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技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技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1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制改革;“无缝对接”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大量毕业生因不适应职场需要,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如何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场就业之间应当是零距离的“无缝对接”,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应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应消除或尽量缩短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培训、磨合、适应过程,尽快为用人单位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使学校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应从实际出发,结合中国国情不断进行市场调研,关注国内外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科,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场之间“无缝对接”的基础。
由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从原来的大、中专学校改制而成的,基本沿袭了旧的学科建设模式,即在原来开设的专业基础之上对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增加一些实训或实验课程;或在理论教学与动手能力训练的侧重点上进行调整,但基本教学思路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采取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的旧的教学方法,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毕业后不适应市场要求,动手能力较差,用人单位不满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在实际工作中尝试“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学科建设上一改过去会计、财政、税收三大专业的老面孔,在1999年改制为职业技术学院后,根据市场需要,陆续开设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等市场热门专业,并率先选择旅游管理专业与工商管理专业作为试点,让学生在暑期外出实习(第一学年为操作实习,第二学年为管理实习,第三学年为毕业实习),并派出教师带队,总结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听取实习单位的意见和要求,再反馈到教学过程中。同时,与用人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探讨学科建设的可行性,聘请具有一定管理水平和理论水平的高层管理人员为学院学科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直到毕业,连续进行实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学院还根据市场需要,开设与调整了一些应用型课程,组建了一系列模拟实验室,购进并改革了系列教学软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效果比较理想,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专业建设的关键是教材建设。学院除选用国家统编高职高专教材外,还自行编写部分教材,并引进了部分国内知名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有一定影响的国外教材,将国际相关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引入课堂教学,作为国内教材的补充。同时,要求任课教师在备课时注意收集案例,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改编,尽可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是必须紧密联系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设置的学科应尽可能多地注重具体案例的应用,这一点与普通高等教育是有区别的。
其次,学科与专业的申报应注意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应密切关注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化职业的发展方向,及时对所开设的专业进行改革与整合,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场之间“无缝对接”的前提。
专业申报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专业申报不仅涉及招生、教学、教材建设等问题,而且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就业与学院持久的竞争力、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以及学院的办学特点等问题。专业没有好坏之分,但有优劣之别,其判别标准就是市场需求,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另一个区别。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间经济的相互交融促进了职业的国际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点。职业教育改革前的专业设置是宽口径的,也是政府行为,学校没有自主权,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学校也不必担心。如今,教育的市场化要求学校注意专业申报方向,对于市场不再需要的专业应及时撤消,对于市场有需要但属于政府行为的专业(如财政学、税收学、海关管理等)则应调整传统的课程设置;增加一些应用性技能课程,以增加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范围;仍然有市场需求但课程老化的专业无疑应进行整合,保持专业设置与时俱进。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的问题是,政府已经实行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关部门(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已经下发了在高等院校学生中实行“双证制”的文件,一些单位在招聘录用毕业生时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各种资格证书与工作经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注意结合考证要求,确保学生毕业时取得相应的职(执)业资格证书,满足行业需要与学生尽快就业的需要。实践证明,凡毕业时取得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不仅会很快找到工作,而且起薪标准远远高于无证的学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是有关部门根据人才市场需要进行的,其培训教材多是由具有实践经验的理论工作者编写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政府部门关注国际职场的发展动向与我国职业发展实际的结果。因此,结合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教材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是理论教学与市场实际需要“无缝对接”的有效方式。
再次,改进职业发展预测滞后与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滞后的现状,超前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材建设,适应我国职业门类发展和市场变化快的要求,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场之间“无缝对接”的关键。x转贴于
有人对职业的种类进行了统计,实际上职业种类已经超过了三万个,而且仍有不断发展之势。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仍将继续,一些新兴产业不断出现,新兴职业如策划师、色彩工程师、心理咨询师等随之出现,还将出现的职业有哪些不是某一个院校可以预测的。因此,必须组建一个国家级的、权威性的职业发展研究机构以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机构,出版权威性的科研杂志,规划职业技术教育科研课题,对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评价,指导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并组织编写职业技术教育的权威性教材指导大纲,由各地区的高职院校组织编写应用教材,并适时引进国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职教材。高职教育要实现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就必须实现高职教材与市场的“零距离”。同时,高职院校要有一大批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从事过具体实际工作的骨干教师从事必要的实践操作指导。否则,再好的实践教材也只能被不懂实际问题的人演绎成枯燥乏味的理论。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和选拔、招聘教师时,应注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不要一味追求高学历或高学位,而是要看其在学历的背景下是否具有实践经验,这一点是高职院校应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复次,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生能否在毕业后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一次性就业比例能否达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平均水平,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场之间“无缝对接”的衡量标准。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作为一个时点指标,可以初步反映一所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果。尽管学生就业问题比较复杂,存在诸如个人兴趣、职业偏好、能力与职业匹配、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型适应性等问题,但是由于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生在就学选择专业时就已经有了未来的职业意向,如果毕业后未能选择合适的职业,至少表明学校在专业建设、市场职业预测与职业教育上是存在问题的。一般来说,学校申报和开设一个专业,需要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与人才需求趋势、就业前景预测,并需要进行生源与教学资源评估、论证,还要经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专业申报的盲目性,或者说是保障了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极其缺乏,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在正常情况下,只要专业对口,学生是不会轻易放弃就业机会的,尽管就业实际上是一个动态指标,但是仍应以一次性就业率衡量一所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果,并应将职业技术教育成果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加以考察。因此,要使职业技术教育与市场就业实现“无缝对接”,必须确保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要,通过有质量保证的教学使学生毕业后迅速被市场所接纳。
此外,高职院校必须及时跟踪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建立毕业生就业反馈系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与部分毕业生的联系,听取用人单位的反映与要求,并尽可能地调整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教学理论研究,根据经济发展和职业需要修正或补充理论缺陷,最大限度地保持理论与实际需要的接轨。
最后,按照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特点,与有关经济单位合作,按专业性质构建合适的校外实训基地,并将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计划之中,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足够的动手实践机会,以检验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教学盲点或缺陷,据此完善学科建设和教学计划,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第一次就业时应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要求,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职场之间“无缝对接”的物质保证。
职业技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2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效益分析;市场性效益;非市场性效益;投资回报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4-0005-07
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卓越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双重作用。对于个体而言,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通过提振人力资本,提高个体工资收入,促进个体职业发展。对于企业而言,职业技术教育带来的多重效益交互作用并且彼此强化,营造出特殊的企业发展环境,加强了员工之间的社会互动,激发了员工的个体潜能,提升了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极大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于社会而言,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较高经济成长率不断释放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良好预期,其社会效益远大于企业和个体效益的总和。
一、职业技术教育效益研究概述
(一)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开发个体资本的研究
个体资本是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与个体成长最为密切的一种资本。许多专家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开拓性的有益研究,认为个体资本大体可以划分为人力、社会、文化及身份等四种资本,而且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有效开发这四种资本[1],见图1。
图1 职业技术教育开发个体资本
1.增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反映个体所拥有相关知识技能的晴雨表。研究显示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开发个体生产操作加工所需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胜任能力,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进展,知识、技能以及职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本存量也会因此而增值[2]。
2.丰富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社会关系网络的总体价值,分为同质、异质以及垂直隶属关系等三类资本。有关研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通过构建人际信任、增加民生福祉、塑造规范行为模式以及增强社会安全感等方式来丰富个体的社会资本[3]。
3.累积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是个体具有的知识、技能、生活方式、态度、期许以及社会地位等资本价值的总和,是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社会化加工有意识地“继承”先贤思维和情感的某些特征。研究表明,职业技术教育在满足个体汲取周遭文化养料需求的同时,不断塑造个体的自我表征风格[4]。
4.提升身份资本
身份资本是由自信心、自我效能、认知灵活性和复杂性、自我监控、批判性思维以及道德等个性心理特征以及智慧策略和决策等认知性社会心理技能所构成的无形资产,展现个体的社会属性、职业特征以及与机会博弈的生命历程。有关研究揭示,职业技术教育让个体投资“身份”成就“自我”[5]。
(二)关于职业技术教育效益测量确认的研究
尽管许多研究聚焦职业技术教育所产生的效益测量,试图以更加精准的测量来核实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但由于职业技术教育效益产生的过程复杂,要准确测量难度很大,增添了人们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效益认识的模糊性。
1.职业技术教育效益产生的特殊机制增加了隐性变量捕捉的难度。有关研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效益产生的主要机制表现为个体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通常可以获得正式的职业资格,以便谋取一定工资收入的工作,实现较高的投资回报率[6]。然而,个体获取正式的职业资格并不表明他必然拥有人力、社会、文化以及身份等资本,更遑论具备各种其他能力,而且影响个体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面对风险的态度,个体可能出于规避风险的考量,不论该职位是否拥有高薪或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都可能挂冠而去,另辟蹊径,而要锁定这些较为隐性的变量来求证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具有一定的难度。
2.职业技术教育已经产生的外显效益强化了效益测量的不确定性。有关研究显示,一般而言,个体接受过严格的职业技术教育会有更为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更高层次的健康追求,拥有较为成功的职业生涯,收回投资成本的几率更大,也更加愿意进一步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反之亦然[7]。由于这些外显效益深刻影响个体进一步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要精准测评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就不得不额外考量这些变量,而目前它们还难以有效量化,加大了职业技术教育效益测量的难度。
3.职业技术教育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益放大了效益测量的误差区间
有关研究表明,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效益具有滞后性,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实现投资回报之间普遍存在持续性“盗梦空间”般的时间延宕,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尚不能立即显示其所产生的特有效益[8]。通常来说,个体在做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决策与所观测到的效益之间只有非常短暂的时间间隔,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显示其独一无二的神奇效益,但现实却是难以度量的迟滞,而效益越滞后显示,测量环境及其变量越发呈现出不可控制性,效益测评的误差区间明显放大,必然影响到职业技术教育效益测量实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三)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效益的比较研究
现实社会中由于教育资源占用的有限性及其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投资的优先权之争,引发学界对它们所产生效益的比较研究,力图厘清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1.投资决策的政策比较研究
有关研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不但可以为个体带来较高的工资收入并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还是促进社会融合、争取良好民生福祉的一种有效工具,能够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带给个体极高的工作满意度[19]。诚然,义务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是现实中职业技术教育相对较低的社会地位毫无理论依据,用普通教育的方式获取职业技能并把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视为无足轻重的替补角色也是无稽之谈。一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迫使政府就开展国民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投资的优先权做出精明决策无可厚非,而前提则是审慎区隔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效益特征的细微差别,着重确定哪种学习加工路径更有助于个体发展。
2.劳动力市场加工的比较研究
有关研究显示,在功能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中,用工资收入作为指标来标识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时,其投资回报是相同的,即使劳动力市场不够完美,个体也会按照既能适合自己能力开发、又能获得均衡边际效益的学习轨迹去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相同工资收入的投资回报[10]。实际上,这两类教育可以被视为开发不同内容的职业技能,职业技术教育加工的是动手技能,普通教育加工的是认知技能,个体对“做中学”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普通教育这两种加工风格各有偏好。其中,灵巧的人发现自己比较适合开发动手技能,职业技术教育就是他们擅长的学习领域,而认知型的人则认为自己在开发认知技能的加工过程中更加成竹在胸,并愿意为此付出终生努力。
3.生命历程模式的比较研究
有关研究表明,教育的投资回报遵循“生命历程模式”①,不同类型的教育所产生的生命历程特征并不相同[11]。在个体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初始阶段,职业技术教育在帮助他们职场转换方面表现得更加强势,从职业技术教育获得的职业资格比从普通教育取得的学历文凭在工资收入回报方面更具优势,但这种关系在短短几年中就会发生逆转,接受普通教育的个体由于拥有与身俱来的高超转换潜质,能够奋起直追,直至逆转这种劣势,导致普通教育的学历文凭比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资格能够产生更高的工资收入[12]。事实上,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在经济学层面上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它们所产生的各种效益具有同等效力,只是职业技术教育产生较为稀疏但强度更大的职业纽带,而普通教育则会产生强度较弱但更加广泛的契约型网络关系,提升整体的工作机会。为此,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转换能力。
(四)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类型研究
有关研究发现,职业技术教育在更为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层面上可以产生促进经济卓越成长和助推社会和谐进步的双重效益,投资职业技术教育所产生的社会外部效益和非市场性效益比个体经济性效益的回报更高[13]。其具体表现为开发个体的职业胜任能力,带来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良好的工作前景;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降低老年个体的死亡率,促进了社会健康行为的发展,降低了社会犯罪率,完善了功能良好的民主政治体制[14]。因此,政府在核算并做出投资决策时应该充分考虑职业技术教育带给个体、企业和社会的特殊效益。具体来说,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效益可以划分为市场性和非市场性两类[15],见表1。
表1 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类型
1.个体的市场性和非市场性效益研究
有关研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首先给个体带来市场性和非市场性效益,累积起来构成企业和社会的整体效益[16],见图2、图3。现实中,个体的市场性效益表现为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工资收入及良好的就业前景,而非市场性效益主要表现为个体通过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产生预期寿命延长、休闲时间充沛以及为孩子创造优异的教育机会。
2.社会的市场性和非市场性外部效益② 研究
有关研究显示,接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个体可以通过开发或快速采纳新技术而使企业更具创新活力,促进国家经济更快增长,同时,职业技术教育所滋生的强烈公民责任感有助于产生较为稳定的民主政治构架并降低犯罪率,增进整个社会的利益[17]。实际上,国民平均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社会总体的劳动生产力水平,产生更大的创新冲动,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效益研究
(一)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市场性效益研究
1.个体的市场性效益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带给个体的市场性效益主要体现为较高的工资收入以及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以期待的职业发展前景,个体通过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取得职业资格后获得了较高回报率,不但延长了工作任期,而且长期稳定的工作让个体拥有更高的工资收入。有关研究指出,虽然各国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个体的收入获取模式并不相同,从一个学习加工水平上升到另一个水平的过程也不尽相似,职业技术教育对每个个体所产生的累积效益并不一样,但总体而言,个体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并获得二级水平以上职业资格的投资回报率为7%左右,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个体要比不接受的个体平均增加3.3%~15.7%的工资收入[18],与普通专科教育的回报率相似[19],不同路径职业技术教育的年度投资回报率大致为9%,男性和女性个体的年度回报率分别为10%和7%,边缘弱势群体由于不能接受适当的职业技术教育而往往身陷囹圄[20]。
2.企业的市场性效益研究
图2 职业技术教育的受益方
职业技术教育为企业带来的显著效益既表现为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也表现为企业将为此获得更好的经营收益回报,拥有良好的顾客满意度以及员工较高的操作业绩和创新能力。有关研究显示,初始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强制性地让社会成员掌握与个体发展有关的基本职业技能,而主要由企业开展的继续职业技术教育则以此为基础向企业员工提供大量非学历证书型的职业技术教育,以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其中,中上层职业技师水平和中下层技工水平的企业员工都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做出了积极贡献,技师往往在生产设计和开发领域发挥关键性作用,而技工则在增进生产加工业绩过程中处于独特地位[21]。只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提升,员工关注的是工资增加,职业技术教育能否在提高员工工资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双方博弈的结果,取决于企业的特征、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占有率以及职业技术教育整合进入企业人力资本增值加工实践的方式。
3.社会的市场性效益研究
有关研究显示,人力资本存量与整个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22],投资普通高等教育能够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投资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施能力,同时,在宏观社会层面上,个体累积的职业技能所产生的“溢出”效应能够增强同伴的劳动生产力,如果中下级水平的职业技能产生1%的经济增长率、中高级水平的职业技能产生1%的经济增长率的话,那么两者的组合则会产生3.5%~4%的经济增长率,并可以夯实整个社会的职业技能基础,促进新技术的开发、转化和推广[23]。在社会管理实践中,劳动生产力提升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是社会成员获得与学士学位相对应的更为高级的职业技能,是各类职业资格整合产生的全要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职业技能的不同组合所增强的社会资本累积。
图3 职业技术教育产生市场性效益和非市场性效益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
(二)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非市场性效益研究
1.个体的非市场性效益研究
有关研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为个体带来的非市场性效益主要表现为增强自尊和自信、激发个体动机、塑造良好行为态度等心理效应以及增加职业发展机会和获得学习提升路径等更为显著的积极效应。职业技术教育改善了员工的工作条件,维系了人力资本增值加工的较高水平,还与个体参与职工组织和增加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是提高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路径[24]。实际上,职业技术教育不但可以开发个体的职业胜任能力,还能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个体攀登更为高阶的教育平台,为个体的民生福祉带来更加持久的深远影响。
2.企业的非市场性效益研究
有关研究显示,职业技术教育为企业带来的非市场性效益主要表现为营造员工学习加工的有益文化[25],增进员工对于企业的有效承诺[26],提高员工的生产加工质量[27],增强顾客的满意度[28],加速新老员工开展知识和技能的分享和转换[29],减少员工的流失率[30]和旷工率[31],抑制员工冗余和自愿性退出,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带给企业积极的“溢出”效益和丰厚的收益净增额[32]。在经营管理中,企业投资人力资本的增值加工、尤其当企业开展“学徒制”等形式的继续职业教育时,不但可以产生员工对工作的较高满意度,减少技能员工的流失,同时还可以为企业未来的战略发展准备好干部队伍。
3.社会的非市场性效益研究
有关研究表明,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带来的非市场性效益集中体现为公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人权状况的改善、人文社会环境的优化、滥用的遏制[33]以及社会犯罪率的降低[34];同时,职业技术教育有助于构建法治严明的民主社会[35]、切实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并强化公民的社会平等意识。现实中,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弥补个体早期职业技能的欠缺,增加不同社会群体的工资收入,为处于社会危险境地的边缘群体提供继续学习的上升路径,帮助弱势群体融入主流社会,实现社会融合与和平等。
三、几点思考
(一)国家需要更加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营造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良性氛围
职业技术教育能够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长期、稳定的综合性特殊效益,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显著增强个体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的信心。同理,职业技术教育也是我国实现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路径,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为此,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家层面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是顺势而为,也理所应当,整个社会都需要做出更大努力,积极营造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重点领域研究,破除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认识误区和政策藩篱
时至今日,我国的专家学者并未在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效益领域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无法提供具有较强说服力的高水准实证研究成果,致使不少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制定者、从业者、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其所能够产生的整体效益尚未真正达成共识,导致职业技术教育总是被普通教育的锋芒所遮蔽。为此,迫切需要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理论工作者开展系统的实证研究,诠释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综合效益,用实实在在的数据有效阐明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逻辑理性和现实基础,探讨确保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企业需要切实增强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责任意识,创造竞争新优势
职业技术教育可以为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夯实人才储备基础,为企业发展带来市场性和非市场性等显著效益。然而,在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很多企业在总体上对一般员工还是“重用轻管”,对高技能和高阶层员工更是“只引进、不培养”,多数企业、尤其是本土企业全方位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职业技术教育的措施乏善可陈,企业的市场发展竞争战略无法与其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实现叠加效应,造成相当多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受挫。为此,我国企业必须增强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责任意识,摈弃基于企业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员工较低的工资、较高流失率以及简单的模块化生产加工等脆弱的不可持续的竞争策略,在企业内部形成长期的员工彼此信任的团队学习文化,拓展企业因应经营周期性波动的弹性域限,造就企业人力资本的“升级版”,谱写企业与员工互利互动、和谐共进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Feinstein, L. The Wider Benefits of Learning. Handbook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search[M]. Berlin: Springer, pp. 354-359,2009.
[2]Becker, G.S.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4.
[3]Huang, etc.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on Social Capital.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J], Vol. 28, No 4, pp. 454-464,2009.
[4]Bourdieu, P.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487-511,1977.
[5]Cote, J.E. Identity Capital, Social Capital, and the Wider Benefits of Learning: Generating Resources Facilitative of Social Cohesion[J]. London Review of Education, Vol. 3, No 3, pp. 221-237,2005.
[6]Oreopoulos, P. Do Dropouts Drop out too Soon? Wealth, Health and Happiness from Compulsory Schooling.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J], Vol. 91, No 11-12, pp. 2213-2229,2007.
[7]Groot, W.; Maassen Van Den Brink, H. The Effects of Education on Health.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Evidenc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8]Field, J. Well-being and Happiness[G]. Leicester: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ult Continuing Education. IFLL Thematic Papers; No 4,2009.
[9]Cedefop,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s Good for You: The Social Benefits of VET for Individuals[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Cedefop Research Paper; No 17,2011.
[10]Meer, J. Evidence on the Returns to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J], Vol. 26, No 5, pp. 559-573,2007.
[11]Granovetter, M.S. Getting a Job: 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1974.
[12]Lazear, E.P. Firm-specific Human Capital: A Skill-weights Approac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17, No 5, pp. 914-940,2009.
[13]Vila, L.E. The Non-monetary Benefits of Educ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Vol. 35, No 1, pp. 21-32,2000.
[14]Feinstein, L, etc. The Social and Personal Benefits of Learning: A Summary of Key Research Findings[G]. London: Centre for Research on the Wider Benefits of Learning,2008.
[15][35]Hoskins, B, etc. Does Formal Education have an Impact on Active Citizenship Behaviour?[J].Europe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Vol. 7, No 3, pp. 386-402,2008.
[16][34]Lochner, L. Non-production Benefits of Education: Crime, Health, and Good Citizenship.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G], Vol.4.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pp. 183-282,2011.
[17]McMahon, W.C. The Social and External Benefits of Education――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M]. Cheltenham: Edward Elgar,2004.
[18]Cedefop,The Benefi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Cedefop research paper; No 10,2011.
[19]Cedefop,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VET for Individuals[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Cedefop Research Paper; No 11,2011.
[20]Freeman, J.A., Hirsch, B.T. Do Returns to Human Capital Equalize Across Occupational Paths?[R].Research in Labor Economics, Vol. 20, pp. 217-242,2001.
[21]Crook, R.T, etc. Does Human Capital Matter?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apital 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 96, No 3, pp. 443-456,2011.
[22]Cohen, D., Soto, M. Growth and Human Capital: Good Data, Good Results[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Vol. 12, No 1, pp. 51-76,2007.
[23]Krueger, D., Kumar, K.B. Skill-specific Rather than General Education: A Reason for US-Europe Growth Differences?[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Vol. 9, No 2, pp. 167-207,2004.
[24]Cedefop. Europe’s Skill Challenge: Lagging Skill Demand Increases Risks of Skill Mismatch[R]. Cedefop Briefing Note,2012.
[25]Battu, H, etc. Human Capital Spillovers in the Workplace: Evidence for the Service Sector in Brit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J], Vol. 25, No 1, pp. 123-138,2004.
[26]Lindley, R.M., Hogarth, T.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raining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Report to the Task Force on Education Youth and Training[R]. Brussels: European Commission,1992.
[27]Green, F, etc. The Impact of Training on Labour Mobility: Individual and Firm Level Evidence from Britain[J].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38, No 2, pp. 261-275,2000.
[28]Katou, A.A., Budhwar, P.S. The Effe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olicies on Organisational Performance in Greek Manufacturing Firms[J].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Vol. 49, No 1, pp. 1-36,2007.
[29]Ely, R. A field Study of Group Diversity, Participation in Diversity Education Programmes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J], Vol. 25, No 6, pp. 755-780,2004.
[30]European Commission. Ageing and Employment: Identification of Good Practice to Increase Job Opportunities and Maintain Older Workers in Employment: Final Report[R]. Brussels: European Commission,2006.
[31]Smith, A., Hayton, G. What Drives Enterprise Training? Evidence from Austral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Vol. 10, No 2, pp. 251-272,1999.
[32]Kenyon, R. The Business Benefits of Apprenticeships: The English Employers’ Perspective[J].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ol. 47, No 4/5, pp. 366-373,2005.
[33]McMahon, W.C.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Measuring the Social Benefit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Cedefop Reference series; No 69-I, pp. 121-193,2008.
Overview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es on Overall Benefits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XU Xiang-p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y Management,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es on overall benefits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VTE) conveys that besides generating economic benefits of higher personal wage income,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labor productivity of enterprises and the general economic growth, VET also can bring other non-economic benefits of greater individual’s job satisfaction, lower absenteeism rate of employees and lower crime rates as well. Anyway, interaction among market and non-market benefits of VET can maximize enterprise labor productivi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gain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hina should formulat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olicies coordinating with market 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vigorously develop VET.
Key word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benefits analysis; market benefits; non-market benefits; return on investment
职业技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3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企业;人才培养
一、引言
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技术训练模式,其初始于私人习惯,一般由父子相传或者师徒相传的形成表现。学徒制通过长期发展,不断做出适应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改变,到了20世纪60、70年代,正式发展成现代学徒制,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我国的学徒制历史悠久,其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始终以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发展、演变,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其对应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学徒制摒弃了以往的职业界限,使学徒制得以覆盖更多行业,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分析
与传统企业学徒制相对应,现代企业所对应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称之为现代企业学徒制,有些国家也称其为新学徒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的变革成为必然,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学徒制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障碍。现代学徒制在培训效率、规范化程度优势,确定了现代学徒制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也成为企业接受程度最高的合作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相较,其特点明显,主要体现在就业前景广阔、企业全方位参与、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全面等诸多方面。
1.就业前景广阔
职业技术教育高速发展的动力源于其极高的学生就业率,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由于连年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成为常态,企业招人难与学生就业难二者并存,一方面是由双方信息不对称引起,但深层次原因在于企业难以招到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同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很难在极短时间内转化为实际能力。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说明其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实用型、应用型、研究型人才三者的比例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因。近年来,职业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缺口仍然很大,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就业难问题,企业依据自身需求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学校依据学生兴趣与能力进行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模式,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知识储备到技能发展的良性转变,在毕业后,甚至许多学生在未毕业前就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2.企业全方位参与
以往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企业只是在其中的实践环节进行参与,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更能体现企业的全方位参与。企业在学校教材选择、编订等环节开始,到课堂教育,再到实践环节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使学生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实践技能。双师型教育模式的广泛应用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双师型可以解读为企业以学校为师,学校以企业为师,学生以企业技术骨干为师,教师以企业技术骨干为师,企业技术骨干又能以高校教师为师。在这种互为师徒的学习环境下,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共同提高成为其必然结果。企业在全方位参与过程中,将企业文化带入校园,使学生提前接受职业道德方面的熏陶与学习,对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有积极意义。
3.学生技能掌握全面
一般而言,课堂知识转变为实际技能需要一定周期,而这个周期恰恰与就业、职称规划等内容息息相关。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通常有一个试用期,这一周期一方面是对员工以后所从事岗位技能的一个初步训练,还有一方面是对员工是否有职业胜任力的考核。很少有企业对员工进行陌生或者不熟悉领域的全面培训,其成本比招收拥有技能的新员工要高出很多,企业培训部门的职能是对原有员工进行技能更新或者对优秀员工进行技能追加培训,因此,只掌握理论知识的学生,很难与拥有熟练职业技能的学生竞争。而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将专业知识转换为专业技能,并在不断学习中改进,最终使学生不用培训即就业上岗。因此,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其技能掌握更加全面、透彻,虽然在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上略有不及,但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时间毕竟有限,许多知识与技能需要在毕业或就业后不断积累,不断完善。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以往的教育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这种方式不能有效带动学生积极性,也不能使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学徒为中心,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围绕学生需求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学生的时间可以获得报酬,实现产教结合,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更加快速、牢固。具体如图所示。
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起步较晚,虽然已初步建立了一些相关规章制度,但从大范围来看,仍处于各自为战状态,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些院系开展半公半读,有些院校实行现代学徒制,各院校依据自身情况,在适应不同专业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灵活多变地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与发达国家成熟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相较,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合理地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办学经验,但不能生搬硬套,还要依据我国国情与院校自身条件,适当做出改变,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另外,我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的阻碍力量来自于企业认知不足。校企合作初步展开的时候,需要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但是许多企业基于短期成本原因,不积极与高职院校合作,或者在进行合作时减少投入等,这样对企业长期发展极为不利。现代企业竞争是人力资源竞争,是人才储备竞争,只有将长期人才培养与储备当做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才能使企业长久保持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力推行对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均有积极意义。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有利于拓展高职院校招生渠道,有利于企业长期人力资源储备,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应加快相关立法建设,转变思路,合理借鉴,使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参考文献:
[1]谢宏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之现代学徒制发展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3).
[2]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
职业技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4
【关键词】职教培养模式;教育成效
自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已成为各职业院校、中职学校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形式,培养模式也各尽不同,过去长走的路线是“理论—实习”,学生的角色为:学生—实习生,受德国“双元制”办学启发,我认为学生经过“学徒—学生—实习”这样的学习过程和角色转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能提高职教教育的成效。
一、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谈到职教学生的思想问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它一直是各职业院校、各中职学校研讨的一个课题,在教育类的各种期刊、报纸上都会经常出现有关的论文和研究讨论。归纳一下,大专职业院校的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大约是这样的:对人生前途、就业前景缺乏信心;文化水平总体偏低,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具有盲目性或积极性不高;有自卑心理;有个人主义和自负心理。中职学校的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这样的:对未来感到茫然或没有想法;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困难较大,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积极性更低;娇气、没有吃苦精神,个人主义强,纪律性较差。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各校采取了许多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至今,上述问题仍然是大中专院校学生比较突出的问题,还需要积极的去探讨,找寻提高成效的方法和途径。当然,不是一种方法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需要在许多方面积极改革、探索,共同提高教育效果。其中,在培养模式上,如果采用让学生经过“学徒—学生—实习生”的过程,就可以提高学生的一些思想认识,使学生思想有所转变,从而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学徒—学生—实习生”模式比起传统的“学生—实习生”模式,只是多了一个“学徒”身份,但就是这个“学徒”身份,对职教的教育工作有很大帮助。职校招进学生后,先把学生送到企业当学徒半年。在这半年中,学生对企业的各个方面会有所了解。首先,学生初步了解到“企业”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是“企业”,在企业与在学校有什么不同;其次,逐渐了解到企业的要求和纪律。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很大。学校是教育机构,以教育为主,“手段”上是不能跟企业相提并论的,相比企业,学校要“软”得多。学生对企业的要求和纪律,亲自感受或实际观察到的效果,与在学校教师讲让学生了解到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这一点,我感受颇深。“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不会忘记“育人”工作,根据学生的表现,经常会在课堂或课余时间“教育教育”学生,其中,也会联系到企业对职工的要求和企业的纪律,告诉学生,职业素质不仅包含文化素质,同时也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学生在校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养成好的习惯,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充分认识纪律的重要性,也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但这样的“教育”,时常感觉在学生面前总显得“苍白无力”。从学生的眼神可以看出,少部分学生似乎相信,似乎还存疑问或不完全明白;一部分学生笑笑或感叹下,但似乎跟自己无关,不会与自己相联系;一部分学生像听天书、“遥远”的故事;还有一些学生则几乎不听。这些问题,通过学生“学徒”过程,就会让学生有真实感和近距离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第三,降低学生的盲目感和自卑感。在“学徒”过程中,对企业有所认识,对企业的部门、工种也有所了解,对自己适合干什么,也会有体会,这样会降低学生的盲目感。同时,通过对实际工作的了解,可以认识到这些实际工作的意义,特别是听到或看到企业职工或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在企业有所作为时,不仅降低盲目感,而且还会逐渐消除职业学校学生的自卑感,增添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第四,提高学习意识。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生源原因,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充分,所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够高,特别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尤为严重。通过“学徒”,认识到知识对生产的重要性,对创业的重要性,对发展的重要性,这样,当他们回到学校时,才会主动地去学习,珍惜在校的时间,尽力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以后的职业道路拓宽范围和打好基础。第五,认识合作方式与思想,改善个人主义和自负思想。第六,改善“懒惰”“娇气”行为,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以及踏实的学习和工作态度。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主动和被动的结果是有区别的,有了上述学生思想上的转变,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认清学习目的和方向
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专业性、区域性、实用性、开放性、生产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学校的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首先,要了解企业。了解企业的现在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它的需求,学校可以通过社会、企业、网络等途径进行调研,开发课程。如果职校学生先到企业当“学徒”后,学生自己对企业和工作需要什么知识也会有适当了解,一方面,教师可以把从回校学生处了解到的东西也作为教学内容的参考,另一方面,学生自己也对学习的目的和方向有更深一些的认识。
在学生完成了第一阶段“学徒”的任务后,学生的角色将转换到第二阶段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学生”角色了。有了第一阶段的“效果”,学生在理论学习这一阶段,便能够目的明确地、自觉地、努力地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当然,这只是从比较的角度来看问题,至于学生的思想认识程度、思想转变程度、自觉程度、努力程度到什么等次,不同届、不同班、不同学生、不同过程的结果也是有区别的。在第二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继续探讨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帮助和引导,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了第二阶段的“效果”,则对第三阶段学生的实习也将起到好的作用。综上所述,我认为,“学徒—学生—实习”这样的模式,对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成效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然而,在现阶段,实施这样的模式也需要解决一些困难,比如,能否找到合适的企业愿意接纳学生,这就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不过,随着校企合作的越来越深入,相信困难是可以得到逐步解决的。
职业技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5
关键词: 就业零过渡;职业教育;淘汰制;培训模式;培训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225-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无论从学院招生看,还是从学院就业看,我们感到职业教育必须与市场经济接轨,贴近市场办学。我院从2000年起,全方位地加强同地方和铁路企业单位的联系,既密切校企关系,尽可能多的得到企业对学院发展的指导和支持,也及时依据企业的要求和需要,培训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使近几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
1 提高就业率是职业学校(院)发展的着力点
有人用三句话概括就业率,就业率是职业学校(院)发展的着力点,就业率尤其是就业质量反映教学质量高低,就业率展示办学特色,笔者深表赞同。职业学校(院)招生难应该说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尽管影响招生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但从根本上看,出口影响进口,招生难的症结在于就业难。就业是学生接受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愿望,如果看不到就业前景,自然就影响上学的积极性。
职业学校(院)必须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一切工作包括教学工作的着力点,职业学校(院)教学工作的依据,一方面是教育教学自身的规律,另一方面是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两个方面后者应是第一位的,必须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来考虑如何依据教育规律来组织教学,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获得一张就业通行证。教学工作应围绕就业展开,一切为学生的就业打基础,做准备,创条件。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分数,也不在乎是否获得了多少证书,归根到底,检验教学质量的试金石是毕业生的就业率。
2 实现就业“零过渡”,提高就业率
为了提高就业率,必须想尽办法与企业现场靠近,实现就业“零过渡”。我院近几年的高就业率正说明了这些。
2.1 配备素质较高教师任课,精选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配备素质较高,认真负责的教学管理人员以及选派教学水平高,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培训学员担任授课任务。
一支有较高学习造诣,较高技能水平,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就业“零过渡”重要因素。教师是学院工作的主体和灵魂。我院十分重视教师与同行交流,重视教师参加各级管理部门组织的有利于提高教师水平的培训,让他们走出院门,吸收新的知识。同时学院也认识到教师年龄偏大,知识技能趋于老化的现象,下决心逐年引进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充实教学岗位,以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模块教学,实践教学,讨论教学,并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精雕细琢学生,让学院的“产品”——学生不但质量高,而且产销对路。
要做到这些,必须准确地把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了解生产经营一线对职工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具体要求,了解紧贴岗位需要的实际应用知识和技能。密切关注人才需求动态,派专人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学习并编写出适当企业需要和受培训学生(或学员)现状的培训专用教材或讲义,随时进行修改和完善,避免人才培训内容的盲目性,使培训内容有较强针对性和时效性,更紧贴生产实际需要。
同时要变“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为“学生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要使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客观上也促使职业学校(院)的教师深入企业,在了解、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上先走一步,并且对企业的岗位要求有充分的感性认识,通过学习、调研、实作,掌握第一手材料,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着重强调实践;在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技能;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办法,教学过程着眼于市场,着手于素质,着力于就业。
我院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了具体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制定技能训练教学计划,落实“双证书或多证书制”;为了考核和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指导学生实习与就业,相继成立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管理委员会。聘请专业负责人、行业协会代表、劳动协会代表、劳动局技能培训处代表和大中型企业代表(高级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担任委员,以加强对教学的指导,发挥他们在教学计划的开发、教学文件的审核、教学质量的评估、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质量标准及师资培养等领域和实施过程的参与、献策、把关、督导等作用。
2.2 大力加强实验、实训场地建设 有人说:毕业生就业率高低,直接反映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的成效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这话一点没错。
职业技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6
【关键词】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迫切性 意义 实施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重点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决定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区别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及时掌握科技发展动向。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所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达到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向及对人才需求的标准,随时更新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及企业岗位所需的人才,使高职教育能跟随社会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学校场景”教育模式,实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迫切性
1.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把高职教育等同于谋职教育、技术教育、岗前教育。把高职教育的功能也仅仅定义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而忽略了教育对象本身――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忽视了高职教育的内涵已由单纯的职业技能培养发展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就业教育、谋生教育和生涯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注重技能教育,忽视了职业素质教育,尤其忽视了企业环境实践教育。使学生对就业前景不明确。社会定位不准确,对就业前景期望值过高。以至于刚毕业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有的毕业生就业仅仅几天就出现了“跳槽”现象,使企业对学校意见很大。
2.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成本。降低教学质量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课程是以前专科学校所开设课程的翻版。课程设置过多,课程内容偏深,相应地要投入大量的师资,大大提高了办学成本。同时,教学内容也不符合职业教育“实用,够用为度”的原则。
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结构上沿用了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设计、组织教学,形成不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效果。
3.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场景”教育,学生所接受的是校园文化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封闭的教育体系,该体系缺少企业实践教育环节,学生得不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以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使学生在心理上有很大的压力。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意义
1.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校企合作打破了传统的学校场景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根据企业岗位的要求,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转变,即从封闭的学校教育体系向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开放式体系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习车间中心转变;从以校园文化为中心向以企业文化为中心转变。
2.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目前,高职院校面临严峻挑战:一是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下降;二是办学经费紧张;三是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安置困难。要摆脱这种困难局面。高职院校必须改变办学思路,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3.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突出实践教学,把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学校按企业岗位所需培养人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培养目标是职业能力为本位,在课程设计上以职业活动为中心,在教学内容上除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问题的能力外,还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淡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界限,强化实践教学和现场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校企合作重构了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
既然高职院校要服务企业,高职教育就不能脱离企业,而要主动地走进企业。校企合作的形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定向式培养
就是依据校企签订的协议,根据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设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量体裁衣地培养人才。实现招生和就业同步。一般情况下,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日常理论教学和部分的实践教学,企业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教学,为学生安排实习岗位、顶岗实习、传授实践技能。实践教学,企业会介入学生的日常实践这种培养方式既能解决了企业技能人才的短缺问题,又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实训
对于没有条件进行定向式培养的企业,可以推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定期的到企业参观实习、并且利用假期和实习实践到企业顶岗实习。
3.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校加大财力投入,购置实训设备,承担企业的外包。一方面,解决企业的困难;另一方面。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增强了实践技能。
4.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为了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学校邀请知名企业技术人员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建设相关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