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范文1
1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建筑学是一门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其中的建筑史论研究也是一个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专业,是从建筑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服务于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在人文社会建设过程中,建筑史论研究更应以人文关怀为前提,结合地理、环境、生态、哲学、艺术、民俗、历史、土木、心理、社会、经济与交通等多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形成一个开放的研究系统。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
1.1建筑史论研究生涉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两个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群。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人类学研究,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研究,因为这两门学科与建筑学研究最为紧密。如前文所述,人类学与社会学在西方社会中分属人文与社会两个学科类型,但在我国,二者关系紧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互有借鉴。一般来说,人类学以定性研究为主,社会学以定量研究为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主要应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应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为调查问卷,研究过程包括问卷设计、方法与数据统计等。问卷调查首先要做问卷设计,针对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对问卷的内容、用词做合理的布置,并进行信度与效度的考证。散发问卷可以是随机抽样,也可以做全样本的调查,可根据研究条件做具体调整。回收问卷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剔除不可信的问卷结果,最后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论。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与田野笔记等,这是进行田野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这一研究工作开始于“进入田野”,它不只是指进入所要研究的场地之中,而且需要与当地社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参与观察强调与当地社区处于相同的情境下,参与到他们的活动当中,在活动之中观察建筑与人的关系,多用于对建筑文化的研究。深度访谈是对参与观察的补充与深化,对个别的、重要的社区人物进行访谈,挖掘研究对象(一般为历史建筑或建筑遗产)的历史及其与当地社区的联系,多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之中。田野笔记分为速记、日记、日志和笔记四种类型,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建筑速写、草图也是笔记重要的组成部分。
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应用
建筑史论研究中时常需要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对特定建筑历史、聚落建成史、建筑文化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等。总结如下:建筑与城市的历史发展研究。对相关社区人群的走访,更广泛地掌握历史信息,尤其在缺乏文献资料的地区,如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研究方式在民居研究中应用最多,通过居民访谈了解民居的发展历程、各部分功能用途,推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建筑与城市的文化表达研究。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理解文化内部人群对建筑、城市空间的理解,对他们的文化阐释进行二次阐释。也可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居民行为与观念有一个定量的数据统计,支撑研究论证。建筑与城市遗产价值阐释与保护对策研究。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通过田野考察与问卷调查,更广泛地理解不同遗产社区对遗产价值的理解,分析遗产发展趋势与保护策略。通过广泛接触,了解居民对于遗产发展的需求,制定适当的遗产保护、管理与遗产地发展策略。
2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在建筑史论教学中,尤其是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之中,讲授这些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2.1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日益走向普及化,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与专业研究并重。建筑史论研究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更需要具备多科学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方法,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满足我国目前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环节中需要加强对这些研究方法的传达。
2.2建筑史论研究生的学科背景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大多具备建筑学本科的学历与知识体系,具备基本的建筑设计、建筑表现与建筑技术等建筑学基本能力,研究生阶段主要着重培养他们在独立研究方面的能力,研究方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均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但不少建筑院校仍以工学学科为主,在人文、社会、艺术、历史等学科建设方面有所欠缺,相应的,建筑学本科毕业生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很难满足研究生阶段综合研究的需要。因此在研究生基础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十分必要。
2.3综合性大学建设的需求
建筑学本身即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艺术、社会、技术等不同的学科专业,将建筑院校建设为综合性大学也是顺应学科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的途径。尤其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中,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在现阶段难以满足建筑学,尤其是建筑史论研究的培养需要。那么在没有相应的人文、社会院系的条件下,在建筑学学科内部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成为弥补这一缺憾的手段。在建筑史论课程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在现有教学条件下的现实需求。
3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从现实条件来看,在建筑史论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基本的教学基础,同时研究选题多样、学生实践便利,因此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3.1满足基本教学条件
建筑史论研究工作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教师具备应用这些研究手段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在教学中传授这些研究方法,指导学生从事相关研究。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内外发展较为成熟,已有很多基础的教学参考书目与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与一些涉及新技术的教学内容相比,对基础研究方法的讲授不涉及教学设备问题,现有教学条件能够满足讲授、学习需求。
3.2研究选题多样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涉及内容广泛,与人文、社会科学联系密切。因此在课程选题与研究生论文选题中,或多或少均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内容,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学习到的研究方法能够迅速、及时而有效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与专业实践之中,具有教研联系密切、理论结合实际的特征。
3.3学生实践便利
任何建筑必然存在与特定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之中,因此任何建筑实践必然与社会人文环境发生关系。学生在教学环节中习得的研究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专业实践中,如城市社会调查、建筑遗产考察、建筑修复设计、旧城区改造等,有很多便利的实践方式。
4结语
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范文2
[关键词]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模式
由于地方院校实践教学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地方院校如何构建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怎样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一、地方院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实践课教学内容的构建
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教育而实现的。
1.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构建
(1)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课程教学中,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内容划分为3大模块:①基础性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学生必须掌握的本课程最基本的内容;②选择性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与要求,由任课教师自主选择组织教学,以突出不同专业的特点,增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现实性和研讨性;③动态性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由任课教师结合理论教学内容,介绍各种实际应用案例,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
(2)实验技能培训课。这部分内容涵盖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原理,基本试剂、基本实验仪器的性能及其操作规范。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专业论文写作课。这部分内容涵盖了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的含义和类别、特点和作用、结构和写法例文与评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写作特点与基本要求、一般格式、例文与评析;毕业论文含义和类别、特点和功用、选题、写作步骤、通用格式、例文评析。目的是训练学生论文或课程论文写作能力。
(4)创造学课程。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创造、创造的一般规律、创造者、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创造的方法等。目的是训练学生眼力,培养创新能力。
(5)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课。这部分内容涵盖科学研究的体系与特点;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科技计划管理;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与开题;科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文与著作及研究报告的写作、项目申报能力。
2.实践课教学内容的构建
(1)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2)自主性实验。自主性实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性原则,根据专业学科发展动态,结合学院科研成果,及时更新部分实验内容、实验材料和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科研能力、训练研究方法的正确运用。
(3)实习。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感性认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设计。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处理问题能力。
(5)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综合性独立作业,根据专业培养的目标,选择某一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撰写出用以表现科研成果和阐述学术观点的文章。
(6)科研项目。教师启发学生自己提出科研课题,也可由教师布置科研题目,介绍本课题研究思路,学生自己独立观察、查找资料、最终写出研究报告。目的是培养学生科研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科研技能。
二、地方院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少数几门课程所能完成的任务,而是所有课程都应当为之做出贡献;也不是单纯地靠加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环节就能够完成的任务,而是要科学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研究和设计。
1.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采取一讲、二讲、三带、四导模式
所谓“一讲”是指老师把专业课知识传授给学生,“二讲”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再进行反馈,“三带”是指接受知识快的学生带动指接受知识慢的学生,“四导”是指老师采取启发式教学开导学生,这种模式主要侧重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2.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内容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模式
如一年级上实验技能培训课;二年级上专业论文写作课;三年级上创造学课;四年级上科学研究方法论课。
3.创建一个以技能训练为基础、以研究性实验为核心、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组合方案。技能实验为必做实验;综合实验采取必做与选做并行的方式;研究性实验采取自主选题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从学科的单一性向多科性发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丰富校企合作模式
一是开展行业、地方和学校全方位的密切合作,成立三方合作办公室;二是建立联合机构,加强长期合作;三是签订合作协议,逐步深化合作,主要模式是与企业签订“长期全面合作协议”。
5.将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的本科生指导小组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论文开题阶段,围绕科研项目让学生提出创新性课题和实施方案;在科研实施阶段,进行具体科研方法和创新方法的教育训练;在论文的撰写阶段,向学生介绍国内外主要期刊论文、毕业论文等的撰写格式、方法和技巧。
6.师生科研一体化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主要采取两种模式:阵地模式和载体模式。“阵地模式”就是通过边生产、边教学、边科研,使实践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生产生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载体模式”就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将采集到的生产或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特定的教学案例作为载体,学生通过分析、思考、讨论这一过程,学生思维豁然开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参考文献:
[1]李锦春.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4).
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范文3
摘 要:社会科学研究以人类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过程与人直接相关,这种使得社会科学研究受到了许多的伦理限制,它必须要遵守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坚持一定的伦理原则。只有这样,社会科学研究才能得到尽可能客观的研究成果,达到促进人类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伦理限制;伦理原则
长期以来,社会科学研究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研究内容的复杂性、研究中伦理的限制等原因,面临着许多不可避免的困境。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社会科学研究伦理限制的原因;坚持伦理原则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坚持哪些伦理原则。
一、造成社会科学研究伦理限制的原因
首先,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是人的社会,它的起点和核心都是人,没有人的社会也就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科学也是‘研究人的学问’。”[1]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动物,任何个体都会因为对外在事物的需要而产生相应的动机,并且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一类对研究有反应的研究对象。他们的一系列变化,如参与研究的意愿、对待研究的态度等,都会对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对人们的行为、态度、意愿等的观察、测量都是一种相对量、是一种“程度事物”,其程度取决于研究者给研究对象带来的影响。其次,人的行为和人类社会现象都具有复杂性。一方面,人的行为既会受个人特定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会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从原始社会至今,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虽然有很多共通之处,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至今仍然为现代社会所推崇,但是每种社会现象都与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状相联系,有着各自社会特有的特点,这就使得社会科学研究难以进行精确的解释与预测。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社会科学研究就经常会面临科学研究需要与伦理原则之间的矛盾。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人”所构成的“人类社会”,研究者不能为了研究而人为制造研究所需要的社会现象,这样做既违背了伦理道德,也达不到真正的研究目的。例如科学研究不能为了研究单亲家庭小孩的生活现状、学业成绩、社会行为等,不顾伦理道德,人为地将他们与其父或母分离。这样的行为,即使最终制造了类似的社会现象,也只可能是一种“假象”不可能得出科学研究真正想要的研究结果。出现这样的矛盾时,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是以伦理原则为先,以事实为先,以科研需要为后。
二、坚持伦理原则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伦理原则是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社会科学研究要做到以人为本,达到促进个人、社会发展的研究目的,就必须要遵守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坚持一定的伦理原则。一方面,坚持伦理原则是社会科学研究顺利进行的保障,另一方面,坚持伦理原则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目的的实际体现。任何一项社会科学研究都需要人的参与,如果在研究过程中违背了伦理原则,势必会打击参与者继续参与研究、为研究提供帮助的积极性。而由于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它总是要求参与者自愿提供无偿的帮助,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伦理原则,保护参与者的积极性对保障社会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尤为重要。同时,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最终要有利于个人、社会的发展,那么社会科学研究过程本身就应该始终遵循这一点,才能体现其研究目的。一个从一开始就违背了伦理原则的科学研究,如何能够让人相信它的研究目的是向善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不能为了得到研究成果给参与者、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完全违背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初衷。而坚持伦理原则,以此规范研究者的研究行为,正是社会科学研究促进个人、社会发展这个最终目的的实际体现。
三、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
(一)自愿参与原则
大多数社会科学研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涉及研究对象的个人隐私,因此不少研究参与者在选择参与之前都会有许多顾虑、犹豫,尽管如此研究者也必须确认参与者都是自愿的。自愿参与包括不强迫和不限制两个方面的意思。不强迫是指参与者应是在充分了解的情况,没有顾虑、主动自愿地参与到社会科学研究当中,而不是研究者通过蒙骗、强制等手段迫使参与者的合作。不限制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参与者因某种原因要求退出,这对科学研究无疑是不利的。但研究者不能因为考虑研究的继续性和成本而要求参与者必须继续参与研究,只能采取措施将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二)知情同意原则
我们有时会在大街上碰到一些拿着调查问卷寻找调查对象的研究者。仔细观察,会发现要找到一个合适且自愿的参与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就会有不少研究者为了尽快完成调查问卷,通过隐瞒问卷的某些内容、问卷长度等手段,说服参与者的加入研究。这些做法不仅有损研究成果的客观性,而且容易导致参与者在研究途中选择放弃,给研究带来更多不利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让参与者知情同意,要将调查研究过程尽可能简明扼要地告诉参与者。“简明扼要”并不意味着隐瞒,相反,研究者应该预料到参与者有可能会在调查的某个环节选择退出,而将这个环节特别告诉参与者,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减少退出的可能性。
(三)匿名和保密原则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的隐私需要而且应该得到保护,一旦个人隐私泄露,就有可能会对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困扰甚至伤害。因此参与者决定参与后,往往会要求匿名,要求研究者保密。社会科学研究并不要求掌握个别参与者的个别现象,因此研究者完全可以并且必须尊重参与者的隐私权,进行匿名、保密研究。研究者必须主动向参与者许诺并始终坚持保密的原则,只有消除参与者的顾虑,才能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获得真实的信息资料,保证研究质量。
(四)不伤害参与者原则
不管是在参与前、参与过程中,还是参与后,研究者都必须保护参与者免受身体和心理的伤害。一方面,在研究者试图说服他人参与到研究和研究过程中,由于参与者对科学研究的了解有限难免会有一些不理解,这时候研究者不能因为参与者的不理解而口出恶言甚至大打出手,而应该宽容对待并耐心解释。笔者所在的调查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就曾遭遇过这种状况,最后整个团队不得不中断研究,将事情处理好。另一方面,在参与者为研究提供完帮助后,研究者应当遵守承诺,保护参与者的隐私,承诺不会透露参与者的个人信息,不会与科学研究之外的人员讨论参与者隐私,不会给参与者带来不良的舆论影响甚至伤害参与者。并且,如前所述,社会科学研究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人为地“制造”参与者,给参与者带来伤害。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范文4
1引言
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国家竞争的焦点已转向有效地占有和支配科技资源。因此,世界各国纷纷调整科技政策,将科技发展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强调科学技术为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服务,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直接资助或间接引导相关科技项目的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也从早期是一种科学家及相关学术团体的兴趣性活动,变成为由政府直接领导和支持的一项社会事业,并肩负着国家发展的战略使命。在这种情况下,对科学研究工作进行评价也不再是科学家相互之间的一种个人监督和促进行为,它已成为政府参与和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科学技术本身的迅速发展和复杂度的大幅提高,科学活动的成本不断上涨。要想进行所有领域的科学研究,并保持全面的竞争优势,即使对于发达国家,其经济实力也不能承受。有鉴于此,有必要加强对科学研究活动的监督和控制,特别是对于国家投资开展的科技项目,必须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实施高质量的评估,达到确保有限科技资源用于完成最符合国家利益的科研活动的目的。
2国外科技评估活动的实践总结
2.1重视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是各国政府开展科技评估活动的前提
制度化是当前国际科技评估活动的趋势之一,科技评估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活动,制度建设是科技评估活动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世界各国制度建设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以法律,有的以部门法规,有的则以行业规范的形式来进行制度建设。但经过多年的评估实践和努力,都建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的科技评估体系和相应的保障制度,使科技评估活动成为一项制度化、经常化的行为,成为政府管理决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作为科技大国,美国是使科技评估活动制度化最早的国家。上世纪初,美国成立了国会服务部,它所进行的与科技有关的研究、分析和评估可以认为是科技评估制度的雏形。然而,科技评估工作在美国的大范围开展是在二战以后。1993年美国第103届国会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PRA)。根据GPRA的规定,科技评估的概念与制度、美国国会一级的有关科技评估机构的作用、功能、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予以确定。此外,日本的《科学技术基本法》(1995)明确了科技评估的地位,《科学技术基本计划》(1996)和《国家研究开发实施办法指南》(1997)提出了建立开放型研究评价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日本科技评估机构不能随意设立或撤销;1985年法国政府做出规定,在没有经过评估之前,任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都不能启动。法国议会评价局、国家研究评估委员会,前者通过法律创建,后者由部长会议通过政令任命,评估委员会的任期,评估对象的确定,评估报告的公布,都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规定;韩国、澳大利亚等国也规定,凡开展科技计划评估活动,均需依据有关法律设立机构,遵照法定程序进行工作,出具评估结论和向有关单位反馈结果。
2.2提高科技管理质量和公众的监督是各国政府开展科技评估活动的动因
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范文5
关键词:技术预见;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组织改进
技术预见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技术预见的理念不仅对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科技、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还对微观的科研活动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以技术预见的理念为导向,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以科研质量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组织改进的基本思路,以期为改进研究机构的科研质量提供积极帮助。
1 技术预见的相关研究述评
20世纪70年代。日本率先开展了技术预见活动,此后,技术预见得到了发达国家和一批发展中国家的重视,进入90年代以后,全球更是掀起了一股对技术预见研究与实践的浪潮,技术预见在世界主要国家取得了显著成效[1]。那么,什么是技术预见?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科技界对技术预见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有:英国技术预见专家马丁(B・Martin)认为,“技术预见是对未来较长时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其目标就是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以及选择那些对经济和社会利益具有最大化贡献的技术群”[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给技术预见所下的定义为:“系统研究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在未来的长期发展状况。以选择那些能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最大化利益的通用技术”[3];亚太经合组织(APEC)定义为,“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系统探索的过程,其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的通用新技术和战略研究领域”[4];浦根祥等认为,技术预见可概括为,“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和最优化配置”,“技术预见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在通过对科学、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整体化预测’的基础上,‘系统化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利用市场的‘最优化配置’来最终实现技术发展推进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5]。
依据上述对技术预见的相关定义与参考文献[6]、[8]对技术预见的相关论述,结合作者在科研质量领域的多年研究经历,作者认为,技术预见除了具备上述定义所描述的特征外,至少还具有如下特征:①层次性,技术预见对象可以是宏观层面的(全球性的或国家的),中观层面的(地区的);②导向性,技术预见结果对全球、一国、一个区域的长期的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③系统性,任何技术预见不仅需要充分考虑科技、社会、经济与环境等要素的协调发展,还需要技术预见专家、科技工作者与社会公众等方面的共同参与;④客观性,技术预见的目标、过程与结果必须符合并能反映出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客观需求;⑤科学性,从科学预见的体系要素、方法选择、过程以及结果等角度看,技术预见本身就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
2 技术预见与研究机构科研质量
科研质量是科学研究的过程、体系和产品的特性满足顾客与相关方要求的程度;科学研究质量内涵可以从科研过程、科研体系和科研产品的特性以及科研顾客和科研相关方的要求等角度进行详细的描述:衡量一项科研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质量水平的高低,最终体现在其对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定领域的理论或现实的需求的满足程度;评判一个科研活动质量水平的标准在于科研顾客与科研相关方的要求的满足程度[9―10]。而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科研质量水平最终是由微观的研究机构的科研质量水平所决定。
影响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研究机构的科研过程与科研变量。研究机构的科研过程主要包括:①科研质量的形成过程,其涵盖了研究机构科研质量实现过程中属于研究机构内部的所有科研过程,这些过程主要包括科研需求识别、科研设计、科研实施、阶段科研成果形成、内部评价、提供科研产品以及科研内部反馈等环节与过程;②科研质量的外部反馈环节,这些反馈环节主要包括研究机构外部的科研产品推广与转化、外部科研质量评价以及科研需求的产生等环节。研究机构的科研变量主要包括:①内部科研变量,由研究机构的科研规划与战略、科技资源配备、科研政策与科研制度以及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等变量组成,这些变量对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形成过程起到决定性的制约作用;②外部科研变量,由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科技发展规划与战略、科技资源配置状况、科研评价制度、科技政策与体制、科技与学术交流环境等变量组成,这些变量对研究机构科研过程质量的制约作用受到研究机构内部科研变量的转化后才产生效果[10]。
宏观与中观层面的技术预见。主要通过影响与改变研究机构的科研过程的外部反馈环节、外部科研变量与内部科研变量对研究机构科研质量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间接性的;而研究机构的研究领域优化,主要通过改变研究机构的内部科研变量与科研质量的形成过程而直接产生影响。图1简要地描述了各层次技术预见活动对研究机构科研质量影响的逻辑关系。
3 以技术预见为导向的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组织改进活动的基本要求
3.1 建立与技术预见相适应的质量目标体系
依据宏观与中观的技术预见,结合研究机构的具体情况,研究机构以此来优化研究领域,制定科研规划与战略。研究机构研究领域的优化不仅对制定其科研规划与战略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还为研究机构建立科研质量目标体系提供有效支持。此外,研究机构在建立与宏观和中观的技术预见相适应的科研质量目标体系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和顾客的需要和期望、研究机构的现状、战略、员工的基本状况;研究机构所建立的质量目标体系,一方面需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和沟通管道必须为下属部门和员工所了解,另一方面也应将研究机构的目标层层分解到相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进而形成一个各层次目标相互融合、相互衔接的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目标体系。
3.2 加强以技术预见理念为导向的研究机构的组织文化建设
技术预见的基本理念对于研究机构创造与质量改进相适应的组织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以技术预见为导向的研究机构组织文化建设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基础性的工作,需要以持续改进的
为中心,来培养全员持续改进的意识,并对组织的方针政策和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从质量改进的角度看,研究机构的组织文化建设其核心是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质量观。这种科研质量观的树立,一是需要通过研究机构完善其制度环境(如:培训制度、激励制度、评价制度、科研政策等),以激励科研员工积极参与到研究机构的质量改进活动之中,鼓励研究机构员工运用质量改进的方法和原理;二是需要运用TQM的思想方法、结合具体岗位工作对科研员工进行培训,以便于研究机构营造一种利于质量改进的氛围:三是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使研究机构的内外科研顾客的需要和期望、管理者的设想和要求、科研员工的要求以及各种信息能顺畅、准确和及时地进行传递和反馈。
3.3 建立与完善研究机构科研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研究机构科研质量活动的实施效果,是研究机构科研质量改进的前提条件之一,这就要求建立研究机构科研质量评价体系。从组织改进的角度看,研究机构科研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研究机构的组织效率、组织性能与组织行为。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具体指标设定时,不仅需要符合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目标体系的基本要求,还需要特别关注这些评价指标的客观性与可测量性:在评价方法选择时,需要特别关注评价方法与手段的可操作性、适用性。
3.4 使研究机构科研质量改进过程成为一个受控过程
研究机构组织质量改进的有效实施,需要使其实施过程是一个有计划、有系统的受控过程,这些过程包括:将研究机构组织改进目标展开并且层层分解到部门甚至岗位或科研员工;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把目标反映到需要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项目之中,改进计划应包括研究机构组织质量改进的总体计划和与之相协调的各层次的改进计划;运用QC小组运作的基本原理,成立多种形式的质量改进小组,使质量改进活动能够有组织地开展,以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这些小组既可以是部门内的、也可以是跨部门、交叉职能的;采取有效的方法,开展改进过程质量的活动:注意适时地开展检查和评定,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对改进的结果做出评价;巩固改进的成果,开始新的改进过程。
4 基于技术预见的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组织改进模型
依据上文对技术预见、研究机构质量组织改进和聊寿松对组织改进的三条途径(质量和效率管理改进、科研组织性能改进、科研组织行为改进)[11]等方面论述,结合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特点,作者认为,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组织改进应该由组织系统、组织行为和组织性能等角度作为切入点。可见,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组织改进模型的设计,应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①以技术预见的基本理念为导向,以宏观与中观层面的技术预见活动结果作为优化研究机构的研究领域的基础:②由研究机构最高领导者对质量改进活动做出承诺,并直接推动;③要求研究机构的全体人员都积极参与;④强调激励制度与研究机构组织文化的作用,充分调动研究机构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⑤重视对研究机构组织员工的培训,使其符合质量改进的要求;⑥建立改进小组,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改进活动。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组织改进模型见图2。
研究机构依据宏观与中观层面的技术预见优化自身的研究领域,是研究机构的发展战略和未来设想的制定依据,也是研究机构制定质量改进目标的前提。在外部环境分析和明确质量改进目标之后,研究机构需要对质量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将作为质量改进计划的制定依据。研究机构制定质量改进计划,需要系统地考虑组织效率、组织行为和组织性能,而不能仅仅局限在改进研究机构质量的某些要素。
研究机构开展科研质量的组织改进活动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主要在上游组织、输入、过程、输出和下游组织等方面进行实施。上游组织是研究机构科研的内外供方:输入指研究机构对科研要素资源的投入;研究机构组织系统接受输入并进行增值转化,在转化过程实现组织效率、组织性能和组织行为等方面改进:经过组织增值转化形成的输出包括科研产品、科研服务和科研信息等地输出:下游组织是指内部或外部的顾客,输出作用于下游组织从而产生结果,如,科研顾客满意、研究机构竞争力的提高等。对研究机构实施组织改进后,同样需要在上游组织、输入、过程、输出和下游组织等五个方面进行测量、分析和鉴定,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质量改进效果。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来评价研究机构的发展战略、内外环境要素、改进计划和改进活动。评价后的改进经验可转变成控制措施,以巩固研究机构科研质量改进成果,进而推动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持续改进。
在基于技术预见的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组织改进模型中,研究机构是一个具有各种反馈环节的开放系统,通过质量改进计划、测量分析和评价、质量改进等方面的循环活动,推动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持续改进。
5 几点结论
综上所述,技术预见在具有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与最优化配置等基本特征外,至少还蕴涵层次性、导向性、系统性、客观性与科学性等特征:宏观与中观层面的技术预见,主要通过影响与改变研究机构的科研过程的外部反馈环节、外部科研变量与内部科研变量对研究机构科研质量而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间接性的:而研究机构的研究领域优化,主要通过对改变研究机构的内部科研变量与科研质量形成过程而直接产生影响。开展以技术预见为导向的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组织改进活动,需要建立与技术预见相适应的质量目标体系,加强建设以技术预见理念为导向的研究机构的组织文化,建立与完善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评价体系,以使研究机构科研质量改进过程成为一个受控过程。基于技术预见的研究机构科研质量的组织改进系统是一个具有各种反馈环节的开放系统,宏观与中观层面的技术预见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系统的优化与变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红,孙绍荣,刘继云.上海市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技术预见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23(z1):101―105.
[2]杨耀武.论科学技术学的建构及技术预见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23(5):597―600.
[3]陈刚,李兆友,从技术预见到创新预见[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6(5):7―8.
[4]孙中峰,崔志明,浦根祥,等.社会技术预见的特点和内涵初探――从20世纪90年代生物技术相关事件谈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7):73―76.
[5]浦根祥,孙中峰,万劲波.技术预见的定义及其与技术预测的关系[J].科技导报(北京),2002(7):15―17.
[6]崔志明,万劲波,孙中峰,等.技术预见的主体、基本原则及活动类型[J].技术导报2003(6):32―35,14.
[7] Martin,B.and Johnston,R.,“Technology Foresight forWiring up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J].Techno-logical Science and and Social Change,1999(60):7―54.
[8]Georghiou,L.,The UK Technology Foresight Programme,Futures,1996,8(4):359―377.
[9]周文泳,等.论科学研究的质量改进模式[J].科学管理研究,2005(6):54―57.
[10]周文泳,等.论科学研究过程的质量改进[J].科学学研究,2006(4):492―496.
[11]聊寿松.质量改进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8(1).
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范文6
关键词:植物营养研究方法;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与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05.026
Abstract: Plant nutrition research method as a main course for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 major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e reforms of course system and teach method are very important for increasing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for teacher and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 for students. The scientific course orientation, aim,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n the course system,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process, time arrangement, examination method and so on, can outstand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plant nutrition research method; teaching reform; course system; practice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teaching
国家教委在《关于深化改革高等理科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理科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受到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的科技研究开发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1]。其涵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培养本科阶段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作为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属于植物营养学和肥料科学与统计学的交叉领域,包含植物营养研究中的各个方面[2],承担着培养本科阶段学生基本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田间试验方法、培养试验方法、调查试验方法、描述统计、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回归与相关分析、科研总结的撰写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植物营养研究的基本方法,还要求学生掌握实验设计、小区布置和数据获取、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等方法和技能,为进行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毕业设计及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准确进行课程定位,确定培养目标
在植物营养新大纲修订过程中,对本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即通过学习植物营养方法课程所涉及的常规研究方法(包括植物室内培养研究方法、田间研究方法、试验数据的生物统计方法等),让学生在了解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试验设计水平、田间管理技能和试验数据的获取与统计处理能力[3-4],从而培养本科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该课程定位不仅要求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而且让学生经历从选题、设计、实施、总结等科研活动的系统科研训练,从而达到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全面、试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2 进行教材建设改革,完善课程知识体系
在教材建设上,结合学校新一轮教学大纲修订计划,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架构,强化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部分内容,将描述统计、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回归与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的原理与方法、科研总结的撰写等内容分别单独作为一章进行设计,对施肥模型、机理模型、根系与根际等内容进行弱化,从而突出本课程针对本科学生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将课程的学时数由原来的32学时调整为48学时。在部分章节教学内容上,根据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进行完善或细化。如在绪论内容中从钱学森老先生的“世纪之问”入手,增加科学研究及其方法的介绍,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增加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等相关内容,从科研选题、设计、实施、总结各个环节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感性认识;在田间研究方法中增加“田间试验数据获取方法设计”,具体包括基于不同研究目的的测定项目选择、测试方法选择以及土壤与植物样品的采样方法等内容,提高学生对数据获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3 进行相关实验与实践课程改革,增强动手能力
单纯的理论教学往往因为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基础理论及繁杂的计算公式,内容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增强学生实验、实践和动手能力,本课程新一轮大纲修订时,配套安排了16个学时的实验课程和为期1周的实习实践课程。实验课程主要结合教材田间实验与培养试验内容,分别设置了田间试验、土壤培养试验、溶液培养试验、砂砾培养试验各1个,根据不同类型试验的特点、目的和任务,分别设置肥料利用率试验、肥料效应试验、缺素症试验和元素营养功能试验等。实习与实践课程则主要设置了田间试验小区的设计与划分、大田试验施肥方法、田间试验的收获与计产方法、肥料试验的田间调查与数据获取、长期定位试验的田间观察与记载、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与计算机实现等内容。不但让学生在试验与实践过程中得到系统的科研训练,而且通过后续的数据处理环节,提高学生对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相关内容的理解程度与应用水平,初步掌握利用电脑实现对科研统计的整理、统计分析、绘图、差异检验等基本操作方法;同时,结合科研总结的撰写过程,锻炼学生对科研数据与科研成果的总结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实习与实践过程中可亲身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严谨,培养他们脚踏实地、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
4 改革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效果
以往的教学习惯往往将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及推导步骤作为讲授重点,而这些公式的推导往往涉及繁杂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基础知识,而且内容环环相扣,一旦某一环节学生跟不上课堂进度,则可能增大对后续知识学习的难度,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样,重视公式的推导而忽略课程的实用性,也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具体运用模糊,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因此,本课程课堂上注重对不同统计分析方法思路的讲解,减少对各类统计分析原理与公式的推导过程,减轻学生在统计原理与公式推导方面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帮助学生尽快理清各类统计分析方法的脉络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适当增加课堂练习与统计分析习题课的课时,让学生及时消化课堂讲授内容,同时针对不同统计方法设置相应的习题,适当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在下课后通过做习题巩固课堂知识。
授课手段上沿用传统的板书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对植物营养方法这门课程来讲,相当一部分内容如基本公式的推导、试验数据的统计计算等,仅仅依靠多媒体授课形式进行教学是不够的,还应结合传统板书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板书虽然费时费力,但老师在板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对所讲内容进行理解和思考,从而引导学生随着老师的思路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更利于学生对基本公式与计算过程的理解和领会。因此,在植物营养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理论与概念部分应倡导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而对于统计分析部分应提倡多媒体结合传统板书为辅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利用板书提高学生对公式推导与计算过程的理解力,将两者有机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调整教学时间安排,提升教学质量
本课程还结合生产实际对课程开设时期进行调整。旧的教学大纲将本课程全部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其优点是此时期学生已基本修完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田施肥原理等课程,具备了一定的土壤与植物营养学专业基础;但其弊端是本课程开设学期,导致课程试验和实习课程与部分作物的生长季节相矛盾,不利于试验和实习教学。因此,新大纲修订时,将本课程前四章内容,包括绪论、田间研究方法、培养研究方法和调查研究方法约20个学时的内容,由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调至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同时,结合理论课教学,安排冬小麦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甘薯肥料试验的田间收获和计产和冬小麦肥料效应的土培试验等相关实验和实习内容,解决实验和实习安排与作物生育期相矛盾的问题;将其余章节内容,包括描述统计、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回归与相关分析、科研总结的撰写等内容,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本学期再次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季,安排相应溶液培养试验和砂砾培养试验以及相关实习内容等,同时结合实验和实习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方法的教学与上机练习,提高学生对统计分析相关内容学习的积极性。
6 完善考试考核制度,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单纯的概念记忆与公式推导的考核就显得相当不合时宜,也违背了该课程教学的初衷。我们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进行考核,包括课堂考勤、课下作业和期末考试等。同时,结合分阶段上课情况,将课程期末考试分两部分进行。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前四章内容结课后,随即进行本部分的期末考试,此次考试以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和基本方法的把握为重点,以此督促学生及时对课堂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对概念与一些基本试验设计方案、方法的掌握,同时减轻下半学年复习的压力;第三学年第二学期结课后,重点针对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进行考试,以此强化学生对基本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程度,考试内容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为主,激励学生加强利用各类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对所学知识的`活运用。此外,实验报告、实习报告也是考核中重要的依据,引导和培养学生以科技论文的形式对试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提炼,由以往单纯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转变到对数据处理及科研总结撰写水平的提高上来。
7 结 语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仅重视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记忆和掌握,在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已显得无能为力。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势在必行。同时,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根据教学反馈多总结、多思考,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水平,以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贯穿于整个过程,增强课堂效果。同时,改革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课程教学质量,达到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与创新意识增强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关于深化改革高等理科教育的意见[J].大学化学,1990,5(6):1-2.
[2]申建波,毛达如.植物营养研究方法[M].3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3]张耀鸿,高文丽,周晓冬.植物营养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8):63.
[4]任涛,谭启玲.植物营养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8):8061-8062.
[5]宋美.基于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