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

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范文1

【关键词】 自我评价(心理学);生活变动事件;精神卫生;统计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B 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0-1197-03

Mechanism of Self-Efficacy Impacts on Ment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Its Model Construction/MA Wei-na, YAO Yu-jia, ZHOU Li-q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self-efficacy impact on ment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improving th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Methods SPSS 13.0 and AMOS 4.0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life events, self-efficacy, anxiety and depress on mental health among 526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sults Life events affected ment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directly, but could also affect it by emotion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 Self-efficacy modulated life events, and further influents ment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efficacy affected mental health by emotion. Conclusion The mechanism of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furthermore provides the framework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mental health work of middle school, as well a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Self assessment(psychology); Life change events; Mental health; Statistics; Students

按照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观点[1],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能力的知觉或信念[2]。自我效能在个体诸多功能性领域(如幸福感、对压力的评价、社会关系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3]。以应激研究领域中的应激源-紧张关系为例,自我效能被认为是这一关系的中介因素[4],但其在与其他因素(如社会支持)共同作用[5]或随着应激事件发生时间的推移[6],这种影响作用的方向是不一致的。

负性生活事件通常是个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诱因[7]。有研究认为,相对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因素[8-9]而言,自我效能在个体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对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10]。而自我效能本身就与情绪有密不可分的联系[1,11-12],因此研究者就倾向于将生活事件、自我效能、情绪联合起来进行考虑,认为生活事件对情绪的影响,不仅仅通过生活事件本身, 还要通过自我效能起作用[13]。本研究以中学生为被试,探讨自我效能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着重检验自我效能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所起的是中介还是调节作用,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整群抽取杭州市4所中学初一到高三学生540人进行集体施测,收回有效问卷526份,有效率为97.4%。其中初中生218人(男生104人,女生114人),高中生308人(男生159人,女生149人)。

1.2 工具 (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14]:共有10个项目,均为Likert 4点量表,总分范围为10~40分,总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强。(2)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采用1991年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翻译并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15]。MHT包括学习焦虑倾向(A)、对人焦虑倾向(B)、孤独倾向(C)、自责倾向(D)、过敏倾向(E)、身体症状(F)、恐怖倾向(G)、冲动倾向(H)共8个分量表。(3)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2个量表均由20个条目组成,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将SDS量表中的条目“我的正常”删除,折半信度为0.75,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13]。(4)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采用由刘贤臣1987年编制的《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16],该量表共有27道题,含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他6个因子,采用5级评定。该量表适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

1.3 施测过程 问卷调查的主试由研究者担任,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强调真实性和保密性原则,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独立完成问卷。所有学生在25~50 min内完成全部问卷,研究者在学生完成之后当场统一收回。

1.4 数据分析 研究采用SPSS 13.0和AMOS 4.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对数据的处理分2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通过多元相关分析来检验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第2阶段,采用模型比较方法来评价结构模型,以检验本文的研究假设。

2 结果

2.1 生活事件、自我效能、抑郁焦虑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多元相关分析 生活事件、自我效能、焦虑、抑郁以及心理健康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自我效能总分分别与生活事件总分、焦虑总分、抑郁总分、心理健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见表1。

2.2 自我效能对心理健康作用模型的构建

2.2.1 模型的设定 在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影响心身反应过程理论[1]及已有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模型1。在这一模型中,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的方式有2种:一是通过自我效能直接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二是通过自我效能影响情绪,进一步影响心理健康。由于在这一模型中,自我效能是作为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的,因此称之为“中介变量模型”。

自我效能对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影响除了中介作用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起调节作用。因此,如果数据不能和理论假设模型1进行很好的拟合,在查阅文献和对研究所得数据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还提出了理论假设模型2。理论假设模型2中的自我效能调节是生活事件与自我效能的乘积,代表自我效能对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即假设生活事件并不通过自我效能直接起作用,而是经过自我效能的调节之后起作用。因此,将这一模型称为“调节变量模型”。见图1。

2.2.2 模型的评价 从表2可以看出,中介变量模型的失拟指数χ2/df>5,RMSEA>0.08,拟合优指数GFI,NFI,CFI均>0.90;调节变量模型的失拟指数X2/df

3 讨论

关于自我效能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作用途径的探讨,结构分析模型图反映出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既能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能通过自我效能的调节影响心理健康,还能通过抑郁、焦虑等情绪影响心理健康。本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是心理应激过程中的调节变量,而情绪是心理应激过程中的中介变量。

3.1 自我效能在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 班杜拉(1997)认为,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一个人执行行为的信念[1]。自我效能是通过思维过程、选择过程、动机过程和心身反应过程等中介过程来实现其主体作用的。在面临可能的危险、不幸、灾难等厌恶性情景条件时, 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反应和抑郁的程度等心身反应过程[17]。

研究的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在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中起调节作用,这与以往研究不一致,以往研究多认为自我效能是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变量[4]。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研究对象是中学生有关。中学时期正处于青春早期,在身心方面都会产生一系列明显变化,且这种变化还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因此,如果在没有生活事件出现的情况下,仅自我效能一个指标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出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只有当遇到生活事件时,高自我效能的个体由于坚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困境,积极正面地参与情境之中,从而获得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反那些低自我效能的个体则消极地应对,反而使自己的生活受到了较大影响,也影响了心理健康水平。研究结果提出,作为影响心理健康的诱因――生活事件将更有可能威胁那些认为自己不具有应付生活事件能力的中学生。

3.2 自我效能通过情绪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以往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与负性情绪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18-19]。此外,情绪反应能和自我效能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共同起到中介作用。即自我效能感高的中学生在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通常较少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从而依旧获得了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3.3 自我效能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途径在教育上的启示近年来,中学生不断出现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现象。国内各类调查也显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21]。追究其深层原因,还是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由于心理素质较差,在面临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生活事件时,某些中学生不知应该如何调节,对自己控制生活的能力缺乏信念即自我效能水平较低,从而产生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有些甚至出现偏激行为。

从自我效能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来看,如果个体有良好的自我效能,认为自己能够应对突如其来的生活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反应,并减缓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因此建议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大自我效能培养教育的比例,以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4 参考文献

[1] BANDURA A.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Freeman, 1997:133-134.

[2] LUSZCZYNSKA A, SCHOLZ U, SCHWARZER R.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Multicultural validation studies. J Psychol, 2005,139(5):439-457.

[3] LUSZCZYNSKA A, GUTIéRREZ-DoA B, SCHWARZER R. General self-efficacy in various domains of human functioning: Evidence from five countries. Int J Psychol, 2005,40(2):80-89.

[4] JEX SM, BLIESE PD. Efficacy beliefs as a moderator of the effects of work-related stressors: A multilevel study. J Appl Psychol, 1999,84(3):349-361.

[5] STETZ TA, STETZ MC, BLIESE PD. The importance of self-efficacy in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on stressor-strain relationships. Work Str, 2006,20(1):49-59.

[6] XIE D. Buffer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elf-efficacy on stressor-strain relationship. J Career Assess, 2007,15(3):351-366.

[7] MOURAD MR, LEVENDOSKY AA, BOGAT GA, et al. Family psychopathology and perceived stress of both domestic violence and negative life events as predictors of women's mental health symptoms. Fam Viol, 2008,23(8):661-670.

[8] TAYLOR SE, STANTON AL. Coping resources, coping processes, and mental health. Ann Rev Clin psychol, 2007,3(1):377-401.

[9] PARK H, KIM M, JUNG D. The effect of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fficacy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femal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J Korean Acad Fundam Nurs, 2008,15(4):513-521.

[10]马伟娜,徐琴美.大学生心理应激模型的初步构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521-524.

[11]CODIER E, KAMIKAWA C, KOOKER BM, et al.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erformance, and retention in clinical staff nurses. Nurs Admin Q, 2009,33(4):310-316.

[12]LOWE R, COCKSHOTT Z, GREENWOOD R, et al. Self-efficacy as an appraisal that moderates the coping-emotion relationship: Associations among people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Psychol Health, 2008,23(2):155-174.

[13]马伟娜,徐华.中学生生活事件、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3):303-305.

[14]ZHANG JX, SCHWARZER R. 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 A Chinese adapta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Psychologia, 1995,38(3):174-181.

[15]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1991.

[16]刘贤臣.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6-108.

[17]陈秀丽,冯维.试析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172.

[18]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19]MACIEJEWSKI PK, PRIGERSON HG, MAZURE CM. Self-efficacy as mediator between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Br J Psychiatry, 2000,176(4):373-378.

[20]谭晖,储海宝,袁仁曦.上海市1036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类型.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86-88.

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范文2

关键词:情绪宣泄 宣泄方式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9-062-02

当前,我国社会急剧转型,不断呈现出经济市场化、价值多元化、竞争激烈化、关系复杂化、生活节奏快速化等新的趋势。这些趋势相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与发展来说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心理的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与此同时,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严峻的挑战和潜在的危机。人们在面对人生固有的烦恼和时代变革带来的种种困惑时,不良的情绪体验油然而生。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健康的情绪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有效适应环境的能力,对促进心身健康有积极的作用;而过度的、不适当的情绪可以导致心理活动能够失去平衡,对人的心身健康具有消极的影响。如果对不良情绪不能正确对待,不加以及时调节疏导与释放,就会影响人的工作、学习和正常生活,继而导致身心疾病,危及人的健康。那么,怎样来排解生活中遇到的不良情绪呢?

宣泄(abreaction),即排解或释放紧张情绪的过程,此种紧张与抑制冲突、记忆或观念有关,常伴有对痛苦经历的回忆。宣泄就是从情绪本身出发,通过减少或排除不良情绪而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情绪宣泄是基于生理需要,对自己情绪释放的适应性表达,包括替代表达和直接表达。替代表达指通过间接表达情绪,使情绪得到释放的一种情绪调节方式。例如,通过倾诉、哭泣等方式宣泄不快的情绪,从而使情绪恢复平静。直接表达指面对激绪的事物,直接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情绪调节方式。现实生活中宣泄的方法很多,人与人因个体差异和所处环境、条件各异,采用宣泄的方式也不同,从小小的一声叹气,到大声痛哭、疾呼、怒吼以及打球、散步、聊天等都可以起到宣泄作用。

本研究从情绪的多种宣泄方式出发,了解居民情绪宣泄方式有何特点?其性别、年龄的差异如何?在实证、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定性探讨,以便分析情绪的宣泄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居民心理健康自助和教育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08年在湖南、广西、上海、山东、甘肃等五省市采取随机拙样的方法,对五个省市的1500人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437份,有效回收率为95.8%。样本的性别构成:男性674人,占总体46.9%1女性759人,占总体52.8%1样本的年龄构成:覆盖各个年龄阶段的居民,最小年龄为9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年龄集中为18岁至27岁;样本的职业构成:学生有977人,占总体68.7%。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SCL-90、社会支持量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正向情绪、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幸福感指数、非理性信念量表、非理性思维方式量表、自行设计的心理问卷调查表,由受过培训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按照统一指导语,指导被调查者自己独自、无记名填写。对涉及个人隐私或当事人不愿意公开的内容予以严格保密。保证了所填内容的真实性。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所获得的调查问卷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I1.5进行分析处理,包括频数分析、多因素相关分析。

2、结果

2,1 情绪宣泄方式的特征和差异

统计表明:55.2%的居民选择听音乐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听音乐可以转移人的注意力,尤其是一些旋律优美、恬静的音乐,可以将注意力由原来的负面情绪和思绪中转移到美妙的音乐欣赏中,避免情绪和思绪的继续恶化,使身体从一些不良情绪如愤怒等高度警戒状态,回复到低度警戒状态。

找人倾诉也是居民选择性较高的一种宣泄方式(47.6%),沙莲香(2002)认为说出来是最好的缓解方式,如果有人可以倾听的话,效果会更好。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找人谈一谈,具有缓和、抚慰、稳定情绪的作用。因此,建立个人支持网络,在需要的时候,有家人、亲戚或者好友可以倾诉,这是很重要的。从表中可以分析得出,做事情、上网聊天、唱歌、写日记等宣泄方式也是选择比较普遍的一些方式。

居民的情绪宣泄方式在性别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跑步和打球等体育运动类的宣泄方式,男女存在显著的差异,P

情绪宣泄方式在年龄上也有差异:不同年龄的居民在听音乐、唱歌等十一项情绪宣泄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p

2.2 情绪宣泄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得知在在a=0.05水平上,将情绪宣泄方式作为自变量与心理健康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不同的情绪宣泄方式对居民心理健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的影响,说明情绪宜宣不宜堵,宣泄是处理情绪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情绪宣泄是优化现代居民心态,是居民心理保健的有效方法。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所讨论的关键是从情绪的本身出发,通过宣泄排解不良情绪,能够实现调节人们情绪,保持人们心理健康的目的。宣泄是处理情绪的一种基本方法,它的基础性表现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有对情绪适度宣泄后方能较理智、合理的处理情绪。情绪的宣泄方式很多样。按照情绪宣泄方式是否合理的标准,可将情绪的宣泄分为合理宣泄和不合理宣泄。合理的宣泄能够起到调节情绪,维持适当的正性情绪,从而实现心理健康的目标。而不合理的宣泄只会雪上加霜,因此提倡合理宣泄,反对不合理宣泄。

研究表明,情绪的宣泄方式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即不同的性别和年龄的人群在进行情绪宣泄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方式不相同的。这说明情绪宣泄的不同方式的功能及使用范围都各不相同。从功能上说,不仅不同的宣泄方法适用不同的情绪,而且不同的方法也往往适用于不同的人或场合,所以人们在选用宣泄方法的时候要因情而异、因人而异,因时因地而异。从适用的范围来说,有的宣泄方法适用多种情绪,适用范围稍大,如倾诉。而有的宣泄方式适用范围稍小,甚至只适用于某一种情绪。从上述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居民多选择听音乐和倾诉的方式进行情绪宣泄,说明这两种方式对情绪宣泄的作用较强,而且它适用的范围是最大的,可以说,听音乐和倾诉是首要的、基本的宣泄方法。

通过研究得知,在调查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宣泄方式对居民的心理健康都有积极的作用。这说明适当的宣泄情绪,对人的精神健康具有保健作用。不同的情绪宣泄途径都能在不同程度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找人倾诉,说出烦恼和苦闷,将情绪通过语言的形式释放出来,具有稳定、缓和情绪的效果。因此,人们应当积极发展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致力于发展、保持和拓展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同时,转移注意力非常有利于改变情绪,如做事情、听音乐或从事体育运动等宣泄方式,是将注意力由原来的负面的情绪和思绪中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可以避免情绪继续恶化,是情绪得到调节的一种先行关注策略。所以,居民应该注意培养自身驾驭情绪的能力,在力不从心之时学会暂时转移注意力。缓解过度和不适当的情绪。但值得注意的是,情绪的宣泄要适度,过度的情绪宣泄,也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居民在对情绪进行宣泄的过程中,要掌握宣泄的度的问题。

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范文3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6-0132-02 

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深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对于小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既遵循普通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规律,也充分凸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可以确保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完善了学生的人格,为其后续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 

1. 讲授式教学模式 

顾名思义,讲授式教学模式是以讲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以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它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所演变而来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数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初期会采用这种学习方式来向学生灌输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这种模式的具体应用步骤为:问题导入——知识讲授——实际运用。例如,在讲解“情绪调节”部分心理学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问题的合理导入来为学生讲解情绪和情绪调节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具体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另外,针对该模式的学习而言,教师都能较好地把握,他们只需按照学科教学的方式来讲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即可,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从教学内容来讲,讲授式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心理学知识的讲授,这无法有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心理品质,并且心理学方面知识的记忆又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所以教师不可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心理学知识和理论的教育,也不可将其按照思品课来进行教学,更不可采用考试的方式来评判学生的心理特征,而应该将心理健康课作为优化小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少运用该种模式,并要确保教学模式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出现偏差。 

2. 活动式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实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经历,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该种教学模式要优于讲授式教学模式,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握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侧重理论指导。就该模式具体的应用步骤而言,其主要为:“设计活动——参与活动——体验感受”。例如,在讲解“情绪调节”部分心理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多样性的教学活动来使学生亲身体验情绪调节,同时要在活动中重视情绪调节方法和重要性的讲解。 

该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理体验,这也是遵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主要以活动和游戏方式为主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合群、乐学的良好氛围,但是该种教学模式应用的难度比较大,学生把握和控制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否则无法达到活动开展的预期效果。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把握该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对话式教学模式 

在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教学要求来为学生合理确定教学主体,需要将学生分成适当的几个小组,并要鼓励各个小组的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并形成小组意见,然后让小组与小组互相讨论,最后由教师就各组的意见进行总结和评价。通常而言,小组的人数最好为奇数,以确保意见形成的有效性,通常每组人数以6~8名为宜,并要尽量将具有同种心理问题的学生分到一组,同时要明确各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检查员、激励者和总结人等,而教师则需要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关系来进行对话。而就该模式具体的应用步骤而言,其主要为:“确定主题——分组对话——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情绪调节”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烦心事以及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来让学生进行探讨,从而使每个学生均可在学习中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该模式重点在于营造一个和谐平等、轻松愉悦、畅所欲言的课堂教学氛围,并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进行合理点评,借助小组讨论或者辩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行为模式,这样有利于避免价值冲突问题。但是课堂毕竟是课堂,一味地讨论势必导致形式单一,并且该模式受学生年龄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不太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 诱导式教学模式 

良好的教学情景是激发学生行为反应和情绪体验的有效手段,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良好教学情景的创设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教育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社会适用能力。就该模式具体的应用步骤而言,其主要为:“创设情境——操作体验——问题感知——交流感悟”。例如,在讲解“情绪调节”部分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一个有关情绪的小故事,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使学生从活动中来找出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另外,还可以借助讲故事、录像等教学手段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要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事例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进程结构及其实施策略 

1. 形成合理的教学进程结构,促进教学效率优化 

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均有其独特的教学进程结构,如赫尔巴赫所提出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课堂教学模式和夸美纽斯提出的“观察——记忆——理解——练习”课堂教学模式,等等。这些课堂教学模式所具有的教学进程结构并非任意组合在一起,而是在特定教学理论和目标作用下长期实践的结果。同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在借鉴其他优秀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再结合本学科特点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模式。 

就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进程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体现该学科的特性、类型以及对象等特性因素,还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常见的心理健康课堂活动形式主要包括体育活动、行为训练、心理剧和游戏等类型,通过以上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疏解心理烦恼,帮助他们通过体力的释放加游戏放松,逐步摆脱心理困扰,最终实现心理的健康发展。 

2. 适时采用不同教学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范文4

【关键词】 患者;认知;心理健康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elf-cognition and self-evaluation of patients on mental health status.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65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64 valid questionnaires)with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Results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patients was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norm.The more stable the emotion self-assessment was and the more active the coping style was,the more higher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was.Conclusion Health care workers or psychologists can help patients improve the ability to regulate mood,learn positive response style and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level.

【Key words】 Patient;Self-cognition;Mental health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恰当的认识自我,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的重要条件[1]。本文通过患者对自我认知的主观评价,考察自我认知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期为医护人员或心理学工作者提供一个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本次调查对象均为确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住院治疗患者65名。回收有效问卷64份,有效率为98.46%。调查对象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34.45±13.87)岁;其中男31名,女33名。

1.2方法测量工具采用自编患者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患者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居住地、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程度以及对性格、情绪稳定性、应对方式、内外控特质的自我评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2],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该量表由90个问题组成,对每个问题采用1~5五级评分。量表进一步分出9个症状因子和一个附加因子。根据总均分和各因子分高低分析心理健康水平。

1.3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方法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方法为描述性统计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

2结果

2.1调查对象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的比较(表1)由表1可见,总均分、躯体化、人际敏感和妄想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总均分和躯体化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人际敏感因子分和妄想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

2.2调查对象的自我认知评价状况(表2)由表2可见,患者认为自己属于内向或外向性格的约各占一半。37.5%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情绪通常表现得较为平静。在得知病情之后,超过一半的患者采取的是积极的应对方式,绝大多数患者确信自己有能力改善身体状况。

2.3调查对象自我认知评价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表3)患者的情绪稳定性、应对方式与SCL-90总均分,分别在0.05、0.01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即情绪越稳定、应对方式越积极,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患者的性格、内外控特质与SCL-90总均分相关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常模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这与吕敏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躯体化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说明患者存在更多的躯体不适,这可能与患者所患疾病的伴随症状有关,人际敏感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这并不是说他们对人际关系淡漠,而是说明他们更能体验到他人的关心,住院期间社会和家人给予患者必要的支持,将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康复。妄想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这说明患者在住院期间思维更为理性,这可能是因为本次调查对象为慢性肾脏病患者,需长期服药,病情迁延不愈,患者会因生病事件而引发一些理性的思考(如生命的意义等)。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常模,主要是由于疾病导致的躯体不适引起的。

3.2患者的自我认知评价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1],任何人都具有外向或内向的特征,但其中一种可能占优势,外向者注重外部世界,情感外露,果断独立,好交际,轻率。内向者自省,谨慎,疑虑,交往面窄。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性格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就是说,面对生病事件,性格无好坏之分,不存在哪种性格的人更容易接受和适应的问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情绪越稳定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情绪不稳定的人对挫折或问题会有很强的反应,并且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过来,他们更容易生气和抑郁[4]。令人欣慰的是情绪调节的能力是可以发展和提高的,患者可以通过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人们面临可觉察的威胁时处理焦虑的努力称为应对策略,可以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种基本方式,而且积极的应对方式总是优于消极的应对方式[5]。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消极应对的患者。医护人员或心理学工作者可以帮助患者掌握积极的应对策略,促进疾病的康复。

根据洛特的控制点理论,内控的人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善身体状况,而外控的人则认为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内外控特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分析无显著性差异,这与国外有关研究结果不一致。Benassi等研究发现,内控者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外控者[6],这可能与本次调查对象数量少有关。但是有研究表明内外控特质可能会对健康行为的塑造起到一定作用,内控者更注意饮食、锻炼、积极配合治疗[7],因此应鼓励患者发展内控型特质。

综上所述,患者的自我认知评价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情绪稳定性和应对方式,医护人员或心理学工作者可以通过帮助患者提高情绪调节的能力,学习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及发展内控型特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42-449.

[2]吴文源.症状自评量表[M]//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64-67.

[3]吕敏,戴光明,郑键,等.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5):439-441.

[4]Jess F.人格理论[M].李茹,等,译.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8-349.

[5]Burger JM.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等,译.6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98-102.

[6]Benassi VA,Sweeney PD,Dufour CL.Is there a relationshipbetween Locus of control orientation and depression?[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98,97(3):357-367.

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范文5

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的全民健身也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2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入的心理健康。对这一假设进行的检验首先来自于临床心理学,一些心因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在通过健身活动辅以治疗后,不仅生理疾病减轻,心理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对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己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

2.1体育锻炼能延缓机体衰老

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相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起到延缓机体衰老的作用。此外,体育锻炼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提高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能降低焦虑水平,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2.2体育锻炼能提高自我感知和自信心

体育锻炼在个体的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活动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体育锻炼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感知。同时,个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锻炼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健身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笔者通过对江西省随机抽取的200名中学生调查研究表明,体育锻炼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中学生有更高的自信,这说明体育锻炼对树立自信心有影响。

2.3体育锻炼能增加社会交往

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体育锻炼就成为一个增进人与人交往的最佳手段。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是人们团队作战,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减轻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缓解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体育锻炼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增强和改善人际关系。

2.4体育锻炼有利于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锻炼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适当的强度的活动量,就有利于消除疲劳。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有利于消除疲劳。因此,体育锻炼活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2.5体育锻炼能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锻炼能带来集体的温暖和在比赛中获胜的情绪体验,并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协作精神,这些效益是其他的许多学习活动所不能达到的。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抑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而取得缓和,从而缓解和消除心理上的疲劳和抑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

3心理健康有利于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有利于体育锻炼早己引起人们的注意。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赫伯特博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患有神经过敏性紧张,失眠中的30位老年人,分为三组:甲组服用400毫克氨基甲酸酯镇静药。乙组不服药,但愉快地参加一些喜欢的体育锻炼。丙组不服药,但被迫参加一些不喜欢的体育锻炼。结果表明乙组的效果最好,轻松的体育锻炼,胜于服用药物。而丙组的效果最差,不如吃镇静药的效果好。这说明:体育锻炼中心理因素对健身效果和医疗效果都会产生明显影响。特别是在竞技比赛中,心理因素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心理健康的运动员反应敏捷,注意力集中,表象清晰,动作迅速准确,有利于竞技能力的高水平发挥;反之,则不利于竞技水平的发挥。因此,在全民体育锻炼活动中,人们如何在体育锻炼中保持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

3.1要有明确的锻炼目的和强烈的健身欲望

在体育锻炼前要有一种积极参与的锻炼情绪,要有积极参加锻炼活动的自觉性和热情,避免那种“身随而心违的被动状态”。

3.2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将思想集中在如何调整呼吸、如何协调身体各部分的关节和肌肉、如何掌握正确动作方法等方面上来。

3.3要尽力使体育锻炼轻松有趣

可以在体育锻炼前听听音乐,也可找自己亲人和知心朋友一齐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相互鼓励,共同创造欢乐的气氛。

3.4要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锻炼项目

特别是注意多参加一些户外野游、爬山、划船、滑冰、跳舞等体育活动,尽量使体育锻炼与娱乐相结合。

3.5要掌握心理调节方法

不断地调节心理。心理调节并不神秘,人人都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心境和意志。比如我们要跑步前,在屋里镜子前照一照,整理一下头发、衣领。看看自己的面容或者伸伸胳膊,摸模隆起的肌肉块。当看到自己脸色很好,肌肉强健时,马上精神振奋起来。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如果在镜子里看到自己面色苍白,眼睛有黑圈,精神不振时,这时就心里想:“一到户外,就会有良好的感觉。我不是那种精神不振,易受情绪制服的人”。于是挺起胸、毅然出门跑步去了。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

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范文6

【关键词】社区护士;心理健康

随着医学模式,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人员将面对日益扩大的工作领域,护理工作也从病区走向了家庭和社区护理人员已被赋予更多的职能和责任,因而对护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作为一个特殊人群,其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从我国调查和研究的实际情况看,我国护士的心理状况是不够满意的,一项调查发现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群差。因此,关心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避免或清除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保持自身心理健康就得尤为重要。

1 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

1.1 来自职业的压力 护理职业责任大,工作繁重琐碎,给护士造成体力上的压力。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应急源”的环境中,要面对千差万别的患者,极易导致心理负荷过重。

1.2 工作环境和职能的改变社区护理的出现扩大了护士的工作领域和职能,从患者到健康人,从医院到社区,从个体到群体,在工作内容和形式上与医院临床护理有一定差异,这就要求护士承担的责任更多。因而易缺乏适应压力的良好心理品质。

1.3 心理卫生知识缺乏 由于我国护理人员大部分由中专护理教育培养出来的,其学历层次较低,知识面较窄且多数护士未受过心理健康的专门教育和培训,心理卫生知识缺乏。一旦工作生活中受挫,则不会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自我调节,易造成护患冲突,人际关系障碍。

1.4 不健康情绪及人格表现 缺乏同情心和爱心,只思索取,不思奉献,认为护士低医生一等。对周围的事物丧失兴趣,总是忧虑重重,或是持续的紧张焦虑等。

1.5 社会心理支持不足 护士付出的辛苦劳动,有时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人们的偏见再加上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等问题上的不合理,使护士心理上易失去平衡。

2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2.1 树立正确观点,热爱护理工作 护理事业是减轻痛苦、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崇高职业,护理工作神圣而伟大,护士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护理工作者应热爱护理,树立献身于护理专业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倾注于护理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压力,

对不良刺激,应积极面对,通过自我调节控制,使自己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2.2 完善知识结构、精通业务,提高自身应对能力 社区护理是集保健、预防、护理、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以促进社区人群健康为实践目标的社会卫生服务工作。社区护士要改变以往的观念,努力学习,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护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同时需具备社区护理服务和参与健康教育的能力,以适应不断扩大的社区卫生服务要求.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应对能力。随着工作能力的提高,会因胜任工作及工作成果而产生一种自豪感和价值感,这对保持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2.3 克服困难、善待挫折 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状态,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当遇到困难时,尽量稳定情绪,分析各种主客观因素,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可与知心朋友谈谈心,通过宣泄疏导自己的消极情绪,积极改变自身的适应能力,使自己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2.4 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们意识活动的主要动力,也是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必要条件之一。情绪是和环境呈正态分布的,情绪乐观,环境也轻松,护士保持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会增加应对外界环境不良刺激和消极因素的有效抵抗力和承受力。

2.5 摆正心态,正确对待荣誉、地位 护理工作是群体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应真诚合作,相互支持,在工作中正确处理荣誉,地位和权利的关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有自我牺牲精神,将服务与社会,服务与全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为己任

2.6 结交知己,和善待人 善于处理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其得到协调互动的发展。与人相处时应保持正面态度和情绪,结交知心朋友,从而使自己不断进步,保持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