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范文1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因此,要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环境下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国际经济贸易进一步发展。
一、电子商务环境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降低交易成本国际经济贸易在以往传统的交易形式中,其有着较为烦琐、复杂的交易过程,并且在交易的过程中买卖双方需要在每一流程和环节中的交易都需要面对面,这无形中就大大增加了成本,包括时间、人力以及物力等等。而电子商务形式,则完全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需要买卖双方面对面进行交易,只需要利用网络就可以完成交易,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二)增加企业利润依托互联网平台,国际贸易实现了线上谈判与交易,这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也带动产品综合成本的降低。想想如果一款产品价格不发生改变,那么成本一旦减少了,就会增加产品的利润,提升国际经济贸易企业的利润。此外,由于互联网平台把世界贸易联系在一起,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平台,并且各类的企业都活跃在互联网平台上。因此,国际经济贸易企业应当紧抓互联网平台这一重要渠道,在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挖掘、寻找客户,增加自身企业的销售量,提高企业利润。
二、电子商务环境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交易风险增高由于电子商务下的国际经济交易是在互联网平台进行,买卖双方没有见过面,双方之间的真实情况了解不够透彻,因此,会增高交易风险。同时,开展国际经济贸易的双方,往往相距较远,一旦交易中的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将会给另一方产生较大的损失,受损一方也难以有效地对自身合法权益进行维护。这就是说,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开展的交易,很难保障的一点就是互联网平台交易双方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一旦任何一方出现信用风险,维权工作的开展将会十分困难。
(二)增加税收难度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开展的国际经济贸易,其交易后所有的信息都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进行展现,这就要求计算机的安全性,一旦病毒侵袭,数据丢失的概率大大增加,这也使得税务部门很难有效地掌握交易的具体信息,给税收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具体对策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了保障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经济贸易能够稳步发展,必须要健全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国家政府必须要健全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不断强化法律法规完善工作,对电子商务交易中出现的违法情况进行有力的打击,为电子商务交易创建一个稳定、健康的环境,保障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确保交易能够有法可依。
(二)加强网络管理机制由于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经济贸易会存在无法保证双方信息真实性的问题,增加了交易风险。因此,要加强网络平台的管理,建立网络信息监督管理体系。简单地说,就是为了确保交易双方信息的真实性,必须要对信息进行核实,以便管理与监督,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惩罚制度,一旦交易中出现失信现象,要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提升网络平台管理机制的完整性,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与诚信监督体系,降低交易风险。
(三)建立交易税收制度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税收困难这一问题,国家政府应该针对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交易的特点建立其特有的税收制度,并且要作为独立的税收制度,在普通税收中进行明确划分。同时要建立专门的部门对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交易进行税收的征收、监督与管理工作,提高税收管理水平。
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范文2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 发展趋势 对外贸易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全球化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同时也是各国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途径。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贸易发展自由化。因此,探讨、分析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需要充分认识到贸易自由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贡献,促进我国国家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一、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
(一)新兴经济力量发展迅速
世界经济中三个主要的力量是美国、日本、欧洲,这三个部分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3左右,进入21世纪后,其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发达经济体由于在最初经济发展阶段起点比较高,因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诸如,人口老龄化、经济空心化以及国内需求不足等,这些原因造成其经济一直处于低缓的状态,想要发展就需要外在因素刺激。但是,相对世界上其他的新兴力量,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根据相关统计研究表明,十年后,两者之间的经济力量将相对持平。
(二)多边贸易体系谈判进展缓慢
当代世界贸易已经逐渐朝着贸易自由化方向发展,但是同样还存在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对立的情况。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针对两者之间的问题组织了多次的贸易谈判,但是由于多方国家在很多问题上不能达到一致,致使贸易谈判一直处于僵局。虽然多边贸易体制的谈判一直处于僵局,但是贸易自由化、全球化并没有停止。目前,世界贸易组织仍就对服务贸易、技术转让、农业问题等问题组织谈判,进一步协调各个国家的立场,寻求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
(三)双边、区域自由贸易相对活跃
实现贸易自由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实行双边、区域经济合作。双边区域经济合作主要从英国和法国签订的科博登条约开始。随着全球经济转型,近些年,在多边贸易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各国提高对外贸易合作的主要途径就成了双边区域经济合作。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参与了双边区域经济组织,诸如,欧洲、亚太以及北美成立世界上最大的经济组织、南美的安第斯共同市场等。
二、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也在不断加大。2011年时,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出口额居世界第一,进口额居世界第二。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下,我国应该制定符合国情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一)提高出口贸易结构和方式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一直都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但是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对外贸易方式,并且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出口贸易也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竞争力低、出口市场单一等。因此,国家需要对出口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将对外贸易从数量取胜转变为质量技术取胜;对技术密集型产品在税收上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其较快发展等。
(二)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
我国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国家应该对其发展大力扶持。例如,我国钢铁、汽车以及造船等产业,这些产业目前发展较为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同时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进口。由于这类产业对国家完善整体工业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大对这类产业的保护。高技术产业是影响我国整体国民经济技术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该产业整体发展较为薄弱,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我国目前有些公司的整体竞争力较强。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应该鼓励扶持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相关高校对高科技研究力度,同时建立高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大力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除此之外,还应该合理利用研发补贴政策,注重对研发条件的支持。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仅体现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水平和竞争力,而且还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呈整体滞后的情况,竞争力较低。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新兴生产型服务业,促进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提高服务产业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政府应该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主要可以提高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加强人力、财力以及技术投入,制定服务贸易综合发展战略措施,为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打破相关领域的垄断模式,提高竞争力,并且逐步完善服务贸易立法以及贸易管理机构。二是改善服务质量,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传统的服务业应该提高其服务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劳动人员素质,促进自身服务能力的提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电信行业。电信行业主要的提升方式就是对外投资,实行跨国运营。二是保险、咨询服务等行业。这类行业在改善服务质量以及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时,主要应该结合国家政策,通过联合、兼并的模式进行行业重组,扩大自身发展规模,避免和禁止恶性竞争,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三是计算机以及信息服务行业。该行业应该充分挖掘出自身的发展优势,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服务水平。
(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
影响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结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结构。我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该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以及充分考虑和分析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下国际产业结构以及发展趋势,制定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目前,我国应该对装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利润的传统产业进行大力扶持,提升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笔者主要将其分为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体现在很多方面,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新兴经济力量发展迅速、多边贸易体系谈判进展缓慢以及双边、区域自由贸易相对活跃。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上存在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对外贸易质量。笔者提出,应该从四个方面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玉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发展研究,2013,01:19-23
[2]董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10:209-210
[3]汪晓红.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与趋势研究[J].中国市场,2013,46:130-132
[4]邱王锦.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分析[J].中国投资,2013,S2:20+15
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范文3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弄潮儿。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国际经济一体化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紧随发达国家的脚步,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中坚力量。我国准确的抓取国际新鲜经济发展趋势并结合自身实际调整自身经济贸易政策是促进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面临国际社会经济的竞争与机遇,我国应该鼓励创新,不断完善对外贸易机制并提高对人才的把握与利用,再次同时关注民生,合理修改完善国际贸易法律,努力成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的领头羊。
关键词:
国际经济贸易;全球化;经济政策
当今社会科技与经济不断进步,一次又一次的腾飞将国际社会引向了交流共存的发展道路。国际经济一体化已成为目前国际社会炙手可热的发展浪潮,不仅将人才进行全球性融合也将科技、资源作全球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在国际社会中,经济一体化不单单表现在经济全球化上,还表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上,全球化与区域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这是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本质特征。本文中笔者按照当今现代经济发展的状况,结合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制度与现状,研究了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我国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意见与对策。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点
首先,在探究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影响之前,分析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特征,可以充分的了解国际形式,并预见未来国际经济形式的趋势,这种措施可以一针见血的提出我国经济现状的缺漏之处以及有效解决措施,以帮助我国经济取得进步。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标志,是指各国跨越固有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交换、技术转换等手段相互交流相互联系以促进自身发展。经济全球化将全世界连成一个共同体,成为地球村,各国无障碍的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世界因这种手段紧密联合成一个整体。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来,世界科技水平不断革新,互联网的建立帮助着各国的经济文化不断交流,促成经济相互沟通形成经济积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这是全球化的必经过程。各国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切磋从而推动着自身经济发展,这使世界各国紧密联合形成了统一市场。为了达成各国经济不断腾飞的目标,各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的经济市场规范条例,经济运行的全球化战略也有条不紊的运行。在各种合作协约中国家与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关系,各种技术与资源不断涌动,国际市场秩序的不断规范完善帮助了世界各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建立良好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式。
第二,一体化,顾名思义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联合一体,两个或者多个国家签订合约或者协定,并通过一个由政府授权、各国政府共同承认的且超越国家性质的共同机构见证,制定出一个统一对外对内的经济贸易交流政策或金融财政政策。旨在消除合约内成员国相互之间阻碍彼此交流的障碍,完全实现区域内互惠互利,协调发展可持续现代化经济加强自身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加强国家自身的对外竞争力。这种交流形式使得各国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同携手发展,可积极发现自身优缺点并及时取得进步。区域一体化帮助合约国最终形成一个经济政治高度协调统一的超越国家性质的整体,亦可称之为国家区域集团,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盟都属于区域集团式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但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初期,各个组织都以大洲为隔界范围,这体现了一定的局限性。现如今,区域化经济愈来愈开放与广泛,这标志着经济一体化伴随着实践不断进步与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完美状态。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伙伴国家之间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向经济政策的统一逐步深化。
第三,贸易自动化、自由化标志着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在各种经济制度与协作管理条例的催动下,贸易的自由化不断衍生成贸易的自动化。在全球经济的不断交流与运作下,贸易自动化成为国家经济交流的必要手段。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面对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我国现身处发展中国家阶段,的确有必要选择正确的角度与方式迎接挑战。在国际竞争的大形势中,发达国家在贸易过程中不断交流会带给我国第三产业不小的冲击。当我国的产业基础不足以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时,回避与逃避是无用之功。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内容主要表现在国际经济一体化,通过上文中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特征的分析,我们对当今国际经济形式已有所了解。简单来说,我们应该从利与弊两个方面着手分析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的影响。
第二,正如笔者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一把“双刃剑”,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小的机遇与挑战。国际经济一体化给予我国很大的经济发展机遇。
(1)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科技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明显有所差距,经济发展的阶段也并不成熟。国际经济一体化帮助我国从国外引入新型科学技术,引进先进经济模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不足以满足投资需求时,跨国公司可帮助引进外资,帮助资金流动,满足我国的投资发展需要。
(2)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动下,我国学习了众多的优秀产业模式,优化了资源配置,有效调配人才。在社会的大分工中进行不断的细化与协作。二十一世纪之前,我国因地广物博的优势人口众多且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结构,众多优秀人才不能得以合理的安排与利用。在加入WTO之后,我国渐渐接收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讯息与促进,不断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减少农业在经济生产中的比例,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资源与资本进行有效分工,加强推进科技的进步进而减少劳动力负担,使得我国多余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在我国不断融入国际市场大趋势时,分工协作的方针得已广泛应用,不仅学习了他国生产的分工方式与生产技术,亦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我国已学习运用他国的先进的知识技术,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加速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
(3)在全球经济化的不断加速的过程中,对外贸易成为国家交流的主要手段。我国的开放程度随之逐渐提高,有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就处于对外贸易之中。目前,我国保持7%-8%的GDP增长,其中对外贸易占有两个百分点的比重。由此可以看出,对外贸易有效积极的带动了我国每年的经济增长,进而再次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一体化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我国现处于发展中国家,在整体社会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时,发达国家带来了无限大的压力。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发展方面的局限与困境。
第一,当我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时,对内引资入境也是相应必要的发展手段。但由于当前金融危机的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亚洲经济发展逐渐变为缓慢,亚洲区域的竞争力随之下降。众多发达国家对亚洲的引资举动多有谨慎小心的态度,更有甚者宁将闲置资本暂放。资本的流入不断减少直接导致我国对外贸易资金不足的局面,对我国经济发展颇为不利。从另一角度分析,我国是文明古国,开发资源过早,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众多新兴国家也开始实施引资入境的手段,这提高了我国招商引资的难度与压力,如若长此以往,我国的资金链很容易面临断裂,导致自身资金难以支撑我国的对外贸易之需。
第二,全球化的经济一体已完全形成,这造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国际性的金融问题一旦发生,我国也不免遭受其祸。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联系异常紧密,稍有不慎,经济波动就将波及我国经济市场。不仅包括通货膨胀、通膨紧缩还包含金融危机。
第三,全球经济一体化也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目前,我国的贸易信息化水平较低,高强度信息技术的密集型服务业却成为国际市场的主流。科学技术水平的不够领先大大制约了我国跟随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四、经济贸易发展对策
发展中国家应采用积极的态度分析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提出对策并趋利避害,以达到在竞争中谋发展的最终目的。
第一,我国应从自身说起,重中之重是提高自身科技水平,提升我国层次与竞争力。充分领略他国优劣势,制定相应的指导方针。不断加大我国产品的出口力度,从而增加产业投资。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我国的资金流通的同时,调整了贸易结构与改善贸易目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各国之间的贸易日渐频繁,如若我国将闲置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转变为盈利资本,使得成为资金不断回流的循环体,在全世界得以合理的资金利用,将有效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鼓励本国产业进行跨国投资,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减轻劳动力负担。并恰到好处的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对我国资源短缺做出改善,关注生态环境,进而加速国际竞争力。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科技水平加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加了其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度。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国家生存环境恶化,给我国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创伤与冲击。但现如今,如何正面迎击挑战,迅速提高我国国家竞争力是我国现在发展的首要目标。
第三,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并不容乐观,市场机制并不如发达国家完善,在市场发育不足的情况下,如若受到国际市场的经济冲击,无疑是可怕的。在这种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结构极易受到打击。对此,我国应采取相应的政治经济措施,维护我国良好经济秩序,保护经济结构不受侵犯。但需注意不宜采用封闭交流的做法,应该加大自身改革的力度,不断调整我国经济产业结构。
第四,一体化的浪潮面前,跨国公司的模式成为了资本运作的主要投资形式,在自身发展迅速的基础上,如果有更多优秀的国际剩余资本投资,我国的资本将会更好的流转与发展。在引进众多优秀剩余资本的同时提高我国竞争力,已达成优者更优的局面。
综上所述,国际经济一体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际趋势,所以我国应当积极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挑战,在国际经济贸易中获取更多的利益,利用国际环境优势不断促进我国自身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经济要想有更高的层次与平台,就应该积极通过贸易手段吸取与借鉴国外先进技术,这样才能使中国站在国际经济发展的前列。
参考文献
[1]朱伶瑾.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5(9)
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范文4
[关键词]贸易摩擦;国际经济与贸易;大数据时代
1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研究的意义
(1)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要懂得合作共赢的道理,如今国际间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以及“一带一路”等措施的实施,都推动我国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也就说明在国家间合作是发展的重要步骤,但是有合作就会有摩擦,经济贸易的联动和发展肯定会有矛盾的出现,既是为了避免国际经济合作中矛盾带来的破坏,也是为了提升我国应对贸易摩擦和矛盾的能力,在新时期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对其趋势进行研究成为了必要,从中趋利避害寻找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优势因素。
(2)本国经济制度发展的要求。不同时期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我国实行不同的经济制度,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由于市场供不应求的原因实行计划经济,不久后由于改革开放在政治经济上的作为直接推动了经济制度的变化,但是与此同时,经济制度中的一些缺陷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现代经济的发展速度过快经济制度的革新无法跟上脚步,这种滞后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所以在新时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不仅是为了与时俱进,也是为了我国经济制度中的缺陷可以做好完善工作,防止出现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制度不同步的局面。
(3)国际经济贸易与竞争的要求。如果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鲜明,在经济政治文化逐渐“一体”的情况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国际间的竞争力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小觑的,内外压力强迫我国不得不做出改变与应对。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后虽然获得了许多的发展机会,但是由于部分企业与国际间合作理念的不对等也导致了企业倒闭的现象频发,这也说明国内企业必须做好接纳外来企业文化的准备工作,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才能不被国际市场淘汰。因此,对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趋势进行分析也是为了我国企业可以根据国际经济特点制订发展计划,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充分利用积极因素促进自身发展。
2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
(1)国际经济与贸易更加多元化。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推动了国家之间的互动、互助和互联,一方面,让国家间合作的形式更加方便、沟通交流更简易;另一方面,作为新时展的产物,电子产品的兴起成为了推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和发展的新因素,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电子商务交易成为了新时期国际间合作的主要手段。相比传统的贸易方式,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在定价模式、经营目标、管理方式和标准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优化,依托互联网优势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可以促进许多新兴贸易方式的发展创新,让国际间的经济贸易交往更加丰富,从而在国际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共同进步中合作互助,不断优化国际间的合作方式。
(2)国际经济与贸易自由度提升。时代的进步和人类生产生活形式的日益丰富为国际间的分工合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国际经济与贸易合作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合作内容在不断丰富,由于全球大数据的形成,经济贸易的自由度和灵活度提升到了新的层次,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明显减少,一些国际贸易组织的推动让贸易自由化的内容不断完善。除此之外,跨区域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也获得了比较可观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模式越来越灵活多变不受限制,由此可看出国际间经济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幅度提升。
(3)国际经济与贸易科技因素突出。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许多企业中手工业、农产品输出、来料加工等工作都是通过人工劳动完成的,虽然这种工作方式确实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再加上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我国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要考虑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中加入新元素。同时,贸易摩擦的出现也在提醒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所创新,注重以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成为了时代的要求。纵观国际市场,以科技为基础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充分说明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科技成为了第一发展动力,科技的应用创新对国家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我国的芯片发展问题,由于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不够先进,所以在国际市场中就会被其他国家压过一头,这也警醒我们科技的发展势在必行。
(4)国际经济与贸易格局更加规范。如果说20世纪初国家间的合作存在着组织性不高的问题,那么在新时期这个字都会已经被彻底消灭,国际经济与贸易受到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管理和规范,国家间的合作和国际格局的多样化受到广泛认同,由于规则的约束国际间贸易必须要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比如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这是在推动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所提出的经济措施,凡参加“一带一路”的成员国必须严格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根据各国的发展情况共同协商制定完整的贸易规范。也正是由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约束,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各个国家之间互联互助、优势互补推动了国际市场的再一步发展,同时也为国际间贫富差距的缩小起到了推动作用。
3新时期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主要策略
(1)人才战略。国际间的经济与贸易竞争不仅在于科技方面,还在于人才方面,如果经济的发展没有优秀的人才团队作为支撑,那么想要经济发展相当于“纸上谈兵”,从企业到国家,再从国家到企业,正是有了人才支撑才能做大做强,才能推动企业核心能力不断创新发展,归根结底,有了人才相当于有了经济模式发展和科技创新头脑,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经济发展中永不过时,这也是为什么在新时期下我国越来越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教育。
(2)提升管理制度。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管理方式也不同,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落实是企业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性因素,所以企业在对人、财、物的管理上应该有专业的流程,并根据市场和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好的管理制度会为企业加分不少,良好的企业制度对内部人员的培养激励作用不可小觑。
(3)实施品牌战略。在国内市场中品牌代表着企业的形象,而当企业走到国际市场中品牌就是国家形象的代表,所以在国际间合作与竞争中想要获得发言权和有利地位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特点和品牌优势,通过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品牌质量的提升可以在国际市场中获得好的口碑,对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良好的品牌形象也是国家间进行合作与竞争的资本,因此品牌战略的发展必须要持久。
(4)创新金融政策。为了防止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出现不必要的贸易摩擦,我国对于金融政策的制定必须对国际形势和合作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因素,同时还要考虑政策影响的后果,为了推动我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在金融政策的制定上要事无巨细,铺垫工作和后续处理工作都要张弛有度,为我国企业融入国际市场搭建一个优质的桥梁。
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范文5
电子商务被多数学者或专家引用次数较多的定义是:双方采用电子形式开展交易活动,它包括在政府、供应商、客户及其他参与方之间通过任何电子工具,如EDI、Web技术、电子邮件以完成两者之间的谈判或其他经营活动。其中,EDI即电子数据交换,又称“无纸贸易”,一般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在它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始终与贸易相关。
一、电子商务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应用
(一)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
由于Internet是全球性开放网络,买卖双方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接触,无需贸易中介的参与,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较低的网络通信和管理费用,就可获得网络技术提供的强大计算机能力和资源共享能力,来加速数据的访问、提取、交换和处理,既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又节省了资金,降低了市场搜寻成本;另外,在网上直接传递电子单证,既节约了纸单证的制作费用,又可加快资金周转,缩短交单结汇时间,节省利息开支。现有网络技术实现了商业用户间标准格式文件(如合同、单据、发票等)即时传送和交换,买卖双方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直接办理订购、谈判、签约、报关、报检、租船订舱、缴税、支付结算等各项交易手续,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间,使整个交易非常快捷方便,从而带动了保险、银行汇兑、货物托运、金融、海关等有关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创新国际经济贸易方式——网络贸易
在传统国际贸易中,交易方对产品的订购、销售、配送、支付以及各类谈判等商务活动往往要在多个场所进行。而在网络条件下,国际贸易的商务场所和运营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整个贸易活动包括信息的索取、交易磋商、定购、商品交换、结算、商品退换等都是在电脑网络上进行的,这大大提高了贸易的速度。同时,电子商务借助网络、通讯和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凭借网络技术将商务活动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汇集在一个平台上,并通过这个平成资源的共享和业务的重组,使得多种传统贸易方式融为一体。从而帮助交易主体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其次,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营销形式。如网络互动式营销、网络整合式营销、网络定制式营销等等,为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和贸易商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贸易服务。由于突破了国界与疆域,国内的进出口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找到国外的贸易客户;国外的客户也可轻而易举地物色到最理想合作的进出口企业。由此可知,网络贸易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一场深刻商业变革。它的运用,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空间和场所,缩短了国际贸易的距离和时间,简化了国际贸易的程序和过程,使国际贸易活动无纸化、全球化、智能化和简易化。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企业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服务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研究网络贸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经济贸易迅猛发展带来的问题
(一)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
我国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网络规模相对较小。首先,网络架构已基本形成,但与国外相比,国内信息基础的投入严重不足,使得网络贸易的发展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选用的网络平台不统一,不利于各银行间跨行业务的互通互联,也不利于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调控政策的实施。其次,目前我国尚不能批量生产自己的网络防火墙,不能保证交易信息安全迅速的传递,不安全隐患突出。再次,我国目前没有通用的信用卡标准,如工行的只能在工行上使用,不能进行跨行交易,因此网上支付具有局限性,制约了我国网络贸易的健康发展。
(二)网络贸易相关法律欠缺
网络贸易的发展,对传统贸易法规提出了挑战。传统的贸易合同必须由书面订立,通过手写签名或印章辨别身份。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网络,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如交易的安全性、网络贸易的征税、电子合同的有效性以及纠纷的处理等,因此依赖于它的网络贸易活动,必须建立一个跨国界的交易规范和标准,以便制止和打击网络犯罪。众所周知,因特网缺乏贸易各方的相互监管,以及管理信息跨地区和跨国界的传输,导致一旦发生网络贸易纠纷,难以进行法律公证和仲裁,因此就很难做到保证贸易受害方的权益。所以,在网络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构建一个成熟的、统一的、全球性的法律体制,对网络贸易进行监督和规范,同时做到发生纠纷时对其进行法律的仲裁。
(三)诚信缺失
电子商务新形势下的网络贸易,对交易双方的诚信要求更高,例如,团购网的兴起,虽然使得网上消费成为人们的最爱,可是,还是有一部分消费者,因商家诚信缺失而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让消费者对网上交易难以取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网络交易快速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就个人消费贸易看,消费者在网上寻找产品信息,然后再进行离线购买,这种情况下构建通畅快速的购物网络并非难事。但是,如果消费者对所选产品进行网上支付时,这就需要卖方有较高的诚信度。近日,央视报道称韩国10万张假面膜通过海淘、代购流入中国,这些假面膜不仅没有美容功效还能毁容。所以,对于全球范围的网络贸易来说,买卖双方的诚信就更加重要,一旦贸易一方遭到另一方欺诈,此金额相对个人消费者来说大得多,而且追踪和控诉非常难,后果不可估量。因此,如何建立成熟可靠的消费体系和相互信任的市场运作方式迫在眉睫。
三、加强我国网络贸易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一)加快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首先,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进一步解决我国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问题。应鼓励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培育我国大型的生产性、综合性跨国公司,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跨国经营,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或开发资源,扩大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其次,加大资金、人力投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企业R&D经费占增加值的比重,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最后,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我国现行的“免、抵、退”税政策、“间接出口视同内销”的增值税政策,在解决网络贸易方面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因此必须要尽快实施与之相适应的税贸协作政策,加强银行和贸易主体间的协作。这样可以降低贸易交易中的汇率风险,降低卖方货款的回收风险。
(二)完善网络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强法律、法规的研究制定,为我国贸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目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完善网络贸易的相关法律,对网络贸易发展及相关网络管理、金融结算、信息安全、知识产权等问题,应加快现行法律的修改步伐,尽快出台《电子商务监管条例》或《电子商务法》,明确在网络交易主体电子营业执照、网上亮照等方面的规定,提供辨别网络经营主体“真与假”的渠道,为加强网络市场监管、规范网络市场秩序提供有力支撑。此外,考虑到网络贸易的快速发展与法律建设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我国的有关法律,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国际上对网络贸易的法律接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对话与合作,这可以使我国的法律体系更加规范和完善。
(三)构建网络贸易信用管理体系
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市场的运作主要取决于所获信息(包括供给信息、产品信息以及客户需求信息特别是供需双方的信用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如果客户和交易方相互了解信任,会简化交易过程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因此,要解决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信用问题主要措施,就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信用管理体系,打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例如工商机关可以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和培育专业的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依据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监督信用评价机构的客观公正性,促进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其次,推进网络交易行业诚信自律。在网络交易平台行业的自律建设上,一方面,要加强网络交易平台的信用自律,结合实体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倡导网络交易平台服务提供者,健全对交易平台参与者的信用管理,督促交易主体增强依法履约意识,维护网络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要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制定网络商品和服务交易的自律规则,形成有效的诚信风险防控机制。
(四)加快企业经营管理网络化,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对原有的管理和运作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跨国公司无论在数量、质量上,还是在经营规模、国际地位上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据美国《财富》杂志2014年公布的全球企业500强中,中国上榜企业共100家,其中中国大陆(含香港在内,不包括台湾)入围的95家企业,具有国际声誉的品牌很少,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大而不强问题突出,其在业务分部、利润来源、品牌知名度上,影响基本仅限于中国。上网开拓市场,已被全球公司认为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经营手段,因此,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企业应努力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及网络贸易带来的商业机会,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四、结论
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出口贸易;贸易结构
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人类的环保意识开始苏醒,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自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落幕以来,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外贸易,其发展必然要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低碳出口将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国际贸易的新热点,低碳产品将成为各国出口贸易的新支柱。
我国出口产品以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环境污染密集型、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比重较高,这样的产品出口结构使得我国碳排放量较大,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转变绿色低碳经济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任重道远。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也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6年世界银行前任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在其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中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8年7月,日本北海道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2010年3月在中国召开的“两会”上,低碳经济成为了会议的主题。可见,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的共识,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二、我国出口贸易非低碳化的现状
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较低端位置,出口的商品较大比例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排放了大量的碳,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出口贸易结构的低端化,使得我国出口贸易体系的现状并不符合低碳化发展的要求。
1.出口产业碳能源消费高,出口产品碳含量高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化也加速发展,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仍然是工业制造,占国民经济重要部分的对外贸易仍然是以中低端制成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较低。生产中低端制成品的部门都是以煤炭等资源为基础进行的,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的特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碳资源,其产品含碳量也较高。我国的出口产业规模和外贸总量在不断增加,因此碳能源消耗也将会进一步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下降。并且“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状况使得煤炭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较高,我国出口产业碳能源消费高,出口产品碳含量高的现状短期内很难有明显改变。
2.低碳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创新不足
低碳技术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技术创新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出口产业中低碳技术处于低端水平,低碳技术创新严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这是由我国整体科技水平较弱,技术研发能力有限的现状所制约的。(2)低碳技术创新R&D投入不足,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约1.4%,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其中投入于低碳技术研发的部分更是少之又少。(3)低碳技术创新人才匮乏,低碳技术创新起点低,经验不足,经营管理方式不够科学。
3.我国成为发达国家碳转移的阵地
在全球化分工中,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具备优势明显的制造成本,使得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较高,并且随着欧美国家产业的升级,它们将大量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制造的低端环节转移到了以我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使得我国要为发达国家的“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买单,成为世界碳转移的最大阵地。中国每年因产业转移造成的碳转移占中国目前碳排放量的约20%,尤其是在出口产业中,绝大部分的碳排放来自于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碳转移。
三、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与低碳经济相关的碳关税概念,这将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巨大的影响。
1.贸易壁垒增加,对出口贸易造成冲击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借发展低碳经济大做文章,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贸易壁垒的增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设置碳关税贸易壁垒。虽然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征收碳关税的范例,但美国计划于2020年开始实施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的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一旦被征收高额的碳关税,将会增加我国出口产品的销售成本,使我国出口产品丧失价格优势。
(2)设置“标准“等非关税壁垒。现在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已定,我国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威胁就是欧美国家制定标准的能力,他们会设置市场准入的标准认证,将达不到标准的产品拒之门外,届时我国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将会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也会下降,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巨大的冲击。
2.比较优势弱化,不利于参与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商品低碳化的发展,使得在原有的劳动力、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等要素之外,碳要素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低位越来越高,国际分工过程中各国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也将发生变化。我国劳动力丰富,劳动成本较低,形成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但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产品中,技术含量较低,即使是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从事中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而相对来说,欧美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发面拥有绝对领先地位,而且正在试图通过规则的制定进一步巩固其优势,会对国际分工带来深刻的影响。我国传动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将弱化,不利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
3.高额引进非核心低碳技术,阻碍出口贸易
我国的出口企业要想突破碳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达到发达国家设置的出口标准,就必须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改进生产方式,引进先进设备。而我国在在能源方面的技术发展较为缓慢,大多数出口企业采用的仍是传统的能源利用技术,使用的也是高耗能的低端设备。发达国家提出的碳关税一旦实施,只有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设备才能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产品。我国出口企业为了增加产品竞争力,符合碳标准,就必须高额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购买发达国家的设备,这将会耗费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又会转移到出口产品中,使得出口产品成本增加,降低价格优势。而发达国家不会将核心技术转移给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出口企业高额引进的只是技术的载体而已,即低碳减排设备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维护等方面的技巧,而不是核心技术。
4.低碳经济也会给我出口贸易带来机遇
虽然低碳经济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但如果我们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碳排放,推行低碳工业的发展,这也将会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国际贸易中的低碳要求,将会促使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同时,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同时进行自主研发,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四、我国出口贸易应对低碳经济的策略
对外贸易低碳化的趋势已定,我国出口贸易为适应这一趋势,必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政府宏观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积极进行改革,才能在低碳化的大浪潮中不被淘汰。
1.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出口贸易结构
我国出口产品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会耗费大量的原料,排放大量的碳,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很大。为了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符合低碳化的要求,就必须转变我国的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在保持出口贸易适度增长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时,大力发展附加值高、污染少的国际服务贸易,加快服务业发展,推进服务业现代化,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实现服务贸易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2.参与国际合作,完善国内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的出口贸易发展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浪潮中,要想实现出口贸易低碳化,只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积极承担减排任务的同时,应该借鉴国外低碳技术的先进经验,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模式。在熟悉掌握低碳经济的国际公约和各国政策法规的同时,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国内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出口企业走低碳生产道路,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低碳化转型。
3.增加科技投入,鼓励自主研发低碳技术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出口贸易低碳化,根本之路在于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在这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式。更重要的是,国家和政府应该增加科技投入,鼓励自主研发低碳技术,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研发工作,鼓励出口企业着眼于长期利益,积极开发低碳产品。同时,政府和企业都要重视对低碳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对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是我国在世界对外贸易的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4.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扶持低碳出口产业的发展
要使我国的低碳化出口健康发展,就要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并且建立与低碳贸易相适应的配套管理政策。政府应成立专门的低碳经济管理部门,尽快制定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低碳经济技术标准体系,实现低碳经济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同时,要大力扶持低碳出口产业的发展,促进出口产品的升级,建立完整的低碳产业链,实现出口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使用环节的低碳化。
参考文献:
[1]王军.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低碳经济[J].世界经济研究,2010(11).
[2]任烈.“碳关税”与我国外贸经济发展[J].中国财政,2010(8).
[3]何建坤.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J].绿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