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范文1

表示意义不同,表面积是指一个物体外部表面的面积。例如: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指长方体上下、前后、左右3组面的面积和。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例如:一个盒度子里有一块积木,这块积木所占这个盒子的大小,就叫做这块积木的体积。

体积,几何学专业术语。当物体占据的空间是三维空间时,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该物体的体积。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一维空间物件(如线)及二维空间物件(如正方形)都是零体积的。

(来源:文章屋网 )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范文2

较大,因此,学好有机化学是高考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由于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

,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差异大,学生普遍感觉理解与记忆困难,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逐渐失去对有

机化合物的学习兴趣。本文从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出发谈谈如何学好高中有机化学。

【关键词】有机化学碳碳双键官能团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与生产生活联系甚为密切,使

之成为高考的热点。不少同学抱怨有机化学难学,甚至成为化学学习的分化点。基于这种现象,笔者针

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常见困难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总结出了一些有机化学的学习方

法,希望对广大同学有所帮助。

一、转变思维定势,入好有机化学之门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有机物和无机物是化学领域中相对独立的两大块,不仅理论上

存在较大差异,学习的思维方法也各不相同。有机初学者往往惯于拿以往的学习无机的思维方法来学习

有机物,结果越学越难学,逐渐失去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于初学者,必须转变这种思维

定势,明确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差异,学会正确的有机学习方法,入好有机化学之门。比如:对于无机物

的性质,我们通常是机械地记住就行了,但对于有机物的性质,一定要抓住它的结构特点,理解官能团

的变化才能掌握好它的性质;再如:大多数无机物的组成简单,种类少,记它们的化学式并不难,但是有

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加上表示的式子多,死记是行不通的,一定要联系有机物名称、官能团以及

碳四键的结构特点来书写有机物结构式或结构简式,并注意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电子式的区别

。例如写乙醇的结构式时,名称中的"乙"表示有2个碳原子,"醇"表示含羟基-OH,先写出2个碳的骨架,

再接上-OH,最后根据碳四键原则补足H。按照这样的方法,其它的有机物(醇类、醛类、羧酸类)等的书

写也迎刃而解了。

二、注重课堂上教师的形象化演示,深刻理解有机反应原理

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再繁多,都离不开碳四键的基本原则,结构再复杂,也都离不开常见的几种官能团组

成。因此,抓好有机物结构特点和变化规律,理解各种有机反应原理是提高有机物解题能力的关键。由

于有机物结构抽象,教师往往运用实物、模型或多媒体等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一定要注重课

堂上教师演示的各种有机物的分子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记清楚各种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官能团

,并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深刻理解有机反应原理。我们除了注重多媒体、模型等这些教师常用的演示之

外,还可用"人"来模拟想象有机反应过程,因为人的四肢正如碳的四个键。例如:甲烷的一元取代就好

比人的一只手上的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二元取代就好比双手上东西都换了,三元、四元取代以此类推;

乙烯的加成反应过程也可以用"人"来模拟,如果伸展的四肢代表四个单键的话,那么双手相握就好比容

易断裂的双键,当握着的双手打开后就变成了伸展的四肢,就如双键断开变成了单键。理解了这点后,

加聚反应也就容易理解了:好象无数个人由自己双手相握变成手拉手的过程。我们还可以根据以上的模

拟过程联想其它的有机反应原理:比如消去反应、酯化反应等。

三、善于总结规律,学会学习方法

学习有机物的一般规律:先从代表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然后类推到一类物质。学生在学习有

机物时要抓住这条规律进行学习,特别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条规律

贯穿所有有机物部分内容,指导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必修课第三章开始进入有机物的学

习,由甲烷牢固的正四面体结构决定它的性质稳定,一般情况下不能跟强酸强碱以及强氧化剂反应,特

定条件下能发生燃烧、取代以及分解反应,然后由性质决定它的用途,最后由甲烷的性质类推到跟它结

构相似的一类烷烃的性质。接着乙烯的学习也是从结构特点出发,乙烯含有一个容易断裂的碳碳双键,

它的化学性质就表现在这个双键上,结构决定性质,其中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消去反应都涉及双键的

断裂和形成,因此乙烯能发生以上这些反应,最后类推到含有碳碳双键的烯烃,也具有与乙烯相似的化

学性质。在以后的有机物学习中,基本上都按照这条规律进行: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

四、以官能团之间的联系为主线,构建知识框架

将各类物质或官能团的性质分别突破以后,我们会觉得知识有些散乱,此时我们不防以一些重要物质或

官能团为主线,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有机知识框架,为有机合成和推断提供明确的思路。有

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掌握简要而系统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可

以加深和拓宽对化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学好有机化学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1、联系结构,

记清性质2、对比种类,记准性质 3、举一反三,用活性质。

总的来说,有机化学在高考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有机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原理、官能团之

间的转化关系是高考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要学好有机化学,突破有机化学难点,学生要从常规课堂

切入:转变学习的思维方法,入好有机化学之门;注重课堂上教师的形象化演示,深刻理解有机反应原

理;善于总结规律,学会学习方法;以官能团之间的联系为主线,构建知识框架。

参考文献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电线电缆;使用寿命;缆载流量

0.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同时也对电缆行业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电线电缆市场中,电缆的规格品种较多。客户在选用电缆时,对电缆的各种性能不大了解。不同型号规格的电缆有什么区别。所以本人对JKLYJ架空绝缘电缆与B(L)V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的区别作如下的论述。

1.JKLYJ架空绝缘电缆与B(L)V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的区别

1.1导体

JKLYJ架空绝缘电缆线芯大多采用硬导体,机械性能较好,抗拉强度大。而B(L)V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线芯用的软导体,机械性能及抗拉强度不如JKLYJ型架空绝缘电缆强。从架空敷设角度分析,JKLYJ型架空绝缘电缆较适合用于户外架空敷设。

1.2导体紧压与非紧压形结构

JKLYJ型架空绝缘电缆线芯大多采用紧压型结构,B(L)V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线芯用非紧压形结构。紧压型导体比非紧压形导体硬,这一点对架空绝缘电缆和用于架空敷设的B(L)V聚氯乙烯绝缘电缆都很重要,因为紧压形导体机械性能好,抗拉强度大。从电缆的户外架空敷设来讲,紧压形架空绝缘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对于同一型号规格的电缆产品来讲,由于紧压形导体的几何外径小,电缆其它材料的用量少,对电缆的防水十分有利。

1.3 JKLYJ架空绝缘电缆与B(L)V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的使用寿命

两种电缆的使用寿命可以通过对不同材料分子的结构性质来分析说明。JKLYJ架空绝缘线缆的绝缘采用温水可交联硅烷聚乙烯(XLPE)塑料。材料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

由图1,交联聚乙烯是由线型分子结构的聚乙烯树脂通过温水交联转变成体型三维网状结构。同时热塑性塑料转变成不熔的热固性塑料。正因为结构的转变,从而提高了塑料绝缘层的耐热形变性,改善了高温下的力学性能,改进了耐环境应力龟裂与耐热老化的性能,增强了耐化学稳定和耐溶剂性。基本保持了原来的电气性能。所以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可使电缆的长期工作温度从70℃提高到90℃,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也提高了短路时的承受温度可达200℃。因此,同样厚度的电缆,交联聚乙烯的载流量就大得多,以上众多优越性能使交联聚乙烯特别适合于电力架空线路输配电用的电缆绝缘。

B(L)V电缆主要用PVC塑料作为绝缘,PVC材料的分子结构如图2所示。

从PVC材料的分子结构看,线形结构,聚氯乙烯分子中的氯原子都与仲碳原子相连,应具有较高的耐老化稳定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聚合温度控制不好及聚合添加剂在树脂中的残余,会影响树脂的结构和温度,因此分子结构中存在着一定的活性基因,如链端和链中的双键,尤其是一种烯丙基型碳氯的分子链结构:

这种结构在热光和机械力作用下,极易分解出氯化氢,而氯化氢有自催化作用,促使氯乙烯继续脱氯化氢,产生共轭结构:

具共轭双键的聚氯乙烯分子,在氧气的作用下,很容发生降解或交联,导致材料变色发脆,并使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显著下降,电绝缘性能恶化。

通过上述的区别分析比较,JKLYJ架空绝缘电缆用硅烷交联聚乙烯为热固性材料,光热稳性好,抗老化性能很好,与导体结合稳定。电缆长期运行中基本收缩不均匀的情况很少发生。而聚氯乙烯为热塑性材料与导体结合不紧,易在电缆导体纵向产生裂口影响电性能。实践证明用于架空敷设的B(L)V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的使用寿命为2~8年,长被当作裸线看待。而硅烷交联聚乙烯架空绝缘电缆的使用寿命长达40年。

1.4 JKLYJ绝缘架空电缆与B(L)V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的载流量

电力电缆的载流量是指电缆在最高允许温度下,电缆导体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在设计时或选用时,应使电流各部分损耗产生的热量不会使电缆温度超过其最高允许温度。在大多情况下,电缆的传输容量是由它的最高允许温度确定。电缆的最高允许温度,主要取决于所用绝缘材料的热老化性能,因为电缆温度过高,绝缘材料老化会加速,电缆寿命大大缩短。如果电缆在最高允许温度以下运行,电缆将长期(30年以上)安全工作。

电力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当电缆通过长期负载电流达到稳定后,电缆各结构部分中产生热量(包括导线、介质、护层、和铠装层的损耗等),继续向周围媒质散发。由于电缆各结构不分及周围媒质都存在热阻,热流将使这些部分温度升高。当各部分温度升高而使导线的温度等于电缆最高允许长期工作温度时该负载电流称为电缆的长期允许载流量。

表1为单芯JKLYJ架空绝缘电缆与B(L)V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的长期允许载流量。

导线工作温度:60℃ 环境温度:30℃

表1是通过计算得出的电线电缆载流量数据。从表中可让客户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型号规格的电缆,这样即保证了电线电缆的长期工作可靠性(即安全寿命),又可充分发挥电缆的传输电能(电流)的能力。具有重大的技术意义及经济意义。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环境下架空敷设相同规格不同型号的JKLYJ架空绝缘电缆与B(L)V电缆,显然,JKLYJ架空绝缘电缆的长期允许载流量比B(L)V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大,虽然相同规格的BV电缆的载流量比JKLYJ架空绝缘电缆载流量大,但铜的比重大,从经济角分析,铜的价钱比铝价钱高,而且重量重,所以不适合用于线路架空敷设。

1.5颜色

为了便于安装和检修,电线电缆产品需按一定的色谱配色或要求有明显的色别。当这些电线电缆用塑料作绝缘材料时,就需要用不同颜色的塑料。塑料一般用着色剂来着色。着色剂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着色剂两种。无机物着色剂,着色力较差,密度大,添加用量大,且与塑料塑化混合不均匀,造成材料加工困难。有机物着色剂虽然着色力强,密度小具有优异而鲜艳的色调和光泽,但耐热性较差。

JKLYJ架空绝缘电缆用黑色碳黑作为着色剂,碳黑用乙炔气体在高温下热裂解制得,纯度高、粒径小,粒径达到纳米级。所以碳黑在塑料分散好。有利于材料成型加工。而且粒径小的碳黑具有较活泼的化学性质,能吸收太阳紫外光谱中的中波和短波谱。从而防止材料在日光辐射下暴晒氧化降解,失去原来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B(L)V电缆颜色一般为黄、绿、红、兰等,大多采用有机物颜料着色。有机物颜料着色剂的化学性能如前所述,有机物颜料着色剂光、热性较差。在日光辐射下暴晒易氧化降解。

经验数据表明,黑色聚氯乙烯架空绝缘电缆在户外架空敷设使用的寿命为2~8年,而正常情况下黑色交联聚乙烯架空绝缘电缆的耐气候老化寿命超过40年。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范文4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学生学习,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只有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使其由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状态。农村学生身处大自然中,绝大多数学生看身边的“万物生灵”,就像空气一样,广泛而平淡,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是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学生对生物活体、标本、模型、挂图等传统直观教具有极大兴趣,而且对幻灯、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尤其是能引起上课时容易分心的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求知识。

例如,学习《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时,笔者是这样安排的:先安排实验小组(每小组4人)课外捉5条泥鳅饲养备用,到上课时再让学生带到学校,按教师要求用湿棉花包好鱼体,露出尾部,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情况,通过观察,区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区分不同血管的血液流速、方向。通过此次实验,让学生找到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并进行记录、交流,小组间比较,实验后将小鱼放回大自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强调探究的过程

让学生投入探究,就必须开放实验室。传统教学中只安排几个有限的学生做实验。即使这样,学生也只是“照方抓药”,毫无自主探究性可言。农村生物实验室也是学校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农村学校有利之处是能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生物环境这块“试验田”,生物环境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开放的,让学生去做自己想做的实验,使实验室和大自然真正成为开展科学探究的场所。

在学习《环节动物门》一章时,蚯蚓在自然环境中容易获得,对学生了解“环节动物”特征是非常有利的感性材料。教师可安排学生在课外完成,实验前让学生说出寻找蚯蚓的方法,引出对蚯蚓生活环境认识同时,教师介绍蚯蚓对人类的意义——蚯蚓的运动消化能松土造肥、蚯蚓的营养价值高及蚯蚓养殖厂的发展。再提出实验的具体要求,仪器和材料,但要注意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究空间,如:

①怎样区别蚯蚓身体的前后端?②用手来回抚摸蚯蚓的体表(摸腹面),有什么感觉?③蚯蚓在纸上运动比在玻璃上运动是快些还是慢些?

在探索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时,又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用手轻轻地触动蚯蚓前后部分,它会有何反应?根据你观察的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②浸过醋的棉球放在蚯蚓身体各部分,蚯蚓的反应一样吗?③通过观察,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④手电照射蚯蚓身体前后端结果如何?⑤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与水螅相比,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有什么特点?

在上述实验观察过程中,学生得到了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肯定,而对于一些不妥的做法,教师也要给予纠正,不要将现成的答案直接呈现出来,可以通过提示、启发、诱导,让学生自己去寻根求源,解决疑难问题。

3联系实际重视探究的效果

生物学来源于自然、生产、生活,采用生物实验的手段,解决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生物学问题,可使学生将生物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际中,学有所得,学有所为。

例如:在讲“饮食卫生和健康”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判断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否科学,如何改进,并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一日三餐”的合理食谱。

4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完善探究的结论

合作理念是整个教学的主旋律,小组合作学习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让生物教学充满了生气。合作交流能改善学生的认知能力,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均离不开学生的口头表述。心理学认为:口头表达训练对信息的储存以及促进长时间的信息记忆是十分必要的。

探究性学习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不应是模式化按部就班地学习,它要求学生在实际探索中去体悟,感知探究的途径和一般方法。例如,学生在课堂学习了有关骨的知识,完成了“鉴定骨的成分”的实验,学生能观察到: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并有气泡产生;骨、鱼肉均可燃烧,并可闻到蛋白质燃烧的气味;骨燃烧后剩下白色物质等现象。但由于学生还没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对骨的成分中无机物、有机物和碳酸等内容不理解,所以对这些概念应作进一步的探究。

接下来让学生看书、讨论和交流,并提出各自的问题,教师在学生交流的问题中归纳出以下几点:

①什么是无机物?②什么是有机物?③哪类无机物与盐酸反应放出气泡?④骨有哪些成分?骨的化学成分与骨的特性有什么关系?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漂白 氧化性 漂白规律 氧化性规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83-02

漂白性与氧化性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多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二者很容易混淆,从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有时甚至产生一些歧义。本文拟对此知识点做一归纳总结,以飨各位读者。

一、概念的不同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其强弱主要是指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需要指出的是氧化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数目没有必然的联系。即氧化性强,得电子数不一定多;反之,得电子数少,氧化性不一定弱。

漂白性是指本色或带颜色的纤维、织品等变为白色,也可理解为有机色质在某些条件下的褪色现象。无机物的褪色如:溴水褪色、氯水褪色、酸性高锰酸钾的褪色等不属于漂白范围。

二、涉及的类型不同

(一)高中化学的漂白从原理分析,大体分为以下三大类。

1.强氧化性漂白(永久性漂白)

原理:将有机色质内部“生色团”破坏,氧化成无色物质。

常见的强氧化性漂白剂如:HClO、Ca(ClO)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NaClO、H2O2、Na2O2、O3 等。分述如下:

HClO:有强氧化性,因为 HClO 中 C l为 +1 价,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得电子,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氯气通入水)。

Ca(ClO)2 :Ca(ClO)2、CO2和H2O生成HClO而呈漂白性,常用于衣服、织物的漂白。

H2O2:H2O2 中 O 为 -1 价,易得 1 个电子生成 H2O2,质量分数 3% 的双氧水用于医疗消毒。

Na2O2:其中 O 为 -1 价,易得 1 个电子生成 NaOH,用于麦秆、织物、麦秆等漂白。

2.化合性漂白

原理:与有色有机物加成或化合成无色的物质,无色的新物质分解后颜色消失。

常见漂白剂:二氧化硫。

品红可与二氧化硫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N- 亚磺酸亚硫酸副品红碱,此物质为无色有机物,受热易分解红色的三氨基三苯甲烷氯化物。它又分为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从化学原理分析,是 SO2 使品红中的不饱和键变为饱和键从而使品红的颜色消失。品红是三氨基三苯甲烷氯化物 ,它的产物是 N- 亚磺酸亚硫酸副品红碱,反应机理如下:

该产物受热就分解,品红颜色恢复。而品红对 SO2 的吸收量少,不能用它来吸收大量的 SO2。因此,常用品红检验 SO2 的存在。

SO2 漂白除去漂白品红溶液外还可漂白很多物质,如黄色的植物秸秆经 SO2 漂白就会变白,日常用秸秆造的纸也可用 SO2 漂白。

但要注意,SO2 不能与氧化性的漂白剂混用,SO2 中 +4 价硫有还原性,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失去漂白性质。

3.物理吸附性漂白

原理:⒂谢色质吸附而褪色。

常见的此类物质有:活性炭、胶体。

据此原理,活性炭可以做脱色剂、除臭剂、去味剂、防毒面具的滤毒罐等。

(二)氧化性物质的分类

1.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

物质氧化性与氧化剂相对应,而还原性与还原剂相对应。所谓的强弱实质上是物质得失电子难易程度,即物质越易夺得电子,则反应出其氧化性越强,越难夺得电子则说明其氧化性越弱;反之,物质越易失去电子,则表明其还原性越强,越难失去电子,则反映其还原性越弱。

2.无机氧化剂与有机氧化剂

一般的无机物、有机物能做氧化剂的分别叫做无机氧化剂、有机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是无机氧化剂,对有机物而言越是不饱和(如碳碳双键,碳氧双键)其氧化性越强。碳碳三键比碳碳双键更不饱和,所以乙炔的氧化性比乙烯强。碳氧双键比碳碳双键氧化性强是因为氧的电负性比碳大,至于碳氧双键比碳碳三键强是从实验现象得来的,醇就不提了,它在多数情况体现还原性。

3.固体氧化剂和液体氧化剂

根据物质状态分类。如:液体氧化剂有过氧乙酸、双氧水、浓硝酸、浓硫酸等一些高价酸。固体氧化剂有六氟化铂,一种常温下为暗红色固体但具有较强挥发性的极强的固体氧化剂和氟化剂。像过硫酸盐、过二硫酸盐和铋酸钠等强氧化剂尽管较为常用,但其氧化性都无法与六氟化铂相提并论。

三、规律的不同

(一)漂白性规律

1.SO2 的漂白性

SO2 能使许多有色物质褪色,但其褪色原理不同:

(1)还原性褪色:SO2 能使溴水、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利用 SO2 的还原性。

(2)漂白性褪色:SO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利用 SO2 的漂白性。

(3)酸性褪色:SO2 能使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褪色,利用 SO2 的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2.常见的用于漂白的物质的比较

常见的用于漂白的物质的特点比较如下:

(二)氧化性的规律

1.反应关系规律

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为还原产物;而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氧化产物。据此知,任意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能力,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能力。

2.知识线索关系规律

3.常见氧化剂与其还原产物规律

常氧化剂与其还原产物规律如下:

4.常见还原剂

常见还原剂如下:

5.氧化剂的强弱判断规律

(1)方法 1 ,依据“三度”判断(“三度”即浓度、温度、酸碱度)

一般情况下,浓度越大,温度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酸碱度是影响氧化性强弱的重要因素。例如①热HNO3的氧化性强于冷HNO3的氧化性;②HNO3浓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的氧化性;③KMnO4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常温下即可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2)方法 2,根据“三表”判断

①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金属原子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②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③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3)方法 3 ,依据“两池”判断

①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得电子的阳离子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失电子的阴离子还原性较强。

②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极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是电子流入的极。则两种金属的还原性:正极小于负极。

(4)方法 4 ,依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依据反应条件的难易程度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一般来说反应条件越苛刻,说明反应越难发生(即氧化剂得电子越困难),则对应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弱。

(5)方法 5 ,依据反应的能量变化判断

①当 H2+X2 === 2HX Δ H1=-Q1,H2+Y2 === 2HY

Δ H2=-Q2,Q1>Q2,X2 氧化性更强。

②当原子得电子(相同数目)形成稳定结构的阴离子时,放出的能量越多,生成的离子越稳定,其原子氧化性越强。

③当元素原子失去相同数目电子形成阳离子时,放出的能量越多,越易失电子,其还原性越弱。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范文6

一、以实物观察、实验演示或生物事实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鱼的形态”时,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的外形、体色、体表结构及其运动状态,然后分别剪掉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学生们看到剪掉背鳍的鱼会失去平衡而侧翻,剪掉胸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剪掉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这些现象使学生们异常兴奋,自然激发了他们对理论学习的浓厚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一开始就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及其发展前景,给学生以启迪

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献身,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正期待着年轻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因此,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

例如,当人们的器官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病变,生命受到威胁时,挽救生命的唯一办法就是器官移植。为了解决器官的来源问题,也为了预防移植后出现的排异现象,科学家们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带有人类某些基因的动物。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猪心”、“猪肾”等,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人体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

事实证明,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非常关注生物科学发展的动向,科学成就成了学生们谈论的话题。我的学生中有许多人进入高等学府的生物专业、医学专业学习,准备为21世纪生物科学的腾飞贡献毕生的精力。

三、加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它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巩固课堂知识,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强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加强演示实验,凡是应该让学生看到的,尽量让他们看到。

例如,讲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时,我们经常演示的是金鱼藻的放氧实验。这个实验虽不复杂,但常因季节的关系-不能成功的演示,如因季节不合适,这部分内容可提前讲或用适宜强度的灯光代替阳光实验。当学生看到成串的气泡从叶片表面冒出时,兴奋得不得了,当收集在试管中的气体使余烬木条复燃时,这些接触实验甚少的初一学生中有的竟吃惊的“啊!”了出来。又如,讲血液凝固的原因时,补充了下列实验:用粗糙的木条不断搅动刚刚从动物体内流出的新鲜血液,木条就会缠上许多丝状物,其上粘有一些红细胞,洗去红细胞,丝状物呈现白色,这就是纤维蛋白,余下的血液不再凝固。学生感到很新奇,纷纷发问:“这是怎么回事?”教师顺理成章地讲述血液凝固的原因,并就此讲清血浆和血清的区别。特别要说明血浆中有的是纤维蛋白原,它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在血小板释放的某种物质的作用下。才转化为纤维蛋白。

做上述实验的同时,让一部分新鲜血液凝固,将凝固的血块切开,让学生观察切面和外表面的红色有何不同,启发他们思考原因,他们说,类似的问题以前想都不曾想过,现在会想了,觉得很有意思,对于血红蛋白的特性今后再也不会忘记,判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标准也不会搞糊涂了。

2 边讲课边实验,尽量做到先做实验后得结论。

例如,讲骨的成分时,每个学生取两条鱼肋骨,分别放在火上烧和放进稀盐酸中浸泡。实验过程中利用学生初一时学过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知识,引导他们观察骨的变化,启发他们自己总结骨的成分及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特性。并且实验前后分别称重,计算出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比例,进而让学生分析骨的成分与比例和骨特性的关系,归纳出骨的特性。课本中大多数的验证性实验,我都将其提前与新课的讲授结合进行。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交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会感到疲劳,难怪学生们说:“一堂课45分钟,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

3 增加实验,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

只要课时允许,生物课可增加的实验很多,如初一的植物课我增加了以下一些实验:利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直接观察细胞膜的存在;把菠菜叶下表皮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滴中,观察气孔的开闭;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并做不同温度下流动速度的对照实验;观察红辣椒果皮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观察一滴水中的各种藻类等等。

四、讲究教学语言艺术

教师在讲授自然科学知识时,首先注重的是语言的科学性,其次才是语言的艺术性,但决不能忽视语言的艺术性,因为它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集中精力。语言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①语言要简炼,逻辑性强,听起来顺理成章,且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②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可运用形象的比喻将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如讲血液循环系统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时把血管比喻为暖气管道,而毛细血管就相当于暖气片。③语言有节奏,快慢适度,注意语气、语调,并有适当停顿。凡是重点、难点知识的讲授,速度一定要放慢些,语气要加重些,语调要放低些。④教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生物教师以自己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对生物科学家的崇拜、为生物科学成就所激励而产生的激情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立志于生物科学的研究。

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联系社会、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它不仅可以解释一些现象,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例如,讲“性别决定”时,讲到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不同,导致男、女在某些性状上的差异,以及生男生女的原因和包括我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现状,将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在学生中普及这方面的科学知识,通过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以增强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和改变这种现状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