻译放在全球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 , 人们更多地从文化的差异与渗透来看异化与归化问题 , 即把翻译不仅仅看作不同语言的转换 , 而且把它看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关系及它们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本文试图从翻译的本质出发 , 通过讨论译者的使命 、读者阅读的认知过程及信息时代与全球化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 来重新诠释归化与异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处理归化和异化关系的总原则 , 即在不排斥归化法的前提下 , 尽量采用异化或异化加释义的方法来处理作品中含有文化色彩的语句。文字间意义的传达或功能的对等等方面的研究 , 而对意义与功能之外的因素关注甚少。近十多年来 , 随着文化学研究的兴起及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 人们越来越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翻译的本质。翻译的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在他们合编的《翻译 、历史与文化》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的文化学转向” 这一口号,这也标志着翻译的文化学派的正式兴起。在以后的几年中 , 他们又各自或一道陆续出版了几部专著来讨论翻译与文学 、意识形态 、权利及文化的关系。与以往翻译中的文艺学派或语言学派不同 , 文化学派是当前翻译理论界中具有相当强“革命”因素的学派 , 有人甚至认为他们的观点对以前的翻译理论具有“颠覆” 性。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和翻译对于文化传播 、推动社会和文化进步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 , 通过翻译可以引进新概念 、新文体和新的表达手段来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起原文在源文化中同样的功能。另外 还有一些翻译家如兰博和雷恩也推出了此功能。

1.2 文化交流中的翻译

著名作家于冠西说:“人类文化从整体来说,是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汇聚、交流的产物。”不同文化的交流必须通过翻译来完成,没有翻译就没有文化交流。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过程,更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环境氛围,独特思维方法、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造就了不同文化的独特内涵和文化特色,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阻碍了信息的交流和沟通,给翻译带来一定阻碍和困难。因此,如何成功跨越文化阻碍,寻求恰当翻译策略,从而实现高质量跨文化交流,进而推动文化传播,是翻译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翻译是不同语言社会的交流工具,通过转述语言文化信息,促进双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和进步。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翻译应该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注意不同文化间的相似和差异。如果两种语言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思维和表达方式大致相同,两种社会的文化内涵也会大致趋同,这种情况下,翻译就可以实现互译,保留原文文化色彩;如果两种语言社会的地域环境、文化习俗、人文历史、、价值观念等存在较大差异,则需要注意,因为这种文化差异影响着翻译活动的范围和方式,制约着翻译内容的呈现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因此,解决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困境,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关键。

2 .目前影响翻译不同的因素

2. 1不同语言社会的历史和习俗等文化内涵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根源因素。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历史文化;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孕育形成了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和词汇;语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本民族交流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独特工具。由于受价值观念、社会风尚、道德情操、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各民族形成独特的文化习俗,这些不同的文化习俗也产生出内涵丰富的文化差异。因此,要重视不同语言社会的历史和习俗差异,把握翻译中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根源。

2.1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等文化背景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客观因素。文化作品以整个社会为反映对象,用独特视角反映社会生活,形成浓厚而鲜明的时代色彩。作品的创作离不开身处的地域环境,还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充分关注作品、作者的相关背景,才能充分了解作者传递的信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揣摩作者写作时心境,感悟作品深刻内涵。因此,不考虑社会时代背景对作品翻译的重要影响,就会产生翻译的文化偏差,无法保留和彰显源语文化特色。

2.3 翻译者的价值观念和语言功底等文化素质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观因素。翻译者是作品翻译过程的主体,是两种文化的传播中介。不同翻译者,所翻译的作品意蕴和内容各不相同。一方面,由于受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翻译者逐步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和价值观念,进而影响翻译用语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翻译者要对原作品进行解读、评价、加工和改造,仔细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领悟作品的内容精髓,品味作品的思想精神,用精准的语言进行文化传播和再造。因此,翻译者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是翻译优秀作品的必备条件。

3 .当前文化交流中翻译存在的问题

3.1加强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减少翻译语言障碍

今天,文化融合成为世界文化交往的发展趋势。作为开放的动态性系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渗透力,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吸纳、融合,增进了人们的相互理解,增加了人们的相互认同。这使得跨文化交流――翻译的障碍越来越少,语言沟通越来越顺畅。因此,翻译者要把握原作品所属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强化保护源语文化意识,深度了解原作品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增进文化融合,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

3.2合理恰当运用翻译方法,扫除文化交流障碍

翻译者是联结原著作者和译著读者关系的纽带,在翻译过程中,若以原著作者为中心,就不免会给译著读者带来诸多困惑和不解;若以译著读者为中心,就不免会失去原著文化特色。因此,需要正确处理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异,灵活采用音译、套译、移植、译注、重创、摹仿等方法,找出传递文化信息最恰当表达方式,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或以源语或原著作者为依归,以原著内容特点为基础,采用“异化”或“直译”翻译方法,最大限度保留原著风貌和风格;或者以目的语或译著读者为指向,把握原著作者思想,关照译著读者态度,采用“归化”或“意译”翻译方法,促进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融合。

3.3提高翻译者综合文化素养,增强翻译实践经验

翻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翻译作品质量的优劣。作为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要求翻译者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两种语言,又要熟知两种文化差异;要求翻译者不仅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牢固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努力积累翻译实践经验。在翻译时谨慎处理文化差异,准确把握文化内涵,真实再现原文风貌,恰当传递文化信息,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文化交流步伐。文化交流是人类交往的产物,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人类交往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文化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层次越来越深,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日益发展。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发展日益将整个世界紧紧连在一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至最不发达国家,都不能自外于这一历史潮流,都必须在这一浪潮中趋利避害,以求得自己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必然促进全球性的文化大交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文化受制于经济和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协调发展,社会才能协调、和谐、有序运转,走向良性循环,否则就会失衡,甚至瓦解。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又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发生发展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经济全球化本身也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由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矛盾决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决定着文化交流的必要性;文化的共性、普遍性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正是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矛盾运动,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促进文化的不断发展。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有其长处,也有其局限。它只有从其他文化中吸收营养,才能永葆青春,具有活力,否则就会变成“死文化”。古代中国非常强大,文化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作出过巨大贡献。但后,中国却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其原因之一就是闭关自守。

人类文化史表明,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必然走向衰落以至灭亡。只有实行开放,不断碰撞和交流,文化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长盛不衰。古代日本比较落后,但它不断从中国文化中吸取积极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明治维新”之后又积极向西方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基础并不很好,但战后积极对外开放,吸取别国的长处,取得很好效果。今天的美国之所以在许多方面能保持领先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吸引了来世界各国的大批优秀人才。党的之后,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学习并善于学习别人的先进成果。正反经验说明,文化交流是通向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文化交流的观点范文2

[摘要]“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季羡林先生的这句名言为韩国敦煌学的研究定好了基调,即韩国也可作为季先生所说的世界上积极参加敦煌学研究的重要地区之一。“敦煌学在世界”不是简单意味着各个国家援用既存的资料在本国研究敦煌学,而是说需要根据各国的历史和文化进行独立研究。这是扩大敦煌学研究范围的一个前提,即不把敦煌定为一个特别地区,而认为是文化中心和东西方文化的交叉之路。也就是说,以“敦煌”为一个代名词,研究以敦煌为中心在丝绸之路展开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这样才能接近与韩国有关的敦煌学资料,又可显出韩国敦煌学的研究意义。大约5~10世纪,中、韩两国的佛教都盛行的时候,韩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其交流如何影响到韩国文化,这就是韩国敦煌学一直要深究的话题,也是韩国敦煌学和丝绸之路学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韩国敦煌学;敦煌文书;佛教文学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2-0026-02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敦煌绝不是偏僻的地方,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敦煌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远近的僧人和艺人聚集在此地,许多中原文人也来此活动。到了隋唐时期,这些地区在地理、商业、文化上的作用更重要了。除了8世纪后期被吐蕃占领的几十年之外,到北宋初西夏侵略为止,敦煌地区的文化传统一直延绵不衰。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敦煌及其周围地区发现的文书和考古资料不能看作是珍贵或稀奇的,反而是要认定为平凡或一般的资料。某个特别地区发现的资料不只代表该地区的文化和生活,也可反映更广阔的地域文化。同样,在敦煌和东西方交流的文化流传到中国各地,也对韩国文化起到不少的影响。根据以上内容,韩国敦煌学可以分为三个研究方向。下面所说的“敦煌”也不是作为特别地区的城市名,而要看作文化交流很活跃的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中心。

一、发展以研究为中心的敦煌学来聚集研究力量和成果

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院长崔溶澈教授曾经指出,“国际敦煌项目”(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首尔中心的方向应该发展以研究为中心的学问,这也可说是韩国敦煌学发展的基本方向。与中、英、法、俄等国家不同,韩国几乎没有与敦煌学直接有关的实物资料。这是韩国敦煌学本身的研究条件,我们不能也不一定需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可是,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韩国拥有其自身的文化交流史,从古以来很积极地吸收外来文化,并且过海把它流传到日本。实际上,韩国学界也一直关注丝绸之路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并在各个学术单位和领域进行了相关研究。可是其研究成果,由于各个学术领域的交流不够,有的很快消失,有的不能取得应有的学术价值,甚至有时过了很长时间才发现研究计划和内容重复的情况。丝绸之路的核心因素无疑是交流,那么,丝绸之路学也应该援用“交流”这个词,这就是丝绸之路学的基本原则。比如说,最近“国际敦煌项目”首尔中心和金刚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签订共同出版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韩文版,已经集合宗教、哲学、历史、文学方面的人才组建翻译队伍。韩文版《敦煌学大辞典》不仅忠实翻译原文,还要介绍韩国所藏丝绸之路资料和有关研究成果。为此,需要各个学术单位的交流和协助,这样才能实现丝绸之路的交流特点以及其在学术方面的意义。这只是一个例子,但希望能顺利完成此事业,并使之成为韩国丝绸之路学研究的一种范例。

二、整理敦煌文书中有关韩国的资料

韩国人所著敦煌文书中最有名的是新罗僧人慧超游记《往五天竺国传》,写本编号为p.3532。该卷的作者和题目是在上世纪初就被认定的。此后,韩国人和敦煌遗书之间的关系问题几乎没有受到关注。2010年,在中、英、俄三国的敦煌文书中突然发现新罗僧人元晓所著《大乘起信论疏》,因而敦煌遗书在韩国再次引人关注。据中国学僧定源,这些写本是四种不同的版本,都是在8~10世纪抄写的。实际上,敦煌文书中很难发现韩国人的作品,如上所述,近100年来只发现两种作品。虽然情况如此,不能否定韩国人所著其他作品的存在,而且这两篇在宗教、哲学、文化交流方面都很重要。所以,先要相信资料仍然存在,并且努力寻找这样的资料。美国梅维恒教授曾经参考编号p.3935敦煌写本和那波利贞《唐代の燉煌地に於ける朝鮮人の流寓に就きて》论文,主张在唐代敦煌地区曾有韩国僧人的聚居地。p.3935是一种土地请求书,其中说“韩寺地北至大户地”,原文内容就说明韩寺好像占有较大的居住地。当时韩国僧人可能在这个住所学习佛法,在接受当地的文化后,准备去西域长途旅程。据有关资料,唐代不少韩国僧人到西域和天竺进行求法活动。就像西域的许多僧侣来东方布道、写经、译经,韩国的僧人也从相反的方向来敦煌和丝绸之路学习佛教、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除僧人外,韩国使臣也不时到敦煌和中亚地区参加各种活动,该地的壁画就曾描绘他们的形象,而在韩国保存下来的西域和丝绸之路文化可能是这些人带过来的。文化本身就有这样的特点,其交流的过程甚难而时间久远,但一旦适合于本国的国情,便很快与当地的文化融合,又流传到各个地方。上述的僧人和使臣都可称为另一个“慧超”,对文化交流起到极大的作用,而寻找另一个“慧超”就是韩国丝绸之路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继续关注敦煌和韩国佛教文化相似之处

敦煌遗书的绝大部分都是佛经或者与佛教有关的文书、故事、图画等资料。如果当时韩国人在敦煌或东西方文化的交界处活动,其最大的原因也可能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除了佛经,也想要学习表演、舞蹈、音乐、文学等方面的文化,并把它们都带回韩国。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对现在的韩国佛教文化和敦煌资料中佛教文化进行比较,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韩国佛教除了被迫害的一段时间外,从三国时代传入以后到今天,基本上保持着原来的文化传统和形式,尤其新罗国虔诚信奉佛教,派遣许多僧侣到中原修学,所以不得不受到唐代佛教的影响。唐代是积极接受外来文化的时代,甚至可说是任由外来文化传播的时代,这是大国风度的表现,在唐代的艺术和文学作品中,随时可见这样的情况。与唐代同一时代的新罗也有相似的特点,他们统一全国后积极地包容外来文化,而外来的佛教几乎成为国教,当时的各种文化因素都围绕着佛教发展起来了。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到佛教在韩国文化交流上的重要性,因为它很有可能保留着已经看不到的唐代佛教文化。比如说,唐代敦煌地区的讲经仪式和说唱方式或与韩国的佛教仪式有相似之处,也可能在韩国佛寺里面能够发现敦煌遗书的描述。为此,我们又需要抛开单纯的学术视域,用跨国交流的方式来进行研究。

文化交流的观点范文3

关键词:虚拟社区;文化交流;文化全球化

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缩减了地球的尺寸,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地球上的所有正在发生的事。哪怕现实空间相隔万里,但是只要一上网,通过网络提供的一个虚拟社区,人们之间就可以联系交流。正如上世纪著名的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那样,全世界的人仿佛就是生活在一个村子中,彼此之间并没有实际那么遥远的距离。如今,新媒体平台下,大众传播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便利,人们通过网络、手机等媒介就可以完成对信息的接受与传播。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所形成的全球依存性,已经成了当今生活的常态。全球化社会的来临,不仅改变了人类社区传统的意义,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一、“社区”与“虚拟社区”

“社区”作为公民社会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含义众多,但主要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方面有一种情感上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是一种对于地方的发生在身边的和熟悉的社会环境的归宿感。我们虽然很难将社区概括为一种组织、一种社会关系或一种情感,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社区”所具有的一些特质:一定的地域、 一定的人群、以及相应的组织、公众的参与和某些共同的意识与文化。虚拟社区则是现实空间在虚拟空间的“投影”。

虚拟社区得以形成基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可以高速获取丰富信息的同时,已不再满足于对信息的被动接受,个人想表达自己、想通过与他人交流沟通从而得到自信、信任的欲望,不能在现实社会中得到满足,只能在虚拟社区中求取,促成了虚拟社区的诞生。 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虚拟社区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虚拟社区最重要的几种形式有BBS、USENET、MUD。我国的虚拟社区以BBS为主,与其他同步异步信息交互技术形成的网络化数字化的社区为表现形式。

如之前所说,虚拟社区是现实空间中的社区在虚拟空间的“投影”,因此,虚拟空间的许多功能与现实社区相类似,但是又有所区别,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虚拟空间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通信功能。虚拟社区为其每一个居民都提供了电子信箱,居民可以使用该信箱收发邮件,相互通信,有利于非同时在线时居民的交流。

(2)聊天服务功能。虚拟社区为其居民提供了两种实时交互的聊天服务,聊天时除了用文字表达以外,系统还预设了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供调用(有些还能用语音进行实时交谈)。

(3)张贴讨论功能。这是虚拟社区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功能之一。虚拟社区中的居民可以在社区中主要以文字的形式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提建议、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这些最终都以张贴文章(帖子)的形式出现。

(4)投票功能。虚拟社区中的居民在社区就某一问题发起投票或进行投票,从而对社区居民进行民意调查。同时居民在投票的过程中也张贴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 这种投票要比现实的投票透明,民主,公开。其结果也真实的反映了网民的偏好。

二、虚拟社区中的文化交流

1.大众文化传播现状

从大众文化传播角度出发,人类的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原始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而随着大众文化传播媒介技术在人类社会中不断发展,将人际传播的人际范围在地域空间中不断扩大,在时间上不断的延续。大众文化传播的进步又提高了交流的质量。而新的传播技术可以将一种文化从它原有的地域上脱离开来,从而改变文化群体的组织与结构。在当前社会,文化区域已经打破了原始的地理区域,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中,大众传播媒介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2.虚拟社区中的文化交流

近年来网络上非常流行的虚拟社区,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谓是导致”文化全球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中国虚拟社区中影响力、关注度都较高的天涯社区为例。天涯社区,是一个在全球极具影响力的网络社区,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以论坛、部落、博客为基础交流方式。

天涯社区开办了股票论坛、天涯杂谈,新闻众评、体育聚焦、天涯互助等栏目。通过社区内通信、聊天、张贴讨论、投票的机制天涯社区内的居民进行文化的交流。

使天涯社区名声大噪的是1999年发生的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1999年9月11日,“9・11”事件引发天涯论坛内的大论战,社会各界人士都参与了此次论战,这不仅使天涯社区得影响力提升,而且这次论战还引起了法新社等国外媒体的关注。从此次事件中的天涯社区对国际事件的关注以及社区内的居民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不难看出在虚拟社区中,正在进行着无形的文化交流。

三、虚拟化社区中显现的“文化全球化”

在虚拟社区中,人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没有国家法律的制约,可以随意的进行评论和表达,进行无形的文化交流,而在这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传播文化,也在进行着文化的学习和内化,逐渐的,这种文化的交流就会演变成文化的全球化。

也就是说,信息得到了相应的传播媒体,在受众收发信息的过程中,又通过网络这样广阔的平台,以飞快的速度进行传播。人们借助虚拟社区的平台发表各种新近发生的国内外事件,这是虚拟社区为文化全球化提供的一个平台,而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和文化交流全球化的关系通过虚拟社区的信息传递过程,就可见一斑。当我们在虚拟社区中发表言论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受众是谁、我们的信息传播对谁产生了影响,但只要有了这种在宽阔媒体上的信息传递,都会相对应的认同或反对的回应,这就是“文化全球化”的缩影。

四、结论

虚拟化社区作为大众文化传播媒体的一种新形势,在文化信息的传播上不单单是单向的硬性传播,在虚拟社区中的文化交往是有反馈的,信息的接受与反馈就形成了信息的交流。网络是一个连接着世界各地每个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的文化底蕴不同,思想就不同。不同文化底蕴的人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文化交流也就成为“文化全球化”提的有效动力。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特斯《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陈国明.《全球化社会的新媒体与文化认同》.

文化交流的观点范文4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传输;中国文化失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界对语言、文化、交际三方面关系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教学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文化教学仅仅关注目的语文化的输入,轻视了母语文化的输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侧重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强调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忽视了本族语文化的学习,忽略了母语及母语文化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因此,学生只学会了用英语表达目的语文化,而对母语的英语表达能力较低,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得到平衡发展,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不平等,出现文化单向性传输。

一、文化传输中中国文化的缺失

跨文化交流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活动,是一种双向性的交流。语言做为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与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表述、承载、象征着文化。因此,跨文化交流也意味着交际双方文化的吸纳与传播。然而,在文化领域,我国目前出现了较严重的文化逆差现象,对西方文化引入较多,中国文化输出少,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文化传输中中国文化的缺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但是,不论是在文化领域还是在教育领域,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都出现了逆差现象。大量反映西方文化、思想、理论、价值观等的文学作品被迅速传人中国,而中国人怀着一种崇拜的激情全盘照搬西方文化,甚至还曾经出现过提倡将中国“全盘西化”的观点。作为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大国,我们的文化当中也有很多珍品,它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些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却鲜有能被充分介绍并传人西方的。因此,以英语为媒介来传播我们的母语文化应当与传播西方文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文化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

长期以来,无论是外语教学大纲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写者还是外语教育工作者都一味地强调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对母语及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都缺乏足够的认识。文化教学中,仅有目的语文化的传人而没有母语文化的传出,导致了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传输的单向性,没有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变成了西方文化的引进。目前的教材几乎全部选自英美原版出版物,大量介绍英美国家的文化与习俗。几乎每所大学都开设了以英美文化为背景和核心内容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而有关中国文化与习俗的内容微乎其微,几乎不涉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只强调学习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价值取向、审美观点、道德理念、世界观、人生观,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也是掌握英语的交际能力,没有将英语的学习提升到传输中国文化的高度,漠视甚至抛弃了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

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出现了一些让人痛心的现象。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对于西方文化了如指掌,他们能够用流利的英语谈论西方的各种文化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而对于西方人比较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许多有相当英文程度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文化大国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诸多现象的产生,不仅反映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同时也是我国当前学界中国文化精神严重缺失的明显表征。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单向性传输的原因

(一)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文化输出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前,由于20世纪初的“五四”文化运动以及其后的“”两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彻底颠覆,民族传统文化几乎丧失殆尽。而且我国闭关自守的文化政策也阻碍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深化,西方文化犹如潮水一般涌人。这些不但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文化观、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得中国文化的输出受到较大冲击,在跨文化交际中,甚至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二)在思想上,人们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理解错误

跨文化交际撇开了母语及母语交际,成了西方文化传人中国的“一边倒”式交际。他们认为跨文化交际就是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用英语与西方人交际,过分地重视西方文化的输入,忽视甚至是摒弃了中国文化的输出。大多数学者们在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时所使用的话语、所运用的理论,几乎都来自西方。西方的经典名著被翻译成中文版本传人中国的比比皆是,这种重视西方文化、忽视本土文化的现象,不仅在跨文化研究中存在,而且也是外语教学领域的痼疾。在教育界,不少人士提倡在学习西方文化时要完全“浸入式”学习,抛弃母语,用西方的思维方式、西方的话语习惯来学习语言。

(三)经济上的弱势是导致跨文化单向传输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的政治军事强权和经济霸权,西方文化也在世界文化中取得了话语霸权,成为强势文化,凌驾于弱势文化之上。经济全球化也为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推销其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进行文化征服,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此背景下,文化交流的平等性遭到颠覆,人们缺乏文化交流的平等意识,对交流的互动概念认识不足,本土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上渐渐失去了话语权,中西文化交流失衡。在中国,外语教学成为英美社会文化统治的工具,西方国家的人生观、世界观慢慢渗入到中国,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在中国任意横流,建立英语霸权,淹没了中国文化。

三、弘扬中国文化,实现平等的跨文化交际

(一)建立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长久以来,人们对西方文化的一味盲从,是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只有在思想上改变错误的认识才能彻底解决目前的文化单向输入问题。这就要求制定者在制定教学大纲时,从宏观上进行政策引导,将中国文化提升到与西方文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纳入教学计划。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也应该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分层次、分阶段系统地编人大学英语教程。通过对本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自豪感,避免外语教学成为英美社会文化统治的工具。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树立平等的交际意识,培养和加强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出”意识,保证文化传输的双向性。

(二)改编教材,提升中国文化地位

英语教材的编写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当前的大学英语教材只注重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跨文化交流中交流“communication”一词所表示的交际行为都是双向的。跨文化交流决不能局限于对交流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后两者对于成功交际更为重要。因此,加大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含量,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发本土文化英语教材,是我国外语教学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介绍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选择一些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系统地编入英语教材。同时,采取多样的编写方式,既可以把中国文化作为正文编写,也可以安排在阅读课文里,或是作为口语交际的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合理地编撰好教材,让英语教材真正发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

(三)在英语教学中渗入中国文化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过分强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师把英语课上成了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课。这种课不能满足当前提升学生文化能力的需要。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目前的教学模式,尽快把单角度的语言技能教学改变成多角度的语言能力教学。同时,还应该与语言环境结合起来,实现文化教学。教师还应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学习者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法,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让英语学习者学会用英语向其他国家的人讲述、解释中国文化,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四)提高教师素质,保障中国文化的传承

文化交流的观点范文5

【关键词】新闻英语翻译 跨文化意识

新闻报道涉及面非常广,受众数量庞大,所报道的内容信息含量多。因此,新闻翻译人员在新闻英语翻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良好的英语翻译素养,还要具备一定的跨国文化意识,才能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实现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翻译主要是将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转化,方便人们更好的进行沟通交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它具有一定语言优势,也能增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因此,需要新闻英语翻译者在工作过程中,要熟练掌握语言翻译的特点,准确把握各国语言的文化背景,在新闻英语翻译过程中实现跨文化翻译。

一、新闻英语的特点以及在新闻英语翻译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

1.1新闻英语的特点

新闻主要是针对社会中所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可以通过报纸、电台、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进行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实时性。新闻报道会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信息交流不断加深,因此,新闻英语翻译工作者要具备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利用简洁、明了的英语翻译,体现出英语新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来增强受众对新闻报道的注意力。此外,还要在翻译的过程中突出各国文化的特点,增强新闻报道的文化内涵。

1.2新闻英语翻译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

新闻报道会涉及到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英语翻译是实现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可以运用翻译将本国的文化传递到其他国家。在新闻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各国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翻译者要能合理的处理这些语言、文化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就需要新闻翻译工作者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尽量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原新闻信息的原意。也需要新闻英语翻译者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增强文化差异识别敏感度,提高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和质量,实现准确的新闻英语翻译。

二、新闻英语中的文化元素及新闻英语翻译的原则

2.1中西方思维和语言文化差异

中国和西方国家拥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比较严重,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民族性。语言是思维的动态表现形式,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出语言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中国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是具体的、综合性的、本体性的,而西方国家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是抽象的、分析l生的、客观性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英语和汉语在语法、语义等多个层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需要新闻英语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克服思维、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充分考虑到各种语言文化的特点,进行准确的语言转换工作。

2.2新闻英语翻译的原则

1.习语文化翻译的原则

习语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总结出来的习惯用语,习语的翻译要遵循特定的文化背景,采用直译或者音译的方式选择恰当的词汇进行翻译,贴近受众的实际生活,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2.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翻译的原则

民族文化是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都有特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可以反映出整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和道德理念。新闻英语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还原民族文化的原意,又要对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内涵有个准确的了解和把握,确保新闻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3.符合语言审美标准的翻译原则

新闻英语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保证翻译的文章的连贯性,在语言使用和表达上要符合一定的审美标准,让译文兼具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促进文化的国际间交流。

文化交流的观点范文6

田学斌的新著《文化的力量》,可以归入“灿烂的书”之列。作者用自己的性情和心智,感悟先贤的思想,不仅勾勒出文化的基本框架,还探讨了文化的核心问题,对文化的几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几番精彩阐述。而关于思想的特性,作者提出的观点亦富有启迪性。

剖析“人”的内涵

对人生的感悟,多少古圣先哲毕生都在探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卓越思想。作者用自己的性情和心智去“感悟”前贤的思想,结合现实的生活,提出与前贤在精神上相通而又不完全一样的认识。

“人生的意义在奉献”,这是作者阐述的第一个问题。对人生的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作者认为,若仅以生命长短来判定人生的意义,是不妥的。“欲从时间久暂上来求得生命的意义,真是微乎其微。故生命的意义,当然别有所在。”作者也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赋予人生更丰富的内涵,使之更有意义、有价值,也就等于延长了生命”。作者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领悟,既是对先哲思想的继承,又是一个超越。

《文化的力量》中对做人准则作了阐释:要有感恩的心。这似乎已成常理。然而,究竟为何感恩,向谁感恩?又当如何感恩呢?

答案是:“要尊重别人,包容别人。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

在《感恩》一文中,作者也曾写道:做人要感恩父母、师友、乡亲、兄弟、姐妹、亲朋、同事、故乡、祖国……一个都不能少。在这里,他特别强调对大自然、故乡、祖国的感恩。

此外则是要“有所守”。

在《文化的力量》中,“守”是守道德规范。有所守,是中华文化的要义之一,守的是自己的一份信念,一份节操。有所守,还是做人的“底线”,是心灵的道德律令,是无形的法则。作者认为,只有每个人有所守,才能有和谐的社会。在和谐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思想是文化的灵魂

关于文化思想的价值,作者认为,文化是对人类社会由野蛮走向文明过程中所取得成绩的综合反映。作者特别强调“思想是文化的灵魂”――正确的思想是真理,思想也是生产力。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文化的力量》论证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进步,其源盖出于思想上的大解放。每一次大的思想解放,都成为社会进步的重大推动力。

欧洲在文艺复兴后进入思想启蒙时期,经过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说和民主思想的激荡而产生民主革命,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和西方民主制度的确立。而唯物史观的创立,使人们找到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之所在,第一次给劳动赋予了新的意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使唯物史观真正成为科学。

关于思想的特性,作者提出几个富有启迪的观点:

一是思想的诞生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创立者甚至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而现实世界中,人们都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物质财富,却没有更多的人沉潜下来追求精神财富。因为追求物质财富可以得到现实而及时的荣耀、地位和享乐,追求精神财富的道路却是艰辛、漫长、孤寂而曲折的,常常是劳苦终生而一无所获,有的甚至还要冒着被误解、被侮辱的危险。

真正的精神财富是思想,而真正的思想就是真理。真理不是别人赐予的,只有在探索中得到。在思想的原野上,辛勤探索真理的人们,是人类的伟大先知,是全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引领者。他们窃天火,煮己肉,照人间,开启民智,其中许多人穷困潦倒,甚至默默无闻地死去。

二是作为文化的灵魂,思想可以穿越时空,势不可当。

再强大的武器总有能够拦截它的盾牌,但作为文化的灵魂,先进的思想可以穿越时空、逾越疆域、超越时代,如水润物,无所不入,甚至无视宗教、语言、民族的界限而潜移默化。它就像花香在天地间无形地传播给人美感,令人神往。有些东西是看不见的,但深深隐藏在人们的意识里,始终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这就是思想。

文化融合不是物理的混合 陕西历史博物馆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思想交流不能焊接,只能嫁接”。这一观点,作者在另一部作品中曾作出阐述。在作者看来,把“亚洲”和“欧洲”作为两块彼此不同的、相互割裂的大洲来看待的错误概念,源自希罗多德的《历史》。亚欧大陆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在地缘上的不可分割,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经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上。

所谓“东西方的交流”,“指的是亚欧大陆,包括北非广大领域在内的欧洲、北非、中亚、东亚和北亚各个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这种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构成了亚欧大陆交流的主要特征。”

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普遍性、特殊性、传播性,决定了它一旦产生,就必然会超越地理上的距离和不同民族、国家的区别,以自己固有的方式和路线,借助其势能由核心地区向外不断辐射。

关于东西文化交流的方式,《文化的力量》以在我国甘肃、河南、陕西和伊拉克、伊朗高原及土库曼地区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的数量、质量、时间、特点为依据,作出东亚、西亚的彩陶文明不存在一方源于另一方的“东来说”或“西来说”的判断,证明了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提出的“中国文化西亚起源说”不符实情。

作者认为,东亚、西亚彩陶文明的交流只能是一种双向交流。“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本质,客观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最一般规律。

人类历史的进步,离不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作者特别强调,文化思想的交流不能照搬、不能焊接。正如所说:“我是主张把本民族的东西搞通,吸收外国的东西要加以熔化,要使它们不知不觉和我们民族的文化熔合在一起。这种熔合是化学的化合,不是物理的混合,不是把我们中国的东西和外国的东西焊接在一起。”

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点,对于实现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比经济更深刻

文化通过思想改变人的观念,进而改变世界。作者认为,创造思想要有自由的环境。在作者看来,自由的想象力是培育思想的沃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自由才能独立,独立才能创造。只有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

自由的想象力虽然有时不着边际,有时甚至近于荒唐,但应给思想提供一个梦想的空间,可以让人鼓起思维的翅膀。思维的翅膀一旦在蓝天飞翔,总会寻求新的彼岸,那里也许就有辉煌的新大陆。

文化思想具有独立不惧的品格,它比政治更久远,比经济更深刻。作者认为,文化不是金钱能收买的,也不是权力能强加的。文化通过一种思想改变人的观念,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改变人,再通过改变了观念的人改变世界。

《文化的力量》提出,所谓文化比政治更久远,就是说一个朝代更替了,但文化依旧活着;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国家破灭了,但文化还在延续。所谓比经济更深刻,是说经济关系只是利益关系,利益没有了,经济关系也就消失了;但文化不仅仅是利益关系,更是一种价值认同,是深入人心、熏神染骨的,文化一旦被接受,就会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的联系不容易割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