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能源发展及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能源发展及趋势范文1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纯电动 燃气 混合动力 空气动力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366-01
1、引言
据2016《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原油和成品油贸易增长了300万桶/日,成为了1993年以来的最大增幅。其中机动车对燃油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导致能源危机的重要原因,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能源,如氢气,电池,压缩空气等作为动力来源,具有新的结构,新的技术,综合常规汽车动力和驱动方面优势的新型汽车。当前新能源汽车主要有纯电动汽车、燃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空气动力汽车。
2、新能源汽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2.1 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是指仅依靠蓄电池电能驱动电动机,最终驱动汽车运行的新型汽车。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包括车身技术、底盘技术、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其中电池技术是当前制约纯电动气车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上主流的电池有铅酸电池、锂电池和镍氢电池。铅酸电池1956年商品化,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2、3]。铅酸电池自放电率低,寿命长,安全性好,可靠性高,但含重金属,易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能量密度低,笨重限制其进一步发展。1990推出的镍氢电池,是由氢离子和金属镍合成,它是早期的镍镉电池的替代产品,相对于其铅酸电池环保性能较好,充电时间短,但是电压较低[4]。锂电池商品化时间最晚,相对于其他两类,具有明显优势,环保性、能量密度、充电时间、寿命都有大大提升[5]。
2.2 燃气汽车
燃气汽车是最早被开发并使用的新型汽车,靠较清洁的燃气代替以往的燃料来驱动汽车运行的新型汽车。
燃气汽车主要分为液化石油气汽车和天然气汽车两种。对于普通的燃料汽车而言,二者均提高了发动机的寿命,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但天然气汽车的续航能力较差,甚至不如一些普通的燃料汽车,发展燃气汽车的发动机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燃气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由于进气过程减少空气充气量,进而使发动机动力性能下降是目前燃气汽车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尽管缸内液化石油气直接喷射技术、压缩天然气缸内直喷技术等技术可以提高充气效率,但对发动机的结构、控制方式和尾气排放方式有更高的要求,使实现难度有所增加[6、7]。如何更加有效的增加燃气发动机的动力性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2.3 混合动力汽车
所谓混合动力汽车就是将电动机与辅助动力单元组合在一辆汽车上做驱动力,辅助动力单元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燃料发电机活动里发电机组。混合动力汽车是结合了普通燃料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一种过渡性汽车,它继承了纯电动汽车的高效率和低排放的优点,又具有石油燃料的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的长处,显著改善了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排放和燃油经济性,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8]。
混合动力汽车在动力输出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控制策略,完成两种能量供应的切换,实现不同能量源特性互补,从而改善和提高汽车系统的性能。因此控制策略成为混合动力汽车最为关键性的技术。混合动力汽车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大类。目前,串联式有恒温式控制模式,功率跟踪式控制模式;并联式有以车速为主要参数的控制策略,以功率为主要参数的控制策略等[9];混联式有发动机最优工作曲线模式,瞬时优化模式等。
2.4 气动汽车
气动汽车是由高压空气驱动气动马达行驶的汽车。与普通汽车相比,以空气作为动力的气动汽车有着十分显著的优点。气动汽车能量传递快捷,能源清洁且来源广泛,汽车造价较低,维修费用较低,是未来替代其他汽车的不二之选。正是因此,各国都纷纷开始了对气动汽车这一领域的研究。
压缩空气动力发动机工作时,储气瓶中的高压压缩空气经减压后,通过热交换器吸热,再进入作用缸推动负载运动,通过调节进入作用缸的气体压力和流量以调整发动机的动力特性[10]。气动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取决于进气量、进气压力和温度,合适的配气机构和进气量的控制是技术难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回收高压转低压能量损失部分和提高压缩空气所携带的压力转换为发动机的机械能的效率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3.新能源汽车综合能力对比分析
经过各国长时间的研究,新能源汽车有了很大的发展,四种新能源汽车除气动汽车以外逐渐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技术相对成熟,最为普及。但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复杂技术成本相对其他汽车较高,气动汽车技术还需完善仍处于研发阶段。纯电动汽车和气动汽车尾气排放零污染,燃气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有一定的尾气排放污染但他们的续航能力要强于前两种。
4.结论
迄今为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处于试运行阶段,各种汽车类型仍存在发展的瓶颈问题。纯电动汽车所用的电池综合能力较差,气动汽车能量转化率和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有待解决,燃气汽车发动机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混合动力汽车两种能源相互交替的控制策略还需进一步完善。随着研究的进展,燃气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将占据大部分市场,气动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也逐渐的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中占有一定的的比例。
随着各相关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将会突破发动机,电池,控制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向着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层研讨会上提出的“轻量化,智能化,低碳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必将占据汽车市场。
参考文献
[1] 刘鹏,孟宪臣.浅谈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79-79.
[2] 张彦琴.铅酸蓄电池技术的发展[J].汽车电器,2004(10):1-3.
[3] 彭金春,陈全世,韩曾晋.电动汽车铅酸电池充放电过程建模[J].汽车技术,1997(06):5-8.
[4] 唐有根.镍氢电池[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5] 于仲安,简俊鹏,何方.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组均衡系统研究与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14,48(03):64-67.
[6] 李西秦,刘冰.国内外燃气汽车发动机研究动向[J].车用发动机,2008(S1):8-11.
[7] 邵千钧.电控LPG发动机及其缸内直接喷射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3.
[8] 李卫民.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与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8.
新能源发展及趋势范文2
关键词:低碳经济 新能源 经济支撑
全球气候变暖与资源匮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世界各国举行了多次的能源环境会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都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面对欧盟已经成为低碳经济领头羊的事实,美国开始积极投身于低碳经济的建设。2009年,奥巴马积极参加了哥本哈根会议,并在国内宣布全面废除布什政府消极的气候政策,同时,通过颁布《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使清洁能源发展项目成为经济刺激计划中的重要一部分。因此,研究美国新能源的发展及其经济激励措施不但有利于掌握美国在新能源方面的最新进展,更有利于中美未来在新能源领域的全面合作。
美国新能源的总体发展趋势
在历届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美国新能源发展迅速。现阶段其核心部分是核能,而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的开发也在齐头并进。此外,作为对新能源开发的补充,美国还在大力发展各种节能技术。
横向统计,美国能源结构为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及可再生能源。根据2011年最新统计,2010年美国能源消耗总量为98.003Quadrillion Btu,其中化石能源消耗量为81.425Quadrillion Btu,核电能消耗量为8.441Quadrillion Btu,可再生能源消耗量为8.049Quadrillion Btu。如图1所示,2010年,核能占总能源消耗量的9%,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耗量的8%。因此,2010年的新能源占总能源消耗量的17%。比例看似不大,美国仍以石化能源消费为主;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新能源发展十分可观,居于前列。
纵向统计,美国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可再生能源为例,可再生能源的总产量由2001年的5.164Quadrillion Btu,上升到2005年的6.229Quadrillion Btu,2010年还在上升势头,为8.064Quadrillion Btu。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也是如此(如图2所示),由2001年的5.163Quadrillion Btu,上升到2005年的6.242Quadrillion Btu,再到2010年的8.049Quadrillion Btu。可以说,无论从产出还是消耗角度,美国的可再生能源一直呈上升趋势。
美国新能源的种类及其发展情况
(一)核能
美国核能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高峰,核反应堆急剧扩充。10年间,由1960年的3座核反应堆急速增长至1979年的69个反应堆。但是由于1979年3月发生的三哩岛核电站事故,放缓了核电发展的速度。反应堆数量平稳增长,到1998年发展到104个,此后一直保持此数量,至今未变。2010年,美国总发电量为4.12万亿千瓦时,其中核能发电0.807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9.59%。
(二)风能
在美国,风能是处于成长期的产业。目前,美国风能的装机容量为43460MW,占美国总供电量的3%。发展最快的州是德克萨斯州,紧随其后的是爱荷华州和加利福尼亚州。2008年末美国的风能发电居世界第一。美国能源局预测2030年美国风能发电将占全美总发电量的20%。
(三)水电能
美国目前是世界水电能利用第四大国,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中国、加拿大和巴西。一直以来,水电能在美国可再生能源中占比最大。2010年水电能占可再生能源消耗量的31%。但实际上美国水电能利用的高峰时期是1997年,其年消耗量为3.640Quadrillion Btu。此后一直保持缓慢下降趋势,直至2010年,其年消费量下降为2.509Quadrillion Btu。
(四)太阳能
尽管美国光伏企业部分倒闭,但是美国还在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目前,美国正在向北非学习,期望在西部沙漠地区大力发展太阳能。从2009年到2010年,全美太阳能电池板安装量增长了102%,是5年以来的最大增幅。此外,从2008年起光伏组件价格急剧下降,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已经下降了2/3。
(五)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美国的生物能、地热能及潮汐能发展迅速。以生物能为例,美国一直在大力推广混合式动力车。目前混合动力车中使用的是乙醇占10%的动力燃料,同时高于此比例的动力燃料正在研发中,不久将会投入使用。此外在地热能方面,美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美国任意地区的地下温度均保持在45至75华氏度之间。据美国地热能源协会2010年的数据,地热发电已使美国总装机能力达到3.15吉瓦,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地热发电生产国。潮汐能方面,美国利用率不高,2011年初美国第一个潮汐电站建设项目已提交申请,标志着美国潮汐能利用方面的一大进步。
美国新能源发展的经济支撑
(一)财政预算
美国对于能源的预算逐年上升,尤其可再生能源的财政预算也呈逐年递增趋势。能源预算从2004年的12.43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23.555亿美元。其中,在最新公布的2012年的能源预算中,总的能源预算为32.26亿美元,其中可再生能源项目11.648亿美元,提高能源利用率项目投入为18.053亿美元,合作项目为2.562亿美元。并且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水能和废弃物分别占可再生能源预算的39.2%、29.2%、10.9%、8.7%、8.6%、3.3%。
(二)研发投入
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美国政府开始加大对新能源研发的投资力度。如表1所示,从2001年到2010年,美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投入分别为64.2和88.5亿美元,占总能源研发投入的16.8%和23.2%。两者统称新能源,加总占总能源研发投入的40%,比例相当可观,足见美国对新能源研发的投入力度。如果从1978年计算,到2010年的33年里,美国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研发占整个能源研发总量的53.1%;从1948年计算,这一比例为61%。总体上看,美国新能源的研发投入在整个能源研发投入中一直占很大比重。
(三)税收补贴
美国的新能源一直受到税收补贴的支持。多年来,美国形成了自己一套独到的税收激励方式,包括投资税抵免、生产税和生产所得税抵免以及消费税抵免三种方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78年的《能源税收法案》(P.L.95-618)。当时规定,将对家用住宅太阳能及家用和商业风能予以补贴,直至1985年12月31日此规定失效。之后1992年的《能源政策法案》提出了给予太阳能和地热能设备10%商业补贴的说法。同时法案还规定了给予风力和闭合回路生物质能发电1.5美分/千瓦时的生产税补贴。此后公法(P.L.106-170)又将此范围推广至了畜禽粪。《就业创造及工人援助法案》将规定延续至2003年。后来,《就业法案》又将填埋废物气体、垃圾燃料及水电列入税收补贴范围。随着科技的进步,酒精燃料被列入了生产所得税方式的税收补贴范围。同时,随着乙醇汽油的出现,也就产生了消费税。当时为了鼓励酒精汽油的使用,政府免除4美分/加仑的消费税,此后税率一直在4-6美分/加仑浮动,现在这一数字是0.53美分/加仑。投资抵免税在2009年的《复兴与再投资法案》中体现明显。允许纳税对新建装置可在可再生生产电力税抵免、投资税抵免和联邦基金中任选其一,对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制造、研发设备的安装、重置和产能扩大项目,给予按照设备费用30%的资税抵免(廖奎、贾政翔,2011)。
参考文献:
1.Fred Sissine.Renewable Energy R&D Funding History:A Comparison with Funding for Nuclear Energy,Fossil Energy,and Energy Efficiency R&D.CRS Report for Congress,2011(1).
2.杰弗里・法兰克尔,彼得・奥萨格著,徐卫宇等译.美国90年代的经济政策[M].中信出版社,2004
3.黄浩,张沛.美国新能源发展状况[J].电网技术,2011(7)
4.高静.美国新能源政策分析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6)
作者简介:
新能源发展及趋势范文3
关键词:道路载运工具;内燃机汽车;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载运工具是使运输对象空间场所移动成为可能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实现物体运输的工具和载体,包括车辆,船舶,集装箱等。现如今道路载运工具作为人类运输工具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运输特性,种类也很多,从运用能源上分为内燃机汽车,燃气轮机汽车,还有现在提倡的新能源汽车等。本篇论文就此分类逐一分析并总结出现代道路载运工具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1 内燃机汽车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电子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的广泛应用,汽车内燃机的水平得到了飞速进步,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我国也成为了世界汽车内燃机制造大国。内燃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机床、石油、钢铁、化工等很多行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内燃机行业竞争力,进而提高我国的世界经济竞争力。内燃机比其他动力系统有着很多优点,主要表现在其具有很高的热效率,而且内燃机的应用较其他动力机械的广泛程度特别高。目前,内燃机是所有可移动的动力装置的核心,而且当前没有任何一种动力可以替代。内燃机已经发展成一套较为成熟的设计、研发和生产体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人们去提升,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全方位需求,在未来的 10 年,传统内燃机动力和混合动力仍然是重点发展领域。内燃机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汽车、船舶、工程机械、农机等领域,而且这种应用是不可替代的。
虽然电动车的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人们对内燃机的效率提高问题更为急切。有数据显示,2009 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为 47%,而近两年,已经达到近 52%。这其中,近70%的消耗为内燃机的石油消耗。在内燃机刚刚出现的时候,热效率大约为 12%,2010 年的时候,内燃机的热效率已经达到46%。为了争取更多的新能源动力开发时间,要求我们要努力降低油耗,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大力发展柴油车,增强动力,降低油耗,符合低碳需求。但是,柴油机中的燃油系统、嘴、泵等主要零部件的价格较高,因此,柴油机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较高,而且其油品要求高,供应困难,现在能够供应满足柴油机需求的柴油的城市比较少,因此还需要我们努力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汽车内燃机技术虽然目前有较好的水平,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们一定要下大力度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我国汽车内燃机技术水平,保证汽车内燃机质量,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
2 新能源汽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的保有量逐年不断增加,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加剧。各国都在竭尽全力降低汽车的燃料消耗和致力于代用清洁燃料和新能源的开发研究工作,以减轻对石油资源的过分依赖和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问题在交通领域采取的共同措施。近年来各大汽车生产商都加大了新能源的研发力度,以提高自身产业的竞争力;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得以迎战能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进而促进新能源的发展,为低碳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缩短我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差距,可使我国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虽然当前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研发新能源汽技术,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基本上与它们位于同一起跑线上,差距不是很大。2)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控制污染和噪音的需要。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给环境带来了破坏,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制定了相关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用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探寻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绿色汽车”成为各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各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乃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民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石油资源储藏是有限的,总会有一天会出现枯竭,要大量从国外进口石油,等到世界石油资源出现匮乏时,各国对石油资源的竞争必将更激励,石油在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日益上升,所以减少使用石油资源,发展新能源汽车将会促进我国新能源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新能源汽车可继续开辟我国的汽车市场。我国的汽车工业刚刚发展起来,汽车普及率低,因而在汽车动力系统发展战略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阻力相对会小一点。
在未来的几年里,汽油和柴油仍然是汽车的重要能量的来源,但传统汽油机的市场份额将在此后明显下降,而柴油车仍将在重型车辆领域继续保持很高的市场份额,新能源汽车的近期解决方案是传统内燃机技术和替代燃料汽车;中期解决方案是混合动力汽车大幅度降低能耗和排放;远期解决方案是纯电动汽车和燃
料汽车,特别是资源极为丰富且完全没有污染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将重新定义汽车产业格局。虽然新能源汽车有替代燃料的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多元化技术发展,但是由于现在的技术发展水平,因此寻找多元化的替代燃料(如天然气、乙醇),开发更接近市场的混合动力技术,成为目前开发可替代石油资源的最切实际可行的一步,而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由于技术仍难取得革命性的突破,难以成为汽车行业近期的发展目标。纵观全局,对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应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创新核心技术,加快建设关键零部件基地,加大对消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激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健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崭新的趋势,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它将逐步替代传统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主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次新的汽车变革,是对汽车工业长足发展的巨大驱动力,它将为节能环保立下汗马功劳,新能源汽车是作为节能减排和新兴战略型产业的重要内容。
3 结论
目前道路载运工具中内燃机汽车还是道路运输的主流组成部分,但是具有一系列的弊端和对环境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这些原因,新能源汽车便成为了现在的发展趋势,虽然还有很多关键性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在研究人员的努力下总会逐一攻破。
参考文献
[1]崔胜民,韩家军.新能源汽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能源发展及趋势范文4
保定经过多年的探索,抓住当下世界范围内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我国转变增长方式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新能源产业。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以新能源产业为主打造新的工业化体系和增长方式。保定新能源基地的建设产业集群优势已经显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环境下,推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关于城市整体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联动问题。保定把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尝试新能源产业及其园区建设,探索出一条符合保定实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保定模式的探索在于经济的发展必须与时代一致;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和变革必须是反映实际的。保定经过多年的探索,自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今后城市和地区提供了发展思路。
关键字:新能源产业 经济发展 保定模式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能源日渐短缺,发展新能源经济、走低碳化道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共识。而产业建设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织形式,势必受到新能源经济的重要影响。
一、保定新能源建设的现状
2006年,保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电谷”的发展目标,打造以光伏、风力发电、节能设备等为重点的新能源与能源设备制造业集群。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予“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在社会发展方面,保定全面推进“太阳能之城”建设。2007年,市政府出台了《保定市关于建设“太阳能之城”的实施意见》。通过在交通信息、道路照明、居住社区改造等7个方面应用太阳能产品,每年可节电1900万度,有效地减少了碳排放。2008和2009年,保定市被国家科技部分别命名为“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和“十城万盏”试点城市。而现阶段,保定又制定低碳城市和产业的发展道路,这是在现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新能源产业的再一次深入和发掘。
二、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建设的可行性评估
1、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建设的优势评估
第一,经济发展政策和相关资金的保驾护航
政策和资金主要来自国际上对于清洁生产的倡导而形成的相关法案和保定市政府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植和大量资金投入。保定市以“中国电谷”为首的新能源产业建设符合和这两点。从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予“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开始,随着省、市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实施,资金投入的持续增加,这些都将成为保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巨大优势。
第二,相关经济基础雄厚和技术创新潜力充足。
保定高新区产业集群优势已经显现,这为保定市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创造了巨大优势。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电谷拥有5家国家级、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科研院所140 个,取得新能源及相关国家行业标准80 项、科研成果300 多项、专利450 项。目前太阳能、风能及输变电、储能设备制造骨干企业170多家,其中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约有36家左右,比例约占全部企业的1/6,这是一个产业能够进行良性发展的黄金比例。
第三,社会和民众的支持
保定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在社会范围内运行低碳经济已经得到了社会和民众的支持。保定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发展清洁生产和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保定民众的共识和共同愿望,这是具备普遍社会基础的前提。
2、保定建设新能源基地的难点解析
第一,区位劣势。
保定市地处京、津、冀三角地带,目前还仅是一个中小城市,其空中和海上交通的便利性很大程度上借助于京、津其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也不如二城市高,市内的公共基础设施也不及二者完备。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者在京津冀等地区的投资会当首选京津两地,并且更多的人才、技术和资金都被吸收到以上两个地区,制约了我市自身的发展。
第二,技术壁垒。
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建设,虽然企业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在新能源技术革命和低碳技术领域内的垄断导致新能源产业发展和低碳产业成本上升、市场发育受阻,已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
第三,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
在人才资源上,保定市虽拥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在内的十几所高等院校,但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类型的侧重点而言,大都专业都是文史性质、农业生物和其他理工类学科,这种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远不足以为新能源产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专业技术人才保障。
三、从保定实际出发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保定模式”
保定要想发展自己的经济,就要建立保定独特的发展模式即“保定模式”。“保定模式”就是保定依靠自身的新能源产业为动力推动其他工业做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寻找和发展自己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确保社会良性运行,达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保定模式”的发展之路即走新能源之路,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作为新能源产业,依托模式的良好的外部性从而达到带动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革命的目的,是与当下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一致的。
2、建设新能源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用以转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结构的大幅提升。而保定作为中小城市,必须首先与世界经济形势保持一致,与中国经济发展共脉。
3、对保定市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设的展望。
第一,加强政策调节,利用各种政策手段支持产业新能源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台一些扶持性财税政策和要素保障政策,支持新型能源项目和产品;同时,也要出台一些限制性政策来制约“高碳”行为,健全奖罚政策,强化激励和约束共同作用。
第二,重视新能源产业建设技术的研发。主要包括新能源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例如:开发使用后易于回收再生的产品、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等技术。
新能源发展及趋势范文5
这不仅仅是因为2007全球两大议题之一的气候变暖和节能减排走向一个众说纷纭的位置、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环保荣获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全球应对温室效应路线图计划的推出等一系列事件的呈现;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各国在政府政策的扶持和积极推动,以及创业投资/私募股权的大量介入下,一个共识悄然形成:只有新能源技术革命走在前面,才有可能在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这些为发展可再生能源打开了机遇之门。
新能源获取PE关注的动因
一个简单的现象,石油资源一旦开始枯竭,国际油价就会不断升高,新能源的可再生性/替代性在弥补资源紧缺方面彰显优势,从而成为吸引资本关注的原因之一。同理,全球温度在持续升高,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正在地球薄薄的大气层中累积,新能源在减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减缓气温持续升高方面已经凸现投资价值。
在《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对新能源的定义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光热)、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核聚变能、水力发电、甘蔗燃料、向日葵燃料等;二是清洁节能技术,此类技术具有清洁、环保、可再生等特点。这些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创造性能源,将成为缔造财富增长的新经济支柱。
新能源在全球的发展
从目前新能源在全球的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来看,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已经成为发展重点。总体来看,最近20多年来,新能源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经济性以及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预计在2020年以后,新能源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并逐步成为主导能源。
全球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对新兴能源公司的大量投资也证实了这一点。在2007年清洁技术领域,全球共发生了221项投资案例,投资总额达3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43%。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等的报告,创业投资者近三年对新能源公司的投资增长幅度超过30%,超过所有行业的投资增长幅度,在新兴产业风向标的纳斯达克市场,新能源指数近两年一直位居第一。
新能源在中国的发展
在油价飙升的背景下,新能源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其中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最为迅速。从全球各个市场的启动情况来看,潜力巨大的美国市场和亚洲市场的新能源发展刚刚开始,今后几年的市场发展空间会非常广阔,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成本的不断降低,其替代传统能源的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可以说,在中国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还刚刚进入行业增长的快车道。
目前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约95%是传统能源,其中绝大部分是燃烧化石燃料(即煤、石油、天然气和其衍生产品);新能源仅占5%的比例。大约在2015年新能源可增长到能源结构的10%,2025年时增长到国内能源结构的25%。因此,如何利用新能源在节能、降耗、环保/减排方面逐渐替代传统能源,这将是一个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
新能源在中国的投资前景
从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的角度来看,如果说重点投资在互联网(1995-2001)时代的代表企业是Sina、Sohu、网易;电信(1999-2003)时代的代表企业是浙江电信、大唐电信等;Web2.0(2005-2006)时代的代表企业是土豆网、千橡互动的话,那么2008 年在中国投资界的风向标,则是刚刚兴起的清洁新能源时代。
在政府的扶持方面,2007年9月,中国政府宣布将在今后三年内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支持新能源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用来解决气温逐渐变暖的现状;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宣布上调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及用电价格,宏观调控下将新能源的发展提到了重要日程;7月,国家发改委宣布我国已经制定了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总资金投入约2万亿元人民币来推动新能源的利用,预计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政府的种种举措预示了新能源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
新能源发展及趋势范文6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财税政策;财政补贴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迅速增加致使生态坏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在这种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和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现状(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特征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者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新能源汽车使用非常规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具有排放小甚至零排放的优点,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在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由弱变强,三类新能源汽车分别完成了功能样车、性能样车和产品样车试制,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链。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障碍,主要表现为产业化的不发较慢,传统汽车关键技术落后的制约,持续开发投入不足,市场化扶植和激励政策不到位等。
二、目前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政策2010年6月1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根据通知中的标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中央财政还根据试点城市私人购买数量和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助。
2010年工信部牵头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此规划清晰和具体的描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其中,在财政上要加大补贴力度,2011-2015年的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和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的节能汽车推广;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应安排专项配套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建设充电设施、开展电池回收,其中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比例,不得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50%。在税收上要加大减免力度,2011-2020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2011-2015年,中重度混合动力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消费税和车船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享受国家有关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2011-2020年,企业销售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增值税税率调整为13%。新能源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按研究开发费用的100%加计扣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以上颁布的一系列有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构建了一个有利的财税政策环境,为促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以及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政策支持。
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政策建议(一)以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的形式推动新能源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不成熟,未形成具有规模的产业链条。而且新能源汽车研发费用大,成本较高,单纯依靠汽车生产企业的力量还比较薄弱,政府财政补贴就成为推动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武器。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实施直接价格补贴,对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进行补贴。
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规模效应和技术等因素,依据新能源汽车与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差价对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进行专项补贴,推动国内汽车企业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组织生产。
(二)加大政府公务车采购力度,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我国目前约公务用车数目较多,每年消耗经费较大,政府汽车采购每年递增的速度较慢,占政府采购总量的比例不高
,而且采购的汽车多数为大排量汽车。因此,政府采购公务车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新购公务车应优先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出台更有利的实施细则及标准,把新能源汽车列入政府采购清单中。不仅要采购新能源出租车和公交客车,而且要把新能源轿车纳入公务用车的采购清单中。
(三)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以免税、减税带动产业的发展首先,应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发展的所得税税收优惠,加大生产新能源汽车研发费用的税前扣除比例,在一定额度内实行投资抵免企业当年新增所得税优惠政策。其次,调整现行的消费税政策,提高大排气量汽车的税率,降低小排气量汽车税率,对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地新能源汽车实施零税率,帮助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和使用量。最后,完善车船税、车辆购置税等特定税种,免征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普通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和消费税,对于新注册纯电动汽车和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免征车船税,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减半征收车船税等。
[1]陈柳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中国市场,2010,2.
徐丽红.发挥政策功能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国财经报,2010,11.
刘婧.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陷入两难境地.中国能源报,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