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外文化交流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外文化交流案例范文1
在国外,欧洲自1983年开始就有“欧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的评选活动,用以推广当选城市的文化及发展内容。而英国则是由文化传媒体育部组织策划每四年评选一次“英国文化之都”(UK City of Culture)。又比如,自2011年以来,法国巴黎市政府与法兰西学院合作,每年与一个全球城市联合,在两个城市共同举办一系列跨文化活动以开展交流与对话,这些城市包括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2011)、德国的柏林(2012)和塞内加尔的达喀尔(2013)等。除此之外,巴黎市政府在2015年还特别强调以可持续发展路径重塑巴黎作为欧洲城市与国际合作伙伴城市的关系,尤其是突出通过组织“欧洲日”和“巴黎欧洲”等推广活动来唤起青年巴黎人对欧洲议题的关注。再比如,作为巴黎的友好城市,纽约在2016年启动了“2016巴黎―纽约串联”(2016 ParisNew York Tandem)活动,着力于加强两个城市在艺术、戏剧、音乐及创意方面的交流和相互了解。
在国内,以城市为中心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是各个城市文化、外事及外宣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北京市在对外交流中持续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已成功打造“欢乐春节”“北京之夜”等文化活动品牌,其中“欢乐春节”活动已连续14年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上海市则注重从产业出发,鼓励创意企业“引进来、走出去”,以交流带动企业对接,形成了以产业驱动文化交流的模式。
南京市则在2002年提出“文化南京”战略,并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实施“文化南京”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2011年起,南京坚持打造“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南京持续开展国际交流的成效不断凸显,在新华社《t望东方周刊》组织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活动”中,南京与成都的国际形象排名并列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
但纵观国内外以城市为中心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我们发现,南京的对外文化交流在策划、实施过程中,总体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南京近年来开展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探讨文化交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实施路径,并就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完善提出具体建议。
一、对外文化交流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与阐释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及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和深入,一个城市的对外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评价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各个城市的对外交流已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非常具有城市特色的运作模式。这些模式各有所长,但总体来看,是否能培养出具有自发性、产业性和社会性的聚合力量,推动并实现对外交流的健康、有序和持续发展,应是考察以城市为基础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切入点。
城市对外文化交流的自发性。主要体现在,对外文化交流的内容必须是从城市内部自发地生长出来,符合本地文化和社特点,同时又能符合国际推广与传播要求,能为国内外大众所理解和接受。不能强制性、自上而下地去推广和建设一些本地不具有的“特色文化”,而对本土文化的特色和需求不加重视。尤其是对于政府职能部门而言,必须从对外文化交流的内容生产上确保议题设置、舆论引导的精准性和面向国外一般受众接受时的普遍性,要在这个平衡点上把握分寸,同时还要确保内容是从本土文化中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符合地区气质,适合本地土壤。
城市对外文化交流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对外文化交流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支持和凝聚。城市对外文化交流所呈现的对象,是物质的城市,也是抽象的历史、文化,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显现的城市精神。这需要强而有力的政府,富而知礼的群众,更需要无数社会主体的聚力。在当前全球化形势下,对外文化交流已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激发非政府组织、媒体、智库、民间机构、文化团体、社交平台和公众等社会主体参与到文化交流中来,需要自下而上地动员社会力量,尤其是青年的力量参与推动城市对外文化交流,创造对外文化交流的广阔空间。
城市对外文化交流的产业性。主要体现在,对外文化交流的驱动力在于产业。产业必须要参与到文化生产的过程中来,甚至成为文化交流的主力军和主要方式。文化交流必须依托于具体的项目,并能在项目执行和操作的过程中,固化成文化产品。只有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文化产品,才可能是有传播效力的文化承载物。仅仅以媒体为载体的展示性、宣传性、走马观花、交流感情型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无法形成文化交流的持续性,同时还会造成文化的“空心化”;灵机一动的选题,临时搭班的组团,匆忙寻觅的伙伴,造成的是不具品牌内涵,更不具国际竞争力的文化游击队,且勿论能产生任何深远、持久的国际影响力和城市美誉度。
二、对外文化交流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对外文化交流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中外文化理解和提升南京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一个很有效的抓手,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调研中,我们认为,如何利用已有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创新性的途径和方式,促进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和推广,关键在于要解决对外文化交流中遇到的“名不符实”“路径单一”和“短期效应”三大难题,形成一条涵盖内容生产、参与主体和项目运营的系统化路径,从而推动南京城市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可持续化发展。
(一)“名不符实”问题:对外交流中存在内容生产与受众需求的不适应性,缺乏精准到位的内容策划
对外文化交流的成效从根本意义上讲,取决于内容。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但南京留给公众的却是一种特色不浓、个性不突出的城市文化形象。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在对外文化交流时,文化产品开发过程中对文化消费者的重视不够,造成了文化交流中内容生产与受众需求的严重脱节,使得文化交流效果并不显著。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是意义的表达。而意义的表达需要物质符号载体来传达。本土文化是具有排他性的,具有自身所独有的符号系统,文化交流过程中如果没有转换成外界可以接受的符号体系,这种意义的传达就会失败,更不可能产生持续性效果。因此,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以受众为导向生产内容、开展交流,就会导致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无法真正地“走进去”,造成对外交流效果的不可持续性。
(二)“路径单一”问题:对外交流中存在政府“包打天下”的主体单一性,缺乏自发主动参与的社会主体
欧洲国家很早就开启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非政府组织在这些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法国的“法语联盟”、德国最具实力的文化机构“歌德学院”、英国最大的国际文化交流组织英国文化协会都是各自国家具有强大力量的非政府组织。很多国家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注重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将高校、企业、艺术机构、媒体等社会主体紧密结合。南京市在对外文化交流的很多项目中已经开始探索新模式,注重由“政府主办”向“政府主导”转变:从主要依靠政府力量,转向更加重视发挥民间组织和渠道的作用,着力提高参与度。比如2009年立的“双百”品牌,即百家对外文化交流基地和百家对外文化交流使者评选,通过统筹国内与国外、官方与民间等资源,大力开展公共外交。但需要指出的是,政府是文化发展和管理的主体,而目前政府职能尚未能完全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其他非政府组织或者单位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项目进行时资金、人力等资源经常出现匮乏的现象。
(三)“短期效应”问题:项目生命周期短暂,缺乏形成以品牌为目标的系统化运作
继2015 年成功举办米兰世博会“南京周”活动后,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十三五”期间,每年选择一个世界知名城市,举办“南京周”系列活动,推动南京文化、创意和南京企业走出去,呈现有品质、有温度的南京故事,提升南京国际知名度和城市美誉度。然而,之前所指出的仅仅以媒体为载体的展示性、宣传性、走马观花、交流感情型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在南京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依然存在。南京市不少文化交流项目在国内外开展时,能在当时引起一定的轰动效应,成为人们一时谈论的重要话题;但是活动结束后,影响力较难持续。这是由于项目运作缺少可持续发展战略,缺少品牌的固化和产业的催化。类似的项目对某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民众来说,不构成持续的影响力,不足以形成深刻记忆或者品牌效应,交流的长期效果不能保证。
三、对外文化交流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建议
对外文化交流是参与国际文化竞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实效如何,从根本意义上讲,取决于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近年来,南京市委外宣办通过开展朝天宫装置艺术展、国际设计师驻地计划、中意画家交流、中英云锦交流等一系列驻地计划活动,在破解对外文化交流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和困境方面进行探索尝试,梳理总结了对外文化交流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
(一)构建“国际化、现代化”的传统文化表达“语境”,将本土文化与全球视野相结合
传统文化的“国际化”表达,就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要注意考虑国外受众实际,尽量做到“中餐西做”“中国故事,国际表达”,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以多样化的话语表达与外国受众无缝连接、全面贴近,使之更好地理解接受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就是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把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主动融入文化表达中,利用技术手段增强文化感染力,提升文化传播力,充分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在2016年10月举行的第七届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前夕,南京市委外宣办邀请国内外设计师驻地中外市长论坛举办地――朝天宫,以实现历史文化的时代表达、中华文化的国际表达为主旨,创作了“浮阁”“宫影”两大艺术装置。“浮阁”将丝绸、榫卯、云锦、金箔等非遗元素通过当代艺术形式重新呈现,装置整体在展示中国传统建筑木结构柔性美丽的同时,与现代建筑极简意味进行了有机融合,金箔门钉方阵则呈现了精美的南京金箔非遗工艺。“宫影”以“窗格”和“万花筒”为灵感,装置选取朝天宫、天妃宫、静海寺等“一带一路”相关的历史建筑细节,以万花筒视角幻化出斑斓视觉效果,由亚克力材质制成大成殿窗格围合形成光影走廊。
从此案例可以看到,要想实现文化交流的可持续发展,本土文化与全球化观念的融合十分重要。对外文化交流还包括将国际元素融入本土文化,在该过程中,许多流入的文化元素经过综合和嵌入过程,在新的本土语境中获得转型。不同文化元素的本土碰撞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生活方式、表现方式,文化的流动并不是单纯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这种创意性融合为本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输出不仅要在物理层面上“走出去”,更要在效果层面上“走出去”。
(二)构建“社会发起、政府跟投”的“精准自动化”活动组织模式,将政府与社会多种力量相结合
在这里,“精准自动化”特指政府与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分工不同的联动模式。“社会发起”是“精准自动化”组织模式的起点,依靠民间、社会力量自主地产生交流动议,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空间。“政府跟投”是“精准自动化”组织模式的支撑,积极参与和支持由社会主体发起的对外文化交流,最大限度地形成政府与社会的合力。
2015年以来,南京市委外宣办支持了由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发起的“跨越边界:中意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以及由贺福传媒公司发起的“苏格兰云锦:中英云锦设计交流活动”,实践了“精准自动化”组织模式。中意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以“政府-高校-艺术机构”三方合作模式开展,市委外宣办负责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负责邀请意大利艺术家来宁驻地采风创作,安排与南京本地艺术家、学者、学生及老百姓进行交流互动,以及活动传播推广及后续延展;方山艺术营负责具体承接意大利艺术家驻地。中英云锦设计交流活动则以“政府-传媒公司-文化机构”三方合作模式开展,市委外宣办同样负责整合资源,统筹协调;贺福传媒负责邀请英国设计师来宁驻地创作及在英国定制云锦礼服,并对该活动在中英两地开展的全过程进行跟拍、记录并剪辑制作非遗主题纪录片《苏格兰云锦》,还有传播推广及后续延展;云锦研究所则负责具体承接驻地,组织中外设计师共同创作交流。
从此案例可以看到,对外文化交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建立有效的组织模式,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的广泛参与就显得极其重要。这也提出了加强规划和顶层设计的迫切任务。基于设置议题、引导舆论的考虑,在政府参与的对外文化交流实践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原则。但是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并不意味着完全由政府出面怼鞍打天下”,导致过于浓厚的官方色彩,反而容易使文化的对外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淡化官方立场,更多地联合社会主体,采取商业往来、民间友好交往、高校学术交流等形式,协同推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三)构建“交流在前,产业跟进”的“兼容”发展机制,将文化交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对外文化交流的可持续性还要靠具体项目运营过程中统筹文化交流与产业发展的系统路径。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属性,要进行文化产品生产;文化产业又有经济属性,要进行文化输出获取利润。因而,文化产业一头连着文化产品,一头连着文化输出,可以说,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动力之源。其实,文化交流与产业发展是互为支撑关系。文化产业为文化交流提供内容和资金支撑,体现在提供大量富有创意的文化产品,以及将所获得利润转换成经费支持;文化交流则主要为文化产业提供信息支撑,包括市场需求信息、创意理念信息和不同民族的审美习惯信息等。
中外文化交流案例范文2
摘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9月6日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阐述了我对外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剖析制约中国和平发展的文化因素、探索解决制约因素的对策,对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推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和平发展;文化;制约因素
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战略抉择。在对外文化交流领域,我们将坚持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同时还将大力提倡不同文明间对话和交流,消除意识形态偏见和隔阂,使人类社会一天比一天和谐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这一表述是对我长期倡导传播和合文化(即和谐、融合之文化)、构建和谐世界的最好注解。然而此后不久发生的“中国造印度国旗事件”则使我们对传播和谐文化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何伴随文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更好地传播和谐文化、共同创建和谐世界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1 “中国制造印度国旗事件”基本情况
无所不在的中国商品正在全球市场上以十分低廉的价格销售,包括服装、玩具、电脑硬件、巧克力、手机等,这些商品很大程度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受到低收入群体的广泛欢迎。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时报》网站9月19日发表《现在甚至连印度国旗都是“中国制造”了》文章 ,指出印度国旗也打上了“中国制造”标签。由于印度三色国旗原料使用手工纺制的印度土布及棉线和丝线,因此其本地产国旗均价格不菲,而“中国制造”的国旗价格仅每面1卢比(1卢比约合0.13元人民币),因此很多印度买主们(特别是大规模群众活动的组织者)更乐意选购便宜的“中国造”国旗。
在安纳?哈扎雷发起的反腐败运动当中,组织者就采购了大量“中国造”印度国旗。抗议者一边挥舞“中国造”国旗,一边愤怒地呼喊口号。然而,让参加哈扎雷反腐运动的一些抗议者感到“极度痛恨”的是,他们发现自己所挥舞国旗上的轮子中只有18根辐条,而不是印度法律规定的24根。“印度反对腐败”组织的青年协调员鲁宾?马什卡雷尼亚什说:“许多人带来的国旗上的轮子中只有18根辐条。这是我们国旗的耻辱。”
这则新闻的真实性暂无法证实,但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报道在互联网等媒体在全球的广泛传播,中国文化产品的质量、信誉再次遭到严重诋毁,中印两国国民的隔膜在逐渐加深。
2 制约中国和平发展的文化因素
在当代, 由于文化全球化步伐加快、互联网及先进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 全球范围内各种文化互相碰撞、扬弃、激荡,形成从未有过的文化环境, 给中国的和平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冲突不断出现。西方文化的入侵,已一定程度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削弱了维持社会向心力的凝聚因素,其覆盖全球的信息(媒体)垄断更增强了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入侵能力 。
2.1 宗教因素。由于世界不同国家的不同民族共同信仰某些宗教, 因而在国际交往中, 宗教文化可成为连接不同民族之间的桥梁。作为媒介, 其作用有双刃剑的两面性:一方面, 在国际交往中, 宗教文化可成为不同民族之间沟通情感交流、增强友谊的桥梁。善用之, 对国家的国际形象也能加分。反之, 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宗教文化, 也会成为世界和谐发展的一种阻碍和破坏力量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印裔英国作家萨勒曼?拉什迪因发表小说《撒旦的诗篇》、涉嫌亵渎伊斯兰教而被伊朗政府三百万美元悬赏追杀。再如不同宗教对胚胎干细胞生命特性的解读各不相同,各国对其开展相关研究的解禁程度也不尽相同,有些国家甚至完全禁止以胚胎干细胞为实验材料的研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限制则相对宽松。也正因为如此,国外攻击我开展此类研究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污蔑我“践踏人权”、“试图将其发展成一种文化产业(干细胞医疗旅游)”。
2.2 知识产权因素。涉外文化交流的主力军是文化创意产品,而文化创意产品的“产值”是通过对创意成果上的知识产权的享有而得以实现的,即知识产权乃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现阶段我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涉及该产业知识产权创新的政策法规则相对缺失。尽管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发展该产业的政策法规,然而,这些政策大多是着力于扶持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的,而涉及该产业知识产权创新激励和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则相对缺失;二是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意识不强,侵权和被侵权现象严重。由于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创造成本高、投入大,但复制成本很低,因此境内文化创意产业产品被仿冒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来自境外的文化创意产品也有被境内企业仿冒的情况,如仿冒国外著名品牌服装、鞋帽等,有些产品还被境外人员购买消费,有些甚至直接回销到该品牌原产国,严重影响中国产品的信誉。
2.3 民族因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文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新疆的突厥文化和的藏文化等, 它们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民族分裂势力借口其与汉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属于同质文化,试图以此来制造民族分裂,并不停地在境外宣扬“突厥文化灭绝论”、“藏文化灭绝论”,攻击我民族政策、诋毁对外文化交流形象。另外,在北京、上海等内地大城市还存在另外一些团体,他们往往在特定敏感时间、在爱国的名义下作出砸毁某特定外国品牌车辆、封堵某国在华企业等非理性过激行为,其出发点本无可厚非,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其行为客观上阻碍了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以上两方面的民族因素,均会严重影响我涉外文化产业的发展,甚至影响我和平发展形象。
3 对规避制约因素,创造性开展涉外文化交流的思考
“中国制造印度国旗事件”的发生,给我开展涉外文化传播工作敲响了警钟。认真研究分析上述制约中国和平发展的文化因素,探索解决制约因素的对策,对我做好做强涉外文化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1 审慎开展涉及宗教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宗教文化迄今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认知方式和心态情感上仍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价值选择, 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要充分意识到宗教媒介双刃剑的两面性,审慎开展涉及宗教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3.2 强化文化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要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重视文化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尊重创意主体的合法权益,并通过鼓励创新、增强创意主体的创意动力,共同维护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涉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3.3 增强民族文化融合与包容。作为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切实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促进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4 结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对我开展涉外文化交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妥善处理好涉外文化产品中涉及宗教、知识产权、民族等因素的相关问题,注重文化产品设计生产细节,提高涉外文化传播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包容外来文化,就一定可以在对外文化交往时真正做到相互借鉴、、积极对话和交流、及时消除意识形态偏见和隔阂,达到共同传播和谐文化、创建和谐世界、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中外文化交流案例范文3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跨文化学习;文化意识;培养
1.引言
跨文化素质和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功。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具有跨文化的意识和行为。正如胡文仲所指出的:“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参见姚政芬,2008)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注视着中国。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外文化的多渠道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商贸、社会及民间对话的机率与层次全面提升,社会信息化大大提高的国际互联网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社会对外语交际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和专业化,许多大学生对外语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跨文化教育因此提到议事日程。研究和推动大学生跨文化学习和交际,广采博收各国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中国先进文化,抵制落后腐朽文化,对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人才综合素质提高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2.深化教学改革,在学习与实践中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跨越文化交流障碍进行交流的技巧和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运用的恰当性和准确性,既涉及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又包括文化知识。因此,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把外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交际环境中亲身体验。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突破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中国当代大学生具备国际思维、世界眼光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国各高校在这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已取得较大的成绩,值得好好总结。
2.1开设跨文化教育课程,拓展外语学习的内容
文化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该民族的人生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环境构成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在交流中,人们往往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表达,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矛盾和冲突。所以,脱离文化背景去学习语言知识,我们学到的只是语言的外壳。正如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博格所说的:“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参见何自然,1997)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单词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对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习俗和文化差异的了解,以及养成用外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因此建设与外语学习和跨文化教育相适应的教材和课程十分必要。
教材或课程应以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目的,以跨文化对比和跨文化交际常识为内容,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教学策略,以体验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向学生提供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课程体系可包括多个选修模块,提供几十门课程给学生选修。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块旨在帮助学生进行中西方(东方)文化对比,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课程可包括交际学、中西(东西)文化比较、跨文化商务沟通、跨文化电影赏析等课程;国际视野教学模块旨在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对国际问题的基本判断力,课程可包括国际关系史、世界重大历史事件、国际组织简介等。(中国教育报,2007)
2.2注重外语教学环节保证跨文化教学质量
外语教学重点不仅是语言知识,而是通过知识学语言,熟悉异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专业知识,使语言学习更加接近自然习得状态。因而教师在语言知识类课程中应多些文化内容,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传授和体验异国文化,以文化教学促进语言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更加贴近真实的交际语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运用词义挖掘法、习语对比法、翻译对比法等文化教学策略,配合口头报告、小组讨论、即兴演讲等语言教学课堂活动,改变传统课堂的“一言堂”式教学模式;或采用分组讨论、小组辩论、采访调研等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或展示一些语言对象国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或运用外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外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或向学生推荐外国文化读本,以增加对跨文化的了解;或邀请中外“外语通”做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外语角、外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教师还可以从词汇的运用、习语的介绍、中英(或某种外语)句式结构的区别、交际情境的创设、教材资源的整合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师可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特点,对各学习阶段学生采取跟踪式评价方法,为把握教学进度、调整教学策略提供线索;在教学题材方面,教师不仅要认真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还要通过其他渠道开发与语言对象国有关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注意开发与语言对象国的生活习俗、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价值观念等有关的交际文化,还要注意开发更新快、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趣味性浓的网络文化。教师应突破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知识观,配合学校积极开发跨文化课程;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将语言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讲授;在保证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应在课内和课外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语言使用的文化交际环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使学生形成对外国文化,尤其是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的理解与认同,以实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2.3开展跨文化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强化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
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外语学习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跨文化实践活动,能使学生自己探索文化知识,发现文化差异,体会文化冲突,实践跨文化交际策略,还可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认知,培养其艺术欣赏水平,提高其学习外国文化的兴趣,发展交际能力,从而接受情操和人格的熏陶,增强他们的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从实际效果看,这为学生提高素质增强能力提供了学习平台,为学生将来应对挑战提供了实践机会。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毕业生往往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就业适应面广。
2.4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进行跨文化专题教育
学习外语不能忽略语言的基本交际功能和专业知识功能。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化,外语教学已经开始向强调带专业方向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多元化模式转变。如跨文化交际基本功:招呼问候、互相介绍、拨打电话、恭维赞扬和感谢致歉等。如果只注重语言的学习,忽略文化的学习,跨文化意识较为薄弱,往往会出现语词歧义、语用失误、话题犯忌、数字误用、施礼冒失、汉语式表达等令人尴尬的现象。因此,教学上可根据中国与外国在文化方面的不同,进行多种形式的专题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外语交际氛围,使学生能准确把握语言实际意义,懂得需要遵守的基本言行准则,从而学会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又如跨文化商贸谈判,加人世贸组织后的中国涉及国际商贸的谈判与日俱增,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谈判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文化差异对跨国谈判而言,是极其重要而又繁琐的。正如原中美合资天津奥的斯电梯公司的一位美方代表所言,“中国伙伴在谈判桌上表现出与我们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国人对合同或协议的看法,对合作伙伴选择的标准,对知识和软件的看法等等,都与我们不同,谈判有时会因此陷入困境……”(布雷特,2005)。对此,美国一位资深企业家甚至断言:“如果能有效地克服文化障碍,美国对华投资、贸易量可以比现在增加两倍。”(布雷特,2005)有效的跨文化谈判不仅能够化解矛盾,而且还能走向协同,在经济上能创造利润。由此可见,类似这种跨文化专业知识学习对大学生来说多么的重要和必要。
3.强化大学生文化忧患意识。传承人类健康与先进文化
在跨文化的学习和运用中,我们应尊重各国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各国文化均有长短,我们的任务是扬长避短,重在建设和发展人类先进文化。文化交流在某种程度上会出现不对等互动和单向度的渗透。文化忧患意识便是基于这种不平衡的渗透而引发的忧虑、深思和警醒。所以,维护当代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安全、创建文化安全的中国战略、保障多维互动的国家文化安全成为当务之急。
3.1充分认识文化在综合国力上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们这个时代,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团结进步的精神支柱。我们在强调大学生跨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大学生这种意识和觉悟。目前,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明显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引起世界极大的关注,国际社会更加重视我国的声音。我们需要通过文化传播,对内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外要大力宣传中国文化,共同创造世界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我们必须使大学生们明白,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国家主权斗争的重要砝码。要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就需要我们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中国化最新成果占领学术阵地,牢牢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主导权,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成果,推动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百家争鸣、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文化,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国文化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国家之间的亲和力。
3.2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忧患意识和安全意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碰撞中,文化同质化与文化异质化之间关系紧张,普世主义与反普世主义斗争激烈,不同意识形态互相冲击。虽然产生了拓宽文化视野、体现多样性和凸显人类文化整体精神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文化失落、快餐文化、文化霸权主义的负面效应。文化忧患意识要求大学生既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与外来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同时使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受外来干涉,保持价值观念、民族风格、生活方式的独立性。跨文化既使大学生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是非判断,表现为当代大学生文化忧患意识的缺失,又或者有的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往往被披着商业包装、迎合人们娱乐心态的现代西方文化所蒙蔽;国外文化产品大量进入,极大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美国大片和日本动画片的影响广泛,许多不利于道德健康的游戏软件都会使国内大学生沉迷,等等(陈岸涛,2008)。所有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何况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基。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都面临文化之间的碰撞甚至冲突,从语言教育到宗教信仰、从影视传媒到日常节日、从文化形态到文化意识、从文化资本到文化产品,无不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张宏辉(2007)曾说过:“弱小的犹太民族能历经多年的世界大离散重新聚集到一起,靠的就是不灭的犹太文化。所以,文化决定民族精神,文化乃国本。”大学生是文化的实践者、传播者和创新者,培养他们的文化忧患意识和文化安全意识事关中华的崛起,民族的振兴。在大学生跨文化教育中,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表现形式上,我们要坚持民族精英文化教育与跨文化学习相结合,保持文化多样性和自主性的统一,培养大学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大学生以理性的思考弘扬中国文化的精神,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兼收并蓄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认识越是充满民族特色的,就越是属于世界的;教育大学生坚持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充分认识文化对国家安全、民族独立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文化作为国家、民族发展软实力的价值,尽一切可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中国语言伴随中国的文化产品成为世界各民族的主要沟通语言之一。这也是我们跨文化学习与运用的目的和要求。
3.3培养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识别能力和批判能力
文化安全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国家的安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全球化,面对中外文化的融合、碰撞与交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跨文化中的良莠是非。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外文化差异有充分的认识,如中国文化强调协调和秩序,强调家庭重于个人,社会重于个人;欧洲文化则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强调自由平等和博爱。因此,了解中外文化才有可能促进沟通和理解,,相互信任,促进交流与合作。当代大学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先进青年群体,我们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既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又要培养大学生对多元文化落后腐朽现象和行为的识别能力和批判能力,增强大学生抗腐防变的能力。
当今中国,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对中国的文化建设,乃至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当代大学生对民族、国家的价值认同。作为迄今为止仍然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中国文化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唯古是法”、“唯古是崇”的认知价值取向,“守一”、“忌讳”的因循保守心理,“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及重人治而轻法治的传统观念,已经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枷锁(蔺玄晋陶劲松,2007:1)。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人类文化多元发展的趋势,我们既要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又要敢于摒弃中国文化中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东西,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国文化,始终不懈地走综合创新之路。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成为人类现代多元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在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中发展中国主流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与共同性的辩证关系,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人类文化,并加快培育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
3.4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中外文化交流案例范文4
1.理论基础。
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符号”理论,将语言单纯地视为一种符号系统。教学操作中,教师强调对语法规则和词汇的背诵记忆,忽视听说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单调枯燥。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则认为,学外语应先学句子结构,然后再加以操练,语言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刺激和反应。教学操作中,教师强调机械的句型操练而脱离语言内容和社会语境。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发生的,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种交际能力。教学操作中,它提倡根据教学目标尽可能设计真实的情境,激励引导学生参与完成任务。
2.教学步骤。
角色扮演中学生将材料中的角色与自身经历相对比,会产生移情心理,不自觉地进入角色。以上案例得出的结论是,社会情境和人的真实经历有助于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认知发展水平,同样的材料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习兴趣和集中注意力。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塑造真实情境,结合学生的自身体验开展教学,效果甚佳。然而,我国的英语教育在为学生塑造真实语境方面是有欠缺的。
二、将意义作为设计课堂活动的优先考虑因素
所有培养沟通能力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让内容具有意义———重点应在于活动的意义而非它的形式。相关的大脑研究认为内容的意义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类的大脑总是在不停地探索事物的意义,总结我们所接触的信息和经历过的内在规律。注意力和记忆力总是集中在有意义的内容上。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意义丰富的内容和充满情感的场景来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有效沟通。清楚的、有意义的、有趣的场景使得语言在该场景中易于理解,由于与场景相联系而易于记忆并显得实用。举例来说,在“食物”的主题单元中,教师和学生们可以一起研究和制作烤薄饼的工序,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真正去做一些烤饼,或是教师在前面给出制作烤饼的示范动作,学生模仿教师做动作。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用目的语穿插一些描述和解释,目的语的使用量和重复次数要远远超出母语的使用。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模仿所用的短语回答问题,甚至让他们在活动中用目的语做些评论。将语言和行为联系起来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印象,并有利于长时间的记忆。当教师使用新语言时,必须确保学生能听懂我们在说什么,90%以上用英语。教师应运用一些技巧使新语言生动具体、易于理解。
三、基于文化的语言教学
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外语学习不能与学习者自身的文化认知、情感以及所学目标语的文化割裂开来。基于文化的语言呈现和输入、以及提供环境让学生“用语言来做事”尤为重要。通过学习外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例如,在“食物”单元中介绍外国餐桌文化,教师就要从多个方面指出与中国餐桌文化的差异,包括餐具、食品用语、礼仪等。同时关注文本的背景知识,包括社会、地理、历史等。这些做法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世界文化意识。学生要从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经历出发有选择性地对故事进行理解分析。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过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急功近利的倾向明显,对语言所表达的文化研究却很少;母语和母语文化在英语课堂上更是被摒弃,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淡漠,能力低下,缺少文化底蕴的单向度外语人才难以适应社会要求。这就要求在外语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跨文化交流。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要力求把握外语所表达的文化精髓,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在学习其他文化的过程中,要对本国文化做到努力弘扬。
四、结语
中外文化交流案例范文5
【关键词】中国英语;中式英语;中国英语的传播方式;
中国英语,世界英语变体的一种,即英语在离开固有文化背景下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逐渐发展改造的英语。“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的概念是葛传规先生在1980年的《漫谈由汉译英》中提出的,他研究发现中国英语极具中国特色,这一点区别于英语本土文化,如“”、“改革开放”等,这些词都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所熟知的。中国英语是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底蕴的分支,根本区别于中式英语。既然中国英语是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英语变体,如何发扬这一语言,进而融入到世界广泛应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随着中国英语的推广,中国文化也将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推崇。针对中国英语向外传播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
一、文学方面入手。
①加快中国传统文学名著的翻译,可增添中国人文风情的内容,斟酌文本中中国英语的使用,使文学作品成为传播中国英语的优良载体。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庄智象曾说:“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今天,出版中国古典名著的汉英对照版,不但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而且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出版界的自信形象。”此道理同样适用于中国英语的对外传播。
②聚集权威专家编纂中国英语词典,使中国英语逐步走入正规化、规范化。双语词典设计集聚两种不同文化,在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上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双语词典都是内向型,这极大地促进了西方语言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同理,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外向型双语字典的编纂工作,使双语词典在中国英语的传播上真正起到桥梁的和纽带的作用。借鉴牛津、朗文字典的成功案例,致力打造一本专属于中国英语的权威词典。
③以宗教为载体,通过宗教典籍的翻译及扩散使中国英语渗透到国外生活。宗教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既深受语言的影响,又对语言的历史产生深刻的影响。语言作为传达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是储存宗教文化的容器,其中积淀并保存了大量的宗教文化信息。这种积淀表现在语言的诸多层面,无论是词汇、语音,还是语言结构,无不受到宗教文化的浸润与渗透,甚至可以说:“若将语言中的宗教痕迹全部抹去的话,我们的语言将是十分苍白、乏味的”(季羡林,1995:78)。正如英语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基督教以及其经典《圣经》影响,将中国宗教经典用规范的中国英语编译并推广,比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育手段传播:
①进行中国英语的专业讲座,用最简洁的方法使得小众群体得到对中国英语的准确理解。
②利用孔子学院。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标准的中国英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英语的使用;并穿插讲解相应中国英语的背景知识辅助学生理解中国英语的特色。
③从长远着手,关注对中国英语专业人士的培养,加大对中国英语研究及传播项目的支持。
三、积极开展有助于中国英语传播的各项活动。
①将中国英语实际运用到商业活动中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的商贸活动愈加频繁。利用商业往来的契机,在广告、告示牌的使用中选择标准的中国英语进行翻译和注释,从经济方面增加中国英语使用的频度和强度,促进其传播。
②通过举办和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在文化节、电影节等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循序渐进地推广中国英语。
四、丰富传播的手段和媒介:
①翻译:
运用地道的中国英语翻译地标文字,超市商品说明等,从生活细节体现出中国英语的规范化使用。在日常生活中英文翻译并不少见,但准确的翻译则不易多得。无论是因为语言水平亟待提高还是因为中西语言中固有的不可译现象,给中英文的转换造成一定的困难。通过规范生活中中国英语的使用,可以逐步实现其推广。
②文化产品:
以书籍为载体推广中国英语;正确应用影像作品,通过规范电影、电视剧、动画的制作,在从各方面展现中国文化的同时,丰富中国英语的传播方式;利用电视节目及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效用顺利推广中国文化。例如BBC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拍摄,必定遇到将汉语准确翻译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使用标准的中国英语,利于将中国英语在国外顺利推广。
中国英语的传播是一个循序就渐进的过程,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各项工作,才能为中国英语的传播铺平道路。
中国英语作为中国文化和英语语言的载体,并将在未来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文化也将为世界语言的历史画卷中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中国英语将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为中国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地更好实现注入强大的推动力,愿中国英语早日走出国门,名扬四海。
参考文献:
[1]黄金棋. 应当肯定“西译汉化”现象的积极面[J ]. 中国翻译,1988(1):39- 47.
[2] 贾德霖. 思维模式与线形序列- 汉式英语语序特色[J ].外国语,1990(5):12- 16.
[3]李文中.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J ].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8- 24.
[4] 谢之君. 中国英语:跨文化交际中的干扰性变体[J ]. 现代外语,1995(4):7- 11.
[5] 林秋云. 作为外语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J ].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8):16- 17.
[6] 张智中. 兼容并蓄双层操作――异化归化之我见[J ]. 语言与翻译(汉文),2005(2):44- 48.
中外文化交流案例范文6
[关键词]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 国际化
[作者简介]李伟(1978- ),男,河南邓州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与人力资源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北京 10010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PXM2013_014208_00003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65-03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等都呈现出高度的国际化。因此,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和战略方向,国际化的程度在一定层面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与西方教育的交流状况及参与水平。
高职院校数量占整个高等院校总量的46.5%,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万,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30%,在校学生规模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总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国际化或高职院校国际化研究最早始于2008年,研究历史较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明晰与探讨。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概念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在高级技术应用性教育方面相互交流和借鉴的过程,实现高职教育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利用。
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特色是以技术应用为手段,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制定国际化策略,培养国际化的高技能人才,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推动国际化。同时,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具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把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无论从学校内部的变化,还是学校外部,从管理者、教师、学生,还是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都发生着变化。这种观点从含义、范围、条件等方面定义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有逻辑理论性,也有分层次的可操作性。因此可以这样界定高职教育国际化: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以技术和应用为特色,以培养国际化中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融合国界和文化差异为手段,创建不同观点并存的和谐氛围环境,实现高职教育的管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
二、研究方法
文章围绕研究目标,有针对性地对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全面的检索、收集和整理。文献检索主要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首先,采用“高职教育国际化”“高职院校国际化”“高职国际化”“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作为关键词进行查询,获得相关文献155篇。其次,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排除与本文研究主题没有关系的文献,最后获得文献152篇。筛选的具体标准如下:(1)文献中剔除非学术的文章;(2)文献中剔除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相关文献;(3)文献中剔除一文多发的文章;(4)剔除由于不同关键词搜索到的重复文献。最后,对所选取的文献内容进行阅读、整理、分析和归纳,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发展趋势
(一)研究的时间分析
1.研究成果的时间趋势。随时间发展论文篇数总体上处于递增状态。其中2012年发表篇数34篇,达到峰值。数量总体上可以按照时间分为两个阶段:(1)2002年至2009年,该阶段论文数量出现过上下波动,但变化不是很大,总体呈现出稳定态势。(2)2010年至今,论文数量迅速递增,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阶段,论文数量占近二十年总数的63%。这标志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从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阶段,“引进来”国外教材、培养模式、外籍教师等,发展到目前的“引进来,走出去”阶段,即中外留学生及教师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注意,这与目前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开展状况基本一致。由于2013年还没有完全录入数据库中,篇数略低于2012年的篇数,但是可以预测该阶段论文篇数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2.时间的差异性。比较两个发表时间阶段的篇数差异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将两个阶段分为两组1和2,对其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1和166页表2所示。
对表分析结果如下:(1)表1给出的是对篇数的统计描述,可见第一阶段年均篇数均值为7篇,第二阶段年均篇数为24篇,两阶段具有一定的差异,但不能说明其差异程度。(2)方差F检验和样本T检验。表2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为F=3.589,P=0.087,由于P值大于检验水准0.05,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两个样本总体方差齐性,选择方差齐性时的T检验结果,此时P值显示为0.000小于0.05,从而最终得到的统计结论为按0.05检验水准。可以认为,两个阶段篇数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说明近四年来数量较之前有明显的差异。
(二)研究方向和领域
1.文献的归类整理。采用分类归纳的方法对近12年的152篇文章进行归类整理、按照篇数排序统计如表3所示。
通过归类整理,可以把研究内容归为八个主要研究方向,按照篇数比例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分别是:(1)高职国际化教学管理研究为38篇,比例为25%,包含内容为师资培训、教学方法改革、培养模式研究、专业课程设计、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外方师资管理等;(2)高职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为30篇,比例为19.7%,论述了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3)院校案例分析研究为23篇,比例为15.1%,论述了各地区和高职院校国际化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等;(4)实现方法及途径为20篇,比例为13.2%,论述了国际化的方式、海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等;(5)国际化过程问题研究为19篇,比例为12.5%,总结和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6)高职教育国际化论述为15篇,比例为9.7%,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内容、标准及综述等方面做论述;(7)西方发达国家经验为5篇,比例为3.3%,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及经验介绍等;(8)国际化研讨会综述为2篇,比例为1.3%,论述了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和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工作等。
对研究方向进行再整理归类可以分为三个大类:第一,高职教育国际化操作手段和方法,包含上述的实现方法及途径、国际化研讨会综述、高职国际化教学管理,共有60篇,所占比例39.4%,论述了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二,高职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包含西方发达国家经验、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论述、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共有50篇,所占比例32.9%,论述了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方向和具体方法。第三,高职教育国际化问题分析与研究,包含院校案例分析研究、国际化过程问题研究,共有42篇,所占比例27.7%,通过案例和问题的分析进行经验的解决,服务于操作手段和方法。具体分布见167页表4。
结合表3和表4可以看出,近十二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主要分布在三大领域的八个研究方向。
2.研究特点及存在的不足。表3和表4归类表明研究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第一,研究方向中关于教学管理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最高,为38篇,占总数的25.0%。涉及的内容有教学日常管理、师资管理、专业课程管理、留学生管理、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体系等。无论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探索阶段还是快速发展阶段,教学管理都处于重要的地位,保障了国际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二,学术研讨会综述虽然只有2篇,但是分别发表在2010年和2012年,说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发展到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
第三,教学管理、发展策略、案例研究、实现方法及途径、问题研究等共有130篇,占整个比例的85.5%。这些体现了当今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学者们不断探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方向、如何发展等,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具体的高职教育国际化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国际化进程的实现方法和途径,如“双语教学”“国际交流”等。
第四,研究方向中既有高职教育国际化含义的分析、体系和模式的建立等理论研究,又通过案例的研究、经验的介绍等举例说明,实现操作方法的落地和途径的建立。因此,表4将研究方向归为三大领域,即问题分析与研究、应对策略研究、操作手段和方法。
第五,研究中有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及经验介绍、具体操作手段和方法,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定性研究仅仅局限于概念的定义、理论的分析及保障体系建设等,论述也只是对于现有理论的总结,深度不够,缺乏理论创新;学者们结合自身所在院校国际化实践对过往经验进行总结,研究的方法也仅仅局限于定性研究,最常见的是个案对比研究、地区等因素研究,多停留在抽象的认识和思辨上,主要进行逻辑分析、文献梳理与案例描述。有关操作手段和方法的论述过于单一,比如国际交流、双语教学、海外实习等,对于具体的实施步骤涉及不多,可行性有待进一步商榷。
四、高职教育国际化未来研究方向
(一)全面认识国际化人才培养观念
文献的分析表明,有关国际化人才培养观念的研究虽然已经涉及,但仅仅是对概念的解析和作用的一般论述。国际化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行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应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观念,无论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如何将这一观念深入到管理体系和操作领域显然缺乏研究,未来研究可以把这一主题作为研究方向。
(二)加强留学生研究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学生、教师、资源等教学资源“引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两者是同时相互作用的过程,相辅相成,互为主客体。因此,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外国留学生市场营销的研究。建立有效的市场推广渠道成为扩大留学生规模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想对留学生具有吸引力必须具有市场经济的观念,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如何推广,如何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使得更多的留学生了解中国的高职教育成为诸多学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2.关注留学生在校的生活研究。设计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留学生在校生活,有利于宣传中国文化,加深与国外文化交流,减少中外文化冲突;有利于文化的融合,实现中外学生的交流,形成和谐的氛围。这些都有待于学者们进行摸索和研究。
3.关注中方师资、学生海外学习研究。海外学习先进经验由来已久,但是针对高职层面的对象如何去学习与交流,以什么形式和操作方法进行尚有待商榷。
(三)加强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研究
文献分析表明,有关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研究不是很多,职业资格认证的国际化是体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高职课程的国际化,我们有必要围绕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进行高职课程的设计、开发、建设、实施和管理,高职教育国际化不仅仅要学历教育国际化,还要职业资格认证国际化等多元化的教育。我国已有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对于引进什么标准的资格认证、如何引进、如何与国际认证机构进行合作等仍需学者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四)海外实训基地研究
海外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很少建立海外实训基地,学者们的关注也不是很多。但是,随着国际化的开展,拥有海外实训基地是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标志之一,也是发展的需要。对于如何与国外高校和企业进行实训基地的建立、使用、交流等势必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丰富研究方法
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方法从最初的理论探索到目前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但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落实。诸多学者针对高职教育国际化问题选择了西方典型案例进行研究,虽具有国际视野,为中国的理论界提供参考和帮助,却没有对其是否能适用于中国环境做出详细的跟进和说明。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提高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深度,定性研究过程不仅局限于理论的分析、经验的总结,更应该扎根到中国高职院校当中去,分析其具体应用的效果。同时,增加定量研究方法,这对丰富中外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资料、吸取西方先进教育内容和理念是十分有利的。
五、小结
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从起步探索阶段到快速发展,无论在研究的范围、方法、数量和质量、对象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相对于国外高职教育国际化研究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这不仅仅与我国实际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现状有关,也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政府政策的制定、企业或组织的参与有关,更与从事高职教育的一线教师及研究者有关。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宏观政策、逻辑论述的研究偏多,基于数据的分析和探讨不足。对于所提出的建议往往是通过文献的分析对比所得,操作性不强。从研究方法来看,实证研究不足,观点和方法的提出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撑。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良好运转,高职教育国际化势必得到迅猛发展,届时将会有更多、更优秀的研究成果呈现。
[参考文献]
[1]戴小红.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动因、内涵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
[2]梁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
[3]陆启光.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1).