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急救医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医急救医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医急救医学

中西医急救医学范文1

关键词:康复医学 中医 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29-01

1 现代康复医学概念及特点

1.1 康复医学的内涵。康复医学是继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之后的第三医学,是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出现的一门新兴的学科,由理疗学和物理医学发展形成的一门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目的是促进残疾者功能和能力的恢复,促成残疾者重新回到社会并成为社会中自力更生的一位成员。总的说来,康复医学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发展是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同时也人类医学事业进步的重要趋势。

1.2 康复医学的手段及方法。现代康复医学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方法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帮助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得到康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物理因子及物理疗法一直是现代康复医学的主要医学手段。治疗方法主要是各种有效的功能训练,辅以药物、手术、饮食疗法。康复医学的着眼点在于不仅要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还要恢复其功能,让其从并且过有实际意义的新生活。

1.3 康复医学的特点。为了更好的理解康复医学,笔者对康复医学的特点进行了总结:①服务对象主要是伴有功能障碍的慢性病人及老年病人或是躯体残疾者;②康复工作的指导原则是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③最终目的是通过康复治疗帮助患者重返社会;④重视康复治疗与康复工程相结合;⑤以工程技术辅助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

2 中医康复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2.1 中医康复学基本内涵。中医康复学是运用针灸推拿、药物食疗、导引吐纳、药浴熏蒸、自然疗养康复法,对病残、老年病证、伤残诸证等疾病进行辨证康复的中医应用学科。其主张辨证康复,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创造出中药、按摩、针灸、食疗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医传统方法。中医康复医学的指导理论是中医理论。中医康复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古代很多中医文献中都存在关于康复医学思想的记载,这些文献包括《十问》、《黄帝内经》、《五脏所宜食法》、《外台秘要》、《寿亲养老书》、《寿世保元》、《随息居饮食谱》、《老老恒言》、《庄子?刻意篇》、《吕氏春秋》、《管子?入国》、《本草纲目》等等。自然疗养康复法是中医康复学的常用的一种特殊方法,是指利用自然环境的天然因素促进神形兼养,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目的。

2.2 中医康复医学的优势。中医中药本身的优势以及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医康复学的许多优势,概括起来主要是下面六个结合:首先是中医康复学强辨证康复和调整体康复相结合;第二是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相结合;第三是临床康复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第四是内治康复与外治康复相结合;第五是药物康复和自然康复相结合;最后是食疗康复与药疗康复相结合。总的来说,中医康复学不仅重视整体上的协调,还不疏忽个体上的纠偏,这个特点极其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持续发展。

2.3 中医康复医学的特点。中医康复学的特点主要是“整体康复观”和“辨证康复观”。“整体康复观”是人体康复不仅仅是人体本身的康复,而是指人体康复与自然环境必须相统一,人体康复与社会环境必须相统一,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也必须统一。“辨证康复观”则主要是指相同的病但是不同的症状必须采取不同的康复方法,不同的疾病但是有相同的症状就应该采取相同的康复方法。

3 中国特色的康复之路——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

3.1 康复是中医学的传统优势。中医的传统优势之一便是养生与康复,然而这也逐渐发展成为了当代医学界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医学,还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西医学。所以中西医康复医学创造性的结合中医的传统优势和西医的现代科学手段,能够充分发挥出康复医学应有的作用和优势。

中西医康复医学在中西医结合基础上,研究和借鉴现代康复医学和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和规律,对中医和西医的知识、技术、方法进行科学的整合,从而促进中医养生学和现代康复医学很好地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涉及的主要领域是养生,全方位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其核心是“康复”。

3.2 中西医康复学取长补短。中医康复学和现代康复学要取长补短。中医康复学应规范诊断,量化疗效评估。中医评价必须在诊断领域内进行,但是通过中医诊断很难反映患者的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所以康复医学的评价过程是量化外在形体及行为等功能障碍过程。对于中风偏瘫的病例,中医能够诊断出气虚血瘀,但是很难反映偏瘫的程度。所以,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能够弥补中医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建立中医康复学障碍评定对中医康复学和中医学的发展都很重要。

3.3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康复保健事业亟待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还存在“亚健康”状态。从今天的学科领域来讲,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就成了养生学的热点。所以,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必然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外康复医学已经形成了非常规范的诊疗制度。全世界残疾人能够得到康复治疗的仅为五分之一左右,80%左右的残疾人是很难得到较好的康复服务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愿意进行保健消费的人群数量和比例正在激增。

参考文献

[1] 丁辉.运动康复学科在康复医疗机构的生存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第21期

[2] 张慧敏,唐强.针刺加康复防治脑卒中异常运动模式的康复学评定[J].中国针灸,2011年第6期

中西医急救医学范文2

每年都有大批的计算机人才进入社会,但社会每年能为计算机人才提供的就业岗位毕竟是有限的。中职学生相对于其他高校毕业的学生在学历上没有竞争优势,他们只有练就一身强硬的基本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提高就业胜算。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结合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势在必行。

(一)以就业为导向是实现学校发展的需要

高校扩招对中职学校是一个挑战。中职学校是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摇篮,为了自身的发展,应该立足于自身“职业”的特点,将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核心目标。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和学生的就业需求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因素。所以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以就业为导向是满足学生基本需求的需要

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总是报以希望的,不管孩子读的是什么学校,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职业学校的立命之本就是培养具有职业素养的实用人才。学生在学校中能够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是进入社会的基础,也是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对孩子抱有的期望。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培养,可以实现学生技能培养和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将来能更好地胜任社会的工作。

(三)以就业为导向能贴合社会的需求

社会各个行业在引进计算机人才时,都希望得到实践能力强、工作适应能力强的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良好的社会声誉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培养出的计算机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自然能使学校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因此,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的需求作为自己人才培养的导航标,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策略

(一)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社会在不断发展,对人才也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的教学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探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多听一听学生的意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的思维进行碰撞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交流和学习中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达成相同的认识。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中职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实践能力是学生应对未来岗位工作必须进行锻炼的一项技能。计算机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可以边进行理论教学,边让学生动手操作。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把自己在学校中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进行实践。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已经成为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社会上的计算机人才非常多,但是真正具备良好创新能力的人很少。中职学生想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要先加强自身的修炼,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增加就业竞争中胜算的砝码。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教学生进行动画制作时,教师没必要给学生以死的套路和模式,而是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自行发挥。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总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是社会和学生都需要的。教师进行计算机教学时,要注重以就业为指引,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学有所成,成为未来建设社会的栋梁之材。另外,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对计算机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计算机专业素质。职业教育目前阶段也是就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只有建立起学校、企业交流体系,教师、学生能实时了解企业的运行方式及真正需求,计算机教学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保持活力。

参考文献:

[1]夏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

中西医急救医学范文3

教师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有效的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就很难进行。人们频繁地使用教师培训的形式开展教师学习,认为开展教师培训就意味着教师高效学习,希望通过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满足中小学教师的学习需求。但是传统的教师培训也存在很多问题,不同背景和层次的参训教师在统一的时间到同一个房间里,面对同一位教师,接受相同的信息,影响了参训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授课教师也不能识别参训教师的个体需求和知识背景,无法满足参训教师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这些都对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提出了挑战。

与传统的教师培训相比,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师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因此,移动学习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教师学习和培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移动学习(M-Learning)是数字化学习的延伸,是学习者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计算设备及无线通讯网络进行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学习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有利于移动学习的顺畅进行。[1]移动学习没有改变学习的本质,只是改变了学习的实现方式,使得学习的方式向“随时、随地、在任何情况下学习任何内容”的理想目标迈出了一大步。[2]移动学习不仅具有传统远程教育的优势,还可以满足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的需要,具有个性化、情境性的新特点。近些年,随着移动学习设备的普及以及无线网络的不断完善,移动学习的条件日趋成熟。为了了解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的现状,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开展移动学习及制定移动学习策略提供参考,笔者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这次调查。

二、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为了了解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的现状,本研究以河北保定市市区和廊坊市市区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问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移动学习硬件设施与软件配置;(2)移动学习影响因素;(3)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策略。

2.调查实施过程

按照中小学性质(小学、初中、高中)和数量的不同,随机抽取了保定市市区和廊坊市区二十四所学校的部分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这二十四所学校涉及十二所小学、八所初中和四所高中,覆盖了保定市市区和廊坊市区的部分中小学,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广泛性、客观性和科学性。问卷的发放时间集中在2012年4~7月。共发放问卷440份,回收408份,其中有效试卷372份,有效率为91.2%。

在开展问卷调查的同时,本研究对保定市区和廊坊市区中小学的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以获取更加丰富的一手数据和信息,弥补调查问卷的不足。最后的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了录入、处理和统计等数据分析。

三、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现状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及访谈结果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的一些现状。

1.移动学习硬件设施和软件情况

(1)硬件设施

移动学习的背景起源于远程学习研究得出的一条规则:“不是技术本身具有适合教学的特性,使得远程教育和开放大学取得了成功,而是技术比较普遍地被大众拥有”[3]。目前,常见的移动学习设备有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词典、MP3/MP4/MP5等。

教师拥有移动学习设备的状况悄然发生变化。调查发现,常见的移动学习工具中,手机作为基本的通讯工具,最为普及。其中42%教师的手机为智能手机,用来开展移动学习更为便捷。37%的老师已经开通了3G功能,另有5.4%的老师准备开通3G功能。通过调查,83.4%的人认可以手机作为学习工具的移动学习。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移动学习的开展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硬件条件。技术的发展也使手机具有了更多的附加功能,如视频、音乐、电子词典、电子书等,这些功能的扩展也使得手机对电子词典、MP3等其他手持式移动学习设备的替代作用增强,教师持有多种移动学习设备人数在减少。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5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03005.2万户,其中3G用户净增3054.7万户,达到15897.1万户。智能手机的普及和3G的开通必将进一步促进移动学习的开展。

2.移动学习影响因素

对于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调查从周围环境、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费用三个方面开展。由于移动学习可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所以移动学习丰富了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便于学习者更好地进行意义建构,获取新知识。[4]但是,周围环境的安静与否是否会对移动学习产生影响,问卷也做了相应的调查。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14.4%的人认为影响很大,58.3%的人认为存在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很大,27.3%的人都认为环境不会对移动学习造成影响或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中,属于成人学习的范畴,虽然学习者的抗干扰能力较强,但是外界环境对移动学习的干扰依然存在。

移动学习设备阻碍移动学习的因素涉及移动学习设备屏幕的大小、移动学习设备的操作、移动学习设备电池的续航能力和移动学习设备的价格等方面。

从统计可以看出,学习设备屏幕太小、看着不舒服是目前影响移动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其他的影响则相对小一些。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学习设备如智能手机屏幕也是越来越大,有利于支持移动学习的开展。移动学习的出现使用户对手机的待机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待机的电池必将成为手机电池市场的主流。对于移动学习,有时需要一定的通讯费用,51.6%的老师希望能够获得免费的移动学习资源,29%的教师可以接受5元/月的学习费用,15.1%的教师可以接受20元以内/月的学习费用,4.3%的教师可以接受20元以上/月的学习费用。移动学习费用也是影响移动学习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策略

在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中(可以选择多项),72%的人认为采用综合的媒体呈现形式(即既有音视频,又有图形、图像、文字等)呈现学习资源效果会更好。在移动学习的形式上,14%的人认可发短信到手机上,38.7%的人认可上网登录论坛、博客、移动QQ及邮件的学习方式,29%的人认可登录特定的移动学习网站开展学习,18.3%的人认可将资源下载到移动学习设备上学习的方式。对于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策略,应当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采取恰当的呈现策略,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采用合适的组织策略。移动学习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不能依赖学习者自身存在的强烈学习动机,由于学习者处于一种边缘性与非连续的注意状态,设计者应该考虑如何获得和控制学习者的注意力,不断地给予能够激发学习投入、持续的刺激和反馈[4]。

对于网络学习资源需求方面(可以选择多项),31.2%的人希望使用网络课程,40.9%的人希望使用题库,45.2%的人希望使用素材库,42%的人希望使用案例库,60.2%的人希望使用课件库。对于网络学习资源的期望,各项得到的数据比较平均,各种资源的积累都必须加快进度。通过对教师访谈了解到,老师们不满足于学习资源只是适合于目前正在学习的内容,他们希望学习资源能够内容更丰富,更希望通过移动学习获得和自己所教课程有关的资料和案例。对于移动学习这种新的学习形式(可以选择多项),31.2%的人关注学习效果,35.5%的人关注学习资源,23.7%的人关注操作的方便性,8.6%的人关注学习费用。对于学习者的积极态度和学习自主性是提高移动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这个观点,80.6%的人同意,16.1%的人认为无所谓,3.2%的人不认可这个观点。

四、针对移动学习现状应采取的对策

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调查结果的分析,结合目前国内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1.加强对教师移动学习的引导

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中小学教师不但具有较高的移动学习期望,而且普遍具有较好的移动学习条件,可以满足开展移动学习的需求。移动学习在中小学教师中有一定的基础,只是目前针对中小学教师的移动学习资源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开展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该加大移动学习的宣传力度,普及移动学习理念,增加学习资源,引导中小学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移动学习。

2.开发移动网站,拓展学习资源

目前学习资源匮乏是影响移动学习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进一步开发和建设移动学习网站,拓展学习资源,满足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的需要是当务之急,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迫切关心的和他们所教课程有关的学习资源和案例。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要符合移动学习的内在特点,能够促使学习者在情境中完成知识的构建,这样移动学习就可以在多种教育情境中实现更加广泛的应用。同时还要注意学习资源的片段性、准确性以及资源间的系统性等学习者比较关注的问题。

3.注重学习资源设计策略的使用

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是移动学习的优点,同时也伴随着相应的弊端。学习者在一定的“零碎”时间中进行“片段”学习,学习过程易受干扰,导致了移动学习者对现有的学习环境失去信心进而影响学习效果。[6]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时,可以使用相关的学习策略,创造具有激励性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所以,在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学习策略可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主要有以下策略:

(1)娱教策略激励持续学习,排除外界影响

娱教策略就是整合学习与娱乐的策略,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培训的学习活动中融入日常生活的体验与乐趣,创设一个具有激励性质的学习环境。创设具有激励性质的学习环境主要包含七个因素:挑战性、好奇、控制力、幻想、合作、竞争和认可[7],在开学移动学习资源时,必须要考虑这些关键的因素。娱教策略就是让学习者在学习中得到激励和乐趣,弥补移动学习易受干扰的不足,促使学习者学得更快,更有效率。

(2)内容设计策略激励学习积极性

移动学习环境是高度复杂的,学习者的学习随时有可能被打断,以及受学习者学习惰性的影响,不能期望学习者是拥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并长时间在移动学习环境中保持专注的学习状态。[8]如何根据移动学习特点和系统平台的技术规范,为学习者设计、开发合适的课程学习资源,构建丰富的学习资源库,这对于移动学习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9]因此,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采取适合的内容设计策略来激励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习资源时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媒体呈现策略,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采取一定的知识组织策略,如基于项目的学习策略、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策略、基于案例的学习策略等。此外,在资源建设时要注意学习评价的问题,学习评价策略应该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通过一定的评价策略来激励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3)关联策略防止学习者迷航

移动学习属于微型学习的一种,一般学习单元微小、知识零散,容易造成学习者看不到学习的尽头、看不清知识体系的边际而产生畏学和厌学心理,因此在使用一定的激励策略的同时,在资源设计时还要注意关联策略的使用。移动学习单元虽然微小但并不代表零散,合理的学习内容分解可以使学习单元之间产生关联,防止学习者迷航。学习单元的分解应该是按照学习内容的系统结构分层,这样既可以保持学习单元的独立性,又能使各个学习单元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此外,在学习者开始学习或学习完成时,应该给予相应的提示或引导,帮助学习者建立本学习单元和其他学习单元之间的联系,这样也可以加强学习单元之间的关联,引导学习者顺利开展学习。

移动学习是将来中小学教师学习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是未来移动学习的趋势。随着3G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将很快进入教师的日常生活。移动学习是学习的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必将成为中小学校教师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地位和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 郑洁琼,陈泽宇等.3G网络下移动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开放教育教育,2012(2).

[2] 王润华.移动学习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工信部:全国移动电话电话数量达10.3亿[ER/OL].http:///gundong/201205/t20120524_50968

8260.shtml,2012-06-15.

[4] 方海光,王红云,黄荣怀.移动学习系统环境路线图.现代教育技术,2011(1).

[5] 顾凤佳.微型学习资源的可用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6] 张豪锋,王春丽.基于RFID的移动学习资源推送系统设计.中国电化教育,2012(2).

[7] 杨文阳,王燕.基于移动学习环境的数学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探究.中国电化教育,2012(3).

中西医急救医学范文4

摘要:数学中的极限问题指用极限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它是微积分的基本思想,也是近代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因此,极限思想方法是研究数学分析乃至全部高等数学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方法。用极限思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主要为:对于一个被考察的未知量,构思一个与它有关的变量,再确认变量通过无限过程推导的结果是所求的未知量,最后用极限的计算方法来得到相应的结果。

关键词:定义;研究;数学分析;极限问题

中图分类号:O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9—0153—02

对数列极限的定性描述是通过“无限趋近”和“无限增大”这一朴素的语言来给出的,但其在数学上却无法进行严谨的论证,因此须将数列极限的定性描述上升到精确的定量描述。极限是微积分的理论基础,研究函数的实质是研究各种类型的极限,如连续、导数、定积分、级数等等。极限是数学分析乃至全部高等数学的精髓所在,极限的思想贯穿于数学分析始终,所以利用极限思想方法研究和解决数学中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学中的概念与定义是数学的基础,文章借助数学分析中一些重要的定义,利用极限思想去解决有关极限问题。极限在数学分析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用来研究积分学和微分学的重要工具。极限的概念最初是产生于求曲线在某一点的切线斜率和求曲边形面积的两个基本问题,由此更可以看出极限的重要性。求极限的方法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用函数定义分析有关极限问题;数列极限转化为函数极限;利用函数的连续性;利用导数的定义求极限;利用定积分求和式的极限。

一、用函数极限的定义分析有关极限问题

五、用定积分的定义分析有关极限问题

总而言之,数学分析中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入函数的连续性、导数以及定积分等等都是借助于极限来定义。数学中的定义不仅是数学的基础,是进行数学思维的物质基础,也是研究好数学的关键。本文就借助函数极限的有关定义、数列极限的定义、函数的连续性的定义、导数的定义以及定积分的定义等来解决有关极限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念伟.数学教学中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4).

[2]马晓珏.数学分析与高等数学教材中对极值相关问题处理的比较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2).

[3]赵亚林.积分等式证明的几种途径[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6).

中西医急救医学范文5

关键词 控制论 设计艺术学 最优值 可行性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1控制论的阐释

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关于它的奠基性著作是由美国人诺伯特·维纳编著的。维纳把控制论定义为一门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即一门同时适用于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现象的科学。

控制论中的“控制”具体来说,是控制动态系统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今天,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信息传递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而控制必须靠信息反馈来实现。信息反馈是控制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通俗地说,在一个超稳定的系统内,施控系统把信息发送给被控系统,被控系统输出信息反馈给施控系统。施控系统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整理,并与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进行比较,继而调整控制信息,最后,再向被控系统输入经过加工、整理后的新的信息。如此反复,逐步缩小与目标的差距,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

2设计艺术学研究的控制体系方法

设计艺术学研究中的控制工作,是一个复杂过程,它是众多研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但它的实质和控制论中的“控制”一样,也是信息传输和信息反馈。从控制工作的信息传输和反馈过程可见,设计艺术学研究中的控制工作与控制论中的“控制”在概念上有相似之处:

(1)传输和反馈的基本过程是相似的。无论是设计艺术学研究控制工作还是控制论中“控制”,它们都要先确定一个标准,其次要通过这个标准去衡量成效这个过程在信息反馈完成后去实现,再次,如果出现误差,则需要采取纠正措施,使误差保持在技术达到的最小值。

(2)设计艺术学研究控制系统实质上也是一个信息反馈系统。在一个超稳定系统内,通过信息反馈,揭示研究过程中的漏洞,促进控制系统进行不断的优化,以逐渐趋于更加完美的状态。

(3)设计艺术学研究控制系统和控制论中的控制系统一样,也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它根据系统内的反馈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克服系统的不肯定性,而使系统保持在某稳定状态。一般把趋近于目标的反馈称为负反馈,把偏离目标,打破原有稳定状态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3控制论在设计艺术学研究中的应用

设计艺术学研究是一个稳定的系统,按照控制论方法,其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六个主要的子系统:确立设计研究课题,模拟设计计划,调查、分析、草案,实验、拟定设计报告书,客户评价反馈,修改定稿。每个子系统对其它五个子系统都有反馈作用。

第一步,我们应该明确设计课题的研究主题,由于设计主题中包含着思想文化、美学特征、客户形象等许多的内容,涉及到众多的方面,需要将较为宽泛的文化、美学等因素转化为比较具体明确的可操作的设计问题。同时,作为一个设计招标项目,也必须要有一个清晰地定位和明确的方向。于是在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设计文献之后,选中一个侧重点,从中选取最具代表性,富有艺术审美与文化价值的符号或元素,由此设计几个研究方向。

第二步,当有了具体的设计主题并明确了设计研究方向之后,就开始准备为达到设计目标而要做的必要的计划工作。在工作方法上,采用控制论的方法,确定了由设计总监把握研究方向,编辑提交方案,经集体讨论修改后再有设计总监确定方案,设计小组协调整体的设计工作,这样就确保了每一阶段都能够达到阶段性的设计目标。

第三步,在广泛的的调研后,发现一个合适的设计艺术形式语言,设计出多个方案草图,经设计小组讨论初评后,每个小组都有些方案被肯定,一些被淘汰。于是,设计方案被不断整合。反映出设计研究中采用控制论方法使变量得到最大优化。

第四步,就是初评入选后的论证阶段,需要从工艺、材质、审美和客户要求作最佳的调整,这一步还需要做设计模拟实验,这是一个系列的设计。在正式设计完成提交给客户前,需要有一份详细的设计报告书。

第五步,等待客户的反馈,结果反馈给设计者后,通过反馈通道使设计者明确目标差的大小,并根据现实情况对控制器发出调整的指令,也就是通过设计的方式对产品进行调整或改良,已达到客户满意的水平,这个过程可能会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使最终产品更贴近于目标,这种控制过程就是负反馈调节,前文中已经提到,负反馈调节并不是一次性就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减小目标差、直到实现目标的过程,所以产品系统的反馈控制过程也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也需要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第六步,客户满意后,改良后的产品推入市场。这六步是一个完整的从产品设计到完成的步骤,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更新换代的今天,在设计艺术学研究中导入控制论思想,关系到设计的产品是否符合未来的发展,设计的产品投入市场时是否受到欢迎。

4结语

控制论在设计艺术学研究点就是在系统出现震荡或不稳定的时候,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进行调节,使系统重归于稳定。本文以控制论方法为基础,分析了其设计艺术学研究中的运用,明确了设计学研究方法论的重要作用,指出控制论是对设计艺术学研究有效的一种方法。在设计出现偏离目标或不稳定状况的时候,根据系统反馈信息调整设计或改变设计的方法,能够使设计品的发展更加靠近初始目标或重新归于稳定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M].南京: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中西医急救医学范文6

【关键词】中日贸易纠纷 制度差异 政策选择

贸易纠纷又称为贸易摩擦,一直都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巴格瓦蒂和琼斯提出国际经济扭曲理论。西方国际经济学在勒哈罗德、池本清、琼斯、迪克西特和罗尔曼等人提出的特殊要素模型的基础上说明以市场失败为特征的国际经济摩擦问题。广濑宪三在由迪克西特、伯兰德和斯彭斯、克鲁格曼、艾顿和格罗斯曼等人提出和发展的战略性贸易理论中加进了制度因素。三边信夫提出了解释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国际经济摩擦的经济模型。赵建认为国际间产业结构不相配是引发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

关于国际贸易摩擦的研究,尽管国内外学术界成果颇丰,却很少与中日贸易纠纷的实际结合起来考虑。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摸索。

一、中日贸易纠纷的现状

中日贸易纠纷主要发生在双边商品贸易、日本对华投资和对商品市场的争夺等领域。

1、双边商品贸易摩擦不断。日本基于保护国内市场,设有森严的技术壁垒和物种壁垒,影响了中日双边商品贸易的深入发展。

日本的技术壁垒体系十分庞大,主要包括复杂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严格的产品质量认证和合格评定程序,繁琐的产品检疫与检验规定以及苛刻的绿色技术壁垒。日本的物种壁垒源自日本的《种苗法》及其修正案。法案规定:未经缴纳专利费,擅自利用日本植物种源来生产或改良农产品属侵权行为。上述这些措施使得中国出口日本的商品屡屡碰“壁”。

2、对华投资潮起潮落。从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对华投资的金额不断扩大。但从纵向对比来看,规模潮起潮落,经历了一个迅速扩大――大幅减小――恢复性增长的过程,将来也可能同样难以避免大幅波动。

如表1所示,在1993至1997年间,日本对华投资金额一路攀升,而1998年日本对华投资金额却骤减,之后连续减少,2001年开始又呈恢复性增长,2003年则首次突破50亿美元大关,2005年更是突破60亿美元大关,增长到65亿美元。但出人意料的是,中国商务部统计显示,2006年1至9月日本对华投资较2005年同期减少30%,仅为32亿7000万美元。据此预计,2006年总额将不会超过50亿。

3、对商品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中日贸易纠纷在地域上已延伸至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两国摩托车对越南市场的角逐。

摩托车是越南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市场需求旺盛。日本对越南摩托车市场的占有率曾高达80%。1997年,中国嘉陵集团以仅为日本1/3的售价率先打开越南市场。随即中国摩托车企业掀起一股“走越南”的热潮。在蜂拥而至的中国摩托车的低价攻势下,日本摩托车退出了大部分越南市场。然而,2001年底,日本摩托车企业开始以低成本收购中国的配套企业,使日本品牌摩托车在同样的价格平台上竞争,构成对中国摩托车出口企业最大的威胁。

二、中日贸易纠纷的原因分析

尽管中日贸易贸易纠纷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但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两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差异是基本原因。经济体制是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环境因素,通常分为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两大类型。前者的特点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企业有较大自;后者则以行政方式配置资源,企业没有自。日本实行市场经济有较长历史,建立了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而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过二十多年,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成。这使得两国政府的干预机制有较大差异,容易在双边贸易中引发纠纷。

具体来说,日本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只是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内在构成要素,而不是凌驾于市场体系之上。政府的每项干预政策都是在企业成员占56%、政府官员占21%、知识界占23%的审议会上,经过讨论、协商之后才出台。这种干预机制结合了计划与市场二者的优势,既区别于强制命令,又不等同于自由放任。

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活动中仍然存在较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的情况还不时发生。这在对外经济上表现为有些地方政府脱离国际市场的实际,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指导企业的生产和出口,在国际市场饱和时,还是蜂拥而至,从而成为出口对象国实施贸易壁垒的口实。

2、两国贸易机制的差异是直接原因。贸易机制则是贯穿于贸易执行过程中的具体规则。虽然中国和日本的贸易政策都以“出口导向”为主,但两国在贸易机制上存在较大差异,助长了贸易摩擦的滋生和进一步发展。

尽管日本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但其外贸格局早已实现了向质量和结构提升为主的转变,产品注重以质量、性能取胜,对进口产品在市场准入上有较高要求。而且,日本的进出口协会与成员企业之间的联系密切,能够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使企业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地防止不正当竞争。

而多年来,中国的外贸一直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在实践上采取以价格和数量取胜为主的模式,这就容易遭遇日本的贸易壁垒或在国际市场上与日本产品的竞争中占劣势。同时,中国进出口协会的作用薄弱,不能准确、及时地提供国际市场上的信息,致使企业盲目生产、盲目定价;也不能有效地规范进出口企业的行为,对数量和价格战束之无力;更不能紧密团结成员企业,一旦发生国际贸易摩擦,企业间不能相互配合,给整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利益损失。

3、两国贸易制度的差异是重要原因。贸易制度是贸易活动的基本规则,通常体现为贸易法规。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当贸易或要素流跨越国界时,……,不同的制度和法规会造成特有的国际性制度接轨成本,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国际执行失灵的问题”。正因为中国和日本在贸易制度的国际对接性上存在明显差异,使得双方在执行贸易和解决矛盾的依据上有较大分歧,从而在矛盾产生后又会进一步加深摩擦的程度。

日本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贸易制度和法规,基本与WTO框架接轨。例如,WTO协议要求市场有序竞争,日本的出口报告制度就体现了这一点:日本出口商应该在签约日的10天以前呈报经济产业大臣,经济产业大臣如果发现协议存在着无序竞争的情形,有权命令出口商变更协议或者禁止其缔结协议。这给了政府一个对出口事先审查的机会,以有效防止出口商的不正当竞争。此外,日本在法律上保证了WTO协议的国内地位,认为WTO协议具有国内法上的效力,并且,如果国内法规定的义务与WTO协议所规定的义务相冲突,那么WTO协议优先。

相比较而言,我国虽然对传统的贸易制度与法规进行了改革,但至今为止没有实现与WTO贸易制度框架的完全对接,并且尚未在法律上明确规定WTO的国内适用效力,WTO协定常常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导致了在外贸中无法可依的情况。

当然,在国际交往中,经济关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日本在三峡水库发电机招标和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商机竞争中均败北,究其原因,政治方面也是一个不小的因素。在对待历史问题上,日本右翼分子顽固奉行“不认罪”、“不道歉”、“不赔偿”的“三不政策”;在上,日本右翼势力与分子关系默契,不时流露出干预中国内政的倾向;在安全问题上,日本加快走向军事大国的步伐,并捏造“中国军事”。正是由于两国在这些敏感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才造成了中日关系发展中的相互不信任,成为一些贸易纠纷的助推器。

三、中国应对中日贸易纠纷的政策选择

中国和日本同属东亚地区,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另一个是世界第二的发达国家。无论是从地缘政治上,还是从经济利益上来看,“”都应当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主基调。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两国经济利益,中国和日本都需要站在共同利益的角度去寻求贸易纠纷的解决方法。对于中国来说,需要在日本保持冷静务实、不偏离正常轨道的同时,向日本发出积极信号,努力与日本一道追求共同的利益目标。

1、建立双边制度化的对话机制。虽然WTO贸易争端解决机构为成员国提供了贸易纠纷的解决平台,但大多数纠纷在积累到一定量之前并不需要提交到WTO。如果中国和日本事先能就相关问题进行协商、对话,将有利于对纠纷的有效防范。况且,缺乏互信已成为制约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瓶颈,如果动辄将问题提交WTO,会增加两国间的不信任。在此方面,中国和日本可以参考G7(西方七国集团)的制度性安排,定期举行政府专家级会议和部长级会议,甚至政府首脑会议。由两国的政府专家提出、讨论相关经济问题,并将议题提交部长级会议或首脑会议,经讨论通过后,对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协调。

2、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健全贸易法规体系。中国要进一步融入开放的世界经济,只有在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健全贸易法规体系,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贸易纠纷的发生。

宏观上,要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下,实现外贸体制的创新,使外贸体制不仅与日本接轨,也与其他国家接轨,从而减少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的摩擦成本。微观上,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使企业真正拥有自,鼓励企业学会如何保值增值。只有这样,外贸企业才能走出多头竞争、低价竞销的困境。

3、探索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战略。虽然各种贸易纠纷在所难免,但如果中日双方站在历史的高度,,探索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战略,不断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纠纷完全可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当前阶段,可以将推动两国人力资源开发、加强环保合作、进一步相互开放旅游市场和提高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水平作为经贸合作的新的增长点,为缓解已有的贸易纠纷注入新的力量。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缔结中日双边FTA以及东亚区域合作,推动两国经贸合作从市场化阶段迈入制度化阶段,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区域资源进一步整合的作用下,促进两国间各种贸易纠纷的更好解决。

【参考文献】

[1] [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

[2] [瑞]伯尔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王继祖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 [美]萨尔瓦托:《国际经济学》,朱宝宪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