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范文1

[关键词] 颈椎骨折;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b)-060-02

颈椎骨折是骨科比较严重的疾病,对有神经损伤的病例采用手术治疗是恢复功能的有效方法。因颈部解剖关系复杂,手术难度大,因此对护理技术要求高。现将我院近年来对颈椎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9例,男31例,女18例,年龄23~60岁,平均45岁,均为急诊入院。其中上颈椎骨折25例,下颈椎损伤24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症状,所有病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复位、自体髂骨移植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术后颈外固定2个月。

2 术前护理

2.1 护理评估

本组病例均由外伤所致,受伤位置特殊,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护理人员应做到恰如其分的伤情评估,及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脊髓损伤的程度。

2.2 心理护理

此类患者大多数遭遇意外事故,由伤前完全健康突然转变为截瘫或四肢瘫痪,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及其家属心理落差极大,都会陷入非常大的恐惧、绝望之中,因此我们着重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向他们做好入院宣教工作,介绍该病的性质,解释治疗进展,手术方式以及必要性,注意事项,以往成功病例,调节好患者的心理状况,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和理解,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使之能够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还要讲述家属在患者心理和精神上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一面,通过家属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术前配合

2.3.1 患者入院后首先用颈托固定,行颅骨牵引维持稳定,安置气垫床,颈部制动,避免颈椎过度屈伸和旋转,行颅骨牵引后密切观察颅骨牵引处有无肿胀、出血,枕部、肩部根据牵引位置适当垫软枕,防止压疮,协助患者进食,指导合理饮食,按摩腹部以促进胃肠蠕动,教会患者在床上正确使用便器,适应床上大小便,使用便器时不能影响牵引,根据病情可适当抬高床头15°~30°,取头高脚低位,指导患者在床上主动、被动活动四肢,预防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2.3.2 手势语言训练。由于手术切口近咽喉部位,所以术后往往因为伤口疼痛和插管刺激、咽部疼痛、声音嘶哑而影响语言的沟通,因此术前给与一定的手势训练,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需要。

2.3.3 评估肺功能、行肺活量的训练,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尤其应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根据需要配合超声雾化吸入方法湿润气道,稀释痰液,达到改善肺功能,提高呼吸肌的耐受性,教会患者练习有效的咳嗽方法。

2.3.4 气管推移训练。术前3~5 d需向患者反复交待其重要性并取得配合,常规进行气管推移训练,护士指导患者(上肢瘫痪的患者有护士协助完成),以食、中指将气管食管向非手术切口侧推移,另一手协助推移,牵拉要使气管食管推过中线,维持30~60 s,放松气管返回原位休息30~60 s,重复动作,训练10~15 min/次,3次/d,训练时易刺激气管,引起反射性干咳、恶心时应及时停止,嘱做深呼吸。

3 术后护理

3.1 病情观察

颈椎手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监测呼吸、脉搏、血压以及SpO2情况的变化。

3.2 卧位的护理

患者返回病房向床上搬动时,人力要足够,动作协调一致,一人固定头部,保证搬动时,应保持头、颈、胸部的一致,防止旋转及摆动,与其他人共同用力将患者平移至病床上,予以无枕平卧,头两侧分别用砂袋垫实。

3.3 加强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叩背,鼓励患者咳痰,是本病护理的重点。患者因全麻手术部位特殊影响呼吸功能,术后疼痛使咳嗽无力,容易导致排痰困难,应随时协助排除咽喉痰液,术后常规低流量吸氧,3 L/min,按医嘱常规静滴地塞米松10 mg,2次/d,以防止咽喉水肿及控制血肿对脊髓的压迫。

3.4 伤口引流护理

按时巡视,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注意颈部有无增粗、伤口周围有无肿胀,气管是否居中,一旦发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应立即通知医生拆除颈部缝线,清除血肿。

3.5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全麻清醒后6 h可开始进饮,指导患者正确进食,要先进流质。术后1~2 d,给予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的半流质食物。术后1周给予普通饮食,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且富有营养,以增强患者抵抗力。

3.6 拔管的护理

行气管插管的患者术后24~48 h拔出气管插管,拔管前要全面评估、判断患者主要脏器功能及机体恢复情况,当患者完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尽早拔管,准备好拔管所需的面罩吸氧、雾化吸入等设备,拔管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减轻咽喉水肿,并从胃管内抽空胃内容物,防止腹部膨胀影响膈肌运动,拔管时应边吸痰边拔管,拔出气管插管后鼓励患者有效咳痰,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4 康复训练

4.1 四肢功能锻炼

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神经恢复情况,根据患者恢复程度指导进行四肢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相结合的的方法进行,瘫痪患者应进行肢体各关节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

4.2 心理康复

心理康复的过程是让患者建立个体心理调节机制的过程,让其通过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逐渐适应生活、学习、家庭和工作等方面的变化,勇于面对出现的各种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调节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保持心理的健康。

4.3 出院康复指导

①术后颈围护颈2个月,防止颈部过度活动。②卧床1~3月后带颈托,逐渐坐起。③继续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上肢以手抓、拿为主,而后进一步进行精细的活动训练,如扣扣子、写字等;下肢主要以被动伸屈抬高为主,以防废用性综合征的发生。④睡眠时枕头要高低适宜,一般以8~15 cm为宜。颈肩要注意保暖,术后颈椎植骨块临床愈合后,开始进行颈部功能锻炼。方法:①十指交叉互握于颈后,头沿双手的上缘后伸同时挺胸收腹,然后分别进行左右旋转,旋转时颈部肌肉必须在紧张状态下进行,不宜过于松弛,15~30 min/d。②用手掌鱼际肌分别顶住头部前后左右,头手对抗,10 min/次,3次/d。⑤定期来院复查,复查时间为术后1、3、6、12个月。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最有效的方法,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娴熟的手术操作技能,正确的专科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避免和减少并发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们认为,经过医护之间、护医、患之间的密切配合,适时、策略地进行术前宣教及心理调整,建立严密的术后病情观察体系,正确地帮助和指导功能锻炼,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评估和充分准备,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为提高患者生活及工作质量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69.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范文2

【关键词】颈椎病 围手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59-02

1 临床资料

共组病人共46例,其中男38例,女8例,其中颈椎骨折21例,颈椎间盘突出18例,颈椎肿瘤4例,颈椎结核3例。结果:全部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颈椎手术在脊柱手术中风险相对较大,病人常认为颈椎为手术,不敢轻易接受手术,但神经压迫症状又使其痛苦万分。因此,这类病人常表现出恐惧、焦虑、紧张、矛盾的心理,为了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自病人刚入院时就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讲解有关解剖及手术常识,介绍手术的成功病例,促进病友之间的交流,让手术成功的病人现身说教,从而增加病人的安全及信任感,消除其顾虑,使病人明白良好的心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1.2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接受过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的患者,因颈部组织对手术的适应性强,有利于手术中采用拉钩将气管、食管从中线向左侧牵拉开,以暴露术野,防止因暴露困难而损伤气管和食管,避免用力牵拉而造成术后气管组织水肿,发生呼吸困难而窒息。术前指导患者用自己的左手除拇指外的四指并拢指端顺气管旁侧,将气管、食管向左侧推移,开始时持续5min/次,逐渐增加至30―40 min,且必须将气管牵过正中线,反复训练3―5d即能适应手术。双手无力者由医务人员或家属协助训练。

2.1.3 卧位进食训练 对择期手术的患者必须重视术前的卧位进食训练。因为术后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且颈部制动,术前如不进行卧位进食训练,术后常常使患者感到紧张与不适,不仅会使进食量受到影响,更会增加发生进食窒息的危险。本组病例25例是颈椎病患者,很不适应卧位进食,向患者反复强调术前进食训练时,不仅要嘱咐患者进食速度宜慢而均匀,以免引起呛咳,也要指导家属掌握正确的喂食方法。

2.1.4 床上排便训练 术前3d开始训练在床上大小便,以避免术后因不适应床上排便而致尿潴留和便秘。

2.1.5 呼吸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床上有效呼吸及咳嗽运动,以增加肺通气量,利于痰液排出。

2.1.6 预防压疮 对于颈椎骨折患者,压疮护理应贯穿于手术前后,注意按时翻身,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呈一直线,避免拖、拉、推,应将患者抬起。保持床单、皮肤的清洁干燥,床上擦浴每日2次,定时按摩骨突部位。颈椎骨折患者术前不便翻身时,鼓励患者自主活动四肢、抬臀。对于4例高位截瘫患者给予四肢关节、肌肉的被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避免某一部位受压过久。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护 术后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予持续心电、血压、呼吸、SpO2监测,吸氧4L/min,特别要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及强弱,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2.2 护理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平卧于硬板床上即可使用颈椎枕,颈椎枕的高度以被头颈部压缩后比使用者的拳略低一点为宜,颈椎枕放置于患者颈后部尽量靠近患者的肩膀。颈部两侧使用砂袋制动:助患者侧卧位时,将2个颈椎枕重叠在一起,使颈椎枕的高度与肩同宽。经常观察患者在仰卧时和侧卧时颈椎枕的高度,询问患者的感觉,根据患者的舒适度调节颈椎枕的高度[1]。术后第2天开始肢体放松及伸屈活动锻炼。10d 后可戴颈围离床慢走。

2.2.3 伤口引流护理 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注意伤口周围有无肿胀,床旁常规备气管切开包。如敷料被血液渗透,应及时更换。一旦发现血肿压迫,立即通知医生处理。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及性质,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液较清澈或为淡红色液体,需高度怀疑脑脊液漏,要立即夹管去枕平卧,通知当班医生及时处理。

2.2.4呼吸道的护理 术后即给予持续吸氧4L/min,常规沐舒坦雾化吸入。根据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多少及血氧饱和度数值决定吸痰与否及吸痰次数和时间;病情稳定后可鼓励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方法的锻炼和有效咳嗽的练习 [2]。

2.2.5 进食指导 颈椎前路手术后1周为水肿期,4-5d为高峰期。因此,手术患者术后应根据不同阶段选择食物,术后1-2d 进食温凉的流质,以减少咽喉部充血和水肿;术后3-4d改为半流,逐渐过渡到普食。进食时,先在颈托保护下适当抬高床头15°-30°。进流质时借助吸管完成,进食半流、普食时由他人喂食,且避免进食干燥、粗糙的食物,应细嚼慢咽,以防呛咳和窒息。

2.2.6 中枢性高热的护理 颈椎骨折颈髓损伤患者由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常出现高热或持续高热,可导致全身衰竭;本组有11例患者出现高热,当体温超过39℃时首先采取物理降温,头部冰敷,四肢大动脉处50%酒精擦浴、冰敷,足部热敷,调节室温20℃―23℃,同时补充足够水、电解质、氨基酸,补偿高热消耗。2例患者以冰生理盐水灌肠,半小时后观察体温变化。

2.2.7 预防尿路感染 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2次,保持导尿管通畅,注意尿色及量的变化。能自行排尿者,术后48h(镇痛泵作用消失)后拔除导尿管[3]。对不能自行排尿者,从留置尿管就开始夹管训练膀胱功能,并于每次时鼓励病人使用腹压或做下腹部按摩,争取在术后3-5d采用腹部按摩挤压排尿方法代替留置导尿管[4]。

2.3康复训练

术后第1天可指导病人进行四肢肌肉的舒缩运动,第2天行双下肢屈曲、直腿抬高运动,对某些上肢运动受损的病人,卧床时可指导其使用握力圈锻炼上肢肌力,指导家属和病人进行握手、掰手腕等对抗性肌力训练,或对指、握拳、玩健身球等精细动作训练。截瘫病人应帮助其肢体各关节被动活动,置肢体于功能位、舒适位。如病情平稳,术后第3天可在颈围保护下采取半坐卧位,术后3个月内须佩带颈围,定期复查X线,观察内固定有无松动。出院后应避免不良姿势,如颈椎过度扭转,长时间前屈、睡觉时枕头过高、近期长途旅行等,以免影响术后疗效,如有不适应及时复诊。

2.4 生活指导

①枕头8-15cm高为宜,枕芯内容物选择荞麦皮、蒲绒、绿豆壳等材料。选择有利于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如床板上有弹性的席梦思床垫,它可以随脊柱的生理曲线变化起调节作用。②伏案工作应定时改变头部,进行头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和回环及上肢伸展、扩胸等活动。③保持充足睡眠,心情舒畅,生活规律,避免剌激性食物,避免重体力劳动。

3 体会

目前,颈椎前路手术被广泛应用于颈椎疾患的治疗中,因此,做好该类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促进病人疾病的康复尤其重要。通过本组46例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我们认为,充分做好术前宣教及准备,精心实施整体护理,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特别是正确判断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高小雁,陈静,孙玉珍,颈椎术后病人使用颈椎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21):7.

[2]潘纯媚. 最新护理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78.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范文3

颈椎骨折脱位常采用前路减压,以解除骨折碎骨片、突出椎间盘、脱位的椎体对脊髓的压迫。减压后取自体髂骨嵌入椎体间进行植骨,植骨的稳定与其最后融合及预后有密切关系;植入骨因固定、护理不当而脱出压迫食管,往往需要再次手术。我院2000年9月~2004年12月行颈椎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颈椎前路带锁钛板系统(cervical spine locking plate,CSLP)固定2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6~61岁,平均41.5岁。其中颈椎爆裂型骨折11例,骨折伴脱位9例;C4 3例,C5 9例,C6 8例;融合节段为C4~C5 3例,C5~C6 8例,C4~C6 5例,C6~C7 3例,C5~C7 1例。其中7例伴有Ⅱ~Ⅲ度的脱位和前纵韧带断裂。全瘫6例,不全瘫9例,5例无截瘫;3例合并有骨折;4例合并脑外伤,1例合并胸腹联合伤。

1.2  手术方法  患者入院后积极治疗复合伤,颈托固定,颅骨牵引。生命体征稳定,争取72h内行手术。仰卧位,全麻、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于颈前右侧做5~6cm的斜切口,显露骨折颈椎及其上下各1个椎体,切除压迫脊髓的骨折块以及相邻的2个椎间盘,同时切除上位椎体的下1/3和下位椎体的上1/3,骨折椎体可行次全切除,达到减压和放置植骨块的目的即可。脊髓完全减压后,彻底止血,取自体髂骨修成相应形状的骨块,植入减压后的骨缺损处。选择适当长度的颈椎前路带锁钛板,把钛板置入颈椎前方。

1.3  结果  本组20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6例完全性截瘫者术后症状体征无改善3例,症状和体征有改善3例;不全瘫9例,4例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消失,5例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截瘫患者症状和体征有改善。全组病例在术后3个月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钛板断裂、螺钉松动、脱落等并发症。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颅骨牵引的护理  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入院后,颅骨牵引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本组有16例颅骨牵引。头部垫枕圈,保持牵引力线与颈椎轴线一致,抬高床头15cm,牵引重量为体重1/10,颅骨牵引弓针道保持清洁干燥、每天3次生理盐水冲洗。进手术室时应解除牵引,临床时颈托固定,才能搬动。

2.1.2  心理护理  患者病情通常较危重,有的还合并复合伤,本组8例为复合伤。认为颈椎手术危险性大,容易发生死亡,从而产生恐惧心理,担心术后疗效,思想负担过较重,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情的发展,解除压迫,植骨融合达到固定融合,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手术的治疗;由已行同类手术的患者向其介绍手术、术后经过,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配合治疗;并阐明情绪与疾病的关系。

2.1.3  指导患者做食管气管的推移训练  术中牵拉气管、食管时可引起患者不适,而影响手术进行,且此种操作易刺激气管引起反射性干咳等症状[1]。告知患者此种训练的必要性以取得其积极配合。术后3~5天让患者用手示、中、环指将气管向左侧牵拉训练,必须超过中线,持续5~10min,逐渐增至15~20min,3~4次/天。本组病例通过训练,可使气管向左侧牵拉过中线1~2cm,为手术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2.1.4  上呼吸道的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末咳嗽,重复数次,对无力咳痰者,先用右手示指和中指按压总气管,以刺激气管引起咳嗽或用双手压迫患者的胸腹部,嘱患者用力咳嗽,以加强膈肌反弹的力量。

2.1.5  手术区域皮肤准备  骨组织抗感染能力较差,易引起细菌感染,皮肤准备宜彻底。备皮范围为头颈部至肋缘两侧过腋中线。取骨部位多采用同侧髂骨,均于手术前3天备皮,术前1天手术区皮肤消毒后用无菌巾包扎。

2.2  术后护理

2.2.1  护理  CSLP的固定可以避免术后植骨块脱出并发症,但在骨性融合之前固定是不牢固的,仍然需要避免颈部的过伸活动、过早起床[2]。翻身时应保持头、颈、肩、躯干纵轴一致,轴位翻身。

2.2.2  呼吸道护理  术后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持续吸氧,根据血氧饱和度来调整氧流量。手术过程中咽喉、气管等部位的牵拉可造成喉头水肿而产生咽部不适、吞咽和呼吸困难。术后常规给予庆大霉素8万u和α-糜蛋白酶2000u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2次/天,可减轻水肿[3]。

2.2.3  切口观察及护理  术后切口内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24~72h,认真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质并做记录。术后引流量一般约为100~300ml,少数病例可达500ml。随时检查引流管是否有凝血堵塞、扭曲、漏气。如果渗血过多或切口膨隆,局部肿胀,整个颈部增粗;患者自觉术区明显胀痛,颈部有严重紧缩感或呼吸困难加剧,口唇紫绀,应及时报告医生。本组有2例患者于术后24h出现此种情况,诊断为切口内血肿并立即去手术室剪开颈部缝线,清除血肿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本组有2例患者术后72h引流量超过500ml,颜色为“洗肉水样”考虑脑积液漏,采用抬高床头10cm,切口沙袋压迫,补充电解质,引流量逐渐减少,1周后伤口Ⅰ期愈合。

2.2.4  感觉及运动功能的观察  触摸患者四肢末端,检查其感觉及运动功能是否存在;牵拉尿管检查膀胱感觉,尿管间断开放。每个班次都检查并行书面交班,对瘫痪患者,记录截瘫平面。

2.2.5  功能锻炼康复护理  为防止肌肉挛缩和关节僵硬,术后早期给上、下肢肌肉按摩和行关节的被动活动,肌肉应按摩5~6次/天,20~30min/次,关节的被动运动只需少量即可,但每一单次被动活动必须达到最大的幅度。上肢主要锻炼手的握与捏功能,恢复肌肉力量。下肢主要加强屈髋、屈膝及踝关节的肌肉锻炼,以保证下肢负重与行走的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

2.2.6  出院指导  出院时嘱患者颈围佩带时间1个月,术后3个月内定期门诊复查。讲明出院后继续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注意颈部勿作剧烈活动,防止再损伤。

【参考文献】

1  林淑贤,姜连英.气管、食道推移法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体会.实用护理杂志,1998,14(7):352.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范文4

【关键词】自我管理;截瘫患者;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6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213-01

截瘫多是由于各种外伤引起的脊髓损伤后,受伤脊髓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的障碍,大小便失禁、及等障碍,继之出现各种并发症和心理上、社交上、生活上及职业上诸多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截瘫病人因康复时间长、效果慢,因此,住院治疗和护理是短暂的,而出院后的康复和护理是长期的。截瘫患者的康复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增加患者的独立能力,使患者能回归社会,进行创造性生活。而自我管理才是增强截瘫患者独立能力、生活能力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合并症的有效措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3岁,平均39.72岁。

1.2受伤原因:从高处坠落6例,车祸受伤7例,重物砸伤12例。

1.3受伤部位:椎体骨折中,颈椎骨折6例,胸椎骨折10例,腰椎骨折9例。其中完全性截瘫4例,不完全性截瘫21例。

2方法

对截瘫患者的自我管理进行干预。为患者提供信息,教会病人监测身体状态,管理行为的变化以及情感的反应。截瘫病人的管理需要病人的主动参与,其最终目的是使病人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2.1截瘫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措施

2.1.1促进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2.1.1.1提高功能锻炼的行为: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康复训练技术,康复治疗方案应在患者参加下制定,并且在治疗医师的指导下由患者主动来完成的。在康复过程中与患者交流、讨论与教育,向患者提供医学康复知识与信息,帮助患者了解康复治疗方案,使患者积极主动实施康复训练,达到康复目标。

2.1.1.2提高认知行为能力:对症状进行有效管理,截瘫患者不是一个被动接受者,而是一个积极参与者,不仅能主动提出存在的问题,也能与医生护士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亦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让患者及家属掌握截瘫康复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对症状的监测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让病人学会怎样制定目标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其完成某项活动的自信心。通过行为改善和情绪控制,进行自我效能训练,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行为和健康结果,最终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防止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2.1.1.3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应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采取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应详细了解患者家庭情况、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情况等,制定教育计划及内容。根据其文化程度分别以书面、语言和示范等方法进行教育。如合并症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①压疮的预防与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的机制、压疮的好发部位及预防压疮的护理知识,使患者了解预防压疮的重要性,主动配合翻身、更换。指导家属掌握翻身的要求、方法和棉垫分置减压的方法。无感觉部位禁用冷、热等措施,防止冻伤和烫伤[2]。

②泌尿系感染的预防与健康教育截瘫患者脊髓损伤出现暂时性或长期性的排尿障碍,尿潴留需要留置导尿。因插导尿管、尿液反流、引流不畅或膀胱中有残余尿等原因,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所以,集尿袋不要高过膀胱的位置。受伤2周内,保持尿管持续开放,以使膀胱内不积存尿液,减少膀胱壁受损伤的机会。2周后,改为间歇性开放[3]。指导患者及家属参与制定开放导尿管的时间表,3~4h1次,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冲洗膀胱2次。要鼓励患者多饮水。用按压法训练反射性排尿。指导家属参与留置导尿管的管理及排尿功能的训练。

③肺部感染的预防与健康教育患者因咳嗽无力、排痰困难、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而引起肺内感染。要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指导其禁烟。翻身时,叩击背部,有助痰液排出。教会家属叩击背部的方法和要求,以减少肺内并发症。

④肌肉萎缩的预防与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家属每日对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按摩,鼓励患者主动活动上肢和做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工作,以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1.1.4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学会与掌握如何在残疾的状态下生活、学习有关截瘫的基本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如何在自己现实的家庭和社区的条件下进行康复训练。首先学会在家中自行监测病情变化,熟悉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学会截瘫的自我管理方法。以利于病人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制定行动计划去解决它。更有利于患者长期保持独立生活能力和回归社会。

2.1.1.5帮助病人积极应对压力:截瘫患者的康复过程是较长且辛苦的,因而 在康复进程中我们要充满爱心地去关心和鼓励患者,为他们在康复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苦恼要耐心讲解、鼓励,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积极主动配合开展的各种康复训练,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3结果

由于我们采取对截瘫患者自我管理进行干预,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长期跟踪及管理,教育,培训,改善了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90%以上病人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除四肢瘫痪者外,22.5%能拄拐行走,20%可自坐、翻身,完成床与轮椅的转换,45%建立了自主膀胱,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也减轻了家庭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4讨论

截瘫病人病程长、恢复慢,康复出院后仍处于生活受限状态。因此我们在出院前教会患者及其家属一些康复训练的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预防,训练患者及其家属继续完成康复训练计划,出院后与其保持联系,随时督促病人继续坚持功能训练以及进一步康复等自我管理的方法。为脊髓的恢复提供了条件,成为截瘫病人康复的关键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以代偿丧失的部分功能,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勇气。而为了巩固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进行长期的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就成了截瘫患者康复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最难开展的一项工作,是一项新课题。我院对截瘫患者自我管理进行干预。为患者提供信息,教会病人监测身体状态,管理行为的变化以及情感的反应。自我管理是截瘫病人的康复、病人今后回归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取得成功的关键, 研究截瘫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的水平,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永禧,王宁华,周谋望.康复护理学,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91

[2]贾春风,娄和秀,陈秋光.脊柱骨折合并截瘫病人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5,26(1):59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范文5

我科在2006年11月至2008年7月抢救严重开放性下肢骨折患者160例,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抢救、治疗、护理;对照组按骨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60例,男114例,女46例,年龄12~82岁,均在手术室急诊手术后转回骨科住院治疗。车祸伤118例,塌方压伤6例,摔伤24例,机器伤4例,高处坠地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8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 护理方法

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①护士长带领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广泛查阅资料,征询科内专家意见,运用护理程序评估,计划并分析和运用收集的资料,制定出适用本科特点的护理路径。②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掌握流程内容并具体实施。即责任护士了解病情评估病人,并向其讲解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及最后所要达到的护理目标,责任护士每日按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实施检查、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评估、评价,及时监测每日患者的病情变化,保证完成各种治疗、护理等内容,要求护理记录以临床护理路径为顺序,连续、及时记录,不得漏记。③在患者出院前发给病人出院调查表,了解患者对骨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有12个问题,分别设计为完全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病人出院时填写调查表,具体内容:入院介绍、科室环境、住院制度、主管医生、护士、注意事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患者及家属对骨折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术后相关康复指导及注意事项,术后正确的,术后治疗用药及注意事项,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12]。

2 结果

由表1、表2可见,不管是对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还是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均远远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引入能规范临床医疗护理行为,改变传统的护理工作方法,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为其提供从入院到出院都以标准化流程来接受治疗及护理的一种有效工作 表1 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方法[3]。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以下优点: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护理活动标准化、程序化,工作有预见性、时间短、工作效率快,护士能够全面、准确地观察病情,按照护理程序护理患者,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指导,减少了医疗纠纷。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评估、评价,及时监测每日患者的病情变化,保证完成各种治疗、护理等内容,要求护理记录以临床护理路径为顺序,连续、及时地实时记录,不得漏记。并进行心理指导、术后康复训练,让病人和家属了解手术知识,并有计划性、时限性、针对性地满足了他们想知道的各种消息,从而消除了患者的疑虑,减轻了焦虑。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能避免由于护理人员个人水平、能力不同而造成遗漏和疏忽。制定护理计划,并不断检查反馈,修改计划,并由主要责任护士具体落实,让患者能接受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护士及时发现患者已经存在的健康问题并给予指导,同时也能及早发现患者存在的潜在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教育措施,达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目的。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中,既治愈或缓解了病情,又学到了预防保健知识。临床护理路径使患者事先了解治疗护理的基本情况,减少了思想顾虑,增强了患者的参与意识,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因此,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护理并发症,改善服务态度等方面有很大帮助,能够激励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冯 雁.临床路径应用于护理程序探讨[J].卫生软科学,2006,20(2):82-83.

颈椎骨折康复训练指导范文6

关键字:颈椎;固定手术;配合

日常生活中,颈椎病患者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造成颈髓前后方同时受压,此时,一定要尽快去除致压物,稳定脊柱。采用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 ,可以使患者骨折滑脱椎体复位,并去除破坏并突入椎管的致压物,使患者脊髓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1]。本研究中,我们从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颈髓前后方同时严重受压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所有50例患者均行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 并进行内固定。手术后,50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手术的配合重点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颈髓前后方同时严重受压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这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一共3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25—53岁。50例患者中,因车祸导致颈椎三个椎体出现骨折的有20例,患有嵌夹型颈椎病的有17例,剩余13例为椎体和附件、椎板恶性巨细胞瘤患者。

1.2方法

认真了解患者详细情况,并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各种器械和特殊用品以及配件和所需仪器设备。手术过程中,先取俯卧位行后路减压,然后患者取仰卧位完成前路内固定手术。

2结果

对这50例患者均行颈椎前后路一期联合固定手术,手术时间4~6 h。术中的总出血量为500~1 800 ml,术前准备充分,手术过程配合默契,手术十分顺利,术后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没有患者出现因手术过程中不当或护理不当而引发的并发症。

3配合重点讨论

2.1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做好多方面护理

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要访视患者,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历,了解患者的以往病史,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同时,患者因不了解手术的具体情况,或者因为身体的异常不适,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出现恐惧、烦躁、忧虑等。所以,手术前,医护人员要将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原理、手术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手术的预后详细的告知所有患者[2]。另外,将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治疗的要点详细的告知患者。同时,医护人员也要用同类患者成功的病例来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请术后病人给予现身说法,以减轻病人的恐惧和忧虑。另外还要注意保持病房的环境,冬夏季病房空调使用期间,每天清晨和傍晚病室通风1-2小时。保持病室清洁、宁静,紫外线消毒和控制探视人员进出,术前对患者进行理发和备皮,保持术区的清洁, 并准备好术后可更换的清洁衣裤。

2.2准备各种手术用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高效,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也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 工作量。所以,在手术前,要准备好各种手术过程中将要用到或者可能用到的物品和器械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在医生的具体安排下,准备好颈椎前后路常规器械以及髂骨取骨器械和磨钻系统等,做好对手术内固定物的选择和准备[3]。另外,还要在手术前认真检查、调试磨钻主机和高频电刀电凝器、双极电凝以及C臂X线机等仪器 ,熟悉其具体的操作流程和用途,从而有效减少手术过程所需时间。

2.3合理安排患者,做好安全护理

接受手术的患者颈髓前后方都会受压,所以,一定要注意手术之前合理的患者的,患者的颈部如果过度后仰,会加重患者颈髓的受压情况,所以 要保持患者头部的中立状态,或者保持较小幅度的后仰。注意一定不能在患者处于颈部后仰状态的时候行气管内插管。对患者进行麻醉时,保持患者头颈中立,然后采用支纤镜引导的鼻腔插管;行后路手术时,患者要取俯卧位,颈部微屈;前路手术时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后伸。如果患者 出现严重的颈椎管狭窄,或着出现椎体骨折脱位,则不能过度进行后仰,以免出现颈髓损伤加重的情况。

2.4掌握手术流程和配合要点,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前,护士要要将手术流程和配合要点熟记于心,并熟练掌握各种内固定物的安装方法。手术中,护士要与医生密切配合,稳、准、快的传递医生需要的各种医疗器械。保证手术过程的快速、有序进行,尽可能的减少手术所需时间。一旦出现任何意外情况,护士也要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4]。另外,为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在对本组50例患者进行后路手术的时候,除了切开皮肤外,其余均采用电凝切法,使椎板良好显露出来。为避免手术后患者出现脂肪液化情况,在关切口前要使用 生理盐水彻底清洗切口 。

2.5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康复护理

手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体温,严密监视患者神志意识的变化,四肢色温及感觉、运动的变化。注意观察患者液体量及进液速度,必要时记录24小时液体进出量。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有无因出血、渗血压迫气管,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口唇紫绀,有无鼻翼煽动。床边要常规备放气管切开包、负压引流瓶及一次性吸痰管,做好随时抢救准备。患者术后搬运过程中,须用颈围固定保护[5]。术后3天,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每天早、中、晚各一次,上肢训练包括肘、腕、指关节的屈伸运动,下肢包括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直腿抬高锻炼及膝、踝、趾关节的屈伸活动。

通过手术的密切配合,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的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钟沃权.张凤山.刘晓光,等.单纯前路与前后联合入路矫形手术治疗重度颈椎后凸畸形[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03):235-240

[2]梁黎.前后路同期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护理配合[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01):104-105.

[3]李玉伟.王海蛟.王玉记,等.后路单开门与一期前后路手术减压治疗前后受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03): 19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